高中地理 球气候变化1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一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 高压脊 低 低压槽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旋 反气旋低1000.0 Nhomakorabea002.5
高
1005.5 1002.5
风向
1005.5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00.0
项目 气压分布 水平气流 状况(四 周)
北 半 球 南 半 球
气旋
低压 逆时针辐合
反气旋
高压 顺时针辐散
顺时针辐合
逆时针辐散
常见的天气系统
• 锋面系统 •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一、 锋面天气系统 1、 锋面的含义及两侧大气物理性质的差异
• 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2、锋面的分类:冷锋、暖锋
冷锋——冷气团 主动向暖气团移 动的锋。
暖锋——暖气团 主动向冷气团移 动的锋。
3、锋面与天气
冷锋: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降水位置:主要在锋后
3、锋面与天气
暖锋:连续性降水 降水位置:在锋前
过境前
过境时
阴天下雨 刮风降温 阴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降温,升压,转晴
冷锋 暖锋
晴,气温高, 气压低 晴,气温低, 气压高
升温,降压,转晴
影响我国的锋面系统
• 主要是冷锋 • 北方夏季的暴雨,是冷锋形成的锋面 雨;冬季的寒潮,是冷锋快速南下时 形成的。
垂直气流状况 (中心) 天气状况
举例
上升
多阴雨天气 台风
下沉
天气晴朗 长江流域伏旱、北方 秋高气爽天气
2.3 常见的天气系统
• 一、锋面天气系统
1、锋面的含义 2、锋的分类:冷锋,暖锋 3、锋面天气 4、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系统
•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历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对点训练
1.(2022·山东济宁微山二中月考)下列关于化石和地层的说法正确
的是
(C )
A.不同时代的地层也可能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B.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高级、越复杂生物的化石
C.研究地层及其包含的化石,是研究地球生命演化的重要途径
D.在岩浆岩形成过程中,生物遗体或者遗迹保留下来形成化石
[解析] 同一时代的地层中,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不同时 代的地层中,不会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A错误。不同时代的地层, 往往含有不同的化石,在古老的地层中,应该含有低级、简单生物的化 石。B错误。一般而言,地层中低级生物化石形成年代早,高级生物化 石形成年代晚,可据此研究地球生命演化进程;C正确。岩浆岩是岩浆 上升冷却形成的,在岩浆岩中不能形成化石的。D错误。故选C。
自主梳理•探新知 合作探究•释疑难 素养培优•提技能 课堂小结•理脉络 随堂巩固•测达标
自主梳理•探新知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层 (1)概念:具有时间顺序的__层__状___岩石。 (2)特征: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__层__理___构造。 2.化石 (1)概念: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生物的__遗__体___或_遗__迹____在沉积 物中保存下来。 (2)特征: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__相__同___或者__相__似___的化石,越 古老的地层,含有越__低__级___、越__简__单___生物的化石。
典例剖析
例题2 (2021·山东潍坊期中)下图为地球某地质时期地理环境复 原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质时期是指 A.古生代 C.新生代 (2)该地质时期被称为 A.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C.爬行动物时代 D.灵长哺乳动物时代
2012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 4~5 题。
4.太阳直射点由 a→e 的周期为( A.1 个恒星年 C.1 个回归年 【答案】C
)
B.365 日 6 时 48 分 46 秒 D.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5.当太阳直射点由 b 向 c 移动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C.澳大利亚正值冬季 D.我国正值夏季 【答案】B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读地球公转运动图(图 1-3-3),完成下表:
图 1-3-3
时间 A B C D 6 月 22 日
25 9 月 23 日 ○___________
太阳直射点位置 北回归线 赤道
26 南回归线 ○________
节气 24 夏至日 ○________ 秋分日 冬至日
27 春分日 ○___________
教师专享
【备用样题】
读下图,完成(1)~(2)题。
(1) 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 ) A.东南方 C.东北方 B.西南方 D.西北方
①地球顺时针方向运动。②甲地更靠近极点。 南极上空俯视图→甲点位于乙点的南方→结 合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甲点位于乙点的西方→甲点位于乙点西 南方。 【答案】B (2)条件同上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甲乙两线速度相同 D.以上都不对 )
)
最近,美国发射的“勇气号”探测器对火星进行了探索。 根据地球和火星的有关资料,回答第 2 题。
与太阳的平 均的距离 (108 km) 地 球 火 星 2.279 3 395 1.9 年 1.496 6 378 1年 23 时 56 分4秒 24 时 37 分 1 1 赤道半 径(km) 公转 周期 自转 周期 赤道面与 质量(地 体积(地 球为 1) 球为 1) 公转轨道 面的夹角 23°26′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历史》PPT课件

搬运到别的地方;地层B形成后,地点3曾经成为河流,流水将组成地层B的物质搬运到别的地方,以
后流水侵蚀作用减弱,继续沉积形成地层C;地层B形成后,气温下降,地点3被冰川覆盖,地层 B被冰川侵蚀和搬运,气温回升后继续沉积形成地层C;地点3地处海滨,地层B被波浪侵蚀和搬运而缺失。
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素养凝练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 上的海陆变迁。【区域认知】
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3.能够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说明地壳与生命的演
化过程。【综合思维】
4.通过地质史上的生物灭绝,认识保护濒危动植物的
重要性。【人地协调观】
第二页,共二十七页。
知识清单一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层
(1)概念:具有
时间顺序
(2) 沉积岩 地层特点
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素养应用 例1:(地理实践力) 阅读图文资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 燕子石,又叫多福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在其形成进程中,三叶虫的一部分形成化石,这一部分 化石头鞍弯曲如弓,两弓刺大于身一倍,两弓如翼而融为一体,身小如雨燕而得名,石玩者又称它
为“飞上天石”。
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如果把地球“有生以来”作为24小时,那么地球在0时诞生,6时以后才在海水中出现最原始的细 胞,21时以后海洋中出现三叶虫,22时45分开始有恐龙出现,23时20分哺乳动物出现,直到23时
59分,才出现了最早的猿人。
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生命化学起源说
化学进化说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地球上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在原始地球的自然条件作用下,从无机到有 机、由简单到复杂,通过一系列化学进化过程,成为原始生命体。
地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后流水侵蚀作用减弱,继续沉积形成地层C;地层B形成后,气温下降,地点3被冰川覆盖,地层 B被冰川侵蚀和搬运,气温回升后继续沉积形成地层C;地点3地处海滨,地层B被波浪侵蚀和搬运而缺失。
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素养凝练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 上的海陆变迁。【区域认知】
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3.能够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说明地壳与生命的演
化过程。【综合思维】
4.通过地质史上的生物灭绝,认识保护濒危动植物的
重要性。【人地协调观】
第二页,共二十七页。
知识清单一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层
(1)概念:具有
时间顺序
(2) 沉积岩 地层特点
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素养应用 例1:(地理实践力) 阅读图文资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 燕子石,又叫多福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在其形成进程中,三叶虫的一部分形成化石,这一部分 化石头鞍弯曲如弓,两弓刺大于身一倍,两弓如翼而融为一体,身小如雨燕而得名,石玩者又称它
为“飞上天石”。
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如果把地球“有生以来”作为24小时,那么地球在0时诞生,6时以后才在海水中出现最原始的细 胞,21时以后海洋中出现三叶虫,22时45分开始有恐龙出现,23时20分哺乳动物出现,直到23时
59分,才出现了最早的猿人。
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生命化学起源说
化学进化说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地球上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在原始地球的自然条件作用下,从无机到有 机、由简单到复杂,通过一系列化学进化过程,成为原始生命体。
地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 - 全球气候变化(共19张PPT)

6.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B. 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6.A 7.C 8.B
C. 暖湿—暖干—暖湿交替变化
D. 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7.引起其气候周期性变化的自然因子
最可能的是
A.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黄赤交角的变化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1.C 2.C 3.D
2. 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主要措施有
①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
②禁止燃烧矿物燃料 ③禁止滥伐森林,坚持采伐与抚育更
新相结合 ④加强国际间合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 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们把距今一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近代气候变化
(2) 从空间分布(乙图)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__地__域__差__异______, 其中,中纬度地区_明__显__变__暖___,低纬度地区变___暖__不__明__显___。
(3) 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 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
这一切都起源于……
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变化
1. 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 2. 了解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可能影响。 3. 掌握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阅读课本46~47页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A. 1982年
B. 1990年
C. 2006年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1.3地球的历史(43张PPT)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球的历史:约有46亿年。 2.最主要的途径: 研究地层
火山喷发
板块碰撞
3.地层
(1)含义: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太行山王莽岭的地层
(2)沉积岩地层的特点: ①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下老上新)
太行山脉王莽岭的地层
地层层序关系: 地层层序正常或未经变动时,地层上新下老,1~4表示 从老到新。
时间:6600万年前至今
①海陆演化: 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②生物演化: 被子植物繁盛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生物界逐渐呈现现代面貌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生物史上的重大飞跃
③气候演化: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处于温暖期。
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许多 生物向较低纬度迁移;气候温暖期,冰川范围缩 小,海平面上升,海水浸没了若干低洼的地方。
A.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C.爬行动物时代
D.灵长哺乳动物时代
9.该地质时期 ( C )
A.联合古陆形成
B.现代海陆位置形成
C.重要的成煤期
D.海洋脊椎动物灭绝
【解析】7选B,8选C,9选C。第6题,依据地质时期的景观复原 图,判断景观所示的地质时期是中生代。第7题,在中生代,爬行 动物极度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第8题,中生代由 于板块剧烈运动,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发生漂移,该时期祼子植 物繁茂,因此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③地质矿产: 晚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 蕨类植物
古生代末期:发生地球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 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二、地球的演化历史
(三)中生代——中间的生物时代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2节第2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①昼长时数=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00-日出时间)×2=(日落 时间-12)×2。
②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00-日落时间)×2。 (3)特殊地点的昼夜计算。 ①赤道上:昼长=夜长=12小时。 ②极昼区:昼长=24小时,夜长=0小时。 ③极夜区:昼长=0小时,夜长=24小时。
(2)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故除春、秋分日外,某地点昼长或夜长越接 近12小时,越靠近赤道,纬度也就越低。
(3)同一地点,距春分日或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
想一想1: 春秋分昼夜都等分,如何判断是春分还是秋分? 【答案】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来判断,春分日后北半球昼变长、夜 变短;秋分日后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 小技巧: 根据昼夜长短判断直射点位置 (1)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 (2)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 (3)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南半球。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
①概念:□15太__阳__光__线__与地平面的夹角,又称太阳高度。
②数值: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是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 度是0°。
③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正午时的太阳高度,其计算公式为H=90° -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①纬度分布。
每年有□21 ___两_____次直射
[小提醒]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并非都达到了一年中 的最大值。
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在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而不 是在夏至日,但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时达到 一年中的最大值。
二、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1.四季更替
(1)形成:由于 □22 昼__夜__长__短__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太阳辐射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1.3地球的历史(2)-地球的演化历程(共34张PPT)

显生宙
代 纪
动 生物 命 演 化植
物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前寒武纪
寒奥志泥石二三侏白古新第
武陶留盆炭叠叠罗垩近近四
纪纪纪纪纪纪纪纪纪纪纪纪
没 有 生 命 的 迹
原蓝 核细 生菌 物等
和演蓝 多化细 细出菌 胞真大 生核爆 物生发
海洋无脊椎 脊椎动物 动物 鱼类→两栖
爬行动物
菌藻类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人 动哺 类 物乳 诞
新生代 (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距今6 600万年至今
→ 生命演化 • 被子植物高度繁盛,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新生代 (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距今6 600万年至今
→ 第四纪时期,全球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暖期。
→ 生命演化
地球的演化历程
宙 冥古宙 太古宙 元古宙
人教版高中地理·2020 地理 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
地球的演化历程
注:隐藏页可点击相应词句链接进入
学习目标
1. 通过对地球演化历程的学习,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2. 能够描述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球环境及古生物特点。
温故知新
• 研究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自然环境
生物 时间
化石 地层
地球演化的阶段性
地质年代表
冥古宙 太古宙 古生宙
显生宙
前寒武纪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寒奥志泥石二三侏白古新第 武陶留盆炭叠叠罗垩近近四 纪纪纪纪纪纪纪纪纪纪纪纪
问题导学
阅读课本16-18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什么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 2. 归纳地球的演化历程信息,完成下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都议定书》在1997年12月11日结束的联 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大会上, 《京都议定书》终于得到通过。该议定书中 规定工业化国家将在2008到2012年间,使他 们的全部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5%。 为达到限排目标,各参与公约的工业化国家 都被分配到了一定数量的减少排放温室气体 的配额。如欧盟分配到的减排配额大约是8%。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探究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1-52页及学案资料, 分三组 讨论: 1组.海平面为什么会上升?有什么危害?对我 国那些地区影响较严重?沿海地区的人口、经济 情况如何? 2组.全球变暖后,哪些地区降水量增加?哪些地 区减少?我国的情况如何?会产生哪些自然灾害? 3组.全球变暖后,哪些地区农业会增产,哪些地 区农业会减产,我国农业呢?为什么?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 干湿变化;
今天
①
②
22亿年前 ①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②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③近代气候变化 小尺度气候变化 一万年前 一百年前
③
大尺度气候变化
气温波动变化
请描述过去一万年的全球气候变化特征?
•假如你是企业家,你将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思考节能减排在应对全球变暖方面有何意义? •假如你是科学家,你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来应对全 球变暖? •假如你是政府决策者,你可以制定哪些政策来控制温室 气体的排放?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 放量,世界很多国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 率,采用新能源)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 技术) 3、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 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实行直接控制、 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楼兰的故事
关于楼兰国的神秘失踪近代学者多年争论不休, 比较著名的论述有: 一、战争论,认为楼兰是为仃零北方的匈奴游 牧民族所灭。但疑点是战争只能毁灭一城一池,不 太可能灭亡整个国家。 二、瘟疫论,认为当时曾在国家里发生过一场 大瘟疫。附近曾发现过一些群葬坑,里面男女老少 尸体像垒砖那样层层叠叠。 三、气候恶化论,多数科学家认为是因为自然 变化造成国家大迁移。那具著名的楼兰美女(3800 年历史)在解剖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肺部沉积有大量 沙土。说明当时气候已经开始恶化了。
1860
第一次温暖时期 第一次寒冷时期
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 汉水曾两次结冰,气候寒冷干 燥。 ……….
……….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
气温波动上升,全球平均升高0.6℃ (全球变暖)
描述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特征?
读图思考:
我国哪些 地区增温 明显?
东北、华北、 西北
近50年增温速率
什么河流 域增温不 明显?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总体上:有有利的影响,有不利的影响,但 总的来说以不利的影响为主。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讨论
2007年 9月1日,由中央17 “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包括九 个部门联合举办的“节能减排全 个专项行动:家庭社区行动、青 民行动” 系列活动,在北京人民 少年行动、企业行动、学校行动、 大会堂举行启动仪式,让我们从 军营行动、政府机构行动、科技 身边做起,珍惜每一度电、每一 张纸、每一滴水…… 行动、科普行动、媒体行动。
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胁的海岸
沿海地区的人口、经济情况如何? 1.使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年降水变化趋势(1900-1999年)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降水增长速率(%/世纪)
2.影响全球水循环,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加剧全 会产生哪些自然灾害? 球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2.4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撒 哈 拉 岩 画
撒哈拉地区在5000~10000年前,是一片大草原,也曾 有人定居。岩画反映当时撒哈拉地区有丰富的水源和 美好的自然环境。
古城楼兰的消失
楼兰,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位于罗布泊之西,丝绸之路中心, 在历史舞台上只活跃了四五百年便于公元4世纪神秘消亡,像 楼兰城,创建于BC176年前,位于今罗布泊西岸 一阵轻烟,从此无声无息。直到1500多年后,瑞典探险家斯 文· 赫定和罗布人向导奥尔德克于1900年又将它重新发现,这个 “东方庞贝城”才被千年之后的人们知晓。
长江流域
这反映气 候变化什 么特征? 复杂性
探寻原因
近现代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对于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
仔细观看漫 画,你能说 出人为因素 是通过哪些 方式促使气 候变暖的?
大气中二 氧化碳浓 度增加的 原因: 1.煤、石 油、天然 气等化石 燃料的燃 烧; 2.森林植 被的破坏
Source: /sec5/CR_div/Brochure97/
气候变化影响农业 生产
若气温上升1.5度,适合种 小麦的面积将增加26%, 小麦产量将增加64% 30°N
气候变暖易导致植物病虫 害的迅速爆发,使农业受 害范围扩大.
0° ,低纬地区产量减少; 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遭受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