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交换技术试题

合集下载

南邮通达学院交换技术期末复习

南邮通达学院交换技术期末复习

一、在网络中,由交换节点控制的接续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呼叫接续的四种类型)1、本局接续:用户线-用户线2、出局接续:用户线-出中继线3、入局接续:入中继线-机用户线4、转接接续:入中继线-出中继线 二、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缺点三、电信交换的基本技术1、互连技术;2、接口技术;3、信令技术;4、控制技术四、分组交换的两种服务方式1、虚电路与数据报方式五、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的概念与应用。

1、面向连接:(1)呼叫过程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 (2)应用于电路交换和虚电路交换。

2、面向无连接:(1)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连接。

(2)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

这种服务常被描述为“尽最大努力交付”(best effortdelivery)或“尽力而为”。

六、异步时分与同步时分的概念与应用举例电路交换分组交换传送方式STD (同步时分)ATD (异步时分)服务种类面向连接物理连接虚电路连接无连接(数据报连接)带宽分配固定分配利用率低动态分配利用率高适合业务语音业务数据业务1、同步时分(STD):交换机为每个连接分配一个固定的时隙(通过时间位置来区别每一个逻辑信道),应用于时分电路交换方式。

2、异步时分(ATD):属于同一呼叫的连接的信元,可以疏密地在复用链路上出现,实现按需分配带宽。

(通过标记来区别每一个逻辑信道),应用于ATM交换。

七、肯定证实与否定证实的概念八、T单元和S单元的构成、控制方式、工作原理1、时间交换单元(T单元):实现一对复用线上的时隙交换(1)由话音存储器(SM)和控制存储器(CM)构成(2)控制方式(针对SM):输出控制与输入控制(3)输出控制:SM顺序写入、控制读出:C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4)输入控制:S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C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5)工作原理:空分方式工作2、空间交换单元(S单元):实现对传送同步时分复用信号在不同复用线之间的空间交换,不改变其时隙位置(1)由交叉点矩阵和控制存储器构成(2)输出控制:每条入线设置入线控制存储器。

2022年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目录检索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由于散列法具有较快的检索速度,因此现代操作系统中都用它来替代传统的顺序检索方法B.在利用顺序检索法时,对树形目录应采用文件的路径名,应从根目录开始逐级检索C.在利用顺序检索法时,只要路径名的一个分量名未找到,便应停止查找D.在顺序检索法的查找完成后,即可得到文件的物理地址,2、下列关厂索引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索引表中每个记录的索引项可以有多个B.对索引文件存取时,必须先查找索引表C.索引表中含有索引文件的数据及其物理地址D.建立索引表的i1的之,是减少存储空间,3、中断扫描机构是()扫描次中断寄存器。

A.每隔一个时间片B.每条指令执行周期内最后时刻C.每当进程释放CPUD.每产生一次中断4、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的是()A.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B.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C.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D.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5、下列关于进程和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管系统是否支持线程,进程都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B.线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进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C.系统级线程和用户级线程的切换都需要内核的支持D.同一进程中的各个线程拥有各自不同的地址空间6、下列存储管理方式中,会产生内部碎片的是()。

I.请求分段存储管理II.请求分页存储管理III.段页式分区管理IV.[固定式分区管理A.I、II、IIIB.III,IVC.只有IID.II、III、IV7、某系统采用改进型CLOCK置换算法,页表项中字段A为访问位,M为修改位。

A=0表示页最近没有被访问,A=1表示页最近被访问过。

M=0表示页没有被修改过,M=1表示页被修改过。

按(A,M)所有可能的取值,将页分为4类:(0,0)、(1,0)、(0,1)和(1,1),则该算法淘汰页的次序为()。

南邮交换技术试题

南邮交换技术试题

一、填空1、用户信息较长时,采用的通信方式的效率高;反之,使用的方式合适。

2、我国的7号信令网主要以方式为主,的比例较少。

3、交换机的用户级完成的功能;集中比一般为。

4、帧中继采用方式,向用户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5、固定长度的短分组决定了A TM系统特别适合和。

6、IEEE802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分为子层和子层。

7、TCP用于一次传送量报文的情况,UDP用于一次传送量报文的情况。

8、MGC不负责具体的传送,只是向发出指令,由后者完成话音信号的传送和格式转换。

9、目前IP电话的体系结构有基于的IP电话体系结构和基于的IP电话体系结构。

10、第二层交换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的问题,它从技术发展而来11、OSI模型中,物理层协议主要规定了或与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口标准。

12、信令网按网络的拓扑结构等级可分为和两类。

13、在交换机的数字用户接口中,收发器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的传输。

14、帧中继网中,一般都由作为用户,负责构成帧中继的格式。

15、A TM是按进行统计复用的,在时间上的复用位置。

16、IEEE802参考模型只定义了层和层的功能。

17、TCP/IP 的核心是IP协议,IP协议提供主机间的传送能力。

18、可以将IP电话网关分解为和。

19、为了支持实时电话业务,IETF定义了RTP支持,定义了RSVP为呼叫保留。

20、A TM交换机是采用了第层交换技术的设备,传统电话交换机是基于第层的交换设备。

二、判对错1、在7号信令系统中,每个电路相关的SU中必须包含一个F,以识别该SU传送的信令属于哪一个话路。

2、虚电路分为两种:交换虚电路(SVC)和永久虚电路(PVC)。

3、路由器分组的转发能力强,交换能力弱。

4、在OSI 参考模型中,链路层传送的基本单位是帧。

()5、7号信令数据链路的速率是64Kb/s。

()6、交换机中的半固定数据用来描述动态信息。

()7、对于SVC来说,只有数据传输阶段的操作,无呼叫建立和清除过程。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交换技术期末复习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交换技术期末复习

交换技术期末复习一、在网络中,由交换节点控制的接续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呼叫接续的四种类型)1、本局接续:用户线-用户线2、出局接续:用户线-出中继线3、入局接续:入中继线-机用户线4、转接接续:入中继线-出中继线 二、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缺点三、电信交换的基本技术1、互连技术;2、接口技术;3、信令技术;4、控制技术四、分组交换的两种服务方式1、虚电路与数据报方式五、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的概念及应用。

1、面向连接:(1)呼叫过程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 (2)应用于电路交换和虚电路交换。

2、面向无连接:(1)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连接。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传送方式STD (同步时分)ATD (异步时分)服务种类面向连接物理连接虚电路连接无连接(数据报连接)带宽分配固定分配利用率低动态分配利用率高适合业务语音业务数据业务(2)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

这种服务常被描述为“尽最大努力交付”(best effort delivery)或“尽力而为”。

六、异步时分与同步时分的概念及应用举例1、同步时分(STD):交换机为每个连接分配一个固定的时隙(通过时间位置来区别每一个逻辑信道),应用于时分电路交换方式。

2、异步时分(ATD):属于同一呼叫的连接的信元,可以疏密地在复用链路上出现,实现按需分配带宽。

(通过标记来区别每一个逻辑信道),应用于ATM交换。

七、T单元和S单元的构成、控制方式、工作原理1、时间交换单元(T单元):实现一对复用线上的时隙交换(1)由话音存储器(SM)和控制存储器(CM)构成(2)控制方式(针对SM):输出控制与输入控制(3)输出控制:SM顺序写入、控制读出:C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4)输入控制:S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C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5)工作原理:空分方式工作2、空间交换单元(S单元):实现对传送同步时分复用信号在不同复用线之间的空间交换,不改变其时隙位置(1)由交叉点矩阵和控制存储器构成(2)输出控制:每条入线设置入线控制存储器。

“交换技术”技能培训试卷(初)

“交换技术”技能培训试卷(初)

“交换技术”技能培训试卷(初)(共85分)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单向通信方式和双向通信方式两大类别,而后者又分为单工通信方式、双工通信方式和半双工通信方式三种。

2.在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中继线上所传送的信令称为局间信令,在用户与交换机之3.程序来控制交换机的动作。

4.时隙交换应具备两种基本功能:(1)在一条复用线上进行时隙交换功能。

(2)在在复用线之间进行同一时隙的交换功能。

5和数据两大部分组成。

67.信令网按网络结构的等级可分为无级信令网和分级信令网两类。

8.TDMF除了指记发器发出的双音多频信令外还包括双音频话机发出的号码信号。

9.布控交换机的所谓“布控”指是布线逻辑控制。

10.同步网可分为准同步网和全同步网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局用程控交换机用户电路的馈电电压一般是( D )。

A、60VB、110VC、220VD、-48V2.用户号码属于(B )。

A、局数据B、用户数据C、操作数据D、暂时性数据3.本地网结构可分为两种:二级网结构和(B )。

A、星状结构B、网状结构C、混合结构D、环形结构4.我国的数字信令数据链路通常使用的速率为(D )。

A、8Kb/sB、16Kb/sC、32Kb/sD、64Kb/s5.ISUP表示(B )A、No.7信令应用部分B、No.7信令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C、No.7信令用户部分D、其它用户部分6.交换机中码型变换和反变换在(C )中处理。

A、信令设备B、模拟中继C、数字中继D、交换网络7.No.7信令单元的长度是( C )。

A、固定为53个字节B、固定为48个字节C、可变,为8比特的整数倍D、可变,长度任意8.衡量程控交换机控制系统处理能力的是( B )。

A、话务量B、BHCAC、MTTRD、MTBF9.数字型线路信令通过PCM的哪个时隙传送( D )。

A、TS0B、TS1C、TS15D、TS1610.在无线接入技术中TDMA是指( B )。

南邮通信往年专业课面试题参考

南邮通信往年专业课面试题参考

1.什么是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信源编码定义:一种以提高通信有效性为目的而对信源符号进行的变换;为了减少或消除信源剩余度而进行的信源符号变换。

作用:①设法减少码元数目和降低码元速率,即通常所说的数据压缩:②将信源的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信道编码定义:为了与信道的统计特性相匹配,并区分通路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而在信源编码的基础上,按一定规律加入一些新的监督码元,以实现纠错的编码。

作用:对数码流进行相应的处理,使系统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以极大地避免码流传送中误码的发生,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2.FIR IIR的区别,设计方法3.光纤传输的优点①频带宽,信息容量大②损耗低③重量轻④抗干扰能力强(因为光纤的基本成分是石英,只传光,不导电,不受电磁场的作用,在其中传输的光信号不受电磁场的影响)⑤保真度高(因为光纤传输一般不需要中继放大,不会因为放大引人新的非线性失真)⑥工作性能高(由于光纤系统包含的设备数量少)⑦成本不断下降补充:光纤一般有多模和单模两种,多模的带宽较小,衰耗较大。

单模的带宽较大,衰耗较小。

4.什么是防火墙,防火墙的作用、分类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

它可通过监测、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对外部屏蔽网络内部的信息、结构和运行状况,以此来实现网络的安全保护。

防火墙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控制在计算机网络中,不同信任程度区域间传送的数据流。

防火墙对流经它的网络通信进行扫描,这样能够过滤掉一些攻击,以免其在目标计算机上被执行。

防火墙还可以关闭不使用的端口。

而且它还能禁止特定端口的流出通信,封锁特洛伊木马。

最后,它可以禁止来自特殊站点的访问,从而防止来自不明入侵者的所有通信。

▲防火墙的种类防火墙总体上分为包过滤、应用级网关和代理服务器等几大类型。

数据包过滤数据包过滤(Packet Filtering)技术是在网络层对数据包进行选择,选择的依据是系统内设置的过滤逻辑,被称为访问控制表(Access Control Table)。

南邮IP网络技术复习试题

南邮IP网络技术复习试题

南邮I P网络技术复习试题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I P网络技术基础》试卷一、LAN技术(12分)1、说明LAN中冲突域和广播域的概念,并且分别写出以下三图的冲突域和广播域的个数。

Hub(集线器) Switch(2)(二层交换机) Router(路由器)冲突域:144广播域:114·冲突域是连接在同一导线上的所有工作站的集合,或者说是同一物理网段上所有节点的集合或以太网上竞争同一带宽的节点集合。

·广播域是接收同样广播消息的节点的集合。

二、IP编址(15分)目的IP:目的IP:.255/241、请问主机是否接收该IP数据报,为什么·源IP:目的IP:/24·因为网络号全0表示本网络,且主机号相同,所以可以接收。

2、在下列地址块组中,哪个组可以构成超网,其超网掩码是多少(a)3、【解析】在构造超网时,有三点需要注意:(1):地址块必须是连续的<排除d>(2):待合并的地址块的数量必须是2的n次幂<排除c>(3):被合并的c类网络的第一个地址块的第三个字节的值必须是待合并地址块的整数倍<排除b>4、下图所示为6to4自动隧道。

6to4地址表示方法:2002:ab:cd:xxxx:xxxx:xxxx:xxxx:xxxx(ab:cd是用十六进制表示的IPv4地址)。

写出隧道源和宿的v4地址。

源:宿:20三、分组的转发(10分)下面是路由器R的路由表。

a.说明表中每一行分别是什么类型的路由。

直接转发路由特定网络路由默认路由四、IPv4和IPv6互通(10分)●ISATAP隧道技术■部署ISATAP的前提条件PC需是V4/V6双栈PC;有一台支持ISATAP的路由器;主机首先需要知道ISATAP路由器的IPv4地址。

■各种接口地址的含义及作用,IPv4是现使用的IP版本,一般为IPv6是未来使用的IP版本,原因是IPv4已经不再足够使用,还有就是IPv6包头去掉了很多IPv4中没用的包头,精简了包头则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还加入了安全性等相关必要的功能...IPv6表示方式一般为冒分十六进制,比如x:x:x:x:x:x:x:x(x的取值范围为0000~FFFF)...;本地链路v6地址:当在一个节点启用IPV6,启动时节点的每个接口自动生成一个link-local address其前缀64位为标准指定的,其后64位按EUI-64格式来构造;默认网关:当一台主机如果找不到可用的网关,就把数据包发给默认指定的网关,由这个网关来处理数据包。

【南邮】移动通信系统综合复习题

【南邮】移动通信系统综合复习题

综合复习题Chp1 概述1.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中至少有一方是处在运动中进行的通信。

2.基本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台(MS)、基站(BS)和移动交换中心(MSC)。

3.移动通信双向传输的方式包括:单工、双工和半双工等三种工作方式。

4.国际无线电标准化工作主要由国际电信联盟(ITU)负责。

5.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码分(CDMA)多址方式,其无线信道带宽可达5MHz,三大主流标准分别为TD-SCDMA、WCDMA和CDMA2000。

6.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速率要求是:车载环境,最高速率应达144Kbps;步行环境,最高速率应达384Kbps,室内环境,最高速率应达2Mbps。

Chp2 信道1.移动通信信道的衰落特性取决于无线电波的传播环境;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有直射、反射、折射、绕射等多种途径;多径衰落是移动通信信道特性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2.阴影衰落和空间传波损耗称为大尺度衰落。

从工程设计角度看,大尺度衰落主要影响无线覆盖范围。

3.移动台在运动中通信时,接收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这称为多普勒效应。

由此引起的附加=vf/c。

(v:移动台速度;f:载波频移称为多普勒频移。

最大多普勒频移计算公式为:fm频率;c:光速)4.什么叫频率选择性衰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频率选择性衰落是指信号中各分量的衰落状况与频率有关,即传输信道对信号中不同频率分量有不同随机响应。

频率选择性衰落产生的原因是多径传播产生的衰落。

5.相干带宽与时延扩展成反比,相干时间与多普勒扩展成反比。

6.根据信号带宽和信道带宽的比较,可将信道分为平坦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根据发送信号与信道变化快慢程度的比较,可将信道分为快衰落和慢衰落信道。

Chp3 组网1.频率复用是指相同频率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个小区重复使用,其依据是无线电波传播损耗能够提供足够的隔离度。

2.同一区群中的各小区不能采用相同的信道,只有不同区群的小区才能进行信道复用。

3.区群内的小区数N应满足:i2+ij+j2;N越大,同频距离就越大;抗干扰的性能就越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a│511
时钟
20
0
5
511
时钟
输入控制
CM是控制信息交换的转发表,由处理机构造,控制信息写入控制存储器,只要没有新的信息写入,控制存储器的内容就不变;每一帧重复读写过程,输入第5时隙的信息,在每一帧都被交换到第20输出时隙中去。
17、SVC是指在每次呼叫时用户通过发送呼叫请求分组来临时建立虚电路的方式;
2、虚电路分为两种:交换虚电路(SVC)和永久虚电路(PVC)。
3、路由器分组的转发能力强,交换能力弱。
4、在OSI参考模型中,链路层传送的基本单位是帧。()
5、7号信令数据链路的速率是64Kb/s。()
6、交换机中的半固定数据用来描述动态信息。()
7、对于SVC来说,只有数据传输阶段的操作,无呼叫建立和清除过程。()
18、可以将IP电话网关分解为和。
19、为了支持实时电话业务,IETF定义了RTP支持,定义了RSVP为呼叫保留。
20、ATM交换机是采用了第层交换技术的设备,传统电话交换机是基于第
层的交换设备。
二、判对错
1、在7号信令系统中,每个电路相关的SU中必须包含一个F,以识别该SU传送的信令属于哪一个话路。
一、填空
1、用户信息较长时,采用的通信方式的效率高;反之,使用
的方式合适。
2、我国的7号信令网主要以方式为主,的比例较少。
3、交换机的用户级完成的功能;集中比一般为。
4、帧中继采用方式,向用户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5、固定长度的短分组决定了ATM系统特别适合和。
6、IEEE802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分为子层和子层。
15、程控交换机的成本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硬件系统。( )
16、对于PVC,分组层的操作包括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呼叫清除。( )
17、虚信道VC表示单向传送ATM信元的逻辑通路。( )
18、不同局域网标准之间的差别主要在物理层和MAC子层。( )
19、ATM是无连接的技术。( )
20、NGN中发展最快的特性将是话音特性。( )
8、虚通道VP表示属于一组VC子层ATM信元的路径。()
9、在局域网中最常见的是第二层交换机。()
10、IP是面向连结的技术。()
11、软交换的主要思路与综合交换机相同。()
12、电路交换对时延抖动不敏感,对时延敏感。()
13、VPI标识可以静态分配的连接。()
14、7号信令系统的本质是一个高速分组交换系统。( )
9、1、通过PCM信道进行通信1)利用时隙16进行通信,2)通过数字交换网络的PCM信道直接传送。2、采用计算机网常用的通信结构:1)多总线结构①共享存储器方式②通过共享输入/出接口进行通信2)环形结构
10、
a
R
SM
0
│a│ │a│
TS5 5 TS20
511
时钟
CM
5
R
W
0
20
511
时钟
输出控制
0
a
21、在面向连接的网络中,连接建立阶段传递的控制数据中包含目的地地址。( )
22、VCI标识可以静态分配的连接。( )
23、物理层协议主要规定了计算机或终端与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口标准。()
24、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分组。()
25、运输层传送的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包。()
26、在支持IP协议时,ATM处于第二层,IP协议处于第三层。()
PVC:如果应用户预约,由网络运营者为之建立固定的虚电路,就不需要在呼叫时再临时建立虚电路,而可以直接进入数据传送阶段,这称为PVC。
18、信元组成格式如图:P140的图5-1。UNI和NNI信头的不同之处在于:NNI的信头中没有GFC域。且第一字节全为VPI。
19、VPI用来标识ATM虚通道,在UNI中可标识28个虚通道,在NNI中,可标识212个虚通道;VCI用于标识ATM虚信道,可标识216个虚信道;二者结合在UNI信元中标识,28×216条连接,在NNI信元中标识212×216条连接。
交换技术:IP:在第三层转发分组且也能在第2层交换大数据量,长持续时间的业务流;ATM:在第2层交换固定长度的信元;MPLS:用LSR、LER,LER在过界LSR中,为IP分组加上相应标记,执行第三层功能,核心LSR依据分组上的标记,在LSR上进行高速标记交换。
信令技术:IP:IP路由协议;ATM:ATM信令协议;MPLS:多协议。
三、名词解释
1、接续时延:2、传统路由器:3、呼损率:4、IP交换中的流:5、交换虚电路6、广播域7、本地交换机
画图
11、画出局域网交换机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12、画出基于流的第三层交换机的功能结构
13、画出IP over ATM技术分类
五.简答
8、说明呼叫处理程序的结构。
9、处理机间通信方式有哪些?
10、有一个T接线器,设输入/输出线的复用度为512,要实现TS5与TS20的交换,画图表示这一过程,并说明转发表如何构造。
网络管理:IP:用IFMP,ATM:网络资源管理、呼叫接纳控制、使用参数控制等;MPLS:多协议(IP、LDP等)。
QOS:IP:差,ATM::差,MPLS:支持。
12、信令网按网络的拓扑结构等级可分为和两类。
13、在交换机的数字用户接口中,收发器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的
传输。
14、帧中继网中,一般都由作为用户,负责构成帧中继的格式。
15、ATM是按进行统计复用的,在时间上的复用位置。
16、IEEE802参考模型只定义了层和层的功能。
17、TCP/IP的核心是IP协议,IP协议提供主机间的传送能力。
10、共享介质局域网带宽不足网桥11、计算机终端12、无级信令网分级信令网13、数字信号双向14、路由器帧15、信元没有固定
16、数据链路层物理17、网络层数据18、MGW MGC19、QOS网络资源20、二一
二、判对错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7、TCP用于一次传送量报文的情况,UDP用于一次传送量报文的情况。
8、MGC不负责具体的传送,只是向发出指令,由后者完成话音信号的传送和格式转换。
9、目前IP电话的体系结构有基于的IP电话体系结构和基于
的IP电话体系结构。
10、第二层交换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的问题,它从技术
发展而来
11、OSI模型中,物理层协议主要规定了或与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口标准。
17、SVC是如何建立的?PVC又是如何建立的?
18、试画出ATM信元的组成格式,并说明在UNI和NNI上信头格式有何不同。
19、在信元头部,VPI/VCI的作用是什么?
试从交换技术、信令技术、网络管理、QoS等方面比较IP、ATM、MPLS三者之间的区别。
答案
一、填空
1、面向连接无连接2、准直连直连3、话务集中2:1-8:14、虚电路数据链路层5、实时业务高速应用6、介质访问控制(MAC)逻辑链路控制(LLC)7、大少8、话音信号MGW9、H.323 SIP
三、名词解释
见教材
1、P872、P2073、P874、P2305、P1166、P1857、P2
四、画图
11、P188:图6。412、P196:图6。813、P221:图7。21
五、简答
8、呼叫处理程序用来控制呼叫,它包括以下
用户扫描:用来检测用户环路的状态变化;
信令扫描:它指对用户线进行的信号扫描和对中继线或信令设备进行的扫描;数字分析: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所收到的地址信令或其前几位号码判定接续的性质;路由选择:它的任务是根据路由表,确定对应于呼叫去向的中继线群,从中选择一条空闲的出中继线;通路选择:其任务是在交换网络指定的入端与出端之间选择一条空闲的通路;输出驱动:输出驱动软件是软件与话路子系统中各种硬件的接口,用来驱动硬件电路的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