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课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三单元 宇宙| 教科版 (共29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三单元 宇宙| 教科版 (共29张PPT)
❖ 13.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就称为 (星座)。
❖ 14.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 持(不变 )的星星分为一群,划分不同区域,根据 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 并且给它们命名。
❖ 15.夏季的天空中有许多的亮星,其中三颗星构成 了一个巨大的三解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
❖ 11、排序。
❖ 将下列天体及天体系统按所占空间的大小按由小到 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太阳系、太阳、地球、月球、 宇宙、银河系、总星系)
❖ 从小到大的顺序是:(月球、地球、太阳、太阳系、 银河系、总星系、宇宙)。
12、填图题(请在下图相应的方框内写出太阳系中的 八大行星,并概括它们的特点。)。
第6课和第7课、在星空中(一、二)
❖ 1、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 小的( 环形山 )。
❖ 2、环形山大多是(圆形 ),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 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 3、环形山有的直径不足 ( 1千米 ) ,有的直径达到 (几百千米)。
❖ 4、由于月球表面上缺乏(大气)和( 水 ),所以月球表 面形态特征能够得到长期保存。

9、传说中的“天狗吃月亮”其实(月食)现象,原 因是月(球、太阳、地球正好排成一条直线 )。
❖ 10.简述日食形成的过程。
❖ 答: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 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 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 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621.8.2602:58:4902:58:49August 26, 2021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小小工程师 第5课时 制作塔台模型 课件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小小工程师  第5课时 制作塔台模型  课件

2.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可以随意更改设计,胶带可以用于模型与
底部桌面之间的固定。
(×)
3.在制作塔台模型时,应该使用胶带对接口处进行固定,同时要避
免浪费。
(√)
4.利用滚珠、弹簧、钩码可以提高塔台模型的抗风、抗震能力。



三 选择题
1.在制作塔台模型时,要( B )。
A.大部分按照图纸进行
B.完全按照设计图进行
(×)
7.(判题)搭建的顺序可以按我们自己的想法来,想先搭哪里可 以先搭起来,不需要有任何的规划或者事先商量。 ( × )
8.下列措施能增加塔台抗风能力的是( C )。
A.增加塔台高度 B.做成上大下小的形状 C.在塔台底部增加钩码
9.如图中塔台下面底托的作用是( B )。 A.增强防水能力 B.增强抗震能力 C.增强承重能力
一 填空题
1.模型要完全按照 设计图纸 进行制作。模型成品为 测试 ⁠
与评估 提供了可能。模型是 改进设计 、完成工程任务


的重要依据。
2.控制好塔台的稳定性,立柱尽量 等高 ,可以使用 三角形


结构。
二 判断题
1.在制作塔台模型时,发现设计存在问题,不能进行修改,必须按
照原设计进行制作。
(×)
对点训练
1. 模型 是改进设计完成工程任务的主要依据,我们反复测试、 ⁠ 解决问题、不断改进、突破其中的技术难题很大程度都是依靠它
来实现的。
2.(判断题)在制作塔台模型中,设计时要考虑周全,要坚持完全
按照设计图进行模型制作。
(√)
3.在连接吸管的时候,我们为了使吸管间连接更紧密和节省成本, 可以将一根吸管的一端 剪一个小口 ,插入另一根吸管,再用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共32课,636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共32课,636页)
老光镜是凸透镜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前节知识回顾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蓝 三种颜色组成。
、绿 、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 B、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 中间较厚(凸起)
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高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透镜的中央厚度 有关,与放大镜的直径大小无关。
凸透镜和凹透镜
• 老光镜镜片是凸透镜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的是英国的格罗斯泰斯特
• 近视镜镜片是凹透镜
英国科学家培根设计并制造 出了眼镜)
。放大装置

判断
1、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构造有关。( √ )
2、很多昆虫的嗅觉灵敏和它们的触角有关。( √ )
3、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私密。(√ )
4、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
5、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
()

6、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 7、苍蝇在竖直光滑玻璃上不会滑落,跟它翅膀有关( √)
练习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 绿 、 蓝 三种颜色组成。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水晶 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 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格罗斯泰斯特,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是由 培根 设计制造的。
作业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05课 应对自然灾害PPT精品课件

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05课 应对自然灾害PPT精品课件
大风降温霜冻沙尘暴暴雪准备御寒衣物冬季风2021110中国地质灾害的分布地震带泥石流分布区滑坡多发区2021110我国自然灾害频发?1月6日新疆北部伊犁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开始连续遭遇雪灾及融雪性洪水灾害?3月6日唐山地区连续发生31级不42级地震?3月19日中国北方地区遭遇了今年以来最强的沙尘天气过程?4月14日青海玉树的71级地震?6月正是梅雨季节今年南方梅雨严重江西广东福建湖南湖北等省分都遭到了大雨的侵袭造成重大经济失
防治雹灾新法
雹灾:用火箭、高炮或飞机直接把碘化银、 碘化铅、干冰等催化剂送到云里去;使云形 成降水
2021/1/10
预防洪灾知识
• 工程措施:修建防洪堤、水库、电排站、
救生高台等
• 非工程措施:洪水预报、物资储备、防洪准备、撤离转移、抢险救灾(排除农田积水)等
2021/1/10
预防土地沙化小知识
47
2021/1/10
水灾防范
暴雨若持续不停,就应该提前做好防洪准备; 要树立生存观念,坚持就一定能够获救; 原地不动等待水退是最有效的安全措施。
48
2021/1/10
高温
高温灾害主要是气温太高而引起人员、动植物不能适应的现象。 高温标准: 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35℃以上时称为高温,达到或超过37℃ 以上时称酷暑,连续高温酷暑会使人体不能适应而影响生理、 心理,甚至引发疾病或死亡。
雪灾的预防措施
预防暴雪灾害的准备措施: 1、在冬季来临前,要准备足够的粮食、饲料、燃料、衣物。加固 房屋。熟悉居住环境,设置好地标。准备呼救信号、雪地用品和药 物。注意保暖,避免冻伤,不触摸冰冷的物体。 2、外出时要带防雪盲眼镜。 3、在家里或车上准备一把雪铲、手电筒和用电池的收音机。储存 一些用来应急的水和不易腐烂的食物。关闭外面的水龙头,避免水 55 管爆裂和 2021/1/10 发大水。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课件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课件

洪涝和地质灾害
2019年全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3270.9亿元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哪一幅图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人为因素:森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保护森林资源
小实验:
在草地和黄土地上浇同样多的水,流出水的颜色一样 吗?想一想,如果大规模开垦草地,结果是什么?
土地沙漠化,会带来沙尘暴
适度放牧、植树种草,保护草场资源。
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在防灾减 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我国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国在多个方面一直 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监测、预报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 ,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 、寒潮等灾害。图为“风云 四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 有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 的监控和预警能力。
抗洪抢险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 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2007年抗震救灾——汶川地震感人画面
2007年抗震救灾——汶川地震感人画面
2007年抗震救灾——抗震英雄武文斌
武文斌是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程营村人,感 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汶川地震发生后,他 所在的部队紧急开赴四川抗震救灾,被安排 留守的武文斌主动请战。到达灾区后,他走 遍了都江堰市玉堂镇12个村7816户人家,把 食品和饮用水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三次 滚下山,幸被树木拦住;灾后重建,他一个 人干几个人的活。6月17日,连续工作了32 天的武文斌因过度劳累倒在胥家镇救灾现场 ,再也没有醒来。
防灾避险自救知识知多少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每四人一小组每小组认领其中一个自然灾害每小组不重复认领并在在组内交流你课下搜集的防灾避险自救知识及这样做的意义在交流中分享经验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 观察前的准备 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 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 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 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 构。
• 材料和工具
实验所需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碘酒、 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镊子
制作一个玻片标本 一、洋葱表皮标本的制作过程。
切洋葱取表皮
1、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在一边待用。 滴水 2、用刀片在洋葱内表面轻轻划一个“#”字,用镊子取下洋葱表皮;
调焦和物镜升降的关系:
(升) 1.轻轻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升还是降? 幅度大小怎样? (大) (升) 2.轻轻向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物镜会怎样升降? 幅度大小怎样? (小)
你会计算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怎么计算的? 目镜的倍数乘以物镜的倍数。如:目镜10倍 物镜10倍,这个显微镜就能放大100倍。
安放 对光 上片 调焦 观察
(七)慢慢移动载玻片,
整个标本全看遍。
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1.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 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安放) 2.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3.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 亮的光圈; (对光) 4.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 约2~3厘米。将想观察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 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上片) 5. 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标本的 上面; 6. 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 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 本;(调焦) 7.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 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观察)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5课《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5课《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教材简析】本课聚焦地球家园中发生的化学变化,由三个探索活动组成,第一活动是认识大地之下的化学变化,通过研讨问题“我们怎么判断出煤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化学变化?”引领学生用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新物质来判断煤的形成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

第二活动是认识大气层中的化学变化。

通过前两个活动进一步研讨“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森林”,引领学生认识大气层中的化学变化以及保护森林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活动三是认识石油、钢铁、化肥等资源的利用与化学变化的关系,研讨“我们还能举出哪些身边的例子说明它们和化学变化有关?”旨在引领学生发现身边更多“化学变化的产物”,意识到化学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物质变化的研究视野从厨房、实验室、生活中拓宽至整个地球家园,从更宽广的视野探讨认识化学变化与人类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四课的学习,已经基本上明确了什么是化学变化以及发生化学变化时可能伴随的现象。

同时,学生对于物质变化的认识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逐渐形成从变化的视角来认识周围常见事物的意识。

对于“地球家园”,学生在小学阶段经历了对“家庭成员”如动植物及人体自身的观察与探索,对大气与水的观测,对岩石与矿物的辨别以及对地球内部结构及运动的认识,但是他们并不能意识到地球家园也时时刻刻在发生着化学变化。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要拓展关于化学变化的视野,在前几课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地球家园中的化学变化,主要是地球资源的形成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认识到岩石、矿物、植物的生长,以及不可再生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都是化学变化的结果。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阅读资料和实物观察,知道地球的很多资源如岩石、矿物、煤、石油、氧气等都是化学变化的产物。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分析和推理寻找证据,解释煤、石油、氧气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复杂的化学变化,建立证据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探究实践]通过查阅资料和观察比较活动,寻找证据和逻辑推理,尝试解释煤、石油、氧气的形成过程。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5.相貌各异的我们【教材简析】《相貌各异的我们》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5课。

本单元从植物、动物、人类、古代生物四个角度着手研究生物的多样性这一话题,并对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有一定涉及。

本课则从学生自身的视角出发,以“世界上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吗”为核心话题引导学生体会每一个生物个体的独一无二。

教科书安排了“观察自己和其他同学相貌的异同”以及“记录组内同学的相貌特征”两个活动。

从内容角度而言,教科书利用学生对相貌的着眼点使学生对“性状”这一概念产生初步的理解,也能使其体会生物的性状是多种多样的;从研究方法角度而言,两个活动涉及对比观察与表格记录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应安排学生通过统计手段归纳班级记录结果,并用简易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对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产生初步了解。

【学情分析】本课依照“对比不同个体的相貌相似程度,最终理解任何两个人都不可能完全相同”的逻辑开展。

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轻松地在同班同学之间开展上述归纳调查活动。

学生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亲子或胞亲间相似度较高的照片,这更利于学生理解“相似程度高的人也不会完全相同”这一点,也能利用遗传变异的知识理解亲缘关系与相貌相似之间的关系。

本课活动开展难度较低,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联系身边的人和事物,并在课程结束后的生活中仍保持自主观察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人的性状图片观察,知道人类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同与不同,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遗传变异现象。

[科学思维]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人与人相貌存在差异性。

[探究实践]通过实际观察,能描述和记录出人与人存在哪些性状差异,并将人的相貌性状整合起来比较分析,发现人的相貌的唯一性。

[态度责任]在观察人的相貌过程中,能持续关注人类个体之间差异性,意识到人类对遗传变异的研究改善着人类生活,激发学生继续探索人类奥秘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同与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了解造成肥胖的原因,并提出减肥建议。 答: 人体从食物中吸收能量,如果你吃得太多, 身体需要不了那么多营养,能量就过剩,多余 的能量转化脂肪积存起来了。要想减肥: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 (2)合理运动,把能量消耗出来
3.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哪些? 答: 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运动、烤火、饮食、 多喝热水、多穿衣服、多晒太阳等。 4.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 答: 保持身体的温度(热能)、运动(机械能)、 生长(存储能)等。
7.衣服一定能生热。
9.巧克力是一种低热量的食物,多吃一点不会 (× ) 产生热量。 10.能量之间的转化没有固定的模式,一种能 (× ) 量可以直接转化成另一种能量 11.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都会消耗能量,通过体 (√ ) 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能够减少体重。 12.教练会让长跑运动员在赛前吃一点巧克力, 这是为运动员补充能量 (√ )
三、简答:准确描述下面的问题
1.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1)它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 (2)体表的白毛为中空结构,可以吸收太阳能来取暖。 (3)体表白毛下的皮肤为黑颜色。可以最大限度利 用太阳能。 (4)体毛很长且被一层油脂覆盖,不会被冰冷的海水 浸湿。 (5)脚掌上长有厚厚的毛,既防滑又隔冷。 (6)大量进食高热量食物。特别在冬季,北极熊非常 挑食。主要进食猎物的脂肪。 (7)当北极进入极夜时,也就是北极最冷时,它就开 始冬眠。
二、明辨是非 1.衣服能产生热,所以多穿衣服就不冷。 (×)
2.食物为我们提供能量,我们才能生存。 (√) (√) 3.没有能量,我们就无法工作、学习、娱乐、运动。 4.如果能量过剩,缺乏运动,多余的能量就转化为
脂肪,人就会发胖,引发疾病。 6.肥胖儿童都是因为吃得太多造成的 (√) (× ) (× ) (√) 5.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与日常的食物。
让身体热起来 能量去哪儿了 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让身体热起来
这样的天气给人的感受是什么? 在这样的天气里,你有什么办法让身体热起来?
让身体热起来
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身体热起来有 哪些表现呢? 身体热起来时 会出汗。 身体热起来时 面部会变红。 吃火锅或吃辣椒 时身体会感到热。 跑步或者跳绳后 会感到热。 烤火时身体会感 到热。
人体消耗能力的途径: 生长、运动、新陈代谢 等
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呢?
1.北极熊皮下有厚厚的脂肪,有利于 保温; 2.毛是中空结构有利于保温; 3.皮肤为黑色有利于吸热; 4.脚下有厚厚的毛既保温又防滑; 5.北极熊主要食用动物内脏等高热量 食物; 6.在天气寒冷时,北极熊采用冬眠的 办法减少能量消耗。
拓展延伸
生活中有很多肥胖的人,调查、了 解造成肥胖的原因,并提出减肥建议。
拓展训练
一、我会填 1.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 能量 ,同时释放 能量 。 2. 能量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在自然界中能量存在的形式很多, 如机械能 、光能 、 电能、热能 、 声能 、 磁能 、 化学能 等。 4.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食物 。 5.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 运动 、 烤火 、 饮食 、 太阳的光照 等。
四、探究与发现
衣服本身能生热吗? 请设计实验证明(可用温度 计), 并解释为什么我们穿衣服可以感觉暖和。 【研究计划】 把一件衣服放在桌上,用温度
计测量。
【实验结果】 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 【新的发现】 衣服穿在身上,慢慢地衣服靠
身体地热量,就开始发热。
冬天说到就到了,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 的窝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 “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烘烘的。喜鹊又对寒 号鸟说:“趁着天气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 伸伸懒腰,又睡觉了。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 狮子一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就在这严寒的夜里,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 发出最后的哀号:“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 天就垒窝。” 天亮了,阳光普照大地。喜鹊在枝头呼唤邻居寒号 鸟。可怜的寒号鸟在半夜里冻死了。
让身体热起来
这些使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能量去哪儿了
我们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食物。
能量去哪儿了
那么人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呢?
工作要消 耗能量
运动要消 耗能量
娱乐要消 耗能量
学习要消 耗能量
生命活动离不开 能量, 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人体吸收的能量:ɑ、供给身体的运动;b、供 给细胞的生长;c、以热的形式散失;d、以脂 肪的形式储存。
学习、 运动 、 娱乐等。 6.人体的能量去向有工作、 7.人时时刻刻都需要 能量,即使是熟睡中的人, 也需要 能量 。 8.把温度计在常温下用棉布包起来,过一会它 不会变化。说明棉布 不会生热 。 9.冬天的棉衣能 保温 ,阻挡进入 冷空气,所以 能御寒。 10.人体消耗能量的途径有: 新陈代谢、 运动 、 生长 11. 运动 是使身体快热起来的有效方法。
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轮船飞行、飞机翱翔、汽车奔驰、 子弹飞行、电灯发光、锅炉供热
机械能、电能、光能、热能、声能、 磁能、化学能、核能······
5. 让身体热起来
你听过寒号鸟的故事吗?怎样才能 让寒号鸟的身体暖和起来呢?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 缝当做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 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 邻居。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 回来一些枯枝,就忙着垒巢,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 飞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喜鹊说:“寒号鸟,别睡觉 了,天气这么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躺 在崖缝里对喜鹊说:“你不要吵,太阳这么好,正好睡 觉。”
5.消耗能量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 生长、运动、新陈代谢等。
6.为什么多穿衣服在我们身上能够使我们热起来 呢? 这些热是我们身上的,因为衣服能保温, 答:
衣服穿在身上,使我们身体上的热保存起来, 所以我们就热起来了。
7.人体能量到哪儿去了? 答: 转化成热能—维持体温;转化成机械
能—供肌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