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杭州市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部课件(共32课时)

我们的发现:
1. 改变了什么条件? 2. 保持不变的条件有哪些? 3. 沉浮状态有什么变化?
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水艇会下潜。
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
外,潜水艇就开始上浮。
体积不变 改变自身的重量
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
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它在水中是浮还是沉?萝卜是 不是也是这样?
用少量透明胶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还是 浮的吗?
使用小刀 注意安全
【探索二】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温馨提示: 先预测,写清理由,再进行实验,使用小刀注意安全。
物体 大小 预测
理由
结果
橡皮 萝卜
一半 1/4 1/8 更小 一半 1/4 1/8 更小
21120011ml22020020ml同一块不同形状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记录表1橡皮泥的形状量杯里的水量毫升放入后水面刻度排开的水量沉浮状况实心橡皮泥形状200沉实心橡皮泥形状200沉实心橡皮泥形状200沉实心橡皮泥形状200沉补充完成前面的两张实验记录表橡皮泥的形状量杯里的水量毫升放入后水面刻度排开的水量能浮的形状200能浮的形状200能浮的形状200橡皮泥能浮的不同形状在水中的沉浮实验记录表2三研讨22
预测
理由
结果
我的 发现
【研讨】
汇报交流: 一块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它们切成一半大小是浮还是 沉?再切成四分之一呢?八分之一呢?切得更小呢?萝 卜呢?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 沉的吗?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少量透明胶把两块 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还是浮的吗?用更多的回形 针和木头呢?
我们发现: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 有关 。
1. 改变了什么条件? 2. 保持不变的条件有哪些? 3. 沉浮状态有什么变化?
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水艇会下潜。
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
外,潜水艇就开始上浮。
体积不变 改变自身的重量
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
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它在水中是浮还是沉?萝卜是 不是也是这样?
用少量透明胶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还是 浮的吗?
使用小刀 注意安全
【探索二】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温馨提示: 先预测,写清理由,再进行实验,使用小刀注意安全。
物体 大小 预测
理由
结果
橡皮 萝卜
一半 1/4 1/8 更小 一半 1/4 1/8 更小
21120011ml22020020ml同一块不同形状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记录表1橡皮泥的形状量杯里的水量毫升放入后水面刻度排开的水量沉浮状况实心橡皮泥形状200沉实心橡皮泥形状200沉实心橡皮泥形状200沉实心橡皮泥形状200沉补充完成前面的两张实验记录表橡皮泥的形状量杯里的水量毫升放入后水面刻度排开的水量能浮的形状200能浮的形状200能浮的形状200橡皮泥能浮的不同形状在水中的沉浮实验记录表2三研讨22
预测
理由
结果
我的 发现
【研讨】
汇报交流: 一块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它们切成一半大小是浮还是 沉?再切成四分之一呢?八分之一呢?切得更小呢?萝 卜呢?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 沉的吗?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少量透明胶把两块 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还是浮的吗?用更多的回形 针和木头呢?
我们发现: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 有关 。
珍惜水资源(课件)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2.判断: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①我国幅员辽阔,人均水资源量丰富。( )
②只有严重缺水的国家才需要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③缴了水费,用多少水是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 )全社会都要节约用水 ④地球的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短缺。( )
⑤”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战略性工程,可以解决我国有些省市水资源短 缺问题。( )
是 3500万 立方千米。
0.35×0.3%=0.00105 亿立方千米
14×2.5%=0.35 亿立方千米 因为淡水资源非常少,所以宝贵!
二、探索 1.阅读资料并讨论,我们为什么担忧水资源的问题
中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为每人 每年2063立方米,在对比图中 位于倒数第二,在世界上的排位 非常靠后,说明我国人均水资源 量很紧缺。
用淋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浴时间;避免水龙头的 跑、冒、滴、漏;用盆接水洗菜代替直接冲洗
瓶盖打孔→切掉瓶底→挖土洞→瓶口进洞→灌水盖 瓶。
六、课堂练习 1.填空题:
①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面积大约有四分之 三 ,可用的淡水资源非常 缺少 。 ② 滴灌 是目前农业灌溉技术中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 ③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仅占水资源总量的 2.5 %。
⑥洗过脏衣服的水已经很脏了,不能再利用了,应该把脏水直接倒掉( ) “一水多用”是生活中的节水妙招,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厕所或者洗抹布。
四、课堂练习 3.在洗澡过程中容易浪费水的做法是(A )。
A.一边涂抹洗发水,一边淋浴喷头喷水
B.在涂抹香皂时关闭淋浴喷头
C.在淋浴时下面有个水盆接水
4.关于各国水资源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
将瓶盖垫在 将塑料瓶的 在土里挖洞。 把瓶子开口 往瓶子里灌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昼夜交替现象》PPT课件(5篇)

昼和夜就这样不停 地交替出现。
昼夜交替的假说 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有多少种可能的解释
昼夜交替的假说
地球上的昼夜现象为什么会不断交替出现呢?地球、 太阳在怎样运动时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呢?说说我们的 观点。
昼夜交替的假说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探究活动 模拟: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动
探究活动
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二) 乒乓球、手电筒 手电筒静止不动,乒乓球绕着手电筒 转动,观察哪个部分被“太阳光”照 亮,哪个部分没有被“太阳光”照亮, 并做好记录。
探究活动 模拟: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动
探究活动
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
地球
日出
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现象
北极风景
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昼夜交替。 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
昼夜交替的假说 1.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昼夜交替的假说 2.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昼夜交替的假说 3.地球自转 4.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哪一种情况是真实的情况?我们怎样知道哪 一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我们来做个实验,检验每一种情况,并把实验结 果记录下来。
请每组同学都用一个小球代表地球仪,用手电筒 表示太阳,让“太阳光”照在“地球上”。观察“地球” 的哪个部分被“太阳光”照亮了?那个部分没有 被照亮?
想一想,这两部分分别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在“地球”上贴上小纸人,怎样转才能在同一地点 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现在,用射电望远镜已能观测到100亿光年 外的宇宙空间情况,但仍没有找到宇宙的边缘。
昼夜交替的假说 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有多少种可能的解释
昼夜交替的假说
地球上的昼夜现象为什么会不断交替出现呢?地球、 太阳在怎样运动时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呢?说说我们的 观点。
昼夜交替的假说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探究活动 模拟: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动
探究活动
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二) 乒乓球、手电筒 手电筒静止不动,乒乓球绕着手电筒 转动,观察哪个部分被“太阳光”照 亮,哪个部分没有被“太阳光”照亮, 并做好记录。
探究活动 模拟: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动
探究活动
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
地球
日出
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现象
北极风景
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昼夜交替。 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
昼夜交替的假说 1.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昼夜交替的假说 2.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昼夜交替的假说 3.地球自转 4.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哪一种情况是真实的情况?我们怎样知道哪 一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我们来做个实验,检验每一种情况,并把实验结 果记录下来。
请每组同学都用一个小球代表地球仪,用手电筒 表示太阳,让“太阳光”照在“地球上”。观察“地球” 的哪个部分被“太阳光”照亮了?那个部分没有 被照亮?
想一想,这两部分分别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在“地球”上贴上小纸人,怎样转才能在同一地点 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现在,用射电望远镜已能观测到100亿光年 外的宇宙空间情况,但仍没有找到宇宙的边缘。
五年级科学下册_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版(11张)精品课件

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 ,所有的人都会同时 看到太阳或星辰的出 没,但事实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如此 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 会带动其他物体(如云 彩等)一起转动,人们 看见的确实云彩、鸟类 在自由运动。
其它天体的 运动
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 着地球旋转,并且每 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 些天体每天都在有规 律的东升西落。
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所有的人都会同时太看阳到太是阳不或星动辰的的出,没而,但且事处实并于非宇如此。 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
其它天体的 第第15--48小小组组根根据据““地日心心说说””的的观观点点模模拟拟实实验验,,宙并并的仔仔细细中观观心察察是是,否否地能能发发球生生以昼昼夜夜及交交其替替现现他象象的。。 运动 你们还有哪些新的资料或证据要和大家交行流星吗?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
哥白尼 (1473-1543)
波兰天文学家。 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 算,取得可靠数据, 提出“日心说”。临 终出版了他的伟大著 作《天体运行论》。
“日心说”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日心说”观点
“日心说”证据
临终出版了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哥白尼 (1473-1543)
波兰天文学家。
地球是球体。
谢 谢 太第阳1-4是小不组动根的据,“地而心且说处”于的宇观宙点的模中拟心实,验地,球并以仔及细其观他察的是行否星能都发一生起昼围夜绕交太替阳现做象圆。周运动。
如他果是在 世船界桅上顶第放一一个个系光统源研,究当日船月驶星离辰海的岸构时成,和岸运上动的方人式们并会作看出见成亮就光的逐科渐学降家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 你如们果还 在有船哪桅些顶新放的一资个料光或源证,据当要船和驶大离家海交岸流时吗,?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 哥 人白类尼探究地球、宇宙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 临(终14出73版-1了54他3)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你们波还兰有天哪文些学新家的。资料或证据要和大家交流吗? 他托是勒世 密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日月星辰的构成和运动方式并作出成就的科学家。 经(过约长生年于的公观元察1和00计年算),取得可靠数据,提出“日心说”。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如果古地希球腊转地动理,学就家必,然天会文带学动家其。他物体(如云彩等)一起转动,人们看见的确实云彩、鸟类在自由运动。 人通类过认 回识忆地人球类及认其识运地动球的运历动史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科学的信仰从来没有动摇过。 他认是为世 地界球上不第动一,个太系阳统围研绕究地日球月转星。辰的构成和运动方式并作出成就的科学家。 临终出版了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热是怎样传递的》PPT课件

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很热的热水中,用 手触摸露出水面的那部分金属条,感觉哪里先
热是从较烫的开水中沿着金属条向上逐渐传到露出水 面的较冷蛮高的那一端
新知探究
结论: 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新知探究
思考: 如果用蜡烛在金属条的一端加热,猜一猜:
新知探究
我们知道了热在金属棒上传递的规律。如果在金属片的中间 加热,或者在金属片的边缘加热,热在金属片上又会怎样传递?
新知探究
• 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实验方法: 1.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 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 2.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 况,推测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
第二单元
热
2.6 是怎样传递的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授课老师:XX
• 热是怎样传递的
新知导入
新知探究
酒精灯加热金属条,一会儿金 属条就会变得很热、很烫。你能 解释这种现象吗?热是怎样传递 的呢?
酒精灯加热金属条
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新知探究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用热水加热金属条
金属条、烧杯、热水
新知探究
从一端加热
新知探究
• 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实验记录表
我们的实验设计 在涂有蜡的金属片的边缘的一个点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 推测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
观察到的现象 ( 加热边缘 )的蜡先融化,(离热源远的 )的蜡后融化。
我们的结论
蜡融化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热传递的( 方式 ),热总是从 ( 较热 )一端向( 较冷 )的一端传递。
板书设计
• 热是怎样传递的 ➢ 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 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 热传导
热是从较烫的开水中沿着金属条向上逐渐传到露出水 面的较冷蛮高的那一端
新知探究
结论: 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新知探究
思考: 如果用蜡烛在金属条的一端加热,猜一猜:
新知探究
我们知道了热在金属棒上传递的规律。如果在金属片的中间 加热,或者在金属片的边缘加热,热在金属片上又会怎样传递?
新知探究
• 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实验方法: 1.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 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 2.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 况,推测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
第二单元
热
2.6 是怎样传递的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授课老师:XX
• 热是怎样传递的
新知导入
新知探究
酒精灯加热金属条,一会儿金 属条就会变得很热、很烫。你能 解释这种现象吗?热是怎样传递 的呢?
酒精灯加热金属条
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新知探究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用热水加热金属条
金属条、烧杯、热水
新知探究
从一端加热
新知探究
• 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实验记录表
我们的实验设计 在涂有蜡的金属片的边缘的一个点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 推测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
观察到的现象 ( 加热边缘 )的蜡先融化,(离热源远的 )的蜡后融化。
我们的结论
蜡融化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热传递的( 方式 ),热总是从 ( 较热 )一端向( 较冷 )的一端传递。
板书设计
• 热是怎样传递的 ➢ 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 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 热传导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课件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7 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应环境
物
正常,不主 清澈,有些 氧气不太充
动吃食
小气泡
足,放阳光下
正常,主动接 有些杂物,可
受投喂能是ຫໍສະໝຸດ 泄物氧气充足1.我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来建造生态瓶?这些材料能够为 生态瓶里生活的生物提供哪些条件?
大油桶、水、沙子、水草、小鱼、小虾、田螺等小 动物。
大油桶为生物提供栖息地。水、沙子为生物提供生存 条件。水草为生物提供氧气、食物。小鱼、小虾、田螺为 生物提供二氧化碳等。
生物群落是由植物、动 物、微生物等组成的。
除了食物关系,他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 1.动物死后给植物提供肥料。
2.蚯蚓给绿豆苗松土。
3.绿豆苗给动物提供栖息地和 氧气。
1
观察绿豆苗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
生物
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非生物
光照、空气、水分、土壤等
池塘里还有 哪些非生物? 它们对生物 有什么作用?
淤泥、岩石等,它们可以 为动物提供栖息地,让植 物固定,是生存的必须条 件。
空气、水、 阳光是动植 物生长所必 须的条件。
生态瓶里放什么?
放一只田螺 吧,它的行动比 较缓慢。
还可 以放小鱼 或小虾。
先想想什么 样的生物可以在 这个有限的空间 里生活呢?
2.我们为什么这样设计生态瓶?
我们要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 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 联系、相互影响,并达到平衡,让 生物很好地生存下去。
3.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我们应该注意 什么?
生态瓶放置的生物必须具有较强的生活力,放 置的生物数量必须要合适。
为了使生态瓶内的沙地保持干燥,可在沙土 下铺垫一张塑料布,以防止瓶中水(气)渗透上 来。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地球-宇宙的奇迹(课件)

教科版五下科学第3单元《环境与我们》
3-1 地球--宇宙的奇迹
环境与我们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人类的活动会不会影响环境呢? 人类目前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这 些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有什 么样的影响?为保护环境,我们又 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共同 的责任,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水的 痕迹
冰
无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液态水
有液态水存 卫星上可能 在的痕迹 有液态水
气态水
冰
冰
表面温 -183 度(℃) ~427
464
15 -46 -120 -180 -216 -214
大气 概述
大气 稀薄
大气大多由 二氧化碳组 成,云层稠 密,温室效
应严重
含有 大量 的氧气
大气薄, 二氧化碳 占95%
一、聚焦 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 ?
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
1.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什么 独特之处?
2.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 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二、探索 1.梳理我们认为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1 液态水 2 空气和厚厚的大气层 3 稳定的光照条件 4 适宜的温度 5 充足的食物 6 丰富的能源 7 多样的栖息地 8 独特的地磁
地球的独特性:气候稳定、温度适宜,有液态 水,空气中有大量的氧气等
设计宇宙空间站:保证宇航员生存的条件:足够的水、食物 和氧气、适宜的温度、阻隔宇宙辐射等。
丰富的海洋资源:生物、矿产、能源、空间等多种资源。
六、课堂练习 1.填空题:
①地球上有 岩石 和 土壤 ,使雨水能够蓄积在地球表面。
3-1 地球--宇宙的奇迹
环境与我们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人类的活动会不会影响环境呢? 人类目前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这 些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有什 么样的影响?为保护环境,我们又 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共同 的责任,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水的 痕迹
冰
无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液态水
有液态水存 卫星上可能 在的痕迹 有液态水
气态水
冰
冰
表面温 -183 度(℃) ~427
464
15 -46 -120 -180 -216 -214
大气 概述
大气 稀薄
大气大多由 二氧化碳组 成,云层稠 密,温室效
应严重
含有 大量 的氧气
大气薄, 二氧化碳 占95%
一、聚焦 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 ?
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
1.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什么 独特之处?
2.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 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二、探索 1.梳理我们认为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1 液态水 2 空气和厚厚的大气层 3 稳定的光照条件 4 适宜的温度 5 充足的食物 6 丰富的能源 7 多样的栖息地 8 独特的地磁
地球的独特性:气候稳定、温度适宜,有液态 水,空气中有大量的氧气等
设计宇宙空间站:保证宇航员生存的条件:足够的水、食物 和氧气、适宜的温度、阻隔宇宙辐射等。
丰富的海洋资源:生物、矿产、能源、空间等多种资源。
六、课堂练习 1.填空题:
①地球上有 岩石 和 土壤 ,使雨水能够蓄积在地球表面。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课件(全单元)

地球每日绕地轴自转了一周
2.落体偏东
• 在地球上,朝着地心的方向为下,反之 为上。受地心引力的作用,物体从高处 向下落,若没有别有因素影响,它应该 一直朝向地心下落。大量的实验证明, 物体下落过程中并不是直向地心,而是 略向东偏。落体东偏现象的产生与地球 自转有关,因而可以用它来证明地球的 自转运动。
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1、调节手电筒跟地球仪的距离,差不 多正好能照亮半个地球仪。
2、确定一个点来观察昼夜交替现象。 3、有顺序的选择你们要验证的情况, 讨论方法后再进行。
4、当几个同学在做时,其他同学一起 来观察能否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并把 结果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二列。
由于科技的发展,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研 究和科学计算,我们终于知道,太阳和地球的 距离是1.5亿千米。
单摆沿一个平面缓慢地摆动起来。傅科仔细地 测量了单摆的摆动角度以后,就打开一本书看 起来,想过一会儿再量一次。几个小时过去了, 傅科从沉思中抬起头来,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 现象出现了:开始时单摆的摆动方向是跟自己 接近平行的,现在居然偏向自己了。傅科不相 信地揉揉自己的眼睛,一点儿没错!他干脆放 下书,找来一些细沙铺在地板上,使单摆的尖 端在沙面上划过。一段时间后,单摆留下的痕 迹就偏离了原来的方向,沙面上形成了两个对
3.水平运动的偏向
• 在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一切物质,都会 发生偏向。假设从北极向位于赤道上的A 地发射一枚火箭,当火箭到达赤道时, 不是落在A处,而是落到了A以西的B地。
4、深井测量
• 有人曾在很深的矿井中进 行试验.试验结果是:自井口 中心下落的物体,总在一定 的深度同矿井东壁相撞,从 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地球的 自转运动.
在“北极昼”的日子里,街上的路灯都是通夜不
2.落体偏东
• 在地球上,朝着地心的方向为下,反之 为上。受地心引力的作用,物体从高处 向下落,若没有别有因素影响,它应该 一直朝向地心下落。大量的实验证明, 物体下落过程中并不是直向地心,而是 略向东偏。落体东偏现象的产生与地球 自转有关,因而可以用它来证明地球的 自转运动。
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1、调节手电筒跟地球仪的距离,差不 多正好能照亮半个地球仪。
2、确定一个点来观察昼夜交替现象。 3、有顺序的选择你们要验证的情况, 讨论方法后再进行。
4、当几个同学在做时,其他同学一起 来观察能否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并把 结果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二列。
由于科技的发展,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研 究和科学计算,我们终于知道,太阳和地球的 距离是1.5亿千米。
单摆沿一个平面缓慢地摆动起来。傅科仔细地 测量了单摆的摆动角度以后,就打开一本书看 起来,想过一会儿再量一次。几个小时过去了, 傅科从沉思中抬起头来,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 现象出现了:开始时单摆的摆动方向是跟自己 接近平行的,现在居然偏向自己了。傅科不相 信地揉揉自己的眼睛,一点儿没错!他干脆放 下书,找来一些细沙铺在地板上,使单摆的尖 端在沙面上划过。一段时间后,单摆留下的痕 迹就偏离了原来的方向,沙面上形成了两个对
3.水平运动的偏向
• 在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一切物质,都会 发生偏向。假设从北极向位于赤道上的A 地发射一枚火箭,当火箭到达赤道时, 不是落在A处,而是落到了A以西的B地。
4、深井测量
• 有人曾在很深的矿井中进 行试验.试验结果是:自井口 中心下落的物体,总在一定 的深度同矿井东壁相撞,从 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地球的 自转运动.
在“北极昼”的日子里,街上的路灯都是通夜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你们的跟前有小石块、泡沫塑料块、
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和橡皮
。请先预测,哪些物体会沉,哪些物体会
浮?并把预测的结果和预测的理由填入表
格小中石。块 泡沫塑 回形 蜡烛 带盖的 萝卜 橡
料块 针
空瓶
皮
预沉
浮
沉 沉 浮 沉沉
测
理 重 实 轻 形状 材料 空心 材料 大
由 心 有空隙 金属 油
大小 小
四、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有人说物体越小,重量越轻,就越容易浮 起来。你认同这一观点吗?由此也给我们提出 了一个新的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当改变它们的轻重 和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会改变吗 ?
2、这块橡皮在水中是沉的,萝卜是浮的, 把它们切成一半大小,它的重量和体积减少了 多少?它在水中的沉浮会发生改变吗?如果切 成四分之一大小、八分之一大小,又会怎样呢 ?请把你们的预测结果填写在表格中,并写上 预测理由。
通过实验验证的数据,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当把它们的重量变轻、 体积变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况是不变的。
反向思考:如果把同一种材料的重量、体积增 加,它们的沉浮状况会改变吗?
你们跟前有一些回形针和小木块,参照书第4 页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以 上同样的表格中,进行分析,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当把它们重量增重、 体积变大,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况是不变的。
由以上实验得出的结果我们再来讨论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 浮规律有什么特点?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 量和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改 变的。
知识要点: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 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科学
全册优质课件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一、教学引入
说说生活中见到哪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浮概念:把一小块石 子放入水中,观察现象。把一木块放入水中,观 察现象。再把一个稍重的塑料块放入水中,观察 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判断塑料块是沉还 是浮?
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活动一: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圆柱体的沉浮
1、把圆柱体按从重到轻排列。 2、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再放入水里观察。 3、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轻重有关系吗? 4、完成实验报告单。
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沉浮会是怎样?
体积相同的圆球由重到轻排列
•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 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 容易下沉,轻的物体容易上 浮。
• 按轻重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 出它们在水中是沉是浮。想一想,物
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大小有关系吗?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观察橡皮泥的沉浮
选择一块不易融于水的橡皮泥,不断 改变它的形状,在盛有水的刻度杯里观察。 思考如何比较不同形状的橡皮泥的体积? 边操作,边观察,边记录。
是否有办法改变橡皮泥的形状, 使它浮在水面上?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 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 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 小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 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 积大小有关系吗?
物体的沉浮与体积的大小有关?
物体的体积从大到小排列
物体的沉浮与重量有关?
物体由重到轻排列
3、实验验证(萝卜可用白萝卜、苹果代替)
物体 大 小 预测
理由
结果
一半 沉 重量轻、体积小 沉
橡皮 四分之一 沉 重量更轻、体积更小 沉
八分之一 沉 重量更轻、体积更小 沉 沉 更小 沉 重量更轻、体积更小 沉
一半 沉 重量更轻、体积更小 浮
萝卜 四分之一 沉 重量更轻、体积更小 浮
八分之一 沉 重量更轻、体积更小 浮 浮 更小 沉 重量更轻、体积更小 浮
的物体容易下沉,轻的物体容易上浮。在重量相同 的条件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下沉,体积大的物体 容易上浮。 3、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 的物体容易沉。
你知道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吗?
活动三:小瓶子沉浮实验
1、找一个空瓶子,盖上盖子,让它浮在水面 上。
2、往空瓶子里一次次地加水,研究一下,加 多少水才能使瓶子沉入水中。
结沉
浮
沉 浮 浮 浮沉
果
通过对以上物体进行实验验证,我们发现 对有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作出了错误 的预测判断。
讨 论:我们为什么会出现预测上的错误?
思 考: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有哪些?
通过我们的思考分析,使我们明白影响物 体沉浮的因素有:物体体积的大小、物体的 轻重、物体的形状、物体本身的材料、物体 是否是空心等变量。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 们将围绕这些变量,进行沉浮原因的探索。
3、完成实验报告单。
• 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 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
• 改变了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 积没有改变。
• 我们的发现: • 体积相同重量越大越容易沉,
重量越小越容易浮。
你知道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吗?
课外小活动:
• 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 出它们在水中是沉是浮。想一想,物 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活动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物体的沉浮
• 1、把五个物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2、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再放入水里观
察。 • 3、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
关系吗?
重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沉浮会是怎样?
重量依次由重到轻排列
我们的发现: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
像塑料块这样,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悬浮在水 中,都属于浮的情况。
2、板书课题
你认为我们判断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标准 是什么呢?
事实真的如同学们所说:重的物体会下 沉,轻的物体会上浮;大的物体会下沉, 小的物体会上浮吗?
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归结为物体的轻重 和大小来作为判断标准,可以吗?
三、观察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观察橡皮泥的沉浮
得出结论: 橡皮泥的形状改变之后,重量不变,
体积也不变,因此沉浮状况保持不变。
问题:
小提示:1.其他小组汇报时要认真倾听哦!
2.实验方法相同,汇报不重复! 3.汇报时要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