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合集下载

控制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代码

控制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代码

控制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代码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涵盖面广、综合性强的二级学科,它主要研究各种系统的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包括自动控制、信息处理、智能控制、网络控制等多个方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控制科学与工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学科概述1.1 学科定义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工程学科,研究各种系统的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各种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

1.2 学科历史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人们开始研究各种机械、电气和化工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科学与工程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且在现代化生产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3 学科特点(1)涵盖面广:控制科学与工程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机械、电气、化工、航空航天等多个方向。

(2)综合性强:控制科学与工程需要结合多种理论和技术,如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

(3)应用性强:控制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社会管理和军事领域等多个方面。

二、学科发展现状2.1 学科热点当前,控制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控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控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2)网络控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控制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复杂系统控制:现代化生产和社会管理中涉及到的各种系统越来越复杂,如何对这些复杂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一个重要问题。

2.2 学科前沿目前,国内外在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有很多重要的前沿研究方向,如下所示:(1)基于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2)自适应控制技术(3)分布式控制和协同控制技术(4)智能控制和机器学习技术(5)网络化控制和多智能体系统控制三、学科研究方向3.1 自动化控制自动化控制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中最基础的研究方向之一,它主要研究各种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法和技术。

自动化控制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控制科学与工程(英文)名称: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一、学科概况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系统与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我国具有悠久光荣的历史,是由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创建的。

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沿革中,本学科以综合性强、覆盖面宽、培养人才的基础厚且适应面宽而著称。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军民结合和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基础的自动化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自动化极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轻了人类劳动,降低了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

自动化技术对实现国家实力的增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从航空航天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从先进制造到供应链管理,从智能交通到楼宇自动化,从医疗仪器到家庭服务,自动化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自动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网络技术赋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新的涵,使其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增强了学科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既给学科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学科涵控制科学与工程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各个行业的系统与控制共性问题为动力,研究在一定目标或指标体系下,如何建立系统模型,如何分析系统的特性和行为,特别是动态行为,系统部之间、系统与环境的关系,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

本学科以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电路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为基础,专业理论包括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理论、泛函分析、最优控制、运动控制、系统优化与调度、系统辨识、智能控制理论、现代检测技术、多传感信息融合、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机器视觉与机器学习、人机交互与人机系统、仿真建模理论、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导航理论与技术、导航与制导系统等。

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科目

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科目

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科目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广泛应用于工程控制、自动化系统和信息处理等领域。

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科目包括控制理论、系统建模与仿真、智能控制与优化、自动控制技术等。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科目进行论述。

一、控制理论控制理论作为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和研究控制系统的基础。

控制理论主要包括控制的概念与分类、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以及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内容。

通过学习控制理论,可以深入了解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为后续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二、系统建模与仿真系统建模与仿真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将实际的控制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来进行系统分析和性能评估。

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具体内容包括状态空间描述法、传递函数描述法、系统辨识、系统仿真等。

通过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控制系统的模型。

三、智能控制与优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控制和优化成为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热点研究方向。

智能控制与优化在工程控制和自动化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智能控制包括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和遗传算法控制等方法;而优化算法则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

学习智能控制与优化,可以为实际工程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四、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自动化技术密切相关。

自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控制策略的选择与优化、控制系统的实时性能等内容。

学习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工程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总结起来,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科目包括控制理论、系统建模与仿真、智能控制与优化、自动控制技术等。

通过学习这些科目,可以深入了解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为工程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掌握这些知识,将能够在自动化、工程控制、信息处理等领域中充分发挥专业的作用。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在考研的道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课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课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课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个重要的跨学科领域,包括许多研究生课程,以下是一些可能适合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生的课程:
1. 控制系统工程:这门课程会介绍控制理论、控制工程的基本要素、控制工程的实践应用和最新的发展。

2. 工业过程控制:这门课程会介绍工业过程控制的原理和应用,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网络控制系统。

3. 人工智能与控制:这门课程会介绍人工智能与控制的关系,包括机器学习、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优化控制等。

4. 控制方程建模:这门课程会介绍控制方程的建模和求解方法,包括偏微分方程建模、线性规划建模和控制工程中的模型建立。

5. 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估:这门课程会介绍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估
方法和工具,包括控制器的期望性能、响应时间、精度、稳定性等指标的评估。

6. 控制 systems Design:这门课程会介绍控制 systems Design 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系统建模、最优控制、稳定性分析、不确定性控
制等。

7. 机器人控制:这门课程会介绍机器人控制的原理和应用,包括机器人的运动规划、自主控制、感知与决策等。

8. 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维护:这门课程会介绍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包括控制器的故障诊断、维护流程、维护工具等。

以上仅是一些可能的研究生课程,具体课程的选择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来考虑。

上海大学自动控制理论考研大纲

上海大学自动控制理论考研大纲
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串联校正;反馈校正。
重点:校正和综合的概念;线性系统串联校正中的超前、迟后、迟后—超前等三种网络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反馈校正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
7.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采样与保持;Z变换理论;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5.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频率特性;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频率域稳定判据;稳定裕度;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重点:频率特性、稳定裕量的概念;伯德图和奈奎斯特图的绘制;相角稳定裕度的计算;运用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稳态响应;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及应用;由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主要动态和静态特性;定性了解系统的超调量、调节时间与开环、闭环频率特性参数的对应关系。
精品范文精品范文尽在豆丁网放心下载价格实惠根据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在全面推进教师业务素质提升到基础上本学期以培养校级骨干教师区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不同层次师资人才为目标立足校本培训重点做了如下工作
考试科目:自动控制理论适用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定性分析能力、定量计算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数形结合能力以及联系工程实际的能力。
重点:方框图、信号流图、传递函数的概念;简单物理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的列写及计算;输入信号,干扰信号、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结构图和信号流图的变换与化简;梅森公式的应用。
3.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一阶、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的定义及计算。
二、主要复习内:
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研究生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研究生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研究生控制工程专业介绍嘿,朋友,今天咱来聊聊研究生的控制工程专业。

控制工程这专业啊,就像是一场超级精密的指挥交响乐。

你想啊,在一个庞大的乐团里,有各种各样的乐器,每个乐器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演奏方式。

而控制工程专业干的事儿呢,就有点像那个指挥家,要让所有的部分都协调起来,按照预定的目标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在现实世界里,这就意味着控制工程要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让它们有条不紊地运行。

在这个专业里啊,你会接触到好多超酷的知识。

比如说自动控制原理,这可是控制工程的基石啊。

它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理解各种控制系统的大门。

你得学会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这就好比是你要判断一个运动员在赛场上是不是跑得快、跑得稳、还能准确到达终点一样。

你得知道怎么去调整系统的参数,就像调整汽车的发动机参数让车跑得更顺畅一样。

再说说现代控制理论吧。

这个部分啊,就像是给你戴上了一副高科技眼镜,让你能看到那些隐藏在复杂系统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

它不再是简单的输入输出关系,而是从系统的状态空间去分析。

这就好比你看一个人,不再只是看他表面的行为,而是深入到他的思想、情绪这些内在状态去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

通过现代控制理论,你可以对那些非线性、时变的复杂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

控制工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那可太多了。

咱就说智能家居系统吧。

你下班回家,一开门,灯自动亮了,空调已经调到你舒服的温度,窗帘也缓缓拉开。

这背后啊,就是控制工程在发挥魔力。

它就像一个贴心的小管家,时刻监测着环境和你的需求,然后精准地控制各种设备来满足你。

还有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生产线,无数的机器在高速运转,它们就像一群听话的小士兵,按照控制工程设定的程序,高效地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产品。

这要是没有控制工程的协调指挥,那场面就像一群没头的苍蝇,乱成一团糟了。

在研究生阶段呢,你可不能只是浅尝辄止。

你得深入研究那些前沿的控制算法。

这就像是探索未知的宝藏一样,充满了挑战和惊喜。

控制科学与工程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介绍1. 简介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应用数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如何通过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来实现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工程系统或自然系统的目标控制。

它涉及到信号处理、模型建立、控制器设计以及系统优化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

2. 历史发展控制科学与工程起源于20世纪初,最早的研究对象是机械系统的稳定性和振动问题。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控制理论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20世纪50年代,随着信息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出现,控制科学与工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如状态空间法、最优控制理论、自适应控制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极大地推动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控制科学与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通过引入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控制系统的性能和鲁棒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同时,控制科学与工程也开始与其他领域进行深入交叉,如网络控制、生物控制等。

3. 主要内容3.1 控制系统建模控制系统建模是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基础。

它包括对被控对象进行数学描述,并建立数学模型。

常见的方法有传递函数法、状态空间法等。

通过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系统行为,并为后续的控制器设计提供依据。

3.2 控制器设计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是实现目标控制的核心部分。

根据系统模型和性能要求,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控制器,如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最优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器等。

这些方法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调整来实现对输出信号的稳定控制。

3.3 信号处理与滤波在实际应用中,系统通常会受到各种噪声和干扰的影响。

信号处理与滤波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降噪等处理,可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3.4 系统优化与鲁棒性分析在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优化和鲁棒性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简介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简介

研究课题
• • • • • • • • • • • • • • • 模式分析与机器学习 模式分类、聚类与特征提取、模型选择 机器学习前沿方法:贝叶斯学习、流形学习、结构化学习 大规模数据分类器学习的计算方法 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分析,视觉计算模型和稳定性分析 复杂大范围场景建模 目标检测、跟踪和识别新方法 脑影像计算及其在脑疾病分析中的应用 生物特征识别新方法 遥感图像分析新方法 数字媒体的自动标注和个性化定制 语音语言处理和网络信息处理,面向语言理解的语义计算 基于听觉感知的语言信号处理 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口语翻译 网络内容(文本、图像、视频等)挖掘,网络内容安全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 该学科在本科阶段叫自动化,研究生阶段 叫控制科学与工程 • 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2.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 3.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4.系统工程 5.导航、制导与控制
各二级学科及主要研究范畴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以工程领域 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 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 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优化、 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本学科培养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领 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 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 线性与非线性控制、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 鲁棒控制、智能控制、模糊控制、神经元控制、 预测控制、推理控制、容错控制、多变量控制、 量子控制、系统辨识、过程建模与优化、故障诊 断与预报、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复杂系统的优化 与调度、智能优化与智能维护、复杂性理论研究、 高性能调速与伺服、运动体导航与制导、机器人 与机器视觉、多传感器集成与融合,多自主体合 作与对抗、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网络、软测量技 术、电力电子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系统集成技 术、网络控制技术,以及将上述技术与方法加以 集成的综合自动化技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本学科针对各应用领域中面临的复杂控制、优化、检测等自动化问题,应用控制理论、现代优化与智能信息技术,研究和发展先进的检测、控制、优化和模式识别技术以及自动化系统。

主要研究方向覆盖了自动控制领域从基础研究到高技术发展的不同层次,既有学科前沿又有应用热点。

本学科已建成上海市重点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的上海数字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英国女王大学等组建的中英能源与自动化联合实验室,以及上海大学-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大学-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隶属宝钢集团)等上海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实验设备和仪器先进,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本学科是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单位等,全国嵌入式仪表及系统技术分会、全国生命系统建模仿真专委会等国家二级学会的挂靠单位,近年来成功组织了LSMS2010、ICIC2008、LSMS2007、IEEE HDP2007等重要国际会议,具有良好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平台。

本学科所设课程反映当今国际上自动化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水平和趋势,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控制、检测、优化、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和系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并具有在学科相关领域内进行研究开发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本学科师资队伍雄厚、学科梯队完整,长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

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和教委的基础研究、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其他横向协作项目等几十项。

在网络先进控制和智能控制方法、电力市场系统分析理论与仿真技术、传感器及其信号处理技术、多现场总线测控系统、设施农业精准调控、虚拟可视化监控软件、电站自动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并获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本学科自1978年迄今已招收近千名研究生,并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其中,近百名研究生已获得或正在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
费敏锐教授、李斌教授、张侃谕教授、张少华教授、付敬奇教授、刘廷章教授、邹斌教授、马世伟教授、王冰教授和20余名副教授。

研究方向:
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系统工程
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招生人数:60(双控25,检测13,系统工程12,模式识别10)名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34模拟与数字电路或838自动控制理论(含经典和现代)
5.微机硬件及软件(包含8086和C语言)(复试科目)
备注:
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