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作业与思考题答案

合集下载

15级:各章习题(作业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15级:各章习题(作业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合的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
题 基本 尺寸 φ50 φ25 φ80 ES +0.039 -0.027 +0.005 孔 EI 0 -0.048 -0.041 Th 0.039 0.021 0.046 es -0.025 0 0 轴 Ei -0.064 -0.013 -0.030 TS 0.039 0.013 0.030 1.4 表 Xmax 或 Ymin +0.103 -0.014 +0.035 Xmin 或 Ymax +0.025 -0.048 -0.041 Xav 或 Yav +0.064 -0.031 -0.003 单位:mm 配合 种类 间隙 过盈 过渡
孔、轴的公差带图。
题 1.3 表 单位 : mm
尺寸标注 孔φ12 0.032
0.072 轴φ60 0.053 0.041 孔φ30 0.062 0.050
公称尺寸 φ12 φ60 φ30 φ50
极限尺寸 最大 12.050 60.072 29.959 50.005 最小 12.032 60.053 29.938 49.966
2 2 1 1 1 60 + 40 + 40 66.33 (µm) 2 2 2 2 2 2
2
2
2
(2)方案二: a2 L2 (d1 d 2 ) / 2
lim a
2
a2 a2 a2 2 2 2 + + lim L 2 lim d1 lim d 2 L2 d1 d 2
+ 0 - φ25 H7 +0.021 0 m6 +0.021 +0.008 X + 0 - Y +13

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习题+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习题+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1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平面ABCD 等。

3 三个公理:(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符号表示为D C B A 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LB ∈L => L αA ∈αB ∈α 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使A ∈α、B ∈α、C ∈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表示为:P ∈α∩β =>α∩β=L ,且P ∈L 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α C · B·A · α P· αL 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a 、b 、c 是三条直线a ∥bc ∥b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普通化学章作业复习思考题解答

普通化学章作业复习思考题解答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解答1 区别下列概念(1)标准摩尔熵与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答 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规定熵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熵,在标准状态时,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时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

(2)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与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答 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是在任意状态下的,而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是专指标准状态下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

(3)反应熵与标准平衡常数;答 反应熵()Bv B BQ p pθ=∏,B p 为参与反应的物质B 的分压力而不是平衡压力,平衡常数()Bv eq BBK ppθθ=∏,eqB p 指平衡压力当反应达到平衡时:Q K θ= (4)反应速率与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1d v V dtξ=(){}(){}abv k c A c B =其中k 为速率常数,它的物理意义是反应浓度为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率。

1 是非题(1)r S ∆为正值的反应均是反应。

( ) (2)某一给定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平衡条件不变,分离除去某生成物,待达到新的平衡后,则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压或浓度分别保持原有定值。

( )(3)对反应()()()()22C s H O g CO g H g +=+,()1298.15=131.3r m G K kJ mol θ-∆。

由于化学方程式两边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的总和相等,所以增加总压力对平衡无影响。

(4)上述(3)中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反应速率v (正)增加,逆反应速率v (逆)减小,结果平衡向右移动。

( ) (5)反应的级数取决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

( )(6)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化合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r m G θ∆( ) (7)在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22N 和O 能长期存在而不化合生成NO 。

且热力学计算表明()()()222N g O g NO g +=的()298.150r m G K θ∆,则22N O 与混合气必定也是动力学稳定系统。

材料研究方法作业答案

材料研究方法作业答案

材料研究方法作业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材料研究方法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一、判断题√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跃迁产生的。

×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适合于所有有机化合物的分析。

×3.摩尔吸收系数的值随着入射波光长的增加而减少。

×4.分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参比溶液总是采用不含待测物质和显色剂的空白溶液。

×5.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200~400nm。

×6.分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随透射率变化而存在极大值。

√7.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主要有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当测量样品的浓度极大时,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现象较明显。

√8.分光光度法既可用于单组分,也可用于多组分同时测定。

×9.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波长的波长位置向长波方向移动。

×10.有色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仅与溶液本身的性质有关。

×11.在分光光度法中,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耳定律的结论,被测定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测定的结果也越准确。

()√12.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区的吸收特性,取决于分子可能发生的电子跃迁类型,以及分子结构对这种跃迁的影响。

()×13.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大小顺序为: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

()×14.在紫外光谱中,生色团指的是有颜色并在近紫外和可见区域有特征吸收的基团。

()×15.区分一化合物究竟是醛还是酮的最好方法是紫外光谱分析。

()×16.有色化合物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随其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17.由共轭体系π→π*跃迁产生的吸收带称为K吸收带。

()√18.红外光谱不仅包括振动能级的跃迁,也包括转动能级的跃迁,故又称为振转光谱。

第二章气液相平衡作业及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气液相平衡作业及复习思考题

作业(计算题)1、已知丙酮(1)-甲醇(2)双组分系统的范氏常数为A 12=0.645,A 21=0.640。

试求58.3℃时,x 1=0.280的该双组分溶液的饱和压力。

已知:58.3℃时,纯丙酮的饱和蒸汽压为p 10=0.1078MPa ,甲醇的饱和蒸汽压为 p 20=0.1078MPa2、 某精馏塔釜压力2.626MPa,温度76℃,液相组成如下表,如取i-为关键性组分,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如表所示,求与塔釜液体呈平衡状态的汽相组成:组分i 2C =2C 3C =03Ci-04C 05Cx wiαij0.002 6.4350.002 4.5220.680 2.0970.033 1.9130.196 10.087 0.3223、已知某混合物0.05乙烷,0.30 丙烷,0.65正丁烷(摩尔分数),操作压力下各组分的平衡常数可按下式进行计算,试求其泡点温度。

乙烷:K=0.13333t+4.6667; 丙烷:K=0.6667t+1.13333; 正丁烷:K=0.0285t+0.08571(t 的单位为℃)4、脱丁烷塔塔顶压力为2.3Mpa ,采用全凝器,塔顶产品组成为:组分 甲烷 乙烯 乙烷 丙烷 x i0.01320.81080.17210.0039试计算塔顶产品的饱和温度。

5、已知某气体混合物的组成如下: 组分 甲烷 乙烷 丙烯 丙烷 异丁烷 正丁烷 ∑ 组成0.050.350.150.200.100.151.00当操作压力p=2.76MPa 时,求此混合物的露点。

(提示:计算时,初设温度为75℃) 6、已知某物料组成为z 1=1/3,z 2=1/3,z 3=1/3,其相对发度α11=1,α21=2,α31=3,且已知组分1的相对平衡常数K 1与温度的关系为ln K 1=8.294-3.3×103/T ,求此物料的泡点和露点温度。

34.已知某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汽液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组分 组成(摩尔分数)K i (t 的单位为℃) C 3 0.23 -0.75+0.06t C 4 0.45 -0.04+0.012t C 50.32-0.17+0.01t试求:(1)其常压下的该混合物的泡点温度,误差判据可取0.001。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课后参考答案第二章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课后参考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作业思考题:2-1直流电动机有哪几种调速方法?各有哪些特点?1.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特点:电枢回路的电阻增加时,理想空载转速不变,机械特性的硬度变软。

反之机械特性的硬度变硬。

2.调节电源电压调速特点:电动机的转速随着外加电源电压的降低而下降,从而达到降速的目的。

不同电源电压下的机械特性相互平行,在调速过程中机械特性的硬度不变,比电枢回路串电阻的降压调速具有更宽的调速范围。

3.弱磁调速特点:电动机的转速随着励磁电流的减小而升高,从而达到弱磁降速的目的。

调速是在功率较小的励磁回路进行,控制方便,能耗小,调速的平滑性也较高。

2-2简述直流 PWM 变换器电路的基本结构。

IGBT,电容,续流二极管,电动机。

2-3直流 PWM 变换器输出电压的特征是什么?直流电压2-4为什么直流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比V-M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动态性能?直流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比V-M系统开关频率高,电流容易连续,谐波少,电动机损耗及发热都较小;低速性能好,稳速精度高,调速范围宽;若与快速响应的电动机配合,则系统频带宽,动态响应快,动态抗扰能力强;电力电子开关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损耗小,当开关频率适中时,开关损耗也不大,因而装置效率较高;直流电源采用不控整流时,电网功率因数比相控整流器高。

2-5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当电动机停止不动时,电枢两端是否还有电压?电路中是否还有电流?为什么?电枢两端还有电压,因为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电动机电枢两端电压仅取决于直流。

电路中无电流,因为电动机处已断开,构不成通路。

2-6直流PWM变换器主电路中反并联二极管有何作用?如果二极管断路会产生什么后果?反并联二极管是续流作用。

若没有反并联二极管,则IGBT的门极控制电压为负时,无法完成续流,导致电动机电枢电压不近似为零。

2-7直流 PWM 变换器的开关频率是否越高越好?为什么?不是越高越好,因为太高的话可能出现电容还没充完电就IGBT关断了,达不到需要的输出电压。

第二章气液相平衡作业及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气液相平衡作业及复习思考题

作业(计算题)1、已知丙酮(1)-甲醇(2)双组分系统的范氏常数为A 12=0.645,A 21=0.640。

试求58.3℃时,x 1=0.280的该双组分溶液的饱和压力。

已知:58.3℃时,纯丙酮的饱和蒸汽压为p 10=0.1078MPa ,甲醇的饱和蒸汽压为 p 20=0.1078MPa2、 某精馏塔釜压力2.626MPa,温度76℃,液相组成如下表,如取i-为关键性组分,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如表所示,求与塔釜液体呈平衡状态的汽相组成:组分i 2C =2C 3C =03Ci-04C 05Cx wiαij0.002 6.4350.002 4.5220.680 2.0970.033 1.9130.196 10.087 0.3223、已知某混合物0.05乙烷,0.30 丙烷,0.65正丁烷(摩尔分数),操作压力下各组分的平衡常数可按下式进行计算,试求其泡点温度。

乙烷:K=0.13333t+4.6667; 丙烷:K=0.6667t+1.13333; 正丁烷:K=0.0285t+0.08571(t 的单位为℃)4、脱丁烷塔塔顶压力为2.3Mpa ,采用全凝器,塔顶产品组成为:组分 甲烷 乙烯 乙烷 丙烷 x i0.01320.81080.17210.0039试计算塔顶产品的饱和温度。

5、已知某气体混合物的组成如下: 组分 甲烷 乙烷 丙烯 丙烷 异丁烷 正丁烷 ∑ 组成0.050.350.150.200.100.151.00当操作压力p=2.76MPa 时,求此混合物的露点。

(提示:计算时,初设温度为75℃) 6、已知某物料组成为z 1=1/3,z 2=1/3,z 3=1/3,其相对发度α11=1,α21=2,α31=3,且已知组分1的相对平衡常数K 1与温度的关系为ln K 1=8.294-3.3×103/T ,求此物料的泡点和露点温度。

34.已知某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汽液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组分 组成(摩尔分数)K i (t 的单位为℃) C 3 0.23 -0.75+0.06t C 4 0.45 -0.04+0.012t C 50.32-0.17+0.01t试求:(1)其常压下的该混合物的泡点温度,误差判据可取0.001。

无机化学思考题 习题答案(629出品).

无机化学思考题 习题答案(629出品).

第一章思考题1. 一气柜如下图所示:AN2(2L) CO2(1L)假设隔板(A)两侧N2和CO2的T, P相同。

试问:(1)隔板两边气体的质量是否相等? 浓度是否相等?物质的量不等而浓度相等(2)抽掉隔板(假设不影响气体的体积和气柜的密闭性)后,气柜内的T 和P 会改变?N2、CO2物质的量和浓度是否会改变? T 和P 会不变,N2、CO2物质的量不变而浓度会改变2. 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有何不同? 标准状况指气体在27.315K和101325Pa下的理想气体,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100kPa)的纯气体、纯液体或纯固体3.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与化学计量数有何不同? 对某一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和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相同,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为正值,而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值,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值4. 热力学能、热量、温度三者概念是否相同? 试说明之。

5. 试用实例说明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

6. 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2)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表明甲物体的热力学能比乙物体大。

×(3)物体的温度越高,则所含热量越多。

×(4)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5)同一体系:(a)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值。

×(b)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值。

√7. 判断下列各过程中,那个ΔU最大:(1)体系放出了60kJ热,并对环境做了40kJ功。

(2)体系吸收了6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kJ功。

√(3)体系吸收了40kJ热,并对环境做了60kJ功。

(4)体系放出了4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60kJ功。

根据ΔU=Q+W, (1) ΔU=-60+(-40)=-100KJ (2) ΔU=+60+40=+100KJ ,(3) ΔU=+40+(-60)=-20KJ (4) ΔU=-40+60=+20KJ因此通过计算可以看出,(2)过程的ΔU最大.8.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1)体系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作业与思考题答案
2-1 什么是EPC
答: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即为产品电子代码,其最终目标是为每一个商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编码标准。

EPC统一了对世界范围内商品的标识编码规则,并用数字信息的形式存储于与具体商品实物固定在一起的RFID应答器中,结合网络技术而组成EPC系统,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单件产品的跟踪与追溯。

目前的EPC系统中应用的编码类型主要有三种:64位、96位和256位,每类EPC编码由版本号、产品域名管理、产品分类部分和序列号四个字段组成。

2-2 简述EPC系统组成
答:EPC系统由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编码体系、射频识别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EPC系统构成
(1)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编码体系:全球产品电子代码EPC编码体系是新一代的与GTIN兼容的编码标准,它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拓展和延伸,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EPC系统的核心与关键。

EPC代码是由标头、管理者代码、对象分类代码、序列号等数据字段组成的一组数字。

具有科学性、兼容性、全面性、合理性、国际性、无歧视性等特性。

(2)射频识别系统:EPC射频识别系统是实现EPC代码自动采集的功能模块,由射频标签和射频识读器组成。

射频标签是产品电子代码(EPC)的载体,附着于可跟踪的物品上,在全球流通。

射频识读器是与信息系统相连,读取标签中的EPC代码并将其输入网络信息系统的设备。

EPC系统射频标签与射频识读器之间利用无线感应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具有以下特点:非接触识别;可以识别快速移动物品;可同时识别多个物品等。

(3)信息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由本地网络和全球互联网组成,是实现信息管理、信息流通的功能模块。

EPC系统的信息网络系统是在全球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EPC中间件以及对象命名称解析服务(ONS)和实体标记语言(PML)实现全球产品信息服务。

其中,ONS ( Object Naming Service) 对象名称解服务器用来把EPC转化成IP 地址,用来定位相应的计算机和完成相应的信息交互服务。

PML ( Physical Markup Language) 实体标识语言服务器中存储用PML语言描述的实物信息,如实物名称、种类、性质、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信息、实物存放位置、实物的使用说明等。

2-3 条形码分为几种?简要说明每种条形码特点
答:条形码主要分为两种。

一维条形码:一维条形码只是在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表达信息,而在垂直方向则不表达任何信息,其一定的高度通常是为了便于阅读器的对准。

一维条形码的应用可以提高信息录入的速度,减少差错率,但是一维条形码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数据容量较小:30个字符左右;只能包含字母和数字;条形码尺寸相对较大(空间利用率较低);条形码遭到损坏后便不能阅读。

二维条形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码,称为二维条码(2 dimensional bar code),可直接显示英文、中文、数字、符号、图型。

二维条形码贮存数据量大,可存放1K字符,用扫描仪直接读取内容,一般无需另接数据库。

2-4 RFID系统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
答:RFID系统由RFID应答器、RFID阅读器和RFID中间件三部分组成:
(1)RFID应答器:在RFID系统中,识别信息存放于电子信息载体中,这个电子信息载体就是应答器。

应答器由天线、编/解码器、电源、解调器、存储器、控制器以及负载电路组成。

(2)RFID阅读器:RFID阅读器(读写器)通过天线实现对应答器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

阅读器用于产生射频载波,
完成与应答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功能。

典型的阅读器包含有高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振荡电路以及阅读器天线等几部分。

(3)RFID中间件:介于前端RFID读写器硬件模块和后端数据库之间,屏蔽各类设备之间差异,实现应用对设备的透明操作,为高层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5 RFID产品的基本衡量参数有哪些
答:RFID主要频段标准及特性如表1所示。

表1 RFID主要频段标准及特性
RFID阅读器基本性能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RFID阅读器基本性能参数
2-6 RFID天线分为哪几种
答:在RFID系统中,天线分为电子标签天线和读写器天线两大类,分别承担接收能量和发射能量的作用。

当前的RFID系统主要集中在 LF、HF (13.56MHz)、UHF(860~960MHz)和微波频段。

(1)RFID近场天线:对于LF和HF频段,系统工作在天线的近场,标签所需的能量都是通过电感耦合方式由读写器的耦合线圈辐射近场获得,工作方式为电感耦合。

(2)RFID远场天线:对于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读写器天线要为标签提供能量或唤醒有源标签,工作距离较远,一般位于读写器天线的远场。

2-7 简述天线的作用
答:天线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把前端射频信号功率接收或辐射出去的装置,是电路与空间的界面器件,用来实现导行波与自由空间波能量的转化。

RFID应答器天线的功能:
(1)数据通信;
(2)获取射频能量:经电源电路整流滤波稳压后,给应答器提供合格的直流电源。

2-8 电子标签分为哪几种
答:电子标签有多种分类方法,三种主要分类方法如下:
(1)按电子标签有无电源供给,可分为有源,无源,半有源半无源标签等种类。

(2)依据频率的不同可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电子标签。

(3)依据封装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卡式、线形、纸状、玻璃管、圆形及特殊用途的异形标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