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作业题答案
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2. 一批晶体管中有个 9 个合格品和 3 个不合格品,从中任取一个安装在电子设备上。若取 出不合格品不再放回,求取得合格品前已取出的不合格品个数的分布律和分布函数。 解:
X0 1 2
3
p 3/4 9/44 9/220 1/220
⎧ 0,
x<0
F (x) = ⎪⎪⎪⎨321/ 4/ ,22,
0≤ x <1 1≤ x < 2
求: (1) 系数 A,B; (2) X 落在区间(-1,1)的概率; (3) X 的概率密度。 解:
x∈R
7. 从一批子弹中任意抽出 5 发试射,若没有一发子弹落在靶心 2 厘米以外,则接受该批子 弹。设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 X(厘米)的概率密度为
f
(
x)
=
⎪⎧ ⎨
Axe−
x2
,
⎪⎩ 0,
0< x<3 其他
X
~
B
⎛ ⎜⎝
4,
1 5
⎞ ⎟⎠
, 故分布律为
P( X = k) = C4k (0.2)k (0.8)4−k , k = 0,1, 2, 3, 4
( ) (2)P X = k
=
C5k
*
C 4− 20
k
C245
k = 0,1,2,3,4
5. 临床观察表明,某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概率为 0.002。现在 900 个患者服用该药物,求至 少有3例患者出现副作用的概率.
试求:(1)系数 批子弹被接受的概率。 解:
⎧ 0,
x<0
∫ ∫ (2) F(x) =
x −∞
f
(t)dt
=
⎪⎪ ⎨ ⎪
x2 0 1 − e−9
第二章 力学作业答案

第二章 力学一.选择题1【基础训练4】、如图2-14,物体A 、B 质量相同,B 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滑轮与绳的质量以及空气阻力均不计,滑轮与其轴之间的摩擦也不计.系统无初速地释放,则物体A 下落的加速度是 (A) g. (B) 4g /5 . (C) g /2 . (D) g /3 .,,42,/2,.5b b b a a a b a b a a T m a m g T ma g T T a a a =-==== 2【自测1】、在升降机天花板上拴有轻绳,其下端系一重物,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 1上升时,绳中的张力正好等于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的一半,问升降机以多大加速度上升时,绳子刚好被拉断(A) 2a 1. (B) 2(a 1+g ).(C) 2a 1+g . (D) a 1+g .[C ]1max max 122T mg ma m a a ma T T T mg maa a g -==+==-==+物对地物对机机对地()3【自测2】、质量为m 的小球,放在光滑的木板和光滑的墙壁之间,并保持平衡,如图2-22所示.设木板和墙壁之间的夹角为,当逐渐增大时,小球对木板的压力将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D) 先是增加,后又减小.压力增减的分界角为=45°.αm图2-22BA【解答】受力分析如图右所示:垂直于板面的压力sin /sin N mg N mg αα=→=4【自测3】、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由一轻弹簧相连接,再用一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23所示.将绳子剪断的瞬间,球1和球2的加速度分别为(A) a 1=g,a 2=g. (B) a 1=0,a 2=g. (C) a 1=g,a 2=0. (D) a 1=2g,a 2=0[D ]121211200020T m g F F m g m m F mgT mg F ma a g a --=-====→--==-=弹弹弹弹,(负号表示向下)5【附录A3】.一根细绳跨过一光滑的定滑轮,一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另一端被人用双手拉着,人的质量M m 21=.若人相对于绳以加速度a 0向上爬,则人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以竖直向上为正)是(A) 3/)2(0g a +. (B ) )3(0a g --.图2-23(C3/)2(0g a +- (D)0a()()()()3/2,3/,)(00000a g a a a g a ma a m M g m M a a m mg T MaT Mg +=+∴-=++=-+=-=-二、填空题6【基础训练9】、 质量为m 的小球,用轻绳AB 、BC 连接,如图2-18,其中AB 水平.剪断绳AB 前后的瞬间,绳BC 中的张力比 T : T ′= .A7【自测9】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三个物体A 、B 、C ,用一根细绳和两根轻弹簧连接并悬于固定点O ,如图2-27.取向下为x 轴正向,开始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后将细绳剪断,则在刚剪断瞬时,物体B 的加速度B a ϖ=_______;物体A 的加速度A a ϖ=______.()g m m a a g m f g m a m f mg f f g m m B A ab B a ab ab3232232-.0,--.,=====+=+断后,未断时,8【自测10】、一小珠可以在半径为R 的竖直圆环上作无摩擦滑动,如图2-28.今使圆环以角速度绕圆环竖直直径转动.要使小珠离开环的底部停在环上某一点,则角速度最小应大于_____gR________.22min cos sin sin ,cos N mg N m R g gg R RRθθωθωωθ==∴=>∴>三、计算题9【基础训练12】、水平转台上放置一质量M =2 kg 的小物块,物块与转台间的静摩擦系数μs =,一条光滑的绳子一端系在物块上,另一端则由转台中心处的小孔穿下并悬一质量m =0.8 kg 的物块.转台以角速度ω=4 rad/s 绕竖直中心轴转动,求:转台上面的物块与转台相对静止时,物块转动半径的最大值r max 和最小值r min .O x A B Cm 1 m 2m 3ORO图2-28AB?10【自测12】、质量为m 的小球,在水中受的浮力为常力F ,当它从静止开始沉降时,受到水的粘滞阻力大小为f =kv (k 为常数).证明小球在水中竖直沉降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为),e 1(/m kt kFmg ---=v 式中t 为从沉降开始计算的时间。
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习题答案第二章作业1. 已知煤的空气干燥基成分:Cad=60.5% ,Had=4.2%,Sad=0.8%,Aad=25.5%,Mad=2.1%和风干水分=3.5%,试计算上述各种成分的收到基含量。
(Car=58.38%,Har=4.05%,Sar=0.77%,Aar=24.61%,Mar=5.53%) f100 Mar100 3.5 3.5 2.1 5.53% 解:Mar M Mad*****f arK 100 Mar100 5.53 0.965 100 Mad100 2.1Car KCad 0.965 60.5 58.38%Har KHad 0.965 4.2 4.05%Sar KSad 0.965 0.8 0.77%Aar KAad 0.965 25.5 24.61%2, 已知煤的空气干燥基成分:Cad=68.6%,Had=3.66%,Sad=4.84%,Oad=3.22%,Nad=0.83%,Aad=17.35%,Mad=1.5%,Vad=8.75%,空气干燥基发热量Qnet,ad=*****kJ/kg和收到基水分Mar=2.67%,煤的焦渣特性为3类,求煤的收到基其他成分,干燥无灰基挥发物及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并用门捷列夫经验公式进行校核。
(Car=67.79%,Har=3.62%,Sar=4.78%,Oar=3.18%,Nar=0.82%,Aar=17.14%,Vdaf=10.78%,Qnet,ar=*****kJ/kg;按门捷列夫经验公式Qnet,ar=*****kJ/kg) 解:从空气干燥基转换为收到基的换算系数K 100 Mar100 2.67 0.9881 100 Mad100 1.5Car KCad 0.9881 68.6 67.79%Har KHad 0.9881 3.66 3.62%Sar KSad 0.9881 4.84 4.78%Oar KOad 0.9881 3.22 3.18%Nar KNad 0.9881 0.83 0.82%Aar KAad 0.9881 17.35 17.14%从空气干燥基转换为干燥无灰基的换算系数*****K 1.2323 100 Mad Aad100 1.5 17.35Vdaf KVad 1.2323 8.75 10.78%Qnet,ar (Qnet,ad 25Mad) 100 Mar100 2.67 25Mar (***** 25 1.5) 25 2.67 *****kJ/kg 100 Mad100 1.5门捷列夫公式Qnet,ar 339Car 1030Har 109(Oar Sar) 25Mar 339 67.79 10303.62 109 (3.184.78) 25 2.67 *****.06kJ/kg4,某工厂贮存有收到基水分Mar1=11.34%及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1=20XX年7kJ/kg的煤100t,由于存放时间较长,收到基水分减少到Mar2=7.18%,问这100t煤的质量变为多少?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将变为多大?*****. 4% x 00.718解:设减少的水分为x(t),,所以x=4.48t,100 x100t煤变为100-4.48=95.52t,由收到基转为干燥基:*****Qnet,d1 (Qnet,ar1 25Mar1) (20XX年7 25 11.34) *****kJ/kg 100 Mar1100 11.34由干燥基转为收到基:100 Mar2100 7.18Qnet,ar2 Qnet,d1 25Mar2 ***** 25 7.18 *****kJ/kg *****7,一台4t/h的链条炉,运行中用奥氏烟气分析仪测得炉膛出口处RO2=13.8%,O2=5.9%,CO=0;省煤器出口处RO2=10.0%,O2=9.8%,CO=0。
第二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二章线性表习题(答案)1.描述以下三个概念的区别:头指针,头结点,首元素结点。
首元结点是指链表中存储线性表中第一个数据元素a1的结点。
为了操作方便,通常在链表的首元结点之前附设一个结点,称为头结点,该结点的数据域中不存储线性表的数据元素,其作用是为了对链表进行操作时,可以对空表、非空表的情况以及对首元结点进行统一处理。
头指针是指向链表中第一个结点(或为头结点或为首元结点)的指针。
若链表中附设头结点,则不管线性表是否为空表,头指针均不为空。
否则表示空表的链表的头指针为空。
2.填空:(1)在顺序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需要平均移动一半元素,具体移动的元素个数与插入或删除的位置有关。
(2)在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其物理位置也相邻。
在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其物理位置不一定相邻。
(3)在带头结点的非空单链表中,头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头指针指示,首元素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头结点的next域指示,除首元素结点外,其它任一元素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其直接前趋的next域指示。
3.已知L是无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且P结点既不是首元素结点,也不是尾元素结点。
按要求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合适的语句序列。
a. 在P结点后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4)、(1)。
b. 在P结点前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7)、(11)、(8)、(4)、(1)。
c. 在表首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5)、(12)。
d. 在表尾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11)、(9)、(1)、(6)。
供选择的语句有:(1)P->next=S; (2)P->next= P->next->next; (3)P->next= S->next;(4)S->next= P->next; (5)S->next= L; (6)S->next= NULL;(7)Q= P; (8)while(P->next!=Q) P=P->next;(9)while(P->next!=NULL) P=P->next; (10)P= Q;(11)P= L; (12)L= S; (13)L= P;4.设线性表存于a[n]中且递增有序。
第2章作业题答案,4112

i i p1987 • q1987
∑p
i =1
n
在 i=1,2,3 时
i 1987
•q
i 1987
ε值 作出上述分析之后可得:
CPI = 100 =
∑
i p19 i ( i 9 4 p1i 9 8 7 q19 87 ) p1 9 8 7 = i ∑ p1i 9 8 7 q19 87
∑
⎡ pi ⎛ ⎢ 1i 9 9 4 • ⎜ ⎜ ⎢ ⎣ p1 98 7 ⎝
152 − 100 × 100% = 52% 100
两种计算的答案不同的原因:GDP 缩减指数与 CPI 的计算公式不同,前者使用 的是当期的商品的数量,后者选用的是基期的商品的数量。 (3)应该采用消费品价格指数 CPI。原因:养老金是用来维持老年人的生活的正常 进行,主要用于日常消费;比较两种指数的定义式可知,CPI 衡量的是代表消费者购买的固 定的一篮子商品和劳务的成本,CPI 考察的对象种类与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品的种类贴近,考 察的对象数量不变;这样 CPI 就更能真实贴近的反映生活费用的涨落,养老金与 CPI 挂钩 就能在实际生活费用上涨时, 使发放的养老金的数量也随之上涨, 从而确保老年人的生活不
21 − 17 ×100% = 23.5% 17
所以采用不同的价格为计算标准, 会影响增长率, 23.5%不同于以 1987 年为基期所算的 GDP 的增长率 23%,但影响不大,只相差 0.5%。 【注意】 :根据题意别忘了在最后作出对选择不同的年份做基期算得的增长率不同、但这种 差异又不大的说明。 2 题: (a) 根据教材中的等式 S-I=G+TR-TA+NX 可知:当转移支付 TR 不变时,税收 TA 增加,则 G,NX,S-I 中至少有一个变化。即:税收增加,TR 不变,一定意味着 在净出口、政府购买或储蓄——投资差额上的变化。 (b) i)两部门经济中:C+I=Y=C+S(Y=Yd) ,所以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则 C、 I 中至少有一个增加; ii)三部门经济中:Y=C+I+G=C+S+T-TR 消去 C: I+G=S+T-TR 整理: I=S+(T-TR-G)=S 总 S=I-(T-TR-G) 因为: Yd=C+S 把 S 代入:Yd=C+I-(T-TR-G) 在政府储蓄不变的前提下,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则 C、I 中至少有一个增加 iii)四部门经济中: Y=C+I+G+NX=C+S+T-TR 消去 C: I+G+NX=S+T-TR 整理: S=I-(T-TR-G)+NX 因为: Yd=C+S 把 S 代入:Yd=C+I-(T-TR-G)+NX 可知当 Yd 增加,C、I 可以都不发生变化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 一般都是四部门经济, 所以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不一定意味着消费的增 加或投资的增加。 (c) 根据 C+S=Yd 可知:消费和储蓄的同时增加一定意味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3 题: (a) NDP:国内生产净值 NDP=GDP-折旧=GDP-(总投资-净投资)=6000-(800-200)=5400(美 元) (b) 净出口:NX=出口-进口 又 GDP=Y=C+I+G+NX,从而 NX=GDP-C-I-G=6000-4000-800-1100 =100 美元
第2章习题-答案

第2章习题一、单选题1.若在编码器中有50个编码对象,则输出二进制代码位数至少需要(B )位。
A)5 B)6 C)10 D)502.一个16选1的数据选择器,其选择控制(地址)输入端有(C )个,数据输入端有(D )个,输出端有(A )个。
A)1 B)2 C)4 D)163.一个8选1的数据选择器,当选择控制端S2S1S0的值分别为101时,输出端输出(D )的值。
A)1 B)0 C)D4D)D54.一个译码器若有100个译码输出端,则译码输入端至少有(C )个。
A)5 B)6 C)7 D)85.能实现并-串转换的是(C )。
A)数值比较器B)译码器C)数据选择器D)数据分配器6.能实现1位二进制带进位加法运算的是(B )。
A)半加器B)全加器C)加法器D)运算器7.欲设计一个3位无符号数乘法器(即3×3),需要()位输入及(D )位输出信号。
A)3,6 B)6,3 C)3,3 D)6,68.欲设计一个8位数值比较器,需要()位数据输入及(B )位输出信号。
A)8,3 B)16,3 C)8,8 D)16,169. 4位输入的二进制译码器,其输出应有(A )位。
A)16 B)8 C)4 D)1二、判断题1. 在二——十进制译码器中,未使用的输入编码应做约束项处理。
(✓)2. 编码器在任何时刻只能对一个输入信号进行编码。
(✓)3. 优先编码器的输入信号是相互排斥的,不容许多个编码信号同时有效。
(✗)4. 编码和译码是互逆的过程。
(✓)5. 共阴发光二极管数码显示器需选用有效输出为高电平的七段显示译码器来驱动。
(✓)6. 3位二进制编码器是3位输入、8位输出。
(✗)7. 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是:任何时刻电路的稳定输出,仅仅取决于该时刻各个输入变量的取值,与电路原来的状态无关。
(✓)8. 半加器与全加器的区别在于半加器无进位输出,而全加器有进位输出。
(✗)9. 串行进位加法器的优点是电路简单、连接方便,而且运算速度快。
第二章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借贷复式记账法一、单项选择题1.账户是根据()开设的,用来连续、系统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
A.会计凭证B.会计对象C.会计科目D.财务指标2.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在账户贷方的是()。
A.费用的增加B.收入的增加C.负债的减少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会计科目是()的名称。
A.会计账户B.会计等式C.会计对象D.会计要素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A.同增、同减、有增、有减B.同收、同付、有收、有付C.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5.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录增加,哪一方记录减少是由()决定的。
A.账户的性质B.记账规则C.账户的结构D.业务的性质6.复试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的平衡原理。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收入–费用=利润C.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期末余额D.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8.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四组账户中,增加额均记在贷方的是()。
A.资产类和负债类B.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C.成本类和损益类D.损益类中的收入和支出类9.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区别在于()。
A.反映经济内容不同B.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C.分类的对象不同D.反映的结果不同10.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的是()。
A.库存现金B.应收账款C.应付账款D.原材料11.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账户中,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的是()。
A.实收资本B.应付职工薪酬C.累计折旧D.所得税费用12.目前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会计采用的记账方法是()。
A.增减记账法B.现金收付记账法C.借贷记账法D.财产收付记账法13.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其基本依据是()。
A.登记收支业务B.借贷原理C.收付原理D.资金在运动中量的增加和减少14.不属于损益类会计科目的是()。
A.投资收益B.管理费用C.主营业务成本D.生产成本15.下列属于资产类的会计科目是()。
第二章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第二章会计处理方法练习题一(一)目的:掌握会计确认的基本方法(1)根据上表中的资料,判断哪些项目分别属于资产要素、负债要素和所有者权益要素。
练习题一参考答案要点(1)资产要素的有:(2);(4);(5);(7);(9);(11);(12);(13);(14);(15);(16);(17);(18) 负债要素的有:(6);(8);(10);(19)所有者权益要素的有:(1);(3);(20)(2)负债表存货项目中。
严格来说,此处是不对的。
因为“生产成本”是费用类账户。
练习题二(二)目的:掌握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1.资料绿叶公司2005年10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支付本月的水电费300元。
(2)预付下个月房屋租金2 000元。
(3)支付上月工商部门罚款500元。
(4)销售商品收入20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
(5)支付上月购货款38 000元。
(6)采购员报销差旅费2 500元,退回多余现金500元(出差前预借3 000元)。
(7)收到上月销售货款500 000,存入银行。
2.要求分别根据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确认和计算本月收入与费用(将结果填入下表)。
练习题二参考答案要点练习题三(三)目的:掌握会计确认的基本方法1.资料上扬公司2005年12月发生如下经济交易与事项:(1)10日,与甲公司签订购货合同,协议购买A材料50万元,约定合同签订之日起10日内预付购货定金10万元。
(2)12日,有一批产品完工验收入库,这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0万元。
(3)18日,根据购货合同预付甲公司购货定金10万元。
(4)20日,公司发生失窃事件,丢失现金5万元。
(5)25日,以银行存款预付下年度财产保险费3万元。
(6)28日,以银行存款支付本季度贷款利息费用9万元,其中前两个月已预提6万元。
(7)31日,计算出本月产品销售应缴纳的税金5万元,但尚未实际缴纳。
(8)31日,计算出本月应负担的工资费用15万元,其中管理人员5万元,生产工人10万元,公司每月的工资在下月上旬发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自由度: F 3 3 2 4 1 0
该方案的机构不能运动
(3)、修改方案:
BL
21、图示为一内燃机的机构简图,试计算其自由度,并分析组 成此机构的基本干组。如果在该机构中改选EG为原动件,试问 组成此机构的基本干组是否与前有所不同。
+ + + +
第二节手指 C 第三节手指 手背
D
F G H
E
B
(a)
I
解:
手指尖
J
4 6
I F
G
C D
3
E
B
2 1
5
H
n 7 , PL 10
F 3 7 2 10 0
BL
7
J
8
14、机构运动简图与实际机构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 处?它能表示出原机构哪些方面的特征(5)?
答: 相同之处:所反映的构件数目、运动副数目及类型、 和运动尺寸
b
A C 1 2
4
n 5 , PL 6 , PH 2 ,
5
B D
3
6
F 3 n 2 PL PH P F
35 26 2 1
16、图示为一刹车机构,刹车时操作杆1向右拉,通过由构件2、 3、4、5、6辆闸瓦刹住车轮。试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就刹车过 程说明此机构自由度的变化情况(10)。
A
2
1 4
D
5
E
B 2、折叠 运动过 程
C
3
F 3 n 2 PL PH
3 4 2 5 1 1
3、折叠 状态
A
1' 2
D4
5'
E
B3 C BL
19、在如图所示的机构中,在铰链B、C、D处,被连接的两构件 上连接点的轨迹都是重合的,那么能说该机构有三个约束吗(5)?
C B A
填空(每题2分)
原动件 、 从动件 1A、构成机构的构件有:机架、 三类。
2A、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原动件数目等于自由度数目, 机 构要能够运动其自由度必须大于零 3A、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 1 个约束,而引入一 个低副将引入 2 个约束,机构中的总约束数s与机构自由度f 的关 系是f = 3n - s 。 4A、用一个平面低副联两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所形成的运动链共 有 4个自由度 判断(每题2分) 5A、运动链要成为机构,必须使运动链中原动件数目大于或 等于自由度数( × )
D
20B、如所示图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 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上的凸轮2与杠 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已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 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 案(5)。
21A、图示为一内燃机的机构简图,试计算其自由度,并分析 组成此机构的基本干组。如果在该机构中改选EG为原动件,试 问组成此机构的基本干组是否与前有所不同。
不同之处:实际机构中各构件(零件)的结构形状及结
构尺寸在机构运动简图中被忽略。
机构运动简图能表示出原机构的运动特征。
BL
15、试计算下列各机构的自由度
(a) n =4 PL =5 PH=1 n= 7 F′=2
(b) PL=8 PH=2 P′=0
F′=0 P′=0 F=3×4 ﹣2 ×5﹣1=1
F=3 ×7 - 2×8– 2–2=1
6A、任何机构都是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依次连接到原动件和 机架上面构成的。( ) 7A、任何机构从动件系统的自由度等于零( 选择(每题2分) )。
8A、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为( c)
a、0 b、1 c、2 d、3
9A、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 为(a ) a、虚约束 b、局部自由度 c、复合铰链
(3)、闸瓦G 、J同时刹紧车轮时,构件4、6与车轮、机架成 为一整体 n =4、 PL=6、 PH =0 F′=0 、 P′=0 BL F=3n - 2PL –PH -F′+P′=3 ×4 -2 ×6=0
17、图示为一收放式折叠支架机构,该支架中的构件1和5分别用木螺钉连接于固 定台板1 ‘和活动台板5’上,两者在D处铰接,使活动台板能相对于固定台板转 动。又通过件1、2、3、4组成的铰链四杆机构及连杆3上E点处的销子与件5上的 连杆曲线槽组成的销槽连接使活动台板实现收放动作。在图示位置时,虽在活动 台板上放有较重的重物,大活动台板也不会自动收起,必须沿箭头方向推动件2, 使铰链B、D重合,活动台板才可收起。现已知构件尺寸:
D
答:不能 因 B、C、D三连接点中任意一个连接点处的轨迹重合 与其它两点的制约有关。
20、如所示图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 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已达 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其是否能实 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F 3 n 2 PL PH P F
3 11 2 17 2 1
BL
1、6为原动件
F=2
+
+
Ⅱ级机构
+
2、6为原动件
Ⅲ级机构
BL
解: n = 9 ,PL=12 , PH= 2
11
虚约束
11 11
F
3
虚约束
8 10
A
1
D
2 7
E
11 5 6 4
B
9
C
G
虚约束
11
复合铰链
11
H
局部自由度
F=3×9-2 × 122=1
15 H 9 E 10 8 D K 7 11 6
15 G 3 5C 4 J
15 F
2
I
B 1
12 12
A
n 11 , PL 17 , PH 0 P 2, F 0
10A、机构中只有一个( d )
a、闭式运动链 b、原动件 c、从动件 d、机架 简答 11C、既然虚约束对于机构的运动实际上不起约束作用,那么在 实际机构中为什么又常常存在虚约束?试举例说明(10)。
答:虚约束对机构的实际运动不起约束作用,它广泛存在于机构中是 为了解决机构中存在的其它一些问题,如:
1、改善机构受力
2 1
2、增加刚度
C
2′
2〞
A B
BDBiblioteka C3、顺利通过某些 特殊位置
A D
12、如图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图中齿轮1与偏心轮1′为同一构 件,绕固定轴心O连续转动。在齿轮5上开有凸轮凹槽,摆杆 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中,从而使摆杆4绕C轴上下摆动。同 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2、滑竿3使轴C上下移动。最后通 过在摆杆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使冲头8实现冲压运动。 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C
3
18C、图示为一收放式折叠支架机构,该支架中的构件1和5分别用木螺钉连接于 固定台板1 ‘和活动台板5’上,两者在D处铰接,使活动台板能相对于固定台板 转动。又通过件1、2、3、4组成的铰链四杆机构及连杆3上E点处的销子与件5上 的连杆曲线槽组成的销槽连接使活动台板实现收放动作。在图示位置时,虽在活 动台板上放有较重的重物,大活动台板也不会自动收起,必须沿箭头方向推动件 2,使铰链B、D重合,活动台板才可收起。现已知构件尺寸:
BL
7
E I 5 7 4
解: (1)、未刹车时 n =6、 PL=8、 PH =0 F′=0 、 P′=0 F=3n - 2PL –PH -F′+P′ =3×6 -2 ×8 =2
6 H
3 C F 7 B 2
A
7
1
J
0
G
(2)、闸瓦G 、J之一刹紧车轮时(如J),构件6与车轮、机架 成为一整体 n =5、 PL=7、 PH =0 F′=0 、 P′=0 F=3n - 2PL –PH -F′+P′=3 ×5 -2 ×7=1
l AB l AD 90 mm , l BC l CD 25 mm
其余尺寸见图。试绘制该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试着分析机构的 工作原理。(10)
19C、在如图所示的机构中,在铰链C、B、D处,被连接的两构 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都是重合的,那么能说该机构有三个约束吗 (5)?
C B A
7 G 6 4 5 D F E C G 7 9 B 2 O A 1 5 8 9 A 4 6 D C 9 3 B
3
E F
8
9
2 O
9 1
n 7 , PL 9 , PH 1
F 3 7 28 1 0
BL
13、 试绘制图示机械手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器自由度。 图a 为仿人食指的机械手机构.
G
H
ED = FC=GH EF = DC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GH保持平行于机架移动, EG = HC 而不会引起倾斜 (3)作用: 使EFG部分与DCH部分相连接,并使 EFG部分重复DCH部分的运动
17B 7
6 H I 5 7 J 0
E 4
3 C F 7 B 2
A
7
1
1'
5' D 4 5
A
2
1
G
B
+
+
BL
22C、在图示压床机构中,构件1为原动件。计算机构自由度, 为使压头GH均匀下压而不倾斜,试问机构各构件的尺寸应满 足什么条件?为什么?其中构件CF起什么作用(10)? 解: (1) F 3 n 2 PL PH
3 5 2 7 1
F 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