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岛》优秀教学设计

《小岛》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小岛》一、教学目标1. 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尊重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观察和感知事物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
4.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写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字的敏感性。
二、教学内容1. 读故事《小岛》2. 探究岛屿特点及人类对岛屿的影响。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件,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2. 小组合作分享观察到的物件和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3. 提问: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种地方,靠海的,只有一个,四周都是大海环绕的地方?能根据自由表达吗?学生回答。
然后提醒学生可以把这些想法写下来。
步骤二:讲授(10分钟)1. 出示《小岛》的故事海报,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情节,鼓励学生猜想故事的主题。
2. 学生听故事,教师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朗读,适当使用肢体语言,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步骤三:探究(3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回答问题:岛屿有哪些特点?与大陆相比有什么不同?人类对岛屿有什么影响?2. 分组讨论和展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讲清自己的观点。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问:你认为怎样才能保护岛屿和环境?步骤四:合作与分享(2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问题(如:岛屿上有哪些动物?你可以创造一种新的动物吗?)进行小组讨论和创作。
2.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想法并进行头脑风暴。
3. 学生开始绘画或写作,以回答问题或创造新事物。
4. 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想法。
步骤五:反思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进程,鼓励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新知识和收获。
2. 鼓励学生思考: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我们作为小岛的守护者,应该如何保护和爱护我们的环境?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探究和合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小岛》教学设计及反思三篇

《小岛》教学设计及反思三篇《小岛》教学设计及反思篇1 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
将军上岛时正是这儿比较凉快的时候,但也有二十多摄氏度。
没法子,谁叫这儿离赤道近呢。
小岛转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钟,所以,到第五分钟时,将军就发现了问题。
“岛那边是什么东西,搞得那么神秘?是暗堡?”将军说着就走了过去,才看清那儿用礁石围成一圈,上面用油布遮挡着。
掀开油布一角,竟露出一片绿油油的菜地。
将军不由得一愣。
他知道,在这个地方,蔬菜是很难生长的。
因为主要吃罐头,有的战士上岛一段时间后,就会牙龈溃烂,嘴里起泡。
从大陆上运来的蔬菜,还没上岛,就要烂掉大半。
看着眼前绿油油的菜地,将军真怀疑自己是在做梦:“这是怎么弄出来的?”队长说,他是北方人,从大棚种菜得到启示,就搞了这个油布棚,北方大棚是为防冻,这个棚却是防晒和防盐。
菜地里的土,大部分是战土们从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来的。
“都从老家?”将军纳闷,“就近的海岛上有土,不也行吗?”“是啊,可战土们愿意从家乡背,连菜种也是从老家带来的。
您看,不少北方的菜在这里都活了。
”将军弯腰细看:好家伙,小小块菜地,菜的种类还挺多。
“晚饭后,我们就可以把油布都掀开,让您看看菜地的全貌。
”队长自豪而又神秘地一笑。
将军的眼光抓住了这一笑,心想:小鬼,还有什么瞒着我呢!就说:“好,我就在晚饭后来看。
”同行的秘书着急了:“首长,不是定了赶回舰上吃晚饭的吗?”将军当然不会忘。
还是他自己定下的规矩:在这一海域,为了减轻岛上的负担,吃住必须返回军舰。
但现在,他对随行人员说:“你们乘快艇返回。
我在岛上不光吃晚饭,还要吃明天的早饭。
”大家都很吃惊。
秘书马上问队长:“晚上岛上吃什么?”将军白了他一眼:“吃什么?战士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他问身边的队长:“欢迎不欢迎?”队长心里很矛盾,说:“欢迎是欢迎,可您的……”将军又问围过来的战土们:“你们欢迎吗?”“欢迎!”将军点点头。
15《小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15《小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五上《小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认识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隐瞒、域、矛盾、炊"等词语。
3.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充分感受战士们艰苦的生活环境,体会战士们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教学难点结合资料和关键语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用图表梳理课文内容,并简要讲述故事任务一:默读课文,运用图表梳理故事情节,并简要地向别人介绍课文内容。
(课前完成)生借助图表讲故事。
预设1:将军上岛时,发现一块菜地,非常惊讶,而且知道了菜地的土和种菜的种子是战士们从家乡背来的。
虽然受到秘书的劝阻,但将军坚持要留在岛上吃住一晚,目的是了解和推广种菜的方法,提升整个守岛部队的战斗力。
预设2:晚饭时,队长陪着将军来到队部,知道自己晚饭有一盘菜时非常生气,质问队长“战士们有蔬菜吃吗”。
听了队长的解释,看到菜地像中国地图,将军受到很大触动,他想把菜分给战士们,但战士们不肯接受,将军最后把菜倒进汤中,亲自给战士们舀菜汤,心底里为战士们所感动。
预设3:清晨,将军离开了小岛。
他向着升起的太阳和那片绿色的菜地,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教师小结:通过概括小标题,我们对课文的层次有了清晰的划分,将这些情节串联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板书(将军登岛,发现菜地岛上吃饭,分菜同享留下敬意,离开海盗)思考:这项前置性任务因为是课前完成的,所以这个环节在课上只花了十分钟的时间。
后面两项学习任务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完成。
但是难度比较大,学生也比较拘谨,课堂效果一般。
其实想法挺好的,不如再多花点时间,课前指导一下,课上再多花点时间给予他们充分地说。
二、梳理探究,感受人物情怀1.用表格梳理前三篇课文中人物面对的现实与心中的梦想。
2.在梳理的基础上探究:《小岛》这个故事中的将军和战士们,面对怎样的现实?心中又有怎样的梦想呢?认真默读课文,在相关地方做做批注。
五年级上册第15课《小岛》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第15课《小岛》教学设计【教材解析】这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一篇自学课文。
教材下的自学提示,要求学生完成三个任务“用将军的口吻,讲述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结合资料,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说说你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设计思路】第一项“用将军的口吻讲登岛后发生的故事”可在理解课文、梳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用将军的口吻讲故事。
第三单元学过怎样把故事讲得生动,可加上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
第三项最后一个自然段“将军离岛敬礼”可让学生结合内容品析感受,并结合资料,顺势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
【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岛后发生的故事。
2.结合资料和关键词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战士们扎根海岛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岛》,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注意“岛”下边是山。
小岛就是水中的陆地。
2.这座小岛是什么样子的呢?同学们,通过预习,已圈画出了关键词句。
谁来说一说?预设1:“树少,草少,土也少。
比较凉快的时候,也有二十多摄氏度,很热。
”预设2:“在这个地方,蔬菜是很难生长的。
人主要吃罐头,时间长会牙龈溃烂。
”师:这样贫瘠、炎热的小岛为什么要有海军战士来驻守呢?师补充资料图片——这些小岛的位置,战略意义等。
二.梳理内容,讲好故事(一)读自学提示,明确学习任务学生读题目下边的自学提示,指名说。
明确本课要解决的三个任务:用将军的口吻讲述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了解我们守岛部队的生活。
说说你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二)梳理内容自学提示:快速再次浏览课文并思考:课文围绕着将军登岛写了一些事情?批注在书上,小组内交流。
尝试着用短句子或者短语来概括。
2.预设:将军登上小岛,发现了战士们在这里种菜,他非常吃惊。
将军留下来吃饭,队长把一盘炒小白菜给了他,他却把蔬菜倒进了汤里,和战士们一享用。
将军离开小岛时,敬了个军礼。
《小岛》教学设计

《小岛》教学设计《小岛》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读准“揣”的读音。
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重点理解“揣摩、瑰丽夺目、不翼而飞、无影无踪”等词语。
2、在老师的引导下,抓住时间顺序讲清楚格雷海姆岛忽现忽隐的过程;能借助关联词说清楚小岛形成的原因。
背诵课文第二小节。
3、阅读过程中,体会小岛的“神秘”,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预习】1、正确流利读课文。
2、查字典理解“揣摩”,“争论不休”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不翼而飞、无影无踪”等词语的意思。
3、思考:人们为什么说格雷海姆岛是个神秘的小岛?找一找文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小岛是非常神秘的?【说明】1、第1、2题,要求学生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这一个单元的重点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在理解词语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
“揣摩”这个词语要求学生用拆词法来理解,“不翼而飞、无影无踪”用联系上下文理解;“瑰丽夺目”等词语则通过图片影像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2、在预习时,还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篇章结构有初步的了解:第3题,就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自主地了解文章内容、理清结构。
同时,这个问题的思考是对课堂教学重点内容的提前渗透。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读准“揣”的读音,练习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重点理解“揣摩、不翼而飞、无影无踪”等词语。
2、在老师引导下,抓住时间顺序的词语讲清楚格雷海姆岛忽现忽隐的过程,体会小岛的“神秘”。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理解字词。
1、师:你了解大海吗?能用一个词来说说你心目中的大海吗?2、师补充引出第一节:大海约占整个地球表面的70.8%!面积可真大!它有时风平浪静,有时又波涛汹涌,有时又像是一位幽默智慧的老人……。
(1)读读泛红的词语:智慧、揣摩(2)指导书写“揣摩”,复习“揣”的拼音及标调。
(3)理解:“揣摩”。
(揣:估计,忖度;摩:研究、切磋;揣摩:反复思考推求)师:当两个字都是新词时,可以先分别理解再组合起来。
15 小岛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5 小岛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岛》原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域、艇”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哼”。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3、结合资料和关键语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2、结合资料和关键语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板块一介绍岛名,揭示课题,引入第一自然段一、介绍岛名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叫《小岛》,它原来的名字叫《礁盘》,收在陆颖的《海军往事》中。
“礁”是的礁石,“盘”是盘踞。
礁盘是珊瑚和其他生物的碳酸钙骨骼堆在一起而形成的巨大礁体,即所谓的“珊瑚礁”。
二、引入第一自然段,感受小岛的特点从它的形成就可以知道岛的大小以及土地的贫瘠,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大家已经预习过了,那么请问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也交代了这个岛的特点呢?用横线画出来。
1、朗读第一自然段2、比较句势“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是否可以换成“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预设:不能换,第一句用了比喻的写法,比喻写法更加突出小岛的小,远离大陆,有孤寂之感。
教师总结:那么在这个小岛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板块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梳理情节一、学习字词请大家打开书,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习生字新词2、学习多音字“哼”二、梳理脉络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提示里有两个要求,其中之一是‘用将军的口吻,讲述登陆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如果让你以将军的口吻讲述小岛上发生的故事,哪些情节你觉得必须讲为什么预设:——我觉得“将军发现菜地”这个情节必须讲,因为……——我觉得“炊事员端来一盘小白菜”这个情节必须讲,因为……——我觉得“将军看到战士们桌子上的罐头”这个情节必须讲,因为……——我觉得“将军把菜倒进汤里,看到战士们的眼角有些晶亮”这个情节必须讲,因为……——我觉得“将军离开,回望小岛,敬礼”这个情节必须讲,因为......三、讲述方法,当堂操练1、讲故事,还得注意讲得明白,讲得生动。
小岛教案一等奖

小岛教案一等奖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瞒、域”等11个生字,理解“矛盾、沉吟”等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默读、圈点批注等方式,体会将军的心理变化过程。
学习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守岛战士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把握将军的心理变化,理解课文的主旨。
体会文中描写海岛环境的句子的作用。
2. 教学难点。
理解战士们在艰苦条件下坚守小岛的意义,感悟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制作包含海岛图片、文字资料的多媒体课件。
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2.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查找关于海岛战士生活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 (一)趣味导入(3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瞒、域、艇、矛、盾、炊、哼、喉、咙、勺、搅”,指名学生认读,纠正读音。
理解词语“矛盾、沉吟、凝视”等,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方法来理解。
3.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可以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起因:将军登上小岛视察。
经过:将军发现战士们种的菜,了解到战士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小岛的情况。
结果:将军向小岛敬礼,表达对战士们的敬意。
#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20分钟)1. 分析将军的心理变化(10分钟)默读课文,圈出描写将军心理变化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例如:将军刚上岛时的“不悦”,因为他看到战士们把他的住处安排得太好了,他觉得战士们应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守卫小岛上;当他发现菜地里的土是战士们从大陆背来的时候,他“惊愕”了,他没想到战士们为了能吃上青菜付出了这么多;后来他看到战士们把仅有的一盘小白菜给他吃时,他“鼻子有些发酸”,他被战士们的真诚和奉献精神所感动。
部编小岛名师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01教材解析课文写的是一位将军到我国南海一个小岛视察的故事。
将军在视察小岛时,意外地发现守岛战士居然在寸草难生的小岛上种了一块中国地图形状的菜地,吃晚饭时,战士们特意为将军准备了一盘小白菜,将军舍不得吃,将菜倒进汤里和战士们一起分享。
故事以将军的视角,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情节,展现我国海防前哨守岛部队的生活,表现了驻守在小岛的战士们扎根海岛、艰苦守岛的精神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02学情分析学生们大多生活在条件相对优越的城市乡村,对于海防前线的艰苦条件没有太多直观的认识。
对海防边哨的重要性缺乏了解,所以课文相关资料的补充尤为重要。
因此课前要求学生搜集“守岛部队”的相关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守岛战士们扎根海岛、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海岛及守岛部队生活的资料,按阅读提示,先自读自悟,把握主要内容;再以将军的口吻讲故事;最后结合资料,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涵。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1.通过默读、讲述,了解课文内容。
2.结合资料和关键语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守岛战士们的爱岛、爱国之情,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以及报国之志。
重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
难点感悟守岛战士们的爱岛、爱国之情,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以及报国之志。
教师: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海岛及守岛部队生活的资料。
1课时03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播放一段关于海岛的视频)同学们,看完了视频,你觉得这个海岛上的条件怎么样?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2.我国有很多这样的海岛,那里远离大陆,位置偏远,条件恶劣,但确实是祖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多么偏远,多么荒凉,我们的海防战士们都坚守在那里,保卫着祖国的海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岛》教学设计(赛课简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5课《小岛》【教材分析】
《小岛》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将军在视察自己管辖的无名岛驻军时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反映了无名岛战士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具有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表现了将军关心战士疾苦,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
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故事情节。
全文以战士“以岛为家”为主线,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训练的好文章。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2.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小岛上发生的故事。
3.结合资料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结合资料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海岛后发生的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