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力学_考试资料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运动生物力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运动生物力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生物力学一、填空题1、力矩是度量力对物体作用时产生转动效果的物理量。

2、流动的阻力可分为:摩擦阻力、形状阻力、兴波阻力和碎波阻力。

3、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核心是人体运动动作.4、转动惯量是度量转动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5、环节自由度是环节运动能力的量度。

6、质量是衡量平动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

7、量度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指标是速度的变化。

8、运动学参数:时间、空间、时空参数、9、发展趋势展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法与技术研究。

10、人体惯性参数测量方法:尸体测量法,活体测量法,数字模型计算法11、动力学参数特征:独立性,瞬时性,隐含性,生物性。

12、骨对外力作用: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

13、起跳动作的实质是使运动员如何获得尽可能大的垂直速度.14、肌肉结构的力学模型由收缩元、并联弹性元、串联弹性元三部分组成.15、转动运动中描述角量的物理量有:时间、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

16、人体惯性参数是指人体整体及环节的质量、质心位置、转动惯性以及转动半径。

17、同一物体绕许多平行轴的转动惯量,以绕通过质心的轴的转动惯性量最小。

18、田径运动员在起跑线上处于“各就位"姿势时,所选的起跑器属于惯性参照系。

19、运动器械飞行时绕其纵轴以一定的角速度旋转,可产生定向作用,增强飞行的稳定性。

20、在体育运动中有广泛的应用,各种上旋,下旋、侧旋球的特殊轨迹的形成都是源于马格努斯效应,空气动力使旋转物体改变运动轨迹的效应。

伯努利定律:流动速度大的地方压强小,流动速度小的地方压强大。

21、人体运动的运动学特征包括:时间特征、空间特征、时空特征:动力学特征包括:力的特征、能量特征、惯性特征.22、对于粘弹性材料,若令应力保持一定,物体的应变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这种现象称为蠕变。

23、根据力和力矩由不动方向施加于物体上,可将载荷分为: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和复合载荷.24、根据平衡的稳定程度可把平衡分为: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有限稳定平衡和随遇稳定平衡.25、环节划分依据:①人体结构功能(德国),②人体体表骨性标志(中国,日本,前苏联)26、影响人体稳定性的因素:支撑面大小、重心的高度、稳定角、稳定条数R=稳定力矩/倾性,研究内容的实践性.倒力矩.27、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特性: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测量技术的先进三、简答1、人体惯性参数的建立意义?人体惯性参数模型的建立,对把人体运动的规律研究推进到数学化,计算机化,促进体育科学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具有现实意义.2、平面拍摄注意事项.①摄像机主光轴应与运动平面垂直,对准拍摄区域的中心.摄像机的高一般应取景高度的中点等高,在拍摄人体整体运动技术时,机高大体上与人体髋关节等高即可。

【VIP专享】《运动生物力学》

【VIP专享】《运动生物力学》

运动生物力学复习题1、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人体运动力学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a|越大,速度变化就越大。

加速度反应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3、走:单脚支撑与双脚支撑相互交替的周期性运动。

走的一个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后蹬(推进)阶段、摆动阶段、着地缓冲支撑阶段。

4、跑: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互交替、蹬与摆紧密配合,动作连贯的周期性运动。

跑的影响因素:步长、步频。

(跑的运动中没有两脚与地面同时接触的阶段。

)5、步长:行走时,两脚脚尖(或脚跟)之间的距离。

6、跑步中,步长取决于:1)腿的长度2)腿部肌肉的爆发力3)髋关节的柔韧性7、步频:即脚步的频率,单位时间内的步数。

8、影响步频的因素:1)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支配能力2)内脏器官的功能3)肌肉耐受乳酸和消除乳酸的能力4)短跑过程中的技术质量5)摆臂的动作频率10、步幅:一只脚脚跟连续两个支撑点相隔的距离。

11、跑速取决于:步长、步频。

12、骨对外力作用的反应:(1)骨对简单(单纯)外力作用的反应【除“6)”外的5种形式】:根据外力作用的不同,人体骨骼的受力形式可以分为【以下6种形式】:1)拉伸:单杠悬垂时上肢骨的受力。

2)压缩:举重举起后上肢骨和下肢骨的受力。

3)弯曲:负重弯曲杠铃时前臂的受力。

4)剪切:屈膝弹动时膝盖所受的力。

(骨骼最难承受的受力形式)5)扭转:掷铁饼出手时支撑腿的受力。

6)复合载荷(2)骨对复合(实际)外力作用的反应:复合载荷:即同时受到上述两种和两种以上的载荷作用。

补充:人体有206块骨48、竞走是运动员与地面保持接触、连续向前迈进的过程,没有肉眼可见的腾空,前腿从触地瞬间至垂直部位应该伸直(即膝关节不得弯曲)。

49、跳远成绩的距离组成可视为三个距离(起跳距离S1、腾空距离S2、落地距离S3)之和,即S=S1+S2+S3。

1)起跳距离S1的影响因素:踏板的准确性、身高、腾起时的身体姿势。

2)腾空距离S2的影响因素:腾起时的高度、腾起时的初速度、腾起时的角度、空气阻力。

运动生物力学考试试题

运动生物力学考试试题

运动生物力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项不是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内容?()A 人体运动的力学原理B 运动器械的设计C 运动损伤的预防D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2、人体在进行运动时,肌肉收缩产生的力属于()A 内力B 外力C 重力D 摩擦力3、影响人体平衡稳定性的因素不包括()A 支撑面的大小B 重心的高低C 肌肉力量的大小D 运动的速度4、以下哪种运动项目中,运动员需要更大的爆发力?()A 长跑B 游泳C 举重D 体操5、在跑步过程中,着地时脚与地面的夹角过大容易导致()A 增加推进力B 减少能量损耗C 增加受伤风险D 提高跑步速度6、以下关于人体骨骼的描述,错误的是()A 骨骼起到支撑身体的作用B 骨骼可以储存矿物质C 骨骼中的骨髓具有造血功能D 骨骼是完全刚性的结构7、当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主要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物体的形状B 物体的质量C 物体的颜色D 物体的温度8、以下哪种运动动作中,关节的活动范围最大?()A 投篮B 俯卧撑C 仰卧起坐D 瑜伽中的伸展动作9、肌肉在收缩前预先被拉长,可以()A 增加肌肉收缩的力量B 减少肌肉疲劳C 降低肌肉的弹性D 以上都不对10、以下哪项不是运动生物力学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A 制定训练计划B 选择运动装备C 评估运动员的营养状况D 改进技术动作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和()。

2、人体的重心位置会随着()和()的变化而改变。

3、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成正比,与物体的()成反比。

4、肌肉的收缩形式主要包括()、()和()。

5、在跳跃运动中,起跳阶段的主要力学原理是()。

6、运动中的转动惯量与物体的()、()和()有关。

7、影响投掷项目成绩的主要因素包括()、()和()。

8、人体关节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和()。

9、跑步时,步长和()是决定跑步速度的两个重要因素。

运动生物力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物力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物力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运动规律及其与力学因素之间关系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

A. 人体结构B. 人体运动C. 力学因素D. 体育运动答案:B2. 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实验法B. 理论分析法C. 计算机模拟法D. 心理分析法答案:D3. 在运动生物力学中,人体被视为一个()。

A. 刚体B. 弹性体C. 流体D. 软体答案:A4. 运动生物力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影响运动效率的因素()。

A. 技术动作B. 肌肉力量C. 心理状态D. 运动装备答案:C5.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力的作用效果不包括()。

A.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改变物体的形状C. 改变物体的颜色D. 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答案:C6. 在运动生物力学中,下列哪项不是运动技术分析的内容()。

A. 运动轨迹B. 运动速度C. 运动节奏D. 运动装备答案:D7. 运动生物力学中,下列哪项是描述人体运动的动力学参数()。

A. 位移B. 速度C. 加速度D. 以上都是答案:D8. 运动生物力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描述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参数()。

A. 肌肉力量B. 关节角度C. 心率D. 血压答案:D9. 在运动生物力学中,下列哪项不是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A. 正确的技术动作B. 适当的运动负荷C. 充分的热身活动D. 过度的训练答案:D10. 运动生物力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提高运动表现的途径()。

A. 提高肌肉力量B. 改善技术动作C. 增加运动负荷D. 优化运动装备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运动技术B. 运动训练C. 运动损伤D. 运动装备答案:ABCD12. 运动生物力学中,影响运动效率的因素包括()。

A. 技术动作B. 肌肉力量C. 运动装备D. 环境条件答案:ABCD13. 运动生物力学中,人体运动的动力学参数包括()。

运动生物力学

运动生物力学

知识点:1.惯性参照系是指相对地球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被选为参照物。

2.非惯性参照系是指相对地球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被选为参照物。

3.研究人体运动中常用的两种简化模型是质点与刚体。

4.把人体简化为刚体时,人体运动分为平动、转动、复合运动。

平动可分为直线平动和曲线平动。

5.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矢量和的方向相同。

百米短跑过程中,起跑时加速度最大,速度最小;途中跑时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小,近似为零。

6.动点相对于静参考系的运动称为_绝对运动__;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的运动称为___相对运动__;动参考系相对于静参考系的运动称为__牵连运动__。

7.海拔越高,重力加速度g的越小;纬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越靠近赤道,重力加速度越小。

8.运动员受不等于零的恒力作用时,该运动员不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9.链球从开始旋转一直到出手的这个阶段___既有向心加速度,又有切向加速度__。

10.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和产生形变,这就是力的作用效应。

前者称为____外效应___后者称为__内效应___。

力的合成和分解遵循__平行四边形_____法则。

人体内力只能改变身体的形状,不能引起人体整体的运动,人体外力可以引起人体整体的运动。

11.弯道跑时人体向内倾斜的目的是为了产生足够的向心力,而不是为了克服离心力。

12.跳高运动员飞跃横杆过程中,人体只受重力,重心的加速度为始终向下。

13.刚体平衡的力学条件是合外力为零与合外力矩为零。

14.从轴的正面看去,力使物体按_逆__时针方向转动时,力矩规定为_正__;力使物体按_顺__时针方向转动时,力矩规定为_负__。

15.当物体处于不稳定平衡时,如果受到外力偏离其平衡位置时,重心将会降低。

16.当物体处于稳定平衡时,如果受到外力偏离其平衡位置时,重心将会升高。

17.按照支撑点与重心的位置关系,人体平衡可以分为上支撑平衡、下支撑平衡与混合支撑平衡。

各举例一项。

18.按照平衡的稳定程度,人体平衡可分为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有限度的稳定平衡、随遇平衡。

运动生物力学复习资料

运动生物力学复习资料

运动生物力学复习资料《运动生物力学》复习资料(一)一、简述题1.简述缓冲动作的力学原理。

2.影响人体平衡的生物学因素有哪些?3.简述冲击动作的基本分类和动作特征。

二、论述题1.试述鞭打动作的力学原理。

2.试述关节软骨的力学性能。

三、应用题1.简化田径运动员跑步后蹬动作的身体受力图,并分析这些力对运动的影响。

2.从力学分析来看,摆腿和摆臂动作在跳高项目中具有哪些意义?《运动生物力学》复习资料(一)答案一、简述题1、缓冲动作的力学原理共3点即(1)减小冲击力(2)肌肉做退让性工作(3)是非代谢能的利用。

共3分,每小点简述共2分。

2、(1)人体不能绝对静止(2)人体有效支撑面小于支撑面(3)人体具有一定的自身平衡调节能力(4)人体平衡受心理因素的影响(5)人体平衡动作消耗肌肉的生理能。

3、答:基本分类:人体对器械的冲击;人体对人体的冲击;人体对外界环境的冲击;器械对器械的冲击;器械对人体的冲击;器械对外界环境的冲击。

动作特征:为了增加对器械的冲击力,一方面要增大人体末端或器械的动量,另一方面要缩短人体末端或器械与器械撞击的作用时间;为了减小外界或器械对人体的冲击力,通常需要延长冲击动作中力的作用时间。

二、论述题1、试述鞭打动作的力学原理。

答:(1)动量矩的传递(2)肌肉活动的顺序性(3)肌肉的预先拉长(4)肢体转动惯量的可变性评分说明:1、3点各3分;2、4点各2分。

没点都要论述才满分。

2、试述关节软骨的力学性能。

答:(1)渗透性;(2)粘弹性,主要表现在三点:①应力松弛:当物体突然发生应变时,若应变保持一定,则相应的应变会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②当物体。

体育教育专业运动生物力学试题

体育教育专业运动生物力学试题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运动生物力学》课程作业习题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计54分)题号名词章节难度1 运动生物力学 1 0.32 动作技术原理 1 0.53 最佳运动技术 1 0.54 瞬时速度2-1 0.35 平动2-1 0.36 运动学特征2-1 0.87 动量2-2 0.38 惯性2-2 0.39 支撑面2-3 0.810 人体重心2-4 0.311 稳定角2-3 0.512 转动惯量2-4 0.513 肌肉的激活状态3-2 0.814 肌肉静息长度3-2 0.515 肌肉松弛现象3-2 0.316 缓冲3-3 0.517 鞭打动作3-3 0.818 环节相对重量4-1 0.3二、填空:(每空1分,共计60分)1、一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沿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方向斜向上抛出,当其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方向为,加速度的为,方向。

(2-1/0.5)2、从运动学观点出发,影响抛射体远度的因素主要有出手、出手和出手。

(2-1/0.3)3、将人体简化为刚体,按机械运动的形式可将人体运动分为、和。

(2-1/0.5)4、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力的、和,通常称其为力的三要素。

(2-2/0.3)5、力不仅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亦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前者称为力作用效果的效应,后者称为力作用效果的效应。

(2-2/0.8)6、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其速度为4m/s,则其动量为 kg·m/s;其动能为kg·(m/s)。

(2-2/0.3)7、一切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将保持状态和状态。

(2-2/0.3)8、一质量为60千克的运动员,以4米/秒2的加速度加速下蹲,则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撑反作用力为牛顿。

(g=10米/秒2)。

(2-2/0.5)9、根据支点与人体重心的位置关系,静力学中将人体的平衡动作分为平衡动作,平衡动作和平衡动作。

(2-3/0.5)10、体平衡的力学条件是为零和为零。

运动生物力学试题题库(试题)讲解

运动生物力学试题题库(试题)讲解

运动生物力学试题题库(试题)一、选择题(共25题)1、人体骨骼能承受的力比其在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力大倍。

a.10倍b.12倍c.6倍d.20倍2、成年人体骨组织中大约是水份。

a.25%~30%b.15%~20%c.20%~25%d.30%~25%3、成年人体骨组织中大约有是无机物和有机物。

a.80%~85%b.75%~80%c.65%~70%d.70%~75%4、胶原纤维在拉伸过程中,破坏变形的范围在之间。

a.6%~8%b.10%~12%c.4%~6%d.12%~15%5、骨承受冲击能力的大小与骨的结构有密切关系,头颅骨耐冲击比长骨大约左右。

a.60%b.40%c.30%d.70%6、人体股骨所能承受的最大压缩强度比拉伸强度大约左右。

a.36%b.50%c.120%d.80%7、当外力的作用时间是左右时,关节液是同时具有流动性和弹性的“粘弹液”,是柔软的弹性体,起着橡皮垫的作用,能够缓冲骨与骨之间的碰撞。

a.1/500sb.1/100sc.1/200sd.1/500s8、当外力的时间达到左右时,关节液不在表现为“液体”,而表现为更坚硬的“固体”了,对于冲撞的冲力不能起缓冲作用。

a.1/500sb.1/100sc.1/1000sd.1/200s9、以中立位为足与小腿呈90º角,则踝关节背屈和蹠屈的活动度是。

a.25º,35ºb.35º,45ºc.20º,30ºd.30º,40º10、中立位为膝关节伸直,膝关节可屈曲和过伸的活动度为。

a.165º,15ºb.155º,10ºc.145º,15ºd.145º,10º11、中立位为髋关节伸直,膑骨向上,膝关节伸直,髋关节屈和伸的活动度为。

a.165º,55ºb.145º,50ºc.145º,40ºd.150º,40º12、挺身站立中立位时,躯干背伸和侧屈的活动度分别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力学
名词解释
1.运动生物力学:作为体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以机能解
刨学、运动生理学和力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人体运动器系的生物力学特征,人体运动动作的力学规律以及运动器械机械力学规律的科学。

2.拉伸载荷:是沿骨的长轴方向上,自骨的表面向外施加相等而反方
向的载荷,在骨内部产生拉应力和拉应变。

3.压缩载荷:是在骨的长轴方向上,加于骨表面的向内而反向的载
荷,在骨内部产生压应力和压应变。

4.弯曲载荷:使骨沿其轴线产生弯曲的载荷称为弯曲载荷
5.鞭打动作:在克服阻力或自体位移过程中,肢体依次加速与制动,
使末端环节产生极大速度的动作形式称为鞭打动作。

6. 相向动作:人体在腾空状态由于肌群的收缩使身体两部分同时向相反
方向转动称为相向动作。

7. 冲击动作:在体育动作中,通过扣、踢等击打方式使身体四肢动量向
运动器械实现转移的动作形式,称之为冲击动作。

8. 缓冲动作:肢体末端环节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肢体由伸展到弯曲以
延长力的作用时间减少冲力作用或控制外界物体的动作,在运动技术中叫缓冲动作。

9.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物
体。

10.力偶:是指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行力。

11.连续介质模型:不考虑流体的微观分子结构,而是将流体视为由无
穷多个流体质点,稠密而无间隙所组成的连续介质。

12.压差阻力:是由于流动时流束变形以及涡旋的出现等原因,在物体
的前方和后方产生压强差所引起的阻力。

13.惯性阻力:由于流体做非定常流动或运动物体在流体中做加速运动
所引起的阻力。

14.肌力变化梯度:极短的时间内肌力的变化可以用力的梯度加以度
量。

15.惯性参考系:是指以地球或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的物体或做匀速直
线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通常又称为静参考系。

16.非惯性参考系:是指以相对于地球做变速运动物体或者说以相对于
惯性参考系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通常称为动参考系。

二填空
1. 运动学之父——亚里士多德
2. 现代运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之父——斯坦特勒
3. 1901年,梅布里奇发表啦著名的《运动中的人体的图像集》,奠定
拉运动生物力学参数摄影分析、测量的方法基础。

1987年第11届国际生物力学大会开始设立啦“梅布里奇杰出贡献奖”。

4.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形式是在20世纪的中后期,以1967年国际体育和
教育理事会在瑞士苏黎世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生物力学讨论会为标志,以后每两年召开一次。

5. 1980年,我国成立了体育科学学会,同时也成立了运动生物力学分
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每四年举办综合性的体育科学大会。

6.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特性: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测
量技术的先进性、研究内容的实践性。

7. 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参数包括:人体惯性参数,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
数,生物学参数
8. 人体惯性参数特征量:质量重量,人体质心(中心),环节质心位
置,转动惯量,回转半径
9. 影响人体转动惯量的因素:质量分布转轴位置
10.环节划分法:a 以人体的结构功能为依据,分割环节的切面通过关节
转动中心并以关节中心间的连线作为环节的长度 b 以人体体表骨性标志点作为划分环节的参考标志,并以此确定环节长度
11.影响人体总中心位置的因素:性别、年龄、运动专项、体型、姿
势、生理与心理
12.人体惯性参数测量方法:尸体测量法、活体研究、数学模型计算法
13.运动学参数的特征:相对性、瞬时性
14.动力学参数:力、力矩、动量、动量矩、冲量、冲量矩、功、功
率、机械能
15.动力学参数的特征:独立性、瞬时性、隐含性、生物性
16.运动生物力学参数特征:非线性特征、相对性特征、复杂性特征
17.骨结构的生物力学特征:各向异性、壳性结构、均匀强度分布
18.粘弹性体相对于弹性体的特征:应力松弛、蠕变、滞后
19.关节润滑机制:界面润滑、压渗润滑
20.Hill方程的三元素:收缩元、串联弹性元、并联弹性元
21.加大肢体摆动的角加速度:一是减少摆动肢体的转动惯量二是增大
肌力距
22.鞭打动作:鞭腿扣球扣杀打退
23.鞭打动作的关节活动顺序:大关节首先产生活动然后由大到小表现
出活动的顺序性
24.冲击动作包括:人体对器械的冲击、人体对人体的冲击、人体对外
界环境的冲击、器械对器械的冲击、器械对人体的冲击、器械对外界环境的冲击
25.影响人体平衡的力学因素:支撑面、重心高度、体重
26.连续原理——连续性方程流体的能量守恒原理——伯努利方程弧
线形运动分析——马格努斯效应
27.流动阻力的分类:摩擦阻力、压差阻力、兴波阻力、惯性阻力
28.转动惯性是衡量物体转动惯量大小的物理量
29.运动学参数:时间参数(时刻、时间、频率),空间参数(路程、
位移、角位移),时空参数(速度、速率、角速度、加速度、角加速度)
三简答
1. 半蹲跳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基本方法:受试者双手叉腰(排除上肢对结果的影响)半蹲,尽最大努力瞪伸跳起。

要求不能出现起动瞬间身体重心先小幅度下移再向上的情况
应用:从静止状态快速起动的项目如短跑、跨栏、游泳、自行车
2. 下蹲跳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基本方法:受试者双手叉腰(排除上肢对结果的影响)从直立或小幅度微蹲开始快速下蹲至某一位置立即向上起跳。

应用:跑、跳、投等运动项目
3. 鞭打动作的力学原理?
答:(1)动量矩的传递(2)肌肉活动的顺序性(3)肌肉的预先拉长(4)肢体转动惯量的可变性
4. 相向动作的动作特征?
答:(1)相向动作是人体在空中自动化的动作过程(2)通过调整人体转动惯量控制动作的角速度
(3)肌肉收缩形式是超等长收缩(4)遵守大关节带动小关节活动原理
5. 冲击动作的动作特征?
答:(1)为了增大给器械的冲击力,一方面要增大人体末端或器械的动量,另一方面要缩短人体末端或器械与器械撞击的作用时间(2)为了减小外界或器械对人体的冲击力,通常需要延长冲击动作的作用时间
6. 缓冲动作的力学原理?
答:(1)缓冲动作减少冲击力(2)缓冲动作的肌肉退让性工作(3)缓冲动作用非代谢的利用
7. 缓冲动作的动作特征?
答:(1)延长力的作用时间,减小对人体的冲击力(2)促使非代谢能的产生和利用
(3)缓冲动作与人体解剖特点有关(4)利用器械,增加缓冲效果8. 影响人体平衡的因素?
答:(1)影响人体平衡的力学因素a.支撑面b.重心高度c.体重
(2)影响人体平衡的生物学因素a.人体不能绝对静止b.人体有效支撑面小雨支撑面c.人体具有一定的自身平衡调节能力d.人体平衡受心理因素的影响e.人体平衡动作消耗肌肉的生理能
9. 影响抛体远度的因素?
答:(1)出手速度对飞行员度的影响(2)抛射角对飞行远度的影响(3)出手点高度对飞行远度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