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

合集下载

公共厕所的规划

公共厕所的规划

公共厕所的规划公共厕所是城市基础设施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方便的卫生设施。

为了确保公共厕所的规划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标准格式文本,介绍了公共厕所的规划。

一、位置选择1. 公共厕所的位置应该便利,方便市民和游客的使用。

选择在人流量较大的地区,如商业中心、公园、景点等。

2. 考虑到残障人士的需求,公共厕所应该位于无障碍通道附近,方便他们的进出。

二、建造设计1. 公共厕所的建造设计应简洁慷慨,符合城市整体风格,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2. 建造外观应采用耐用材料,易于清洁和维护。

同时,建造物应该有足够的通风和光照,确保使用者的舒适度。

3. 公共厕所的大小应根据估计的使用人数进行合理规划,确保足够的容纳量。

同时,应考虑到残障人士的需求,提供无障碍设施。

三、设施配置1. 公共厕所应配备足够的卫生设施,如洗手池、马桶、纸巾等。

同时,应提供充足的供水和排水系统,确保卫生设施的正常使用。

2. 应配备洗手液、手纸、干手器等卫生用品,以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求。

3. 公共厕所应配备婴儿换尿布台,方便家长照应婴儿的需求。

4. 针对残障人士,公共厕所应配备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通道、残障人士专用坐便器、扶手等。

四、安全措施1. 公共厕所应配备安全设施,如紧急呼叫按钮、监控摄像头等,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2. 公共厕所的出入口应设置适当的警示标识,指引使用者正确进出。

3. 公共厕所的内部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使用者的健康和卫生。

五、维护管理1. 公共厕所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维护和清洁工作。

2. 定期检查公共厕所的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及时解决使用者的问题和意见。

六、环境保护1. 公共厕所应配备垃圾分类设施,鼓励使用者进行垃圾分类。

2. 配备节水设备,如水龙头、冲水装置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七、宣传推广1. 在公共厕所周围设置宣传牌,宣传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公共厕所的使用规则。

公共厕所的规划

公共厕所的规划

公共厕所的规划引言概述:公共厕所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规划公共厕所的位置、数量、设计和管理是确保公众卫生和城市环境卫生的关键。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公共厕所的规划。

一、位置的选择1.1 便利性:公共厕所应该位于人流密集的区域,如商业中心、公园、公共交通站点等,方便市民和游客使用。

1.2 安全性:公共厕所的位置应该考虑到安全因素,避免位于僻静地区或者犯罪率较高的地方,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1.3 无障碍设施:公共厕所应该考虑到残障人士的需求,设置无障碍通道、扶手、坡道等设施,方便他们的使用。

二、数量的确定2.1 人口密度:公共厕所的数量应该根据当地人口密度来确定,人口密集地区应增加公共厕所的数量,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2.2 用途需求:公共厕所的数量也应考虑到不同场所的用途需求,如商业中心、旅游景点、公园等,根据人流量和使用频率来确定数量。

2.3 区域平衡:公共厕所的数量应在城市各个区域进行平衡布局,避免某些区域过度拥挤,而其他区域缺乏公共厕所的情况。

三、设计的考虑3.1 卫生设施:公共厕所的设计应注重卫生设施,如自动感应水龙头、感应冲水马桶、洗手液和纸巾自动供应等,减少人员接触,提高卫生水平。

3.2 空间布局:公共厕所的空间布局应合理,包括男女分开、残障人士专用间、儿童专用间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3 通风和排气:公共厕所应考虑到通风和排气系统,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异味和细菌滋生,提供一个舒适的使用环境。

四、管理的重要性4.1 清洁维护:公共厕所的管理应注重清洁维护工作,定期清洁、消毒和检修设施,确保使用者的卫生安全。

4.2 安全监控:公共厕所的管理应加强安全监控,安装摄像头等设备,预防犯罪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4.3 信息公示:公共厕所的管理应提供清晰明确的使用指南和使用规则,方便使用者了解和遵守,提高使用效率。

五、环保考虑5.1 节水节能:公共厕所的设计应考虑到节水节能原则,采用节水设备和节能照明,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公共厕所的规划

公共厕所的规划

公共厕所的规划一、引言公共厕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提高城市居民和游客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共厕所规划的标准格式,包括选址、设计、设施配置、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二、选址1. 选址原则公共厕所应尽量选择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地段,如商业区、公园、旅游景点等。

2. 选址要求(1)距离主要人口集中区域不超过500米,方便市民和游客使用。

(2)周边环境宜肃静、整洁,避免噪音和恶臭对使用者造成不适。

(3)选址应考虑到残疾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需求,提供无障碍通道。

三、设计1. 建造设计(1)建造面积和高度应根据估计使用人数和周边环境确定,确保通风、采光和舒适性。

(2)外观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体现城市特色和美感。

2. 内部布局(1)男女厕所应分开设置,各自独立进出,保护使用者隐私。

(2)厕所内部应设有足够数量的马桶、洗手池和垃圾桶,并配备卫生纸、洗手液、纸巾等必要设施。

(3)厕所通道宽度应满足残疾人通行的标准要求,设有无障碍设施,如扶手、斜坡等。

(4)厕所内部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卫生消毒和维护。

四、设施配置1. 卫生设施(1)足够数量的马桶,根据估计使用人数合理配置。

(2)洗手池和烘手设备,提供清洁的洗手液和纸巾。

(3)垃圾桶,设有分类垃圾桶,方便使用者进行垃圾分类。

2. 照明设施(1)室内照明应璀璨、柔和,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感。

(2)室外照明应充足,保证夜间使用者的视觉需求。

3. 通风设施(1)厕所内应设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异味和细菌滋生。

(2)防蚊虫设施,如纱窗等,防止蚊虫进入厕所。

五、管理1. 维护保养(1)定期对厕所进行清洁、消毒和维护,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2)及时修复设施故障和损坏,确保使用者的正常使用。

2. 安全管理(1)设置监控设备,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加强巡视和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3. 用户反馈(1)建立用户反馈渠道,接收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和优化公共厕所的服务质量。

公共厕所的规划

公共厕所的规划

公共厕所的规划一、引言公共厕所是城市基础设施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方便的卫生设施。

良好的公共厕所规划能够提高城市形象,增强市民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共厕所的规划标准,包括位置选择、设计要求、设施配置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位置选择1. 人口密集区:公共厕所应布置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如商业街、公园、旅游景点等,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2. 交通枢纽:公共厕所应设置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如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等,方便行人和乘客使用。

3. 公共设施配套:公共厕所应与其他公共设施相互配套,如市场、学校、医院等,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设计要求1. 安全性:公共厕所应设置在明显的位置,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出入口应宽敞,方便人流通行,同时要考虑到残疾人士的特殊需求。

2. 卫生性:公共厕所应保持干净整洁,设置合理的通风设备,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同时,应提供足够的洗手设施和卫生纸等卫生用品。

3. 易维护性:公共厕所的设计应考虑到维护的便利性,设备和材料应耐用且易清洁,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四、设施配置1. 厕位数量:根据人口密度和使用需求,公共厕所的厕位数量应合理配置,以避免排队等待过长期。

2. 洗手设施:公共厕所应配备充足的洗手池和洗手液,以保障使用者的卫生需求。

3. 残疾人士设施:公共厕所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包括残疾人士专用厕位、扶手、斜坡等,以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

4. 婴儿设施:公共厕所应设置婴儿换尿布台和喂奶室等设施,方便家庭带婴儿的人群使用。

五、维护管理1. 定期检查:公共厕所应定期进行检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卫生状况的良好。

2. 维护保养:公共厕所应有专门的维护人员进行日常清洁和设备维护,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

3. 安全监控:公共厕所应安装安全监控设备,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和预防不法行为的发生。

4. 用户反馈:公共厕所应设立用户反馈机制,及时接收用户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服务质量。

六、结论公共厕所的规划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位置选择、设计要求、设施配置和维护管理能够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提高城市形象和市民的生活品质。

公共厕所的规划

公共厕所的规划

公共厕所的规划公共厕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方便的卫生设施。

为了确保公共厕所的规划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标准格式文本,介绍了公共厕所的规划。

1. 厕所位置规划- 公共厕所应该位于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如公园、购物中心、火车站等地点。

- 厕所应该容易找到,设置指示牌和标识,方便市民和游客使用。

- 厕所应该远离食品摊位和儿童游乐区,以避免卫生问题。

2. 厕所设计规划- 厕所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等。

- 厕所应该设置男女分开的区域,同时考虑设置无障碍厕所。

- 厕所应该具备充足的空间,包括足够的坐位和站立位。

- 厕所应该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以保持空气流通和减少异味。

3. 厕所设施规划- 厕所应该提供洗手池和洗手液,以便市民和游客保持卫生。

- 厕所应该提供纸巾和手纸,方便使用者擦拭和清洁。

- 厕所应该配备婴儿换尿布台,方便带婴儿的家庭使用。

- 厕所应该提供卫生巾自动贩卖机,方便女性使用者。

4. 厕所维护规划- 厕所应该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卫生环境。

- 厕所应该设置专门的维护人员,负责定期巡视和维护设施。

- 厕所应该配备监控设备,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和减少破坏行为。

- 厕所应该设置紧急呼叫按钮,方便使用者在紧急情况下寻求匡助。

5. 厕所环保规划- 厕所应该采用水-saving节水设备,减少用水量。

- 厕所应该配备垃圾分类设施,方便使用者进行垃圾分类。

- 厕所应该使用环保材料,如可降解的纸巾和洗手液包装。

- 厕所应该设置节能照明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以上是关于公共厕所规划的详细标准格式文本。

通过合理的位置规划、设计规划、设施规划、维护规划和环保规划,我们可以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舒适、安全、卫生和环保的公共厕所。

这些规划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和游客的生活质量。

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

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

《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第一章总则第1。

0。

1条为使公共厕所的建设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纳入详细规划,使公共厕所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符合市容环境卫生要求,更好地为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服务,特制定本标准。

第1.0。

2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公共厕所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县、镇独立工矿区公共厕所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亦可参照执行。

第1。

0。

3条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公共厕所的单位,应负责贯彻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规定。

第1.0。

4条各级环境卫生部门应对公共厕所的设计和建设进行监督指导.第二章公共厕所的规划第2.0.1条公共厕所是城市公共建筑的一部分,是为居民和行人提供服务的不可缺少的环境卫生设施,在制订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区的详细规划时,城市规划部门应将公共厕所的建设同时列入规划.第2.0。

2条城市中下列范围应设置公共厕所:1、广场和主要交通干路两侧;2、车站、码头、展览馆等公共建筑附近;3、风景名胜古迹游览区、公园、市场、大型停车场、体育场(馆)附近及其它公共场所;4、新建住宅区及老居民区。

第2.0。

3条公共厕所的相间距离或服务范围: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为300〜500m,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m,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约750〜1000m为宜;居民区的公共厕所服务范围:未改造的老居民区为100〜150m,新建居民区为300~500m(宜建在本区商业网点附近)。

第2.0.4条公共厕所建筑面积规划指标:1、新住宅区内公共厕所: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6〜10m2;2、车站(含站前广场)、码头、体育场(馆)等场所的公共厕所:千人(按一昼夜最高聚集人数计)建筑面积指标为15~25m2;3、居民稠密区(主要指旧城未改造区内)公共厕所;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20〜30m2;4、街道公共厕所千人(按一昼夜流动人口计)建筑面积指标为5〜10m2。

第2.0.5条公厕的用地范围:距公厕外墙皮3m以内空地为公共厕所用地范围,如确因条件限制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亦可靠近其它房屋修建.第2.0。

公共厕所的规划

公共厕所的规划

公共厕所的规划引言概述:公共厕所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对于维护城市环境的卫生和人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公共厕所的规划需要考虑到人流量、卫生设施、可持续性以及易于维护等因素。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公共厕所的规划。

一、人流量1.1 人流量的分析:公共厕所的规划首先需要根据所在位置的人流量进行分析。

这可以通过人口普查、交通流量统计等方式进行。

根据不同场所的人流量,可以确定公共厕所的规模和数量。

1.2 公共厕所的位置:公共厕所的位置应该考虑到人流量的集中区域,如商业中心、公园、车站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公共厕所的分布均匀性,以便满足不同区域的需求。

1.3 公共厕所的分时段使用:根据人流量的变化,可以考虑在高峰期增加公共厕所的数量,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卫生设施2.1 卫生设施的种类:公共厕所的规划需要考虑到提供多种卫生设施,如洗手池、纸巾、卫生纸、垃圾桶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应该符合卫生标准,并且易于使用和维护。

2.2 卫生设施的数量:公共厕所的规划需要根据人流量和使用频率确定卫生设施的数量。

在高人流量的地区,需要增加卫生设施的数量,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2.3 卫生设施的维护:公共厕所的规划还需要考虑到卫生设施的维护问题。

定期清洁和维修设施是保持公共厕所卫生的关键。

同时,还可以考虑使用智能化设备,如自动感应水龙头和洗手液器,以减少人员接触并提高卫生程度。

三、可持续性3.1 节水节能:公共厕所的规划应该考虑到节水和节能的原则。

可以采用节水冲洗系统、水龙头自动关闭装置等技术手段,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另外,使用LED灯具和太阳能照明等技术,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3.2 环保材料:在公共厕所的规划中,应该选择环保材料,如环保瓷砖、环保涂料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还可以考虑使用可降解的卫生纸和垃圾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3 垃圾分类:公共厕所的规划还可以考虑设置垃圾分类设施,方便人们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公共厕所的规划

公共厕所的规划

公共厕所的规划一、引言公共厕所的规划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理规划公共厕所的位置、数量和设计,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公共厕所的规划。

二、公共厕所的位置选择1. 根据人口密度和流动性,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公共厕所。

例如,在商业区、旅游景点、公园、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立公共厕所,以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

2. 公共厕所的位置应尽量靠近主要道路和交通枢纽,方便市民和游客的使用。

3. 考虑到残疾人士和老年人的需求,应在公共厕所附近设立无障碍通道和便利设施。

三、公共厕所的数量规划1. 根据人口规模和流动性,合理确定公共厕所的数量。

一般来说,每1000人至少应配备一个公共厕所。

2. 在人口密集区域,应增加公共厕所的数量,以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

3. 针对特定场所,如公园、体育场馆等,根据人流量和活动规模,适当增加公共厕所的数量。

四、公共厕所的设计要求1. 公共厕所的外观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符合城市整体形象。

可以采用现代简约风格,注重细节和人性化设计。

2. 公共厕所的内部空间应宽敞明亮,设有足够的隔间,保障使用者的隐私。

3. 公共厕所应配备洗手池、镜子、卫生纸等基本设施,并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4. 考虑到环保和节能,公共厕所应配置节水设备、太阳能照明等可持续性设计。

五、公共厕所的管理与维护1. 建立公共厕所的管理机构,负责公共厕所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2. 定期对公共厕所进行清洁、消毒和维修,保持良好的使用环境。

3. 设置监控设备,加强对公共厕所的安全管理,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4. 加强对公共厕所的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和游客文明使用公共厕所,提高公共卫生意识。

六、公共厕所的投资与建设1.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公共厕所建设的投入,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2.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厕所的建设和运营,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提高建设效率和管理水平。

3.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公共厕所的捐赠和赞助,共同推动公共厕所建设的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公共厕所的建设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纳入详细规划,使公共厕所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符合市容环境卫生要求,更好地为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服务,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公共厕所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县、镇独立工矿区公共厕所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亦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公共厕所的单位,应负责贯彻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规定。

第1.0.4条各级环境卫生部门应对公共厕所的设计和建设进行监督指导。

第二章公共厕所的规划
第2.0.1条公共厕所是城市公共建筑的一部分,是为居民和行人提供服务的不可缺少的环境卫生设施,在制订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区的详细规划时,城市规划部门应将公共厕所的建设同时列入规划。

第2.0.2条城市中下列范围应设置公共厕所:
1、广场和主要交通干路两侧;
2、车站、码头、展览馆等公共建筑附近;
3、风景名胜古迹游览区、公园、市场、大型停车场、体育场(馆)附近及其它公共场所;
4、新建住宅区及老居民区。

第2.0.3条公共厕所的相间距离或服务范围: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为300~500m,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m,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约750~1000m为宜;居民区的公共厕所服务范围:未改造的老居民区为100~150m,新建居民区为300~500m(宜建在本区商业网点附近)。

第2.0.4条公共厕所建筑面积规划指标:
1、新住宅区内公共厕所: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6~10m2;
2、车站(含站前广场)、码头、体育场(馆)等场所的公共厕所:千人(按一昼夜最高聚集人数计)建筑面积指标为15~25m2;
3、居民稠密区(主要指旧城未改造区内)公共厕所;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20~30m2;
4、街道公共厕所千人(按一昼夜流动人口计)建筑面积指标为5~10m2。

第2.0.5条公厕的用地范围:距公厕外墙皮3m以内空地为公共厕所用地范围,如确因条件限制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亦可靠近其它房屋修建。

第2.0.6条在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发展附属式公共厕所,并应设置直接通至室外的单独出入口和管理间。

第2.0.7条公共厕所的建筑标准:根据其位置的重要程度可分为三类,见表1。

涉外单位可高于一类标准。

旱厕可参照三类厕所标准执行。

如属急需,并近期有建设规划者,可酌情修建临时性厕所。

第2.0.8条选择公厕修建位置要明显、易找、便于粪便排入城市
排水系统或便于机械抽运。

第2.0.9条厕所内面积概算指标:厕所每一蹲位(包括大便蹲(坐)位、小便站位、走道宽度以及其它设备等)建筑面积概算指标为4~9m2。

(一类厕所7~9m2,二类厕所为5~7m2,三类厕所为4~6m2)。

第三章公共厕所的设计
第一节设计原则
第3.1.1条公共厕所的设计原则是适用、卫生、经济;在便于排运粪便的前提下,
适当注意美观。

第二节设计基本规定
第3.2.1条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男、女蹲(坐)位设置比例以1∶1或3∶2为宜。

第3.2.2条公共厕所室内净高以3.5~4.0m为宜(设天窗时可适当降低)。

室内地
坪标高应高于室外地坪0.15m以上。

化粪池建在室内地下的,地坪标高则要以化粪池排
水口而定,排水管坡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保证化粪池污水顺利排出。

第3.2.3条公共厕所的建筑通风、采光面积与地面面积比应不小于1∶8,如外墙
侧窗采光面积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增设天窗,南方可增设地窗。

第3.2.4条每个大便蹲位尺寸为1.00~1.20m×0.85m~1.20m,
每个小便站位尺寸(含小便池)为0.70m(深)×0.65m(宽)。

独立小便器间距为0.80m。

第3.2.5条厕内单排蹲位外开门走道宽度以1.30m为宜;双排蹲位外开门走道宽度以1.50m为宜。

蹲位无门走道宽度以1.20~1.50m 为宜。

第3.2.6条各类公共厕所蹲位不应暴露于厕所外视线内,蹲位之间应有隔板,隔板高度自台面算起,应不低于0.9m。

第3.2.7条通槽式水冲厕所槽深不得小于0.40m,槽底宽不得小于0.15m,上宽为0.20~0.25m。

第3.28条一、二类公共厕所的男、女厕应最少各设一个洗手盆,蹲(坐)位数超过10个以上,可酌情增加。

公共厕所内每个蹲位应设置坚固、耐腐蚀挂物钩。

第3.2.9条单层公共厕所窗台距室内地坪最小高度为1.80m;双层公厕窗台距楼地面最小高度为1.50m。

第3.2.10条男、女厕大便蹲(坐)位分别超过20时,宜设双出入口。

第3.2.11条厕所管理间面积为5~12m2,工具间面积为1~2m2。

第3.2.12条通槽式公共厕所以男、女厕分槽冲洗为宜。

如合用冲水槽时,必须由男厕向女厕方向冲洗。

第3.2.13条男厕所小便器(池)与大便器(槽)分室设置为好。

建二层以上公共厕所时,男小便间应设在底层。

第3.2.14条公共厕所的进出口处,必须设有明显标志,标志包括中文(一类厕所可加英文)和图像。

第3.2.15条公厕应考虑防蝇、防蚊设施。

第3.2.16条厕所四周应植树种花以美化环境。

第3.2.17条公厕设计应尽量采用高效、节水型的卫生设备。

第三节公共厕所构造基本要求
第3.3.1条为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并便于洗刷厕所,地面、蹲台、小便池及墙裙,均须采用不透水材料做成。

地面应有适当坡度(0.01~0.015),并安设水沟或地漏,以排除洗刷废水。

第3.3.2条厕所换气量:每个大便蹲(坐)位不得少于40m2/h,小便位也不得少于20m2/h,旱式厕所应根据其排气情况适当增加其换气量。

第3.3.3条厕所通风要优先考虑自然通风。

换气量不足时,应增设机械通风。

设计时应着重考虑以下措施:
1、建筑朝向的选择:尽量使厕所纵轴垂直于夏季主导风向,同时要综合考虑防止太阳辐射以及夏季暴雨的袭击等;
2、增大门窗开启角度,改善厕内的通风效果,见图1。

3、加大挑檐宽度导风入室,见图2;
4、开设天窗时应在天窗外侧加设挡风板,以保证通风效果,挡风板的加设方法如
图3和图4。

5、增设引气排风道。

第3.3.4条寒冷地区厕所应采取保温防寒措施。

第3.3.5条对外围传热异常部位和构件应采取保温措施。

1、窗的保温:应在满足采光通风等要求下,尽可能减少窗口面积,并改善窗的保温性能。

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双层窗甚至三层窗。

2、冷桥部位保温:围护结构中,应在冷桥构件外侧附加保温材料。

第3.3.6条公共厕所卫生器具数量的确定,见表3。

第3.3.7条设计化粪池(贮粪池)应采用不透水材料做成,池盖必须坚固(特别是可能行车的位置)、严密合缝,检查井、吸粪口等要高出地面,以防雨水倾入,井盖应为圆形,以保安全。

化粪池(贮粪池)的位置应靠近道路以便清洁车抽吸。

第3.3.8条化粪池容积可按表4和给水排水国家标准图集S213、S214选用。

第3.3.9条粪便不能通入排水系统的公共厕所,应设贮粪池。

第3.3.10条旱式厕所和粪便不能通入排水系统的水冲洗厕所贮粪池容积计算:
第3.3.11条不能修建和厕所用量相当的化粪池时,可因地制宜修建不同形状和容积的截粪井(见附录一),不要求污泥腐化,根据使用情况随时进行清运。

第3.3.12条化粪池或贮粪池宜设置在公共厕所背面或人们不经常停留、活动之处,并应考虑清运粪便方便,化粪池距离地下取水构筑物不得小于30m,化粪池壁距其它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如受
条件限制时,可酌情减少,但不得影响建筑物基础。

第3.3.13条公共厕所粪便排出口必须设置直径为150~300mm 的耐腐蚀材料存水弯,以防下水道恶臭气进入厕内。

第3.3.14条凡排水管道为雨污分流制系统的地区,可将公共厕所粪水直接排入污水管道。

第3.3.15条旱式厕所应在粪便入口两侧设置倒阶梯形防蛆沿(见附录二)。

第3.3.16条通风孔及排水沟等通至厕外的开口处,需加设铁篦防鼠。

第3.3.17条附属式厕所必须是水冲厕所。

设计时如自然采光和通风不能满足照度和排气要求,应考虑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每1000~1500户设一处;宜设于人流集中处,建筑面积30---60,用地面积60---100(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环卫设施设置标准上要求公共厕所,按城镇道路人流量确定设置间距,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和商业闹市区道路,间距为300~500m。

一般街道间距不大于800m。

按地区面积确定设置数量:旧区成片改造地段和新建小区每平方公里不少于3座。

公共厕所建筑面积应根据人口流动量因地制宜,统筹考虑。

一般建筑面积规划指标规定如下:
一、居住小区内6~10m/千人;
二、车站、码头、体育场(馆):15~25m/千人;
三、广场、街道:2~4m/千人;
四、商业大街、购物中心:10~20m/千人;
五、城镇公共厕所一般按常住人口2500~3000人设置一座。

其建筑面积一般为30~50m2。

房产及其他单位经环境卫生部门核准在街巷内建造供没有卫生设施住宅的居住使用的厕所,一般按服务半径70~100m设置一座。

厕所建筑面积按所服务的人口数量确定。

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一般不应超过7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