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科肌肉减少症诊疗规范
老年肌少症的评估及干预

老年肌少症的评估及干预胡世莲;方向【摘要】肌少症是与增龄相关的骨骼肌减少过程,与活动减少相关,在老年人中常见,可导致跌倒、失能及增加死亡风险.肌少症虽然一直被定义为增龄性的肌量减少和肌力下降,但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不同的国际工作小组对这种综合征的正确名称(与老年人肌肉和力量的损失相关)仍在争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充分认识肌肉衰减综合征并开展积极防治,对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老年肌少症的肌量、肌强度和日常活动功能评估方法和针对老年肌少症的各种干预方法作一述评.%Sarcopenia is an age-related process of skeletal muscle loss associated with declining physical performance,highly prevalent among older subjects,with a negative prognostic effect on falls,disability and mortality risk.Sarcopenia has since been defined as the loss of skeletal muscle mass and strength that occurs with advancing age.While the clinical relevance of sarcopenia is widely recognized,there is currently no universally accepted definition of the disorder.Different working groups are still debating about the right name for this syndrome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loss of muscle mass and strength in the elderly).We review current approaches to the definition of sarcopenia and the methods used for the assessment of mass,strength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 in older people,and summarize the various intervention approach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arcopenia in the elderly.As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ese population aging,full understanding and active prevention andtreatment of sarcopenia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and reduce the complication of the elderly.【期刊名称】《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年(卷),期】2017(020)002【总页数】5页(P113-117)【关键词】肌疾病;早期干预(教育);早期医疗干预;老年人【作者】胡世莲;方向【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老年医学研究所,肿瘤免疫与营养治疗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01;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老年医学研究所,肿瘤免疫与营养治疗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5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世界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
肌肉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肌肉减少症的研究进展作者:肖潇胡松刘佳毛拥军来源:《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06期[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骼肌肉老化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肌肉减少症(肌少症)是一种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的综合征,其特点主要包括肌量减少、肌力下降和肌功能减退。
肌少症与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增加、独立性丧失及因健康状况较差而住院治疗等有关。
肌少症的发病与多种因素(如年龄、营养、运动、激素等)有关,其防治方法也有多种(如营养补充、抗阻训练、激素替代等)。
本文就国内外有关肌少症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诊断及防治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肌萎缩;流行病学;病因学;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R74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5532(2018)06-0734-05目前世界正在迅速地进入老龄化社会,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预计将从2015年的6.1亿增加到2050年的20多亿[1]。
而肌肉骨骼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占老年人疾病的7.5%[2]。
肌肉减少症(肌少症)是以肌量减少、肌力下降和肌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综合征,它与老年人跌倒和骨折风险增加、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等有关[3]。
近年来肌少症备受关注,国外对肌少症可能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发现了其可能有效的防治方法,而国内关于肌少症的研究较少。
本文就肌少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肌少症的定义肌少症最初由ROSENBERG在1989年提出,指与年龄相关的肌量损失和肌力下降[4]。
1998年,DELMONICO等[5]首先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量肌量,定义肌量低于年轻健康人群2个标准差者为肌少症。
2010年老年肌少症欧洲工作组[6](EWGSOP)和2011年国际肌少症会议工作组[4](ISCCWG)进一步将肌少症定义为:一种广泛的、渐进性的骨骼肌量和肌力丧失,伴有身体活动障碍、生活质量降低等不良后果风险的综合征。
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05
非药物治疗手段探讨
物理治疗方法介绍
要点一
运动疗法
通过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 平衡训练等,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身体功能。
要点二
物理因子治疗
利用声、光、电、磁等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促进肌肉组 织的血液循环和代谢,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中医中药在肌少症中应用价值
中药调理
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进行性、 全身肌肉量减少和/或肌肉力量下降或 肌肉生理功能减退的综合征。
危害
肌少症会导致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 跌倒风险增加、生活质量降低、死亡 率升高等不良后果。
全球及中国老年人肌少症现状
全球现状
肌少症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上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患病率存在差异,但总 体趋势相似。
干预,改善心理状态。
认知功能训练
通过认知功能训练如记忆训练、注 意力训练等,提高老年人的认知功 能,延缓认知衰退。
社会参与
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 加社交互动,提高生活质量。
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探讨
1 2 3
组建多学科团队
包括营养学、运动医学、心理学、康复医学等多 个领域的专家,共同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肌少症 防控干预服务。
饮食习惯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偏 食、挑食、过度节食等, 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 ,增加肌少症的风险。
运动锻炼不足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锻炼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力量下降,增加肌少症的发生率。
运动方式不当
不适当的运动方式或强度可能无法有效刺激肌肉生长和力量提升,甚至可能导 致运动损伤。
慢性疾病与药物使用
家庭成员应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 肌少症的防控干预工作,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PPT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介绍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与预防 • 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
01
介绍
定义与特征
定义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也称为肌 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肌肉 质量减少和肌肉力量下降的综合 征。
特征
主要特征包括肌肉质量减少、肌 肉力量下降、易跌倒和骨折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
研究已经发现多种因素可能导致肌少症的发生,包括年龄 、营养、运动、内分泌和遗传等,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深 入了解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未来研究方向
早期诊断和预防
研究如何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措施预 防肌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 质量。
新型治疗手段
探索新型的治疗手段,如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等,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肌少 症的问题。
鉴别诊断
其他神经肌肉疾病
肌少症需与其他神经肌肉疾病进行鉴别,如多发性肌炎、重 症肌无力等。
其他骨骼疾病
肌少症患者骨折风险增加,需与其他骨骼疾病进行鉴别,如 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等。
03
治疗与预防
治疗策略
营养干预
针对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 的饮食计划,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 矿物质的摄入,以改善肌肉质量和功 能。
运动疗法
康复治疗
针对老年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物理疗 法、按摩、针灸等康复手段,缓解肌 肉疼痛和僵硬,促进肌肉恢复。
鼓励老年人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和抗 阻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 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01
02
03
激素治疗
对于特定原因引起的肌少 症,如性腺功能减退等, 可考虑使用激素类药物进 行治疗。
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的足底压力变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223·研究原著·何媛媛,女,1982年生,安徽省铜陵市人,汉族,2016年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内分泌与代谢病的研究。
共同第一作者:丁呈彪,男,1986年生,安徽省合肥市人,汉族,2013年安徽医科大学毕业,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关节疾病及运动损伤康复。
通讯作者:孙梦雯,硕士,主任医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科,安徽省合肥市 230001文献标识码:A投稿日期:2019-09-24 送审日期:2019-09-29 采用日期:2019-11-15 在线日期:2019-12-30He Yuanyuan, MD, Attending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STC, Division of Life Sciences and Medicin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01, Anhui Province, ChinaDing Chengbiao, Master, Attending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ports Medicin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01, Anhui Province, ChinaHe Yuanyan andDing Chengbiao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Corresponding author: Sun Mengwen, Master, Chief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STC, Division of Life Sciences and Medicin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01, Anhui Province, China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的足底压力变化何媛媛1,丁呈彪2,张薇薇1,严 光1,孙梦雯1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科,安徽省合肥市 230001;2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安徽省合肥市 230001)DOI:10.3969/j.issn.2095-4344.2618 ORCID: 0000-0003-2320-8026(何媛媛);0000-0002-3764-2192(丁呈彪)文章快速阅读:文题释义:肌肉减少症:随着增龄和老年化过程,老年人的肌量逐渐减少,肌肉力量与肌肉强度也出现相应的下降,称为肌肉减少症。
老年医学关于肌少症方向的sci

老年医学关于肌少症方向的SCI一、引言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逐渐增多,老年医学也备受关注。
肌少症(S ar co pe ni a)作为老年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指的是老年人由于骨骼肌质量、力量和功能的减退而引起的一系列机能下降的综合症候群。
本文将通过分析近期SC I文献,探讨老年医学关于肌少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二、肌少症的定义和病因2.1定义肌少症是一种老年人骨骼肌质量、力量和功能下降的疾病,导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受限。
2.2病因肌少症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年龄因素、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
年龄是导致肌少症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肌质量和力量逐渐减退。
生物学因素包括激素水平的改变、炎症反应的累积等。
环境因素如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等也是导致肌少症的重要原因。
三、肌少症的诊断和评估3.1诊断标准肌少症的诊断标准包括肌肉质量的减少、肌力的下降以及肌肉功能的减退。
常用的诊断工具有肌肉质量和功能测量仪器、肌力测试等。
3.2评估方法评估肌少症的主要方法有肌力测试、肌肉质量的计算、功能性评估等。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手握力测试、肌电图测量等。
四、肌少症的预防和治疗4.1预防措施肌少症的预防措施包括定期进行体能训练,提高肌肉质量和力量;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等。
4.2治疗方法肌少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运动疗法、药物治疗以及营养干预等。
适度的体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肌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节激素水平等途径缓解肌少症的症状;营养干预包括增加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D等,有助于增加肌肉质量和减少肌肉功能下降。
五、肌少症的研究进展近年来,肌少症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遗传因素、炎症反应、饮食因素等,深入探讨了肌少症的发病机制。
同时,相关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进。
六、结论通过对广泛的SC I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老年医学领域关于肌少症方向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
肌少症的预防和治疗愈发重要,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住院老年患者肌少症危险因素研究

住院老年患者肌少症危险因素研究黄丽红;徐为民;刘敏;高识【摘要】目的探讨我院老年住院患者肌少症与年龄、性别、骨密度、骨质疏松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科室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住院患者100人,记录一般情况,采用双能X线法测量股骨头骨密度(h-BMD)、腰椎骨密度(l-BMD)及四肢骨骼肌含量(ASM),计算出相对四肢骨骼肌指数(RASM),通过6米步行测试和测量握力评价躯体功能,应用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诊断标准诊断及评估肌少症.采用Pearson及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统计肌少症与上述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卡方检验验证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结果所有老年患者RASM均与年龄呈负相关(男性r=-0.506,女性r=-0.659,P均<0.01),男性RASM与BMI、l-BMD呈正相关(BMI:r=0.380,l-BMD:r=0.295,P均<0.01),女性RASM与h-BMD、l-BMD 呈正相关(h-BMD:r=0.682,P<0.05、l-BMD:r=0.69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老年男女性患者年龄是肌少症发病的危险因素,高龄老年人l-BMD与肌少症明显相关,老年女性的骨骼肌减少是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因素.结论肌少症与年龄、BMI、BMD、骨质疏松均有一定相关性,对于老年住院患者来说,骨质疏松是肌少症的明确危险因素.%Objective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rcopenia and age,gender,bone mineral density (BMD)and os-teoporosis in hospitalized elderly patients.Methods All 100 patients,were selected from geriatrics department with our hospital in September 2015 to September 2016.The BMD (g/cm2 )of lumbar spine and hip,the 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ASM ),relative 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index(RASM),were detected by dual energy X-ray bone density measurement.The muscle strength was evaluated by grip strength.The physical function wasassessed by 6 meters walking test.The sarcopenia was comprehensive diagnosed by AWGS criteria.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SM, RASM,muscle strength and BMD was analyzed by Pearson and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s,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arcopenia and osteoporosis was analyzed by chi-square test.Results RASM had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age in both genders(male r=-0.664,P<0.01 female r=-0.659,P<0.01),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BMI and BMD (BMI:male r=0.482,P<0.01,female r=0.295(P<0.05),hip:maler=0.561,P<0.01,female r=0.682,P<0.01,lumber:male r=0.520,P<0.01,female r=0.695,P<0.01),ha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osteo-porosis(male r=-0.458,P<0.01,female r=-0.623,P<0.01).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for elderly male patients,age and femoral bone density (h-BMD)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arcopenia,but for elderly fe-male patients BMI did.Conclusion For all elderly patients sarcopenia has correlated with age,and BMI,the BMD and osteoporosis.For elderly patients,osteoporosis is definitely a risk factor of sarcopenia.【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8(022)001【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肌少症;骨质疏松症;相关性;老年;骨骼肌【作者】黄丽红;徐为民;刘敏;高识【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老年病科,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老年病科,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老年病科,吉林长春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核医学科,吉林长春 1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2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跌倒、失能、骨折等增龄性疾病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骨质疏松、骨关节退行性改变已受到广泛关注,但肌少症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

结果:女性群体中,少肌症是骨质流失的一个 危险因素,少肌症人群发生骨质流失的情况是非 少肌症人群的1.676倍。
结论:肌肉减少症对女性骨质状况有一定影响 ,加强运动、增加身体肌肉含量对预防骨质疏松 有重要作用。
生活方式的变化
随着衰老,体力活动水平降低,生理系统机能会适应 性下降,运动能力会进一步降低。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神经因素的改变
发生在脊髓运动神经元、外周神经和神经肌肉接头。有研究表 明,衰老骨骼肌神经支配的改变,包括去神经支配和恢复神经 支配、运动单位重塑和丢失。衰老骨骼肌运动单位重塑会导致 骨骼肌纤维类型组成的改变。
②n-6( omega-6)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促使肌肉蛋白分 解,加剧炎症反应来促进少肌症的形成。 ③CLA-共轭亚油酸还可通过干扰二十碳烷酸代谢来降低炎症 反应,降低氧化活性和肌肉蛋白的分解来增加肌肉量和肌力 。
肌少症进程中肌肉形态学变化
运动单位是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每个运动单位由一 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纤维组成。 据组成运动单位的肌纤维类型不同,可将运动单位分为 慢肌运动单位( 紧张性运动单位) 和快肌运动单位( 运动性 运动单位) 。慢肌运动单位主要由Ⅰ型肌纤维组成,快肌 运动单位主要由Ⅱ型肌纤维组成。 • 与青年肌肉相比,肌肉减少症患者肌肉中的快肌和慢肌运 动单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其中快肌运动单位下降最明 显,原因为快肌运动神经元急剧丢失,导致Ⅱ型肌纤维失 去神经支配而萎缩、丢失.
肌少症发病的可能机制
目前尚不明确,但总的来说它是与年龄相关的, 与营养、免疫、激素、代谢、炎症细胞因子浓度增 加、神经退化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医学科肌肉减少症诊疗规范
合成类固醇激素则存在严重的副作用,应慎用。
后者是一类新型的肌肉增强剂,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2.4.2.生长激素类似物和肌肉特异性激素:这些药物可增加肌肉质量和体重,但副作用较多,应慎用。
2.4.
3.β-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可增加肌肉力量和体力,但副作用也较多,应慎用。
2.5.康复治疗:针对老年人肌少症的康复治疗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旨在提高老年人的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预防跌倒等意外事件。
康复治疗需要个性化制定方案,因人而异,包括治疗时间、治疗强度和治疗方式等。
2.6.手术治疗:肌少症患者如伴有严重的肌肉减少和功能障碍,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肌肉移植、关节置换等。
手术治疗需要谨慎选择适当的患者,避免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
3.结语:
老年人肌少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其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肌肉量、肌力、肌肉功能和日常生活
能力等。
预防和治疗肌少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加强运动、保持健康饮食、合理用药和定期体检等。
大剂量睾酮能够有效地增加男性和女性的肌量和肌力。
生长激素类药物的研究表明,它可以增加老年人的瘦肉量和肌量。
与睾酮联合应用可以在8周内增加肌量,在17周达到最大肌
肉强度。
然而,使用此类药物可能会导致关节肌肉疼痛、水肿、腕管综合征和高血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及男性乳房发育等不良反应。
交感神经β2受体兴奋剂___可以增加心衰患者的肌量。
但是,病例对照研究表明,短效β-兴奋剂可能会增加骨质疏松
性骨折的风险。
其他类型β-兴奋剂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没
有影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可以增加左
室收缩功能障碍老年人的行走距离。
HYVET研究表明,培哚
普利可以降低髋部骨折的风险。
但是,___对骨骼肌作用的直
接证据还不足。
肌肉生长抑制素抗体、活化素Ⅱ受体配体捕获剂等新型药物以肌肉为靶点,目前仍在研发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