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病案分析 (1)
呼吸衰竭病例分析

呼吸衰竭病例分析
病史回顾
患者是一名65岁男性,因呼吸困难和氧饱和度下降入院。
他有高血压病史,
长期吸烟,过去几周开始出现呼吸急促和咳嗽症状。
最近三天内患者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空气不足,同时伴有胸痛和咯血。
入院时患者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
(PaO2)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pH 值下降。
体格检查
入院时患者意识清楚,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呼吸音减弱,双肺闻及湿啰音。
胸部X光显示双肺散在斑片状浸润影,右肺下叶实变明显。
诊断与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引起的呼吸衰竭,病原学检查显示为细菌感染。
患者立即接受氧疗、抗
生素治疗和呼吸支持。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血气分析结果以及肺部影像学表现。
随访与预后
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呼吸困难症状逐渐缓解,血气分析结果逐渐改善。
在院内
多学科团队的协同治疗下,患者逐渐康复出院。
在出院后,患者需长期随访并戒烟控制高血压,以减少呼吸衰竭的复发风险。
结论
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见于患者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的
基础上。
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同时,患者也需要长期的随访和管理以预防疾病的复发。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呼吸系统疾病病案

呼吸系统疾病病案————————————————————————————————作者:————————————————————————————————日期: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题(一)患者,男,23岁,因咳嗽、咯血、发热1月入院。
患者1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血,为痰中带血,量少。
并有午后发热,最高体温38℃, 不伴畏寒,次日体温可自行降至正常。
夜间盗汗明显,食欲下降,睡眠差。
在当地卫生院予静脉抗生素(具体不详),疗效欠佳,遂来我院。
起病以来,患者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约3Kg。
既往体健,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
ﻫ体查: T37.8 ℃ BP120/80mmHg 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侧锁骨上各扪及一蚕豆大小淋巴结,边界清楚,质韧,固定,有压痛。
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
心界不大,HR80次/分,律齐,无杂音。
余(-)。
门诊资料: 血象:WBC 9.0×10 9/L N 56% ﻫ X线:双上肺见云雾状渗出灶,边缘模糊。
问题:1.该患者初步的医疗诊断可能是什么?2.为明确诊断尚需完善那些辅助检查?3.提出常用护理诊断(2-3个)及依据。
ﻫ4.简述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ﻫ(二)患者,男性,28岁,因高热,咳嗽,胸痛3天入院。
3天前淋雨后出现高热,体温达39.2℃,畏寒,咳嗽,咳痰,伴右侧胸痛,咳嗽时加剧,无皮疹、咯血。
既往体健。
体查:T38.8℃,R20次/分,BP 100/60mmHg ,急性热病容,口角疱疹,右下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心率96次/分,律齐,无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肝脾不大。
余(-)。
ﻫ血象: HB150g/L,WBC11.0×10 9/L, N 86% ,L13%.X线:右下肺大片密度增高影ﻫB超:右胸腔少许积液。
ﻫ问题:1、提出医疗诊断与依据。
2、分析患者胸痛的原因,叙述其右侧胸腔积液的特点。
3、提出护理诊断及依据,简述护理措施。
ﻫ(三)某患者,男, 68岁。
呼吸系统疾病病案 (1)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题(一)患者,男,23岁,因咳嗽、咯血、发热1月入院。
患者1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血,为痰中带血,量少。
并有午后发热,最高体温38℃,不伴畏寒,次日体温可自行降至正常。
夜间盗汗明显,食欲下降,睡眠差。
在当地卫生院予静脉抗生素(具体不详),疗效欠佳,遂来我院。
起病以来,患者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约 3Kg。
既往体健,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
体查:T37.8 ℃ BP120/80mmHg 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侧锁骨上各扪及一蚕豆大小淋巴结,边界清楚,质韧,固定,有压痛。
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
心界不大,HR80次/分,律齐,无杂音。
余(-)。
门诊资料:血象:WBC 9.0×10 9/L N 56%X线:双上肺见云雾状渗出灶,边缘模糊。
问题:1.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什么?2.护理诊断是什么?3.为明确诊断尚需完善那些辅助检查?4.简述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二)患者,男性,28岁,因高热,咳嗽,胸痛三天入院。
三天前淋雨后出现高热,体温达39.2℃,畏寒,咳嗽,咳痰,伴右侧胸痛,咳嗽时加剧,无皮疹、咯血。
既往体健。
体查:BP 100/60mmHg ,急性热病容,口角疱疹,右下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心率96次/分,律齐,无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肝脾不大。
余(-)。
血象:WBC 11.0×10 9/L N 86%X线:右下肺大片密度增高影B超:右胸腔少许积液。
述其护理诊断及措施。
(三)某患者,男, 68岁。
因发热、咳嗽加重3天,意识不清1天入院。
既往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30余年,活动后气短8年,有高血压病史5年。
入院查体:T38.8℃,P120次/分,R32次/分,BP158/84mmHg,嗜睡,球结膜充血,轻度水肿,唇紫绀,气管居中,桶状胸,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0次/分,律齐,无杂音。
肝右肋下3cm,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病理征阴性。
常见呼吸系统病中医护理病案范文

常见呼吸系统病中医护理病案范文患者信息:姓名:李某性别:女年龄:54岁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诉:患者自述多次发作鼻塞、流涕,咳嗽有痰,咽痛等症状,咳嗽时间为一周左右。
现病史:患者于一周前出现咳嗽、咽痛、流涕、鼻塞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缓慢。
患者没有发热、胸闷、气促等症状。
期间没有及时就诊,自行口服感冒药,效果不佳,症状逐渐加重。
既往史:患者无重大手术史,无过敏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个人史:患者生活规律,作息正常,无吸烟、酒精等不良生活习惯。
查体:体温:36.8℃呼吸频率:20次/分心率:78次/分血压:120/80mmHg神志:清醒,言语清晰,自主呼吸眼结膜、口腔黏膜微红,无溢液颈软,无抵抗,无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两侧肺野可闻及少量湿罗音心律齐,无明显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脏肋下未触及下肢双侧多汗,无水肿辅助检查: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8.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65.5%2. 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阴性)3. 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清晰,无明显实变影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口服抗生素,对症治疗。
- 抗生素:如头孢呋辛片,一日三次,每次0.5g- 对症治疗:如解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颗粒,一日三次,每次0.3g2. 护理干预:-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 饮食清淡,多喝水,适当增加维生素摄入- 保持室内适宜温度和湿度,避免受凉- 定期测量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病程观察及效果评估:患者在住院期间伴以良好的护理干预,症状明显改善,咳嗽、流涕等症状减轻,无发热、胸闷等不适感。
抗生素治疗6天后,患者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恢复正常。
患者出院后继续口服抗生素和对症治疗,经过一周随访,症状完全缓解,患者恢复良好。
总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通过中医护理病案的准确记录和及时的药物治疗、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其康复。
内科学呼吸系统病案讨论

1 [提示] 患者,男,32岁,建筑工人。
主诉外伤1天后出现呼吸困难。
现病史 1天前于工作中从10米高交手架上摔下来,出现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
当时由120急救车送来医院。
当时查体见神志清楚,面色苍白,痛苦面容,四肢凉,脉搏 130次/分,血压60/30mmHg,腹胀满,有压痛,试穿抽出血性液体。
诊断腹部外伤,内脏破裂,失血性休克。
急诊外科手术,术中发现脾破裂,行脾切除术,由于失血较多,术中输同型血2500ml。
术中经过顺利,术后血压逐渐回升。
次日清晨,患者出现呼吸困难, 进行性加重。
体格检查口唇颜面发绀,呼吸频率45次/分,双肺闻及广泛湿性啰音。
辅助检查血气分析pH 7.35 ,PaO2 41mmHg,PaCO2 28mmHg,HCO3- 27mmol/L,氧合指数小于200mmHg,急拍胸部 X线片(见图5),显示以肺门为中心双肺弥漫斑片状阴影。
问题1 该患外伤后合并何种并发症?根据是什么?问题2 在确诊ARDS之前,如何排除左心功能不全或急性肺水肿?问题3 对于ARDS治疗应采取哪些措施?其中关键措施是哪一项?问题4 ARDS行机械通气的指征上什么?(李振华)问题1 解说诊断:失血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依据:外伤失血性休克,术中大量输血;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频率45次/分,用一般氧疗不能纠正低氧血症,氧合指数<200mmHg,胸片显示双肺弥漫浸润影。
问题2 解说除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外,排除左心功能不全的主要措施是心内漂浮导管检查,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如PCWP≤18mmHg基本可排除心源性因素。
问题3 解说①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肺部感染;②严格控制入液量,酌情使用利尿剂,以达到轻度负平衡;③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可减轻过敏、炎症和中毒反应,缓解支气管痉挛;④纠正严重低氧血症,机械辅助通气治疗。
治疗ARDS关键措施是机械通气。
由于广泛肺泡萎陷和肺水肿,肺顺应性下降,肺的通气、换气功能严重障碍,致机体严重缺氧。
内科护理学--病案分析

7.呼吸衰竭=慢性肺部疾病病史+发绀+血气 分析指标 I型:PaO2<60mgHg PaCO2 正常→ 重症 肺炎诱发 II型:PaO2<60mgHg PaCO2 >50mgHg → 慢阻肺诱发(气道阻塞)
8.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咳嗽+发热) 9.支气管扩张=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
延不愈病史+咳脓痰+咯血 10.肺脓肿=咳脓臭痰+高热+X线片/CT显示
体格检查:T39.2℃,P96次/分,R30次/分, BP 100/60mmHg ,急性热病容,右下肺叩 诊呈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心律齐, 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不大。
血常规: WBC 11.0×109 /L ,N 86%。X线:右 下肺大片密度增高影。B超:右胸腔少许积液。
临床诊断
• 肺炎链球菌肺炎/大叶性肺炎
辅助检查:胸片示右肺下叶背段可见片状阴影, 有空洞形成,无液平。血WBC 8.2×109/L,N 68%, Hb 132g/L。
• 问题: 根据以上病例摘要,请写出 初步诊断、 护理评估、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初步诊断:右下肺结核
诊断依据: 1.青年男性,起病相对较慢。咳嗽、咯血。 2.有低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结核中毒症状。 3.右下叶背段为结核好发部位,且有空洞形成 。 4.血WBC及中性粒细胞正常,抗感染治疗效果 欠佳。
(剂2)。通畅呼吸道:静脉点滴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支气管舒张
(3)肿瘤(肺癌):手术治疗后配合放疗、化疗、免疫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4)隔离(转结核病院治疗),执行传染病上报制度。
三、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
病例一
患者男性,28岁,因高热,咳嗽,胸痛三 天入院。三天前淋雨后出现高热,畏寒, 咳嗽,咳痰呈铁锈色,伴右侧胸痛,咳嗽 时加剧,无皮疹、咯血。 既往体健。
呼吸系统病案

病例一:患者男性,32岁,工人。以突发寒战,高热,伴头痛、乏力,周身酸痛,食欲不振1小时急诊入院。追问病史,患者平时体健,昨日淋雨,当时无特殊不适。体检:T400C,P115次/分,R34次/分,BPl5/10kPa,急性病容,面色潮红,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唇发绀。右上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及细湿罗音。心率115次/分,心律整齐,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较柔和。腹部,四肢无异常。X线:肺部有大片密度增高阴影。
问题:1.诊断。2.诊断依据。3.如何治疗,请举例。
答:1.诊断:继发型肺结核(浸润性)右上涂(-),初治。2.诊断依据:①有低热、乏力、咳嗽、咳痰等结核中毒症状。②经抗炎及对症处理无效。③X线胸片显示右上肺野浸润。④OT试验(++)。⑤血沉50mm/h。3.治疗方案:2SHRZ/2HR。3.该患者为初次涂阴病例可以联用INH,RFP,PZA为基础,疗程为6个月,强化期治疗两个月,即2HRZ/4HR。
3.处理原则是消除病因,尽快解除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巩固治疗,防止发作,防止并发症。
病例七:男,65岁,以咳痰30年,气短8年,下肢浮肿2年,加重6天之主诉入院。30年前开始每遇冬季咳嗽、咳白痰,晨起明显,8年前出现气短,2年前感心悸,间断下肢浮肿,6天前加重,并发热,吸烟30年,每日30支。T39.5oC,查体:T38.5oC,P120次/分,R28次/分,Bp14.6/9Kp,口唇发绀,球结膜充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语顫减弱,叩呈过清音,听诊两肺呼吸音低,呼气延长,可闻及干湿罗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20次/分,早搏2-4次/分,心音遥远,低钝,P2亢进,肝大肋下3cm,肝颈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指凹性水肿。血气分析:PH7.384,PCO266mmHg,PO249mmHg,BE+5.0mEg/L。胸片:右下肺动脉横径:20mm,肺动脉段:6mm,肺动脉圆锥高度:10mm,右心室扩大。心电图:①肺性P波。②电轴+110o。③RV1+SV5=1.23mv。④重度顺钟向转位。
《内科护理学》复习题库

《内科护理学》复习题库呼吸系统疾病复习题一、填空题1.肺源性呼吸困难的类型分3种,分别是、、。
2.机械吸痰每次吸引时间应少于秒,两次抽吸间隔时间应在分钟以上。
3.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首选药物是,常用药物为。
4.支气管扩张行体位引流,原则上应使病变部位处于,引流支气管开口,借助重力使痰液排出。
5.支气管扩张病人的典型症状是、、。
6.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有、或伴。
7.当肺心病出现肺、心功能失代偿时主要以的表现最为突出,可有。
8.肺炎按解剖分类可分为、和。
9.Ⅰ型呼吸衰竭可短时间内给予吸氧;Ⅱ型呼吸衰竭给予吸氧。
10.呼吸衰竭起病主要是由所致的和。
二、判断题1.支气管扩张症病人多为干咳或刺激性咳嗽。
( )2.慢性咳嗽病人每天饮水量应在500m1以上。
( )3.肺炎病人要重点观察有无休克的征象。
( )4.静脉注射氨茶碱时,应缓慢注入,注射过快浓度过高可引起头晕、心悸、血压骤降等严重反应。
(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吸氧时,应该给予低流量间断吸氧。
( )6.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突出的表现的心力衰竭。
( )7.I 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是Pa02<60mmHg,无C02瀦留,PaC02 降低或正常。
( )8.慢性肺炎性心脏病主要致病因素是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 )9. I型呼吸衰竭是肺泡通气功能障碍。
( )10.咯血病人不存在黑便。
( )三、名词解释1.咯血2.医院获得性肺炎3.支气管扩张4.呼吸衰竭5.肺性脑病四、简答题1.简述支气管扩张患者发生窒息时的护理措施。
2.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五、病案分析题病案分析题1患者男性,68岁。
主诉:咳嗽、咳痰10年,伴喘息2年,加重7天。
患者慢性咳嗽、咳痰10年,近2年渐感呼吸急促、胸闷,活动时尤甚。
7天前因受凉后咳嗽咳痰加重,咳大量黄色粘液痰,出现胸闷气急,不能入睡,食欲下降。
体检:体温37.6℃,脉搏100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20/80mmHg。
口唇发绀,说话费力,桶状胸,听诊呼气时间延长伴哮鸣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病案分析(一)
一、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0岁。
因发热、咳嗽、胸痛3天于1994年3月5日9Am急诊入院。
患者发病前曾淋雨受凉,3月2日上午突然寒战、高热、频频干咳,右下胸刺痛,咳嗽及深呼吸时胸痛加剧,伴头痛及全身酸痛,不思饮食,全身乏力。
起病后第三天咳出少量铁锈色痰,胸痛加剧,高热持续不退。
昨晚10时左右突然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次,随之胸闷气急,全身大汗,体温骤降,一夜未眠。
病后未经治疗,3天未大便,小便黄少。
既往体健,无病史可供。
体查:T 37.4℃ P120次/分R40次/分 Bp10.6/6.9 Kpa (80/52 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烦躁,急性病容,面色灰暗,鼻翼扇动,唇绀,肢端发凉。
皮肤巩膜无黄染,无出血点。
颈软。
右胸呼吸运动受限,同侧第四前肋以下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呈管状呼吸音,未闻及罗音。
心浊音界不大,心音低钝,心率 120次/分,律齐,无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扪及,肠鸣音正常。
腱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征。
辅助检查:Hb 140g/L;WBC 22.5×10/L, N 0.88, L 0.12,核左移。
胸透见右下肺大片均匀致密阴影。
二、分析要求
(一)本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二)本病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三)本病的治疗要点有哪些。
病案分析示例(一)
●本病例特点:
一、起病前有淋雨受凉历史。
二、突起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咯铁锈色
三、起病第三天出现休克。
四、右下肺肺实变体征。
五、辅助检查
(一)WBC 及N明显↑核左移。
(二)X线:右下肺大片均匀致密阴影。
●本病可能的诊断
一、肺炎球菌肺炎——休克型肺炎。
二、急性肺脓肿?
三、急性胸膜炎?
四、干酪性肺炎?
五、金葡菌肺炎?
●诊断分析
一、本病最可能的诊断:
肺炎球菌性肺炎——休克型肺炎。
诊断依据:
(一) 肺炎球菌性肺炎
1、有发病前淋雨受凉的诱因。
2、症状与体征符合肺炎球菌肺炎:
1 突起寒战高热,伴头痛、全身酸痛,
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
②咳嗽,右侧胸痛,咳铁锈色痰等呼吸系统症状。
③有较典型的右下肺肺实变体征:
望:右侧胸廓运动略限;
触:右下肺语颤增强;
叩:右下肺呈浊音;
听: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呈管状呼吸音。
④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及恶心、呕吐均为本病症状体征。
4、辅助检查:
血象WBC及N明显升高,核左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