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医师针方要诀98053
胡光医生针灸临床运用

胡光医生针灸临床运用浅谈木穴在食、中、无名指9 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3个)所有脑中风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半身不遂、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遗症都可以用。
一周3次左右为佳,时间6——8分钟为佳,超过10分钟基本无效。
不会伤气。
对侧冷,针双侧;下肢冷痛,针双侧。
妙用小节穴:大指末节赤白鱼际处——握拳取穴腕顺1,2 小节腕顺1,2可治各种腰、腿痛,尤其是腰椎间盘脱出、突出、膨出,坐骨神经痛。
针:健侧,10分左右,令其动。
怪三针正会(百会)次白鼻翼治疗:1.顽固性癫痫脑瘫(涉及到运动功能障碍就用小节)2.多动症,3抽动秽语综合征(怪三针)厌食症(脾胃功能——斜次白——厌食)尿床(a. 正会(百会)次白鼻翼 b.杨四针(附睾炎精锁炎)c.重子、重仙、小大浮外间(哮喘) d、秩边透水道快速针刺1分钟杨四针(前列腺炎尿闭、尿失禁)眼黄(小指中节中点处)——斜眼小节配心膝、胆膝治膝关节痛(健侧针10分钟)鸡眼化脓曲池血海治污20分钟小节、心膝10分钟杨四针:人中、后溪、束骨、复溜扎10分钟,做主穴25分钟通督脉治椎管狭窄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腰突压迫神经髂前上棘疼如果杨四针效果差就加上:小节、腕顺1、2(先针,令其动)尿频、尿急、尿失禁:神经性膀胱:秩边杨四针泌尿系统(肾关三阴交秩边重子、重仙、小大浮外)痛症(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半夜发作)膝关节炎:杨四针膝关节周围;如有积液:取穴远一点,不要在膝盖周围渣,可取穴:梁丘、内外膝眼、阳陵泉膝关节疼痛不要脱离杨四针.治疗全身冷水过敏单用小节梅核点(劳宫穴下1寸)失音穴木穴:食指内侧主治:鹅掌风(交替扎)脚藓鼻流清涕(针刺半小时)心情烦躁(半小时)外阴溃疡:木穴高锰酸钾外洗克霉唑口腔溃疡治污穴患者生恶疮不收口,治污穴三针,患者回去后流出许多恶血水向下斜刺白塞氏荨麻疹丹毒带状疱疹(曲池、血海、治污)无名肿毒可放血血海白虫窝治牛皮藓效果相当好,但手法要做好,手法泻法3分钟中、下白肾关心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肾不交心阴虚、心阳虚更年期五心烦热中下白是补肾的要穴上三黄(大腿内侧三点)补肝下三皇(小腿内侧三点)补肾火包穴(脚第二趾第二节横纹正中扎针放血)心门:心动过速心常:(中指第一节之中线外开二分)心律不齐心膝:心慌意乱胆膝:心胆气虚神经官能症:中下白肾关心门正会灵骨,大白灵骨、大白:1.中风后遗症用健侧的灵骨、大白,下三重;2.如伴吞咽困难:失音上瘤(脚掌涌泉穴下3——5寸,根据患者的尺寸)3.可治脑瘤、一切肿瘤,语言障碍、嘶哑、息肉, 4. 三重:甲状腺肿大、甲亢、甲低,留针25分钟 5.脑瘫:木火、灵骨、大白、三重(健侧) 6.三重檀中:治乳腺增生肝硬化:重子重仙外三关肝癌:木穴眼黄外三关(膝盖外侧高骨与外踝连线,三等份三点):1.弥漫痛:先针灵骨、大白外三关 2.癌症鼻咽癌加木穴、失音,25——30分钟上三黄:肝经走向;下三皇:肾经走向治一切肝肾不足、尿崩症、糖尿病,中药离不开六位地黄丸、一贯煎1.糖尿病、尿崩症:上三黄肾关:下三皇明黄;交替使用 2.肝胆火旺:上三黄太冲或行间 3.肾阳虚(下肢冷)、肾阴虚:木火(肾阳虚)下三皇肾关 4.肝风内动:上三黄风池、顽骨、天柱、太冲邱四针:肝门、肠门(尺骨外侧,腕横上3寸再上三寸)、四花下、腑肠(扎正常人的像棉花,扎结肠炎时像有阻力,扎结肠癌时像石头,扎腹泻时像水果)可配老十针用赞竹:可治呃逆、气喘、打嗝、嗳气痔疮:承山(双针扎25分钟),用三棱针刺舌下系带肛裂:公孙、太白(一侧)神经性呕吐:公孙、太白、内关、足三里、怪三针(次白横刺)脾胃病公孙、太白(一侧)。
胡光董氏针灸医案

胡光董氏针灸医案异嗜(强迫症)XXX,财经大学研究生,品学兼优,啃手指甲,至露红肉,不能自已,苦不堪言。
针怪三针,一周痊愈未发。
洁癖(强迫症)XXX,税务局干部,洁癖,每日洗手数次,不能自制,舌脉特殊发现,针怪三针,一周如常,未复发。
带状疱疹后遗症黑奶奶,回民,美好里人,2003年病历。
带状疱疹后遗症,痛不堪言数月。
针:曲池、血海、制污。
一周而愈,随访二年后死于癌症。
带状疱疹高经理,某房地产老总,男,56岁。
带状疱疹,痛不堪言,舌红苔白脉数。
针:1-曲池、血海、制污;2-开四关。
一疗程痊愈。
带状疱疹急性期葛成,男,57岁,文革中68中校友,返城知青。
带状疱疹急性期,痛不堪言。
针:双曲池、双血海、制污。
五日而愈,随访无后遗症。
过敏性皮炎韩XX,女,50岁,南华里人。
过敏性皮炎,反复发作,骚痒,皮肤发黑。
针:1-双针曲池、双针血海、双针驷马;2-胃段夹脊。
一月愈。
每周一次巩固疗效。
驷马加下三黄有皮肤美白功效,推出美容组穴。
脑梗塞刘义权之父,63岁,2006-3-1突然昏厥,醒后右侧偏瘫,失语住三中心医院脑系科,家属要求针灸,经院方同意。
MR:左基底节梗塞,印象大脑中动脉深穿支窦纹动脉梗塞,经同意,当日针:1-失音、上瘤;2-灵大、三重、肾关。
次日上下肢能动。
三次,能吐好字。
一周能下地,简单语言。
三周出院,自理,叙述。
一月后能自己来院针灸,为奇效。
分析:1-针刺及时;2-院方24小时溶栓得力;3-患者积极配合锻炼。
目前已正常生活。
眼底出血梁桂林,男,45岁,天津无缝钢管厂工人。
有高血压史,突然于年月日左眼底出血,全盲,由于休病即意味放弃工作岗位,不得不带病上班,而且坚持高空作业。
由于经济原因只得常规服药,在土城门诊接受针灸治疗。
取穴:眼黄、四白、光明(即复溜)。
每日一次,一月后能见亮光,二月完全复明。
至今两目视物清晰,多次来访,仍坚持正常工作。
青光眼伴视神经萎缩徐振东,男,62岁。
青光眼,视神经萎缩。
胡光董氏奇针讲稿

胡光董氏奇针讲稿一、和谐针法组穴——头面部组穴(一)镇逆组穴:此组穴为攒竹穴和印堂上三分董事奇穴之镇静穴组成,三穴合为镇逆穴。
治疗范围:咳逆、喘息气逆、顽固呃逆、一切气机上逆诸症及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洁癖等。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梅核气加失音穴或梅核点2、喘息加重子穴、重仙穴、大间穴、小间穴、浮间穴、外间穴3、奔豚气加膻中穴或开四关(二)同步组穴:此组穴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部分。
1、小同步为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中同步为百会、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3、大同步为百会、四神聪穴、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上星穴(或神庭穴)、头维穴、率谷穴、印堂穴或加舌下三针。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2、血管性痴呆、早老性痴呆、嗜睡症(加三重穴)3、帕金森病或症(加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或上三黄、下三皇)4、精神分裂症(加怪三针、丰隆、少泽放血)5、癫痫(临症加减)二、和谐针法组穴——腹部组穴(一)新老十针学习参照金针王乐亭前辈的理论和老十针及老十针的应用,推广并发挥已扩大其治疗范围。
取穴详解:神阙上下左右1.5——2寸等分点加右日月穴和开四关。
外老十针为以上穴位加子宫穴。
临床应用及治验疾病:1、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
2、胃下垂、肾下垂加百会穴3、肾下垂、膀胱下垂、子宫下垂改为外老十针4、治疗不孕症、不育症:外老十针加妇科穴、还巢穴5、用于中风后遗症长期针灸调整期和久治不愈面神经坏死期面麻分为两种刺法:1、重刺日月,轻刺中州(柴胡疏肝散症;逍遥散症)2、重刺中州,轻刺日月(补中益气汤症;归脾汤症)提示:运用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思想和脾胃论的学术思想。
三、和谐针法组穴——腰背部组穴(一)华佗夹脊颈段、胸段、腰段、骶段,按宋冠生老师刺法,分为盘龙刺、花盆刺,28对穴之详述。
治疗范围:1、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假球麻痹、真球麻痹:颈段夹脊配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胸痹(胸痛及冠心病):胸段夹脊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心门3、脾胃病:脾胃段夹脊加新老十针:足三里、火菊、火连、火散4、萎缩性胃炎、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脾胃段夹脊加火主、火硬深透阳陵5、妇科疾病:腰骶段夹脊加外老十针:妇科穴、还巢穴6、用于胃下垂消瘦或肥胖病,调节下丘脑腹内侧核,腹外侧核的饱食、饿食中枢:配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及外老十针用于改善人体素质,调督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
怪三针胡光针灸经验大全!

怪三针胡光针灸经验大全!怪三针胡光的怪三针由百会一针,百会前左右各1.5寸三针,左鼻翼一针,次白穴一针,共六针。
主要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疾患。
怪三针有三型:原始正会左鼻次白从,多动症不集中,结巴尿床神志病。
标准头顶三角形,等边四神通,脑疲劳考前症,配不配合是癔症。
变异型很多种:脑瘫小节在其中;脾胃三针加土水;咳喘列缺重子仙;神志气结小节从;眼疾病,正会次眼黄;飞蚊症,下三皇矣可复溜上;耳聋鸣,正次中渚液门经;肾结石,针对侧,喝水让他动;胁肋痛,正次支沟中;神呕吐,正左鼻,孙太白;顽呃逆,正左鼻,节梅翳风穴。
怪三针,用心针得通。
胡光针灸针方《针方要诀》参考资料━胡光医师临床治验医案、医话中经常使用的或曾经使用过的传统组穴、董氏奇穴组穴以及治验增补组穴一.头面部组穴(一)镇逆组穴:此组穴为韩汝训教授妙用之攒竹穴和印堂上三分董氏奇穴之镇静穴组成,三穴合为镇逆穴。
治疗范围:咳逆、喘息气逆、顽固呃逆、一切气机上逆诸症及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洁癖等。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梅核气加失音穴或梅核点2.喘息加重子穴、重仙穴、小间穴、大间穴、浮间穴、外间穴3.奔豚气加膻中穴或开四关(二)同步组穴:此组穴分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部分。
1.小同步为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中同步为百会、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3.大同步为百会穴、四神聪穴、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上星穴(或神庭穴)、头维穴、率谷穴、印堂穴或加舌下三针。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2.血管性痴呆;早老性痴呆;脑萎缩卒中后遗症;嗜睡症(加三重穴)3.帕金森病或症(加配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或上三黄、下三皇)4.精神分裂症(加1.怪三针、2.丰隆穴、3.少泽放血)5.癫痫(临症加减)二.腹部组穴(一)新老十针:学习参照金针王乐亭前辈的理论和老十针及老实针的应用,推广并发挥已扩大其治疗范围。
取穴详解:神阙上下左右1.5-2寸等分点加右日月穴和开四关。
针方要诀二

《针方要诀》参考资料之二胡光医师临床辩证辨病常用穴位处方第一章头面颈项一.头面疾病(一)面瘫(核性、髓内根性、岩骨下、腮腺丛型):1.周围性:侧下三里,口腮内放血2.中枢性(同脑血管病):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肾关穴、同步穴(二)面肌痉挛:正会穴;次白穴;眼黄穴;下三皇穴;解溪穴;申脉穴;合谷穴(三)三叉神经痛:李旸四针(人中、后溪、束骨、复溜);颧髎深刺;面局部(四)头痛:1.三间穴、液门穴,两手左右交替(即针左三间穴配右液门穴;针右液门穴则配左三间穴)2 .同步、开四关、新老十针(五)眩晕:同步;怪三针;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七星背俞挟脊二.眼鼻耳疾病(一)眼肿:灵骨穴、大白穴、眼黄、申脉、光明、解溪(二)眼圈黑: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眼黄穴、驷马穴(三)酒渣鼻:1.曲池穴、血海穴2.正会穴、右侧鼻翼穴、次白穴3.有溃烂加制污穴(四)鼻炎:木穴;迎香穴;上星穴、神庭穴、印堂穴提示:(苍耳散;桂枝汤)(五)耳聋、耳鸣:同步;中渚穴、液门穴(三叉三);下三皇三.舌咽疾病(一)舌咽神经痛: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面部局部选穴(二)声哑:失音穴加重子穴、重仙穴(三)咽炎:失音穴;重子穴、重仙穴四.颈项疾病(一)颈椎病:(颈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混合型、脊髓型)1.颈型:正筋穴、正宗穴;背俞挟脊;正脊穴2.椎动脉型:正会穴、四神聪、鼻翼穴、小节穴、下三皇;眩晕加小、中、大同步3.交感型:镇逆穴;中、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怪三针;新老十针4.混合型:Ⅰ.手术;Ⅱ.针灸改善症状Ⅲ.辩证辨病相结合前组处方穴加减5.脊髓型: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背俞挟脊6.食道型:新老十针;膻中穴;失音穴提示:治疗效果不彻底7.综合型:临症辩证加减第二章四肢躯干五.四肢疾病(一)肩周炎:小节穴,令其动;条山穴;肾关穴;极泉穴透肩髃穴;七星挟脊(二)前斜角肌综合症:小节穴,令其动;重子、重仙穴,令其动;七星、背俞挟脊(三)膝关节痛:1.小节、心膝、胆穴,令其动2.五虎擒羊;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提示:蜻蜓点水法奇效(四)足根痛:眼子穴;小节穴;上三黄;下三皇;土水穴六.胸背腰病(一)胸痛:驷马、支沟、肺心(二)背痛:重子穴、重仙穴;背俞挟脊;支沟穴;胸痛穴;肺心穴(三)脊柱强直: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背俞挟脊(四)腰腿痛:1.小节穴;腕顺一、二穴(令其动)2.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侧十四经;镇痛穴;二角名穴(五)椎管狭窄: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背俞挟脊(六)水平骶椎、扭转、侧弯、压缩骨折、楔形变: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背俞挟脊第三章脏腑疾病七.心肺疾病(一)心绞痛:火包穴(独阴穴);膻中穴;新老十针;内关穴;心常穴;心膝穴(二)心肾阳虚:心门穴、上三黄、下三皇、木火穴(三)咳喘:1.列缺穴;重子穴;重仙穴;小、大、浮、外间穴;人中穴2.急性加曲池穴、血海穴;慢性加上三黄、下三皇八.肝胆胰胃疾病(一)肝炎:上三黄;下三皇;眼黄穴;背俞挟脊慢性肝炎:上三黄;下三皇(二)胆囊炎:新老十针;胆穴;开四关;胃段挟脊脾胃症状加公孙穴、太白穴;火主穴、火连穴、火散穴提示:(张庆年刺日月穴)(三)胰腺炎:1.急性期:不要接诊,让病人去医院看急腹症2.慢性期:新老十针;公孙穴;太白穴;火菊穴、火散穴;肝胆段挟脊(四)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1.胃段挟脊;新老十针;2.正会穴、次白穴、鼻翼穴;3.公孙穴、太白穴;火散穴、火连穴、火菊穴;开四关穴提示:偏方鸡蛋油制法九.肾、泌尿疾病(一)肾炎:1.上三黄、下三皇;肝肾挟脊2.中药(二)遗尿:怪三针;秩边穴(三)尿失禁: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四)尿闭:秩边穴(快刺);小、大、浮、外间穴;重子穴、重仙穴(五)老年前列腺炎:秩边穴;重子穴、重仙穴;小、大、浮、外间穴(六)尿床:1.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2.巩固用上三黄、下三皇;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3.膀胱麻痹加灸关元穴十.大小肠病(一)结肠炎:新老十针(二)痔疮、疮疡:承山穴;口唇系带点刺放血;其门、其正、其角穴;痔疮穴肛瘘化脓加制污穴;曲池穴;血海穴提示:“仙方活命饮”第四章其他疾病十一.妇科疾病(一)痛经:外老十针;下三皇;三阴交穴提示:经闭痛经用承浆(二)不孕:妇科穴;还巢穴;外老十针提示:(针左妇科穴配右还巢穴;针右还巢穴则配左妇科穴,)(三)子宫内膜异位症:外老十针;李旸四针;妇科穴、还巢穴(四)崩漏:1.正会穴;妇科穴、还巢穴2.辨证提示:“举元煎”(五)附件炎:外老十针;妇科穴、还巢穴;三阴交穴(六)更年期: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妇科穴、还巢穴;曲池穴、血海穴;开四关穴(七)赤黄白带腥臭:曲池穴;血海穴;制污穴;外老十针(八)乳腺增生、丰胸:驷马穴;下三皇十二.疑难病(一)小脑萎缩共济失调: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二)小脑梗塞、出血:上星穴;神庭穴;百会穴;四神聪;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三)脑瘤(斜视、双视、重影):太阳穴;四白穴;眼黄穴;光明穴;复溜穴;风池穴;眼睛局部取穴(四)牛皮癣、白癜风:驷马上中下针刺埋线(五)带状疱疹、疮疡:1.曲池;血海;制污2.止痛:李旸四针(人中、后溪、束骨、复溜)提示:龙头、龙尾不点刺,龙眼放血。
胡光董氏奇穴和谐针法穴位最全整理版

胡光董氏奇穴和谐针法穴位最全整理版综合组穴一、李德思真(鲍思真或杨思真)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扎10分钟,做主穴25分钟治验应用:1.通督脉:治疗腰痛,如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髂前上棘受腰椎突压迫疼痛,尤其是椎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如阳四针疗效不佳,加:分段、腕顺1、2(先针后动),分段+腕顺1号和2号可以治疗各种腰腿痛,尤其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坐骨神经痛。
针:健康的一面,大约10分钟,让它移动。
2、止痛要穴:a、三叉神经痛;b、舌咽神经痛;c、腰痛加五虎擒羊;d、尿闭、尿失禁、遗尿、夜尿多、尿床:秩边+杨四针泌尿系统(肾关三阴交秩边重子、重仙、小大浮外)3、膝关节炎:杨四针+膝关节周围;如有积液:取穴远一点,不要在膝盖周围渣,可取穴:梁丘、内外膝眼、阳陵泉膝关节疼痛不要脱离杨四针4、治疗全身冷水过敏注:因治疗范围扩大,仍沿用原穴名,因教学原因现更名为“利D四针”。
2、奇怪的三针正会穴、次白穴、鼻翼穴临床应用:治疗尿床、抽动秽语综合征、多动障碍、神经注意力不集中、口吃、癔症、检查前综合征、小儿脑瘫、痴呆、脑发育不良、癫痫、躁狂和奇怪的疾病。
治疗和试验应用:1、胃痛、小儿疳积:正会、次白(向指侧倾斜45―60°)2、运动异常病:正会、次白、小节3、面肌痉挛(眼跳):正会、鼻翼、眼黄1.顽固性癫痫性脑瘫(参见运动功能障碍部分)多动症3.抽动秽语综合征(怪三针)厌食症(脾胃功能-斜继发白-厌食症)4尿床A.正辉(百会)乘以白鼻翼B.杨思珍(附睾炎和精睾炎)c.重子、重仙、小大浮外间(哮喘)d、快速针刺至边引流通道1分钟+阳四针(前列腺炎、尿失禁、尿失禁)5黄眼(小指中段中点)-斜眼、三点、大点、三点灵骨穴、大白穴为补阳要穴,三重穴可活血化瘀。
治验应用:这组穴位的效果与治疗所有偏瘫的补阳还五汤相似。
1.中风后遗症用灵谷、大白、下三联健方治疗;2.如伴吞咽困难:失音+上瘤(脚掌涌泉穴下3――5寸,根据患者的尺寸)3.可治脑瘤、一切肿瘤,语言障碍、嘶哑、息肉,4.+三重:甲状腺肿大、甲亢、甲低,留针25分钟5.脑瘫:木火、灵骨、大白、三重(健侧)6.三重+膻中:治乳腺增生7.肝硬化:重子重仙+外三关8.肝癌:木穴+眼黄四,肝胆死点治疗肝胆病、胁肋痛,为治疗肝癌晚期疼痛之要穴。
中医针灸治疗学记忆歌诀

中医针灸治疗学记忆歌诀中医学考研必然是枯燥的,如何利用有效有趣的方法将知识掌握也是一门学问,下面给带来的是关于中医考研针灸学的口诀,希望对大家有用。
针灸治疗歌诀(一)恶寒发热风寒证,大椎曲池合谷并,能清里热兼解表,暑湿外邪亦参用,头项强痛若明显,风池风府穴不忘,热盛心烦兼尿黄,内关两穴效非常,谵语便秘胃家实,足三里配丰隆治,胁痛呕吐少阳症,支沟阳陵泉共用,气逆而致咳嗽喘,鱼际穴再加少商,倘若过敏荨麻疹,合谷去掉三里增。
大椎、曲池、合谷相配,一切风寒暑湿邪可祛,能清里达表。
大椎属督脉,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统全身阳主表,凡外感六淫之邪在表,皆能疏解。
曲池、合谷乃手阳明原合之穴,主气化而能传导,助大椎而调和营卫,故清里达表。
如果身热自汗,则泻大椎以解肌。
无汗恶寒,则可补大椎以发表。
对虚劳骨蒸、盗汗,有养阴清热的作用。
(二)曲池性走而不守,合谷能升且能散,二穴同为手阳明,上焦风热能清散,头面诸窍若有病,选配各穴效更专,风池头维头晕痛,睛明丝竹目翳生,迎香素髎鼻渊痔,听会翳风耳鸣聋,支沟劳宫治口臭,鱼际可医咽肿痛,龈肿齿痛下关穴,口眼歪斜地(仓)颊(车)针。
曲池、合谷为清热散风之要穴。
二穴属大肠经,曲池行气;合谷升而能散,使轻清之气上浮。
人之头为诸阳之会,耳目口鼻咽喉皆禀清阳上升之气,故和清窍。
合谷配曲池能起清散作用,扫荡一切邪秽。
(三)环跳阳陵调气血,搜风祛湿通经络,二穴俱属足少阳,性能舒筋利关节,诸痹不仁及不遂,腰腿疼痛及痿躄。
环跳、阳陵泉通经络,调气血,搜风祛湿。
两穴均属足少阳经,能舒通宣散。
阳陵泉又是筋会,可舒筋利节。
环跳搜经络之风及四肢风邪,主治中风偏瘫以及诸痹不仁、瘈疭筋挛、腰腿疼痛,环跳合阳陵泉,二穴相应,功效相得益彰。
(四)曲池在肘阳陵膝,具在四肢关节地,清肺走表行气血,舒筋利节能泻里,肝肺气郁胸胁痛,热结肠胃俱可医。
为半身不遂,历节诸痹主方。
曲池、阳陵泉居肘膝之处,皆属大关节。
曲池行气血通经络,清肺走表。
胡光医师针方要诀

胡光针法特点及针方要诀胡光医师针法容有四:1、倒马针法;2、动气针法;3、牵引针法;4、不定穴针法;另有左右、上下传针法,类似平衡针法,最为精妙处,为刺血疗法,泻络远针,奏效神速,即显反应,立除沉疴。
总之,本针法极少在患侧取穴,但能最大限度、最快速激发人体在潜能,冲击病灶,使诸多疑难杂病、顽症痼疾奇迹般速愈。
1、倒马针法采用两针或三针并列之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
本讲义奇穴有很多本身既是组穴,需要倒马应用。
如驷马上穴、中穴、下穴倒马针,正筋、正宗倒马针。
十四经穴亦可运用倒马针,如关、间使同时取穴。
倒马针法的应用乃是本针法的独创,临床疗效非凡。
2、动气针法在某个特定穴道进针得气后,边捻针边令患者活动患处,病痛便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相互通应,达到疏导与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视情况留针或出针。
如果病程短,治疗效果好,即可出针,若病程较久,则宜留针。
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同时令病人不断活动患处以引气,如果病在胸腹或在脏腑,或属气郁、神志病变,则可同时配合按摩胸腹,亦可令患者作深呼吸,或用意念引导,使针刺与患处之气相引。
所谓动气针未能,即动引其气之义。
3、牵引针法先以健侧远端取穴为治疗针,再于患处远端取相关穴道为牵引针,然后两端同时捻针,交互感应,遥遥相引,这样患处必在两穴之间,再配以动气针法,通而调之,往往立见奇效。
4、和谐对应针法和谐对应针法即是上病下取,左病右取。
临床常结合四肢的全息律,与手足对应相配合。
多用于治疗四肢疾病。
5、横三针横三针也为倒马针的一种针法,即在同一区段上,不同的经络上,去横列的三个穴位,形成倒马针法。
大部分用于治疗四肢疾病。
例如,上白穴、次白穴、中白穴。
6、三角针法三角针法也为倒马针的一种针法,即在原本治疗脏腑时的用法是在同一延伸线上取两针,在另一邻近延伸线上取一针,而呈现三角形,用来加强前一经络两针之效果。
7、放血疗法久病难病大病必有瘀,有瘀必放血。
放血后,再针相应穴位,令患者得到满意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方要诀》参考资料之一━胡光医师临床治验医案、医话中经常使用的或曾经使用过的传统组穴、董氏奇穴组穴以及治验增补组穴一.头面部组穴(一)镇逆组穴:此组穴为韩汝训教授妙用之攒竹穴和印堂上三分董氏奇穴之镇静穴组成,三穴合为镇逆穴。
治疗范围:咳逆、喘息气逆、顽固呃逆、一切气机上逆诸症及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洁癖等。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梅核气加失音穴或梅核点2.喘息加重子穴、重仙穴、小间穴、大间穴、浮间穴、外间穴3.奔豚气加膻中穴或开四关(二)同步组穴:此组穴分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部分。
1.小同步为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中同步为百会、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3.大同步为百会穴、四神聪穴、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上星穴(或神庭穴)、头维穴、率谷穴、印堂穴或加舌下三针。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2.血管性痴呆;早老性痴呆;脑萎缩卒中后遗症;嗜睡症(加三重穴)3.帕金森病或症(加配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或上三黄、下三皇)4.精神分裂症(加1.怪三针、2.丰隆穴、3.少泽放血)5.癫痫(临症加减)二.腹部组穴(一)新老十针:学习参照金针王乐亭前辈的理论和老十针及老实针的应用,推广并发挥已扩大其治疗范围。
取穴详解:神阙上下左右1.5—2寸等分点加右日月穴和开四关。
外老十针为以上穴位加子宫穴临床应用及治验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
1.治胃下垂、肾下垂加百会穴2.治肾下垂、膀胱下垂、子宫下垂改为外老十针3.治疗不育症、不孕症:外老十针加妇科穴、还巢穴4.用于中风后遗症长期针灸调整期和久治不愈面神经坏死期面麻分为两种刺法:1.重刺日月,轻刺中州(柴胡疏肝散症;逍遥散症)2.重刺中州,轻刺日月(补中益气汤症;归脾汤症)提示:运用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思想和脾胃论的学术思路三.腰背部组穴(一)华佗夹脊:颈段、胸段、腰段、骶段,按宋冠生老师刺法,分为盘龙刺、花盆刺,28对穴之详述治疗范围:1.脑血管疾患、帕金森病、假球麻痹、真球麻痹:颈段挟脊配风池、完骨、天柱2.胸痹(胸痛及冠心病):胸段挟脊加中白、下白肾关、心门3.脾胃病:脾胃段挟脊加新老十针;足三里;火菊;火连;火散4.萎缩性胃炎、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脾胃段挟脊加火主;火硬深透阳陵5.妇科疾患:腰骶段挟脊加外老十针;妇科穴;还巢穴6.用于胃下垂消瘦或肥胖病,调节下丘脑腹内侧核,腹外侧核的饱食、饿食中枢;配风池、完骨、天柱及外老十针用于改善人体素质;调督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加中、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
四.上肢部组穴(一)制污穴:治疗恶血不出、脓口不收、久年恶疮、褥疮久不收口。
治验应用:1.可配曲池穴、血海穴治疗白塞氏病;荨麻疹;带状疱疹;丹毒;无名肿毒;前列腺炎;脓肿。
2.治疗牛皮癣加驷马埋线(注:衡水固城县陈忠文医师临床应用治疗)3.治疗白癜风(注:湖北荆门市胡超伟医师临床应用治疗)(二)木火穴:在中指、食指、无名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取三穴治验应用:1.治疗脑血管病、偏瘫、偏枯(卒中后遗症),患者令其动。
2.下肢冷,双侧中指取穴。
(注意:※每次限用6分钟,超过8分钟耗气,超过20分钟无效。
)(三)眼黄穴:治疗巩膜黄染、明目、眼底出血、青光眼、眼压高、房水循环障碍、视神经萎缩。
提示:所有眼疾皆可用之,白内障无效;视神经萎缩是病情而定;中心浆膜性黄斑病变极效。
(注:湖北荆门胡超伟医师用于治疗腓肠肌疼痛和腓肠肌痉挛)(四)木穴:治疗手足癣、过敏性鼻炎、鼻流清涕、酒渣鼻、目疾、外感风邪引起的一切过敏疾病、一切肝郁不舒之症治验应用:木穴加尺泽穴、委中穴点刺出血●病案“一妇人手足干裂不能踏地,其子背负而来”(五)五虎穴:主治全身骨痛治验应用:1.治疗上肢疼痛用五虎一、二、三2.治疗下肢疼痛用五虎四、五、六提示:于赤白肉际背向掌侧下针(六)妇科穴、还巢穴(送子观音穴):常单用,可配外老十针;活血加三重穴;补脾加火菊穴、火连穴、公孙穴、太白穴治验应用:1.不孕、不育2.妇科病3.内分泌疾病(七)双凤、双玲穴:放血治疗肺癌及一切癌症晚期,一周两次。
取穴详解:无名指掌侧第二掌指关节青筋处(八)土水穴:治疗足跟痛配眼子穴(九)中渚穴、液门穴(三叉三):直刺入四五指关节节缝,治疗耳鸣、耳聋治验应用:1.治耳聋可加风池、完骨、天柱2.耳鸣、脑鸣加同步;新老十针加三叉三治耳聋3.配翳风(可治呃逆)、耳门穴、听宫、听会穴4.可配合上三黄、下三皇;急性加开四关●“河东区老太太田金玲病案”(十)小节穴:详见台北董事奇穴研讨会论文《妙用小节穴》治验应用:1.治疗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椎管狭窄配腕顺一、二穴。
2.治疗急性腰痛或扭伤配二角名穴3.治疗下肢痛配心膝穴(蜻蜓点水法)备用:李旸四针;五虎擒羊4.治疗气结●“南楼下岗职工病案一例”5.治疗痛风:小节穴加制污穴、木火穴或加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上海病案”6.单用小节穴治疗腕踝扭伤(十一)重子穴、重仙穴、小、大、浮、外间穴:治验应用:1.治疗哮喘,急性哮喘加太冲穴,慢性加下三皇(肾不纳气)2.附睾炎;精索炎;淋病(气血膏劳砂石淋)3.性病;炎症、化脓加制污穴4.尿频尿急加秩边穴;尿闭5. 肩疼痛(膏肓痛)6. 膝盖痛(十二)三间穴、液门穴:治疗头痛、偏头痛(左右手交替取穴)(十三)其门穴、其正穴、其角穴:治疗痔疮治验应用:1.配承山穴、痔疮穴、口舌系带放血2.治痔疮便血用双针承山3.治疗肛门裂:舌系带点刺出血加公孙穴、太白穴(十四)正脊穴:肩髃穴与曲池穴连线四分法入肱骨后缘贴骨刺治验应用:1.适用于一切类型颈椎病,组穴为正脊、灵骨、大白、肾关(或下三皇)2.治疗淋巴结炎、淋巴结核、肺癌提示:偏方“蜈蚣鸡蛋羹”五.下肢部组穴(一)火包:(传统穴为独阴穴)治验应用:治疗心绞痛,点刺出血●“张强之父病案”(二)上三黄、下三皇:上三黄包括明黄、天黄、其黄穴;下三皇包括肾关、地皇、人皇穴治验应用:1.上三黄、下三皇交替使用(上三黄加肾关;下三皇加明黄)2.治疗糖尿病加合并症穴;可治疗崩漏症3.肝肾同源为调补肝肾之要穴,又作调整穴。
提示:上三黄为“一贯煎”,下三皇为“六味地黄丸”。
(三)外三关:治疗弥漫性疼痛、不宁腿、癌症治验应用:1.肺癌加重子穴、重仙穴、小、大、浮、外间穴;肺癌咳嗽加失音穴2.肝癌加肝胆四针3.胃癌加火菊穴、火连穴(公孙穴、太白穴)4.胰尾癌加新老十针、火菊穴、火连穴、火散穴(四)失音穴:治疗声哑、咽喉炎、梅核气、食道型颈椎病、甲亢、甲低、甲状腺肿大假球麻痹、真球麻痹失语等治验应用:A.1.声哑、咽喉炎加双侧重子穴、重仙穴2.梅核气加双侧梅核点3.甲亢加中、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甲低加新老十针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加三重穴B.1.假球麻痹、真球麻痹、进行性脊肌萎缩侧索硬化加失音穴、上瘤穴、新老十针、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失语(运动性、感觉性、命名性)可加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六.综合组穴(一)李旸四针(有称鲍四针或杨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治验应用:1.通督脉:治疗腰痛特别是椎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2.止痛要穴:a.三叉神经痛 b.舌咽神经痛c.膝痛加五虎擒羊d.尿闭、尿失禁、遗尿、夜尿多、尿床注:原因扩大其治疗范围故仍从其原穴名,现因教学授课改称为“李旸四针”。
(二)怪三针:正会穴、次白穴、鼻翼穴临床应用:治疗尿床、抽动秽语综合症、多动症、精神不集中、口吃、癔病、考前综合症、小儿脑瘫、痴呆、、脑发育不良、癫痫、狂躁、怪病。
治验:1.治疗胃痛、小儿疳积:正会穴、次白(向指侧倾斜45-60°)2.运动异常病:正会穴、次白穴、小节穴3.面肌痉挛(眼跳):正会穴、鼻翼穴、眼黄穴(三)灵骨穴、三重穴:灵骨穴、大白穴为补阳要穴,三重穴可活血化淤。
治验应用:这组穴的作用与补阳还五汤疗效相似,用于一切偏瘫。
(四)肝胆四穴:治疗肝胆病、胁肋痛,为治疗肝癌晚期疼痛之要穴。
治验应用:1.配肝胆段挟脊2.配新老十针(重用日月)3.加外三关提示:病危可加双凤穴、双玲穴放血取穴详解:腕后三寸挠侧赤白肉际处和足第二趾背侧上推至尽头处。
(五)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治验应用:治疗任何植物神经紊乱、心肾不交症、多类型抽动症、一切类型神志病、浮肿症(通调水道)。
选配:1.治疗心律不齐配心门穴、心常穴2.治疗心胆气虚配胆穴3.治疗心律紊乱(怔忡)配心膝穴(六)美容、减肥组穴:华佗夹脊、新老十针、驷马穴、下三皇治验应用:1.减肥:华佗夹脊;新老十针(射线排刺);驷马柳叶刺2.乳腺增生:驷马加下三皇3.美容:下三皇4.驷马:可缩胸、丰胸(七)曲池穴、血海穴、驷马穴:治验应用:1.治疗荨麻疹、药疹、神经性皮炎2.治疗丹毒加制污穴3.治疗黄褐斑、老年斑、蝴蝶斑加下三皇4.治疗瘙痒症曲池穴强调手法频作5.驷马穴可以治疗乳腺增生、丰乳6.喘息加柳叶刺●四总要穴、马丹阳十二穴及十四经传统穴将结合病案阐述,仅40余穴详见标准穴位图谱。
《针方要诀》参考资料之二胡光医师临床辩证辨病常用穴位处方第一章头面颈项一.头面疾病(一)面瘫(核性、髓内根性、岩骨下、腮腺丛型):1.周围性:侧下三里,口腮内放血2.中枢性(同脑血管病):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肾关穴、同步穴(二)面肌痉挛:正会穴;次白穴;眼黄穴;下三皇穴;解溪穴;申脉穴;合谷穴(三)三叉神经痛:李旸四针(人中、后溪、束骨、复溜);颧髎深刺;面局部(四)头痛:1.三间穴、液门穴,两手左右交替(即针左三间穴配右液门穴;针右液门穴则配左三间穴)2 .同步、开四关、新老十针(五)眩晕:同步;怪三针;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七星背俞挟脊二.眼鼻耳疾病(一)眼肿:灵骨穴、大白穴、眼黄、申脉、光明、解溪(二)眼圈黑: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眼黄穴、驷马穴(三)酒渣鼻:1.曲池穴、血海穴2.正会穴、右侧鼻翼穴、次白穴3.有溃烂加制污穴(四)鼻炎:木穴;迎香穴;上星穴、神庭穴、印堂穴提示:(苍耳散;桂枝汤)(五)耳聋、耳鸣:同步;中渚穴、液门穴(三叉三);下三皇三.舌咽疾病(一)舌咽神经痛: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面部局部选穴(二)声哑:失音穴加重子穴、重仙穴(三)咽炎:失音穴;重子穴、重仙穴四.颈项疾病(一)颈椎病:(颈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混合型、脊髓型)1.颈型:正筋穴、正宗穴;背俞挟脊;正脊穴2.椎动脉型:正会穴、四神聪、鼻翼穴、小节穴、下三皇;眩晕加小、中、大同步3.交感型:镇逆穴;中、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怪三针;新老十针4.混合型:Ⅰ.手术;Ⅱ.针灸改善症状Ⅲ.辩证辨病相结合前组处方穴加减5.脊髓型: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背俞挟脊6.食道型:新老十针;膻中穴;失音穴提示:治疗效果不彻底7.综合型:临症辩证加减第二章四肢躯干五.四肢疾病(一)肩周炎:小节穴,令其动;条山穴;肾关穴;极泉穴透肩髃穴;七星挟脊(二)前斜角肌综合症:小节穴,令其动;重子、重仙穴,令其动;七星、背俞挟脊(三)膝关节痛:1.小节、心膝、胆穴,令其动2.五虎擒羊;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提示:蜻蜓点水法奇效(四)足根痛:眼子穴;小节穴;上三黄;下三皇;土水穴六.胸背腰病(一)胸痛:驷马、支沟、肺心(二)背痛:重子穴、重仙穴;背俞挟脊;支沟穴;胸痛穴;肺心穴(三)脊柱强直: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背俞挟脊(四)腰腿痛:1.小节穴;腕顺一、二穴(令其动)2.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侧十四经;镇痛穴;二角名穴(五)椎管狭窄: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背俞挟脊(六)水平骶椎、扭转、侧弯、压缩骨折、楔形变: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背俞挟脊第三章脏腑疾病七.心肺疾病(一)心绞痛:火包穴(独阴穴);膻中穴;新老十针;内关穴;心常穴;心膝穴(二)心肾阳虚:心门穴、上三黄、下三皇、木火穴(三)咳喘:1.列缺穴;重子穴;重仙穴;小、大、浮、外间穴;人中穴2.急性加曲池穴、血海穴;慢性加上三黄、下三皇八.肝胆胰胃疾病(一)肝炎:上三黄;下三皇;眼黄穴;背俞挟脊慢性肝炎:上三黄;下三皇(二)胆囊炎:新老十针;胆穴;开四关;胃段挟脊脾胃症状加公孙穴、太白穴;火主穴、火连穴、火散穴提示:(张庆年刺日月穴)(三)胰腺炎:1.急性期:不要接诊,让病人去医院看急腹症2.慢性期:新老十针;公孙穴;太白穴;火菊穴、火散穴;肝胆段挟脊(四)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1.胃段挟脊;新老十针;2.正会穴、次白穴、鼻翼穴;3.公孙穴、太白穴;火散穴、火连穴、火菊穴;开四关穴提示:偏方鸡蛋油制法九.肾、泌尿疾病(一)肾炎:1.上三黄、下三皇;肝肾挟脊2.中药(二)遗尿:怪三针;秩边穴(三)尿失禁: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四)尿闭:秩边穴(快刺);小、大、浮、外间穴;重子穴、重仙穴(五)老年前列腺炎:秩边穴;重子穴、重仙穴;小、大、浮、外间穴(六)尿床:1.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2.巩固用上三黄、下三皇;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3.膀胱麻痹加灸关元穴十.大小肠病(一)结肠炎:新老十针(二)痔疮、疮疡:承山穴;口唇系带点刺放血;其门、其正、其角穴;痔疮穴肛瘘化脓加制污穴;曲池穴;血海穴提示:“仙方活命饮”第四章其他疾病十一.妇科疾病(一)痛经:外老十针;下三皇;三阴交穴提示:经闭痛经用承浆(二)不孕:妇科穴;还巢穴;外老十针提示:(针左妇科穴配右还巢穴;针右还巢穴则配左妇科穴,)(三)子宫内膜异位症:外老十针;李旸四针;妇科穴、还巢穴(四)崩漏:1.正会穴;妇科穴、还巢穴2.辨证提示:“举元煎”(五)附件炎:外老十针;妇科穴、还巢穴;三阴交穴(六)更年期: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妇科穴、还巢穴;曲池穴、血海穴;开四关穴(七)赤黄白带腥臭:曲池穴;血海穴;制污穴;外老十针(八)乳腺增生、丰胸:驷马穴;下三皇十二.疑难病(一)小脑萎缩共济失调: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二)小脑梗塞、出血:上星穴;神庭穴;百会穴;四神聪;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三)脑瘤(斜视、双视、重影):太阳穴;四白穴;眼黄穴;光明穴;复溜穴;风池穴;眼睛局部取穴(四)牛皮癣、白癜风:驷马上中下针刺埋线(五)带状疱疹、疮疡:1.曲池;血海;制污2.止痛:李旸四针(人中、后溪、束骨、复溜)提示:龙头、龙尾不点刺,龙眼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