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辉煌党员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苦难辉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苦难辉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苦难辉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一、摘抄。

1. 关于历史背景的描写。

- “那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

狂飙突进的时代必然产生狂飙突进的人物。

”- 感悟:这简短的话语勾勒出当时大变革时代的特征,在这样动荡、充满变革力量的时代背景下,必然会涌现出许多具有非凡影响力的人物。

他们被时代的浪潮所推动,同时也成为推动时代继续前行的力量。

这种描写让我们认识到历史人物与时代背景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2. 对人物的刻画。

- “朱德从南昌起义队伍的边缘走到了‘朱毛红军’的核心,最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没有义无反顾投身革命、舍生忘死追求真理的精神世界,也无法获得这样深刻和敏锐的历史自觉。

”- 感悟:这段描写让我们看到朱德在革命历程中的成长与转变。

他从相对边缘的位置逐步走向核心,这背后是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这使我深刻体会到,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就与其内在的精神品质息息相关,正是朱德这种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精神,才使他在历史的进程中发挥了如此巨大的作用。

3. 对革命精神的阐述。

- “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信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 感悟:这一阐述深刻地表达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它不是偶然的好运,而是无数革命者用生命换来的成果。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展现出的坚定信仰,那种为了信仰可以不顾个人安危、赴汤蹈火的精神,令人崇敬。

这种精神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支撑,也应该成为我们当代人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二、感悟。

1. 对历史进程的理解。

2. 对信仰力量的认识。

- 书中所展现的共产党人的信仰力量令人震撼。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战争环境极其恶劣的年代,无数共产党员凭借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不畏牺牲,勇往直前。

他们的信仰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

这种信仰给予他们力量去克服饥饿、疾病、战争等重重困难。

在当今社会,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与繁荣之中,但仍然需要这种坚定的信仰,它可以激励我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诱惑时,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理想,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苦难与辉煌读书笔记

苦难与辉煌读书笔记

苦难与辉煌读书笔记苦难与辉煌读书笔记篇1《苦难辉煌》是一本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出版,金一南所著的历史类书籍。

本书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阶段的历程,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以及新中国的建设历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辉煌成就和革命精神。

该书采用时间顺序,层层推进,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穿插其中,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长征中的红军将士们面对生死考验的坚韧不拔,以及在国共内战中表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

这些英勇的将士们不仅为了自己的信仰而奋斗,更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他们的精神和行为令人敬佩。

书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红军长征这一情节。

在长征中,红军将士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他们依然坚定地前行。

他们在途中面临着严寒、饥饿、伤病等各种困难,但他们从未放弃。

他们的顽强拼搏精神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勇敢地迎接挑战,坚持到底。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它记录了人类的发展历程,让我们了解自己的过去,更好地面对未来。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

总之,《苦难辉煌》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历史类书籍。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辉煌成就和革命精神,还让我们了解到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历史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也更加珍惜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苦难与辉煌读书笔记篇2《苦难辉煌》是一本由金一南所著的书籍,该书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近代历史上的崛起和辉煌,同时也揭示了其背后所经历的苦难和奋斗。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艰辛。

书中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包括资金短缺、组织涣散、外部压力等等。

但是,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打败,相反,他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苦难辉煌的读书笔记

苦难辉煌的读书笔记

苦难辉煌的读书笔记《苦难辉煌》读书笔记在读《苦难辉煌》这本书之前,我对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多的是从课本和影视作品中获取的一些片段式的了解。

然而,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沉浸其中时,才发现自己仿佛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漩涡,那些曾经遥远而模糊的人物和事件,一下子变得如此清晰和生动。

书中描述的历史,充满了曲折和磨难。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无数的革命者面临着生死考验,他们的信念和勇气在苦难中经受着磨砺。

就像红军长征,那简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奇迹。

想象一下,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战士们不仅要忍受饥饿和寒冷,还要时刻警惕敌人的围追堵截。

脚下是泥泞的沼泽,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其中再也无法起身。

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坚定地向前走着,每一步都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还有那些惨烈的战斗,书中的描述让我仿佛能听到枪炮声和喊杀声。

战士们前赴后继,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防线。

他们中的很多人,或许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却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提到的一位普通战士。

他叫小李,年纪不大,脸上还带着几分稚嫩。

但在战斗中,他却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勇敢和坚定。

那是一场激烈的攻坚战,敌人的火力异常凶猛,我方多次冲锋都被打了回来。

小李所在的连队伤亡惨重,可他没有丝毫退缩。

在又一次冲锋中,他冲在了最前面,嘴里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就在快要接近敌人阵地的时候,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腿部,他一下子摔倒在地。

但他咬着牙,艰难地爬起来,继续向前冲。

最终,他们成功夺取了阵地,可小李却因伤势过重,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每一个都让人动容。

他们不是超级英雄,没有超能力,他们只是一群有着坚定信念的普通人。

他们在苦难中前行,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读着读着,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享受着各种便利和舒适。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抱怨连天,会因为一点困难就想要放弃。

党性锻炼活动之《苦难辉煌》读后感三篇精选

党性锻炼活动之《苦难辉煌》读后感三篇精选

不说我们青年一代对我国的历史有多么深的了解,也不说这个时代背景下的我们有多么愿意去触碰那段苦难,更不说我们有多么爱国。

?苦难辉煌?这部当代作家金一南创作的纪实文学,一句话来说,表达的就是中国革命史中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消息传来中国,到1936年西安事变前的历史事件以及人物故事。

那些以往被淹没、逃避的历史话题在金一南的这部?苦难辉煌?中展现,20世纪的中国发生了难以言喻的苦难历史进程,内外矛盾的日益锋利,各党派的相互斗争,都在这段时期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全书大篇幅讲述了“长征〞这一主题,所以我结合对“长征〞的理解谈谈这本书与我的感触。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买过一本书,书名就叫?长征?。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读那本书真的感触不深,尽管书中有很多历史故事插图,我仅仅从插图中能看出长征是一个“非人的旅途〞,并不是辛苦能够代替的,而是艰辛、苦难、非人的。

现在重新翻阅它,首先就是热泪盈眶,其次众多感慨喷涌上心头。

而历史留下的深深痕迹,长征也只是其中的一局部,当时敌人的围追堵截、国民党的争端与妥协,中国共产党人的万里征程,征途中一个个烈士的壮烈牺牲,还有一个个中途的叛变,都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地狱〞,但是,就是这样的地狱带着了我们中华民族完成了历史上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从苦难走向了辉煌!“最耀眼的辉煌,来自于最深重的苦难。

〞金一南在书中进行了全景式的揭示和剖析,中国的红色政权真的不是轻易建成的,其中有多少的仁人志士为其赴汤蹈火,这样的苦难只有中华民族经历了,也只成就了我们中华民族。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如此坎坷的道路中探索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的制胜之路,是有怎样的伟大意义和正义象征啊!浴火方能重生,苦难锻造辉煌,历经种种考验、种种叛变、种种尝试,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是中国共产党。

现在回首历史,对于我们现在的站起来、富起来,以及未来的强起来,不能被现在的“太平〞舒适了身心,国际的环境依然严峻,依然有种种威胁我们的力量存在,当我们中国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上时,就要奋力站住了,站稳了。

《苦难辉煌》读书笔记

《苦难辉煌》读书笔记

《苦难辉煌》读书笔记《〈苦难辉煌〉读书笔记》最近读了金一南教授所著的《苦难辉煌》,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深刻的思考。

在书中,金一南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如何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历程。

这不是一段简单的历史陈述,而是充满了血与火、泪与汗的真实写照。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对于红军长征的描述。

那是一段怎样的征程啊!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可就是在这样几乎绝望的境地里,红军战士们依然坚定地迈出每一步。

他们爬雪山、过草地,用顽强的意志和对未来的信念,书写着人类历史上的壮丽篇章。

过草地的时候,茫茫无际的沼泽地,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其中,越挣扎陷得越深。

战士们只能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前人走过的痕迹,一步一步试探着前进。

有个小战士,看起来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一脸的稚气未脱,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

他走在队伍中间,突然脚下一软,半个身子就陷进了沼泽里。

旁边的战友们赶紧伸手去拉,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拽出来。

他出来后,脸色煞白,浑身都是泥巴,可嘴里还念叨着:“没事,我能走,咱们继续赶路!” 这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周围的人心里都为之一暖。

爬雪山的时候,寒风刺骨,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

有个老兵,身上的棉衣早就破得不成样子,冷风呼呼地往里灌。

他的脚也被冻伤了,每走一步都疼得直咧嘴。

可他还是咬着牙,一步步往上爬。

他说:“咱们不能停,停了就再也走不了啦!” 大家就这么互相鼓励着,搀扶着,一步一步地向着山顶前进。

在那段苦难的岁月里,像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战士们没有因为困难而退缩,没有因为苦难而放弃。

他们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为了新中国,为了人民的幸福,再苦再难也要走下去。

这种精神让我深受触动。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抱怨,就想放弃。

和当年的红军战士们相比,我们真的太脆弱,太缺乏毅力了。

书中还提到了很多革命先烈,他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可爱的中国》,那种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让人读来热泪盈眶。

《苦难辉煌》读书笔记_1

《苦难辉煌》读书笔记_1

《苦难辉煌》读书笔记《苦难辉煌》书写的是中国革命史中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消息传入中国,至1936年西安事变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全书16章,除了长征题材占了约10章,其余数章,基本上都是围绕着长征这一主题,为其“蓄势”或“收官”。

全书也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创建人民军队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十多年间艰苦奋斗的历程。

以前,曾在电视"百家讲坛"栏目听过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的讲座,讲的是我党主要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在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夕的思想斗争和长征的深远意义,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金一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当认监委党办给各支部发下一摞图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金一南著的《苦难辉煌》。

《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

这本书必须细细品读,慢慢回味,不可以一蹴而就,一目十行,因为,字里行间的信息量太大了,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历史事件犬牙交错,是非对错翻云覆雨。

这本书的客观性让我油然生出一股敬意。

以前读过的一些历史书籍往往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赋予了片面或单一的主观色彩,虽然读起来省事,但是并不见得符合历史的真相。

金一南认为,历史的真相也许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没有办法用三色、六色或十二色,甚至二十四色来描绘,我们只能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尽管这真实可能很残酷、很费解或者很令人尴尬,但历史就是个复杂的多面体。

《苦难辉煌》这本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如毛泽东、陈毅、彭德怀、李立三、张国焘、蒋介石等等,同时也描写了众多迄今仍默默无闻的英雄。

掩卷而思,不禁感叹:伟人其实也是凡人,没有神的智慧与力量,不会天生正确,他们也会犯错误,他们也会打败仗,他们也会发脾气,他们也会出尔反尔,他们也会拉帮结派,只是被太多的影视文学作品美化、提纯或剪切了,反倒给人一种距离感、模糊感、平面感;我更加感叹:这些伟人的的确确又不是凡人,无数次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真正具有钢铁般意志和体魄的人,有人曾沿当年红军长征路线体验了一把,但是只能体验险恶的地理环境,却无论如何体验不了当年险恶的人文环境,头上数十架飞机轰炸,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随时需要做出抉择,而这抉择随时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生理与心理始终处于极限状态。

苦难辉煌 读书笔记

苦难辉煌 读书笔记

第一次听到《苦难辉煌》这本书,只知道这是一本关于党的知识的书籍,在脑海中的印象并不是十分的深刻。

直到真正细细阅读这本书,才明白了我们党成长为现在拥有几千万党员的执政党的不易。

也使自己对我们的党—中国共产党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

这本书必须细细品读,慢慢回味,不可以一蹴而就,一目十行,因为,字里行间的信息量太大了,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历史事件犬牙交错,是非对错翻云覆雨。

这本书的客观性让我油然生出一股敬意。

以前读过的一些历史书籍往往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赋予了片面或单一的主观色彩,虽然读起来省事,但是并不见得符合历史的真相。

金一南认为,历史的真相也许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没有办法用三色、六色或十二色,甚至二十四色来描绘,我们只能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尽管这真实可能很残酷、很费解或者很令人尴尬,但历史就是个复杂的多面体。

《苦难辉煌》这本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如毛泽东、陈毅、彭德怀、李立三、张国焘、蒋介石等等,同时也描写了众多迄今仍默默无闻的英雄。

掩卷而思,不禁感叹:伟人其实也是凡人,没有神的智慧与力量,不会天生正确,他们也会犯错误,他们也会打败仗,他们也会发脾气,他们也会出尔反尔,他们也会拉帮结派;我更加感叹:这些伟人的的确确又不是凡人,无数次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真正具有钢铁般意志和体魄的人,而就是这些不凡之人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这让我更加敬重历史的伟人,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历史是相对的,辩证的。

过去相对现在是历史,现在相对将来是历史。

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本身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发明者。

读完《苦难辉煌》,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这个物欲横流、信仰珍贵的年代,有什么能让我们感动?有什么值得我们崇敬?有什么能让我们追随?我的答案是: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

金一南《苦难辉煌》读书笔记范文

金一南《苦难辉煌》读书笔记范文

The future competition of enterprises is the competition of details.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金一南《苦难辉煌》读书笔记范文苦难辉煌读书笔记1工作多年,繁忙的事务和琐碎的生活占据了个人全部空间。

金一南少将的著作《苦难辉煌》给了自我莫大的震撼和启发。

读罢此书,掩卷思索、久久难以平静,梦想信念这一神圣的话题又再一次被唤醒。

以大革命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为时代背景,《苦难辉煌》描述各种错综复杂的局势、提高与落后对决等恢宏巨大的场面。

文中提到,回顾从清末同盟会推翻封建王朝,至人民解放战争的前后四十多年,就如势不可挡的历史车轮,义无反顾地向前迈进,碾碎中国人民头上的重重枷锁。

早年中国革命与国际反法西斯运动之间相互交织。

在东方的日本,经历明治维新后,军国主义萌芽、逐渐上台;在西方,一战后苏、德、英、意、法等欧洲国家仍不断较量,构成短暂的局势均衡,法西斯主义开始笼罩欧洲大陆。

再看中国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在孙中山“三民主义”旗帜下,早期与国民党一齐合作,推倒封建王朝和地方军阀,但又遭到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绞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悲惨收场。

在反动势力的白色恐怖笼罩下,“枪杆子出政权”、“星星之火,能够燎原”、“党领导军队”、“支部建在连级单位上”等一系列建党、建军的革命理论由毛泽东等老一辈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摸索并提了出来。

逄先知评价,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至少还要在黑暗中多摸索几十年,毛泽东及老一辈革命家对于中国革命事业居功至伟。

所以,浓墨重笔之下,这本书讲述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展现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画卷,以及追忆历史上众多熟悉的人物,如毛泽东、彭德怀、蒋介石、张国焘、方志敏等。

历史是由人民推动和谱写的,列宁、孙中山、毛泽东也都说过同样的话。

在西方国家中,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人民,推翻封建王朝、夺取政权,还提出“自由引导人民”的口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苦难辉煌党员读书笔记
读《苦难辉煌》,就是在读中国的苦难史,读中国的辉煌历史。

我们触摸的是厚重的中国历史,思考的是中国的未来。

苦难之后是辉煌,不经历苦难,哪里来辉煌?金一南先生的这部《苦难辉煌》是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

它向我们再现了一幅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全景画,读后颇有感触。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对长征的一番评价:“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终。

”毛主席的大无畏精神,伟人已逝去,回音壁上的轰隆声,仍然如雷贯耳。

金一南说:“先有真人,后有真理。

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我一定要写出这批真人。

他们不爱财,不为官,不怕死,就为这个事业,为心中的主义。

今天一些人可能觉得事业和主义已经没有躲闪吸引力了,但当年的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主义,始终抱有不变的信仰,所以我特别想写这批真人。

他们之中,很多人没有看到胜利这一天,没有机会评功评奖,
授衔授勋,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光宗耀祖。

但这批人是我们这个军队、这个党、这个国家真正的脊梁。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昔日的战场已硝烟散尽,一个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历史是相对的,辨证的。

过去相对现在是历史,现在相对未来是历史。

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努力成为新时期的民族脊梁。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我深深知道:很多工作有他的功利性,唯独教师这个行业没有。

很多行业、事业可以失败,教育不行。

我们的学生就是社会的未来,我们作为教育者是为未来工作着,与未来同行——每个孩子的未来,众多家庭的未来,我们国家的未来,一个民族的未来,一个民族的辉煌的蓝图要靠这些学生来绘制。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我们首先要成为民族的脊梁,然后在工作中要努力培养民族栋梁之才。

然而成长在电脑时代“九零后”,他们对于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苦难辉煌,可谓知之甚少。

对于书中提及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的理解,更多的是流于表面。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如何教育他们,肩负起历史使命,把中国带向另一个辉煌,是作为当代教师最重要的职责。

我想,作为一名党员教师,
最重要的是拥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这样可以从正面感染、教育和激励学生。

《苦难辉煌》一书中引了周恩来总理年轻时的一段话,让我感受颇深:欲筹一生之计划,舍求学其无从。

然学而不勤,则又何贵乎学。

是故求学贵勤,勤则一生之计定矣。

人人能勤,则一国之事定矣。

”我们每一个老师都用自身的“勤”去带动身边的学生,何愁我们的祖国不辉煌呢?
有人把精神力量的来源归之于苦难和胜利。

苦难砥砺意志,胜利催人奋进。

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在革命战争年代用一个个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所凝结成的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不正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吗?在教育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重温党的革命历史,培养民族栋梁,积蓄让党的事业永葆辉煌的精神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