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面点工艺概述

合集下载

中式面点的概述学习教案

中式面点的概述学习教案

02
中式面点制作原料与工具
原料介绍
面粉
中式面点的主要原料,根据蛋白质含 量分为高筋、中筋和低筋面粉,不同 面粉适用于不同面点制作。
01
02

调节面团软硬程度,有助于面粉中的 面筋形成。
03
酵母
用于发酵,使面点松软,同时赋予独 特风味。
油脂
增加面点口感和风味,常用植物油或 动物油。
05
04

增加面点甜味,同时调节面团发酵速 度。
选择优质油脂:选用新鲜、无异味的油 脂,提高面点品质。
根据季节和气温调整水量:夏天用冷水 ,冬天用温水。
掌握酵母用量和发酵时间:根据气温和 面团软硬度调整酵母用量和发酵时间, 确保面点松软可口。
03
中式面点制作技术与方法
和面技术
01 选料
选择高质量的面粉、水和 其他辅助材料。
03 比例
掌握正确的面粉和水的比
03 搭配均衡
在食用面点时,应注意搭配蔬菜、水果等其他食 物,以保证饮食均衡。
如何合理搭配与食用中式面点
01 与蔬菜、水果搭配食用
在食用中式面点时,可以搭配一些蔬菜、水果, 以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
02 替代部分主食
中式面点可以作为主食的替代品,但应控制摄入 量,以免摄入过多的热量。
03 注意摄入量
馅料调制技巧
精选原料
选择新鲜、优质的食材, 如肉类、蔬菜、海鲜等。
刀工处理
将原料切成适当大小和形 状,以便于入味和成型。
调味技巧
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加 入适量的盐、糖、酱油等 调味品,调制出不同口味 的馅料。
成型技巧与注意事项
熟练手法
掌握各种成型手法,如擀皮、包馅、 捏花等,使面点形状美观、口感丰富 。

中式面点主要内容

中式面点主要内容

中式面点主要内容中式面点是中国传统的糕点食品,具有丰富的品种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下面将介绍中式面点的主要内容,以增加读者对这一传统美食的了解。

一、中式面点的起源与发展中式面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

古人将面粉与水混合制作成面团,再通过揉搓、擀平等工艺加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面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式面点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烹饪技艺,各地区也形成了不同的特色面点品种。

二、中式面点的品种与特点中式面点的品种繁多,有包子、馒头、饺子、汤圆、花卷、馄饨等。

每种面点都有其独特的外形、口感和味道。

例如,包子是将调制好的面团包入馅料后蒸熟,外皮白嫩,馅料鲜香可口;饺子是将面团包入馅料后煮熟,皮薄馅大,味道鲜美;汤圆则是将面团制作成小圆球,再加入各种馅料,煮熟后汤汁鲜美,口感软糯。

三、中式面点的制作工艺中式面点的制作工艺包括面团的调制、揉搓、发酵、擀皮、包馅等环节。

首先,将面粉与水混合制作成面团;然后,在揉搓面团的过程中使面团筋力充分发展;接着,将面团发酵,使其体积膨胀,口感更加松软;最后,将面团擀成薄皮,包入各种馅料,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面点。

四、中式面点的食用方式中式面点可以作为早餐、午餐、晚餐或夜宵食用,也可以作为茶点或宴席上的点心。

在食用面点时,可以将其蘸上酱油、醋、辣椒油等调料,增加口感的层次和味道的丰富性。

此外,中式面点还可以与汤类食品搭配食用,如包子配豆浆、饺子配鸡蛋汤等。

五、中式面点的文化意义中式面点不仅是一种美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点的制作工艺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面点的形状和寓意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此外,中式面点还与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密切相关,如春节时的饺子、元宵节时的汤圆等。

六、中式面点的健康价值中式面点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适量食用面点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简述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

简述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

简述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可有趣啦。

一、原料准备。

做中式面点呀,原料那可得好好准备。

面粉是基础中的基础,就像盖房子的砖头一样重要。

咱得根据想要做的面点类型来选面粉呢,要是做饺子、面条之类的,中筋面粉就挺合适;要是做那种特别松软的馒头或者包子,高筋面粉能让面团更有劲儿,发起来的效果超棒。

除了面粉,水也不能马虎。

水的温度可有讲究啦,冷水适合做一些比较劲道的面食,像凉面啥的;温水呢,就特别适合用来发面,酵母在温水中就像在温泉里泡澡一样,可欢快了,能让面团发得又快又好。

还有糖、盐、油这些辅料,它们就像给面点调味的小精灵。

糖能增加甜味,还能帮助酵母发酵,让面点吃起来有点甜丝丝的感觉,就像生活中的小确幸;盐呢,虽然放得不多,但是能让面点更有风味,还能增加面团的韧性;油就更厉害了,它能让面点的口感变得更加酥脆或者柔软,就像给面点穿上了一层滑溜溜的衣服。

二、面团调制。

这面团调制可是个技术活。

如果是做馒头包子这种发面的,把酵母、糖、面粉先混合均匀,再慢慢加水,一边加一边搅拌,就像在做一场面粉和水的大融合派对。

等搅拌成絮状了,就可以上手揉啦。

揉面团就像在给面团做按摩,要揉得均匀光滑,把面团里的小疙瘩都揉掉。

要是做饺子皮那种死面的,就简单一些,面粉加水直接揉成光滑的面团就好。

不过不管是哪种面团,揉好之后都要让它休息一会儿,就像人工作累了要休息一样,面团休息好了,做出来的面点才更好吃呢。

三、成型。

面团准备好了,就到了成型的环节。

这可就看你的创意和手艺啦。

要是做馒头,就可以把面团搓成圆形或者长条形,还可以捏出各种可爱的形状,像小兔子、小刺猬啥的,感觉就像在玩橡皮泥一样有趣。

做饺子的话,把面团搓成条,再切成小块,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饺子皮,然后包上馅料,捏出各种各样的饺子形状,有月牙形的、元宝形的,每一种都像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品。

还有做包子的时候,把面团擀成中间厚周围薄的圆形,包上馅料,捏出褶子,就像给包子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褶裙。

面点制作工艺

面点制作工艺

广式
讲究点心的形态 、花式,使用糖 、油、蛋较多
苏式
口味浓醇、 色泽用打 水馅,鲜咸 而香,柔软 松嫩
中国烹饪原理
一、烹饪的要素 八大要素:料、刀、炉、火、器、 味、水、法
烹饪的要素---料
中国烹饪原理
二、烹饪的作用 微观上看,烹饪的作用主要是其对 原料的影响以及对菜品属性的规定 宏观上看,烹饪是人类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的一个强有力武器。
面点知识按原料分类麦类面粉制品米类及米粉制品杂粮和淀粉类制品其他原制品按熟制方法分类馄饨烧卖汤团按馅心分类按口味分类甜味咸味复合味混凝土衬砌渠道具有防渗抗冲效果好输水能力大经久耐用便于管理等特点
面点制作工艺
面点知识 中国烹饪原理 面点成形工艺 面点成熟工艺
面点知识
一、面点的历史概况及发展 面点制作工艺是一项技术性强、艺术 性高的应用技术。我国的面点制作技 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面点成熟工艺
二、成熟的意义和作用 1、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2、消毒杀菌有利于人体健康。 3、增加香味,体现质量。 4、融合滋味,反应特色。 5、呈现色泽,确定形态。
面点成熟工艺
三、成熟的工艺技术 成熟的方法:煮、蒸、炸、煎、烘烤、 烙、炒等七种
面点成熟工艺
三、成熟的工艺技术---煮
面点成熟工艺
馒头 麦类面粉制品 蒸
粽子 米及米粉类制品 煮
南瓜饼 其他类制品 炸
面点知识
四、各地风味特点
我国面点分为广式、苏式、京式三大类。 广式—珠江流域及南部沿海地区的面点, 以广东为代表。 苏式—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浙、沪一带, 以江苏为代表。 京式——泛指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以北 京为代表。
面点知识
二、面点的概念 面点是以米、麦、豆、薯等为原料, 肉品、蛋奶、蔬果、调味品作辅料, 通过制胚、包馅、成型、熟制等工序 制成的食品。

《中式面点工艺》课件

《中式面点工艺》课件
品牌化与市场营销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通过宣传和推广,提高中式面点的知名 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蔬菜
韭菜、白菜、香菇等,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纤
维。
豆制品
豆腐、豆干等,增加馅 料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海鲜
虾仁、鱼肉等,提供丰 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调料
酱油
增加食物的香味和色泽。

调节味道,增加风味。

增加甜味,调节口感。

增加酸味,提升口感。
常用工具
擀面杖
用于擀开面团,制作各种面点。
搅拌器
用于搅拌、和面,节省人力。
中式面点的特点与价值
总结词
中式面点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口感和风味,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 保健功能。
详细描述
中式面点在制作工艺上讲究技巧和经验,注重形态、色泽、口感等方面的要求。同时, 中式面点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如提供能量、增强免疫力、降低血糖等。
此外,中式面点还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蒸笼
用于蒸制面点,保持面点的原汁原味。
刀具
用于切割、切丝等,是制作面点的必备工具 。
03
中式面点制作工艺
和面
和面是将粉料与水等原料混合, 调制成为可塑性的面团的过程。
选择高筋面粉,加入适量的水和 盐,搅拌均匀后用手揉搓成光滑
的面团。
和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水的温度 和面粉的吸水性,以获得合适的
面团软硬度。
注意事项
面团发酵要充分,蒸煮时间要适 当,过长过短都会影响包子的口 感。
饺子
总结词
中式快餐,皮薄馅嫩,营养 丰富。

中式面点发酵工艺及其作用_概述及解释说明

中式面点发酵工艺及其作用_概述及解释说明

中式面点发酵工艺及其作用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中式面点作为中国传统食品的代表之一,自古以来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青睐。

而中式面点制作中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环节便是发酵过程。

通过适当的温度、湿度和时间,发酵能够使面团得到解理和松软,并赋予其独特的口感和香味。

因此,深入了解中式面点发酵工艺及其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依次介绍中式面点发酵工艺的基本概念与定义,探讨传统的发酵工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酵对面点品质的影响,以及常见的中式面点中所使用的不同类型发酵剂及其特点。

最后,总结发酵工艺对中式面点制作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改进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描述和解释中式面点发酵工艺及其作用,在弄清楚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基础上,揭示发酵对于中式面点质量的重要性,并为中式面点研究和生产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中式面点发酵工艺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进一步探索发酵工艺的改进与创新。

2. 中式面点发酵工艺:2.1 发酵的定义与作用:发酵是指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的代谢活动,使食品中的淀粉和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乙醇等物质,从而使面团膨胀、松软,并赋予特殊的香味。

发酵过程中,面团中的天然有机酸也会产生,进一步调节pH值和改变食品味道。

2.2 中式面点的传统发酵工艺:中式面点传统发酵工艺包括了制浆、加料、揉搓、基础发酵、重新搓揉、二次发酵等多个步骤。

首先将粉料与水进行混合并搓面成团后进行基础发酵,通常使用大型容器覆盖起来,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静置,待面团体积增大约1.5倍时进行重新搓揉,之后再进行二次发酵。

整个过程需要花费相对较长的时间。

2.3 发酵时间与条件的影响因素:中式面点的发酵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温度是发酵最重要的条件之一,适宜的温度可以提高发酵速度并保证面团质量。

其次,湿度也对发酵有着重要影响,适当的湿度有利于面团内部水分的均匀分配和蛋白质的胶凝作用。

中式面点初级基础操作工艺

中式面点初级基础操作工艺
摘剂的要领:左手不能用力过大,揪下一个剂子 后,左手将剂条转9中0式面°点,初级基础然操作工后艺 再揪。
下剂
(2)挖剂。 (3)拉剂。
(4)切剂。切剂就是将剂条用力切成均匀 的剂子。方法是:将剂条放在案板上,右 手拿刀,从剂条的左边一头开始,切时左 手配合,切成大小一致的面剂。如圆酥的 剂子。
中式面点初级基础操作工艺
搓条
2.搓条的要求 搓条要求条圆,光洁,粗细一致。 3.搓条的要领 (1)两手用力均匀,两边使力平衡。 (2)要用掌根推搓,不能用掌心。因
掌心发空,压不平,压不实,不但搓 不光洁,而且不易搓匀。
中式面点初级基础操作工艺
下剂
下剂又称掐剂,就是将搓条后
的面坯分割成大小一致的剂
中式面点初级基础操作工艺
制皮
2)烧卖皮擀法。要求形似荷叶,中间略厚,圆形, 饮食业称其为“荷叶边、金钱底”。操作时把剂子按 扁按圆,放在案板上,左手按住橄榄仗的左端,右 手橄榄杖的右端,双手配合擀制。擀时,着力点要 放在边上,右手用力推动,边擀边转(向同一方向 转动),使皮子使之转动,并形成波浪纹的荷叶边 形。
在调制面坯时,需要一定强度的臂力和 腕力。为了便于用力,正确的姿势是: 两脚稍分开,站成丁字步,人要站端正, 不可左右倾斜,上身稍向前倾。操作时, 将粉料倒入缸内或案板上,中间扒一凹 塘,然后分次将水或其它辅料掺入,拌 成雪花状,最后洒上少量水揉制成面坯。
中式面点初级基础操作工艺
揉面
揉面,是将调和后的面团进行 揉和,使各种粉料调和均匀, 充分吸收水分形成面坯的过程。 通过揉面,可使面坯进一步增 劲、揉润、光滑。揉面是调制 面坯的关键。
(3)提熠类。提熠类品种因提熠而呈圆形,所以馅心要放在 皮子正中心。此类品种有小笼包子、鲜肉中包等。

中式面点的工艺流程

中式面点的工艺流程

中式面点的工艺流程一、准备工作中式面点的制作首先需要准备面粉、水以及其他辅料。

面粉的选择一般以高筋面粉为主,水的选择要适量,不宜过多或过少。

辅料方面,根据不同的面点种类可以准备酵母、盐、糖等。

二、和面将面粉倒入容器中,逐渐加入水,同时用手或工具搅拌。

和面的过程需要逐渐加水,搅拌均匀,直至面团光滑有弹性。

和面的时间一般需要10-15分钟左右。

三、发酵将和好的面团放入容器中,盖上湿布或保鲜膜,放置在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

发酵的时间一般需要1-2小时,直至面团发酵至原来的两倍大小。

四、揉面发酵好的面团需要揉面,目的是排除面团中的气泡,使其更加光滑有韧性。

揉面的方法可以用手掌压擦、用拳头揉压等。

五、切割将揉好的面团分割成小块,根据面点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切割。

切割的过程需要用刀或者切割器具进行。

将切割好的面团进行成型,根据不同的面点种类选择不同的成型方式。

可以是包饺子、包包子、擀面皮等。

七、二次发酵成型好的面点需要进行二次发酵,使其更加松软有弹性。

二次发酵的时间一般需要20-30分钟,发酵好的面点会有明显的膨胀。

八、蒸煮发酵好的面点可以进行蒸煮。

使用蒸锅或者蒸笼,将面点放入其中,加水蒸煮。

蒸煮的时间根据面点的大小和种类而定,一般需要10-20分钟。

九、出锅蒸煮好的面点可以出锅食用。

将蒸熟的面点取出,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调料,如酱油、醋、花椒等。

十、装盘将出锅的面点装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摆盘装饰,增加美感和食欲。

十一、享用中式面点的制作工艺流程完成后,即可享用美味的面点。

根据个人喜好,可以选择搭配其他菜肴或者单独食用。

中式面点的制作需要经过准备工作、和面、发酵、揉面、切割、成型、二次发酵、蒸煮、出锅、装盘以及享用等步骤。

每一步骤都需要仔细操作,掌握好时间和技巧,才能制作出美味可口的中式面点。

通过不断练习和尝试,可以掌握更多面点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提升自己的面点制作水平。

无论是家庭自制还是专业制作,只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相信每一口面点都能给人带来满足和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面点的内容上看它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 可缺少的食品,又是人们调剂口味的补充 食品。
2005-1-3
《中式面点工艺》
5
中式面点工艺探讨的问题
1、面点原料的性质、特点、用途、 面点原料在工艺中的变化及作用。
2005-1-3
对原料的性质不了解,模仿失败.
《中式面点工艺》
6
中式面点工艺探讨的问题
2、面坯调制原 理及其在工艺中发 生的物理学、化学 和生物学变化。
2005-1-3
《中式面点工艺》
7
面点工艺探讨的问题
3、馅心制作原理及其产生的各种变 化,馅心对成品的影响。
失败的馅心选择
成功的馅心配制
2005-1-3
《中式面点工艺》
8
面点工艺探讨的问题
4、各种成型技法 的研究。
2005-1-3
《中式面点工艺》
9
面点工艺探讨的问题 4、各种成型技法的研究。
《中式面点工艺》
第一章 中式面点工艺概述
2005-1-3
《中式面点工艺》
1
本课教学要求:(烹饪班)
考试:平时成绩20%,期中成绩20%,期末成 绩60%。
理论课:课下预习,要求能独立思考、有独到 见解(要有理论依据)。
技能课:课后练习,能独立完成工艺全过程, 且要有独到特点(公正认可)。
最终达到能用理论。
3
面点的概念
面点是面食与点心的总称。 包括面食、米食、点心、小吃
等。
2005-1-3
《中式面点工艺》
4
面点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泛指以各种粮食、豆类、果品、 鱼虾以及根茎菜类为原料,配以多种馅料, 制作的各种小吃和点心。
从狭义上讲特指利用粉料(主要是面粉和 米粉)调制面坯制成的面食小吃和正餐宴 席的各式点心。
2005-1-3
《中式面点工艺》
2
本课教学要求:(餐管班)
考试:平时成绩20%,理论成绩40%, 技能成绩40%。
理论课:课下预习,要求能独立思考、 有独到见解(要有理论依据)。
技能课:课后练习,能独立完成工艺全 过程。
最终达到能用理论指导工艺过程、解释 失饪现象的目的。
2005-1-3
《中式面点工艺》
2005-1-3
《中式面点工艺》
10
面点工艺探讨的问题
5、熟制技术及面点原料在熟 制中的各种变化。
成功的熟制技术
失败的熟制工艺
2005-1-3
《中式面点工艺》
11
面点工艺探讨的问题
6、新型面点的开发。
2005-1-3
《中式面点工艺》
12
月饼的创新
2005-1-3
《中式面点工艺》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