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高程测量新方法
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的方法与步骤

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的方法与步骤引言: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多功能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建筑、土木工程和地理测量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准确测量地面高程。
一、全站仪的基本原理全站仪利用激光技术和电子测距仪原理,实现对目标点的测量。
它能够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通过三角计算得出目标点的坐标和高程。
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避免雨雾等天气影响测量精度。
其次,确定测量区域,清除杂物和遮挡物,确保全站仪能够直接对准目标点。
最后,检查和校准全站仪的各项参数,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三、设置全站仪和基准点在进行高程测量前,需要设置全站仪和基准点。
首先,以位于测量区域中心的一个点作为基准点,设置全站仪的位置。
然后,使用全站仪的水平仪和垂直仪进行水平和垂直调整,确保全站仪的准确度。
接下来,使用全站仪对基准点进行定位和标记,以便后续测量。
四、目标点的测量测量目标点的高程是全站仪的主要任务。
首先,使用全站仪的望远镜对准目标点,并通过调整全站仪的水平角和垂直角,使其准确对准。
然后,使用全站仪的测距功能,测量目标点与基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
最后,根据测量结果和三角计算原理,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经过一系列测量后,全站仪会生成大量的测量数据。
为了得到准确的高程测量结果,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对测量数据进行筛选,排除异常值和误差数据。
然后,使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处理测量数据,进行数据插值和拟合,得到更加准确的高程数据。
最后,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绘制出高程图或者制作数字模型,反映地面的高程分布情况。
六、测量误差和精度控制在进行高程测量时,误差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需要进行误差控制。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多次观测同一目标点,并进行重复测量。
然后,根据测量结果的差异,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差,评估测量的精度。
全站仪测量高程方法

全站仪测量高程方法全站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测量领域的精密仪器,它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和测量高程的任务。
全站仪测量高程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测量方法,它可以应用于地形测量、土地测量、建筑测量等各种领域。
在进行全站仪测量高程时,需要注意一些测量步骤和技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全站仪测量高程的方法,并详细说明每个步骤的操作。
1.环境准备在进行全站仪测量高程之前,首先需要对测量环境进行准备。
确保测量地点的地面平整、清洁,没有遮挡物,以保证全站仪可以正常放置和旋转。
同时,也需要考虑天气因素,避免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测量,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设定仪器将全站仪放置在稳定的三脚架上,并用水准仪调平仪器,确保仪器水平。
然后打开全站仪,并设置合适的测量参数,包括测量单位、测量模式等。
调整望远镜焦距,以确保可以清晰观测目标点。
3.设置基准点在测量现场选择一个合适的基准点,可以是柱状物、墙角等固定物体。
用全站仪对基准点进行测量,记录其坐标和高程信息,作为后续测量的基准。
4.建立测站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建立测站,可以使观测目标点尽可能分布在全站仪的视野范围内。
将全站仪放置在测站上,并确保其水平放置,调整望远镜观测目标点。
5.观测目标点使用全站仪对目标点进行测量。
将准星对准目标点,按下测量按钮,记录读数。
在多次观测同一目标点的情况下,取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6.计算高程通过测量基准点和目标点的坐标信息,结合目标点的高程测量值,可以计算出目标点相对于基准点的高程差。
根据需要,还可以计算出目标点的绝对高程值。
7.数据处理将测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绘制高程图、等高线图等相关图件。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出现计算错误或数据不匹配的情况。
8.结束测量在完成全站仪测量高程任务后,需要清理仪器,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及时保存和备份数据,以备后续分析和参考。
全站仪测量高程是一项精密的测量工作,需要仪器操作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全站仪测量高程到底有几种方法【范本模板】

全站仪测量高程到底有几种方法.方法一:经典方法,全站仪在已知坐标(含高程)点上设站;方法二:后方交会,全站仪在任意点上设站;方法三:对边测量,全站仪测两点高差。
下面对三种方法进行阐述:方法一:经典方法先说方法一.说这个方法是经典方法,是因为:1.其测量原理我们在学习经纬仪视距测量时就学习过,每种测量教材中都有;2.测量教材中有关全站仪高程测量原理,都按此原理进行阐述;3.全站仪高程测量的相关设置,都按此原理进行的。
到底什么测量原理呢,我们来回顾一下,看下图:我们从(1)式中可以发现,全站仪一旦设站完成,测站高程和仪器高度均为定值,若测量过程中不改变棱镜高度,则除了Ssina(即实测参数)外,等式右侧其它各参数之和均为恒等值,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全站仪一旦设定,同时不再改变棱镜高度的话,全站仪对各点的测量高差,其实质是每个三角高差dZ的差值这个结论我们先记住,它将是后面方法二和方法三的理论基础。
方法二:后方交会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叫“后方交会”是否准确,因为这个名字一般是指:在全站仪平面测量时,全站仪自由设站,通过测量并输入测站外两个已知点的平面坐标,从而完成设站的工作。
而这里是指全站仪在高程测量前,全站仪自由设站,通过测量测站外一个已知高程点,再通过全站仪相关的设置,从而完成全站仪高程测量设站的工作。
我们还是继续对照着这张老图进行分析:方法三:对边测量方法三的测量方法是一个纯粹的高差测量,操作也相当简单:全站仪架设在任意位置,不做任何高程测量的设置(即测站高程、仪器高、棱镜高均使用仪器内存值),分别对两个点测量其三角高差dZ(要保证棱镜高度不变),两者之差即为两点之高差,跟水准测量的后视减前视相反,这里应该是前视减后视。
其测量原理,在方法一中已经验证,在此不再赘述。
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况:方法都出来了,都有测量原理,都是可行的,如果硬要说哪种方法好,本身这个问题就是个伪问题,因为每种方法各有优势,如果不结合实际情况,便不能确定到底哪种方法要好。
全站仪后方交会法步骤和高程测量步骤

1、角度测量(angle observation)(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AOB ,则: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瞄准A 点——置零(0 SET )——瞄准B 点,记下水平度盘HR 的大小。
2)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 )。
操作步骤同用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盘”(H SET )。
2、距离测量(distance measurement )PSM 、PPM 的设置——测距、测坐标、放样前。
1)棱镜常数(PSM )的设置。
一般:PRISM=0 (原配棱镜),-30mm (国产棱镜)2)大气改正数(PPM )(乘常数)的设置。
输入测量时的气温(TEMP )、气压(PRESS ),或经计算后,输入PPM 的值。
(1)功能:可测量平距HD 、高差VD 和斜距SD (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2)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MEAS )。
3、坐标测量(coordinate measurement )(1)功能:可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X ,Y ,H )。
(2)测量原理任意架仪器,先设置仪器高为0,棱镜高是多少就是多少,棱镜拿去直接放在已知点上测高差,测得的高差为棱镜头到仪器视线的高差,当然,有正有负了,然后拿出计算器用已知点加上棱镜高,再加上或减去(因为有正有负)测得的高差就是仪器的视线高啊,因为仪器高为0,所以这个数字就是你的测站点高程,进测站点把它改成这个数字就行了,改完测站点了一般情况下都要打一下已知点复核一下。
若输入:方位角,测站坐标(,);测得:水平角和平距。
则有:方位角:坐标:若输入:测站S 高程,测得:仪器高i ,棱镜高v ,平距,竖直角,则有:高程:(3)方法:输入测站S (X ,Y ,H ),仪器高i ,棱镜高v ——瞄准后视点B ,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瞄准目标棱镜点T ,按“测量”,即可显示点T 的三维坐标。
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的技巧与方法

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的技巧与方法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测绘等领域。
它具有测角、测距和测高程的功能,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量。
本文将介绍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的技巧与方法。
一、准备工作在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应确定测量区域的范围,并在测点之间设置基准点。
其次,应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水准测量法或三角测量法。
最后,要确保全站仪的电池充足,仪器的调准和校准工作已经完成。
二、设置全站仪在进行高程测量之前,我们需要正确设置全站仪。
首先要调整全站仪的水平仪,使其水平。
然后通过调整仰角和方位角来使仪器对准目标点。
在调整仰角时,可以使用全站仪的自动水平功能,确保读数准确。
三、测量过程1. 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高程测量方法。
首先,在基准点上设置一个水准标尺,然后在需要测量的点上进行读数。
在读数时,应注意仪器是否水平,并记录下目标点与水准标尺之间的高差。
2. 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一种间接的高程测量方法,通过测量两个已知高程的点和目标点的角度来计算目标点的高程。
在进行三角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观测位置,并使用全站仪测量观测点与目标点之间的角度。
根据三角测量原理,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目标点的高程。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在进行高程测量之后,需要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首先,应对数据进行校正,排除由于仪器误差和环境因素导致的误差。
其次,可以使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计算,得出具体的高程数值。
五、误差控制与精度评定在进行高程测量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选择合适的观测位置和测量方法,尽量减小仪器误差。
其次,应进行多次观测和重复测量,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最后,可以通过与其他测量方法的对比,评估测量结果的精度。
六、应用与展望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在土木工程、建筑和测绘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高程测量,我们可以确定地表的高度分布,辅助工程设计和布局。
全站仪怎么样测坐标和高程

全站仪测量坐标和高程的方法全站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测量和地质勘探等领域的高精度测量仪器。
它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从而可以用来测量不同位置的坐标和高程。
下面将介绍全站仪测量坐标和高程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全站仪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全站仪:在开始测量之前,需要对全站仪进行校准,确保其水平仪、垂直仪和距离测量装置的准确性。
具体校准方法可参考全站仪的说明书。
•设置基准点:在即将进行测量的区域中,选择一个相对稳定的点作为基准点。
该点的高程可以通过其他测量手段如水准仪进行确定。
2. 测量坐标步骤一:设置观测点在测量区域中选择几个观测点,这些观测点应该以基准点为参考,并尽可能分布在整个测量区域内。
步骤二:测量水平角使用全站仪测量水平角,将其对准基准点,记录读数。
然后将全站仪对准每一个观测点,分别记录读数。
步骤三:测量垂直角使用全站仪测量垂直角,将其对准基准点,记录读数。
然后将全站仪对准每一个观测点,分别记录读数。
步骤四:测量斜距使用全站仪的距离测量功能,分别测量观测点到基准点的斜距。
将全站仪对准基准点,记录斜距读数;然后对准每个观测点,分别记录斜距读数。
步骤五:计算坐标利用测得的水平角、垂直角、斜距数据,可以通过三角形计算方法计算出各个观测点的平面坐标。
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考全站仪的说明书。
3. 测量高程步骤一:设置观测点在测量区域中选择几个观测点,这些观测点应该以基准点为参考,并尽可能分布在整个测量区域内。
步骤二:测量水平角使用全站仪测量水平角,将其对准基准点,记录读数。
然后将全站仪对准每一个观测点,分别记录读数。
步骤三:测量垂直角使用全站仪测量垂直角,将其对准基准点,记录读数。
然后将全站仪对准每一个观测点,分别记录读数。
步骤四:测量斜距使用全站仪的距离测量功能,分别测量观测点到基准点的斜距。
将全站仪对准基准点,记录斜距读数;然后对准每个观测点,分别记录斜距读数。
如何使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定

如何使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定
全站仪是用来测量地面上各个点的三维坐标和高程的仪器。
在
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时,我们需要准备好以下工具:
- 全站仪
- 一架三脚架
- 一个反光棒
- 一张三角高程测量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将全站仪放在需要测量的点上,将三脚架张开并调整好高度,将全站仪放在三脚架上并固定。
2. 打开全站仪并对准带反光棒的目标点。
3. 在全站仪上选择三角高程测量功能,并输入目标点与全站仪
之间的距离。
4. 移动全站仪并对准另一个目标点,重复步骤3直到测量完所
有需要测量的点为止。
5. 将测量结果填入三角高程测量表中,并根据表格计算出每个
点的高程。
需要注意的事项:
- 在进行测量前应先校准全站仪,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在对准目标点时要注意不要对着阳光测量,避免阳光反射影
响测量结果。
- 在存储数据时要注意标注清楚每个点的具体位置,避免混淆。
以上就是使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希
望对你有所帮助!。
全站仪测高程有几种方法

全站仪测高程有几种方法引言全站仪是现代测量工程中常用的仪器之一,用于测量地面点的坐标、角度和高程信息。
在工程测量中,测量高程是一项常见而重要的任务,而全站仪提供了多种测高程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全站仪测量高程的三种常用方法,分别是三角测量法、平直视线法和间接测量法,并对每种方法的原理和适用场景进行详细说明。
方法一: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全站仪测量高程中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三角形的几何性质,通过测量三角形内的角度和两边长度来计算目标点的高程信息。
三角测量法的步骤如下:1.设置三角形的一个顶点A为已知点,测量其坐标和高程信息;2.在目标点B处设置一个反射镜棱镜;3.将全站仪对准顶点A,并通过仪器测量AB之间的水平角和竖直角;4.测量仪器与反射镜间的斜距;5.根据测量结果和三角形的几何关系,计算目标点的高程。
三角测量法适用于地面点位差异较大的情况,能够快速获取目标点的高程信息,并且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方法二:平直视线法平直视线法是一种基于水平测量的全站仪测高程方法。
该方法利用全站仪的水平测距和测角功能,通过测量目标点处的水平距离和仰角来计算高程信息。
平直视线法的流程如下:1.在已知点A处设置全站仪,并记录其坐标和高程信息;2.在目标点B处设置一个反射镜棱镜;3.通过全站仪测量AB之间的水平距离,并同时记录该点的水平角和仰角;4.根据测量结果和仪器高度差,计算目标点的高程。
平直视线法适用于地面较为平坦的场景,其原理简单易懂,测量速度快,但在地形变化较大的环境中,其测量精度可能会有限制。
方法三:间接测量法除了上述两种直接测量高程的方法外,全站仪还可以通过间接测量法来获取高程信息。
间接测量法是基于测量目标点与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差和高差来计算目标点高程的方法。
间接测量法可以分为两种具体方法:1.三角高差法:在目标点与参考点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测量点,通过测量这些点之间的高差和水平距离来计算目标点的高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站仪高程测量新方法
[导读]:使用棱镜配合全站仪测量高程的方法越来越普及,传统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已经显示出了局限性。
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一种新的方法进行三角高程测量。
摘要:使用棱镜配合全站仪测量高程的方法越来越普及,传统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已经显示出了局限性。
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一种新的方法进行三角高程测量。
这种方法既结合了水准测量的任意置站的特点,又减少了三角高程的误差来源,同时毎次测量时还不必量取仪器高、棱镜高。
该法使三角高程测量精度进一步提高,施测进度更快。
关键词:全站仪测量三角高程新方法
1引言
在长江下游丘陵地区测量过程中,全站仪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也得到普遍应用。
传统的测量方法是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
两种方法虽然各有特色,但都存在着不足。
水准测量是一种直接测高法,测定高差的精度是校高的,但水准测量受地起伏的限制,外业工作量大,施测速度校慢。
三角高程测量是一种间接测高法,它不受地形起伏的限制,且施测速度校快。
在大比例地形图测绘、线型工程、管网工程等工程测量中广泛应用。
但精度校低,且每次测量都得量取仪器高、棱镜高,比校繁锁,而且增加了误差来源。
随着全站仪的广泛使用,使用棱镜配合全站仪测量高程的方法越来越普及,传统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已径显示出了局限性。
我们经过长期实践和摸索,总结出一种新的方法进行三角高程测量。
这种方法既结合了水准测量的任意置站的特点,又减少了三角高程的误差来源,同时每次测量时还不必量取仪器高、棱镜高。
该方法使三角高程测量精度进一并提高,施测速度更快。
2三角高程测量的传统方法
设A、B为地面上高度不同的两点。
已知A点高程HA,只要知道A点对B点的高差HAB即可由HB=HA+HAB得到B点的高程HB。
D为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α为在A点观测,B点时的垂直角;i为测站点的仪器高;t为棱镜高;HA 为A点高程,HB为B点高程V为全站仪望远镜和棱镜之间的高差(V=Dtanα);
首先我们假设A、B两点相距不太远,可以将水准面看成水平面,也不考虑大气折光的影。
为了确定高差HAB,可在A点架设全站仪、在B点竖立棱镜,观测垂直角α,并直接量取仪器高i和棱镜高t,若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D,则HAB=V+i-t,故
HB=HA+Dtanα+i-t(1)
这就是三角高程测量基本公式,但它是以水平面为基准和视线成直线为前提的。
因此,只有当A、B两点间的距离很短时,才比较准确。
当A、B两点距离较远时,就必须考虑地球弯曲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这里不叙述如何进行球差和气差的改正,只就三角高程测量新方法的一般原理进行闸述。
从传统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具备以下两个特点:a全站仪必须架设在已知高程点上;b要测出待测点的高程,必须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
3三角高程测量的新方法
如果我们能将全站仪像水准仪一样任意置点,而不是将它置在已知高程点上同时又,在不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的情况下,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原理测出待测点的高程,那么施测的速度将更快。
如图所示,假设B点的高程为已知,A点的高程为未知,这里要通过全站仪测定其他待测点的高程。
首先由式(1)可知:HA=HB-(Dtanα+i-t)(2)
上式除了Dtanα即V的值可以用仪器直接测出外,i、t都是未知的。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仪器一旦置好,i值也将随之不变,同时选取棱镜作为反射,假定t值也固定不变。
从式(2)可知:
HA+i-t=HB-Dtanα=W(3)
由式(3)可知,基于上面的假设,HA+i-t在任一测站上也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可以计算出它的值W。
这一新方法的操作过程如下:
a、仪器任意置点,但所选点位要求能和已知高程点通视。
b、用仪器照准已知高程点,测出V的值,并算出W的值(此时与仪器高程测定有关的常数如测站点高程、仪器高、棱镜高均为任意什值。
施测前不必设定)。
c、将仪器测站点高程重新设定为W、仪器高和棱镜高设为0即可。
d、照准待测点测出其高程。
下面从理论上分析一下这种方法是否正确。
结合式(1)、式(3)得
HB'=W+D'tanα'(4)
式中:HB'为待测点的高程;W为测站中设定的测站点高程;D'为测站点到待测点的水平距离;α'为测站点到待测点的观测竖直角。
从式(4)可知,不同待测点的高程随着测站点到其水平距离或观测垂直角的变化而改变。
将式(3)代入式(4)可知:
HB'=HA+i-t+D'tanα'(5)
按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可知:
HB'=W+D'tanα'+i'-t'(6)
将式(3)代入式(6)可知:
HB'=HA+i-t+D'tanα'+i'-t'(7)
这里i'、t'为0,所以
HB'=HA+i-t+D'tanα'(8)
由式(5)式(8)可知,两种方法测出的待测点高程在理论上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采取这种方法进行三角测量是正确的。
4结论
综上所述,将全站仪任意置点,同时不量取仪器高、棱镜高,仍然可以测出测点的高程。
测出的结果从理论上分析比传统的三角高程测量精度更高,因为它减少了误差来源。
整个过程不必用钢尺量取仪器高、棱镜高,也就减少了这方面的误差。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测量中,棱镜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只要记录下相对初值t增大或减小的数值,就可在测量的基础上计算出待测点的实际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