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急重症急诊处理流程
妇产科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引言妇产科作为医疗机构中的重要科室,肩负着保障孕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的重任。
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确保母婴安全,特制定本预案及处理流程。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妇产科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应急工作。
2. 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3. 设立应急小组,负责具体事件的处置。
三、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1. 报告制度(1)遇有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突发事件,当班护士应及时向护士长、科护士及护理部报告;(2)夜间遇有紧急情况,应立即向护士长及科护士报告。
2. 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护理急救工作规定(1)首诊医师积极处置,同时立即报告二线医师或科主任;(2)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生到场处置,组织产科成员实施急救;(3)情况危急时应立即向医务科报告并请求启动产科急救绿色通道。
3. 院内产科急救(1)妇产科负责产妇的整体状况的把握和控制;(2)麻醉科负责术中患者安全;(3)相关科室及时会诊,负责器官功能维护及并发症处理;(4)妇产科指定一名医师负责记录病情并随时与患者家属沟通;(5)妇产科指定一名护士负责记录口头医嘱及计算出入量等,必要时指定其他护士负责液体通道通畅、医疗物资供应及执行医嘱等;(6)产科急救工作组负责现场协调及内外联络。
4. 院前产科急救(1)妇产科或急诊科接到呼救电话后询问并记录地点、发病时间、初步诊断、目前病情、需求、联系电话等;(2)不需产科现场紧急处理的由急诊科出诊;(3)需产科紧急处理的通知妇产科,由产科主任指派医师出诊接患者回院;(4)产科急救工作组根据急救工作状况进行人员、物资、设备调配,必要时报告分管院长和医务科统一调配;(5)需转入我院的,按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程序进行。
5. 高危孕产妇急诊服务流程(1)急诊原则上由妇产科首诊;(2)门诊其他科室接到告知后10分钟妇产科值班人员到场求治,其他相关科室二线到场参与抢救;(3)如需抢救,由产科医师告知本科室主任,组织相关科室会诊;(4)告知医务科产科主任到场指挥抢救。
产科急危重症急救流程

小面积栓塞 ·卧床休息,观察 ·抗凝治疗 ·肝素 ·低分子肝素 ·可考虑溶栓治疗
·血流动力学支持 多巴酚丁胺:()静滴 多巴胺:()静滴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过大、过小均无效,反而有害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镇静镇痛 地西泮或者吗啡肌肉或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 ·补液:是否有益有争议,总量≤ ·纠正右心衰: 利尿剂:呋塞米静推或静滴 硝酸甘油:静滴,,每增加滴速至维持量;
谢谢观赏
协助病人 进产房手
通知儿 科医师;
(夜间)协调
术室
协助新
生儿复苏
Ⅳ
病情观察 与监测 配合抢救
床旁记录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
·前置胎盘 ·多胎妊娠
·胎盘早剥 ·滞产
·羊水过多 ·急产
高危因素 ·巨大儿 ·严重贫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全身性疾病等导致出血倾向
呼救 建立通道 心电 监护
抗休克治疗
合理分工,及时记录 吸氧 监测:出血量、生命体 征、 尿量、血氧饱和度、 生化指标等 补充血容量丢失量倍 失血量 晶体 胶体 血 <
抗休克 防治
·纠正缺氧:保持呼吸通畅,面罩给氧或气管插管正压给氧,必 要时 气管插管切开
·抗过敏:地塞米松 氢化可的松 快
·缓解肺高压:罂粟碱 慢 氨茶碱 慢
阿托品 可重复 酚妥拉明
·补充血容量:先晶后胶,先快后慢 林格液、盐水、血浆
·升压药物:多巴胺 间羟胺
·纠正酸中毒:碳酸氢钠
·纠正心衰:西地兰
> 地塞米松 静推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小时出血大于
启动一级急救预案
出血量
启动二级急救预案
病因治疗
宫缩乏力
产道裂伤
胎盘因素
凝血障碍
按摩子宫 促宫缩剂 宫腔水囊 宫腔填纱 缝合 血管结扎 介入治疗
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流程

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流程1. 引言1.1 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定义产科急危重症患者是指在妊娠、分娩、产后期以及与之相关情况下发生急性的身体状况波动或生命体征改变,需要立即采取抢救措施的患者。
这些患者可能面临严重的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子痫前症、羊水栓塞等,并且由于生理变化以及妊娠本身的影响,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情况可能会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和特殊性,需要及时准确的评估和处置来保障母婴的安全。
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定义并不仅限于病情的严重程度,还涉及到病情发生的背景、病因及其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定义需要进行综合考量和判断。
及时识别和处理产科急危重症患者,是保障母婴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进行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保障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
【内容达到了要求,字数满足需求】1.2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重要性急危重症患者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生命受到威胁或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下,需要立即得到抢救和治疗的患者。
在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由于患者本身处于孕期或分娩期,疾病的发展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更大的危险,因此对这类患者需要优先进行处置。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重要性在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每一分钟都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存机会,因此优先处置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和死亡率。
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置需要专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质量。
通过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优先处置,不仅可以有效拯救患者的生命,还可以减轻家属的焦虑和压力,提高医疗工作人员的抗压能力和抢救效率。
保证急危重症患者的优先处置是产科抢救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识别与评估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识别与评估是非常关键的步骤,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时有效地处理患者,确保其安全。
妇产科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产科12种急危重症抢救流程盘点产后失血性休克抢救流程1、根据不同病因采用相应措施:如子宫收缩不良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等。
2、开放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
3、组成抢救小组,人员包括产科大夫、产科护士、麻醉科大夫。
持续导尿、记尿量;持续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急查血常规、血凝四项、血生化;配血备血等。
4、迅速补液,20分钟内补液1000ml,后40分钟补液1000ml,好转后6小时内再补1000ml,按先晶体后胶体补液原则进行。
5、血HCT维持在30%左右,孕产妇死亡率最低,故输血应维持血HCT在30%左右为宜,最好输新鲜全血。
6、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多巴胺20mg + 5%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酚妥拉明20mg + 5%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
7、其他药物应用:如阿托品、654-2、东莨菪碱。
如有电解质紊乱表现,给予纠正。
8、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
9、护肾:在补足液体的情况下若每小时尿量小于17ml,予速尿20mg入壶;必要时加倍给予。
10、护心:若有心衰表现,给予西地兰0.4mg 静注(慢)。
11、必要时果断行子宫切除术。
DIC抢救流程1、高凝阶段:凝血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增多。
应用肝素、潘生丁、阿司匹林、右旋糖酐、抑肽酶等。
2、消耗性低凝期:血小板小于100×109/L,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补充凝血因子、输新鲜血、输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补充Vitk1。
3、继发性纤溶期:3P试验阴性,凝血酶原时间延长,FDP定量大于20ug/ml,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2聚体阳性。
给予6-氨基己酸、止血环酸、止血芳酸、新凝灵、立止血等治疗。
4、改善器官功能:给氧、抗休克、利尿、纠正酸中毒。
5、去除病因,处理原发病。
羊水栓塞抢救紧急预案流程1、抗过敏:地塞米松20-40mg静脉滴注或氢化可的松300-400mg静脉滴注。
产科门诊急诊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确保孕产妇在门诊急诊期间的生命安全,提高救治质量,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产科门诊急诊期间,针对孕产妇及新生儿发生的各类突发、紧急情况。
三、应急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2. 快速反应,协同救治;3. 分级负责,责任到人;4. 保障孕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
四、组织结构与职责1. 产科门诊急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产科主任副组长:护士长组员:产科医师、护士、助产士、药剂科、检验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人员。
2.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制定和实施产科门诊急诊应急预案;2)组织协调各科室应对突发、紧急情况;3)监督应急措施的执行情况;4)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五、应急流程1. 首诊医师发现孕产妇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向组长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 组长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赶赴现场,开展救治工作。
3. 对孕产妇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救治方案:1)孕产妇出现宫缩、胎儿窘迫等紧急情况,应立即进行产程管理,必要时进行剖宫产;2)孕产妇出现大出血、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应立即进行输血、抗休克等治疗;3)孕产妇出现胎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等紧急情况,应立即进行新生儿复苏、抢救。
4. 相关科室人员按照救治方案,协同救治孕产妇及新生儿。
5. 对孕产妇及新生儿进行监护,确保生命体征稳定。
6. 对孕产妇及新生儿进行记录,包括病情、救治措施、用药情况等。
7. 完成救治工作后,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总结经验教训。
六、应急保障措施1. 加强产科门诊急诊人员的培训,提高应对突发、紧急情况的能力。
2. 配备充足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3. 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救治效率。
4.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
5.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紧急情况的能力。
七、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产科门诊急诊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为了确保急诊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规范诊疗行为,确保患者能够得到连贯、及时、有效的救治,进一步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加强医疗安全,按照《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出重点病种的范围及服务流程和服务时限。
一、急危重患者重点病种范围:高危孕产妇、妇产科出血、异位妊娠、卵巢囊肿破裂或蒂扭转、子宫破裂、子痫、前置胎盘出血、产后出血、儿童高热惊厥、心力衰竭、新生儿危重症。
二、急危重患者救治服务流程急诊患者就诊→分诊护理快速判断病情→抢救室,通知妇产科或儿科医师→初步抢救治疗(开通静脉通道、吸氧、按病种进行常规抢救措施等)→向陪护人交代病情及签署危重通知单→病情较重→请相关二线班会诊→进一步抢救→病情稳定收入院→记录(医师记录抢救病历、护士记录抢救项目清单)。
三、急危重患者救治服务时限要求1、急危重患者从分诊处开始,抢救处置时间在5分钟以内,10分钟内完成诊疗处置(如通畅呼吸道,呼吸机应用,静脉穿刺等)。
2、院内急会诊应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在“绿色通道”平均停留时间小于60分钟。
3、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效劳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患者抵达放射科后,平片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敷陈(能够是口头敷陈);超声医生在接到患者后,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敷陈(能够是口头敷陈);检修科吸收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常规检査结果敷陈(血常规、尿常规等,可德律风敷陈),60分钟内出具凝血结果敷陈,120分钟出具生化结果,配血申请30分钟内完成(如无库存血,则60分钟内完成);手术室在接到手术告诉后,10分钟内准备好手术室及相关物品,本科室立即告诉手术相关人员到场。
4、总值班接到XXX敷陈后10分钟内抵达抢救现场,本能机能科室(医务科、护理部)接到XXX敷陈后10分钟内抵达抢救现场(节假日30分内);急救设备调配30分钟内完成。
2024年产科急救绿色通道制度

产科急救绿色通道制度 1
一、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监护制度
1、凡遇急危重症病人,产科抢救小组成员,主管医生、主治医生,必须立即到达现场,由科主任统一指挥组织进行紧张有序的抢救。并报告急救中心急救小组组长。
2、护士长带领有关护士,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准备好一切抢救药品及器械。
2、院内抢救
①病人到达急诊科或各专科,分诊护士将病人送入抢救室,并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T、P、R、Bp)、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病人抢救病历。
②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下达会诊医嘱、下达检查医嘱、下达手术医嘱。所有医嘱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抢救结束后负责抢救的医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病历和补记医嘱。
6、保持病房安静,保证病人休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不在病人休息时间内进行检查与治疗。
7、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每天早晨进行开窗通风一次,大小便器随时洗涮,痰孟和垃圾要及时处理,保持清洁卫生。
8、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工作。
四、会诊制度
1、凡遇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
2、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填写会诊单。应邀医师一般要在当天内完成,并写会诊记录。如需专科会诊的轻病员,可到专科检查。
产科急救绿色通道制度 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加强孕产妇保健系统化管理,减少危重孕产妇由于转诊不及时造成的死亡,经研究决定,建立“茂名市危重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建立危重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
妇产科各种应急处置预案与流程图

妇产科各种应急处置预案与流程图妇产科应急预案及程序一、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护理急救工作规定(一)报告制度:凡遇到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突发事件,当班护士应及时向护士长、科护士及护理部报告;夜间及节假日向总值班报告。
护理部在接到重大急救报告后,除积极组织人力实施救护工作外,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逐级上报卫生局。
(二)对重大急救工作,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三)启动护理急救小分队和护理急救梯队。
(四)重大意外伤害急救程序1、院急救程序(1)伤病员来院后,首先由急诊科护士做好应急处理。
(2)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3)急诊科人力不足时,由医务科、护理部或总值班调集相关科室人员参加急救工作。
二、传染病救治应急预案及流程【应急预案】(一)就诊病人一旦确诊为传染病,应根据传染病的类型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立即送相应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同时对诊疗用品进行消毒、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规定时限报社会卫生科。
传染病暴发和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救治措施。
(二)病房办公室护士热情接待病人,根据病种安排床位(同一病种住同一房间) ,立即通知责任护士,向病人介绍有关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限制人员探视制度、活动围规定等) ,并通知医生。
(三)病房应布局简单、便于消毒,保持空气新鲜、充足。
(四)根据不同的病种执行不同的隔离措施,立即测量体温、脉博、呼吸、血压、体重,病情危重时积极参加抢救,必要时由专人进行监护。
(五)遵医嘱执行各种治疗和护理,对用过的物品严格进行消毒、清洁、灭菌,必要时进行焚烧。
(六)急性期病人卧床休息,谵妄及有精神症状者,加床档以防坠床。
(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时,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八)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遵医嘱进行相应的处理。
(九)对家属送来的食物经检查后方可食用。
(十)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顾虑与急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十一)做好卫生宣教,按不同病种,向病人讲解预防传染病的卫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