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毕加索》教案
小小毕加索美术教案

小小毕加索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毕加索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2.学习和模仿毕加索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4.促进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1.介绍毕加索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2.分析毕加索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思路。
3.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力。
2.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毕加索的艺术语言。
教学过程:Step 1. 介绍毕加索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简短的介绍,向学生介绍毕加索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重点介绍毕加索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和立体主义时期。
Step 2. 分析毕加索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思路 (20分钟)教师选择一到两幅毕加索的作品,分析其中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思路。
重点讲解毕加索在表现主题和情感上的独特手法,例如分割形状、独特的透视和颜色运用。
Step 3. 模仿毕加索的绘画技巧 (20分钟)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毕加索的作品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尝试模仿毕加索的绘画技巧。
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Step 4. 学生创作 (30分钟)教师布置学生创作任务,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运用毕加索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思路来表现自己的主题和情感。
Step 5. 学生展示和评价 (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交流彼此的创作经验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
Step 6. 总结和延伸 (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绘画学习中继续尝试和运用毕加索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思路。
教学反思:通过简单的介绍和分析,学生能够了解毕加索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通过模仿和创作,学生能够运用毕加索的绘画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能够互相借鉴和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毕加索美术教案幼儿园

毕加索美术教案幼儿园一、前言毕加索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为现代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创新的表现手法,使得毕加索成为了许多人学习美术的对象。
而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也不例外,通过引导幼儿感受、欣赏和表现美术作品,可以促进其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因此,本文档将介绍如何在幼儿园中进行毕加索美术教育。
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激发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学习毕加索的画风、表现手法,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美术的兴趣,增加对艺术的认识和了解。
三、教学内容1.欣赏毕加索的作品•介绍毕加索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引导幼儿认识毕加索。
•展示毕加索的作品并进行讲解,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和表达。
•让幼儿模仿毕加索的画风,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明亮的色块等进行创作。
2.学习毕加索的表现手法•介绍毕加索的色彩使用和线条构造,引导幼儿掌握毕加索的表现技巧。
•给幼儿一些简单的线条构造和色彩搭配练习题,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鼓励幼儿尝试用毕加索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3.创作毕加索风格的作品•让幼儿自由创作,引导幼儿运用毕加索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组织幼儿制作毕加索的拼贴作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方法1.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毕加索的艺术作品。
2.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观感和想法。
3.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和创作练习。
4.组织幼儿参与画展或手工制作活动,展示所学习的成果。
五、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的表现能力和创意水平。
2.通过幼儿的作品评估其掌握毕加索表现技巧和色彩构造能力。
3.评估幼儿对毕加索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六、教学时长本教案涵盖了毕加索美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教学时长为6-8周,每周课时1-2节。
七、教学资源1.幼儿美术书籍和视频。
2.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图片或视频资料。
3.色彩、画笔、纸张等美术材料。
八、总结毕加索的艺术作品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和思考方式。
毕加索美术教案反思模板

一、教学背景本节课以著名画家毕加索为主题,旨在通过欣赏和分析毕加索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图片展示、作品分析、小组讨论等,以期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毕加索的著名画作《格尔尼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这幅画背后的故事和毕加索的艺术特色。
2. 作品欣赏展示毕加索的多幅作品,如《哭泣的女人》、《亚威农少女》等,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的色彩、构图、线条等元素,分析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3. 作品分析针对每幅作品,引导学生从艺术史、艺术流派、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5. 实践创作鼓励学生以毕加索为灵感,创作一幅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6.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改进建议。
三、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毕加索的作品,对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2. 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展示、作品分析、小组讨论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存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3. 学生反馈课后,我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感受。
大部分学生表示对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很感兴趣,但部分学生对作品的分析和创作过程感到有些难度。
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技巧的培养。
4. 教学改进措施(1)在导入新课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与毕加索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作品。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毕加索》教案2浙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毕加索》教案2浙美版毕加索1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了解《格尔尼卡》这幅名画的艺术特⾊。
2、过程与⽅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积极参与讨论、探究、⼀同了解美术鉴赏的⽅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评析的过程中,培养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的能⼒,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
充分发挥学⽣的⾃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学⽣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虽有⼀定的审美认知,但⾯对“象征主义”,仍是晦涩难懂。
但现在的孩⼦眼界较为开阔、思维活跃,教师只要做到正确引导、以学⽣为本、⾃主探究,仍能很好的完成对作品的解读。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作品中艺术语⾔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体派的艺术⼿法。
4教学过程4.1 第⼀学时4.1.1新设计⼀、组织教学:起⽴问好,集中学⽣精⼒。
⼆、导⼊新课:今天我们⼤家坐在安静宽敞的教室上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还有些地区正在承受着战争带来的灾祸,⼈都向往和平,艺术家们也⽤⾃⼰独特的⽅式控诉战争!下⾯,⽼师就给⼤家介绍这样⼀位画家-----毕加索多媒体出⽰图⽚:播放⼀组毕加索作品(配合⾳乐)★请了解毕加索的同学简介毕加索。
(出⽰多媒体,毕加索简介。
)★毕加索:毕加索是西班⽛杰出画家、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1881年出⽣于西班⽛⼀个美术教师的家庭,1904年定居巴黎。
他最初的画⽐较写实,绘画的主题主要是对乞丐、流浪艺⼈、演马戏者等⼈物的深切同情;后来他从形式上求奇异,成了⽴体派的代表⼈物。
所谓⽴体派,是把物体分割成各种⼏何形体,然后再重叠、堆砌在⼀个平⾯的画幅上,因此完全改变了物体原有的形态,油画《格尔尼卡》是他的代表作。
注:什么是⽴体主义?什么是象征?(出⽰多媒体)★⽴体主义——由毕加索和勃拉克在20世纪的头⼗年所创⽴的。
以出抽象的⼏何状态呈现作品,并描绘真实的形体。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巨匠童心毕加索湘美版

课题:《巨匠童心——毕加索》课型:欣赏·评述课时安排:一课时讲课人:教材分析:学生对于西方美术相对比较生疏,本节课总结了很多有特点的西方美术作品,全部欣赏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截取了毕加索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了解学习毕加索的作品特色生平和努力探索的精神。
学情分析:针对初中学生在心理上渐渐成熟的特点,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研究心里渐渐增强。
以引导为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自主探索,主动发现美术欣赏的乐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欣赏毕加索的油画作品,通过作品拉近学生与毕加索的距离,激发学生欣赏了解作品的兴趣。
初步了解毕加索绘画特点、立体画派的创作过程、毕加索的生平。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作品,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和作者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思考和主观意识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体会。
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理解能力与欣赏能力,初步理解立体主义的艺术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毕加索的生平,作品以及立体主义的创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毕加索的成功不是偶然,是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和努力得来的。
引导学生学会风格迥异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对于艺术多元化的尊重与理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毕加索,认识立体主义。
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多角度欣赏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
学习毕加索认真努力的生活创作态度。
难点:以自己的视角,观察身边的同伴,尝试创作出一幅立体主义人像作品。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画纸铅笔橡皮擦油画棒或彩色笔教师准备:精美课件毕加索作品集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开头以猜谜的形式,通过一次次展示出耀眼的成就来引导同学们一步步的发现原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就是大名鼎鼎的毕加索。
也通过了解毕加索的成就和欣赏作品明白毕加索对于欧洲艺术发展的巨大贡献。
毕加索作为最成功的画家之一,一生充满了偶像的光芒,仿佛在他的一生中没有经历过风雨就获得了荣誉和财富。
但是随着欣赏作品的增加,引导学生一步步更深入的了解毕加索的生平,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毕加索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他奇异的、与众不同的绘画风格。
美术教学课件《毕加索》(2024)

2024/1/28
14
倡导个性化表达和创新思维
01 强调艺术家主观感受
毕加索认为艺术是艺术家主观感受的表达,鼓励 学生在创作中发挥个性和创新思维。
02 提倡自由创作
他提倡自由创作,不拘泥于传统规则和技巧,激 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900年前往巴黎,受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影响。 02
结识艺术家朋友,包括马蒂斯、布拉克等,共同 03 探索艺术。
2024/1/28
4
蓝色时期与代表作品
01 1901-1904年,以蓝色为主调创作,表现贫困、 孤独和绝望。
02 代表作品:《哭泣的女人》、《老吉他手》等。
02 独特的蓝色风格,传达深沉的情感和悲剧氛围。
促进社会文化交流
毕加索的艺术作品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促进了不同文化 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他的作品展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有 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尊重。
26
06
总结与展望
2024/1/28
27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毕加索的生平与艺术成就
介绍了毕加索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以及他在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如创立立体主义等。
18
《哭泣女人》情感传达和象征意义
情感传达
通过描绘一个哭泣的女人形象,毕加索传达了悲伤、痛 苦和无助等情感。女人的表情和姿势都充满了强烈的情 感张力,使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
象征意义
作品中的女人形象可能象征着战争、贫困、失去亲人等 社会现实中的受害者。她的哭泣代表了人类的苦难和悲 痛,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29
对未来学习方向提出建议
2024/1/28
小学美术《画坛巨匠——毕加索》教案

《画坛巨匠——毕加索》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教学中可将本单元的内容结合本学习领域的目标尽可能地从多角度来认识欣赏作品,并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激发、自主欣赏、评述活动平台的设置。
’ 画坛巨匠。
了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的油画代表作品《格尔尼卡》,立体主义时期油画作品《曼陀铃和吉他》及文学插图《和平鸽》。
毕加索一生艺术风格分为童年时期、蓝色时期、玫瑰时期、原始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蜕变田园时期等九个阶段,教材主要选用了其最具代表性的立体主义时期的作品,重点让学生了解立体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
教师可选择其代表作《格尔尼卡》作为重点欣赏描述对象,有选择地引导学生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或从传记的角度或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或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进行认识,做到有的放矢。
“活动二”教材呈现的活动是尝试对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立体画派的表现方法,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活动,除按教材活动要求外,也可让学生选择作品局部临摹体验。
二、教学目标◆了解画坛巨匠毕加索相关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
◆能让学生自主地从多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用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
◆分析、探讨在过程中渗透的相关美术术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
◆培养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的艺术风格和主题难点:分组讨论归纳出作品中物体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人物相关资料和作品。
《画坛巨匠》活动二一课时五、教学过程活动二一课时一、赏画导人◆课件出示毕加索的作品,请同学们猜猜作品的作者是谁。
形成对毕加索的绘画风格的基本印象。
◆教师小结:毕加索是世界画坛巨匠,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揭示课题:画坛巨匠——毕加索二、交流、讨论(交流收集的信息;了解画家生平故事、艺术风格特点。
《毕加索作品欣赏》教案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大师作品,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欣赏:《和平鸽》、《格尔尼卡》;
提出问题:作者是谁?作品的名称是什么?你看见了什么?
(二)、展开:
1、多媒体展示毕加索作品,要求学生认真“读画”。
提问:大师的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和体会?
大师画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与学生一起总结出大师作品的特点:各小组进行讨论比较、交流、观察
1、小组内展示作品,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品,加以小结
提供评价意见:(1)、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表现
(2)、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教学后记: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6、评价作品:
画家采用半抽象(意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寓意和象征的形象把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揭露出来。这些超时空的形象组合蕴含了画家愤懑的抗议。这种打破空间界限的绘画形式,使画面失去错觉性深度的效果,以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因此,这幅画成了20世纪美术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练习活动:
象征——是用一种形象和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和意义的方法。通常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例如,龙就是一简单描述:
画面上表现了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奔跑的脚、举油灯的人、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婴儿嚎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者等。
(1)对立体主义的绘画理论和方法我感到能理解或很难理解,因为:
(2)我喜欢或者不喜欢用立体主义的绘画方式作画,因为:
3、欣赏中注意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作品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你想从哪些方面着手深入了解作品?(提示:可从材料、构图、色彩、线条、肌理等方面入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加索》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取材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十三册中的《毕加索》一课,使学生在欣赏毕加索作品后,发现大师独特的人物表现方法,并能用这种新方法来创作一幅作品。
学情分析:许多学生都听过毕加索的名字,但对大师及其作品了解甚少,因此对毕加索充满了好奇心。
尤其是对毕加索的作品,大都不会欣赏,本课让学生学会欣赏并初步了解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人物绘画风格,学习毕加索独特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人物头像画。
教学设计:在探究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欣赏毕加索作品以及回顾以前所学的人物头像画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行发现毕加索画人物的独特表现风格。
再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解决本课难点并激发其作画欲望,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在拓展过程中,让学生欣赏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作品,不仅是让学生进一步走近大师,更是让其认识到绘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此提升本课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1 .以画家毕加索为突破口,学习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欣赏、体验毕加索作品,拉近与大师的距离,激发学习大师作品的兴趣;认识到绘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 .欣赏大师作品,能表达自己对毕加索独特的人物表现方法的感受和体会;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能初步理解立体主义风格,创作一幅具有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
3 .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表现的方法与技能。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一、教学准备:
1 .(课件) 战争视频片段、和平鸽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准备:铅笔、画纸、彩色笔等。
●二、教学重点:了解毕加索的生平事迹,欣赏毕加索的作品,理解毕加索的
艺术主张。
讨论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感受和理解毕加索画人物独特的表现风格。
●三、教学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理解能
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
(cai :9.11事件场景及带来的灾难)
2 .讨论: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热爱和平的情感。
3、多媒体展示大师作品,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欣赏:《和平鸽》、《格尔尼卡》;
提出问题:作者是谁?作品的名称是什么?你看见了什么?
(二)、展开:
1、多媒体展示毕加索作品,要求学生认真“读画”。
提问:大师的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和体会?
大师画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与学生一起总结出大师作品的特点:各小组进行讨论比较、交流、观察
a、有多个视角。
(多媒体演示)
b、形象重组。
(多媒体演示)
介绍画家毕加索: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
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
2、观察:毕加索《格尔尼卡》、《和平鸽》
主题与形象的选择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欣赏中注意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初中美术教案
立体主义:是20世纪最重要的前卫运动,对后来的各种现代派艺术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4、了解毕加索各个时期的作品表现形式
“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抽象主义时期”。
(三)、教师归纳:
色彩为黑白灰,突出了恐怖气氛。
构图饱满,充满动荡与不安,破碎的形式融于一体,打动每一个观众的心。
画家采用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富有象征的形象,把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揭露出来。
这些超时空的形象,蕴涵了画家愤满的抗议,以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
因此,这幅画成为20世纪美术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四)、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以9.11事件为题材,创作一幅画,形式材料不限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品,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品,加以小结
提供评价意见:1、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表现2、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