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
化学实验气密性检查方法

化学实验气密性检查方法在化学实验中,保持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实验装置有漏气现象,将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带来危险。
因此,定期对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实验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方法一:水浴法水浴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待检查的实验装置或设备完整浸入水中,确保装置完全被水覆盖。
2.观察在装置表面是否有气泡产生。
若有气泡冒出,表明实验装置存在漏气现象。
3.若无气泡冒出,说明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气密性检查方法二:化学气体法化学气体法适用于一些需要精确气密性检查的实验装置。
具体操作如下:1.将实验装置与气源连接,并通过泵或其他方式将气体充入装置中。
2.关闭气路,观察一段时间内气体压力的变化。
若气体压力实验装置中持续上升或下降,说明实验装置存在漏气问题。
3.若气体压力保持稳定,说明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气密性检查方法三:压力检测仪法压力检测仪法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气密性检测方法,适用于高要求的实验装置。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连接压力检测仪到实验装置上。
2.打开仪器并进行压力校准。
3.通过压力检测仪监测实验装置内部的气压变化,若有明显波动,则可能存在漏气问题。
4.若压力保持稳定,说明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中的气密性检查是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和结果准确的重要步骤。
通过采用以上介绍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保障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对化学实验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常用方法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只有装置不漏气时才能使用。
现举出一些装置,谈谈它们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方法一:热敷法(空气热胀冷缩法
如图,先把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抽气法
首先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使其末端形成“液封”,然后慢慢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若漏斗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也可慢慢向里推气,若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方法三:注水法
首先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然后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一段时间后,在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存在液面差),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练习
1.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缓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 瓶中液面上升明显
C.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 注射器内有液体
2.下列有关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及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3.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练习答案:A/B/A。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三大类方法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三大类方法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实验前,确保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是实验成功的基础。
气密性检查主要分为:微热法(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液差法)、打气与抽气法(针筒+长颈漏斗)等,检查原理为:改变内部压强大小,形成内外压强差,产生水柱具体如下:一、微热法(热胀冷缩法)原理:通过微热使装置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溢出一部分气体,冷却后,装置内的气体冷缩后压强减小,外界气压大,将水压入导管内,形成水柱。
☆实例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试管+导管)的气密性检查方法:组装好设备,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构成密闭系统,用双手捂住试管,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例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分液漏斗+锥形瓶)的气密性检查方法:组装好设备,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关闭分液漏斗中的旋塞,构成密闭系统,用双手捂住锥形瓶(或用酒精灯隔着石棉网加热锥形瓶,加热片刻即可),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实用文档二、注水法(液差法)原理:用分液漏斗向密封的装置中注水,水压缩装置内的气体使内部气压上升,大于外部气压,再注水时,水会留在长颈漏斗中,与装置内的液面形成液面差。
☆实例1、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长颈漏斗+锥形瓶)的气密性检查方法:组装好设备,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不断注入水,使长颈漏斗中的水高出装置内部水面一段距离,形成液面差,若液面差稳定无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例2、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关闭启普发生器下面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不断注入水,直至球形漏斗的底端浸没在水面以下。
再关闭启普发生器上面活塞后,继续注入水,使球形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反应器中的液面,停止注入后,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实用文档☆实例3、U型管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将U型管的一端的弹簧夹关紧,在另一端注入水,直至左右形成液面差,静置一段时间,液面差无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1.在试管一头塞上胶塞,插上导管,再用手握住试管,另一头放入水中,看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果有,气密性良好.当然如果效果不明显的话可以稍稍加热,再观察现象.2.可以把部分仪器放在水中,看有无气泡.3.可以通过某些反应现象判断是否漏气.如初中学的在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例时,如果装置漏气,水在瓶中所占的体积就会减小.或者:一、空气热胀冷缩法这是教材上介绍的常用的一种方法,操作简便行,但有四个缺点:?如果仪器玻璃较厚、装置较大,或者手掌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时,都不会产生气泡,更不能形成水柱;?每检查一次用时间偏长;?导气管的尾端被水浸湿,不适宜做避免水参与的实验(如制氨气、制氯化氢等);?若装置内已经装入了试剂就不能再行检查。
二、注水法适用于检查启普发生器或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
首先关闭排气导管,从顶部漏斗口注水,当漏斗下端被水封闭后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此法有两个缺点:?装置内部被水浸湿;?如果已装入了固体试剂则不能再行检查。
为了消除上述两种方法中的缺点,现设计了以下三种气密性检查方法。
三、外接导管浸水法在装置的尾端导气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长的玻璃导管,导管浸入试管内的水中,水进入导管一段高度后不再进入,内外液面高度差较大,把试管上下移动几次,仍然如此,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进入导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四、滴定管压气法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与橡皮管连接,橡皮管变曲成U形与装置的尾端导管连接,滴定管内装满水。
打开滴定管开关,水面下降一段距离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使用此法要注意:滴定管里水面不能超过装置尾端导管30cm高度,否则,压强太大,空气有可压缩性,水有可能流入装置里。
五、滴定管抽气法取装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过单孔橡皮塞和橡皮管与装置尾端导管连接。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气密性是指材料或装置对气体或液体的渗透能力的要求,通常用于检查装置是否能够有效地封闭气体或液体,并防止其泄漏。
对于初中化学来说,了解和学习一些常见的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水柱法: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用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首先,将装置的出口或通道浸入水中,确保其完全封闭。
然后,在装置的进口或通道处施加一个轻微的负压,使装置内的气体或液体渗透至水柱中。
如果没有气体或液体泄漏,则水柱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否则,就说明装置有泄漏。
2.蜡封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使用蜡封来检查装置是否具有气密性。
首先,将装置的出口或通道与一个有底的容器连接起来,并将蜡溶液倒入容器中,浸入装置。
然后,冷却和凝固蜡溶液,确保其封闭装置。
在此之后,可以在容器的底部观察是否有蜡渗漏。
如果有蜡渗漏,则装置存在泄漏。
3.真空泵法:这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测试气密性的方法。
在测试中,首先需要一个真空泵。
将装置与真空泵连接,以形成真空环境。
然后,关闭真空泵的阀门,使装置处于真空状态。
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真空泵的压力没有变化,则说明装置是气密的。
否则,说明装置有泄漏。
4.气体检漏剂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检查装置是否具有气密性。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使用一种特殊的液体或气体作为检漏剂。
将检漏剂涂抹在装置的接口或连接处,并观察是否有泡泡或颜色变化。
如果有泡泡或颜色变化,则说明装置存在泄漏。
总的来说,以上是几种常见且有效的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初中化学学习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深入了解和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并提高对气密性问题的认识。
化学实验中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几种方法

化学实验中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几种方法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化学实验中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几种方法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徐双泉 733007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基本操作,也是化学考题的热点之一。
制取气体时,为了确保实验成功,防止气体泄漏,要对发生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
平时练习和考题中,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这类题目变化很多,很多同学经常出错,因此,无论是从实验还是从理论,应试诸方面,都需要我们掌握好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方法及解题思路。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所得,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供参考。
一、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将被检查装置营造成一个密闭系统,其系统内有一部分气体,通过改变气体的温度或体积,使其压强增大或减小,产生一定的现象,其现象为水柱、水面升降、气泡等,通过现象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1.改变气体温度,增大其体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①手捂法或酒精灯加热法如图1、图2,图2中分液漏斗活塞关闭好,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使试管内成一密闭系统,双手捂住试管或酒精灯直接加热,使管内气体受热体积增大而压强增大,产生水中导管冒气泡的现象,放开手或停止加热后,导管中形成一段高于液面的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若无上述现象则说明装置漏气,应检查个连接处,修整后再检验。
②堵孔法如图3,用合适的橡皮塞塞紧长颈漏斗口,将导管末端浸入水里,使管内成一密闭系统,再用上述手捂法或酒精灯加热法检查其气密性。
2.不改变温度,改变气体体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①减少空气体积法(水压法)如图4,装置加水密封,导管上活塞关闭,使管内成一密闭系统,通过向长颈漏斗中继续加水使试管内的空气体积减小而压强增大,使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并较长时间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增大空气体积法如图5,先向试管内加水封闭导管下口,使试管内气体成独立系统。
因K 为单向阀,注射器往里推推无法使试管内气体增压,所以只能将注射器往外拉,增大管内空气体积,使试管内气体减压,外界大气压高于管内气体压强,空气沿导管进入试管,则导管下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装置漏气。
【初中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

【初中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是实验前的重要环节,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基本操作,能否准确描述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关系到解答实验题的成败。
现从原理、方法等方面来介绍,希望对同学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检查装置气密性原理:尽管实验装置各不相同,但对气密性检查的原理不外乎两种:一是利用气体受热,体积膨胀的原理;二是利用温度一定,一定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力一定的原理。
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不同的装置,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气密性的检查,常见的方法有: (1) 加热法(1)操作:装导管口放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或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使试管或烧瓶内温度升高少许,若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或移开酒精灯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适用范围:气体发生装置未与大气直接相通,容器容积较大的装置,或室温与手温度接近时;(若制取气体不需加热,不必用此法)。
如实验室制取O2,SO2,NH3,C2H4等。
(2)液面差法:操作:先塞紧橡皮塞,关闭止水夹,从漏斗口加水至淹没漏斗下端端口,且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容器内液面,关闭止水夹,停止加水一段时间后,如果漏斗与容器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不漏气。
此操作利用加水使气体体积缩小,容器内气压增大 (高于大气压),从而在漏斗颈部形成一段内外水柱差的原因。
适用范围:气体发生装置直接与大气相通,或不能加热的装置,宜采用此法。
(3)增大或减小装置内气体体积操作:如(2)图,打开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向试管内加水,直到浸没漏斗下端;用洗耳球通过导管向试管内鼓入空气,使水进入漏斗下端导管形成一段液柱,关闭止水夹,若液柱下降,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加热液封法:如(2)图打开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向试管内加水直到浸没漏斗下端;关闭止水夹,用酒精灯微热试管,长颈漏斗下端导管内液面上升形成液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三、答气密性检查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什么时候检查气密性一般是连接好装置装以后,药品加入以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例谈检查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的7种方法

例谈检查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的7种方法涉及气体进出的实验,在装配好仪器后、装入药品前,均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一、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依据的原理是克拉伯龙方程,其关系式为PV=nRT(P-压强、V-体积、n-物质的量、T-温度、R-常数)。
由克拉伯龙方程可知,改变密闭系统内气体的温度、体积或物质的量,气体的压强也随之改变,这样系统内外就产生压强差。
据此可知,检查装置气密性时,首先要设法封闭排气口(多借助水、弹簧夹、橡皮塞、小气球或注射器等)使装置密闭,再设法增大或减小装置内部的气压(多采用加热、注水、鼓气或抽气等措施),最后根据是否出现“压强差”现象(如气液交界处是否冒气泡、玻璃管中是否产生水柱、容器内液面是否下降、软胶管是否变瘪等),即可作出装置是否漏气的判断。
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7种方法根据改变装置内部气压(或封闭排气口)的措施,我们把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概括为加热膨胀法、冷却收缩法、鼓气增压法、抽气减压法、注水增压法、浸水增压法和气球封口法等7种。
1.加热膨胀法像“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见图1-a),我们常用加热膨胀法检查其气密性,即:先将导气管口浸入水中,以封闭排气口;然后用手或酒精灯微热试管,使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如果导气管口冒气泡,则装置不漏气。
像“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见图1-b),也可以采用加热膨胀法检查其气密性。
即:先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再将导气管口浸入水中,然后用酒精灯微热锥形瓶底部,若导气管口冒气泡,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冷却收缩法若用冷却收缩法检查“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见图1-a)的气密性,其步骤是:首先将导气管口浸入水中,然后用冰冷的毛巾捂住试管(或将试管浸在冷水中),以降低试管内气体温度,使气体收缩;若有水进入导气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3.注水增压法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见图2-a),我们多采用注水增压法检查其气密性:先从长颈漏斗口注水液封漏斗末端,以封闭一个排气口;再将弹簧夹夹在软胶管上,再封闭一个排气口;继续加水至长颈漏斗管内的水面高于锥形瓶内的水面,以压缩锥形瓶内气体,使气压增大;停止加水后,若长颈漏斗管内的水面一直高于锥形瓶内的水面,则装置不漏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是制取气体实验的前奏。
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在使所要检查的实验系统密封的条件下,通过一定方法,如加热法(改变温度),加水法(往系统内加水),或通入气体等,改变系统内的压强,导致系统内外压强不同,然后观察现象。
若是用手捂或用酒精灯稍稍加热,主要观察导管末端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是注入水,则观察是否形成水柱且不下降;若是通入气体,则看另一端是否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
下面,通过一些典型装置加以说明。
1.加热法:
例1.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把导管的一端插到水里,②用手紧握(必要时可双手同时用)试管(烧瓶)的外壁。
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例2,如何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方法是:关上活塞,用另一根导管连接导管,然后将导
管末端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末端有气泡
产生,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3:实验前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在A(及E)中加入少量水,使水面刚刚没过A的漏斗颈(及E的导管口)的下端,②打开活塞a,③在烧瓶B(或玻璃管D)的底部加热,若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E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若关闭活塞a,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在烧瓶B底部和玻璃管D下部加热,分别检查活塞前后两部分是否漏气也可)。
2.加水法
例1,如何检查图3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
水使下端液封,②关闭止水夹继续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与
试管中形成液面差,静至一段时间
液面差不变化说明装置气密性良
好
例2,如何检查图4装置的气密性?
答: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下端液封,然后从量气管处加水,使两端形成液面差,若一段时间液面差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综合法
例1如何检查图5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分别加水浸没锥形瓶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和集气瓶
中导管的末端,然后用热毛巾捂住洗气瓶,若
锥形瓶内液面长颈漏斗管内水柱上升(或长颈
漏斗管内液面与锥形瓶中液面形成液面差)和
集气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装置的气
密性良好。
方法2:先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其形成液封,然后用止水夹夹住洗气瓶和集气瓶的橡皮导管处,再用手捂住洗气瓶。
若长颈漏斗管中形成一段液柱且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2如何检查图6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在试管A中加水浸没玻璃管口,
②轻轻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若浸没在
水中的玻璃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则该装
置气密性完好.(需要指出的是,推动注射
器时通向试管的单向阀被关闭,水中不会
有任何现象。
)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训练1.如何检查图1装置的气密性?
2.如何检查图2启普发生器气密性?
3.如何检查图3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4.如何检查图4装置的气密性?
5.如下图5所示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盛放药品
前,怎样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6.如何检查图6装置的气密性?
7.如何检查图7装置的气密性?
1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园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2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
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3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
..浸入水中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4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高度差为止,静置几分钟,两侧高度差缩小的说明漏气,不缩小的说明不漏气。
5 向B、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活塞K,微热A中的圆底烧瓶,D中导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关闭活塞K片刻后,D中导管倒吸入一段水柱,B中没入液面的导管口会产生气泡。
有这些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储气作用、防堵塞防倒吸安全瓶作用
6分析:较复杂的实验装置,一次性检查效果不好,可以分段检查气密性。
如用止水夹夹住
b、C装置间的导管的橡皮管,并关闭分液漏用酒精灯在a装置下微热,若b装置中的导
管产生一段水柱,表明止水夹前面的装置气密性良好。
再在C处的锥形瓶中用酒精灯微热,若e处出现气泡,停止微热,插在e处液面下的导管产生一段液柱,表明这部分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7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