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及答案

合集下载

装置气密性检查专题-文档资料

装置气密性检查专题-文档资料

管口有气泡冒出,再松开热毛巾
12
练习4.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验该装置气密性 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 后____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 装置不漏气。 用酒精灯给试管微热
13
5.根据下图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图A装置中的弹簧夹 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口 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 图所示。试判断:A装置是 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 确定”)__不__漏__气__。 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
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 高度差,并能保持一 段时间( U形管左右 液面出现高度差,且 右测液面不断下降)
19
10.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甲是科学
课上做“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的实验装置。
(1)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障。请写
出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方法

组装好装置,打开止水 夹,将导管插入烧杯的水中, 用手捂住集气瓶,如果导管 口冒气泡,松手后导管内形 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表明 装置不漏气。
长颈漏斗内与试管内有稳定液面高度差,说明试 管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即装置不漏气。
14
5.根据下图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2)关闭图B装置中弹簧夹a 后,开启分液漏斗的活塞b, 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 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 是否漏气?(填“漏气”、 “不漏气”或“无法确 定”) 无__法__确_定_。 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1)关闭弹簧夹,从长颈漏斗 加水至没过漏斗下端,
(2)继续加水使漏斗中液面高 于试管中液面,
(3)若静止后液面差稳定不变, (4)证明气密性良好。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常用方法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常用方法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只有装置不漏气时才能使用。

现举出一些装置,谈谈它们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方法一:热敷法(空气热胀冷缩法
如图,先把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抽气法
首先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使其末端形成“液封”,然后慢慢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若漏斗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也可慢慢向里推气,若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方法三:注水法
首先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然后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一段时间后,在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存在液面差),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练习
1.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缓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 瓶中液面上升明显
C.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 注射器内有液体
2.下列有关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及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3.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练习答案:A/B/A。

(完整版)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完整版)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不带解析)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只有装置不漏气时才能使用。

实验装置的不同,所采取的方法可能不同,现列举出一些不同装置,谈谈它们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如图1所示装置,要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应先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烧杯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用手掌紧贴烧瓶的外壁。

若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

把手移开,冷却后,导管内有一段水柱流入,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3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在右侧橡胶管上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注水,水会在漏斗颈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长时间不下降,(即长左面漏斗颈内水面和锥形瓶内的水面会有高度差一段时间内不变)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检查图4、图5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当缓慢推活塞时,可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6装置中,如图7---叫做U 型管气密性检查:检查左图中装置的气密性时,首先,在左侧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右侧管内注水,若右侧液面高于左侧,再上下调节右侧的管,左右液面总有高度差,且一段时间内高度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注:如果左右液面总相平,右侧开口连于大气,就说明左侧也与大气相通,即漏气。

图书馆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用分液漏斗制过氧化氢制氧装置):在右侧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磨口塞图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磨口塞(这个塞一定要打开)向分液漏斗内注图10 图11图12水,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分液漏斗内液面几乎不下降或分液漏斗内液面下降很少后不再下降,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图12气密性检查方法:在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将干燥管压入烧杯的水中,水进入干燥管很少,一段时间后,干燥管内液面仍低于烧杯中的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二、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液差法(也就是注水法)如图状况,就是装置气密性良好先在右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向球形漏斗内注水,水会在球形漏斗颈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长时间不下落,(水面能停留在某一位置不再下降)此时球形漏斗中的水面高度于与容器下部半球体内的水面高度保持比较大的液面差,说明不漏气。

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五种方法

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五种方法

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五种方法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是安装仪器前的重要步骤。

在装入试剂或调整仪器时,连接处常会松动,所以装入试剂后对装置整体再次作气密性检查很有必要。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这是教材上介绍的常用的一种方法,操作简便行,但有四个缺点:①如果仪器玻璃较厚、装置较大,或者手掌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时,都不会产生气泡,更不能形成水柱;②每检查一次用时间偏长;③导气管的尾端被水浸湿,不适宜做避免水参与的实验(如制氨气、制氯化氢等);④若装置内已经装入了试剂就不能再行检查。

二、注水法适用于检查启普发生器或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

首先关闭排气导管,从顶部漏斗口注水,当漏斗下端被水封闭后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此法有两个缺点:①装置内部被水浸湿;②如果已装入了固体试剂则不能再行检查。

为了消除上述两种方法中的缺点,现设计了以下三种气密性检查方法。

三、外接导管浸水法如图1所示,在装置的尾端导气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长的玻璃导管,导管浸入试管内的水中,水进入导管一段高度后不再进入,内外液面高度差较大,把试管上下移动几次,仍然如此,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进入导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四、滴定管压气法如图2所示,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与橡皮管连接,橡皮管变曲成U形与装置的尾端导管连接,滴定管内装满水。

打开滴定管开关,水面下降一段距离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使用此法要注意:滴定管里水面不能超过装置尾端导管30cm高度,否则,压强太大,空气有可压缩性,水有可能流入装置里。

五、滴定管抽气法如图3所示,取装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过单孔橡皮塞和橡皮管与装置尾端导管连接。

打开滴定管的开关,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第三、四、五这三种检查方法,不受仪器玻璃厚薄、装置大小和装入试剂与否的限制,且可以在短时间里得出检查结论,检查后,装置内部和尾端导管仍保持干燥。

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方法气密性检查是制取气体实验的前奏。

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在使所要检查的实验系统密封的条件下,通过一定方法,如加热法(改变温度),加水法(往系统内加水),或通入气体等,改变系统内的压强,导致系统内外压强不同,然后观察现象。

若是用手捂或用酒精灯稍稍加热,主要观察导管末端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是注入水,则观察是否形成水柱且不下降;若是通入气体,则看另一端是否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

下面,通过一些典型装置加以说明。

1.加热法:例1.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答:①把导管的一端插到水里,②用手紧握(必要时可双手同时用)试管(烧瓶)的外壁。

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例2,如何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关上活塞,用另一根导管连接导管,然后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3:实验前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答:①在A(及E)中加入少量水,使水面刚刚没过A的漏斗颈(及E的导管口)的下端,②打开活塞a,③在烧瓶B(或玻璃管D)的底部加热,若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E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若关闭活塞a,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在烧瓶B底部和玻璃管D下部加热,分别检查活塞前后两部分是否漏气也可)。

2.加水法例1,如何检查图3装置的气密性?答:①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下端液封,②关闭止水夹继续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与试管中形成液面差,静至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化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例2,如何检查图4装置的气密性?答: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下端液封,然后从量气管处加水,使两端形成液面差,若一段时间液面差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综合法例1如何检查图5装置的气密性?方法1:分别加水浸没锥形瓶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和集气瓶中导管的末端,然后用热毛巾捂住洗气瓶,若锥形瓶内液面长颈漏斗管内水柱上升(或长颈漏斗管内液面与锥形瓶中液面形成液面差)和集气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几种方法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几种方法

2.装置气密性检验装置气密性检验是气体制取实验是否成功的关键步骤。

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常用方法有“手握升温法"、“微热升温法”及“注水法”.⑴手握升温法:这种方法适于体积较小的气体发生装置,如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

检验方法是:将带有导气管的单孔塞在试管口上塞紧,并将导气管出口浸没在水中,用双手握住试管外壁片刻,水中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手移开后,导气管内有水柱上升,且较长时间不回落,说明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良好。

⑵微热升温法这种方法广泛地适于由试管、烧瓶等加热类玻璃仪器组装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验。

如氧气的发生装置.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气体发生装置的导气管出口浸没在水中,用酒精灯在试管或烧瓶的底部稍微加热(体系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水中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升入导气管形成一段水柱,且水柱较长时间内不回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例题.校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制备氮化钙,并推断其化学式(实验式)。

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⑶注水法:这种方法主要适于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的气密性检验。

具体操作方法是:塞紧橡皮塞,关闭导气管活塞(或关闭导气管上的止水夹),从漏斗向气体发生装置内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气体发生装置内的水面,且形成一段明显的水柱时,停止加水,观察水柱在较长时间内不下降则表面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题: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证明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并与相同条件下MnO2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30 mL气体为准(即比较反应速率).用图示装置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其它可能影响实验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如下:(1)检查图(I)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检查图(Ⅱ)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在乳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量气管加适量水,提高量气管,一段时间后,若量气管内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2) 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及答案.doc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及答案.doc

装置气密性检查练习【1】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气管插入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

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加热,导管中有一段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2】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方法:关闭导管活塞(e),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使球形漏斗下端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水使球形漏斗中水面高于反应容器,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高度差不变,则装置不漏气【3】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塞紧橡皮塞,关闭止水夹K,从长颈漏斗上口注入水,使水浸过长颈漏斗下端,继续加水使长颈漏斗中水面高于试管中水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高度差不变,则装置不漏气【4】检查图A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方法: 塞紧橡皮塞,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关闭止水夹K ,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使干燥管内液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高度差不变,则装置不漏气【5】检查图A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方法:塞紧橡皮塞,关闭导管活塞K,从U型管右管注入水,到U型管右管液面高于左管液面一段液柱,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高度差不变,则装置不漏气【6】如下图所示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盛放药品前,怎样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向B、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关闭活塞K,微热A中的圆底烧瓶,B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打开活塞K,D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D中导管内倒吸入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7】如何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向b、e中加水浸没长导管的下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微热a中的烧瓶,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e中导管内倒吸入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8】如何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塞紧橡皮塞,向A中加水浸没导管下端,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浸没在水中的玻璃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气密性良好【9】如何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塞紧橡皮塞,向乙管中注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静置片刻,若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汇总

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汇总

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汇总一、热膨胀法:1.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检查:把导管的一端插到水里,用手紧握(或用热毛巾捂住,必要时可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的外壁。

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带分液漏斗的装置气密性检查:与第一种方法相似,只是先要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

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

二、液差法:3. 带长颈漏斗的装置气密性检查上图A、B):方法一:通过长颈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装置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方法二:通过长颈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然后在导管后连接一个注射器,推拉注射器活塞,如果推时漏斗管中形成水柱,拉时漏斗管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 启普发生器(图C)气密性的检查: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5.图D装置检查气密性方法: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往曲颈漏斗中加水,观察弯曲部分两边液面高度差,如果高度差不变,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6. 带量气管的装置(图E)气密性检查:夹紧弹簧夹,把装置中左侧的量气管下移(或上提)一段距离,使装置左右两管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表明装置漏气(或往左侧量气管中加适量的水,使装置左右两管中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该装置漏气)三、注射器活塞复位法7.带有注射器的装置气密性检查: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然后轻拉(推)活塞,松开手后假如注射器活塞能回到原来位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
一、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原则:
1、检验时利用装置自身的仪器,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往往是不可以随意添加其它仪器来检验装置气密性的。

2、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操作往往是使装置中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但变化的程度要小,大幅度的变化是不能看出装置是否漏气的。

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原理:一般说来,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原理:通常是想办法造成装置不同部位气体有压强差,并产生某种明显的现象。

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使气压增大的常见方法有:①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用手、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②通过漏斗向密闭容器内加水,水占领一定空间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大。

现象是使加水的漏斗颈中的水被下方的气体“托住”,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

在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性。

如:
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等。

三、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基本方法:
1.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

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

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2.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
四、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步骤:
1.压水法,只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2.采用加热法、水压法等进行检查
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练习
【1】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气管插入烧杯的水中,
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

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加热,
导管中有一段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2】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方法:关闭导管活塞(e),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
使球形漏斗下端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水使
球形漏斗中水面高于反应容器,静置一段时间,
若液面高度差不变,则装置不漏气
【3】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塞紧橡皮塞,关闭止水夹K,从长颈漏斗上口注
入水,使水浸过长颈漏斗下端,继续加水使长颈漏斗中
水面高于试管中水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高度差不变,
则装置不漏气
【4】检查图A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方法: 塞紧橡皮塞,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关闭止水夹K ,
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使干燥管内液面低于烧杯中
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高度差不变,则装置不
漏气
【5】检查图A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方法:塞紧橡皮塞,关闭导管活塞K,从U型管右管注入水,
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高度差不变,则装置不漏气
【6】如下图所示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盛放药品前,怎样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向B、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
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关闭活塞K,微
热A中的圆底烧瓶,B中长颈漏斗内液
面上升,打开活塞K,D中导管口有气泡
冒出,停止加热D中导管内倒吸入一段水
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7】如何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向b、e中加水浸没长导管的下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微热a中的烧瓶,e中长导管口
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e中长导管内倒吸入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8】如何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塞紧橡皮塞,向A中加水浸没导管下端,
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浸没在水中的玻
璃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9】如何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塞紧橡皮塞,向乙管中注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
甲管液面,静置片刻,若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装置气密
性良好。

2. 对下图A 所示的装置,要先向左边试管里加水封闭长颈漏斗的下口后再检查;对下图B 所示的装置,要先向漏斗里加水封闭漏斗颈后再检查;对下图C 所示的装置,关闭导气管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后使之出现液面差,通过观察液面的变化,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A 的具体方法为:通过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 如图检查气密性方法: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打开a ,用酒精灯微热B ,若导气管口有气泡产生,移开酒精灯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 如图为启普发生器。

该装置的原理与2图A 的原理是一样,但主要是该装置中弹簧夹被活塞代替。

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3题图 4题图 5题图 6题图
5. 如上图为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室装置。

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塞紧烧瓶瓶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烧瓶底部。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

6. 带有刻度的注射器类
:关闭酸式滴定管活塞,用手捂热烧瓶,若注射器活塞外移,松手后又回到原来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

或关闭滴定管活塞,记下注射器活塞刻度,然后轻拉(推)活塞, 松开手后假如注射器活塞能回到原来位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7. 可以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测定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锌的反应速率。

检查气密性方法为: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然后把注射的活栓外拉一段距离,然后松手,如果注射器的活栓能恢复原状(“0”
位置处),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8. 关闭活塞m,n ,把装置中右侧的量气管下移一段距离,使装置左右两管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表明装置漏气(或往右侧量气管中加适量的水,使装置左右两管中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该装置漏气)
9. 如图所示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多余的氯气可以贮存在b 瓶中,其中各试剂瓶中所装试剂为:B (氢硫酸)、C (碘化钾淀粉溶液)、D (水)、F (紫色石蕊试液)。

怎样检验装置G 的气密性?
方法为:关闭A 中分液漏斗旋塞和G 中活塞K ,从c 中向容器内加液体,当c 的下端浸入液面且c 中液面高于b 瓶内液面,并保持长时间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好。

10. 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在E 中加入水,导管没入水中,在A 中放入水,使水面浸没分液漏斗颈下端,打开旋塞a 和分液漏斗活塞,在圆底烧瓶底部微热,若A 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E 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也可关闭a ,在烧瓶底部加热和D 下部加热,检查前后两部分气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