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寰枢关节错位的诊断分型和整(韦)

显效:患者症状较原来减轻, X线片齿状突偏移、前倾较前 好转;无效:患者症状、X线 检查均无明显改善。
3.2 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215例, 治疗时间10-40天,平均治疗17 天。按上述标准评定,结果: 痊愈139例,临床治愈51例,显 效23例,无效2例,痊愈和临床 治愈率88.4%。
3.3 典型病例 杨某,女性,42 岁,北京市人。无明显诱因头 晕伴头胀2年,加重7天。头晕 时可有视物旋转、模糊,头胀 于后枕部为主,头晕症状出现 常与体位改变有关,伴颈部僵 硬不适,无头痛、耳鸣,伴恶 心,无呕吐。曾到某医院诊为 “颈椎病、高血压”,行按摩、 牵引等治疗,疗效不佳。
近一周来头晕症状加重,伴行走 不稳。入院后检查: Bp180/110mmHg,颈椎曲度加 大,后枕部风池穴压痛(+), 颈椎运动:屈10°,后伸30°, 左旋35°,右旋35°,侧屈正常, 左侧桡动脉试验(+)。X线片 示齿状突前倾,寰椎示双边征, C2.3.4阶梯改变,颈曲加大(图 2-1,2-2)。
❖
加 强 交 通 建 设管理 ,确保 工程建 设质量 。05:12:4105:12:4105:12Thursday, November 12, 2020
❖
安 全 在 于 心 细,事 故出在 麻痹。 20.11.1220.11.1205:12:4105:12:41November 12, 2020
❖
踏 实 肯 干 , 努力奋 斗。2020年 11月 12日 上午5时 12分20.11.1220.11.12
❖
追 求 至 善 凭 技术开 拓市场 ,凭管 理增创 效益, 凭服务 树立形 象。2020年 11月 12日 星期四 上午5时 12分41秒 05:12:4120.11.12
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和骨性脱位的治疗策略

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和骨性脱位的治疗策略
陈赞;杜越崎
【期刊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年(卷),期】2024(34)3
【摘要】寰枢椎脱位的治疗经历了后路减压、前路减压、复位融合的演进过程,目前复位融合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首选方案。
2013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提出了经典的寰枢椎脱位分型和治疗策略,将寰枢椎脱位分为寰枢椎失稳、易复性寰枢椎脱位、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和骨性寰枢椎脱位[1]。
对于难复性寰枢椎脱位,需采用前路松解后路复位的技术进行复位,而对于骨性寰枢椎脱位则无法进行复位,只能行经口齿状
突切除术。
该分型和治疗策略是基于当时后路手术无法对寰枢关节进行有效松解而制订的,约30%的患者需要进行寰枢椎前路松解。
【总页数】2页(P232-233)
【作者】陈赞;杜越崎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2
【相关文献】
1.寰枢关节360°松解在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僵硬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中的应用2.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3.单纯后路松解寰
枢椎弓根钉棒复位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4.经口咽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难复
性寰枢椎脱位1例5.后路松解复位侧块关节植骨融合枕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疗效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寰枢椎旋转伴脱位的外科治疗

患者均采用经鼻插管全身麻 醉下手 术。取俯卧位 , 颈部屈 曲头架 固
定, 常规 消毒铺 巾。术中行 x线 引导 , 调整 旋转脱位 的寰枢椎 至解剖复 位。 采用后正 中位置为手术切 口, 切口 起自 枕骨粗隆 , 止于 C 棘突。 分 离 暴露寰椎后 弓、 枢椎椎板及棘突 ; 分离暴露 c 、 , 颈椎关节 突。 在 x线引导 下选择枢椎下关节下边缘 的正 中点钉入 1 . 0 0 a r m克 氏针 ,进针方 向朝 向
1 . 2 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3 讨 论 寰枢椎旋转 伴脱位多多见 于儿童 , 在成年人 则多 由外 伤、 未经 处理 的先天畸形等因素引起 。前者多可采用牵 引等手段 进行 矫正治疗 , 后者 则多采取手术方式治疗。 上颈椎毗邻生命中枢 , 手术治疗 的难度大 、 风 险
高, 术 中及术后合并症发生率高。 故在开展上 颈椎外科手术 的过程 中, 应 当持 审慎 态度 , 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外科 手术治疗原则 目 。本文 的 4 O
今 日健康
・
2 0 1 5 年4 月
Ap r i l
第1 4 卷第4 期
66 ・
J I N RI J I AN KANG
2 0 1 5 Vo 1 . 1 4 No . 4
寰枢椎旋转伴脱位 的外科治疗
吾 尔 开 希托 合 提
( 新疆 巴州人 民医院骨科
8 4 1 0 0 0 )
【 摘
要】 目 的: 分析 总结寰枢椎旋转半脱位 的外科诊 治体会 。方法 : 选取 2 0 1 2 年1 月 1日至 2 0 1 4 年1 2 月3 1日期间在我 院骨
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及治疗

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第28卷第6期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12.06.075作者单位:4320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孝感市中心医院骨Ⅱ科通信作者:涂应兵E-mail :tyb2008@sina.cn临床上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较少见,一般表现为突发颈痛、斜颈、活动受限,容易与肌性、骨性、视力障碍性斜颈相混淆,往往容易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
早期正确诊疗预后较好,延误诊治可残留颈部强直和颅底宽畸形。
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我科共收治了11例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5~10岁,平均8岁。
病程10~30d 。
7例发病前一周有鼻咽部或颈枕部感染(颈淋巴结炎3例、鼻炎1例、咽炎2例、扁桃体炎1例),2例发病前有过睡姿不正病史,2例有轻度外伤史,但暴力不大。
1.2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颈痛,头颈倾斜,颈部活动受限,部分患者有头痛、头晕症状。
典型表现为头向一侧倾斜并向对侧旋转(“公鸡报晓姿势”),颈轻度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明显受限,且伴有轻微被动活动时疼痛,这种颈部畸形不易自动或被动矫正。
1.3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及CT 检查。
(1)颈椎侧位片:可见齿状突与寰椎前结节间距离,即寰齿间距(atlantodental inter-val ,ADI )大于5mm 。
此外,椎前软组织影增宽揭示寰齿周围韧带损伤,对寰枢关节脱位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2)颈椎开口位片:枢椎与寰椎侧块间距离不对称,寰齿间隙差值大于3mm ,寰底线中点垂线偏离齿状突轴线大于1.0mm 。
诊断以X 线表现为主,CT 及三维重建可更加直观地显示出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改变。
1.4治疗本组11例均采用枕颌带牵引4周,双肩垫枕使头后伸,头双侧置米袋防止旋转,同时选用抗生素抗炎治疗,复位成功后行颈托或头颈胸支架外固定。
2结果经过治疗,11例患儿头颈倾斜及颈部疼痛症状均消失,活动正常。
寰枢椎C1-C2脱位外科治疗的进展

C1-C2脱位外科治疗的进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耕町C1-C2脱位不是独立的临床疾病,而是累及颅椎区的某些损伤或疾病的一种病理状态。
一旦C1-C2发生脱位,或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可能累及脊髓与椎-基底动脉,威协生命或导致严重残废。
因此,在治疗上除原发疾病与损伤之外,矫治脱位,重建稳定也是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为C1与C2处于颅、椎连接区域,解剖位置深、隐避,结构复杂。
脊髓、椎动脉、颈内动脉、咽喉、食管等重要结构与之关系紧密,所以被视为外科手术的危险区域。
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来,在外科治疗的技术与方法,外科治疗的概念上有了明显的进展。
一.C1-C2脱位常见的原因头、颈的创伤引起C2齿状突骨折,C1前后弓骨折,横韧带损伤,以及C1-C2侧块关节骨折等是C1-C2脱位的常见原因之一。
颅-椎连接区域骨与关节结构发育异常,包括某些先天性畸形也是C1-C2脱位常见的原因之一。
放射学检查中,常常可见有C2齿状突发育不良;齿状突缺如,发育不全,先天性不连,或齿状不骨(OS)。
其次先天性寰枕融合也较为常见。
这些先天性畸形或发育异常往往有多种结构异常,可能伴并颅底凹陷、扁平颅底,下颈椎融合,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等。
先天性骨关节结构异常成为C1-C2脱位的潜在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地发生脱位,或者轻微的外伤而导致脱位。
类风湿关节炎可能累及C1-C2关节。
因为关节滑膜、韧带、软骨与骨结构的病损,合C1-C2关节松驰,进而发生向前、向后甚至向颅腔内的脱位。
这一类脱位,在西方国家比较常见,而在中国很少。
其次C1-C2关节的结核、肿瘤,甚至C1-C2侧块关节的退行性改变都是C1-C2脱位的原因。
1999年北医三院住院病例的统计中表明,400余例C1-C2脱位中,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的脱位占69%,创伤占27%,其它只占5%。
二.C1-C2脱位的外科治疗从矫正脱位,重建稳定的角度,C1-C2脱位可分为两类。
一是经过颅骨牵引获得复位,或者经手法可复位的病例,称为可复性脱位。
寰枢椎脱位的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按病因分型
➢先天畸形性寰枢椎脱位:枢椎齿状突发育障碍、颅底凹陷症、寰椎横韧带发育不全等 枕颈交界区先天性畸形引起;
颅底凹陷是指先天性骨质发育 不良所致枕骨大孔周围的颅底 骨向上方凹陷进颅腔,并使之 下方的寰枢椎,特别是齿状突 升高甚至进入颅底。这种畸形 极少单独存在,常合并枕骨大 孔区其他畸形,如寰椎枕骨化、 枕骨颈椎化、枕骨大孔狭窄及 齿状突发育畸形等。
按脱位方式分型
➢前脱位:最为常见,多因寰椎横韧带断裂引起; ➢后脱位:相对少见,往往合并齿状突骨折; ➢旋转脱位(即Fielding分型):Ⅰ型,寰椎一侧侧块向前部分移位,另一侧为轴的侧
块无移位,寰齿关系不变,寰齿前间隙(Atlas-dens Interval,ADI)<3 mm;Ⅱ 型,寰椎一侧侧块向前移位,另一侧为轴的侧块无移位,3 mm< ADI<5 mm;Ⅲ 型 ,寰椎两侧侧块向前移位, ADI>5 mm;Ⅳ型,寰椎向后移位。 ➢垂直脱位 ➢成角移位
20
按脱位方式分型
➢成 角移位 ,在 颅底凹 陷表 现为寰 枢椎 小关节 倾斜 、斜坡 枢椎 角减小 、延 髓脊髓 角减 小、 鹅颈畸形,相当于四肢长骨的成角移位。鹅颈畸形的复位相当于四肢长骨牵引后的折顶 屈曲复位,它是在纠正了齿突上移的基础上才能复位。由于寰枢椎小关节倾斜,成功复 位后的小关节表现为前方张开,后方闭合。从这个角度上说,如果有寰枢椎小关节倾斜 的情况下,寰枢椎小关节安放cage不能纠正斜坡枢椎角,除非有非常充分的截骨,但 目前的技术还很难做到这种完美情况的截骨。在垂直脱位复位后,通过后方钉棒或钉板 弯曲到合适曲度,就可以复位这种成角移位。
16
按脱位方式分型
➢前脱位:最为常见,多因寰椎横韧带断裂引起;表现为寰齿间隙(ADI)增大,相当 于四肢长骨的侧方移位。
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外科治疗

丝塑 丝 墨
丝
・
l 7・ 6
难 复性寰枢椎脱位 的外科 治疗
宋 跃 明
【 关键 词 】寰 枢 关 节 ; 脱位 ; 科 手 术 外
中图分类号 : 8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646 6 2 1)30 6 -5 R6 47 A 1 7 .6 X(0 00—1 70
1 前 路 手 术
压 , 必造 成 寰枢 关节 失 稳 。 由于枢 椎体 大 部分 势
被 切 除 , 失 了利 用椎 弓根 螺钉 固定 的 骨 基础 , 丧
稳定 性难 以重建 。4 经 口咽前路 减 压不 能 纠正鹅 () 颈 畸形 , 减压 术 后寰枢 关 节仍 有后 凸畸 形 , 利 于 不
后脊髓极度不稳带来的搬动或术 中翻身 改变体位
骨 的遮 盖 , 暴 露 与手 术 均 十分 困 难 , 术 风 险 故 手
质 时 易撕 破 硬 脊 膜 , 引起 脑 脊 液 漏 或脊 髓 损伤 。
( ) 陈 旧性 齿 突骨 折 或 先天 性 齿 突不 连 导 致 的 3对 寰椎 前 脱 位 ,需切 除 大 部 分 枢 椎 体 才 能彻 底 减
1 前路 减压 内 固定 手术 . 2 针 对经 口松 解减 压 后 寰枢 椎 的复位 及 固定 问
11经 口咽前路 减压 手术 .
经 口 咽 入 路 ( asrla poc , O t noa p rah T A)由 r
Kaae… nvl率先 于 1 1 年 报道 。该入 路为 枕 颈 区前 97
施行 内固定 及 植 骨 融合 。L e e 等 报 道 l 例 采 2
用该 手 术方 式的 长期 随访 结果 , 中 1 例 加用 了 其 0 后方 的 手术 融合 。术 后 2例 出现切 口问题 , 例伤 1 口术 后 感 染 。 无神 经 损伤 并 发 症 , 骨 不 融合 病 无 例 , 效 尚满 意 。 疗
寰枢椎脱位的外科分型及其处理对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年第17卷第2期吼iMse如w∞f旷印iMmd却;wfcord,2007,yof.17,Ⅳo.211l寰枢椎脱位的外科分型及其处理对策谭明生1,张光铂1,王文军2,谭远超3,邹海波1,移平1,蒋欣1,韦骇宇1,杨峰1(1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100029北京市;2南华大学附一医院脊柱外科421001湖南省衡阳市3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脊柱外科264400山东省文登市)【摘要】目的:寻找一种概念明确的寰枢椎脱位的外科分型方法,为临床处理脱位提供指导方案。
方法:总结三家医院收治的168例不同病因所致C1—2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脱位的复位情况将其分为3型:(1)牵引复位型(tractionreductiontype,T型),该型又以复位后的稳定性不同分为T1和T2型;(2)手术复位型(叩erationreductiontvpe,0型);(3)不可复位型(irreducibletype,I型)。
简称T01分型。
T1型采用牵引或支具治疗8—10周;T2型采用牵引复位后固定融合(其中6例只行Cl一2临时固定,不行融合);0型采用前路松解+后路复位固定融合;I型实施减压原位固定融合。
根据Svmon和Lavender临床标准、JOA脊髓功能评定标准和影像学测量C1—2脊髓有效空间(spaceavailablefortIlecord,SAC)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168例中,T型137例(81%),其中T1型71例(43%),他型66例(38%);0型28例(17%);I型3例(2%)。
术前SAC为3~13mm,平均8mm,术后为11。
19mm,平均16mm。
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平均为64.7%;临床有效率为88.7%。
T型病例中77例未融合固定者愈合后仍保留C1—2活动功能。
结论:寰枢椎脱位的TOI外科分型概念清楚,界定明确,可根据分型选择相应的寰枢椎脱位处理方式。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分型中图分类号:R683.2.R68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06X(2007)一02一0111—05ThepnotstudyofcHIlicaldassi丘吼tionforaUantoa】|【ialdisl啷60II,I.ANMingsheng,ZHANGGuangbo,WANGWe哪蛐,etaWClIineseJo盯nalofSpineandSpinalCord,2∞7,17(2):111—115【Abstr躯t】objective:Toexploreadefinitiveclinicalclassificationmethodofatlantoa]【ialdislocationandoffertIle瑚【peuticregimenwitllstronggllidancetotlleclinicpmcti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ervifix板棍系统)。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Halo-vest架固定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Gallie钢丝固定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Gallie钢丝固定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Margerl手术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㈠脊髓受压指数
拟正常
最窄段
颈髓矢径 颈髓矢径(mm)
脊髓受压= ————————————
指数
拟正常颈髓矢状径(mm)
最颈最窄髓窄矢段段径颈髓矢径
受压上方 正常矢径
受压下方 正常矢径
受压上端 正常矢径
+
受压下端 正常矢径
( 拟正常 = —————————— )
颈髓矢径
2
①易复型寰枢椎脱位: 行单纯颅骨牵引或单纯 颌枕带牵引后能复位者。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②缓复型寰枢椎脱位: 经上述牵引方法处理后不能复位,而经
头颈双向牵引1~2W能复位者。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II.难复型寰枢椎脱位
❖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经头颈双向牵 引1~2W不能复位,而经口前路松解 后再经双向牵引能复位者。
按肢体运动8分,感觉6分,膀胱功能 3分进行术前后评分,并计算出术后脊髓功 能改善率。
术后脊髓功能 = 术 —后 —总 —分 ————术—前—总—分×100%
改善率
17-术前总分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III.脊髓受压和减压情况 影像学评定标准
测量术前后受压段脊髓MR矢状径, 计算出脊髓受压指数和脊髓减压改善率。
❖前路直接齿突UCSS螺钉固定 ❖经口咽前路减压,再双向牵引缓慢复位
后石膏制动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UCSS螺钉固定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UCSS螺钉固定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头颈胸石膏固定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III.前后路手术
❖采用经口咽前路减压,二期后路枕颈减压 内固定;或后路减压枕颈内固定,二期前 路减压
病因分类 — 根据脱位原因
❖外伤性脱位:齿突骨折、横韧带断裂。 ❖先天性畸形脱位:颅底凹陷、齿突畸形、短
颈畸形。 ❖自发性脱位:颈部深在感染、类风湿关节炎。 ❖病理性脱位:肿瘤、结核、骨髓炎。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寰枢椎脱位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齿状突先天性畸形 寰枢椎脱位
❖采用前后路一期减压内固定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经口前路手术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治疗结果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疗效评定标准
本组采用了Symon和Lavender临床 标准;JOA17分法脊髓功能评定标准; 以及脊髓受压和减压情况影像学评定 标准。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自发性脱位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寰枢椎脱位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齿状突发育不全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临床分型
— 根据治疗过程中病变转归情况
临床动态分型
❖可复型 ❖难复型 ❖不可复型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I.可复型寰枢椎脱位 —— 经牵引治疗能复位者
寰枢椎脱位的 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寰枢椎脱位是常见的上颈椎损伤, 常呈进行性加重,常伴有高位颈髓压 迫症,导致四肢瘫痪及呼吸衰竭而危 及生命,其潜在危险性较大,应积极 治疗。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X线检查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MRI检查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III.不可复型寰枢椎脱位
经口前路松解后,再行双向牵引不能 复位者;或经头颈双向牵引,未经口前路 松解,但螺旋CT三维重建显示C1.2之间有骨 性连接者。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CT三维重建显示 C1.2之间有骨性连接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治疗策略
——根据临床分型和MR采取治疗策略和方法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治疗
✓ 保守治疗
✓ (牵引复术方法)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 I.后路手术
❖ Halo-vest架固定后路寰枢椎骨泥融合术。 ❖ Gallie钢丝固定。 ❖ 单纯后路Magerl手术、Magerl+Brooks手术、
I.Symon和Lavender临床标准
❖ 轻型:仅有轻度异常,尚能从事正常学习和工作; ❖ 中型:功能障碍较明显,仅能参加部分工作; ❖ 重型:不能工作,尚可在室内走动; ❖ 特重型:不能自行起床,站立或行走。
术后病情改善1级为有效 术后病情改善2级为显效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II.JOA17分法脊髓功能评定标准
固定融合。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临床资料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神经系统症状
❖ 易复型中有手足麻木等轻微神经症状。 ❖ 缓复型中有轻度脊髓压迫症:四肢力弱及病理
反射。 ❖ 在难复型和不可复型寰枢椎脱位病例中均有明
显脊髓压迫症:四肢麻木,运动障碍,病理反 射,部分病例大小便障碍和呼吸困难。有向后 脱位。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Brooks钢丝固定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Magerl+Brooks手术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Apofix手术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枕颈CD环棒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Cervifix板棍系统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II.前路手术
❖ 可复型不合并压迫者:复位和固定。复位后采用
Magerl, Brooks, Apofix, 前路侧块螺钉,前路UCSS, Halo-vest。
❖ 可复型合并压迫者:复位减压和固定。
❖ 难复型寰枢椎脱位:行经口前路松解,术后双向牵引,
复位后再行后路减压内固定。
❖ 不可复型寰枢椎脱位:前后路分期或一期减压枕颈内
颈髓受压矢径测量模式图
(受压指数范围:正常0
1异常极端)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
㈡脊髓减压改善率
脊髓减压 改善率
术后 术前 最窄矢径 最窄矢径 = ————————————× 100% 拟正常矢径 — 术前矢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