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黄金体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题)

合集下载

湖北省黄石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黄石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和煦.(xù)讪.笑(xiān)冗.长(rǒng)锲.而不舍(qì)B.畸.形(qí)悲怆.(chuàng)确凿.(zuó)相得益彰.(zhāng)C.沟壑.(hè)庖.代(páo)怂.恿(sǒng)广袤.无垠(mào)D.阴霾.(mái)归省.(xīn)颓.唐(tuí)一气呵.成(huō)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收敛蜷曲中流砥柱养精蓄锐B.恻隐慰籍略胜一筹天仑之乐C.窒息哂笑进退为谷一杯黄土D.彷徨污秽锋芒必露忘乎所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朗读《朝读经典》时,他左右逢源....,让大家惊叹不已.B.读到“泥人人张贱卖海张五”的情节,小雅同学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C.这对双胞胎长得实在惟妙惟肖....,连他们的父母有时也分不清.D.近几年,黄石相继建成了父子山,柯尔山,熊家境等登山步道.不言而喻....,市政府对全民健身是越来越重视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20湖北园艺博览会”在我市的成功举办,大大发展了黄石在全国的知名度B.孩子们呵着冻得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一起来塑雪罗汉C.端午节那天,来阳新莲花湖观看龙舟大赛的观众将近一万余人D.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更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5.填入文段空格中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充气式太空舱又称比格罗可拓展活动舱,由铝制支架和可折叠的特殊面料构成。

这种舱_____.因为气球在充气式膨胀,漏气时塌瘪,其内部没有支撑结构;而帐篷可依赖其支撑结构折叠和展开。

A.虽然是通过充气膨胀的,但他更像帐篷而不像气球B.虽然他更像气球而不像帐篷,但是不可通过充气膨胀C.虽然它更像帐篷而不像气球,但是可通过充气膨胀D.虽然不是通过充气膨胀的,但它更像气球而不像帐篷6.名著积累下面是几部名著的判断,根据你的积累,写出相应的人物名字和作品名称。

2020湖北黄石中考语文基础知识题及答案

2020湖北黄石中考语文基础知识题及答案

2020湖北黄石中考语文基础知识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收敛(liǎn)泯灭(mn)猝然(c)苦心孤诣(zhǐ)B、佝偻(gōu)亵渎(xi)阔绰(chu)众目睽睽(ku)C、诘责(ji)伫立(zh)襁褓(qing)顶礼膜拜(m)D、菜畦(wā)盔甲(kuī)蹒跚(pn)广袤无垠(mo)【答案】B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赢弱伶仃怡然自得人迹罕至迫不急待B、喑哑剽悍嘎然而止抑扬顿挫微不足道C、标致宽恕提心吊胆藏污纳垢万籁俱寂D、恻隐奥悔孜孜不倦略胜一畴蹑手蹑脚【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许多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放弃城市生活,毅然参加农村支教活动的精神令人称赞。

B、对于“我”是否应该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同学们讨论激烈,莫衷一是。

C、语文教师多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D、在山东招远一家麦当劳餐厅,六名“全能神”邪教成员打人致死的暴行耸人听闻。

【答案】B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黄石人民正在为努力建设一个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的城市。

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六月的磁湖真是游览的好时节!D、即使安倍晋三极力兜售他的“和平主义”,因此依然掩盖不了他的“军国主义”野心。

【答案】B5、下面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的一项是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它是一种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

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A、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

B 、强调神似和写意。

[来源:zzs%t&ep^、c@om#]C、具有高度综合性。

D 、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

【答案】A6、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湖北省黄石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黄石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黄石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答题。

(6分)命运是鲁滨逊在荒岛上开kěn___的双手,只要锲而不舍,就可以柳暗花明;命运是贝多芬指尖下飞舞的旋律,只要执zhuó___顽强,就可以繁花似锦;命运是鲁迅振臂高呼的呐喊,只要迎难而上,就可以叱咤风云。

(1)在为加点的字注音。

(1分)叱诧.()锲.而不舍()(2)按汉语拼音填写汉字。

(1分)开kěn ________ 执zhuó _________(3)词语“繁花似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从你阅读过的名著中选取一个人物仿照以上句式增写一句话。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处错误,请找出并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中修改。

(4分)从被铁片击中到瘫倒在驾驶座上,杭州长途客运司机吴斌在巨大的伤痛下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靠边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等,用生命实现了一位司机的职责。

吴斌的事迹,让无数人落泪、感动。

他在关键时刻所采取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为了保障乘客安全。

甚至在完成停车动作后,他还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而此时的他,肋骨已被撞断三根,肝脏因为严重破裂的原因“像一座被掏空了的山”。

3、默写古诗文。

(6分)(1)“舟”常见于古代文人的笔下,但妙用不同。

孟浩然在《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无人引荐,不能出仕为官的苦衷;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设了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异常达观的态度;而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留念。

湖北省黄石市三年(2024-2023-2024)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湖北省黄石市三年(2024-2023-2024)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湖北省黄石市三年(2024-2023-2024)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文学类文本阅读湖北省黄石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7.(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龙豁口刘洪文这天早晨,天刚蒙蒙亮,老赵头就带领五个人的“爬犁帮"出发了。

这次他们的任务特殊,不是送货,也不是运皮张,而是给北山里的抗日游击队送粮食。

这几天,松花江上游的抗日游击队把小鬼子打惨了,也把他们打急了,所以小鬼子不断进山“讨伐”,进山的路巡查得非常严。

这个时候,要把粮食送进去,谈何容易?可是,游击队已经断粮几天了,老赵头心急如焚,最终还是决定冒险。

“爬犁帮"最怕遇见松花江上的三九天。

那时西北风呼啸,冷风如刀,彻骨的寒冷让人忍不住打战,貉皮帽子羊皮大氅都抵挡不住,没人敢在这寒冷的冰面上过多地停留。

拉爬犁的牲口,鼻孔往外喷着白汽,眼睫毛上全都挂满了霜花,汗水顺着毛往下淌,在肚皮下凝结成冰,哗啦哗啦地响。

赶爬犁的小伙子们跟着爬犁跑,跑得全身透汗。

一路上还算顺利,眼瞅着就要进入游击区了,可老赵头却一点也不松懈。

一双鹰一样的眼睛不停扫视着苍茫的江面。

突然,远处出现了一片黄褐色的身影,还伴随着隐隐约约的马达声。

不好,是鬼子的巡逻队!老赵头的神情变得紧张起来,心想,这可咋办?自己安危事小,粮食进不了山事大。

老赵头赶紧吆喝大家加快速度。

双方的距离还是越来越近了,爬犁再快也快不过鬼子的汽车和摩托车。

老赵头心里明白,咬咬牙,说:“干脆,走‘龙豁口’。

”一听“龙豁口"三个字,大家头皮就发麻,精神更加紧张了。

所谓“龙豁口”,就是爬犁正在这冰面上行进时,脚下三尺多厚的冰面骤然裂开,裹挟着呼啸声一直向岸边延伸。

人只能瞪眼看着冰面不断裂开,从一尺、两尺、三尺再到无法丈量。

幽暗的湖水翻涌着从裂口冒出,像是有一条恶龙会随时从湖底蹿出来。

传说是湖中的独角龙耐不住严寒,一怒之下用独角豁开冰面,所以称之为“龙豁口"。

湖北省黄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黄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黄石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本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中相应区城,做在其他区城无效。

★祝考试顺利★一、积累运用(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共14分)今天,黄石市中考如期到来,考生们带着信心和梦想踏进了考场。

由于疫情的影响,○1我市中考时间比往年延期一个月举行。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如何稳妥做好2020年中考工作,○2市委市政府十分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普遍关心。

从疫情防控来看,目前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得到遏制,但境外疫情呈现加速扩散mànyán态势。

疫情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中考延期可以更大限度保障考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从复习备考来看,○3我市由于延期开学,初三学生必然面对更大的学习强度,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但是,○4中考延期可以更大程度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

可以说中考延期通盘考虑疫情和学情,既有因应的时势的必要性,也有彰显公平的正当性。

今年的中考,是一次特殊的中考。

不管是面对()的疫情,还是面对是延期举行的中考,考生学业水平、心理状态都会经受更大考验。

同时,家长、学校也要做好学生考试期间的心理疏导,让每个孩子都能没有yíhàn地完成每一场考试。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è shū B.jié shū C.è sū D.jié sū【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遏制(è),疏导(shū)。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蔓延遗憾 B.曼延遗撼 C.蔓延遗撼 D.曼延遗憾【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注意同音字,从语境中辨别。

mànyán(蔓延)yíhàn(遗憾)。

湖北黄石市(2018-2020)三年中考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湖北黄石市(2018-2020)三年中考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18-2020年黄石市三年中考语文试题卷2020年黄石市中考语文试题卷一、积累运用(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共14分)今天,黄石市中考如期到来,考生们带着信心和梦想踏进了考场。

由于疫情的影响,○1我市中考时间比往年延期一个月举行。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如何稳妥做好2020年中考工作,○2市委市政府十分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普遍关心。

从疫情防控来看,目前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得到遏.制,但境外疫情呈现加速扩散mànyán态势。

疫情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中考延期可以更大限度保障考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从复习备考来看,○3我市由于延期开学,初三学生必然面对更大的学习强度,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但是,○4中考延期可以更大程度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

可以说中考延期通盘考虑疫情和学情,既有因应的时势的必要性,也有彰显公平的正当性。

今年的中考,是一次特殊的中考。

不管是面对()的疫情,还是面对是延期举行的中考,考生学业水平、心理状态都会经受更大考验。

同时,家长、学校也要做好学生考试期间的心理疏.导,让每个孩子都能没有yíhàn地完成每一场考试。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èshūB.jiéshūC.èsūD.jiésū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蔓延遗憾B.曼延遗撼C.蔓延遗撼D.曼延遗憾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A.首屈一指如约而至B.首当其冲如约而至C.首当其冲突如其来D.首屈一指突如其来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A.①处修改为“我市中考时间延期一个月举行”。

B.②处修改为“市委市政府非常高度重视”。

C.③处修改为“我市由于开学延期”。

湖北省黄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黄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9题详解】
A. “只是出于恭敬”错误,由下文的举例可知,元方是出于真实的看法;
C.“说自己的父亲效法袁公实行无为而治的策略” 错误,根据“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可知,是谁也没有效仿谁;
D.“处在同一时代,相隔万里,处事的举措也是不一样的”错误,根据“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可知,是处于不同时代,根据“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可知,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足下,对对方的敬称,您;谬,错误,荒谬。
(2)绥,安抚;以,用;抚,安抚,体恤。
【点睛】参考译文:
颍川太守把陈仲弓判了髡刑。有位客人问陈仲弓的儿子元方说:“太守这个人怎么样?”元方说:“是个高尚、明智的人。”“您父亲怎么样?”元方说:“是个忠臣孝子。”客人说:“怎么会有高尚明智的人惩罚忠臣孝子的事呢?”元方说:“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啊!所以我不回答你。”客人说:“您不过是因为驼背装作恭敬,其实是不能回答。”元方说:“从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做父亲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啊。”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
C. 颔联和颈联选取有代表性的动物和植物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
D. 最后两句间接抒情,点明湖东景致不足称道,而白沙堤景致最美。
12. 从下面A、B两题中选做一题

湖北省黄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湖北省黄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湖北省黄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试题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愧怍.(zuò) 执拗.(ǎo ) 濒.临(bīn ) 矫.揉造作(jiāo )B .吞噬.(shì) 诡谲.(jué) 恪.守(kè) 笔耕不辍.(chuò)C .盘桓.(héng ) 炽.热(zhì) 宽宥.(yòu ) 三缄.其口(jiān )D .修葺.(qì) 豢.养(juàn ) 伫.立(zhù) 屏.息凝神(bǐn )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拗ǎo ——niù,矫jiāo ——jiǎo 。

C :桓héng ——huán ,炽zhì——chì。

D :豢juàn ——huàn ,屏bǐn——bǐng 。

故选B 。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祥 欹斜 鸠占鹊巢 见意思迁 B .诋毁 狡辨 振耳欲聋 海市蜃楼C .驰骋 要抉 战战兢兢 正经危坐D .驾驭 斡旋 心无旁骛 不屑置辩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安祥——安详,欹斜——攲斜,见意思迁——见异思迁。

B :狡辨——狡辩,振耳试题第2页,总17页欲聋——震耳欲聋。

C :要抉——要诀,正经危坐——正襟危坐。

故选D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夕阳西下,磁湖湖面光影交织,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B .李波和王成关系很好,平时总是摩肩接踵....,形影不离。

C .美国逆时代潮流,动不动就对他国挥舞制裁大棒,这种做法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共10分)
人类的“黄金体温”
①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体温是37摄氏度,其实人类的体温会因为身体部位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②然而,恒定的体温并非理所当然。

当体温高于环境温度,身体因为热传导与辐射持续丧失热量,且温差越大,热量损失越快。

若要维持体温不变,就必须在体表建立有效的隔热层,同时在体内源源不断地制造热量,才能平衡损失。

这意味着人类必须频繁地进食、进水,才能保证体温不会大幅变化。

相比之下,对体温不那么讲究的变温动物,在相同的体重下,对能量的需求只有恒温动物的1/10,这让它们更加容易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③这样看来,变温动物的生存策略似乎更加高明。

但实际情况是,奢侈消耗热量的哺乳类和鸟类,反而完全占据了大地与天空、高山与两极,它们才是当今世界占统治地位的物种。

④这是因为,恒温动物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

⑤当气温太高,缺乏体温调节能力的变温动物必须躲藏起来,防止体温过高导致死亡;当气温太低,它们又需要寻找外部热源,或者进行休眠。

恒温动物受气温影响更小,因而能适应更多变的环境,抢占更多生态位。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南北两极有很多哺乳动物和鸟类,却没有爬行动物。

⑥变温动物在外界气温变化较大时,还会行动缓慢、反应迟钝。

这是因为动物体内控制所有生化反应速率的酶,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相差10摄氏度,都会带来2到3倍的变化。

而恒温动物总是保持在自己的最佳温度,生化反应速率更高,因而拥有更加出色的反应和运动能力。

⑦然而问题还没有解决,虽然恒温具有这些优势,人类为何会停留在37摄氏度?
⑧如果我们把常温、常压下水的冰点和沸点及其之间的温度,看作一条线段,那么就会发现,黄金分割的另一端是38.2摄氏度,非常接近于我们的平均体温。

大概这只是一个美妙的巧合。

⑨但生物学家卡萨德瓦利发现,黄金体温确实存在,而问题的关键与毫不起眼的真菌有关。

⑩自然界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真菌,其中不乏致命的杀手。

尽管能接触到超过4000种真菌,哺乳类动物却只会感染其中不到500种,大部分也不会致病。

⑪除了免疫系统的功劳,体温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大多数真菌的活动温度在4到30摄氏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存活。

⑫提高体温可以杀灭更多真菌,但是更高的体温也消耗更多热量,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人类或是其他动物必须选择一个平衡点。

卡萨德瓦利对这两者进行建模和计算,发现存在一个投入与收益的最优解:36.7摄氏度。

体温低于这个“黄金体温”的哺乳动物,都更易感染真菌。

⑬于是,在残酷的自然选择和简单的数学原理之下,人类的体温就固定为37摄氏度。

(摘编自《读者》2019年第9期)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人类身体的各个部分在任何时间都是37摄氏度。

B.变温动物对能量需求更少、因而它们的生存策略更加高明。

C.自然界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真菌,它们都是人与动物的致命杀手。

D.体温37摄氏度是人类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选择的一个平衡点。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从第1段“人类的体温会因为身体部位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可知“人类身体的各个部分在任何时间都是37摄氏度”说法错误;B 从第③段“这样看来,变温动物的生存策略似乎更加高明”及后文内容,可知“因而它们的
生存策略更加高明”的说法错误;C从第⑩段“自然界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真菌,其中不乏致命的杀手。

尽管能接触到超过4000种真菌,哺乳类动物却只会感染其中不到500种,大部分也不会致病”可知“它们都是人与动物的致命杀手”说法错误。

14.从⑦—⑬自然段来看,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说明人类的体温固定为37摄氏度的现象?(3分)
从自然选择(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平衡点37)和数学原理(黄金分割38.2、建模计算36.7)两个方面来说明人类的体温固定为37摄氏度的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概括。

真菌可以让人类致病、致命,提高体温可以杀灭更多真菌,但是更高的体温也消耗更多热量,所以人类自然选择体温维持在37摄氏度,而数学计算也是37摄氏度。

15.⑤⑥两段中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结合文段具体内容分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2分)
⑤⑥两段中把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作比较,突出强调了恒温动物具有的生存优势——拥有更加出色的反应和运动能力,具体深刻说明了人类的体温固定为37摄氏度这一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

结合文本的内容来分析其作用。

⑤⑥两段中把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作比较,更好地突出恒温动物具有的生存优势——拥有更加出色的反应和运动能力,目的是说明人类的体温固定为37摄氏度这一现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16.根据全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下面信息整合任务。

(每空1分,共3分)【链接】人体拥有很强大的调节系统和能力,对于普通健康人群来说,人体能够有效地控制调节体液酸碱度,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

无论你吃的食物无酸过的还是碱性的,进入到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呈现酸性;随后进入小肠,在碱性肠液作用下会呈现碱性。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是酸性体质”“某某是碱性体质”,其实,酸碱体质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而对于食物,我们也大可不必太在在意它的酸碱,应该注意的是选择多样化的食物,营养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

人体在对待温度与酸碱度方面表现出的相同之处是:都能够依靠自身强大的(1)调节能力,使体温或体液酸碱度处于(2)平衡状态。

不同之处是:“黄金体温”有生物学研究和数学原理支撑,“酸碱体质”的说法却缺乏(3)科学依据。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提取整合能力。

从文本和链接材料相对应的位置,找到符合答案关键词,填入考题相应的位置。

如:人体拥有很强大的调节系统和能力,对于普通健康人群来说,人体能够有效地控制调节体液酸碱度,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

其实,酸碱体质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