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河北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精品

合集下载

【(新课标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九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解析版)

【(新课标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九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Ga 70 As 7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甲图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B.若甲图中④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可用无水乙醇提取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答案】D【解析】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且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可能是脂肪,A正确;④的组成元素是C、H、O、N、Mg,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可能是叶绿素,可用无水乙醇提取,B正确;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为四肽,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需要3分子水,所以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C正确;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为DNA,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A、C、G、T,共6种,D错误。

【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名师点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2)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3)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4)糖类是由C、H、O组成。

河北省冀州中学2018届高三高复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

河北省冀州中学2018届高三高复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

一、选择题1. 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B.将物体视质点,采用了等效替代法C.用比值法来描述加速度这个物理量,其表达式a=F/m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装置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2. 如图所示,一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将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成功叠放在一起,保持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C.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D.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a受到的重力3. 大雾天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常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保证雾中行车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在雾天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两汽车同向匀速行驶,乙在前,甲在后。

某时刻两车司机听到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车刚好没有发生碰撞,如图为两车刹车后匀减速运动的v-t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车刹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0.5m/s2B.两车开始刹车的距离为100mC.两车刹车后间距一直在减小D.两车都停下来后相距25m4. 如图,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两个小球A、B,它们都穿在一根光滑的竖直杆上,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当两球平衡时OA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O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则球A、B的质量之比为()A. 2cosθ:1B. 1:2cosθC. tanθ:1D. 1:2sinθ5. 如图所示,一小球分别以不同的初速度,从光滑斜面的底端A点向上做直线运动,所能到达的最高点位置分别为a、b、c,它们距斜面底端A点的距离分别为s l、s2、s3,对应到达最高点的时间分别为t l、t2、t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B.C.D.6. 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电梯正在减速上升,在电梯中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B.磁悬浮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使时,列车上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C.荡秋千时秋千摆到最低位置时,人处于超重状态D.“神舟”六号飞船在绕地球做圆轨道运行时,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7. 近地人造卫星1和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1和T2,设在卫星1、卫星2各自所在的高度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分别为g1、g2,则A.B.C.D.8.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与水平转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与转台转轴相距R,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并计时,在t1时刻转速达到n,物块即将开始滑动.保持转速n 不变,继续转动到t2时刻.则A.在0~t1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为零B.在t1~t2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不为零C.在0~t1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为2μmgRD.在0~t1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为μmgR/29. 从地面上以初速度v0=10m/s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0.2kg的球,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f与其速率v成正比关系,其关系为f=kv,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时速率为v1=2m/s,且落地前球已经做匀速运动.(g=10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k的值为0.1Ns/mB.小球在上升阶段加速度大小为20m/s2,其速度大小为1m/sC.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60m/s2D.小球抛出到落地过程中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9.6J10. 如图所示,半径可变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置于竖直平面内,轨道的末端B处切线水平,现将一小物体从轨道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若保持圆心的位置不变,改变圆弧轨道的半径而不超过圆心离地的高度,则半径越大的物体()A落地时的速度越大B平抛的水平位移越大C到圆弧轨道最低点时加速度越大D落地时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11. 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

2018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内部测试(一)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18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内部测试(一)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

本试题卷共11页,40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

答题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 16 Mg 24 Al 27 S 32 C1 35.5 Fe 56 Cu 64 I 127Ba卷Ⅰ(126分)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适合该酶的保存B.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C.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D.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2.右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

图中a基因表达的产物是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B;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C;由A和C组装成的D催化CO2的固定过程;B物质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Ⅱ、Ⅲ依次代表的是mRNA、核糖体B.物质Ⅵ是具有催化作用的RNA聚合酶C.B物质的作用场所是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D.图中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场所是相同的3.美国科学家从植物姜黄中提取到一种色素——姜黄素,经研究发现,姜黄素可阻止RVFV病毒在它感染的细胞中繁殖。

研究人员对姜黄素的这一作用进行了小鼠体内、体外研究,结果显示,姜黄素均有效地抑制了RVFV病毒的繁殖。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分科综合测试物理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分科综合测试物理

省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分科综合测试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我们在中学阶段的物理知识中,接触并学习了很多思想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列关于思想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理想化模型是对实际问题的理想化处理,即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物理学学习中懂得忽略什么跟懂得重视什么同等重要,质点、点电荷、位移等均是理想化模型B.分力、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C.用两个(或多个)物理量通过比值的方法去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即为比值定义法。

电动势WEq=非静电力,电容QCU=,匀强电场的场强UEd=等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D.根据加速度定义式a =vt∆∆,当∆t非常小时,vt∆∆就可以表本物体在时刻的瞬时加速度,该定义应用了赋值的思想方法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v-t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B.甲的位移不断减小,乙的位移不断增大C.第1s末两物体相遇D.前2 s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3.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的长方体物块将一重为G的光滑圆球抵在光滑竖直的墙壁上,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缓慢拉动长方体物块,在圆球与地面接触之前,下面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球对墙壁的压力逐渐减小B.地面对长方体物块的支持力逐渐增大C.地面对长方体物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水平拉力F逐渐减小4.如图所示为点电荷A、B形成的电场,下列说确的是A.A带正电,B带负电B.A的电荷量大于B的电荷量C.A的左侧某点电场强度可能为零D.AB连线上从A到B电势降低5.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圆盘上,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随圆盘一起做勻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确的是A.B的向心力是A的向心力的2倍B.盘对B的摩擦力是对B对A的摩擦力的2倍C.A有沿半径向外滑动的趋势,B有沿半径向滑动的趋势D.若B先滑动,则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小于B与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B6.如图所示,半径为只的光滑半圆弧绝缘轨道固定在竖直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勻强磁场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里。

2018届高考全国卷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考全国卷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分子可不同程度的镶嵌在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B.胰岛素被分泌的胰岛B细胞外的过程中存在磷脂的流动现象C.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比较发达D.细胞膜两侧各物质的浓度差主要通过被动运输来实现2.硒在土壤中主要以硒盐酸的形式存在,被植物吸收后转化为植物活性硒。

为探究硒对植物叶绿素前体物合成的影响,科学家用不同浓度的硒溶液处理水稻幼苗,实验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土壤中的硒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被根细胞吸收B.较低浓度的硒溶液能促进叶肉细胞中ALA的合成C.用较高浓度的硒溶液处理水稻幼苗可能会使其出现黄化D.稀溶液促进水稻叶肉细胞中ALA合成的最适浓度是0.01mmol·L-13.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用3H标记的氨基酸来研究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中会出现放射性B.鲁宾和卡门用180分别标记H20和C02,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适当时间后搅拌离心,检测到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D.用15N标记大肠杆菌的DNA和含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做实验,可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4.研究人员用狗做了三个实验,实验Ⅰ:狗吃食物能自然的分泌唾液;实验Ⅱ:在发出一些铃声的同时给狗提供食物,狗也能分泌唾液;实验Ⅲ:在发出一些铃声的同时给狗提供食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即使在只有上述铃声的情况下狗也能分泌唾液。

下列对上述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传出神经末梢及支配的唾液腺是上述反射弧的效应器B.实验Ⅰ、Ⅱ和Ⅲ中,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射弧是相同的C.脑内神经递质参与了实验条件下狗分泌唾液的过程D.唾液分泌过程中,突触有“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5.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藏羚羊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农田种水稻高低错落分布,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C.对板结的土壤进行松土,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人类的某些活动可能会干扰生物圈自身的物质循环规律6.某家鼠的毛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基因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黑色,其余情况下均为白色,且基因B、b只位于X染色体上。

2018河北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8河北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8河北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12N14O16 Na 23 S 32 Cl35.5 Ar 40 Fe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12N—14O—16Si—28Na—23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题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风能、生物质能、沼气是可再生能源“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可做环境的消毒剂从而预防流感水热反响是指在高温高压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技术,那么水热反响可以降低自然界中碳的含量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那么在空气中有可能形成胶体8、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分子式为C5H11Cl的有机物,分子中含2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B.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响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苯酚、甲醛通过加聚反响可制得酚醛树脂D.合成顺丁橡胶〔〕的单体是CH3—CH=CH—CH39、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乙、丙、丁为同周期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响,丁的原子序数为甲、乙原子序数之和,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元素丙的单质可用于冶炼金属B.甲的氢化物比丁的氢化物热稳定性强C.简单离子半径:乙>丁>丙D.甲与乙的氧化物均有强氧化性10、以下实验事实:①Cr2O3固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②将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③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以下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A.化合物KCrO2中Cr元素为+3价B.实验①证明Cr2O3是两性氧化物C.实验②证明氧化性:Cr2O72-<I2D.实验③证明H2O2有氧化性11、某同学将光亮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为探究该反响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试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选实验及现象结论项A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反响中有NH3产生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反响中有H2产生B色生成Mg(OH)2使溶液呈弱C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碱性D 向NH4Cl溶液中加锌,也有大量气泡活泼金属可促进NH4+水产生解12、在容积均为1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放入镍粉并充入1molCO,控制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响:Ni(s)+4CO(g)Ni(CO)4(g),当反响进行到5min 时,测得Ni(CO)4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试卷+Word版含答案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年级理综试题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

A.C、H、O、N、P是ATP、密码子共有的化学元素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C.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酶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物质D.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2.下图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两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与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分布有关B.甲图中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伸长快,所以出现向光生长现象C.乙图中茎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D.乙图中植物根水平生长,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3.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

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4.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

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5.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6.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②B.②③C.③④D.②⑤7.下列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固体是溶质本身的是( )A. CuSO4B. NaHCO3C. KMnO4D. FeCl38.在25℃时,用蒸馏水稀释1 mol·L-1氨水至0.01 mol·L-1,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A. B. C. D. c(OH-)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 mol·L-1盐酸、③0.1 mol·L-1氯化镁溶液、④0.1 mol·L-1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①>④=②>③B. 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类型:A卷河北冀州中学2018---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理科综合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300分命题人: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S—32,Cu—64,Fe—56,Au—197I卷选择题(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

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D.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2、. 为探究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利用缓冲液维持密闭小室内CO2浓度的相对恒定,室温25℃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相应装置准确测量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组别1中液滴左移的生理原因是植物有氧呼吸消耗了氧气B.组别6中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小于有氧呼吸消耗氧气量C.与组别3比较可知,限制组别2液滴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D.与组别4比较可知,限制组别3液滴右移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3、新西兰某高发疾病为单基因遗传病,人群中随机调查发现,当夫妇双方都是患者时,其子代中女孩全部为患者,男孩中有75%的为患者,当母方表现正常时,其儿子全部表现正常,则( )A 其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 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C 样本中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为5/6D 男患者的女儿及女患者的儿子均患病4、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

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此过程涉及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识别B 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没有反射弧参与C 恐怖电影直接刺激神经中枢产生了上述现象D 此过程涉及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 5、“烧芭”是指焚烧芭蕉树,即一种传统的农耕文化。

烧芭能提高碳循环的速度,进行烧芭的区域,1 肉食性动物2 ,这是某野生芭蕉林内的一条食物链,其中字母表示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芭蕉林进行烧芭后发生的群落演替与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类型不同B 印尼的烧芭导致东南亚三国被烟霾笼罩,该现象可反映物质循环的全球性、C 如芭蕉同化的太阳能为M ,则肉食性动物2同化的能量为A ×B ×C ×MD 由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因此A 大于B 大于C6A ③④⑤B ①②⑤C ④⑤D ③④7.PM2.5是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入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B.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C.多环芳烃是强致癌物,能吸附在PM2.5的表面进入人体D.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0.56 L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2N AB.常温常压下,6.4 g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0.2N AC.一定条件下,5.6 g铁与浓硫酸恰好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一定为0. 2N AD.常温下,20 L 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0.2N A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与果糖、淀粉与纤维素均互为同分异构体B.CH3—CH=CH—CH3 与C3H6 一定互为同系物C.甲烷、苯、乙醇、乙酸和酯类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C3H8的二氯代物共有3种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将CO2通入到纯碱饱和溶液中:2Na++CO32-+CO2+H2O=2NaHCO3↓B.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NO3)2和KI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盐酸:3Fe2++4H++NO3-=3Fe3++NO↑+2H2OC.向Ba(OH)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H4HCO3溶液:Ba2+ + 2OH- + 2HCO3- = BaCO3↓+CO32- + 2H2O D.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胶体:Fe3+ + 3 H2O Fe(OH)3(胶体) +3H+11.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干燥洁净玻璃棒将氯水滴在干燥pH试纸上,测定氯水的pH B.葡萄糖银镜反应实验后的试管内壁附有银,可用氨水清洗C.氢氧化铁胶体在直流电场中,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说明胶体带正电D.欲检验Brˉ的存在,可在溶液中先加入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下层溶液显橙红色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元素的金属性 X<YB.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D.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13.已知硫化亚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共热,所得溶液中只有硝酸铜和硫酸铜,放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两种气体,且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7,则参加反应的硫化亚铜和作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4∶25 B.2∶17 C.1∶7 D.3∶8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根据扭称实验测出了静电常数kC.开普勒三大定律描绘了太阳系行星的运行规律,并指出各天体间存在着万有引力.D.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提出了场的概念,并引入了电场线。

15.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速度约为地球公转速度的7倍,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道半径的2×109倍,为了粗略估算银河系中恒星的数目,可认为银河系中所有恒星的质量都集中在银河系中心,且银河系中恒星的平均质量约等于太阳质量,则银河系中恒星数目约为( )A .109B .1011C .1013D .101516.如图所示:一带电液滴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由静止释放,液滴沿直线由b 运动到d 直线bd 方向与竖直方向成45°角,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液漓带正电荷 B .液滴的动能不变 C .液滴做匀速直线运动D .液滴的电势能减少17.如图所示,几条足够长的光滑直轨道与水平面成不同角度,从P 点以大小不同的初速度沿各轨道发射小球,若各小球恰好在相同的时间内达到各自的最高点,则各小球最高点的位置( )A .在同一水平线上B .在同一竖直线上C .在同一抛物线上D .在同一圆周上18.如题3图所示,空间某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上边界b 和下边界d 水平。

在竖直面内有一矩形金属线框,线框上下边的距离很短,磁场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水平面a 、b 之间的距离。

线框从水平面a 开始下落,当线框下边刚通过水平面b 、c 、d 时,线框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b F 、c F 和d F ,则( )PA .d c b F F F >>B .c d b F F F >>C .c b d F F F >>D .d b c F F F >>19.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bc 是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 穿在杆上,M 通过细线悬吊着小物体m ,m 在小车的水平底板上,小车未动时细线恰好在竖直方向上.现使小车向右运动,全过程中M 始终未相对杆bc 移动,M 、m 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 已知a 1∶a 2∶a 3∶a 4=1∶2∶4∶8,M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依次为Ff 1、Ff 2、Ff 3、Ff 4,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Ff 1∶Ff 2=1∶2 B .Ff 2∶Ff 3=1∶2 C .Ff 3∶Ff 4=1∶2 D .tan a=2tan θ20.如图甲所示,物块的质量m =1kg,初速度v 0=10m/s,在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 作用下从O 点沿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某时刻后恒力F 突然反向,整个过程中物块速度的平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g =10m/s 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0-5m 内物块做匀减速运动 B .在t =1s 时刻,恒力F 反向 C .恒力F 大小为10ND .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32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选择一定速度范围内的带电粒子。

图中板MN 上方是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板上有两条宽度分别为2d 和d 的缝,两缝近端相距为L ,一群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具有不同速度的粒子从宽度为2d 的缝垂直于板MN 进入磁场,对于能够从宽度为d 的缝射出的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带正电B .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为mL d qB 2)3(C .保持d 和L 不变,增大B ,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之差增大BD.保持d和B不变,增大L,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之差不变第Ⅱ卷(174分)(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5分)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圆盘加速转动时,把角速度的增加量△ω与对应时间△t的比值定义为角加速度β(即)我们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复写纸、米尺、游标卡尺、纸带来完成下述实验:①如图甲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然后固定在圆盘的侧面,当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②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匀加速转动;③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

(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圆盘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圆盘的直径d为cm;(2)如图丙所示,纸带上A、B、C、D……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则打下计数点D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rad/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圆盘转动的角加速度大小为 rad/s2(本小题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3.(10分)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一个量程为30mA的电流计展开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