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心教案设计.doc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三篇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同学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宏大,即让同学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同学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敬重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如今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教学过程:一、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创设情境导入主题问:为什么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引出主题: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我们要感恩父母二、感受父母崇高、无私和宏大的爱: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感念亲恩)A、初步感受1、让同学看图片,熟悉两个人:父亲,母亲。
教师明确:母亲永久给我们挡风雨,父亲始终牵着我们的手;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
父母的爱是崇高的、无私的和宏大的!B、深化熟悉1、教师讲有关父母关心爱惜儿女的真实故事。
①六旬老父捐肾救子: 20xx年2月,湖北60岁的农夫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知儿子胡立新:“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②年轻母亲舍身救儿: 20xx年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
35岁的母亲刘燕当时也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
刘燕在承受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儿子就是妈妈的全部。
”提问同学:从上面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2、同学讲自己和父母的故事:父母为我们做了许多许多,请讲:①父母令你最感动或者最难忘的一件事②父母令你最兴奋的一件事3、父母并不能每时每刻都在做令儿女特殊感动的事情,有的同学甚至没有过这种体验,但他们平凡的工作足以令人感动。
请同学讲一讲父母平凡而辛勤工作:父母做什么工作?什么时候上下班?工作时间长吗?你觉得你的父母辛苦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地工作呢?4、听听父母的心声。
请家长发言谈培育孩子的感受。
5、播放歌曲《天下父母心》送给家长及在场全部人的父母。
感恩母亲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感恩母亲主题班会教案五篇感恩母亲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活动背景:针对如今大多数同学以自我为中心,感恩之心淡薄,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和爱心,不懂得体谅、孝敬父母的现状而设计的。
懂得回报、有孝心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中做人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活动目的:1、让同学通过活动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艰辛,深刻地熟悉到母爱的无私宏大,培育同学喜爱母亲情怀,懂得感谢和报答父母的哺育之恩是自己的职责。
并且培育同学如何表达情感、呈现自我、感恩母爱,进展生活实践的力量。
2.让同学理解孝敬父母的详细内涵,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如何爱自己的父母,进而把这种爱上升到对集体、对祖国的爱,使同学有一种博爱的胸襟。
3、丰富同学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情感。
三、活动过程:师:人间最美是真情,人间最真是亲情,人间最值得珍惜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人间最无私的情感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情感。
《感恩母亲节》主题班会如今开头!1.名字的故事:你的降落,是父母生命的连续,是家庭将来的曙光。
你的名字是父母抱负的编织,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吗?〔提问同学,生自由说〕2.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友爱的妈妈。
下面请同学们讲解并描述妈妈呵护我成长的一个个难忘的详情。
生自由说〔生甲: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生乙: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
生丙:每次周五放学回家,妈妈细心预备丰富的晚饭等我吃,让我补充养分。
生丁:有一天,我忍不住进了网吧,对妈妈又说了谎,妈妈说要我看着她的眼睛,我不敢抬头看她的眼睛。
〕……师总结我们渐渐地长大了,母亲的皱纹也越来越多了,那是母亲操劳的见证,是爱的涓涓印痕,是亲情无偿的演绎。
你了解自己的母亲吗?你关注过母亲的改变吗?〔提示同学们,母亲和你生活那么久,你觉察你母亲有什么改变吗?她的精神好吗?她的额头上的皱纹深吗?等等。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第一章:理解父母的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1.2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和关爱,分享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
1.3 教学活动:观看父母关爱子女的短片,分组讨论父母的爱,分享自己的感悟。
第二章:认识自己的家庭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背景,珍惜家庭的幸福,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2.2 教学内容:讲解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家庭特点,学会珍惜家庭。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带来家庭照片,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互相交流对家庭的爱。
第三章: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2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共同制作感恩卡片,向父母表达感激。
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讲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分享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
4.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
第五章:行动表达感恩之情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行动。
5.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恩,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心父母。
5.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父母,制定自己的感恩计划,分享感恩行动的收获。
第六章:理解父母的辛劳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辛劳与付出,增强学生对父母的体谅之心。
6.2 教学内容:通过实例讲解父母在工作、生活中的不易,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父母的辛劳。
6.3 教学活动:开展“家长体验日”活动,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日常生活。
第七章:学会感恩的技巧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表达感恩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向父母表达感谢。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第一章:理解父母的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是无私的,是无条件的。
1.2 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父母在生活中的付出和关爱。
1.3 教学方法:讲座法,案例分析法。
1.4 教学活动:讲解父母的爱,分享父母关爱子女的案例,学生分享感受。
第二章:感悟父母的辛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感悟父母的辛劳,理解父母的不易。
2.2 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践活动法。
2.4 教学活动:讲解父母的辛劳,让学生进行孝心实践活动,如为父母分担家务等。
第三章:感恩父母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讲解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分享感恩父母的例子。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享法。
3.4 教学活动:讲解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分享感恩父母的例子,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
第四章:如何感恩父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感恩父母。
4.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感恩父母,分享感恩父母的方法。
4.3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享法。
4.4 教学活动:讲解如何感恩父母,分享感恩父母的方法,学生进行感恩实践活动。
第五章:孝敬父母的意义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意义,知道如何孝敬父母。
5.2 教学内容:讲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分享孝敬父母的方法。
5.3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享法。
5.4 教学活动:讲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分享孝敬父母的方法,学生进行孝心实践活动。
第六章:沟通与理解6.1 教学目标:教会学生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增进彼此理解。
6.2 教学内容:沟通技巧的讲解,如何倾听和表达,解决冲突的方法。
6.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
6.4 教学活动:进行沟通技巧的讲解和练习,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的沟通场景。
第七章:建立感恩的习惯7.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养成定期感恩父母的好习惯。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和奉献。
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曾经感恩过父母,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分享一个关于父母付出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父母付出的思考。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父母的故事,感受父母的付出。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小组的故事和感受。
第二章:理解父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角度和期望。
引导学生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
2.2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的角度:父母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有出息。
讲解如何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父母、理解父母、体谅父母。
2.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父母和孩子,模拟一些日常场景,体会双方的感受。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父母。
第三章:感恩父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3.2 教学内容讲解感恩父母的重要性: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孝道的体现。
讲解如何表达感恩之情:通过言语、行动、心意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恩。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如何在生活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以及感恩的好处。
个人作业:让学生写一封给父母的感谢信,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第四章:孝敬父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
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孝敬父母。
4.2 教学内容讲解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帮助父母、陪伴父母。
讲解如何在生活中孝敬父母: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做到言行一致。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以及孝敬父母的好处。
个人作业:让学生制定一个孝敬父母的行动计划,包括具体的行动和时间。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课程内容,加深对感恩父母和孝敬父母的理解。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的优秀教案5篇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的优秀教案5篇大家都接触过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要具有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
你都参加过什么类型的主题班会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的优秀教案,希望大家喜欢!《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的优秀教案1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情,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贴关心父母,学会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
3、学会理智,学会克制叛逆心,走好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一步。
二、活动准备1、准备资料:感恩演讲稿2、歌曲《母亲》(阎维文)、《父亲》、《烛光理的妈妈》3、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1、播放音乐《母亲》2、出示课题:同学们:这是我第一次来湘潭,也第一次与同学们见面,同学们能猜猜老师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吗是“羡慕”!我来自永州一个偏远的山村,我真羡慕同学们爸爸妈妈把你们带到这座美丽的城市。
同学们为此感到幸福吗(没有!)那是因为同学们都习惯了这种生活,就像习惯了父母的关爱,习惯了父母的无私奉献一样。
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谈谈这个古老的话题——《感恩父母》(出示课题)。
(二)、为何要感恩父母1、说一说: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下面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说说自己的快乐与烦恼,并说说你处理的办法或自己的看法。
(1)、你曾因为要东西(如衣服、手机、电脑)与父母发生过争执吗你是如何处理(2)、父母背着你看过你的日记、短信或聊天记录吗(3)你觉得父母爱唠叨吗你如何看待父母的唠叨(4)、父母对你的期望值高吗你是怎样看待的同学们,生活中我们与父母出现一些分歧、甚至摩擦都没什么,只要我们能理解、懂得父母的唠叨、父母的期望,那都凝聚着他们深深的爱!2、讨论:父母令你最感动、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老师讲故事)3、故事演讲: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有时,父母给我们的也是别人无法给予的! 《天亮了》背后的故事:1999年10月3日10时20分左右,在贵州麻岭风景区,200多名游客在马岭河峡谷谷底唯一的缆车乘坐点,等待乘坐缆车去山顶吃中饭。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3.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和睦,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介绍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照顾和无私奉献,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2. 父母的付出:分析父母在家庭中的劳动付出,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
3. 感恩父母: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4. 亲子沟通:教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技巧,提高亲子沟通能力。
5. 家庭和睦:引导学生珍惜家庭和睦,学会处理家庭矛盾。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亲子沟通的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分享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父母的付出。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辛苦,从而培养感恩意识。
4. 小组分享法:鼓励学生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付出,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2. 观看视频或分享案例:让学生观看关于父母付出的视频或分享真实案例,加深学生对父母辛苦的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亲子沟通的经验。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辛苦,培养感恩意识。
5. 小组分享:鼓励学生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感恩父母、珍惜家庭的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感悟分享:收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感悟和收获,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估课程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组织一次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互相鼓励,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15篇)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15篇)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的]1、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让学生学会如何感恩,进而把这种行动内化为一种习惯。
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活动设计]一、全班齐唱歌曲《感恩的心》:男: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下午好!预备(1)班“感恩于心、感谢以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女:首先,请全班同学齐唱我们准备好的歌曲《感恩的心》。
二、诗歌朗诵《游子吟》:男:一句简简单单的感谢包含了无尽的感动,学会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课。
女:有一种爱,伟大而平凡;有一种爱,只知道付出;有一种爱,不求丝毫的回报;这种爱,如甘甜的清泉,叮叮咚咚流淌;这种爱,如长江黄河,滚滚滔滔不绝;这种爱,哺育着人类,繁衍不息;这种爱,延续着血脉,生生不已;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爱吗?合:这种爱,就是父母的爱!是我们永远贴心的爱!男:这种爱,是妈妈一个甜蜜的亲吻;这种爱,是爸爸一双有力的大手;这种爱,是妈妈温暖的臂弯;这种爱,是爸爸宽厚的双肩。
合:这种爱,就是包裹着我们的亲情的爱。
女:亲情,是人间最灿烂的阳光;亲情,是春天绚丽的鲜花;亲情,是冬天温暖的毛衣。
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飞得多高,爸爸妈妈的目光,永远在我们的背后,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最牵挂的孩子。
合: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最牵挂的孩子!男:亲情,神圣而博大,绵绵不断;亲情,古老而深情,丝丝不断。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讴歌,演绎着不老的颂歌。
请听,宁成刚同学的朗诵《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由于用来维持尿毒症患者生命的透析每次花费要400元,母亲为了不拖累儿女一度想放弃治疗。
田世国叔叔将自己的一个肾移植给身患尿毒症的母亲,但母亲至今不知道捐肾的“大善人”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幸福的母亲就这样一直生活在儿子精心设置的“骗局”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全班第三名呢。我要去看电视轻松一下。”说完,
通过角色扮演形 象生动地将《回家后》 展现在同学们的面 前,让学生能够很快 地融入情境之中,更 好地思考问题,积极 主动地进行思考和交 流,表达自己的真实 感受。
8分钟
把书包一放,就到电视机前,开着电视看。母亲却
惜这份爱。
三、聆听故事,畅谈感悟
1朗读故事,音乐伴奏(《kiss the rain》)。
有一天半夜,一场特大的泥石流吞没了熟睡的 小山村。一间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仅剩下一角 屋顶。救援人员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只见屋里全被 泥沙填满,惟独房粱下还有小小的一点空间,一个 小女孩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三岁。救 援人员赶紧将她抱出来,她却死活不肯离开,指着 小屋发出了声:妈一一”顺着小女孩手指看去,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改善与父母交往的方式、方法,使学生能够反省自己在处理
父母关系时的不良习惯和行为。
难点: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增进对亲情的感受和
体验,促进亲子关系。
教材的地位
和作用
初二上册思想品德的主旋律是“生活”,再确切点说是学生的生活,如家庭
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及生活中应遵守的一些游戏规则。家庭生活是 每个人一生中的第一个生活领域,也是伴随人一辈子的领域。本册书的第 一单元的内容设计就是帮助学生主动适应日渐丰富、复杂的家庭生活,正 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家庭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热爱生活的积极 人格。而《感悟父母心》是在学生了解了家庭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之后,进而把这种作用落实到家庭的主要成员-----父母身上,感悟亲情主要
3、看后思考
(1)假如你是小品中的儿子,你会怎么做?(2)生活中,你们和父母在起时,有没有发生过这 样的矛盾呢?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思考,鼓励学生说 出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
4、小结:
我们有时会很烦恼父母对自己管得太严,甚至 对自己不理解,可父母的爱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我 们已经习惯了被爱,才会有这样的想法。那怎样才 能更好地与父母沟通,使我们的关系更加和谐呢?
过去阻止儿子:“有那么高兴吗?最高分是150分, 你才112分,如果你再努力就会考得更好,你为什 么不那样呢?还看电视?去去,到房间里复习去。
你看人家XXX,样样都比你强。”儿子觉得很委屈, 觉得妈妈一点都不了解他,不喜欢他,就和妈妈大 吵起来…,这时爸爸回来了,看到与妈妈吵架的儿 子,一气之下,打了儿子,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下, 儿子甩门而出…。
舍的亲情,而这份情
3、请学生谈游戏过程中的真实感受。
又是无可代替的,以
4、小结:
此感悟到父母的爱
留下妈妈,因为他用生命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
心,进而更好地去珍
恩;留下自己,因为让自己扛下了这巨大的痛苦, 无论留下谁,大家都能从母亲的角度去考虑。父母 的爱,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我们的爱,是父母生命 的支撑,生命的希望,生命的寄托。生命诚可贵, 父母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珍 惜生命。
教学理念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中国父母是爱孩子的冠军。可是最近越来越多的 家长感到现在孩子来冷漠,感受不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爱,无法理解父母的爱 的表现,也不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这让家长们十分无奈。
初二的学生青春期的特点十分突出,自我意识高涨,容易出现反抗心理,
有一种强烈追求独立自主的欲望,不希望受到父母的约束,对父母亲为他们 做的一切,学生不但不能体会到爱,反而觉得是一种负担;不仅不知感恩, 更不知珍惜。
二、心理游戏,加深体验
运用这个游戏的主要
15分钟
1、写出你平时最珍爱的五项事物,这五项中有两项必
目的是想让学生们在
须是“我”、“妈妈”。
受到一疋心灵触动之
(游戏要求:五项事物之间是互相独立的。然后假设
下,领悟到自己与父
遇到意外逐一舍去,最后只留一项)
母亲是拥有着无法割
2、游戏结束后,指导学生放松心情,做放松动作。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小品表演,创设情境
1.指导语:曾经有位冋学告诉我,他有许多次在回家
的路上,骑自行车很慢很慢,希望回家的 路很长很长,原因是他认为家是个产生烦 恼的地方。下面是他回家后的一幕,请三 位小演员表演小品《回家后》。
2、 小品表演《回豕后》。
期中考试试卷发下来了。儿子咼兴地拿着试
《感悟父母心——谈谈怎样与父母交往》教案设计
——06021904王芳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懂得父母的心
2.学生能够学会改善与父母交往的方式、方法,提高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的能力
3•学生能够反省自己在处理父母关系时的不良习惯和行为,感悟父母之心, 明白父母之爱,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教学时间
45分钟教学对象初二学生
教学准备
三位学生演员、桌凳各三张、书包、课件、音乐影片、康乃馨鲜花、学生家 长
教学法
本辅导课采用了角色扮演法、情景法、测验法、讨论法、互动体验。学生通 过角色扮演和故事,体验和思考自己与父母的关系;通过测验领悟到自己与
父母亲是拥有着无法割舍的亲情,而这份情又是无可代替的,以此感悟到父 母的爱心,进而更好地去珍惜这份爱;通过交流讨论,自由发言,分享大家 的感言,深化对父母的爱的理解;通过与家长的互动,更好地体验浓浓的亲 情,更深地感悟父母的爱心,从而更好地改善与父母的交往方式,促进亲子 关系。
爱,应从对生养自己的父母亲开始。理解,是改善亲子关系的第一步。
通过本次辅导活动,以感悟、交流,音乐影片的播放等形式,把学生情 感一步一步地调动激发起来,帮孩子找回失落的人性的光辉一一对他人的关 爱,让学生真正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心灵深处产生要感谢父母,
要报答父母的强烈愿望,并学会珍惜,从而改善亲子关系,这是本次辅导的 主要目的。
感悟的是父母的亲情,因为我们说家庭的重要性不是家里的那栋房子,而 是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给我们的爱,也只有理解了父母之爱的无私与伟大 才能冷静、理智地面对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逆反心理,才可能积极主动
地去和父母沟通,进而一起营造和谐大家庭。因此,我们说,《感悟父母心》
在整个教材中是基础的,在整个单元的架构中又起着关键的、承上启下的 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