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选-EEE42305T-《现代电信交换》期末考试答案2008秋末-谢晓明
现代通信技术期末试卷

北京邮电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现代通信技术》期末考试试题(A)考试注意事项一、学生参加考试须带学生证或学院证明,未带者不准进入考场。
学生必须按照监考教师指定座位就坐。
二、书本、参考资料、书包等物品一律放到考场指定位置。
三、学生不得另行携带、使用稿纸,要遵守《北京邮电大学考场规则》,有考场违纪或作弊行为者,按相应规定严肃处理。
四、学生必须将答题内容做在试题答卷上,做在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五、学生的姓名、班级、学号、班内序号等信息由教材中心统一印制。
考试课程现代通信技术考试时间2008 年6月24日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满分35 8 24 33得分阅卷教师试题一:(共35分)1.(6分,每题1.5分)选择题:请在括号内填入你的选择。
(1)无论怎么设置子网掩码,IP地址为()的两台主机肯定不在同一个子网内。
a)46.15.6.1和46.100.6.150b)128.255.150.1和128.255.5.253c)129.46.200.5和129.46.200.95(2)在Internet中,由主机名字到物理地址的转换过程不涉及()。
a)ARPb)DNSc)RARP(3)如图所示,已知交换网络A由B、C两级交换网络构成,B交换网络的出线等于C交换网络的入线。
如果A的连接函数为(x2 x1 x0)= x0 x1 x2,C的连接函数为(x2 x1 x0)= x1 x0 x2,那么B的连接函数应当是()。
AB Ca)(x2 x1 x0)= x0 x1 x2b)(x2 x1 x0)= x1 x2 x0c)(x2 x1 x0)= x2 x0 x1(4)已知A和B是两个TST型电话交换网络。
A方案满足T接线器的容量为1024,S接线器为1616矩阵;B方案满足T接线器的容量为512,S接线器为3232矩阵。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S接线器电子交叉矩阵的所有控制存储器需要的存储单元总数和每个存储单元至少需要的比特数的乘积M符合()。
现代通信交换技术课后习题及部分答案

习题一(绪论)一、填空题1.最早的自动电话交换机在 1892 年投入使用。
1970 年法国首先开通了第一台数字交换系统。
2.电话交换机的出现降低了线路投资,提高了传输线路的利用率,使电话通信得以发展。
3.在微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进一步发展以后,才开始了全电子交换机的迅速发展。
4.促进程控交换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有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通信信息容量起伏、用户本地电话服务要求。
5.话务理论中话务量的单位是爱尔兰,话务量的含义是在一个平均占用的时常内话源发生的平均呼叫次数。
二、判断题1.第一部自动电话交换机采用间接控制方式。
(×)2.世界上第一部计算机控制的交换机所交换的信号是数字信号。
(×)3.交换机的BHCA 值越大,说明系统能够同时处理的呼叫次数越大。
(√)4.话务量使用户占用交换机资源的一个宏观度量。
(√)5.话务量与用户的呼叫次数和每次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间有关。
(√)6.呼损是必然事件,与交换系统的结构无关。
. (×)三、选择题1.话务量是由(C)发明的。
A、爱因斯坦 B.史端桥 C.贝尔 D.比图兰德2.采用直接控制的自动交换机有(A)交换机A.步进制B.纵横制C.旋转制D.储存程序控制3.早期的空分交换网采用的是(A)开关接点。
A.机械B.电子C.机械和电子D.前3种说法都不对4.BHCA值越大,说明呼叫处理机呼叫处理能力(B) A.越弱 B.越强 C.不确定四、简答题1.通信的3个基本要素是什么?说明各自的功能。
2.程控数字交换机有什么优点?2.什么叫呼损?处理呼损的方式有哪两种?2.评价程空交换机话务能力的两个基本参数是什么?五、计算题1.某用户1h 内共打了3次电话,平均每次通话时间长6min ,求该用户的话务量。
2.一台交换机,其交换网连接1000 个用户终端,每个用户忙是话务量为0.1 Erl 。
求该交换机总的话务量。
3.某处理机忙时用于呼叫处理的时间开销平均为0.95 ,固有开销为0.25 ,处理一次呼叫平均开销需要30ms ,试求其BHCA值。
(完整版)现代通信交换技术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在程控交换系统中按照紧急性和实时性要求优先级最高的任务是(A)A、故障级任务B、周期级任务C、基本级任务2、ATM信元结构是(A)A、固定53个字节长度B、可变长度的C、可变长度最大为53个字节3、程控交换机中双音频号码失效、区别位间隔和摘|挂机的方法是检查(A)?A、变化识别B、前次扫描结果C、这次扫描结果4、区分ATM系统中用户数据和信令数据是靠(A)A、信头标签不同B、在不同时隙中传送C、传输时间不同5、MPLS交换技术在进行交换寻址时,采用的匹配原则(B)A、固定长度精确匹配B、最大长度匹配C、时间匹配6、BANYAN网络具有以下特性(B、C)A、无内部阻塞B、有唯一路径C、可以自动选路7、当电路交换局采用30/32路PCM系统时,其帧结构中每一帧包含了(C)个时隙A、24B、64C、32D、168、8X8矩阵的S接线器由(C)个控制存储器控制A、1B、3C、8D、109、T接线器在输入控制方式中,SM的写入由(C)控制A、CPB、CPUC、CM10、某S接线器,交换矩阵为1024x1024,则CM每个单元存储的数据为(C)bitA、8B、9C、10D、3211、MPLS网络中负责对进入分组进行转发等价类划分的是(A)A、边缘交换路由器B、标记交换路由器C、ATM交换机12、MPLS的标记分配和分发主要有以下哪些方式(A、B)A、下游自主方式B、下游按需方式C、自由保存方式D、保守保存方式13、局域网交换机根据工作的协议可以分为(A、B、C、D)A、二层交换B、三层交换C、四层交换D、七层交换14、ATM的交换特点有(B、C、D)A、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交换B、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综合C、保证服务质量D、按需分配带宽15、软交换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层(A、B、D)A、接入层B、传送层C、网络层D、控制层16、软交换所使用的相关协议包括(A、B、C、D)A、H.323B、SIPC、MGCPD、H.248/Megaco17、软交换和媒体网关之间使用如下协议(A、B)A、SIPB、H.323C、SIGTRAND、SCTP18、H.323协议的主要控制功能包括(A、B、C)?A、RAS信令B、呼叫控制信令C、媒体控制和传输19、建立一个H.323的点对点呼叫,需要在两个IP终端之间使用两个TCP建立连接(A)A、RTP通道B、呼叫控制信道C、呼叫信令信道D、SCTP通道20、SIP消息包括以下几个部分(A、B、C、D)A、起始行B、消息头字段C、空白行D、可选消息体21、模拟用户线传送的双音多频选择信号采用(B)的频率组合A、六中取二B、八中取二C、四中取二22、中国NO.1模拟线路信号采用(C)的信号形式A、带内双频B、带外单频3825HzC、带内单频2600Hz23、NO.7信令的信号单元采用(A),标识码定义为()A、可变字长的结构01111110B、固定字长的结构11111111C、可变字长的结构1111111124、NO.7信令可应用于(A、B)A、国际电话网B、国内电话网C、国际电话、国内电话网及其他网络25、NO.7信令系统的第二级信令链路功能在定界过程中,收到了(D)的码型,都认为信令链路是失去定位状态。
北京邮电大学2007——2008学年第2学期期末试卷

《现代通信技术》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
试题一: (共 35 分)
1. (6 分,每题 1.5 分)选择题:请在括号内填入你的选择。b c b a 2. (15 分,每题 1.5 分)判断题:请在括号内正确填√,错误填×,并加以 简单说明。 (1) ( × )交换设备是业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何种交换设备决定 了业务网的类型 (2) (×)电路交换也存在时延,只是为固定时延,分组交换的时延不固 定。 (3) ( × )ATM 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具有电路传送方式的特点,但是 其本质还是统计复用的,因此,信元并不像同步时分复用中的时隙一 样定时出现,属于一个 ATM 虚连接的所有信元传送的时延也不是固 定的; (4) ( × )数据通信网的传输信道是数字信道。 (5) ( × ) 网络上的计算机通过网络层协议和 MAC 层协议提供所有的 寻址功能。 (6) ( √)软交换不仅能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还 能提供更多的其他业务。 (7) ( √ )因为前 3 个点分十进制数一样。 (8) ( √ )在 IP 网数据报的转发过程中,IP 信头中的 IP 地址是始终不 变的;而在 ATM 网络信元的转发过程中,信头中作为地址标识的 VPI/VCI 却是可变的。 (9) ( × )IP 电话是一种既需要通过电话网,也需要通过 Internet 提供 的话音业务。
7分主叫assp6235局被叫b6201局scp主叫摘机序后确定接续去向执行路由选择程序后找到scp送8008106888送拨号音8008106888执行数字分析程返回翻译号码数字分析后确定为本局呼叫测试被叫是否空闲空闲则送振铃和回铃音62353456再次执行数字分析程序及路由选择程序找到6235局送62353456被叫应答被叫应答双方通话注
桂电成人教育《现代交换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现代交换技术
批次专业:20180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高起专)课程:现代交换技术(高起专)总时长:120分钟
1. (单选题) 我们把用标志码标识的信道称为( )(本题
2.0分)
A. 标志化信道
B. 位置化信道
C. 时隙
D. 信元
答案: A
解析: 无
2. (单选题) 电路交换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方式的一个典型应用是( )(本题
2.0分)
A. 数据交换
B. 电话交换
C. 报文交换
D. 图像交换
答案: B
解析: 无
3. (单选题) 常用宽带交换技术有快速电路交换、帧中继、IP交换、标记交换、软交换、光交换和( )。
(本题2.0分)
A. 电路交换
B. 分组交换
C. ATM交换
D. 报文交换
答案: C
解析: 无
4. (单选题) 通信网的核心技术是( )(本题2.0分)
A. 光纤技术
B. 终端技术
C. 传输技术
D. 交换技术
答案: D
解析: 无
5. (单选题) N个终端采用全互连方式组成的通信网,需要的线对数是( )(本题2.0分)
A. N(N-1)/2
B. N-1
C. N
D. N2。
成人教育《现代交换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教育《现代交换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现代交换技术》复习题⼀⼀.填空题1、时分接线器负责( )交换,空分接线器负责( )交换。
2、程控交换机有多种新业务,例如( ),( ),( ),(),( ),(),()。
3、对于TST⽹络,通常A,B两级T接线器的控制⽅式相反,⽬的是( )。
4、 BORSCHT功能中B是指(),O是指(),R是指(),S是指(),C是指(),H是指(),T是指()。
5、我国规定的馈电电压为()伏。
6、对于输⼊控制⽅式S接线器,CM的内容为()。
7、数字中继终端是()和()之间的接⼝。
8、PCM是四线传输,即发送和接收是分开的,因⽽DSN进⾏( )路由的接续。
⼆、选择题1、局间中继采⽤频分复⽤电路时采⽤()线路信令。
A、直流型线路信令B、带内单频线路信令C、数字型线路信令2、局间中继采⽤PCM传输时采⽤()线路信令。
A、直流型线路信令B、带内单频线路信令C、数字型线路信令3、⼀个信息单元由标签、长度和内容组成,()是单元的实体,包含了信息单元传送的信息。
A、标签B、长度C、内容4、完成在同⼀条复⽤线(HW)上的不同时隙之间的交换的接线器是()。
A、T接线器B、S接线器5、完成在不同HW之间同⼀时隙内容的交换的接线器是()。
A、T接线器B、S接线器6、()程序处于呼叫处理程序的第⼆个层次。
A、硬件接⼝程序B、呼叫控制程序C、信令处理程序D、呼叫服务程序三、简答题1、数字中继终端的基本功能是什么?2、.⽤户线信令分为哪⼏类?3、INCM由哪⼏个平⾯组成?4、NGN的基本特征?5、程控交换机软件程序设计⼀般⽤哪⼏种语⾔?6、帧中继的技术特点?7、软交换的主要设计思想?8、信令⽹关分哪⼏种?9、媒体服务器作⽤是什么?10、试举出三例光交换元件。
四. 设计题1.设计⼀个TST⽹络,完成接续。
条件如下:(1)输⼊/输出分别有四条PCM母线(HW0—HW3),母线上⼀帧的时隙数为512。
(新)《现代交换技术》期末考试试题题库(附答案)

(新)《现代交换技术》期末考试试题题库(附答案)一填空题1. 电话通信网的基本组成设备是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
2.电话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有通话设备、信令设备和转换设备。
3.交换机的硬件系统由用户电路、中继器、交换网络、信令设备和控制系统这几部分组成。
4.我国目前的两级长途网由省级交换中心DC1和本地网长途交换中心DC2两级组成。
5.按照信令传送通路与话路之间的关系来划分,信令可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两大类。
6.S1240交换机由数字交换网(DSN)和终端控制单元,辅助控制单元组成。
7.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大致可分为分级控制方式、全分散控制方式和基于容量分担的分布控制方式三种。
8.基于容量分担的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主要由交换模块、通信模块和管理模块三部分组成9.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要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10.话音信号的PCM编码每秒抽样8000次,每个抽样值编码为8比特比特,每一路PCM话音的传输速率是64kb/s。
11.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完成不同复用线之间不同时隙内容的交换。
12.12.T接线器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同一条复用线(母线)上的不同时隙之间的交换的交换。
13.13. T接线器的输入控制方式是指T接线器的话音存储器按照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工作。
14.T接线器采用输入控制方式时,如果要将T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时隙7的内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的时隙20,则A应写入话音存储器的20号单元,控制存储器的7号单元的内容是20。
控制存储器的内容在呼叫建立时由计算机控制写入的。
15.空间(S)接线器的作用是将某条输入复用线上某个时隙的内容交换到指定的输出复用线的同一时隙。
(或完成在不同复用线之间同一时隙内容的交换)。
16.S接线器主要由一个连接n×n的电子接点矩阵和控制存贮器组以及一些相关的接口逻辑电路组成。
17.T接线器主要由话音存贮器SM、控制存贮器CM,以及必要的接口电路(如串/并,并/串转换等)组成,18.T接线器的话音存贮器SM用来存贮话音信号的PCM编码,每个单元的位元数至少为8位,控制存贮器CM用来存贮处理机的控制命令字,控制命令字的主要内容是用来指示写入或读出的话音存储器的地址。
现代交换技术2套期末考试卷AB试卷模拟测试卷-带答案

现代交换技术2套期末考试卷AB试卷模拟测试卷-带答案现代交换技术试题(A)卷(闭)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的括号内。
答案选错或未作选择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 通信网的核心技术是( )A.光纤技术B.终端技术C.传输技术D.交换技术2. 下列属于信息的传送方式是()A.实连接和虚连接B.复用、传输和交换C.终端、传输和交换D.业务网和支撑网3. 下列属于固定资源分配技术的是()A.程控数字交换B.分组交换C.终端、传输和交换D.业务网和支撑网4. 程控交换系统是对()进行交换的设备。
A.模拟信号B.数字信号C.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D.话音信号5.TST交换网络的内部时隙共有1024个,当选定正向通路的内部时隙为892 时,其反向通路的内部时隙为()A.1404 B.380 C.1916 D.1326. 用于连接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和数字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电路是()接口。
A.模拟用户B.数字用户C.模拟中继D.数字中继7. 电路交换仅提供()的信息传输,不能提供灵活的接入速率A:固定比特率的、固定时延的、无纠错能力的信息传输。
B:固定比特率的、固定时延的、有纠错能力的信息传输。
C:可变比特率的、固定时延的、无纠错能力的信息传输。
D:可变比特率的、可变时延的、无纠错能力的信息传输。
8. 光交换网络与电交换网络相比,电交换网络中没有()交换网络。
A.空分B.波分C.时分D.频分9.()是具有监视功能的信令,用来监视终端设备的忙闲状态。
A.路由信令B.线路信令C.管理信令D.向前信令10. 根据优先级由高到低顺序,将程序级别划分为()A.基本级,故障级,时钟级B.故障级,时钟级,基本级C.基本级,时钟级,故障级D.时钟级,故障级,基本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我国电话网的三级网结构包括和长途网两部分。
2. 一个完整的现代通信网可分为相互依存的三部分:、支撑网和传输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化工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现代电信交换》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在题号下方框内,对的划“√”,错的划“×”;每题1分,共15分):
二、填空题(在对应序号的方框内填入答案,每空1分,共40分)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说明在T-S-T交换网络中通常采用“写-读”方式的主要理由。
答:对于“读-写”方式的T-S-T交换网络,用户使用哪个时隙,话音信息只能存入哪个单元,这种方式灵活性差,一旦某个单元损坏,则使用该单元的用户就不能正常存储话音信息,也就不能进行通话接续,或者使通话质量变差。
(2分)对于采用“写-读”方式的T-S-T交换网络则没有这一限制,话音信息存于哪个单元是由CPU控制的,它完全可以避免使用那些损坏单元。
(2分)另外,“写-读”方式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控制存储单元地址号码代表了正在通话的用户时隙号,如果想要了解哪几路用户正在通话,只要检查一下控制存储器被占用的单元地址就可以了。
(1分)
故在T-S-T交换网络中通常采用“写-读”方式。
2、简述GSM移动通信系统中BCCH、RACH、AGCH、SDCCH、SACCH和FACCH 的使用。
答:当移动台进入某一小区时,首先收听广播控制信道信息(BCCH),并在自己的寻呼组搜索是否有寻呼信息(1分)。
当发现有寻呼信息或移动台要拨打电话时,由随机接入信道(RACH)向网络申请介入,要求分配一专用信令信道;于是系统在下行的接入允许信道(AGCH)上为移动台分配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在专用控制信道上,移动台和网络间将进行鉴权和业务信道建立前的信令交换,此后转入业务信道(TCH)。
(2分)
在SDCCH和TCH传送信息时,与之相对应的慢速随路信道(SACCH)主要用于传送测量信息,以便进行控制、定是提前和定时调整。
在通话或传送数据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切换等活动,此时需要信令信息的快速传送,要占用快速随路控制信道(FACCH)。
(2分)
3、简述MPLS网络结构的特点。
答:MPLS网络分为两层:边缘层和核心层。
(1分)
边缘层位于MPLS网络的边界,连接各类用户以及其他MPLS网络。
当IP分组进入标记边缘路由器(LER)时,LER对到达的IP分组进行分析,将完成IP分组的分类、过滤、安全和转发;同时,将IP分组转换为采用标记标识的流连接,MPLS提供服务质量、流量控制、虚拟专网、组播控制等功能。
针对不同的流连接,MPLS边缘节点采用标记分发协议(LDP)进行标记分配/绑定,LDP必须有标记指定、分配和撤销功能,它将在MPLS网内分布和传递。
(2分)
MPLS的核心层同样需要LDP,标记交换路由(LSR)根据到达IP分组的标记沿着由标记确定的标记交换路径(LSP)转发IP分组,不需要再进行路由选择。
LSR 提供高速的标记交换、面向连接的服务质量、流量工程、组播控制等功能。
(2分)4、简述软交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答:软交换的定义:
软交换是一种为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的功能实体,它与业务无关。
是一种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和控制平台,它把呼叫传输和呼叫控制从媒体网关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或网元上的软件实现基本的呼叫控制
功能。
(1分)
软交换的特点:
(1)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相分离。
(1分)
(2)基于包交换的非连接网络。
(1分)
(3)基于IP协议。
(1分)
(4)开放式API(应用程序接口)。
(1分)
5、简述ATM传送处理中信元定界的方法及过程
答:ATM传送处理中信元定界借助于HEC字节。
(1分)
信元定界定义了三种不同状态:搜索态、预同步态和同步态。
(1分)
在搜索态,系统对接收信号进行逐比特的HEC检验。
当发现一个正确的HEC 检验结果后,系统进入预同步态。
(1分)
在预同步态,系统认为已经发现了信源的边界,并按照此边界找到下一个信头进行HEC检验;若能连续发现m个信元的检验都是正确的,则系统进入同步态;若发现一个HEC检验错误,则系统回到搜索态。
(1分)
在同步态,系统对信元逐个地进行HEC检验,发现连续n个不正确的HEC检验结果后,回到搜索态。
ITU-T建议m=7和n=6是信元定界的适当值。
(1分)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画图并说明AAL5的适配过程。
答:AAL5的适配过程如图
CPCS 8 1 8 1 16 1 32 1
AAL
Layer
Cell #1
Cell #2 PTI
ATM
Cell #3 Layer
:ATM Header(AUU=0)
Cell #4
:ATM Header(AUU=1)
(5分)
过程:
(1)AAL用户数据由ATM适配层业务接入点(AAL-SAP)传递进入,若SSCS 无效,则直接映射成CPS-PDU,期间加入附加位包括:UU(用户至用户指示)、CPI(公共部分指示)、Length(长度指示)、CRC(循环冗余校验)。
并且加入填充部分(PAD),使得整个CPS-PDU长度为48字节的整数倍,其中PAD长度为0~47Bytes。
(2分)
(2)数据进入分段和重装子层后,将SAR-SDU分成48字节的单元直接装入SAR-PDU,无需加入SAR-PDU的信头、信尾。
(2分)
(3)SAR-PDU通过ATM层业务接入点(ATM-SAP)进入ATM层,加入ATM Header,
构成ATM-SDU,其中通过AUU(ATM用户至用户指示)区分是连续用户数据信元(AUU=0)还是最后新元(AUU=1)。
(1分)
通过上述步骤,即完成AAL5的适配过程。
2、程控交换机软件中如何采用时间表来实现周期级程序的调度管理。
答:时间表是由时间计数器、屏蔽表、时间表和转移表组成的。
(1分)时间表实现周期级程序的调度管理过程如下:
(1)当每个周期中断到来,读取时间计数器的值,根据其值读取时间表相应
单元内容。
(1分)
(2)将屏蔽表的内容与该单元对应位的内容相与,其结果为“1”,即根据该位号码,找到转移表中的相应行,转移表是存放周期级程序和任务的起
始地址,它表明了要执行的程序逻辑的存放地址,通过转移表得到要执
行的首地址;其结果为“0”,则不执行。
(3分)
(3)执行该程序。
(1分)
(4)等所有位均进行了上述处理,并执行完相应程序后,表明这一周期中已经执行完周期级程序,可以转向执行基本级程序。
(2分)
(5)当计数器计到时间表最后一行时,即对最后一个单元进行处理。
当处理至最后一位时,将计数器清零,以便在下一个周期中断到来时重新开始。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