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理学

合集下载

《生理学:泌尿系统》

《生理学:泌尿系统》
①应用哇巴因选择性阻断Na+泵时,Cl-和Na+的 重吸收就明显减少。说明管周膜Na+泵的活动 对管腔膜同向转运体的转运具有重要作用。
②同向转运体对呋塞米(速尿)和利尿酸很敏感, 即它们能与Cl-竞争结合位点,从而抑制Na+、 Cl-、K+的同向转运,干扰尿浓缩机制(后述), 导致利尿。因此,将速尿称髓袢利尿剂。
滤过膜屏障:
I半径 II 电荷
①机械屏障对分子的半径大小的选择性
<2.0nm自由通过 2.0-4.2nm部分通过 >4.2nm不能通过
14
②电学屏障对分子电荷的选择性
电学屏障主要成因——唾液酸蛋白、nephrin
1、含有带负电荷的 物质不易通过;
2、 带正电荷的物质 较易通过
(四)肾脏的神经支配和血管分布:
管腔膜:Na+-H+ 逆向转运体
Na+-G,AA 同向转运体
基底膜:钠泵
-AA转运
前半段机制:
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钠离浓度降低
细胞内电位比膜外降低(基底膜Na +泵)
钠-氢的逆向交换 钠离子与葡萄糖,AA同向转运
-G转运 -AA转运
H+分泌 HCO3-重吸收
细胞内[Na+]升高 Na +泵
钠离子泵到细胞间隙
滤过率的变化
滤过率↑(血尿) 滤过率↑(蛋白尿) 滤过率↓(肾炎)
滤过率↓(大失血) 滤过率↑(快速大量输液) 滤过率↓(结石、肿瘤) 滤过率↓(中毒性休克)
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物质转运功能
Function of Urinary Formation for Renal Tubules and Collecting

人体解刨生理学泌尿系统

人体解刨生理学泌尿系统
形态
肾脏外形似蚕豆,由前后两面和内外两缘组成。内缘中部凹陷,为 肾门,是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输尿管出入的部位。
大小
肾脏大小因人而异,一般长10-12cm,宽5-6cm,厚3-4cm。
肾单位组成与功能
组成
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是一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 管相互缠绕而成。肾小管是与肾小球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分为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三部分。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
包括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率、 肾血流量、血浆胶体渗透压、抗利尿 激素等。
尿液浓缩和稀释机制
尿液浓缩机制
当机体缺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 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
尿液稀释机制
当机体水分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 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使尿液稀释。
蛋白质组学技术
应用蛋白质分离、鉴定和定量技术,研究泌尿系统疾病的蛋白质表 达谱和蛋白质相互作用。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泌尿系统疾病的基因组变异和转录组变 化,揭示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定具有重要意义。
机制
肾小球滤过作用主要依赖于肾小球滤过膜的结构特点和滤过压。肾小球滤过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三层结构组成,具有不同孔径大小的通道,允许不同分子量的物质通过。 同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压较高,有利于血液中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03 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构 与功能
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 出现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

泌尿外科解剖与生理学

泌尿外科解剖与生理学

尿液的排泄调节: 包括抗利尿激素、 醛固酮等激素的调 节
肾脏是调节体 内水分和电解 质的主要器官
肾脏通过调节 尿液的生成和 排泄,维持体 内水和电解质
的平衡
肾脏还能调节 血压和血液中
的酸碱平衡
肾脏的调节作 用对于维持人 体正常生理功
能至关重要
输送尿液:输尿管负 责将肾脏产生的尿液
输送到膀胱
维持尿液酸碱平衡:输 尿管参与维持尿液的酸 碱平衡,防止尿液过酸
尿道的功能:排出 尿液,维持尿液的
排出压力
尿道的结构:分为 前列腺部、膜部和
海绵体部
尿道的疾病:尿道 炎、尿道狭窄、尿
道结石等
泌尿系统的生理功 能
过滤血液:肾脏通过过滤血 液,去除多余的水分、电解 质和废物,形成尿液。
调节电解质平衡:肾脏通过 调节电解质的排泄,维持血 液中的电解质平衡。
调节血压:肾脏通过调节血 液中的水分和电解质,影响 血压。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 断与治疗
尿常规检查:检测尿液中的 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等
指标
添加标题
超声波检查:观察肾脏、膀 胱等泌尿系统器官的结构和
功能
肾活检:通过手术取出部分 肾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诊断肾脏疾病
尿路造影:通过注射造影剂, 观察尿路的结构和功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尿培养:检测尿液中的细菌、 真菌等微生物
泌尿外科解剖与生理 学
汇报人:XX
目录
泌尿系统的解剖
泌尿系统的生理功 能
泌尿系统的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 断与治疗
泌尿系统的解剖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 侧,紧贴腹主动脉
肾脏分为左肾和右肾,左 肾略高于右肾

《生理学泌尿系统》

《生理学泌尿系统》

《生理学泌尿系统》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妙无比的大工厂,每个器官和系统都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以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

泌尿系统,便是这个大工厂中负责“清洁与排毒”的重要部门。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如同高效的过滤器,每天不辞辛劳地处理大量的血液,将有用的物质重新送回血液循环,而把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过滤出来,形成尿液。

先来说说肾脏。

它的结构非常精妙,由无数个肾单位组成。

肾单位就像是一个个微型的加工厂,每个都包含肾小球和肾小管。

肾小球是一团毛细血管球,血液流经这里时,压力促使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尿素、无机盐等滤过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

这一过程就像用细密的筛子过滤杂质一样。

而肾小管则对原尿进行重吸收和分泌,将大部分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大部分水分等重新吸收回血液,同时把一些代谢产物和多余的物质分泌到肾小管中,最终形成尿液。

肾脏生成尿液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

比如,当我们身体缺水时,肾脏会通过减少尿液的生成来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而当我们摄入过多水分时,肾脏又会增加尿液的排出,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多。

此外,肾脏还会根据体内电解质的平衡情况,调节尿液中各种离子的含量。

尿液生成后,就会通过输尿管输送到膀胱。

输尿管就像是一条细长的管道,通过平滑肌的蠕动,将尿液从肾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膀胱。

这一过程是自发进行的,不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控制。

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它具有很大的弹性,可以容纳一定量的尿液。

当膀胱中的尿液逐渐增多,膀胱壁受到的压力也会逐渐增大。

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会产生尿意。

但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之前,我们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的控制,暂时忍住排尿的冲动。

尿道则是尿液排出体外的最后通道。

男性和女性的尿道结构有所不同。

男性的尿道较长,除了排尿,还兼具排精的功能;女性的尿道则相对较短、宽且直,这也使得女性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维持我们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生理学完整课件泌尿

生理学完整课件泌尿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机制的科学。

它涉及许多不同的系统,其中之一就是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负责体内废物的排出和体内水分的平衡。

本文将介绍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是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去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同时保留有用的物质,如蛋白质和红细胞。

肾脏还负责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产生激素,如肾素和促红细胞素。

肾脏由许多小的过滤单位组成,称为肾单位。

每个肾单位包括一个肾小球和一个肾小管。

血液通过肾小球被过滤,然后有用的物质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则被排出体外,形成尿液。

输尿管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膀胱。

膀胱是一个袋状器官,可以储存尿液,直到排泄。

当膀胱充满时,它会发出信号,告诉大脑需要排尿。

尿道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

泌尿系统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肾脏疾病可以导致高血压、贫血和电解质失衡。

泌尿系统的其他问题,如尿路感染和肾结石,也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和舒适。

除了排泄废物和调节水分平衡,泌尿系统还有其他的功能。

例如,肾脏可以分泌激素,如肾素和促红细胞素,这些激素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都有重要的影响。

肾素是一种酶,可以调节血压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促红细胞素则可以促进红细胞的,预防贫血。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机制的科学,泌尿系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负责体内废物的排出和体内水分的平衡。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是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去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同时保留有用的物质,如蛋白质和红细胞。

肾脏还负责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产生激素,如肾素和促红细胞素。

输尿管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膀胱。

膀胱是一个袋状器官,可以储存尿液,直到排泄。

当膀胱充满时,它会发出信号,告诉大脑需要排尿。

尿道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

泌尿外科解剖和生理学

泌尿外科解剖和生理学
泌尿系统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05
尿液检查的方法和意义
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的颜色、气味、透明度等,用于初步判断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尿液生化检查:包括尿糖、尿蛋白、尿胆红素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功能状态。
尿液细胞学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用于诊断泌尿系统疾病。
症状:疼痛、血尿、排尿困难、感染等
肾脏疾病的分类和症状
肾炎:包括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症状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等
肾肿瘤:症状包括腰痛、血尿、腹部肿块等
肾衰竭:包括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症状包括恶心、呕吐、水肿等
肾结石:症状包括腰痛、血尿、排尿困难等
膀胱疾病的分类和症状
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
添加标题
调节血压: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影响血压。
添加标题
调节红细胞生成:肾脏通过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肾脏的代谢功能
过滤血液:肾脏通过过滤血液,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01
02
调节电解质平衡:肾脏通过调节电解质平衡,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调节酸碱平衡:肾脏通过调节酸碱平衡,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泌尿外科解剖和生理学
XX,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单击此处添加目录项标题
泌尿系统的解剖
泌尿系统的生理功能
泌尿系统的疾病和症状
泌尿系统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泌尿系统的治疗方法和护理
目录
添加章节标题
01
泌尿系统的解剖
02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产生尿液,调节电解质和水分平衡

生理学课件泌尿生理

生理学课件泌尿生理

尿液生成与调节
深入探讨了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等 尿液生成过程,以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节 机制。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与生理异常
概述了尿路感染、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 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对未来学习提出建议和要求
深入学习泌尿系统生理机制
建议同学们进一步学习肾脏病理生理学、临床泌尿外科学等相关课程 ,加深对泌尿系统生理机制的理解。
VS
尿路感染
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 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主要表现 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以 及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泌尿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
详细阐述了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器 官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排尿反射与神经调节
介绍了排尿反射的生理过程,包括膀胱充盈、逼 尿肌收缩和尿道括约肌舒张等环节,以及神经系 统对排尿的调节作用。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肾小球滤过率及其调节
肾小球滤过率定义
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是衡量肾功 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调节机制
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神经调节主要通过交 感神经系统实现;体液调节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抗利 尿激素等;自身调节则依赖于肾血流量和滤过系数的变化。
03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及影响因素
05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及临床表现
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急,常有前驱感染,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 慢性肾小球肾炎起病缓慢,病程长,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
减退。
肾病综合征

生理学泌尿系统完整版课件

生理学泌尿系统完整版课件

生理学泌尿系统完整版课件目录CONTENCT •泌尿系统概述•肾脏结构与功能•尿液生成调节与异常•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功能•水、电解质平衡与酸碱平衡调节•常见疾病及其临床表现01泌尿系统概述泌尿系统组成与功能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功能生成、储存和排泄尿液,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持酸碱平衡01020304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尿液浓缩与稀释尿液排泄尿液生成及排泄过程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调节尿液的渗透压和浓度超滤液在肾小管各段被不同程度地重吸收,形成终尿血液经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滤过,形成超滤液终尿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与循环系统关系与神经系统关系与内分泌系统关系与免疫系统关系泌尿系统与其他系统关系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内环境稳定神经系统通过调节肾脏的血管阻力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影响尿液生成和排泄肾脏分泌的激素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等参与体液调节和血压控制肾脏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清除免疫复合物并调节免疫反应02肾脏结构与功能肾脏解剖结构肾脏位置与形态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形似蚕豆。

肾脏内部结构包括肾单位、肾小球、肾小管等。

肾脏血管与神经支配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确保肾脏正常生理功能。

80%80%100%肾小球滤过作用及机制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构成。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

包括机械性屏障和电荷屏障,阻止大分子物质和带负电荷的物质通过。

肾小球滤过膜滤过作用滤过机制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及机制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分和有用物质被重吸收回血液。

肾小管结构包括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

重吸收机制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转运蛋白和酶等机制,实现物质的选择性重吸收。

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还具有分泌功能,可将一些物质分泌到尿液中。

03尿液生成调节与异常交感神经兴奋当交感神经兴奋时,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肾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引起肾血管收缩,减少肾血流量,从而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液生成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g/L)
960 重
0

0

3.5
8
9
肾小体
肾小球glomerulus(毛细血管球)
renal corpuscle 肾小囊renal capsule (内层、囊腔、外层)
肾单位
(Nephron) 200万个
近端小管proximal tubule
肾小管 髓袢细段medullary loop
renal tubule 远端小管distal tubule
无机盐:NaCl、硫酸盐等
有机物:尿素、 肌酐、马尿酸、尿胆素
6
非泌尿功能——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A.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RBC生成 B. 肾素(Renin)——①调节醛固酮(aldosterone)分泌② 调节血量③调节电解质浓度 C. 羟化VitD3——钙磷代谢 D. PGA——舒血管
7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0
罂粟硷(Papaverine)、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抑制血管平滑肌后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现象消失,提示自身调节与血 管平滑肌活动有关。
机制:细胞分流学说、组织压力学说、肌原反 应学说、反馈调节学说
21
肌原学说(myogenic mechanism)
<100ml/日
无尿(anuresis)
尿色:淡黄色 浓缩时变深
比重(specific density):1.015~1.025
波动范围:1.001~1.035
5
pH: 5.0~7.0
正常最大波动范围4.5~8.0 荤素杂食——尿呈酸性,pH约6.0 素食——尿呈碱性,碱基排出多
成份
95~97%水 3~5%固体物
获取囊内液, 微量化学分析 表明系血浆的 超滤液(ultrafiltrate)
26
血浆、滤过液、尿液成分比较
成分
血浆(g/L)

900
蛋白质
70~90
葡萄糖
1.0
Na+
3.3
K+
0.2
Cl-
3.7
H2PO4- HPO42 - 0.04
尿素
0.3
尿酸
0.04
肌酐
0.01

0.001
滤液(g/L) 980 0.3 1.0 3.3 0.2 3.7 0.04 0.3 0.04 0.01 0.001
24
尿生成过程(urine formation)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glomerular filtration)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selective reabsorportion)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secretion)
25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glomerular filtration)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滤过率 1.血浆(plasm)、滤液(filtrate)、尿成份的比较 微穿刺技术
12
13
二、近球小体(juxtaglomerular apparatus)
入球小A的近球细胞(颗粒细胞——分泌肾素) 球外系膜细胞(间质细胞 ) 远曲小管的致密斑——感受小管内Na+含量的变
化——近球细胞——调节肾素分泌
14
图9-5 肾小球及近球小体示意图
15
三、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
(一)肾脏的血液供应 (renal blood supply) 1.血供丰富
成人安静时1100ml /min 皮质 94% 髓质 6%
16
2.两套毛细血管网
肾 A—— 叶 间 A—— 弓 形 A—— 小 叶 间 A—— 入 球 小 A——毛细血管网——出球小A——毛细血管网(管 周毛细血管)——小叶间V——弓形V——叶间V—— 肾静脉
17
-
18
3.肾内血流量分布不均匀
泌尿生理学
泌尿功能和非泌尿功能 The renal function:
泌尿功能——尿生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
4
尿的一般理化特性
尿量(urine volume): 1000~2000ml/日
>2500ml/日
多尿(polyuria)
100~500 ml/日 少尿(oliguresis)
(norepinephrine) 、 升 压 素 、 肾 素 、 血 管 紧 张 素 (angiotensin)——肾血管收缩(静滴Adr.10微克/分,肾血 流量减少30%)
23
意义(significance)
安静正常:通过自身调节使肾血流量相对稳定, 泌尿活动正常进行。
运动或异常如高温、出血缺氧时:通过神经、 体液调节使血流量减少,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流 供应。
髓质血流量少
直小血管阻力大
原因
髓质部高阻力
管内血粘滞也较高
19
(二)肾血流量的调节(regulation of blood flow in kidney) 1.肾血流的 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
灌注压20~80mmHg(2.7~10.7Kpa)时,肾血流量随肾A压升高而升高 灌注压80~180mmHg(10.7~24Kpa)时,肾血流量稳定在一个水平不变 灌注压>180mmHg(>24Kpa)时,肾血流量又随肾A压升高而升高
当肾灌注压升高——入球小A血管平滑肌牵张 刺激↑——平滑肌紧张性↑——管径相应↓—— 血流阻力↑——血流量↓
(反之亦然)
22
2.肾血流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肾布密N(度发大自—T—12收L缩2)血属管交效感应神;经肾系素统分,泌入。球小A的N末梢分 迷走N纤维对尿生成的影响尚未肯定。 体位性肾血液量改变,可能是反射性交感N兴奋所致。 体 液 因 素 : 肾 上 腺 素 (adnephrin) 与 去 甲 肾 上 腺 素
皮质血流量>髓质
blood flow in the vasa recta of the renal medulla is very
low compared with flow in the renal cortex
皮质肾单位入球小A口径 > 出球小A
(阻力小) (阻力大—肾小球内
类型
皮质肾单位:占85~90% 位于皮质的外2/3处
肾小球小,入球小A口径 >出球小A
近髓肾单位:占10~15% 位于皮质深部1/3处
肾小球大 入球小A口径≈出球小A, 出球小A 管周毛细血管
U形 直小血管
集合管(Collecting tubule): 不包括在肾单位内,在尿液浓缩功能中起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