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气温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分解

合集下载

地理世界气温知识点总结

地理世界气温知识点总结

地理世界气温知识点总结一、地球自转和气候1.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每天约自西向东旋转一周,使得地球上各地区在一天内都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地球自转对气温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受到太阳照射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气温的变化。

2. 气候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的统计。

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纬度、海拔、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洋流和风带、地形和地形海拔等。

这些因素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温分布。

二、气温分布1. 纬度对气温分布的影响地球上纬度越低,太阳的直射光越强,因此气温越高。

因此,赤道附近的地区通常气温较高,而极地地区的气温则较低。

2. 海洋和大陆对气温分布的影响海洋性气候地区温差小,夏季凉爽,冬季温暖;大陆性气候地区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这是因为海洋对温度有调节作用,使得海洋性气候地区的气温变化较为平稳,而大陆性气候地区的气温变化较为剧烈。

3. 风和洋流对气温分布的影响风和洋流对气温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暖湿气流和洋流会使得一些地区气温较高,而冷湿气流和洋流则会使得一些地区气温较低。

4. 地形和地形海拔对气温分布的影响地形和地形海拔对气温分布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而低海拔地区气温较高。

另外,山脉和山地对气温分布也有着影响,常常导致山地气候。

三、世界气温分布1. 热带地区热带地区位于赤道附近,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降水充沛。

热带地区的气温往往在全年内波动较小,是世界上气温最稳定的地区之一。

2. 温带地区温带地区位于赤道和极地之间,气温较为适宜。

温带地区气温波动较大,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温带地区的气温变化较为显著。

3. 寒带地区寒带地区位于地球极地地区,气温极低,冰雪覆盖。

寒带地区因为极地地区的特殊气候,气温波动较小,全年气温较低。

四、全球气温变化1. 全球气温变化趋势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全球气温不断上升,气候变化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一、影响气温的因素1、太阳辐射(纬度因素)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为:气温由低纬向高纬度递减。

气温的时间分布为: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午后两点,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最高温(以北半球为例)陆地上出现在7月份,海洋上出现在8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海洋出现在2月。

南半球相反。

2、地面状况:(1)海陆分布: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陆面的增温或冷却都比海洋表面表现得剧烈。

在夏季同纬度大陆上要比海洋上气温高,等温线在大陆上向高纬凸出,在海洋上向低纬凸出;在冬季同纬度大陆又比海洋上冷,等温线在大陆上向低纬凸出,海洋上向高纬凸出(所以有1陆南7陆北的说法)。

且陆地上的日温差和年温差都大,而海洋上的日温差和年温差都小。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出现在北纬20°—30°的非洲沙漠地区,1月份北半球最寒冷的地方不在北极,而在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那里1月份平均气温为-50.5℃,绝对最低气温达-68℃(2)地形类型:盆地地形,周围高山环绕,热量不易散失,气温高。

高山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

冬季风的迎风坡比背风坡的气温低,例如秦岭以北冬季气温0°以下,秦岭以南0°以上。

(3)反射率:反射率越高,地面得到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

新雪的反射率最高,赤道附近的海洋地区的反射率最低。

(4)植被覆盖:覆盖率越低,气温的变化越大。

荒漠地区的温差大,森林地区的温差较小。

3、大气环流和洋流输送热量,可以调节高低纬之间的温度。

低纬地区的热量通过大气环流和洋流输送到高纬,使低纬地区温度降低,高纬地区温度升高,大大减小了高低纬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

据计算,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作用,热带地区温度降低<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10℃左右,纬度60°以上的高纬地区温度升高20℃左右。

由此可见,大气环流和洋流对气温分布有多么显著的影响。

全球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全球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全球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近年来,全球气温一直在上升,而全球平均气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来衡量全球气候变化的状况。

全球平均气温分布规律即指全球各地的平均气温如何变化和分布。

本文将浅谈一下全球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首先,全球平均气温分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由于地球表面温度改变的原因比较复杂,而且有时会因为不同的环境而引发不同的变化。

在整个全球,气温的分布是季节性的,这意味着气温在整个全球的分布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在冬季气温较低,在夏季气温较高。

此外,地球表面气温受地理位置影响,全球气温分布显示,距离赤道越近的地方气温越高,越远的地方气温越低。

此外,全球气温分布正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对全球气温分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是气温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全球气温的上升,特别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的气温分布正在变化,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全球的气温持续上升,因此,极地也在膨胀,这也是全球变暖的重要表现。

最后,全球气温分布也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大气环流是温度的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大气环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球气温的分布,比如热带雨带,寒带和温带都是大气环流影响的地区,因此全球气温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综上所述,全球平均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受到季节性影响、全球变暖和大气环流影响。

通过对全球平均气温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以揭示
气温变化的机制,也可以更好地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制定更有效的气候政策。

气温分布及成因

气温分布及成因

气温分布及成因方法平台1.思维步骤:理解大气热状况—归纳影响气温的因素—解释气温时空分布特点。

2.运用关键:高中理论要与初中世界、中国区域的气温分布特点(等温线区域图)紧密结合。

必懂原理一.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白昼长短)—太阳辐射是能量源泉;大气自身条件(天气、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有关;地面状况{海陆分布、洋流、地形)—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人类活动—森林、水库、城市等影响大气和下垫面。

二.气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1、图表分析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原因2、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①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特点从世界7月和1且等温线分布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球上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一)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汽温就低。

从图上可以看出,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这说明气温的分布,除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外,还与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这是因为表面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海洋,在南半球要比北半球广阔得多。

(三)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

这表明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四)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北纬200一30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

这是因为:7月份太阳直射北纬200附近;沙漠地区少云雨,太阳辐射强度大;沙漠对太阳辐射吸收强,增温快。

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

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大陆上。

等温线的弯曲判读1、判断南北半球因为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所以无论冬夏季节还是南北半球,气温都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北半球的低纬在南方,高纬在北方;南半球则相反。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纬度分布规律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纬度分布规律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纬度分布规律
在热带地区,由于接收到的阳光辐射强烈,气温较高,且变化不大,呈现出较为稳定的高温状态。

而在极地地区,由于接收到的阳光辐射较弱,气温较低,且存在极昼和极夜现象,导致气温变化较大。

此外,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也会对纬度气温分布产生影响。

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使得靠近海洋的地区气温较为温和,而内陆地区的气温波动较大。

总的来说,纬度越高的地区气温越低,纬度越低的地区气温越高,同时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也会对气温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世界年平均气温的纬度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与降水得分布规律ﻫ等温线特征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

1月大陆上得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 7月份正好相反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气温分布规律全球: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就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北半球: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南半球:同一纬度气温差异较小ﻫ主要影响因素全球:太阳辐射(纬度因素) 北半球: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半球: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ﻫﻫ影响气温分布得因素:1.纬度位置得影响;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得影响;3。

地势高低得影响;4.洋流得影响;5、人为原因(本来每一条都还有解释,可就是我犯懒了,原谅我吧)ﻫﻫ降水得空间分布ﻫ赤道附近年降水量:降水多(2000mm以上)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两极附近年降水量:降水少(200mm以下) 成因: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ﻫ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量:(500-1000mm) 成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ﻫ大陆西岸年降水量:降水量少(200mm以下) 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中纬内陆年降水量:降水少(500mm以下) 成因:距海远,海风难以到达ﻫ中纬度大陆东岸年降水量:降水多(500—1000mm) 成因: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ﻫ中纬度大陆年降水量:降水多(500-1000mm)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ﻫ降水得季节分配ﻫ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ﻫ全年少雨区 :干旱地区、两极地区ﻫ夏季多雨区:南北纬30°—55°之间得大陆东岸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之间得大陆西岸常年湿润区 :南北纬40°-60°之间得大陆西岸世界大洲得主要界限亚与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亚与非:苏伊士海峡、红海;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与北美:白令海峡;欧与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最新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最新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2020年全国一卷理综物 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

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15、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A.0.2B.0.4C.2.0D.2.516、如图,一同学表演荡秋千。

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m ,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kg 。

绳的质量忽略不计。

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m/s ,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A.200NB.400NC.600ND.800N17、图(a )所示的电路中,K 与L 间接一智能电源,用以控制电容器C 两端的电压U c ,如果U c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b )所示,则下列描述电阻R 两端电压U R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b)图CU /st O 12345K L CR (a)图/s/s/sD/s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全球气温变化的原理是什么

全球气温变化的原理是什么

全球气温变化的原理是什么全球气温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主要的原理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1. 太阳活动: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的变化会导致地球的气温变化。

太阳活动周期性地发生变化,包括太阳黑子的数量和太阳风暴的频率等。

这些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2. 大气循环:地球大气的运动会影响气温的分布。

例如,赤道附近的热空气会上升,并向两极流动,形成大气环流。

这种环流会分布热量,影响全球气温分布。

3. 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会释放大量的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物质到大气中,这些物质能够遮蔽太阳辐射,导致全球气温下降。

4. 地壳运动:地球的地壳运动会改变土地的高度和形状,从而影响气温分布。

例如,山脉的形成会导致气温高度梯度变化,影响气候。

人为因素:1. 温室气体排放:人类活动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氟氯碳化合物等。

这些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导致大气温度上升,进而引起全球气温升高。

2. 森林砍伐:大面积的森林砍伐会减少植物的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进而对气温产生影响。

3. 城市化:人类活动导致城市化的增加,城市的建筑和道路会改变地表的性质,增加了热岛效应,使城市气温升高。

4. 工业化:工业活动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气溶胶和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会对大气的辐射平衡产生影响,导致气温变化。

以上是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原理。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产生了复杂的气候系统。

然而,不同因素的作用程度和具体机制仍然存在争议,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究和探索这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
(纬度因素)
(地形因素)
分析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特点的差异及其成因
北半球:等温线较弯曲 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 海洋面积广阔,地面性质均一
等温线图的判读
10ºC
20℃
15ºC
15℃
20ºC
10℃
1月
北半球
A:海洋 B:陆地
陆地
海洋
南半球
南半球的冬季(7月)
高凸高,低凸低
1.小明测得某地一日内的气温为下表,该地的日平均气温
为( B )
A.10℃ B.11℃
C.12℃
D.13℃
2.一年当中,南半球陆地上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A )
A.1月
B.7月
C.8月
D.2月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气温的 ( C )
A. 周变化 B. 年变化 C. 日变化 D. 年较差
4.有关如图所示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
是( A )
A.该图反映的是七月份的气温分布 B.该图反映的是一月份的气温分布 C.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气温分布 D.图中大致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若该图为等高线图(a>b>c),
则甲为 山谷 (山脊、山谷)
(2)若该图为等温线图(a>b>c),
世界的气温分布规律及影 响因素
地理教研组 冯志国
香 山 海南三亚 红 叶 三亚海滩
气候是什么?与平时我们说的天气又有什么区别呢? 想一想:气候主要由哪些要素组成?
气温与降水
日平均气温
思考 观察
( 7 + 15 + 12 + 4 ) / 4 = 9.5℃ 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如何计算?
4次观测中的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分别是多少度?
气温日变化
观察
Hale Waihona Puke 气温变化有何特点?气温最高值?
气晴温天最大低,值?阴天小
温内差陆是地多区少?大,沿海地区小
气温日变化如何?
26℃(最高值) - 2℃(最低值) = 24℃
◆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日变化规律:最高出现14时左右; 最低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变化
思考
最高月平均气温及月份? 最低月平均气温及月份? 气温的年较差?


要 素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降水: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观看!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 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 平均气温之差。
热带最小 温带最大
年变化规律:北半球最高温陆地出现在7月.海洋在8月, 南半球相反。
思 1、A世、界B两气点,温A分处布气温规比律B处气温( ),原因( )

2、C、D两点,C处气温比D处气温( ),原因( )
CD
A
B
规律:(1)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2)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 (3)同纬度地带内,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则该地在 北 半球,
如果该图反映的是某地夏季,
那么甲地为 海洋 (陆地、海洋)
6.读下图等温线图,回答问题:
(1)图中区域位于 北 半球。(南北) (2)若A、B两地海陆位置不同,则 B 是陆地。 (3)若A、B两地都位于陆地上,则 A 的地势高,
二者相差约 500 米。
气温: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B
还 有
D

A C
些 因

F

E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势高低 洋流
我国的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地形、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等对气温的影响。这在谚语和古诗词中 都有反映,你能想到哪些?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山下百花山上雪 * 高处不胜寒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地形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