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控制系统论文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论文引言: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表现,是物体内部微观热量分布状态的体现,温度控制的目的是使温度维持在恒定的设定值附近,使物体处于稳定的温度环境中。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对于许多工业和生活领域都至关重要,例如,空调系统、制冷系统、加热系统等等。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反馈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分析1.温度分析:首先需要对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例如,物体的温度变化的时间特性、传热过程等等,这些信息对于系统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2.系统要求分析:基于应用领域对系统精度要求的不同,需要确定系统对温度的精度要求、响应速度要求以及稳定性要求等等。
3.传感器选择:根据系统要求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例如热电偶、热敏电阻等等。
二、系统设计1.控制器设计:根据系统要求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并设计反馈控制算法。
可以采用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或者模型预测控制等等。
根据系统的特点,可以对控制器进行参数调整,以使系统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2.执行器选择:根据系统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执行器。
如果需要制冷,可以选择压缩机、蒸发器等等;如果需要加热,可以选择加热元件等等。
执行器的响应速度与系统的控制性能密切相关,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执行器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效果。
3.信号处理: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可能存在噪声,需要进行信号处理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可以使用滤波算法或者其他信号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三、系统实现1.硬件设计: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例如单片机、PLC等等。
设计电路图和PCB布局,将硬件连接起来,并与传感器和执行器进行连接。
2.软件设计: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编写系统控制程序。
程序需要实现温度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控制器的运算、执行器的控制等等。
3.系统调试:完成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之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包括控制算法的调整、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校准等等。
通过对系统的调试,可以验证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本文基于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针对工况不同要求温度的变化,设计了一种通过PID控制算法实现温度控制的系统。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温度值和反馈的实际温度值进行比较,并通过PID算法进行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该温度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关键词:温度控制系统;PID控制;控制性能;稳定性1.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温度控制在很多工业和生活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对温度的监测和控制,可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有大量的温度控制系统的需求。
2.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
传感器负责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温度值和反馈的实际温度值进行比较,并通过PID控制算法进行控制。
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操作,调节系统的温度。
3.PID控制算法PID控制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算法,通过对控制器进行参数调节,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PID算法主要包括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三部分,通过对每一部分的权值调节,可以得到不同的控制效果。
4.实验设计为了验证温度控制系统的性能,我们设计了一组温度控制实验。
首先,我们将设定一个目标温度值,然后通过传感器对实际温度进行监测,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设定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并计算控制信号。
最后,我们通过执行器对系统的温度进行调节,使系统的温度尽量接近目标温度。
5.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PID控制算法,我们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在设定目标温度值为40℃的情况下,系统的稳态误差为0.5℃,响应时间为2秒。
在不同工况下,系统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6.结论本文基于PID控制算法设计了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第一章设计背景及设计意义 (2)第二章系统方案设计 (3)第三章硬件 (5)3.1 温度检测和变送器 (5)3.2 温度控制电路 (6)3.3 A/D转换电路 (7)3.4 报警电路 (8)3.5 看门狗电路 (8)3.6 显示电路 (10)3.7 电源电路 (12)第四章软件设计 (14)4.1软件实现方法 (14)4.2总体程序流程图 (15)4.3程序清单 (19)第五章设计感想 (29)第六章参考文献 (30)第七章附录 (31)7.1硬件清单 (31)7.2硬件布线图 (31)第一章设计背景及研究意义机械制造行业中,用于金属热处理的加热炉,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且温度控制是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
现有企业多采用常规仪表加接触器的断续控制,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这类设备对温度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除控温精度外,对温度上升速度及下降速度也提出了可控要求,显而易见常规控制难于满足这些工艺要求。
随着微电子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功能强、体积小、价格低的智能化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加热炉已成为现实。
自动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中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温度控制是控制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控制类型之一。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单片机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日益成为今后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
例如:在冶金工业、化工生产、电力工程、造纸行业、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对工件的处理温度要求严格控制,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使温度控制指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采用MCS-51单片机来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目录 (II)第一章绪论 (1)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国外研究现状 (1)1.2.1国外研究现状 (1)1.2.2国研究现状 (1)1.2.3总的发展阶段 (2)1.3课题研究的容 (2)第二章硬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2.1硬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一 (3)2.2硬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二 (4)2.3硬件系统的方案选择 (4)第三章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6)3.1单片机 (6)3.2 数字温度计DS18B20 (9)3.2.1 DS18S20数字温度计的主要特性 (9)3.3 4X4键盘 (9)3.4数码管 (10)3.5光电耦合器 (12)3.6 双向晶闸管 (13)3.7 PTC加热器 (14)3.8 反相器7406 (15)3.9双四输入与门74LS21 (16)3.9蜂鸣器 (16)第四章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7)4.1 主程序模块设计 (17)4.1.1主程序流程图 (17)4.2温度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18)4.2.1 DS18B20的时序 (18)4.2.3 读温度子程序流程图 (20)4.3温度设定模块程序设计 (21)4.3.1中断服务子程序 (21)4.3.2 键盘扫描子程序 (21)4.4温度显示模块设计 (23)4.4.1设定值显示子程序 (23)4.4.2 实际值显示子程序 (24)4.5温度控制模块设计 (25)4.5.1双位控制算法设计 (25)4.5.2温度控制子程序流程图 (25)4.6报警模块程序设计 (26)第五章结果分析 (27)5.1 PROTEUS仿真 (27)5.1.1 键盘设定温度仿真 (27)5.1.2 温度采集仿真 (28)5.1.3 整体仿真 (28)5.2实际运行结果 (29)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31)6.1总结 (31)6.2展望 (31)致谢 (32)附录程序 (33)参考文献 (42)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个很重要而普遍的参数。
基于plc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

基于plc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摘要:本设计论文基于PLC温度控制系统,旨在设计一个可靠、稳定、高效、精确的温度控制系统,应用于实际工业生产中。
通过研究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硬件设备的特性和功能,并结合PID控制算法和PLC编程技术,实现对温度的自动控制和实时监测。
关键词:PLC、温度控制系统、PID控制、编程技术Abstract:This design paper is based on the PLC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aim of designing a reliable, stable, efficient, precis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that can be appli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rough research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hardware equipment such as sensors, actuators, and controllers, combined with PID control algorithms and PLC programming technology, we will achieve automatic control and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emperature.Keywords: PLC,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PID control, programming technology一、引言随着科技和工业的进步,现代化工业生产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智能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还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温度控制系统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之一。
太阳能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太阳能热⽔器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毕业设计(论⽂)题⽬太阳能热⽔温度控制系统院别电⽓⼯程学院专业电⽓⾃动化技术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技术的不断改⾰创新,太阳能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带有绿⾊标志的新型能源。
近年来,随着⼈们购买⼒的提升,太阳能热⽔器⼰经变成我们⽇常⽣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太阳能控制器的使⽤率逐年上升。
太阳能热⽔温度控制器的硬件包括单⽚机处理器部分、⽔位和温度信息采集部分、继电器执⾏部分、显⽰部分控制部分。
根据设计系统的稳定性、精确性、节能性、适应性等原则,进⾏硬件部分设计。
控制系统的软件是服务于硬件的,系统将实时采集到的数据与相应的设定值进⾏⽐较、判断,结果是控制循环⽔泵或上⽔电磁阀的⼯作,实现各种智能控制同时,软件还要兼顾到操作⼈员⽅便地选择⼯作⽅式、设置和修改各种设定值,因为⼈们可以根据天⽓情况及⽤户的需要选择定时加热状态、⾃动加热状态软件还要设定以太阳能为优先使⽤的能源,只有在太阳能没有将⽔温加热到⽤户要求的温度下,才启动辅助能源进⾏加热。
关键词:太阳能热⽔温度控制单⽚机传感器⽔温⽔位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continuous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solar energy into a new er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new energy with green logo.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ise of people's purchasing power, solar energy water heater has become in our daily life indispensable equipment, solar controller utilization rate increased year by year.Solar hot water temperature controller hardware including the single chip processor parts, water level and temperature data collection, the relay parts, display control par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system stability, accuracy, energy saving, adaptability principle, hardware design.Software is in the service of the hardwa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the system will be collected in real-time data comparing with the corresponding value, judgement, the result is to control the circulating water pump or water solenoid valve, to achieve a variety of intelligent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the software gives priority to the operator to easily choose the way to work, set up and modify various Settings, because people can choose according to the weather conditions and the needs of the users regularly heating, automatic heating state software also set to gives priority to the use of solar energy, not only in the solar energy heat the water temperature to the temperature of the user requirements, to launch the auxiliary energy for heating. Keywords:Solar hot water temperature control;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e sensor; Water level⽬录摘要 ....................................................................................................................................................... I 第1章绪论 (1) 1.1 太阳能热⽔器的发展背景 (1)1.1.1 太阳能热⽔器发展的政治法律环境 (1)1.1.2太阳能热⽔器发展的社会环境 (2)1.1.3 太阳能热⽔器发展的经济环境 (2)1.1.4 太阳能热⽔器发展的技术环境 (2)1.2 太阳能热⽔器及其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3)1.3 本⽂所作的⼯作 (4)第2章⽅案选择 (5)2.1⽅案论证 (5)2.2系统的总体要求 (5)2.3 ⽅案选择实现 (6)第3章硬件电路芯⽚的选型 (7)3.1单⽚机选型 (7)3.2⽔温检测装置选型 (8)3.3⽔位检测装置选择 (15)3.4 显⽰器件选择 (16)3. 5 键盘模块的选择 (16)第4章硬件系统设计 (18)4. 1单⽚机最⼩系统 (18)4.1.1时钟电路 (18)4.1.2 复位电路设计 (19)4.2温度检测电路 (19)4.3⽔位检测电路 (20)4.4接⼝电路设计 (21)4.5 显⽰电路 (23)4.6报警电路 (25)4.7 键盘电路 (25)4.8辅助加热电路 (26)4.9控制电路 (27)第5章太阳能热⽔器中央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29)5.1 系统总体软件设计 (29)5.1.1 主程序软件设计 (29)5.1.2 ⽔位检测⼦程序 (30)4.1.3 显⽰软件设计 (30)5.1.4 键盘软件设计 (30)第6章总结 (33)参考⽂献 (34)附录A 电路图 (35)第1章绪论1.1 太阳能热⽔器的发展背景在当今资源紧张不断威胁⼈们⽣活的时代,环保型的能源不断受到⼈们的重视,⽽太阳能是以它独有的优势引起了政府与民众的关注。
关于温度控制系统论文

前言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路应用领域的扩展,现今社会,产品智能化、数字化已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趋势,设备的性能、价格、发展空间等备受人们的关注,尤其对电子设备的精密度和稳定度最为关注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设备也跟着不断变化,对产品试验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鉴于此,环境温度是试验环境中的一项重点,环境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参数,环境温度的准确度对测试温度的方法要求越来越高,而对环境温度的控制更显的重要。
温度检测的传统方法是使用诸如热电偶、热电阻、半导体PN结之类的模拟温度传感器。
信号经取样、放大后通过模数转换,再交由单片机处理。
被测温度信号从温敏元件到单片机,经过众多器件,易受干扰、不易控制且精度不高。
为了准确的测试与控制环境温度,因此,本系统采用一种新型的可编程温度传感器DS18B20,它能代替模拟温度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直接与单片机沟通,完成温度采集和数据处理。
DS18B20与AT89S52结合实现最简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适合于恶劣环境下进行现场温度测量,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一章绪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智能化已是现代温度控制系统发展的主流方向。
特别是近年来,温度控制系统已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温度控制一直是一个未开发的领域,却又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一个实际问题。
针对这种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温度控制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实际意义。
温度是科学技术中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离不开温度。
在工业生产和实验研究中,像电力、化工、石油、冶金、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粮食存储、酒类生产等领域内,温度常常是表征对象和过程状态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1]。
比如,发电厂锅炉的温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许多化学反应的工艺过程必须在适当的温度下才能正常进行;炼油过程中,原油必须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分馏才能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产品。
没有合适的温度环境,许多电子设备就不能正常工作,粮仓的储粮就会变质霉烂,酒类的品质就没有保障。
基于单片机的恒温箱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论文带pid控制

第1章绪论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温度是工业生产中主要被控参数之一,温度控制自然是生产的重要控制过程。
工业生产中温度很难控制,对于要求严格的的场合,温度过高或过低将严重影响工业生产的产质量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效益。
这就需要设计一个良好温度控制器,随时向用户显示温度,而且能够较好控制。
单片机具有和普通计算机类似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结合PID,程序控制可大大提高控制效力,提高生产效益。
本文采用单片机STC89C52设计了温度实时测量及控制系统。
单片机STC89C52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DS18B20所采集的温度在LCD1602液晶屏上实时显示,通过PID控制从而把温度控制在设定的范围之内。
通过本次课程实践,我们更加的明确了单片机的广泛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其工作的原理。
1.2国内外发展状况温度控制采用单片机设计的全数字仪表,是常规仪表的升级产品。
温度控制的发展引入单片机之后,有可能降低对某些硬件电路的要求,但这绝不是说可以忽略测试电路本身的重要性,尤其是直接获取被测信号的传感器部分,仍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有时提高整台仪器的性能的关键仍然在于测试电路,尤其是传感器的改进。
现在传感器也正在受着微电子技术的影响,不断发展变化。
恒温系统的传递函数事先难以精确获得,因而很难判断哪一种控制方法能够满足系统对控制品质的要求。
但从对控制方法的分析来看,PID控制方法最适合本例采用。
另一方面,由于可以采用单片机实现控制过程,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控制方法都不会增加系统硬件成本,而只需对软件作相应改变即可实现不同的控制方案。
因此本系统可以采用PID的控制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系统对诸如控制精度、调节时间和超调量等控制品质的要求。
现在国内外一般采用经典的温度控制系统。
采用模拟温度传感器对加热杯的温度进行采样,通过放大电路变换为 0~5V 的电压信号,经过A/D 转换,保存在采样值单元;利用键盘输入设定温度,经温度标度转换转化成二进制数,保存在片内设定值单元;然后调显示子程序,多次显示设定温度和采样温度,再把采样值与设定值进行 PID 运算得出控制量,用其去调节可控硅触发端的通断,实现对电阻丝加热时间的控制, 以此来调节温度使其基本保持恒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方案的论证
对题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可将整个系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测温电路、 控制电路、功率电路和加热装置。系统框图如图 1 所示。
显示
测温电路
控制电路
功率电路
加热装置
水
案选择
方案一: 采用运放等模拟电路搭建一个控制器, 用模拟方式实现 PID 控制, 对于纯粹的水温控制,这是足够的。但是附加显示、温度设定等功能,还要附加 许多电路,稍显麻烦。同样,使用逻辑电路也可实现控制功能,但总体的电路设 计和制作比较烦琐。 方案二:采用 FPGA 实现控制功能。使用 FPGA 时,电路设计比较简单,通 过相应的编程设计,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控制和显示、键盘等功能,是一种可选的 方案。但与单片机相比,价格较高,显然大材小用。
控制电路方案选择……………………………………………………………………………1 2.2 测温电路方案的选择…………………………………………………………………………2 2.3 加热控制方案的论证…………………………………………………………………………2 2.4 软件算法方案的选择…………………………………………………………………………2
3.2 总体电路设计………………………………………………………………………………… 4
7
软件设计与实现……………………………………………………………………………………7
4.1 软件流程图………………………………………………………………………………………7 4.2 PID 控制算法……………………………………………………………………………………12
VCC
至 单片 机I/O口
DS18B20
Data
GND
图2 另一种测温电路采用 AD590 集成温度传感器, AD590 将温度转化为电流信号, 但由于 AD 转换大都需要电压信号,因此还需要通过相应的调理电路,将电流信 号转化为电压信号。AD590 测温电路如图 3 所示。
+15V U1 AD581 1
基于 AT89S52 的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
樊彦
(吉首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 AT89C52 单片机的自动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过程。
该系统具有实时显示、温度测量、温度设定并能根据设定值对环境温度进行调节 实现控温的目的以及达到上下限温度报警功能,控制算法是基于数字 PID 算法。 关键词 :PID AT89C52 脉宽调制 实时
方案三:采用单片机最小系统同时完成控制、显示、键盘等功能,电路设 计和制作比较简单,成本也低,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案。 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方案三作为控制电路。
2.2 测温电路方案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热敏电阻作为测温元件。热敏电阻精度高,需要配合电桥使 用, 要实现精度测量需要配上精密较高的电阻。 此外还需要制作相应的调理电路。 方案二:采用半导体集成温度传感器作为测温元件,半导体集成温度传感 器应用也很广泛,它的精度、可靠性都不错,价格也适中,使用比较简单,是一 个较好的选择。 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方案二作为测温电路。
2.3 加热控制方案的论证
首先要选择好加热装置。根据题目,可以采用热得快进行加热,控制热的 快的功率即可控制加热速度。当水温过高时,一般不能对水进行降温控制,而只 能关掉热得快,让其自然冷却。在制作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也可以放 置一个小风扇,当加热时开启热得快关闭风扇,当水温超高时关闭热得快开启风 扇加速散热。 热得快这类电阻性电器可直接使用 220V 交流电,控制有两种实现方式。 它们的电压波形如图所示。 控制周期 导通角
7 8
1
题目分析
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经过阅读思考,可对题目的具体任务、功能、技术指 等作出如下分析。 1.1 任务和功能 实际上题目的任务就是要设计一个温控系统, 系统的功能是温度测量和控温 在测量部分,要求测量 40~90ºC 的温度范围,还规定了测量的精度需高于 1ºC,测温的结果要求显示。 在控制部分,要求系统能够将水温调节到给定的温度,并进行保温。题目并 未规定温度调节的时间长短,但显然调节时间越短越好。 题目没有具体给出具体加热的器具和方式, 因此选手必须自行选择和制作加 热装置,然后才能真正进行电路制作。 在发挥部分,还要求提高温度系统的控制性能,缩短调节时间,提高控制精 度,增加打印功能。 1.2 主要性能指标 (1) 测温范围:40~90ºC,可以大于此范围; (2) 测温精度:1ºC,发挥到 0.2ºC; (3) 保温精度:1ºC,发挥到 0.2ºC。
GND
Vin
Vout
3
R2 9.1k +15V R4 1k
R3 99k AR1 R5 2k
2
R1 GND 10k
OPAMP OUT
AD590
-15V
图3 由于这个电路输出的是电压信号,不能直接被单片机利用,因此需经过一 个 A/D 转换器,将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量。A/D 转换器有很多类型,需要根据精
(a ) (b ) 具体方案如下。 方案一:采用控制导通交流周期数的方式如图(a)所示,为了达到控制 的精度,需要在一个较多的周期数中控制导通的数目,不适用于动态性能较高的 控制。水温控制系统具有较大的惯性,可以考虑这种控制方式。 方案二:采用控制导通角的方式如图(b)所示,由于对每个周期的交流 电都进行控制,因此响应速度比较高,另外由于导通角连续可调,因此控制精度 比较高。
3
硬件的设计 3.1 单元电路的设计
3.1.1 温度采集电路: 一种电路是采用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 18B20,可直接输出数字量,单线器件 和单片机的接口只需一根信号线,所以本设计的硬件电路十分简单,容易实现。 能达到 0.5ºC 的固有分辨率, 使用读取温度暂存寄存器的方法能达到 0.2ºC 以上 的精度。 18B20 连接电路图如图 2 所示。
2.4 软件算法方案选择
方案一: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对于一个典型的模糊控制系统,考虑它的 输入信号有偏差 e 和偏差变化率 e 两种, 输出信号为控制信号 u 。 根据测试经验, 可选取三角型隶属函数,分为正大、正中、正小、正零、零、负零、负小、负中、 负大,9 个档次。然后根据控制规则列出规则基表。这种控制方法能够较精确的 实现设计要求,但是考虑到单片机的存储量,和实时性,不采取这种尚未完全推 广的控制方法。 方案二:采用经典 PID 控制算法和根据实验数据分区间控制的算法,对
目录 1 题目分析………………………………………………………………………………………………1
任务和功能………………………………………………………………………………………1 1.2 主要性能指标……………………………………………………………………………………1
1.1
2
方案的论证……………………………………………………………………………………………1
Keyword: PID AT89C52 PWM real time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用电器越来越 趋向于自动控制控制乃至于智能控制,针对目前家庭的实际需要,自动控制水温 报警系统比较方便实用,本文就通过 51 系列单片机来实现一种家用自动控制水 温报警系统的设计。 该家用自动控制水温报警系统即实时反映当前系统工作区的 温度信息,温度信息通过液晶屏直观的显示给用户,用户可根据自己对水温的实 用要求,通过键盘自行设定温度及温度的报警值,当温度值超出用户设定的范围 时,本系统可以自动执行语音报警。
结论………………………………………………………………………………………………………13 参考文献………………………………………………………………………………………………13 附录………………………………………………………………………………………………………14
8.1 附 1:元器件明细表…………………………………………………………………………14 8.2 附 2: 硬件电路原理图………………………………………………………………………15 8.3 附 3:软件程序清单…………………………………………………………………………15
2
于温度系统来说,被控对象没有精确的数学模型。热得快加热使得水温具有有热 惯性, 而且检测的实时数据是检测点附近的实时温度并不能完全体现 1 升水的实 际温度,所以经典 PID 控制算法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还必须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调 整。这种控制算法基本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且通用性较强。 本设计采用方案二作为控制算法。
5
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5.1
12
传感器标定………………………………………………………………………………… 12 5.2 动态温控测量…………………………………………………………………………………12 5.3 测试结果分析…………………………………………………………………………………13 5.4 硬件调试问题…………………………………………………………………………………13 6
3
度和转换速度来进行选择。本设计可采用最常用的 A/D 芯片之一 AD0809 的应用 电路。也可直接选用带有 A/D 的单片机,这样可以省去 A/D 电路的制作,简化了 电路,提高了可靠性。带 A/D 的单片机有很多型号,如常用的 PIC16C711 内含有 4 路 8 位 A/D,C8051F020 内含一组 8 路 12 位 A/D 和一组 8 路 8 位 A/D,凌阳 SPCE061A 单片机内含有 8 路 10 位 A/D。 3.1.2 功率控制电路: 功率控制电路是本系统硬件设计的关键,由于加热装置的电源是 220V,50HZ 的市电,选择器件的耐压至少要两倍以上,否则容易发生损坏。下面就方案论证 中提出的两种方案功能实现的电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确定系统设计电路。 i. 控制交流周期数的方式: 可以采用 MOC3043 和可控硅的功率控制电路, 图中 MOC3043 是具有双向晶闸 管输出的光电隔离器,SCR 是双向可控硅,负载(热得快) 。在 MOC3043 内部不 仅有发光二极管,而且还有过零检测电路和一个小功率双向可控硅。当单片机的 I/O 口输出低电平信号进入 7407 时,MOC3043 中的发光二极管发光,由于过零电 路的同步作用, 内部的双向可控硅过零后马上导通, 使功率双向可控硅 SCR 导通, 在负载中有电流流过, 当 I/O 口输出高电平时, MOC3043 中的发光二极管不发光, 内部双向可控硅截止,所以功率双向可控硅 SCR 也截止,负载中没有电流流过。 控制驱动电路如图 4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