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辅导相对论初步知识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竞赛课件 第6章 相对论基础 (共145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竞赛课件 第6章 相对论基础 (共145张PPT)
y K
绝对空间
r R r
u
y K
P
( x, y, z, t)
(x , y , z ,t )
/ / / /
绝对时间
r
O
r
O
t t
R uti
x x

z
z
x
/
x ut
y y
/
z
/
z
x
/
x ut
y y
/
z
u
/
z
vx vx u / / v v u v y v y / vz vz
/ a
a x a x / a a y a y / a z a z
/
三 绝对时空与牛顿力学的相对性原理(2)

( x, y, z, t)
/ a
a x a x / a a y a y / a z a z
/
3.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 (或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牛顿)相对性原理: 在一切惯性系中力学定律形式相同。
牛顿认为有一个“绝对静止”的参考系。 在对它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其它惯性系)中 牛顿定律照样成立, 作力学实验表现出来的规律性也是一样的。
牛顿定律不是对一切参考系都成立, 而只是对惯性系才成立; 相对于一个惯性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也是惯性系。
§2 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D B 0 B E t D H J 0 t
/

x x ut / y y / z z / t t

高二相对论知识点总结

高二相对论知识点总结

高二相对论知识点总结相对论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涉及到了空间、时间、质量等方面的概念和关系。

在高二学年,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相对论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对高二相对论知识点的总结与概述。

一、狭义相对论1. 相对性原理:无论处在任何参考系中,物理定律的表达式形式都是相同的。

2. 光速不变原理:光速在真空中具有不变的数值,与光源的相对运动无关。

3. 相对论尺缩效应:当物体相对于观察者以接近光速运动时,物体的长度沿运动方向会发生压缩。

4. 相对论时间膨胀效应:当物体相对于观察者以接近光速运动时,物体的时间会变慢。

5. 相对论质能关系: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²,描述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等价关系。

6. 相对论速度叠加原理:当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一观察者时,它们的速度不是简单相加,而是通过相对论速度叠加公式计算。

二、广义相对论1. 引力与时空弯曲:引力不再被看作是一种力,而是由物质所占据的时空弯曲导致的物体运动规律。

2. 等效原理:在一个匀强重力场中的实验与在一个加速的参考系中的实验是等效的。

3. 时空间隔:广义相对论使用四维时空坐标来描述物体在时空中的运动,时空间隔表示两事件之间的距离。

4. 爱因斯坦场方程:描述了引力场的方程,同时也是天体物理学研究中的基本方程。

5. 黑洞:由非常庞大物体破坏了周围时空结构而形成的天体。

6. 引力波:由运动的质量产生的时空扰动,在2015年被LIGO 实验首次探测到。

三、相对论与实际应用1. GPS导航系统的精确度依赖于相对论的校正,尤其是时钟的误差修正。

2. 粒子物理学研究中,相对论为粒子的加速、碰撞提供了理论基础。

3. 太空探索中,相对论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和预测太空船和行星之间的相对运动、轨道等。

4. 理论物理学中,相对论是许多理论和模型的基础,如量子场论、弦理论等。

总结:高二相对论知识点总结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相对论尺缩效应、相对论时间膨胀效应、相对论质能关系、相对论速度叠加原理、引力与时空弯曲、等效原理、时空间隔、爱因斯坦场方程、黑洞、引力波等。

高二物理竞赛课件相对论问题

高二物理竞赛课件相对论问题

➢ 观念上的变革
牛顿力学
与参考系无关
与参考系有关
时间标度 与参考系无关
长t度标度 x m
质量的测量
v 速度与参考系有关 (相对性)
c 狭义相对
论力学
光速不变
长度 时间 质量
与参t 考系有x关 m
(相对性)
爱因斯坦 (1879-1955)
20世纪最伟大的物 理学家之一, 1905年、 1915年先后创立狭义和 广义相对论, 1905年提 出了光量子假设, 1921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还在量子理论方面有重 要贡献 .
正变换
ux
ux v
1
v c2
ux
uy
uy
1
v c2
ux
uz
uz
1
v c2
ux
12
相对论问题
相对论问题
1. 物理规律与参考系无关--相对性原理 2. 在两个参考系中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形式不同,
之间存在一个变换关系——变换式
同一事件的两种不同形式所反映的物理规律相同,那 么Βιβλιοθήκη 种形式之间必定通过变换式相互转换。
变换式与相应的相对性原理相对应。
牛顿力学的相对性原理———伽利略变换
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 ?? 变换
在基本观点明确的前提下,重要的是变换式!!
爱因斯坦的认为:
相信自然界有其内在的和谐规律。
(必定存在和谐的力学和电磁学规律。)
相信自然界存在普遍性的相对性原理。
(必定存在更普遍的相对性原理,对和谐的力学和电磁学规律都适用。)
相信复杂多变的自然界,存在某种重要的不变性。
1905年,爱因斯坦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提出:

物理奥赛培训教程-相对论基础讲义

物理奥赛培训教程-相对论基础讲义

v
t1
张第 n次拍手时,张、王同学之间的距离:
= t1 = 2 t1 t2
张 以此类推,张测得,张第 n次 拍手的时间: L = 2( n 1) t1 = 2( n1) 1 2 tn 2v
L/2
李 王
dn = tn 2v = 2( n1) L = (
x = ( x vt ) y = y z = z 2 t = (t vx / c ) 1 ( ) 1 v2 / c 2
y y S S
推导过程:
t = t = 0 : S 和 S 的坐标原点重合。
x
S : P( x, t ) S : P( x, t )
运动的宇航员的寿命:
=
0
1 v / c
2 2
=
100 1 v2 / c 2
2 ´104 c v
为使宇航员在有生之年抵达外星,必须
t
v c
100 1 v / c
2 2

1 2.5 ´ 105
0.99988c
3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1) 李测得:张第一次拍手的时间: L t1 = 2v
v
t1
L/2
t1
v
L/2
李 王

设张测得他第一次拍手的时间为 t1, 则 t1 v t1 = ( = ) c 1 2
t1 = t1 1 2 =
L 1 2 2v
李测得,张第一次拍手时,张的时钟的读数也为t1, 但此时李自己的时钟读数为 t1。

高中物理相对论知识点

高中物理相对论知识点

高中物理相对论知识点相对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主要研究高速运动物体的力学性质,广义相对论则是对引力的理论解释。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中物理中与相对论相关的知识点。

1. 光速不变性: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一个恒定值,即光速不随观察者的速度而改变。

这一原理对于描述高速运动物体的力学性质至关重要。

2. 相对论速度叠加原理:在相对论中,物体的速度不再简单地相加,而是遵循相对论速度叠加原理。

该原理指出,当两个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时,它们的相对速度并不简单地等于两个速度的矢量和,而是通过一个特殊的公式计算得出。

3. 时间的相对性:狭义相对论指出,时间不是绝对的,而是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有关。

当一个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时,其时间会相对于静止观察者来说变慢,这就是所谓的时间膨胀效应。

4. 空间的相对性:狭义相对论还指出,空间也不是绝对的,而是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有关。

当一个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时,其长度会相对于静止观察者来说变短,这就是所谓的长度收缩效应。

5. 质量增加:狭义相对论还预言了质量增加效应。

当一个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时,其质量会相对于静止观察者来说增加。

这种质量增加效应被称为相对论质量增加。

6. 引力的相对论解释:广义相对论是对引力的理论解释。

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是由于物体弯曲了周围的时空而产生的。

质量越大的物体会弯曲周围的时空越多,这就形成了引力场。

7. 弯曲时空的效应:根据广义相对论,弯曲的时空会影响物体的运动轨迹。

光线在弯曲的时空中会发生偏折,这就是所谓的引力透镜效应。

此外,弯曲时空还可以解释黑洞的存在,黑洞是由质量极大的物体引起的,其引力场极强,连光都无法逃离。

8. 物质与能量的等价性:狭义相对论还提出了著名的质能等价原理,即物质与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根据质能等价原理,质量为m的物体所对应的能量E等于m乘以光速的平方。

9. 时间延迟效应:根据狭义相对论,高速运动物体的时间会相对于静止观察者来说变慢。

高中物理相对论重点知识大全

高中物理相对论重点知识大全

高中物理相对论重点知识大全相对论是物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揭示了高速运动物体的规律和性质。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相对论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知识点,本文将从相对论的基本概念、洛伦兹变换、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相对论知识。

相对论的基本概念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的物理学理论,对于描述高速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规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对论的基本概念是:物理规律在所有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即不同的观察者在不同的参考系中看到的物理现象是一致的。

这一思想颠覆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性,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物理学理论。

洛伦兹变换洛伦兹变换是相对论中最基本的数学公式,用来描述不同参考系之间的坐标变换规律。

在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不再是绝对的,会随着观察者的运动状态而发生变化。

洛伦兹变换的公式包括时间变换和空间变换两部分,通过这些变换公式可以准确地描述高速运动物体之间的时空关系。

时间膨胀与长度收缩相对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效应。

时间膨胀指的是高速运动的物体在观察者看来时间似乎变慢,时间变得相对于静止参考系的观察者来说会变长。

长度收缩则是说高速运动的物体在观察者看来长度似乎变短,长度相对于静止参考系的观察者来说会缩短。

这两个效应在相对论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影响着高速运动物体的测量和观察。

引力与相对论相对论还揭示了引力与时空的关系。

根据相对论的理论,质量会影响时空的弯曲,而时空的弯曲又会影响物体运动的轨迹和速度。

爱因斯坦通过广义相对论的理论,成功预言了黑洞的存在,并对引力波的传播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

这些概念在现代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对论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相对论基本概念、洛伦兹变换、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等内容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和性质。

相对论的理论虽然复杂,但却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和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中物理《相对论简介》知识梳理

高中物理《相对论简介》知识梳理

1 《相对论简介》知识梳理
【相对论的诞生】
惯性系:如果牛顿运动定律在某个参考系中成立,这个参考系叫做惯性系。

相对于一个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另一个参考系也是惯性系。

相对于一个惯性系做变速运动的另一个参考系是非惯性系,在非惯性系中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

狭义相对性原理:一切物理定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

广义相对性原理:物理规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经典速度变换公式: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广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
(1)广义相对性原理;
(2)等效原理:一个均匀的引力场与一个做匀加速运动的参考系等价。

【由狭义相对论推出的六个重要结论】
(1)“同时”是相对的。

(2)长度是相对的。

(3)时间是相对的。

(4)质量是相对的。

(5)相对论速度变换公式(是矢量式)
(6)相对论质能关系公式:2
mc E 。

【由广义相对论得出的几个结论】
(1)物质的引力场使光线弯曲。

如远处的星光经过太阳附近时发生偏折。

(2)物质的引力场使时间变慢。

如引力红移:同种原子在强引力场中发光的频率比在较小引力场中发光的频率低。

高一物理相对论初步知识点

高一物理相对论初步知识点

高一物理相对论初步知识点相对论是物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它由爱因斯坦于20世纪初提出,对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初步接触到了一些相对论的基础知识点,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回顾和探讨这些知识点。

一、光速不变原理相对论的基础是光速不变原理,也就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不变的。

这个原理是相对论背后最重要的基石,它的发现打破了牛顿时代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观念,引出了相对论的诞生。

光速不变原理指出,无论观察者在什么条件下,光速都是以相同的速度传播,即光速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不变的。

二、时间的相对性相对论还提出了时间的相对性。

根据相对论,时间并不是一个普适的概念,它取决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

当两个观察者相对静止时,时间对两个人来说是一样的,但当观察者之间相对运动时,时间的流逝速度会因相对速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这就是著名的时间膨胀效应,也说明了为什么在接近光速时,时间会变慢。

三、尺度的相对性除了时间的相对性,相对论还指出了尺度的相对性。

根据狭义相对论的观点,物体的长度在运动方向上也会因相对速度的变化而改变。

当一个物体以高速运动时,尺寸沿运动方向会缩短,这就是尺度收缩效应。

与时间的相对性类似,尺度的相对性揭示了我们在不同参考系下观察到的世界会有所差异。

四、质量能量之间的等价性相对论还提出了质量能量之间的等价性,即著名的E=mc^2公式。

这个公式指出,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揭示了物质的本质和能量的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质量能量等价性的发现对于核能和核武器的开发产生了巨大影响,也让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更加深入。

五、相对论的应用相对论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它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对论的研究成果为GPS导航系统的精确定位提供了基础,也为粒子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指导。

此外,相对论的概念还影响了光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

相对论的理论框架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基础。

六、相对论的启示相对论的最高境界是人类思维的开放与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论初步知识相对论是本世纪物理学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标志着物理学的重大发展,使一些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狭义相对论提出了新的时空观,建立了高速运动物体的力学规律,揭露了质量和能量的内在联系,构成了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

§2. 1 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 2、1、1、伽利略相对性原理1632年,伽利略发表了《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作出了如下概述:相对任何惯性系,力学规律都具有相同的形式,换言之,在描述力学的规律上,一切惯性系都是等价的。

这一原理称为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或经典力学的相对性系原理。

其中“惯性系”是指凡是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照系。

2、1、2、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19世纪中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又称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组。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不但能够解释当时已知的电磁现象,而且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确认光是波长较短的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一常数,秒米/100.38⨯=c ,并很快为实验所证实。

从麦氏方程组中解出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源的速度无关。

如果光波也和声波一样,是靠一种媒质(以太)传播的,那么光速相对于绝对静止的以太就应该是不变的。

科学家们为了寻找以太做了大量的实验,其中以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孙和莫雷实验最为著名。

这个实验不但没能证明以太的存在,相反却宣判了以太的死刑,证明光速相对于地球是各向同性的。

但是这却与经典的运动学理论相矛盾。

爱因斯坦分析了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电磁理论,摆脱了绝对时空观的束缚,科学地提出了两条假设,作为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1、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在所有的惯性系中,物理定律都具有相同的表达形式。

这条原理是力学相对性原理的推广,它不仅适用于力学定律,乃至适合电磁学,光学等所有物理定律。

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表明物理学定律与惯性参照系的选择无关,或者说一切惯性系都是等价的,人们不论在哪个惯性系中做实验,都不能确定该惯性系是静止的,还是在作匀速直线运动。

2、光速不变原理在所有的惯性系中,测得真空中的光速都等于c ,与光源的运动无关。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是光速不变原理的有力的实验证明。

事件 任何一个现象称为一个事件。

物质运动可以看做一连串事件的发展过程,事件可以有各种具体内容,如开始讲演、火车到站、粒子衰变等,但它总是在一定的地点于一定时刻发生,因此我们用四个坐标(x ,y ,z ,t )代表一个事件。

间隔 设两事件(1111,,,t z y x )与(2222,,,t z y x ),我们定义这两事件的间隔为()()()()21221221221222z z y y x x t t c s -------=间隔不变性 设两事件在某一参考系中的时空坐标为(1111,,,t z y x )与(2222,,,t z y x ),其间隔为()()()()21221221221222z z y y x x t t c s -------=在另一参考系中观察这两事件的时空坐标为('1'1'1'1,,t z y x ,)与('2'2'2'2,,t z y x ,),其间隔为()()()()2'1'22'1'22'1'22'1'22'2z zy yx xt t c s -------=由光速不变性可得'22s s =这种关系称为间隔不变性。

它表示两事件的间隔不因参考系变换而改变。

它是相对论时空观的一个基本关系。

2、1、3、相对论的实验基础斐索实验 上世纪人们用“以太”理论来解释电磁现象,认为电磁场是一种充满整个空间的特殊介质——“以太”的运动状态。

麦克斯韦方程在相对以太静止的参考系中才精确成立,于是人们提出地球或其他运动物体是否带着以太运动?斐索实验(1851年)就是测定运动媒质的光速实验。

其实验装置如图2—1所示;光由光源L 射出后,经半透镜P 分为两束,一束透过P 到镜1M ,然后反射到2M ,再经镜3M 到P ,其中一部分透过P 到目镜T 。

另一束由P 反射后,经镜3M 、2M 和1M 再回到P 时,一部分被反射,亦到目镜T 。

光线传播途中置有水管,整个装置是固定于地球上的,当管中水不流动时,两光束经历的时间相等,因而到达目镜中无位相差。

当水管中的水流动时,两束光中一束顺水流传播,一束逆水流传播。

设水管的长度皆为l ,水的流速为v ,折射率为n ,光在水中的速度为n c。

设水完全带动以太,则光顺水的传播速度为v n c +,逆水为v n c -;若水完全不带动以太,光对装置的速度顺逆水均为n c;若部分被带动,令带动系数(曳引系数)为k ,则顺水为kv n c +,逆水为kvn c -,k 多少由实验测定,这时两束光到达目镜T 的时差为2422⎪⎭⎫ ⎝⎛≈+--=∆n c lkv kv ncl kv ncl tL 图2-1-1斐索测量干涉现象的变化,测得n k 11-=,所以光在介质参考系中的传播速度为θcos 11v n n c u ⎪⎭⎫⎝⎛-+=式中θ是光线传播方向与介质运动方向间的夹角。

现在我们知道,匀速运动介质中的光速可由相对论的速度合成公式求得,设介质(水)相对实验室沿X 轴方向以速度v 运动,选's 系固定在介质上,在's 上观察,介质中的光速各方向都是n c,所以光相对实验室的速度u 为cn v vnc c v n c v n c u ++=⋅++=112⎪⎭⎫ ⎝⎛-⎪⎭⎫ ⎝⎛+≈cn v v n c 1 2n v v n c -+≈ ⎪⎭⎫ ⎝⎛-+=211n v n c 。

由此可知,由相对论的观点,根本不需要“以太”的假说,更谈不到曳引系数了。

迈克尔孙—莫来实验 迈克尔孙—莫来于1887年利用灵敏的干涉仪,企图用光学方法测定地球的绝对运动。

实验时先使干涉仪的一臂与地球的运动方向平行,另一臂与地球的运动方向垂直。

按照经典的理论,在运动的系统中,光速应该各向不等,因而可看到干涉条纹。

再使整个仪器转过900,就应该发现条纹的移到,由条纹移动的总数,就可算出地球运动的速度v 。

迈克尔孙—莫来实验的装置如图2-1-2所示,使一束由光源S 射来的平行光,到达对光线倾斜450角的半镀银镜面M 上,被分成两束互相垂直的相干光。

其中透射部分沿2MM 方向前进,被镜2M 反射回来,到M 上,再部分地反射后沿MT 进行;反射部分沿1MM 方行进行,被镜反射回来后再到达M 上,光线部分透过,也沿MT 进行。

这两束光在MT 方向上互相干涉。

而在T 处观察或摄影,由于2MM 臂沿着地球运动方向,臂1MM 垂直于地球运动方向,若2MM = 1MM =l ,地球的运动速度为v,则两束光回图2-1-2到M 点的时间差为2⎪⎭⎫ ⎝⎛=∆c v c l t当仪器绕竖直轴旋转900角,使1MM 变为沿地球运动方向,2MM 垂直于地球运动方向,则两束光到达M 的时差为2'⎪⎭⎫⎝⎛-=∆c v c l t我们知道,当时间差的改变量是光波的一个周期1T 时,就引起一条干涉条纹的移动,所以,当仪器转动900后,在望远镜T 处看到的干涉条纹移动的总数为221'2c v l T t t N ⋅=∆-∆=∆λ,式中λ是波长,当l=11米,秒米秒,米/103/10384⨯=⨯=c v ,所用光波的波长米时,7109.5-⨯=λ则△N ≈0.4,这相当于在仪器旋转前为明条纹,旋转以后几乎变为暗条纹。

但是他们在实验中测得△N ≈1001,而且无论是在白天、夜晚以及一年中的所有季节进行实验,始终得到否定的结果,就是说光学的方法亦测不出所在参考系(地球)的运动状态。

§2、2 伽利略变换2、2、1 伽利略变换(1) 如图2-2-1所示,有两个惯性 系S 和'S , 它们对应的坐标轴相互平行,且当t ='t =0时,两系的坐标原点'O 与O 重合。

设'S 系相对于S 系沿x 轴正方向以速度u 运动。

同一质点P 在某一时刻在S 系中的时空坐标为(x,y,z,t),在S`系中的时空坐标为 (x’,y’,z’,t’)z图2-2-1⎪⎪⎩⎪⎪⎨⎧===-=t t zz y y ut x x '''' 即t u r r ϖϖρ-='或 (1) x=x '+ut ⎪⎩⎪⎨⎧==='''t t z z y y 即 t u r r ϖϖϖ+='式(1)称为伽利略时空坐标变换公式。

(2)将式(1)中的空间坐标分别对时间求一次导数得:⎪⎪⎪⎩⎪⎪⎪⎨⎧====-=-==z z y y x x v dt dz v v dt dy v u v u dt dxdt dx v '''''' 即u v v -=ϖϖ'或⎪⎪⎪⎩⎪⎪⎪⎨⎧======+=+==z z y yx x v dt dz dt dz v v dt dy dt dy v u v u dt dx dt dx v '''''1即u v v ϖϖϖ'+'= (2)式(2)称为伽利略速度变换公式。

(3)将式(2)再对时间求一次导数得⎪⎪⎪⎩⎪⎪⎪⎨⎧=='='=='='=='='z z z z y y y y x x x xa dt dv dt v d a a dt dv dt v d a a dt dv dt v d a 即a a ϖϖ='⎪⎩⎪⎨⎧'='='=z z y y x x a a a a a a a a ϖϖ'= (3) 式(3)表明在伽利略变换下加速度保持不变。

式(3)称为伽利略加速度变换公式。

2、2、2 经典力学的时空观(1) t=t ',或Δt=Δt ' (4)(2) Δr '=212212212222)()()()()()(z z y y x x z y x -+-+-=∆+∆+∆, Δr '=212212212222)()()()()()(z z y y x x z y x -+-+-=∆+∆+∆。

因,,)()(1212121212y y y y x x ut x ut x x x -='-'-=---='-' r r z z z z ∆='∆-='-'所以,1212 (5)式(4)表明:在伽利略变换下,任何事件所经历的时间有绝对不变的量值,而与参照系的选择(或观测者的相对运动)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