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第12章 第1节 电磁波的描述及其应用 相对论与量子论初步挑战真题 鲁科版选修34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相对论与量子论试题

高三历史相对论与量子论试题

高三历史相对论与量子论试题1.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们认为“人们距离可知世界的边界已经不遥远”。

打破这种认识的是A.经典力学B.生物进化论C.相对论和量子理论D.电力的发明【答案】C【解析】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将人类科学研究由宏观低速运动状态转入微观高速状态,从而开辟了物理学研究的新时代,故选C。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和量子论的作用2.1962 年在美国问世的《寂静的春天》,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歌唱”、“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

可是只不过二十来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

2013 年入冬以来范围最大的一场雾霾笼罩了中国,环境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B.耸人听闻,杞人忧天C.唯有依靠科技人类才能克服环境污染D.环境问题始于美国【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寂静的春天》描绘了生态破坏造成春天死寂的恐怖情景,使人类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由此可知科技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问题日益突显,所以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评价·一分为二3.丹尼斯·布莱恩在《爱因斯坦全传》中说,爱因斯坦否认自己是“原子能释放之父”,他认为他只是在理论上推出这种过程的可能性。

当闻知德国研制原子弹的消息,他建议美国提早研制,但他极力反对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他说:“原子弹的爆炸可能迫使人类的竞争转变为国际事务来处理。

”1946年5月,爱因斯坦担任新成立的致力于核军控的世界原子能科学家应急委员会主席。

以上材料表明爱因斯坦A.否认白己在原子能领域有所建树B.认为原子弹有利于制止侵略C.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持双重标准D.反对将原子能用于战争屠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他认为他只是在理论上推出这种过程的可能性”的信息可知A项错误;他建议美国研制原子弹时,二战早已开始,故B项错误;从题干“但他极力反对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信息并不意味着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持双重标准,而是表明爱因斯坦反对将原子能用于战争来屠杀平民,故D项正确,C项错误。

高二历史相对论与量子论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历史相对论与量子论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历史相对论与量子论试题答案及解析1.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比较正确的说法是()A.前者完全否定了后者B.前者发展了后者C.前者发展和概括了后者D.前者融化了后者【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不是否定与否定的关系,而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二者看上去是矛盾的,但是二者研究的领域不同,所以并不矛盾。

所以比较正确的说法是前者发展和概括了后者。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2.牛顿:“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0世纪初“站在”牛顿肩膀上观察时空,且比他“看得更远”的科学巨人是 ()A.门捷列夫B.达尔文C.诺贝尔D.爱因斯坦【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20世纪初”,站在“牛顿肩膀”上,而且是“观察时空”,由此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只能是爱因斯坦。

因为他在经典力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牛顿力学体系,提出相对论。

故选D。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爱因斯坦3.激光是20世纪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项重大成就,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等。

这一发明主要与谁的科学理论有关A.伽利略B.牛顿C.法拉第D.爱因斯坦【答案】D【解析】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技术理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成为激光发明的理论基础。

这是其对物理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故选D。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爱因斯坦。

4.某一理论“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这一理论指的是A.牛顿的经典力学B.达尔文的进化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普朗克的量子论【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描述的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特征和作用,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理论的特征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

2019年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

2019年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

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1.某科学理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空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

该理论( )A.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世界的不足B.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C.奠定了电气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D.解决了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问题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相对论,题眼是“时空的相对性”。

依据材料“时空的相对性”等内容可知,该理论是相对论,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发展了牛顿力学,故A项正确;伽利略通过实验,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故B项错误;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电气技术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故C项错误;1900年,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故D项错误。

2.历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

”这里的“科学革命的胜利”指的是()A.太阳中心说的提出B.经典力学的形成C.进化论的提出D.相对论的提出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注意时间“17世纪后期”即可回答,ACD时间均不符合,A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C出现于1859年,D出现于20世纪初期。

B出现于1687年,以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标志,故选B。

3.这部著作的发表,“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历史的第一次大飞跃和理论的大综合,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

该著作获得这么高的评价,是因为它()A.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特征B.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C.成为20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D. 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答案:B解析:牛顿力学在科学史上的意义表现在它把天上和地上的运动统一起来,把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视为宇宙间一切力学运动的普遍规律,从力学的角度证明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实现了人类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综合,完成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概括和总结。

(完整版)电磁场与电磁波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电磁场与电磁波试题及答案.

1. 写出非限定情况下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并简要说明其物理意义。

2.答非限定情况下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为,,0,D B H J E B D t tρ∂∂∇⨯=+∇⨯=-∇⋅=∇⋅=∂∂,(3分)(表明了电磁场和它们的源之间的全部关系除了真实电流外,变化的电场(位移电流)也是磁场的源;除电荷外,变化的磁场也是电场的源。

1. 写出时变电磁场在1为理想导体与2为理想介质分界面时的边界条件。

2. 时变场的一般边界条件 2n D σ=、20t E =、2t s H J =、20n B =。

(或矢量式2n D σ=、20n E ⨯=、2s n H J ⨯=、20n B =)1. 写出矢量位、动态矢量位与动态标量位的表达式,并简要说明库仑规范与洛仑兹规范的意义。

2. 答矢量位,0B A A =∇⨯∇⋅=;动态矢量位A E t ϕ∂=-∇-∂或AE tϕ∂+=-∇∂。

库仑规范与洛仑兹规范的作用都是限制A 的散度,从而使A 的取值具有唯一性;库仑规范用在静态场,洛仑兹规范用在时变场。

1. 简述穿过闭合曲面的通量及其物理定义 2.sA ds φ=⋅⎰⎰ 是矢量A 穿过闭合曲面S 的通量或发散量。

若Ф> 0,流出S 面的通量大于流入的通量,即通量由S 面内向外扩散,说明S 面内有正源若Ф< 0,则流入S 面的通量大于流出的通量,即通量向S 面内汇集,说明S 面内有负源。

若Ф=0,则流入S 面的通量等于流出的通量,说明S 面内无源。

1. 证明位置矢量x y z r e x e y e z =++ 的散度,并由此说明矢量场的散度与坐标的选择无关。

2. 证明在直角坐标系里计算 ,则有()()xy z x y z r r e e e e x e y e z x y z ⎛⎫∂∂∂∇⋅=++⋅++ ⎪∂∂∂⎝⎭3x y z x y z∂∂∂=++=∂∂∂ 若在球坐标系里计算,则 232211()()()3r r r r r r r r r∂∂∇⋅===∂∂由此说明了矢量场的散度与坐标的选择无关。

十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物理 专题 电磁波和相对论

十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物理 专题 电磁波和相对论

(二十五)电磁波和相对论、传感器一.20XX年高考题1.(2012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图13是一种应用传感器检测轨道运行的实验装置。

在轨道某处设置监测点,当车头达到传感器瞬间和车尾离开传感器瞬间,信号发生器各发出一个脉冲信号,由记录仪记录。

完成63-65题。

.在该实验装置中,最适合使用的传感器是A.光电传感器B.气体传感器C.热传感器D.压力传感器答案:A解析:检测轨道运行的实验装,最适合使用的传感器是光电传感器,选项A正确。

二.20XX年高考题2.(2011江苏物理)美国科学家Willard S.Boyle与George E.Snith 因电荷耦合器件(CCD)的重要发明获得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CCD是将光学量转变成电学量的传感器。

下列器件可作为传感器的有A.发光二极管B。

热敏电阻C。

霍尔元件D。

干电池答案:.BC解析: 热敏电阻可以把温度转化为电学量,霍尔元件可以把磁感应强度转化为电压这个电学量,所以选项BC正确。

三.20XX年高考题3.(2010北京理综)属于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的是:在不同的惯性系中,A.真空中光速不变B.时间间隔具有相对性C.物体的质量不变D.物体的能量与质量成正比【解析】狭义相对性的基本假设是:一切物理规律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所以选项A正确。

【答案】A【点评】时间间隔具有相对性是狭义相对论的推论,物体的能量与质量成正比是相对论的质能方程得出的结论,不属于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

4.(2010上海物理)电磁波包含了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等,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解析】根据电磁波谱,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射线,选项A正确。

【答案】A【点评】此题考查对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等电磁波波长的比较,属简单题。

5.(2010天津理综)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在空间产生电场B. 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C. 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D.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只能沿直线传播【解析】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在空间产生恒定电场,选项A正确;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相同,选项B错误;只要有电场和磁场,不一定就能产生电磁波,选项C错误;若介质密度不均匀,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也会发生偏折,选项D错误。

高三历史相对论与量子论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历史相对论与量子论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历史相对论与量子论试题答案及解析1.爱因斯坦在1935年指出“(甘地的不抵抗)只有在理想的条件下才可实行,在印度实行不抵抗主义来反对英国也许是行得通的,但是在今天的德国却不能用这种办法来反对纳粹。

”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下列各项中符合史实的是:A.爱因斯坦直接参与原子弹研制,之后反对核战争B.两人都赞成和平斗争,都因条件变化而调整策略C.两人都重视现代科技,并重视其对人类的双刃性D.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一场特殊的空想运动【答案】B【解析】该题属于史实判断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史实的记忆与理解的准确性。

题中涉及爱因斯坦与甘地二人关于战争的相关思想的比较。

根据相关史实,B项表述正确,二人在历史条件和状况变化之后变成了新的斗争思想。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爱因斯坦2.某理论以一种全新的模式重建了宇宙体系,认为宇宙是有限的,物体不只是三维空间,而是四维的,长、宽、厚与时间组成四维的“时空连续统一体”。

该理论A.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B.为人们发现海王星提供了理论依据C.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答案】D【解析】首先要正确理解材料的内容,材料叙述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内容,其次对应备选项来筛选答案。

A项是量子力学理论创立的意义,所以排除A项。

B项内容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的意义,所以排除B项。

C项明显错误。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3. 1922年12月,一部名为《爱之光》的剧本基本剧情是:一位科学博士以前认为,时间先生和空间小姐毫无联系、相对独立,所以在科学研究中遇到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

一天,光之神给他带来了重要灵感。

最后,科学博士摘下了他的“有色眼镜”,明白了时间先生和空间小姐的本质联系。

该剧情反映的科学成就A.说明了物体的颜色形成原理,奠定近代光谱学的基础B.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C.成为天文学上的基础定律,可以解释潮汐现象D.是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高中物理_第四章_电磁波及其应用

高中物理_第四章_电磁波及其应用

【分析】这是一道实例题,运用中波段波长范围,得到中波段频率范围,进而得到此波段中 最多容纳的电台数。 ,
根据
可以得到:
, 。

中波段频率范围是:
这样此波段中能容纳的电台数为:
基础练习 (选 6 题,填 3 题,计 3 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电磁波传播时需要介质 B.电磁波是沿某一特定方向在空间传播的 C.宇航员在月球上面对面交谈时是靠移动无线电话来实现的 D.水波、声波是自然现象,而电磁波是人工制造出的现象 2、关于电磁波的产生原因,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只要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的周围就有电磁波产生 B.电磁波就是水波 C.电磁波只能在通电导体内传播 D.只要有变化的电流,周围空间就存在电磁波
三、计算题 5、简述赫兹实验的原理。
答案:1、ACD
2、B
3、AC
4、
5、将两段共轴的黄铜杆作为振荡偶极子的两半,A、B 中间留有空隙,空隙两边杆的端点
上焊有一对光滑的黄铜球。将振子的两半联接到感应圈的两极上,感应圈间歇地在 A、B 之 间产生很高的电势差。当黄铜球间隙的空气被击穿时,电流往复振荡通过间隙产生电火花。 由于振荡偶极子的电容和自感均很小,因而振荡频率很高,从而向外发射电磁波。但由于黄 铜杆有电阻,因而其上的振荡电流是衰减的,故发出的电磁波也是衰减的,感应圈以每秒 的频率一次又一次地使间隙充电, 电偶极子就一次一次地向外发射减幅振荡 电磁波。探测电磁波则是利用电偶极子共振吸收的原理来实现的。
3、D
4、BC
5、A
6、BC 9、600、0.02 、0.02
7、光在真空中传播,3×108m/s
10、10m
8、4 倍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 专题12.5 电磁波与相对论教学案 含解析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 专题12.5 电磁波与相对论教学案 含解析

1.掌握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知道电磁波是横波.2.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发射和接收,熟记电磁波谱.3.了解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和几个重要结论.一、电磁波的产生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2.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就是电磁场.3.电磁波:电磁场(电磁能量)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形成电磁波.(1)电磁波是横波,在空间传播不需要介质.(2)v=λf对电磁波同样适用.(3)电磁波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4.发射电磁波的条件:(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2)电路必须开放,使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5.调制:有调幅和调频两种方法.6.电磁波的传播:(1)三种传播方式:天波、地波、空间波.(2)电磁波的波速: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与光速相同,c=3×108m/s.7.电磁波的接收:(1)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相等时,激起的振荡电流最强,这就是电谐振现象.(2)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能够调谐的接收电路叫做调谐电路.(3)从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中“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叫做检波,检波是调制的逆过程,也叫做解调.二、电磁波谱1.定义:按电磁波的波长从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形成电磁波谱.2.电磁波谱的特性、应用三、对狭义相对论的理解 1.两个基本假设(1)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光速与光源、观测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2.相对论的质速关系(1)物体的质量随物体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物体以速度v 运动时的质量m 与静止时的质量m 0之间有如下关系:m =m 01-⎝⎛⎭⎫v c 2.(2)物体运动时的质量m 总要大于静止时的质量m 0. 3.相对论的质能关系用m 表示物体的质量,E 表示它具有的能量,则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为:E =mc 2.1.【2016·全国卷Ⅱ】【物理——选修3­4】N3(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C.电磁波在真空中自由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垂直D.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E.电磁波可以由电磁振荡产生,若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空间的电磁波随即消失【答案】ABC 【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变,与频率无关,选项A正确;电磁波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互相激发得到,选项B正确;电磁波传播方向与电场方向、磁场方向均垂直,选项C正确;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可在光导纤维中传播,选项D错误;电磁波具有能量,电磁振荡停止后,已形成的电磁波仍会在介质或真空中继续传播,选项E错误.2.【2016·北京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C.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3.【2016·天津卷】我国成功研发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堪称隐身飞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达研究又创新的里程碑,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10 m范围内,则对该无线电波的判断正确的是()图1­A .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频率高B .和机械波一样须靠介质传播C .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现象D .不可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答案】C 【解析】根据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可知,波长越长的波,频率越低,所以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的频率低,A 错误;米波和厘米波都是无线电波,传播不需要介质,B 错误;无线电波同光波一样能够发生反射、干涉和衍射现象,C 正确,D 错误. 4.【2016·江苏卷】【选修3­4】(1)一艘太空飞船静止时的长度为30 m ,它以0.6c (c 为光速)的速度沿长度方向飞行经过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30 mB .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30 mC .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地球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cD .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飞船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c【答案】(1)B 【解析】根据狭义相对论,在静止的观察者看来,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缩短.而光速相对于任何惯性系来说总是不变,故选B. 1.【2015·上海·1】9.X 射线A .不是电磁波B .具有反射和折射的特性C .只能在介质中传播D .不能发生干涉和衍射 【答案】B【解析】X 射线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故A 错误;X 射线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电磁波具有反射与折射的特性,B 正确;X 射线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C 错误;X 射线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能发生干涉和衍射作用,故D 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第12章第1节电磁波的描述及其应用相对论与量子论初步挑战真题鲁科版选修34
1.(2011·江苏高考)如图所示,沿平直铁路线有间距相等的三座铁塔A、B和C.假想有一列车沿AC方向以接近光速行驶,当铁塔B发出一个闪光,列车上的观测者测得A、C 两铁塔被照亮的顺序是()
A.同时被照亮
B.A先被照亮
C.C先被照亮
D.无法判断
2.(2010·北京理综)属于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的是:在不同的惯性系中()
A.真空中光速不变
B.时间间隔具有相对性
C.物体的质量不变
D.物体的能量与质量成正比
【解析】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假设分别是:在任何惯性系中真空中的光速不变和一切物理规律相同.
【答案】A
3.(2010·上海高考)电磁波包含了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等,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A.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γ射线
B.红外线、无线电波、γ射线、紫外线
C.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
D.紫外线、无线电波、γ射线、红外线
4.(2009·四川理综)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雷达是用X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
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解调
C.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
D.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