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物理复习专题【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练:光学

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练:光学

专题十六光学电磁波与相对论初步考点一光的折射与全反射1.(2021北京,2,3分)如图所示的平面内,光束a经圆心O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出射光为b、c两束单色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光的干涉现象B.在真空中光束b的波长大于光束c的波长C.玻璃砖对光束b的折射率大于对光束c的折射率D.在玻璃砖中光束b的传播速度大于光束c的传播速度2.(2021天津,2,5分)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利用光源发出的紫外线,将精细图投影在硅片上,再经技术处理制成芯片。

为提高光刻机清晰投影最小图像的能力,在透镜组和硅片之间充有液体。

紫外线进入液体后与其在真空中相比()A.波长变短B.光子能量增加C.频率降低D.传播速度增大3.(2021辽宁,4,4分)一束复色光从空气射入光导纤维后分成a、b两束单色光,光路如图所示。

比较内芯中的a、b两束光,a光的()A.频率小,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B.频率大,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C.频率小,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D.频率大,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4.[2021全国甲,34(1),5分]如图,单色光从折射率n=1.5、厚度d=10.0cm的玻璃板上表面射入。

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3.0×108m/s,则该单色光在玻璃板内传播的速度为m/s;对于所有可能的入射角,该单色光通过玻璃板所用时间t的取值范围是s≤t<s(不考虑反射)。

5.[2018课标Ⅰ,34(1),5分]如图,△ABC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A=30°。

一束红光垂直AB边射入,从AC边上的D点射出,其折射角为60°,则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

若改用蓝光沿同一路径入射,则光线在D点射出时的折射角(填“小于”“等于”或“大于”)60°。

6.[2021湛江二模,16(1)]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某种透明液体,深度为h,容器底部有一个点状复色光源S,光源S可发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

液面上形成同心圆形光斑Ⅰ、Ⅱ,测得光斑Ⅰ的直径为d1,光斑Ⅱ的直径为d2。

【沪科版】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13-3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沪科版】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13-3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类型二
狭义相对论的简单应用 如图所示,考虑几个问题:
(1)如图所示,参考系 O′相对于参考系 O 静止时,人观测的光 速应是多少? (2)参考系 O′相对于参考系 O 以速度 v 向右运动,人观测的光 速应是多少? (3)参考系 O 相对于参考系 O′以速度 v 向左运动,人观测的光 速又是多少?
红外 线
1011~ 1015
10-3~ 10-7
热效应
红外线 遥感
可见光
1015
10-7
引起视觉 化学效应、 荧光效应、 能杀菌
照明、摄影
紫外线
1015~1017
10-7~
10-9 10-8~ 10-11 <10-11
医用消毒、防伪
X射线
1016~1019
贯穿性强 贯穿本领
最强
检查、医用透视 工业探伤、医用治
Hale Waihona Puke 化”、“均匀变化”、“周期性变化”这几种说法的不同.
【解析】 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选项 A 错,若电场或 磁场的变化是均匀的,则不能形成电磁波,只能形成稳定的磁场或电 场,B 项正确. 若电场的变化是非均匀的,则可形成电磁场,由电磁场的定义可 知 C 正确.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见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指出电 磁波的特点.例如: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在真空中的速度等 于光速,电磁波是横波等,进而说明光是电磁波家庭中的一员,二十 多年后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所以 D 正确. 【答案】 BCD
v2 1- c
(2)物体运动时的质量 m 总要大于静止时的质量 m0. 【特别提醒】 回旋加速器中被加速的粒子,在速度增大后质
量增大,因此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变大,它的运动与加在 D 形盒上的 交变电压不再同步,回旋加速器粒子的能量受到了限制.

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15 电磁波与相对论精品PPT课件

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15 电磁波与相对论精品PPT课件
(1)光线在M点的折射角; (2)透明物体的折射率.
【切入点】首先画好光路图是解题关键,利用几何关
系找出折射角即可求解.
【解析】(1)如图,透明物体内部的光路为折MPN,O、
M点相对于底面EF对称,Q、P和N三点共线.
设在M点处,光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γ,
∠OMQ=a,∠PNF=b.根据题意有
a=30°
n 全 反 射 的 临 界 角 的 公 式 又 可 表 为 :s in C 1
n
5.玻璃制成的三棱镜,其光学特性是: (1)单色光从棱镜的一个侧面入射而从另一侧面射 出时,将向棱镜的 底面 偏折.隔着棱镜看到物体 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向顶角方向偏移. (2)复色光通过棱镜,由于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不 同而出现色散现象,白光色散后形成由红到紫按一定 次序排列的光谱.红光通过棱镜时偏折角较 小 (因 对红光折射率较 小 ),紫光偏折射角较 大 . 二、光的波动性 光的偏振 光的电磁波学说 1. 十七世纪,关于光的本性形成了两种学说,一 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另一种是惠更斯提出的波动 说。光的干涉证实光具有 波动性 .麦克斯韦首先从 理论上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用实验加以证实.
1.解题关键:根据题意和物理规律画出光路图,找出 几何关系.
2 . 常 用 公 式 : ① s in i n 2 ② n c /v③ s in C 1
s in r n 1
n
1.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率的认识 【例1】 (2011·新课标卷)一半圆柱形透明物体横截 面如 图所示,地面AOB镀银(图中粗线),O表示半 圆截面的圆心,一束光线在横截面内从M点入射, 经过AB面反射后从O点射出.已知光线在M点的入 射角为30°,∠MOA=60°,∠NOB=30°.求:

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十七 光学、电磁波与相对论初步(讲解部分)

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十七 光学、电磁波与相对论初步(讲解部分)

(2)镜片增透膜 在光学元件(透镜、棱镜)的表面涂一层薄膜,当薄膜的厚度是光在薄膜中 波长的1/4时,在薄膜的两个面上的反射光的光程差恰好等于半波长,因而 相互抵消,起到减小反射光、增大透射光强度的作用。
例2 把一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 气劈尖,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所示,这时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下面关于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在不同的惯性参 考系中,一切物理 规律都是相同的
n
光速在玻璃丝轴线方向的分量为 vz=v sin α ⑦ 光线从玻璃丝端面AB传播到其另一端面所需时间为
T= L ⑧
vz
光线在玻璃丝中传播,在刚好发生全反射时,光线从端面AB传播到其另一 端面所需的时间最长,由②③⑥⑦⑧式得
Ln2
Tmax= c

答案 (ⅰ)sin i≤ n2 -1 (ⅱ) Ln2
例 如图所示为一光导纤维(可简化为一长玻璃丝)的示意图,玻璃丝长 为L,折射率为n,AB代表端面。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ⅰ)为使光线能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求光线在端面AB上的 入射角应满足的条件; (ⅱ)求光线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所需的最长时间。
解析 (ⅰ)设光线在端面AB上C点(见图)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 律有sin i=n sin r ①
将变小,D项错误。
答案 C
二、薄膜干涉 1.成因:薄膜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反射出来的两列光波的叠加。这两列波 是同一光源发出的、经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所以是相干波。由于同一水 平线上的薄膜厚度近似相同,所以干涉后能产生水平的明暗条纹。 2.如果膜的厚度为d,则前后表面的反射光的光程差为2d, (1)当2d是光波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出现亮条纹; (2)当2d是光波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出现暗条纹。 3.如果膜的厚度均匀变化,若用单色光照射,相邻的条纹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若用白光照射,则在薄膜某一厚度的地方某一波长的光反射后增强,而另一 些波长的光反射后减弱,这样薄膜上就出现彩色条纹。

光学和电磁波相对论知识点总结

光学和电磁波相对论知识点总结

光学 电磁波和相对论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表达式:sin θ1sin θ2=n 12,式中n 12是比例常数.注: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折射率:光从真空(或空气)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 的正弦与折射角r 的正弦比值。

反映了光在介质中的偏折程度,折射率大,说明光从真空射入到该介质时偏折大,反之偏折小.定义式:n =sin θ1sin θ2,不能说n 与sin θ1成正比,与sin θ2成反比.折射率由介质本身的光学性质和光的频率决定.计算式:n =cv ,因为v <c ,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注:七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折射率逐渐增大。

4、全反射现象:光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光线将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的现象.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注:(1)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往往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当折射角等于90°时,实际上就已经没有折射光了.(能量守恒)(2)对两种不同的介质,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叫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叫光密介质。

(3)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若光从光密介质(折射率为n)射向真空或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 ,则sin C =1n .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越小.5、光的色散: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 光的色散现象说明:①白光为复色光;②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频率越大的色光折射率越大; ③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波长越短,波速越慢.6、光的干涉: 在光重叠区域出现加强或减弱的现象双缝干涉产生的条件: 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注:(1)单色光:①光的路程差r 2-r 1=kλ(k =0,1,2…),光屏上出现明条纹.②光的路程差r 2-r 1=(2k +1)λ2(k =0,1,2…),光屏上出现暗条纹.单色光双缝干涉的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间距公式:Δx =ldλ(2)白光:中央为白色条纹,两边为彩色条纹.(3)薄膜干涉:由薄膜两个面反射的光波相遇而产生的干涉现象。

电磁波 相对论(解析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电磁波  相对论(解析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解密19电磁波相对论Χγ2T⎧⎪⎧⎪⎨⎪⎩⎪⎪⎧⎪⎪⎨⎪⎪⎪⎩⎨⎪⎧⎪⎨⎪⎩⎪⎪⎪⎧⎪⎪⎨⎪=⎪⎩⎩电磁场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有效发射电磁波条件开放的振荡电路电磁波是横波电磁波特点传播不需要介质,具有波的共性能脱离“波源”独立存在电磁波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麦克斯韦与电磁场理论的两大支柱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谱: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射线;射线振荡电流的产生电磁震荡周期:电磁波原理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相对论222Δ1ΔΔl l tu vm uu ucE mc E mc⎧⎪⎪⎧⎧⎪⎨⎩⎪⎪⎧⎨⎪⎪⎨⎪⎪⎪⎩⎩⎧⎨⎨⎩⎧=⎪⎪⎪⎪'+⎪=⎨'⎪+⎪⎪==⎪⎪⎩一切物理规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广义相对性原理)等效原理物质的引力使光线弯曲结论引力红移水星轨道近日点的进动一切物理规律在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狭义相对论性原理)狭义相对论光速不变原理相对论公式,⎧⎪⎪⎪⎪⎪⎪⎪⎪⎪⎪⎪⎪⎪⎪⎪⎪⎪⎪⎪⎪⎪⎪⎪⎪⎪⎨⎪⎪⎪⎪⎪⎪⎪⎪⎪⎪⎪⎪⎪⎪⎪⎪⎪⎪⎪⎪⎪⎪⎪⎪⎪⎪⎪⎪⎪⎪⎪⎪⎪⎪⎪⎪⎪⎪⎪⎪⎪⎪⎪⎪⎪⎩⎩考点1电磁波与电磁振荡一、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1.理论内容变化的磁场能够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能够产生磁场。

根据这个理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联系,交替产生,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即电磁场。

2.深度理解(1)恒定的电场不产生磁场。

(2)恒定的磁场不产生电场。

(3)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电场。

(4)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磁场。

(5)振荡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

(6)振荡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

3.相关概念及判断方法(1)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电场叫感应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的磁场叫感应磁场。

(2)感应电场与感应磁场的场线都是闭合的曲线,而且互相正交、套连。

(3)感应电场的方向可由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磁场的方向可由安培定则判定。

二、电磁波1.电磁波的产生如果在空间某区域中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救护在空间引起周期性变化的磁场,这个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又会在较远的空间引起新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新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又会在更远的空间引起新的周期性变化的磁场······这样,电磁场就由远及近向周围空间传播开去,形成了电磁波。

2024届高考物理复习讲义:第2讲 光的波动性 电磁波 相对论

2024届高考物理复习讲义:第2讲 光的波动性 电磁波 相对论
(2)亮、暗条纹的判断方法 当Δr=nλ(n=0,1,2,…)时,光屏上 P′处出现亮条纹;当Δr=(2n+1)2λ(n=0, 1,2,…)时,光屏上 P′处出现暗条纹。 2.薄膜干涉 (1)形成原因 如图所示,竖直的肥皂薄膜,由于重力的作用,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光照射到 薄膜上时,在膜的前表面 AA′和后表面 BB′分别反射回来,形成两列频率相同的 光波,并且叠加。
第 2 讲 光的波动性 电磁波 相对论
学习目标 1.知道双缝干涉和薄膜干涉,知道形成明暗条纹的条件。 2.知道光的 衍射、偏振现象。 3.知道电磁波的形成和特点,知道相对论的基本内容。
一、光的干涉 1.定义:在两列光波叠加的区域,某些区域相互加强,出现亮条纹,某些区域相 互减弱,出现暗条纹,且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相互间隔的现象。 2.条件:两束光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 3.双缝干涉 (1)双缝干涉图样特点:单色光照射时,形成明暗相间的等间距的干涉条纹;白 光照射时,中央为白色亮条纹,其余为彩色条纹。 (2)条纹间距:Δx=dl λ,其中 l 是双缝到屏的距离,d 是双缝间的距离。 二、光的衍射 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在障碍物或狭缝的尺寸足够小的时候,衍射现象十分明显。 三、光的偏振 1.自然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 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 2.偏振光: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的光。 3.偏振光的形成 (1)让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形成偏振光。 (2)让自然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和折射光可以成为部分 偏振光或完全偏振光。 4.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四、电磁波与相对论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2.电磁波及其传播

2020届高考物理山东省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七第14讲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

2020届高考物理山东省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七第14讲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

图2
答案 A 本题考查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体现了科学推理的素养。单缝衍 射图样中心亮纹较宽,两侧亮纹宽度逐渐变窄,故甲图样为单缝衍射图样;双 缝干涉图样相邻两条亮纹的宽度相同,对应乙图样。故A正确,B、C、D均错。
2.(2018北京理综,15,6分)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 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 ( D ) A.干涉条纹消失 B.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 C.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 D.中央条纹变成红色
sin i' =n ⑤
sin α'
依题意,光束在BC边上的入射角为全反射的临界角θc,且
sin
θc=
1 n

由几何关系得
θc=α'+30° ⑦ 由④⑤⑥⑦式得入射角的正弦为
sin i'= 3- 2 ⑧
2
2.[2019课标Ⅰ,34(2),10分]如图,一艘帆船静止在湖面上,帆船的竖直桅杆顶端 高出水面3 m。距水面4 m的湖底P点发出的激光束,从水面出射后恰好照射 到桅杆顶端,该出射光束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取sin 53°=0.8)。已知水的 折射率为 4 。
x1 =tan 53° ①
h1
x2 =tan θ ②
h2
由折射定律有 sin 53°=n sin θ ③ 设桅杆到P点的水平距离为x,则
x=x1+x2 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x=7 m⑤ (ⅱ)设激光束在水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时,从水面出射的方向与竖直方 向夹角为i',由折射定律有 sin i'=n sin 45° ⑥ 设船向左行驶的距离为x',此时光束从水面射出的点到桅杆的水平距离为x1', 到P点的水平距离为x2',则 x1'+x2'=x'+x 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导航
18
5.(2019·全国卷Ⅲ)如图,直角三角形 ABC 为一棱镜的横截面,∠A=90°,∠B=30°. 一束光线平行于底边 BC 射到 AB 边上并进入棱镜,然后垂直于 AC 边射出.
(1)求棱镜的折射率; (2)保持 AB 边上的入射点不变,逐渐减小入射角,直到 BC 边上恰好有光线射出.求 此时 AB 边上入射角的正弦.
设船向左行驶的距离为 x′,此时光束从水面射出的点到桅杆的水平距离为 x1′,到 P 点的水平距离为 x2′,则
x1′+x2′=x′+x⑦ x1h′1 =tan i′⑧ x2h′2 =tan 45°⑨ 联立⑤⑥⑦⑧⑨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x′=(6 2-3) m≈5.5 m.⑩ 答案:(1)7 m (2)5.5 m
1
第 12 讲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
栏目导航
2
C 考点一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考点分析] 1.命题特点:本考点与实际生活、科研联系较紧密,是等级考的热点.考查的题型 一般为选择题,但也可能出现计算题. 2.思想方法:临界思想、作图法等.
栏目导航
3
[知能必备] 1.折射率的两个公式 (1)n=ssiinn θθ12(θ1、θ2 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2)n=vc(c 为真空中的光速,v 为光在介质中的速度). 2.全反射的条件及临界角公式 (1)全反射的条件: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2)临界角公式:sin C=1n.
由几何关系有hx11=tan 53°① hx22=tan θ② 由折射定律有 sin 53°=nsin θ③ 设桅杆到 P 点的水平距离为 x,则 x=x1+x2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x=7 m.⑤
栏目导航
17
(2)设激光束在水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45°时,从水面出射的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 为 i′,由折射定律有 sin i′=nsin 45°⑥
B.OP 之间的距离为 22R
C.光在玻璃砖内的传播速度为
3 3c
D.光从玻璃到空气的临界角为 30°
栏目导航
5
解析:C 光路图如图所示.
设 OP 距离为 x,当 θ=60°时,折射角为 γ,光从玻璃砖圆形表面射出时与玻璃砖的 界面交点为 Q,由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知过 P 点的法线与过 Q 点的法线平行,
由折射定律得 sin sin
αi′′=n⑤
依题意,光束在 BC 边上的入射角为全反射的临界角 θc,且 sin θc=1n⑥
由几何关系得 θc=α′+30°⑦
由④⑤⑥⑦式得入射角的正弦为 sin i′=
3- 2
2.⑧
答案:(1) 3
3- 2 (2) 2
栏目导航
21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题型的分析思路 1.确定要研究的光线,有时需根据题意,分析、寻找临界光线、边界光线. 2.找入射点,确认界面,并画出法线,结合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作出光路图. 3.明确两介质折射率的大小关系. (1)若光疏→光密:定有反射、折射光线. (2)若光密→光疏:如果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一定发生全反射. 4.根据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列出关系式,结合几何关系,具体求解.
栏目导航
34
3.单缝衍射和圆盘衍射现象 (1)单缝衍射 ①单色光的衍射图样为中间宽且亮的单色条纹,两侧是明暗相间的条纹,条纹宽度比 中央窄且暗. ②白光的衍射图样为中间宽且亮的白条纹,两侧是窄且渐暗的彩色条纹. (2)圆盘衍射与泊松亮斑 当光照到不透明的小圆板上,在圆板的阴影中心出现亮斑(在阴影外还有不等间距的 明暗相间的圆环).
2 2c
光在甲介质中传播距离为
x
甲=
2 2R
光在甲介质中的传播时间为 t 甲=vx甲甲 解得 t 甲=Rc
光在乙介质中传播速度为
v
乙=nc乙=
6 3c
栏目导航
28
光在乙介质中传播距离为
x
乙=
2 2R
光在乙介质中传播时间为 t 乙=vx乙乙
解得
t
乙=
3R 2c
因此光由 A 到 D 传播的总时间为
t=t
栏目导航
9
(2)设光线在 AC 边上的 F 点射出棱镜,光线的入射角为 i′,折射角为 γ′,由几何
关系、反射定律及折射定律,有
i=30°③
i′=90°-θ④
sin i=nsin γ⑤
nsin i′=sin γ′⑥
联立①③④⑤⑥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sin γ′=2
2- 4
3⑦
由几何关系,γ′即 AC 边射出的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的夹角.
栏目导航
4
[真题再练]
1.(2020·浙江卷)如图所示,圆心为 O、半径为 R 的半圆形玻璃砖置于水平桌面上,
光线从 P 点垂直界面入射后,恰好在玻璃砖圆形表面发生全反射;当入射角 θ=60°时,
光线从玻璃砖圆形表面出射后恰好与入射光平行.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 c,则( ) A.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1.5
栏目导航
11
解析:如图(a)所示,设从 D 点入射的光经折射后恰好射向 C 点,光在 AB 边上的入射 角为 θ1,折射角为 θ2,由折射定律有
图(a) sin θ1=nsin θ2① 设从 DB 范围入射的光折射后在 BC 边上的入射角为 θ′,由几何关系得
栏目导航
12
θ′=30°+θ2② 由①②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θ2=30°③ nsin θ′>1④ 所以,从 DB 范围入射的光折射后在 BC 边上发生全反射,反射光线垂直射到 AC 边, AC 边上全部有光射出.
则玻璃砖的折射率 n=ssiinn θγ=sin θ xR2+x2①
栏目导航
6
又沿 P 点垂直入射的光恰好发生全反射,
则 sin C=1n=Rx②
解①②得 x= 33R,n= 3.
临界角 C=arcsin
3 3
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
v=nc=
3 3 c.
栏目导航
7
2.(2020·全国卷Ⅱ)直角棱镜的折射率 n=1.5,其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 ∠C=90°,∠A=30°,截面内一细束与 BC 边平行的光线,从棱镜 AB 边上 的 D 点射入,经折射后射到 BC 边上.
(1)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 (2)半圆柱面上有光线射出的表面积.
栏目导航
30
解析:(1)由 n=vc得 v=nc=2.12×108 m/s. (2)光线经过玻璃砖上表面到达下方的半圆柱面出射时可能发生全反射,如图,
设恰好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为 C,由折射定律 n=sin1 C
栏目导航
31
栏目导航
19
解析:(1)光路图及相关量如图所示.
光束在 AB 边上折射,由折射定律得ssiinn αi =n① 式中 n 是棱镜的折射率.由几何关系可知 α+β=60°② 由几何关系和反射定律得 β=β′=∠B③ 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 i=60°得 n= 3.④
栏目导航
20
(2)设改变后的入射角为 i′,折射角为 α′,
甲+t
乙=2+2c
3R .
答案:(1)
6 2
2+ 3R (2) 2c
栏目导航
29
3.如图,一长方体透明玻璃砖在底部挖去半径为 R 的半圆柱,玻璃砖长为 L.一束单 色光垂直于玻璃砖上表面射入玻璃砖,且覆盖玻璃砖整个上表面,已知该单色光在玻璃砖 中的折射率为 n= 2,真空的光速 c=3.0×108m/s,求:
栏目导航
35
[真题再练] 1.(2020·全国卷Ⅰ)(多选)在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多普勒效应解释的有( ) A.雷雨天看到闪电后,稍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雷声 B.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探测器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发生变化 C.观察者听到远去的列车发出的汽笛声,音调会变低 D.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E.天文学上观察到双星(相距较近、均绕它们连线上某点做圆周运动的两颗恒星)光 谱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
栏目导航
22
[精选模拟] 视角 1:光的折射及折射率的计算 1.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 ABC 为某透明玻璃三棱镜的截面图,三棱镜的折射率为 3. 在截面上一束足够强的细光束从 AB 边中点与 AB 边成 30°入射角由真空射入三棱镜,求:
(1)光从 AB 边入射时的折射角; (2)BC 边的出射光线与 AB 边的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多大.
栏目导航
25
视角 2:光的折射与全反射的综合 2.如图所示,甲、乙两块透明介质,折射率不同,截面为14圆周,半 径均为 R,对接成半圆.一光束从 A 点垂直射入甲中,OA= 22R,在 B 点恰好发生全反射,从乙介质 D 点(图中未画出)射出时,出射光线与 BD 连线间夹角为 15°.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c,求: (1)乙介质的折射率; (2)光由 B 到 D 传播的时间.
(1)光线在 BC 边上是否会发生全反射?说明理由; (2)不考虑多次反射,求从 AC 边射出的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夹角的正弦值.
栏目导航
8
解析:(1)如图,设光线在 D 点的入射角为 i,折射角为 γ.折射光线射到 BC 边上的 E 点.设光线在 E 点的入射角为 θ,由几何关系,有
θ=90°-(30°-γ)>60°① 根据题给数据得 sin θ>sin 60°>1n② 即 θ 大于全反射临界角,因此光线在 E 点发生全反射.
栏目导航
33
2.光的衍射和干涉、偏振问题 (1)光的衍射是无条件的,但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是有条件的,即:障碍物(或孔)的尺 寸跟波长相差不多,甚至比波长还小. (2)两列光波发生稳定干涉现象时,光的频率相等,相位差恒定,条纹间距 Δx=dl λ. (3)光的干涉现象和光的衍射现象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为横波.
栏目导航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