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科学育儿知识大全
家长育儿知识小常识

家长育儿知识小常识1、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唯一有效的方法很多家长会追求各种昂贵的保健品来增强孩子抵抗力,预防流感,其实保健品根本不能预防流感。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唯一方法是定期接种疫苗。
2、不能同时捏住孩子两个鼻孔擤鼻涕很多小宝宝感冒时会不停的流鼻涕,家长不能同时捏住孩子两个鼻孔擤鼻涕,这样会使得鼻腔压力过大,导致中耳炎和鼓膜穿孔。
当孩子鼻塞和流鼻涕严重时需用生理盐水洗鼻子。
3、孩子皮肤干燥可涂抹2~3次保湿霜若小宝宝的皮肤干、脱皮或干裂且摸起来粗糙,家长可以每天涂抹2~3次保湿霜。
每次用量蚕豆大小,然后涂抹整个脸部,这样能保证皮肤湿润。
4、不能抱着孩子腰部竖举婴幼儿脊柱力量比较薄弱,若没有拖住脖子,只是抱住孩子腰部竖举,可能会伤害其颈椎。
5、新生儿脱发很正常大部分新生儿3个月左右胎发会脱落,这跟激素变化有关,胎发脱落后,头发变得细软且细疏,大约一个岁左右开始恢复头发浓密。
6、让孩子喝到初乳初乳的营养价值极高,含有的乳糖以及脂肪含量低,易被小宝宝消化和吸收,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让孩子喝到初乳。
7、一岁以内的孩子不能吃盐、糖和蜂蜜若过早给孩子吃糖、食盐等,会让他们有不良的口味偏好,长大后易出现高血压或糖尿病。
另外一岁以内的孩子也不能吃蜂蜜,因为蜂蜜中含有肉毒杆菌芽孢,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8、一周岁以内的宝宝饮食不加味精。
9、给孩子洗澡,尽量少用浴霸,浴霸的的光太强,会刺伤宝宝的眼睛。
10、六个月以内,最好100%用母乳喂养,喂奶期,不需要刻意的给宝宝喝水。
11、不要经常打宝宝的屁股,否则有损以后的性健康。
12、一岁半以后不要给孩子穿开裆裤。
13、喝碳酸饮料会影响多种的吸收。
14、不要给孩子吃油炸、熏腌的食物,增加致癌的危险。
15、六岁之前,不要让孩子饮茶,特别是浓茶。
父母想要孩子以后更优秀,就一定要懂得家庭教育的禁忌,下文带大家了解一下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比较忌讳的四种行为:第一、忌冷暴力。
父母对孩子的冷暴力,其实比打骂更可怕。
家长育儿知识小常识

家长育儿知识小常识小孩子来到世上犹如一张白纸,初为人父,初为人母,和小孩子一起摸索成长,有时候在教育小孩子的时候不懂得怎么去教。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家长育儿知识小常识,希望大家喜欢。
家长育儿知识小常识11、上午10点左右?宝宝大脑对各种刺激反应都很敏捷?妈妈要抓住这个时机进行亲子交流;2、父母带宝宝游泳?可促进宝宝全身血液循环、提高宝宝免疫力?但要注意安全;3、春天的菠菜嫩而鲜?宝宝常吃菠菜?不仅可防治贫血、便秘?还可保护皮肤和眼睛的健康;4、季节变化?忽冷忽热?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来增减孩子衣服?孩子穿衣服以不出汗为好?5、现阶段宝宝的食物不宜加盐?可在半岁后逐渐少量增加?到3岁才能接近成人口味?6、宝宝不喜欢用勺子吃东西时?妈妈可用一些造型可爱颜色鲜艳质量佳的餐具吸引宝宝?7、婴儿感冒?妈妈除多给宝宝喝水外?还可适当喂些流质的食物如果汁、粥、奶等?8、与宝宝讲话时?要面对他、放慢话语的速度?让宝宝注意你的发音口型?促进其学习?9、?此阶段?宝宝开始喜欢交际?应带他外出?见各种各样的人?教他说您好?挥手说再见?10、宝宝在表达自己快乐的时候?脸上会出现笑容?小手向上举?两脚来回蹬等?11、父母用不同语调、语速和宝宝说话?如低声耳语、一字一顿地说?促进宝宝的语言感知力?12、父母平时做到多换尿布、勤晒被褥?可有效地控制细菌滋生?使宝宝更加健康的成长?13、有鞭炮声音的时候?妈妈最好抱着宝宝?让他听到妈妈心跳?可以让宝宝有充分的安全感?14、人工喂养时?宝宝奶嘴不宜过大?每次喂完后要抱起宝宝?拍拍后背?再轻轻放下?15、选购童装看标识。
建议家长为婴儿购买服装时?要检查是否有A类、婴幼儿服装等字样?16、婴儿洗脸用清水最好。
父母给婴儿选择清洁用品时?也要选择功能简单且无刺激性的?17、宝宝趴着睡会更有安全感?但趴着睡时掩住口鼻容易引起宝宝窒息?父母应多加注意?18、宝宝理想体检次数?半岁前每月查体一次?半岁后每两个月一次?1—3岁每半年1次?19、父母应经常在宝宝视线内走动?并多对宝宝微笑?可使小宝宝产生对父母的依赖感?20、哺乳期妈妈不宜化浓妆?化妆品的气味会遮盖母体气味?使宝宝食量下降妨碍发育?21、月龄较小的婴儿不宜服用退烧药。
父母必看系列育儿知识

父母必看系列育儿知识父母必看系列育儿知识育儿是父母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做好育儿工作是每个家长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父母必看系列育儿知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完成育儿使命。
一、初为人父母,如何应对新生儿1. 学习适当的喂养知识,掌握孩子的吃喝排便情况。
2. 掌握抱孩子的技巧,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不适和疼痛。
3. 学习一些简单的按摩技巧,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
4. 随时观察孩子的情况,并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得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二、幼儿期宝宝的成长与教育1. 制定良好的作息规律,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2.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孩子勇于尝试和探索。
3. 建立健康的交流沟通方式,掌握和孩子合作的技巧。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三、儿童期的成长和教育1. 为孩子设定目标,设定可行的阶段性目标,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2. 教导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3. 了解学校、课程和老师,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4. 平衡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避免过度追求成绩和压力。
四、青少年期的成长和教育1. 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间,鼓励孩子自立和自主。
2. 建立权威但和谐的家庭关系,开展有益的亲子活动。
3. 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4. 与孩子深入沟通,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受,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
以上四个方面是父母必看系列育儿知识的主要内容,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参考。
希望每位家长都可以用心育儿,让孩子健康成长,发现他们的潜力和才华。
家长科学育儿常见知识大全

家长科学育儿常见知识大全现在教育小孩子越来越不容易,家长必须要掌握正确的家长科学育儿知识,这样将来孩子长大后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以下是为大家带来的科学育儿知识,欢迎阅读。
1、尊重孩子按照正面管教理念,家长对孩子要和善而坚定,不惩罚也不骄纵,也就是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
如果家长自我感觉就是高高在上,孩子什么事情就是要听家长的,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自我价值认同感,不利于高自尊人格特质的培养。
2、给孩子表现的机会作为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有最好的童年生活,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尤其是能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样孩子会更有价值感,利于高自尊人格特质的形成。
3、鼓励孩子不管是学习中还是做生活之中的事,如果孩子没有做好,家长不宜惩罚孩子,而应给予鼓励, 孩子在家长的鼓励和引导下把事情做好。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不会逃避,会不屈不挠,并总结错误经验指导未来的生活和工作,这是一个人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宝贵品质。
5、多交流、多学习培养孩子的高自尊也会因孩子的不同气质而不同,所以家长必须得多交流、多学习。
1、不要打骂孩子。
当家长发现孩子的坏习惯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对着孩子大喊大叫,以示问题的严重性,更严重的会对孩子大打出手,想以此来告诫孩子下不为例。
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因为越是这样,孩子的心理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度越高,越感兴趣,而且还会对家长产生厌烦的心理,越出现叛逆的心理。
2、家长可以采用温和的态度来面对孩子的不良习惯。
对于孩子的坏习惯,通常情况下,家长都会十分重视,严加观察,一旦发现立即警告。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可以忽视孩子的这些坏习惯,而当孩子表现好习惯的时候家长给予鼓励和奖励,这样慢慢的孩子就会知道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会得到什么,让孩子自己的去选择。
慢慢的孩子就会忘记和淡忘自己的坏习惯,而把好习惯发扬下去。
3、找到孩子出现坏习惯的原因。
孩子的习惯养成会有很多种原因,家长发现孩子有坏习惯出现的时候,应该及时注意观察孩子坏习惯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新手父母必看育儿前十大基础知识

新手父母必看育儿前十大基础知识随着孩子的出生,父母需要学会许多关于育儿的基础知识,以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这篇文章将介绍育儿前十大基础知识,帮助新手父母更好地抚养孩子。
1.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母乳中包含了宝贵的营养物质,能够塑造婴儿的免疫系统,减少婴儿患病的风险。
同时,母乳喂养还能够加强母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2. 婴儿安全新手父母需要特别注意婴儿的安全。
必须始终确保婴儿在安全的环境中生活,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并且父母需要时刻监护孩子,防止意外发生。
3. 足够的睡眠孩子每天需要足够的睡眠,以确保大脑和身体的健康发育。
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发育缓慢,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长。
4. 婴儿抚触适当的婴儿抚触可以建立父母和婴儿之间的纽带,使婴儿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
同时,婴儿抚触还有助于促进婴儿的身体发育。
5. 婴儿语言父母应该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并逐步学习和了解婴儿的语言。
通过尝试与孩子交流并聆听婴儿的咿呀声,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表达。
6. 婴儿运动婴儿需要适当的运动来促进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父母应该适当地给孩子提供活动的机会,并保证孩子的安全。
7. 给予婴儿充分的关注和爱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爱,以建立稳固的亲子关系。
适当的关注和爱心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安全。
8. 婴儿的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保护婴儿健康的关键措施。
父母需要确保孩子按照接种计划接受疫苗接种,以降低婴儿的患病风险。
9. 社交能力的培养婴儿需要与其他婴儿和成人建立社交关系。
父母可以通过带孩子参与一些社交活动或者组织一些亲子活动,来帮助孩子建立这些关系。
10. 学会寻求帮助父母也需要学会寻求帮助,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应该尽快向专业人士寻求支持和建议。
这种行为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助于缓解父母的压力。
总之,这些育儿基础知识都是必须掌握的要点,它们将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新手父母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并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来呵护孩子的成长。
60条健康育儿小常识

以下是 60 条健康育儿小常识:1. 给宝宝喂食要注意适量,不要过度喂养。
2. 宝宝的睡眠环境要安静、舒适,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3. 宝宝的衣物要选择柔软、透气、舒适的材质。
4. 宝宝的皮肤很娇嫩,要注意保持清洁和滋润。
5. 宝宝的玩具要选择安全、无毒、无害的材质。
6. 宝宝的饮食要注意卫生,食材要新鲜、干净。
7. 宝宝的疫苗接种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
8. 宝宝的视力和听力发育很重要,要注意保护。
9. 宝宝的口腔卫生要做好,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10. 宝宝的户外活动时间要充足,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11. 宝宝的安全意识要从小培养,教育他们如何避免危险。
12. 宝宝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13. 宝宝的饮食要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
14. 宝宝的排泄要有规律,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15. 宝宝的身体语言要注意观察,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
16. 宝宝的用药要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
17. 宝宝的体温要经常测量,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
18. 宝宝的房间要保持通风,空气清新。
19. 宝宝的洗澡水温度要适宜,不要过热或过冷。
20. 宝宝的头发要定期梳理,保持清洁。
21. 宝宝的手部卫生要注意,经常洗手,防止细菌感染。
22. 宝宝的脚部卫生也很重要,每天洗脚,保持清洁。
23. 宝宝的饮食要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4. 宝宝的饮食要适量添加水果和蔬菜,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25. 宝宝的饮食要注意细软、易消化,避免过硬、过大的食物。
26. 宝宝的饮食要避免过甜、过咸的食物,以免影响健康。
27. 宝宝的饮食要规律,定时定量,不要随意更改。
28. 宝宝的饮食要避免吃冷饮、冰淇淋等寒性食物。
29. 宝宝的饮食要避免吃油炸、烧烤等不健康的食物。
30. 宝宝的饮食要避免吃过多的零食和饮料。
31. 宝宝的饮食要注意饮食安全,避免食物中毒。
32. 宝宝的饮食要避免吃过多的肉类和蛋类,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科学育儿健康知识

科学育儿健康知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许多家长对于科学育儿健康知识显得越来越重要。
科学育儿健康知识不仅关乎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发展,还涉及孩子的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
因此,了解科学育儿健康知识,对于每一个家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1.营养健康知识营养健康是每个孩子身体健康的基石。
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营养摄入,保证孩子每餐摄取足够的营养元素。
此外,家长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1 控制儿童零食的摄入量儿童往往爱吃零食,但是过多的零食摄入会带来各种健康问题,如肥胖、牙齿蛀坏等。
因此,家长需要控制儿童零食的摄入量,尽可能让孩子吃到健康、营养的食物。
1.2 保证孩子每日的饮水量孩子每天需要喝足够的水,保证身体的水分平衡。
家长需要监督孩子的饮水量,适量补充水分,避免出现脱水等健康问题。
1.3 合理安排每餐的时间差家长需要合理安排每餐的时间差,让孩子的饮食习惯变得规律。
快速的进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能导致肥胖等健康问题。
2. 健康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让孩子事半功倍的健康成长。
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开始建立标志性的生活规律。
2.1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保障儿童健康不可少的一部分。
家长需要带孩子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健康问题,尽早预防疾病的发生。
2.2 合理的晒太阳时间适量的晒太阳时间对于儿童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晒太阳可以帮助合成维生素D,并增强免疫力。
但是晒太阳的时间和方式也需要家长合理控制,避免晒伤等健康问题的出现。
2.3 睡前洗漱和睡前读书睡前洗漱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一环,有助于防止口臭、龋齿等健康问题的发生。
这也是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初步基础。
睡前读书则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精神健康。
3. 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支持孩子身体的发展。
因此,家长需要了解和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如情感和人际关系等。
3.1 建立亲子沟通机制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家长的教育沟通密切相关。
家长育儿知识

家长育儿知识家长育儿知识大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了解过育儿知识,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家长育儿知识大全,欢迎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家长育儿知识1一、十大不要1、不要用塑料膜做尿布。
2、不要捏宝宝脸。
3、不要让宝宝睡父母中间。
4、不要用洗衣机洗宝宝衣服。
5、不要剪宝宝睫毛。
6、不要直接穿新衣服。
7、不要久留初生儿头垢。
8、不要拍打宝宝后脑勺。
9、不要在宝宝房间种植花草。
10、不要频繁给宝宝洗澡。
二、母乳储存温度与时间1、初乳:30℃左右,可以储存12h。
2、成熟的母乳:15℃存24h,20℃存10h,25℃存6h,0-4℃存8天,消毒后置密封母乳袋冷冻可以存放6-12个月。
切忌化冻之后就不能再冷冻了。
三、古代育儿七不责当众不责、睡前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伤不责、疾病不责、愧疚不责。
四、发烧三不做1、不盖厚被子:我们民间有一种说法叫捂一捂出一身汗就好了,可是有时候捂一捂不一定出汗,反倒会体温升高出现惊厥,所以正常盖被子就好了。
2、退烧药不加量:家长急于降温对药加量,加量之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切勿随意加量。
3、不要劝宝宝吃点东西吧:生病本来就没有胃口,宝宝如果实在不愿意吃就不要吃了。
五、帮助宝宝入睡5则1、在宝宝醒着的时候放在床上再入睡。
2、把宝宝放在床上时重复一句话哄她入睡。
3、每次都用相同的方式哄宝宝睡觉。
4、宝宝半夜惊醒不要抱起来哄,直接用相同的方式哄他睡觉。
5、睡着后尽量不要换房间。
六、六必知1、睡觉要关灯,开灯睡觉会降低抵抗力。
2、禁止摇晃10月以内的宝宝,伤害宝宝大脑不说,还有可能引发脑震荡甚至脑出血。
3、多晒太阳多微笑有助于宝宝提高免疫力,尤其是晒脚心。
4、六岁以前禁烫脚,易引起扁平足,正常的温度洗脚就可以了。
5、反穿鞋子可以纠正孩子内八字。
6、宝宝暴躁可能是总看电视引起的,所以宝宝要少看电视。
七、乳牙萌发顺序需知1、6个月:乳下中切牙。
2、8个月:乳上中切牙。
3、9个月:乳上侧切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科学育儿知识大全(幼儿园)
现在教育小孩子越来越不容易,家长必须要掌握正确的家长科学育儿知识,这样将来孩子长大后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前不久看到一个新闻说是一个小女孩在电梯里殴打一个小男孩,还把他从楼上丢了下去,真是无法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小孩子会做出这种事情。
这也在提醒着我们作为家长的掌握家长科学育儿知识的重要性,娃娃一定要从小抓起,看来这句话还是对的,一定要从小就对孩子们灌输正确的思想,这样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才能健健康康。
有的孩子喜欢拆东西,有的孩子喜欢东跑西蹿,有的孩子顶嘴时振振有词。
这些孩子,常常被家长扣上“淘气、不听话”的帽子。
殊不知,这样的孩子也许更聪明。
家长科学育儿知识大全
哥斯达黎加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加夫列拉·马德里斯曾指出,运动、玩耍是儿童学会观察、认识、理解、说话和活动的最佳“工具”,能促进儿童的大脑智力开发。
他指出,科学实践证明,2岁—5岁的孩子中,爱玩孩子的大脑比不爱玩的孩子至少大30%。
因为,在运动和玩耍的过程中,孩子要完成掌握平衡、协调心理、处理问题等几十种与大脑和思维活动有关的动作。
日本著名教育家七田真教授在大量的试验研究中发现,人脑在3岁以前完成60%的发育,6
岁以前完成90%。
所以,0岁—6岁是开发宝宝大脑的黄金时期,父母要珍惜这个黄金时间,多陪孩子玩。
玩是一件看起来随性而又欢乐的事,但是也要玩出科学,玩出创造性。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你可以为他打开一扇窗,带领幼小的生命去触摸这个真实多彩的世界。
70后、80后父母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弹玻璃球、跳房子、跳皮筋、拍洋片、丢沙包,渐渐被各种高科技玩具、电子产品所取代。
现在的孩子常常看电视、玩游戏,一坐就是几个钟头,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都受到了限制,家长要引导孩子走出这种误区。
运动·跳绳强身又健脑
很多研究发现,喜欢运动的孩子比不爱运动的孩子更聪明,记忆力更好。
潘慧告诉记者,有目的性的运动,可以锻炼孩子各个感官之间的协调能力、身体平衡能力,挖掘他们身体各部位功能的潜力,对大脑的发育有很大好处。
各种运动中,跳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它是一种全身性活动,既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又能使心情兴奋起来,让孩子心灵手巧,在数数过程中,还能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使语言变得清晰流畅,最终促进孩子智力、体力、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
阅读·每天睡前讲故事
每个夜晚的床头,那盏温馨的灯下,孩子靠在父母怀里,听他们讲故事。
这是孩子成长中最幸福的时光。
科学研究显示,经常读书给婴儿听,可以让他们与父母间建立特殊情感。
婴儿喜欢听到熟悉的声音,而书中的文字、图画和故事更能刺激他们的脑部发育。
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喜爱读书的孩子更爱动脑思考问题,将来上学后学习能力会更强,相对来说情绪会更为稳定,个性较为冷静,更为自我约束,知识面宽广。
“有些父母拿到图书以后,把教孩子学识字作为主要目的,这样做是不科学的。
”王争艳告诉记者,孩子读书要以兴趣为主。
“阅读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它留给孩子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不像电视,有具象的画面。
孩子通过文字的描述,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鲁杰建议,父母要尽量抽出时间和孩子共同阅读,与孩子一起读他们喜欢的书,并且探讨书中的细节,这样孩子就会渐渐爱上读书。
家长科学育儿知识大全
游戏·戏水玩沙,创造力强
夏日午后,蝉鸣阵阵,一个小男孩静静地蹲在院子里,细心地观察“蚂蚁阵营”,还不时用小树枝轻轻地拦住蚂蚁的路,观察蚂蚁的路线变化。
男孩一蹲蹲好长时间,那份耐心,让一旁的妈妈不忍心打搅。
妈妈只是提醒他从不同角度观察,引导他在观察中学会思考。
这是知名育儿专家杨文的教子场景。
鲁杰告诉记者,丰富、神秘的大自然是孩子想象力最好的源泉,父母要经常带孩子走近大自然,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大自然那种静默的和谐,那种新鲜、清新、生生不息的气息,可以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培养孩子热爱
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精神。
所以,大自然是最好的游戏场所。
”国际儿童游戏权力协会曾经发表研究报告说,现代儿童正在遗弃的那些简单的娱乐活动,如爬树、建沙堆城堡等,正是孩子们成长不可或缺的。
“很多孩子都喜欢玩水、玩沙子。
沙子可塑性强,能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因此家长可以在阳台弄片小沙滩,这也是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王争艳说。
语言·尽量少说叠音词
孩子开口说话的那一瞬间,让多少家长心生喜悦。
那是他们第一次用语言表达。
从此,孩子咿呀学语,打开了语言的大门。
据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父母与孩子多交谈,会使这些孩子日后变得更聪明。
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伴随着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
因此,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6岁以前是孩子语言开发的最佳时期。
如果在这个时期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培养,效果事半功倍。
就像种子播种在春天,才会有好的成长和收获。
家长要在这个时期,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开发他们的语言能力。
鲁杰提醒父母,和孩子说话时,尽量使用规范的语言。
父母是孩子语言的导师,父母使用的语言、语气都会影响孩子。
0岁—3岁是孩子口头语言的发展时期,父母的语气要柔和亲切,自信沉稳,不要使用“吃饭饭”等叠音,也不要细声细气地模仿孩子的语气,这样会让孩子缺乏安心的感觉。
但是,可以适当重复说过的话,比如“吃饭了,吃饭了”,来加深孩子的印象。
对于3岁—6岁的孩子,父母就没有必要再反复重复说过的话了,看着孩子的眼睛,认认真真地说一遍就足够。
孩子没有回应时,父母要寻找更好的解决方式,不能粗暴地提高音量、瞪大眼睛,孩子也会变得烦躁,甚至出现抵触情绪。
爱好·留出一面“涂鸦墙”
兴趣和满足总会带来快乐。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快乐的时候,学东西比较容易。
所以,父母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顺应孩子的天性,支持他们的兴趣爱好。
1岁—8岁,是利用涂鸦锻炼孩子图形思考力、想象力、开发右脑的最佳时期。
家长应该还孩子一颗自由的心、一双自由的手,让他们在尽情的想象中,涂抹心里的缤纷多彩。
父母为孩子开辟一面“创作墙”,让孩子信笔涂鸦,这远比一个整洁的家更重要。
“兴趣爱好不等于兴趣班。
”鲁杰告诉记者,很多兴趣班只是让孩子枯燥地学习,并不一定是孩子喜欢做的事。
比如,在绘画班,往往更多的是学习绘画技巧,
要把苹果画得最逼真最圆,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限。
家长要注意观察,看孩子对什么感兴趣,然后为孩子提供条件,保持他们的好奇心。
比如,养一小盆植物,观察植物发芽、吐叶、开花的过程;或者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做一个小科学实验,让他们理解生活中的现象。
附加:6岁前做20个游戏
1.在公园里找出10种不同的叶子。
2.用草和小树枝搭一个“窝”。
3.做一个风筝并放上天。
4.在河边草地上打滚。
5.骑自行车穿过泥水坑。
6.在阳台上种植物。
7.参加一次“探险”。
8.用面粉捏小玩意。
9.用沙子堆城堡。
10.用硬纸板做面具。
11.用花瓣制作香水。
12.采集青蛙卵。
13.在院子里露营。
14.捉小虫子。
15.采草莓。
16.堆雪人。
17.能认出5类鸟。
18.烘蛋糕。
19.河里捉小蝌蚪。
20.捏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