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知识点(2018-2019)
生命科学导论重点总结

第一章一、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生长。
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征。
2.繁殖和遗传。
生命靠繁殖得以延续,上代特征在下代的重现,通常称为遗传。
3.细胞。
生物体都以细胞为其基本结构单位和基本功能单位。
生长发育的基础就在于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4.新陈代谢。
生物体内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的总称,包括同化和异化。
5.应激性。
能对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6.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命。
二、孟德尔在生物学研究方法上有什么创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较于前人有下面显著特点:1.他把许多遗传性状分别开来独立研究。
2.他进行了连续多代的定量统计分析。
3.他应用了假设---推理---验证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有人说机械论和活力论是互补关系,你的看法如何?个人观点觉得机械论和活力论是相对立的关系。
“活力论”观点认识生命,认为生物体具有与物理化学过程不同的生命力,即活力。
与活力论相对立的是“机械论”观点,认为生命问题说到底是物理和化学问题,一切生命现象都可以用物理和化学定律做出解释,生物体内没有什么与物理化学不同的生命力。
其实个人觉得生物体是不同于物理化学系统,是高级的、非常复杂的生命系统,当把它还原为简单的物理化学系统以后,它所具有的一些特别的性质和功能就会失去。
四、你是否认为21世纪时生命科学的世纪?20世纪下半叶,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研究生物大分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生命现象。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命科学文献在科学文献中所占的比例、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家中所占的比例都在迅速增长,这就是这种趋势的反应。
生命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物质系统,是从非生命系统经过几十亿年进化的结果。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命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生命科学的发展对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生命科学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粮食短缺,基因工程将在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命科学导论期末考试 复习提纲(精华版)汇总

生命科学导论第一章绪论1、【填空题】生命的本质特征①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②生长、发育和繁殖生物经历了从小到大过程,表现细胞数量增加③遗传、变异与适应④应激性和适应性3、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有哪些方面?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疾病、生态平衡遭到破坏4、【简答题】生物学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①前生物学时期②描述生物学阶段③实验生物学阶段④创造生物学阶段生命科学导论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组成生命元素分为几大类?①基本元素②微量元素③偶然存在的元素:3、【填空题】生态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①生产者②消费者③分解者4、糖的分类单糖、寡糖、多糖组成。
5、【判断题】磷脂类结构和作用?•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有极性的头部和两条疏水的尾部7、简述蛋白质的结构层次①一级结构:②二级结构:肽链的主链在空间的走向α-螺旋β-折叠β-转角③三级结构:④四级结构:9、【填空题】核酸的分类和构成的基本单位?构成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含G.A.C.T四种碱基和脱氧核糖•核糖核酸,RNA含G.A.C.U四种碱基和核糖12 、【判断改错题】几种重要维生素缺乏症?VA:夜盲症;VB:脚气病VC:坏血病VD:佝偻病生命科学导论第三章细胞与克隆技术1、【判断改错题】细胞的发现者有哪些?•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软木切片死的细胞壁,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
•1674年,荷兰布商列文.胡克用高倍显微镜看到了血细胞、池塘微生物、和哺乳动物精子,这是人类首次观察到的活细胞。
3细胞分类?①原核细胞②真核细胞6、细胞结构包括哪些?•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7、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胞间连丝8 、细胞器的种类及功能?线粒体(功能:能量转换,细胞复制,生存)“人体的动力工厂”内质网: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修饰、新生多肽的折叠与组装。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第一单元生命的奥秘P1-P71.生命的定义:是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分子体系的存在形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现象。
2.生命的内涵:(1)物质基础:蛋白质和核酸。
(2)运动的本质特征是不断自我更新,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
(3)生命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的特殊存在形式。
3.生命的物质基础:(1)构成元素:60/109,主要是C、H、O、N、P、S,其次是Ca、Mg、Na、Cl等,与无机界相同,生命并不存在特有的元素。
(2)分子成份:70%的水和无机物,多种有机分子,如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糖类、脂类和维生素等,虽然其组成和结构可能不同,但它们的单体,如葡萄糖、ATP、氨基酸、核苷酸等对所有生物几乎都一样,因此,生物在化学成分上存在高度的同一性。
4.生命的组分:(1)蛋白质是主要成份,蛋白质是由多肽链状分子折叠、盘绕而成有序结构(一到四级结构)。
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功能多样。
(2)核酸是遗传分子,有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由A、C、G、T组成,以双链形式存在。
RNA中T替换成U,多以单链形式存在(局部折叠配对)。
DNA能自我复制,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控制的蛋白质的合成和各种性状,按照基因程序实现生长、发育、繁殖和进化等生命活动。
5.生命的基本特征:(1)有复杂的结构和精细的组织形式:多分子的逻辑构成、高度的组织化、每个层次都具有的复杂性、复杂精巧的反馈调节机制(2)感受并应答环境变化:应激性,生命体接受外界刺激后会发生反应。
(3)能从环境捕获,转换和利用能量:生命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不断地吸收外界的物质,转换成能量,维持分子的有序性和数量变化。
新陈代谢和稳态,稳态是指调节并维持内部环境(如温度、pH 等)恒定的特性。
(4)具有显著的自我复制,组装能力(5)生长和发育:生长:生命体从环境中摄入物质多于释放回环境,并且将其转变为自身结构物质。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资料(1)

一、生命科学1.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2.生命体的七大特征:(1)生物体具有完整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3)生物体可以生长;(4)生物体具有应激性;(5)生物体能生殖发育;(6)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体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3.生物的一生,即生存与繁殖。
4.电脑的病毒不是生物,因为其缺少新陈代谢。
二、生命体的多样性1.1735年,林奈出版《自然系统》一书,建立了以纲、目、属、种为框架的生物分类系统,提出了生物命名的二名法(也叫双名法,属名加种加词),第一个词是该种所在属的属名,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单词表示该种的主要特征或产地,在学名之后应写上命名人的姓氏或其缩写。
2.五届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3.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病毒,类病毒除外,但他们必须寄生在细胞生物上,受细胞束缚)。
4.单细胞群体和多细胞的区别:群体的细胞之间没有分化,而多细胞的细胞形态,结构,功能是不同的。
5.植物细胞之间靠胞间连丝连接,动物细胞之间靠膜电位连接。
6.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片段。
7.人体四大类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
8.抗生素对细菌的4大类作用机理:(1)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2)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增强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让细菌内部的有用物质漏出菌体或电解质平衡失调而死;(3)与细菌核糖体或其反应底物(tRNA,mRNA)相互所用,抑制蛋白质的合成;(4)阻碍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
9.病毒,类病毒,脘病毒的区别:(1)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核酸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但是自有一种,侵染细菌的病毒叫做噬菌体;(2)类病毒,没有蛋白质外壳,只有核酸,并且只有RNA,类病毒利用寄主细胞繁殖;(3)脘病毒,也称蛋白质病毒,只有蛋白质,没有核酸。
10.原核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藻和原绿藻四大类生物。
生命科学导论重点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一)细胞膜(cell membrane)化学组成:Lipid, protein, glucide(二)细胞质(cytoplasm)细胞器:ER、GC、lysosome、Peroxisome、Mitochondrion、Ribosome、cytoskeleton 内膜系统:是位于细胞质内,在结构、功能以及发生上具有一定联系的膜性结构的总称。
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氢体以及核膜等。
细胞基质endoplasmic reticulum,ER粗面内质网:分泌性蛋白的合成、修饰、转运, 光面内质网:解毒作用、运动Golgi complex,GC蛋白质修饰、分拣和分泌等溶酶体(lysosome)含酸性水解酶(pH5)自体消化,异体消化,例如:蝌蚪尾巴退化,乳腺的退化,矽肺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 )所含酶类: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功能:解毒作用(如酒精中毒)Mitochondrion,氧化磷酸化,产生ATP核糖体(Ribosome),成分:蛋白, rRNA功能:合成多肽链,细胞骨架(cytoskeleton),微丝,微管,中间纤维(三)Nucleus,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核膜,核仁,核骨架,染色质与染色体1、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区别2、性染色质3、人类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类型和数目4、核型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区别chromatin:指间期细胞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分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chromosome: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常染色质:间期核内染色质丝折叠压缩程度低的染色质,是基因转录的必要条件。
异染色质:间期核中染色质丝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凝集状态,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深的染色质。
(一)分离定律(二)自由组合定律(1)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时,保持其独立性。
生命科学导论(生物学导论)全复习整理

生命科学导论第一章绪论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面向21世纪的大学生应有生命科学基础,而不应该成为“生物盲”。
一.什么是生物学?1. 定义生物学(biology)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又称为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
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形态、构造、行为、机能、演变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等问题。
2.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正在日渐加深和扩大,不仅要研究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也要研究自然界的动物、植物。
生物学还要研究人类自己,因为人类也是一种生物。
生物学还要研究小至生物大分子的基团行为,广至地球表面的生物圈(bio-sphere)的将来动态,延伸至玄古生命的发生和宇宙中生命存在的问题。
3. 生物学的分科根据研究对象分为: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人类学。
根据研究角度分为:分类学,形态学,生理学,胚胎学,古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根据研究范围分为: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生物学,器官生物学,个体生物学,群体生物学等。
二.生物学的历史和发展从传统生物学到现代生命科学(1)描述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以前)主要从外部形态特征观察、描述、记载各种类型生物,寻找他们之间的异同和进化脉络。
代表人物: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2)实验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3)创造生物学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的物种。
(4)生物学的发展趋势从微观到宏观分子→细胞→整体水平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辨证统一现代生物学的高度分化,各学科的相互渗透,新学科或边缘学科的产生。
三.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与描述方法外部观察和外部形态描述:分类学。
《尔雅》、《本草纲目》、亚里士多德对500种动物的描述分类、林奈的双名法等。
2. 比较方法比较解剖学:脊椎动物各类群的器官和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进行解剖,加以比较,为生物进化论提供证据。
《生命科学导论》电子笔记[整理版]
![《生命科学导论》电子笔记[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31aa0f5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a.png)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电子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生命科学简介:概念:生命科学(Life Science)是将生物体诸如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各种学科的统称。
基础科学——生物学(如普通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生命科学主要分支学、人类学、古生物学、病毒学、昆虫学等)应用科学——医学、药学、农学、生物技术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生长与繁殖、应激性等。
二、生命科学发展历程观察描述阶段(19世纪以前)——生命活动表面现象的揭示;如:达尔文实验研究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生命活动本质的揭示;如:巴斯德创新生物学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对生物特性的改造和创新,应用潜力巨大。
如:克里克、沃森等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描述法、比较法、实验法、历史法三、面向21世纪的生命科学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能源、食品、环境、人类健康等生命科学的发展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生命科学是21世纪的带头科学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向微观和宏观两极发展、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统一、向基本和复杂生命现象、系统、疾病等两极发展,等等。
第二章生物分子与细胞一、生物分子:(一)生物小分子:种类、特性、功能(二)生物大分子1.蛋白质(Protein)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线性序列及连接方式。
结构二级结构:相邻氨基酸折叠、盘旋形成的稳定、规律的构象单元,如α螺旋,β折叠等。
三级结构:整条多肽链通过折叠(某些化学键稳定之)形成的特定空间立体构象。
功能蛋白质:执行特定功能。
如酶、受体、各种蛋白类调节因子等。
酶:指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也可以是核酸)。
功能酶的活性中心:由催化部分和结合部分构成,由酶分子的特定构象决定。
酶促反应的特点:专一性、高效性、易失活。
结构蛋白质:既作为结构成分,又执行一定功能。
能源物质:作为体内的储能物质,必要时分解供能。
2.核酸(Nucleic acid):DNA、RNA一级结构:多核苷酸链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一、生命科学导论学习要点

一、生命科学导论学习要点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 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本能; 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DNA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 生物具有个体发育的经历和系统进化的历史; 生物对外界剌激可产生应激反应并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生命是集合这些主要特征的物质存在形式。
除了病毒以外, 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由膜包被, 内含有细胞核( 或拟核) 和原生质。
病毒( 如噬菌体) 主要是由核酸、蛋白质外壳组成的简单生命个体, 它虽然没有细胞结构, 但具有生命的其他基本特征。
生物的新陈代谢( 或称代谢), 是生物体内所进行的全部物质和能的变化的总称。
富含自由能的有机物合成与有机物分解是新陈代谢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太阳能, 将二氧化碳与水合成为葡萄糖的过程, 而葡萄糖通过生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在有氧的情况下又被分解成二氧化碳与水, 同时产生被其他生命代谢活动所利用的能量。
生物繁殖包括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等形式。
所有的生物都可以繁殖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 这就是遗传。
遗传使生物体的特征得以延续, 但是, 子代与亲代之间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 这就是变异。
脱氧核糖核酸( 简称DNA) 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
遗传信息以密码的形式贮存在构成基因的DNA分子中, 生物所具有的携带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的总和称为基因组.生物体的一生, 通常从生殖细胞形成受精卵开始, 受精卵分裂并经过一系列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形成一个新的个体, 新个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和增大细胞体积而生长, 再经历性成熟、繁殖后代、衰老至最终死亡, 生物这一总的转变过程称为发育。
进化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导致了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演变过程。
生物的进化是由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产生应激反应、自我调节和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
生物必须与环境连续地交换物质和能量, 它们适应和依赖于环境而生存, 同时又对环境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导论知识点
第一讲绪论
1、生命与非生命物质的区别(生命的基本特征)(掌握)
2、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性,一些国内外著名生命科学家及其贡献(了解)
第二讲遗传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1、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及其遗传学定律(掌握)
2、细胞中核酸的种类DNA和RNA(掌握),DNA和RNA结构和功能不同点(了解)
3、密码子及基因(掌握),遗传信息流动方向(中心法则)(了解)
4、HGP实施的背景、任务、取得的进展,及其科学意义和应用(掌握)
第三讲动物干细胞与动物克隆
1、发育的定义(了解),胚胎发育的三个基本阶段(掌握)
2、干细胞定义及类型(掌握),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来源(掌握)
3、干细胞研究目前取得的主要成就(掌握)
4、试管婴儿的含义、技术发展现状,及科学意义和涉及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掌握)
5、动物克隆的基本技术流程,动物克隆技术的应用,克隆人的可能性及可能带来的社会
问题。
(掌握)
第四讲进化
1、地球生命起源学说(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确立的年代及著作(掌握)
2、生物进化的定义,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和核心(掌握)
3、异地物种形成的主要环节(掌握)
4、自然选择的定义,及主要类型(方向性、正态化、分歧性)(掌握)
5、微观进化的原因(突变、迁移、遗传漂变和选择)(了解)
6、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方向(掌握)
第五讲生物与环境
1、环境的定义,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内容(了解),气候因子(掌握)
2、环境与动物习性及行为(了解)
3、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定义及关系(掌握)
4、种群年龄结构类型及增长特征模型(掌握)
5、全球大陆的9种生物群落型(尤其是热点雨林生物多样性)、淡水和海洋群落(了解)
6、食物链和食物网(掌握)
7、生态金字塔,会用生态金字塔及种群增长模型分析为什么要控制人口增长(掌握)
8、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及保护的重要意义(掌握)
9、可持续发展含义,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掌握)
10、酸雨、温室效应、生态平衡(掌握)
11、我国灰霭形成的原因及危害(了解)
第六讲人体健康与重大疾病预防
1、人体对病原体侵害的三道防线(掌握)
2、疫苗、抗原、抗体(了解)
3、疾病的概念、基本特征、最终结果(了解)
4、引起疾病的原因(掌握)
5、最主要和最常见的致病病原体类型、传播途径(了解),防控原则和方法(掌握)
6、遗传学疾病的类型,免疫性疾病的类型(掌握)
7、癌症定义、诱发因素、防治方法(掌握)
8、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可能原因,预防方法(掌握)
9、什么是艾滋病,世界和我国发生情况及现状,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病毒的来源、传
播途径,艾滋病的发病过程和预防方法(掌握)
10、流感类型、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肺结核,霍乱等流行性疾病(了解)
11、健康的定义及标准,生命质量,如何增进身体健康(掌握)
第七讲生物技术与应用
1、生物技术的定义及包含的内容(掌握),发展史(了解),生物技术在农业、畜牧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掌握)
2、转基因技术定义,转基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类型及商品化情况(掌握)
3、转基因植物的优缺点,世界不同地区的态度,科学家、政府和公众改如何面对?(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