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走进语言现场 奥林匹克精神学案 苏教版必修4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走进语言现场(活动体验)第19课奥林匹克精神课件苏教版必修4

现在,我们正处于历史的转折关头。人类渴望进步,但 又常常误入歧途。青少年往往为陈旧、复杂的教学方法,愚 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 平衡。我想这就是为何要敲响重开奥林匹克时代钟声的原 因。我们把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主义同古希腊留传下 来的高尚、强烈的观念结合起来,开辟奥林匹克新时代。在 对纽约和伦敦举办奥运会的现实可能性作出评估后,我为这 一意外的合成物向不朽的希腊祈求一剂理想主义的良药。先 生们,这就是我们的杰作——刚才你们还向她表达了敬意。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5 年前,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聚会在巴黎——1894 年宣布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地方——同我们一起庆祝恢 复奥林匹克运动会 20 周年。 B.虽然奥林匹克精神经历了这一切,但是,她没有恐 惧,没有成为这场劫难的牺牲品。
C.先生们:这就是我们的杰作——刚才你们还向她表 达了敬意。
第19课 奥林匹克精神
1.读准字音
劫.难(jié) 萦.绕(yínɡ) 拙.劣(zhuō) 气氛.(fēn)
阐.述(chǎn) 绚.丽(xuàn) 盎.格鲁(ànɡ)
别区.扭别.bbiièé 珍 宝藏 藏. .czàánnɡɡ 开 辟.辟 邪.pbìì
奔 投.放 奔.bbēènn 转 折.折 耗.zshhéé 气 压.压 根.儿yāyà
二、文段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奥林匹克精神逐渐为青年所崇尚。奥林匹克精神同纯粹 的竞技精神是有区别的,奥林匹克精神包括但又超越了竞技 精神。我想对这一不同之处作出详细阐述。运动员欣赏自己 作出的努力。他喜欢施加于自己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紧张 感,而且因为这种紧张感,即使他不能获胜,也会给人以胜 利在望的感觉。但这种乐趣保留在运动员内心深处,在某种 程度上只是自得其乐。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走进语言现场奥林匹克精神学案苏教版必修

《奥林匹克精神》导学案【学习目标】1、在交流表达的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
2、倾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感受演讲精品的魅力,并总结、借鉴典范演讲的经验,在历练中提高演说才能。
3、通过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诠释,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和公平竞争的意识。
【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预习】<知识链接>1、演讲稿的格式演讲稿的结构由标题、称呼和正文三部分构成。
⑴标题。
演讲稿的标题无固定格式,一般有四种类型。
①提示主题型,如《人应该有奉献精神》。
②提示内容型,如《在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上的讲话》③提出问题型,如《当代中学生应具备什么素质》④思考问题型,如《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⑵称呼。
第二行顶格写称呼加冒号,根据受听对象和演讲内容需要决定称呼。
常用“同志们:”或“朋友们:”等,也可以加定语渲染气氛,如“年轻的朋友们:”等。
⑶正文。
正文由开头语、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①开头语。
开头语的任务吸引听众、引出下文。
有六种形式:a.由背景和问候语、感谢语开始; b.概括演讲内容或揭示中心论点; c.从演讲题目谈起; d.从演讲缘由引起;e.从另件事引入正题;f.用发人深思的问题开头。
②主体。
主体即中心内容。
一般有三种类型: a.记叙性演讲稿。
以对人物事件的叙述和生活画面描述行文; b.议论性演讲稿。
以典型事例和理论为依据,用逻辑方式行为,用观点说服观众; c.抒情性演讲稿。
用热烈抒情性语言表明观点,以情感人,说服听众,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寓情于物。
③结语。
是演讲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常用总结全文,加深印象;提出希望,给人鼓舞;表示决心,誓言结束;照应题目等方法在激动人心的结语中结束全文。
演讲稿的特点⑴针对性。
演讲稿的内容是听众最关心、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表达方式也因人而易,十分注意效果。
⑵鼓动性。
演讲的目的是感动听众,说服听众,以情感人,激发共鸣,争取最佳宣传说服效果。
⑶有声性。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走进语言现场活动体验奥林匹克精神训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

奥林匹克精神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崩溃.(kuì)阐.述(chǎn)观念.(niàn)B.绚.丽(xùn)萦.绕(yíng)沃.州(wò)C.珍藏.(cáng)褐.色(hè)双臂.(bei)D.劫.难(jié)拙.劣(chuō)奠.定(diàn)项,“绚丽”的“绚”应读“xuàn”;C项,“双臂”的“臂”应读“bì”;D项,“拙劣”的“拙”应读“zhuō”。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奥运会、世界杯和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并称全球三大体育赛事,但从赛事规模和历史意义而言,奥运会无疑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
B.新西兰选手汉布林摔倒后和受伤的美国选手阿戈斯蒂诺相互搀扶走到终点,国际奥委会最终决定受予汉布林珍贵的顾拜旦奖章。
C.“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画。
D.这本《浮想联篇记单词》的创新式双重联想记忆法将篇章阅读与四级核心词汇串联起来,又将四级核心词汇与四级一般词汇串联起来。
项,“受予”应为“授予”;C项,“规画”应为“规划”;D项,“浮想联篇”应为“浮想联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两个坡,转过两道弯,眼前一下豁然开朗....,卡那斯基国家公园蓝绿色的宽阔河流从身边淌过。
B.日前,美国游泳队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选拔赛在美国奥马哈闭幕,美国游泳队在本届奥运会上的参赛阵容水落石出....。
C.军队改革必然会触碰到各种盘根错节....的利益,也可能会在“深水区”遇到种种阻挠。
但无论如何,都应该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前行。
D.根据目前的调查,是副驾驶故意导致了这场灾难。
对此,德国总理表示,我们今天得到的消息让这场悲剧变得完全不可思议....。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奥林匹克精神》教案 苏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奥林匹克精神》教案苏教版必修4顾拜旦学习目标1.理清课文的思路,用体育精神来激发自己学习、生活的激情;2.用演讲本文的方式加深理解,掌握演讲的技巧。
学习时间:1课时学习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xx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孔令辉获得冠军时忘情地亲吻胸前的国徽时,王军霞夺得金牌后激动的身披国旗绕运动场奔跑时,我们的泪也会与领奖台上以手抚着胸前国徽高唱国歌的运动员的热泪一起落下。
为了看体育比赛,我们甚至不惜守候到半夜而无怨无悔。
在半夜看比赛时,我总在想:是什么让我们“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什么“总有一种是力量让人泪流满面”。
现在我有了答案:那是一种奥林匹克精神在激励着我们,在提升着我们。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其就任宣言中指出:“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
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或许对体育来讲需要新的格言,那就是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
”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振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现代奥林匹克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
二、顾拜旦简介顾拜旦于1863年1月1日出生在一个法国贵族家庭,享有男爵爵位。
他曾获得过文学、科学和法学3个学位。
他的贵族家庭希望他进入军界、外交界或政界,但他具有的反对因循守旧的性格,从一个保皇的贵族出身而走向坚决支持新生的法兰西共和国的道路。
他立志要“把自己的名字和伟大的教育改革联系在一起”。
1870至1871年普法战争的悲剧,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心。
他坚信只有改革教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才是救国之道。
他多次到英国考察,十分推崇英国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的教育改革。
阿诺德主张“没有身体运动的教育就不能成为教育”,他的功绩在于首先把竞技运动列入学校体育课程,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刚毅、果断、尚武、勇敢、遵守纪律和公正无私等品质。
顾拜旦在1888年和1889年先后发表两篇重要论著,主张在法国学生中开展体育活动,并以体育为重点来改革教育,因此教育思想是顾拜旦体育思想的核心。
高中语文 专题4 走进语言现场 在演讲厅 奥林匹克精神课时作业 苏教必修4苏教

高中语文专题4 走进语言现场在演讲厅奥林匹克精神课时作业苏教必修4苏教奥林匹克精神一、课外阅读(XXXX·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
局部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
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燃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
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
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
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
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
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
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
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
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
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
但是,这一方案即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发动、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
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无视。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走进语言现场 不自由,毋宁死学案 苏教版必修4

不自由,毋宁死【学习目标】1、学生能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演讲训练,学会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演讲效果。
2、学生能通过训练不断提高自己演讲的能力,并在演讲中树立自信,培养自身较好的心理素质与控场能力,展现自我个性与风度和大方的仪态。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相关知识链接>1、介绍作者与背景帕特里克·亨利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上最成功的律师之一。
北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
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
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
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
17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
殖民地中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
帕特里克·亨利属于激进派人物,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
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义无反顾,登台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亨利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
这篇演说词被后人作为不朽的名篇,特别是结尾的警句“不自由,毋宁死”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重要基础夯实>字音沉湎(miǎn )缅怀(miǎn )缄口(jiān )桎梏(zhìgù)束缚(fù)镣铐(liàokào )锻造(duàn )毋宁(wú)缥缈(piāo )迄今(qì)陷阱(xiàn )同胞(bāo )【预习反馈】:请奇数学习小组分别找人朗读知识链接部分内容、请偶数学习小组请代表上黑板展示基础知识部分内容。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专题四 走进语言现场--一奥林匹克精神 课时2 .docx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分值:7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崩溃.(kuì)崭.新(zǎn)纯粹.(cuì) 阐.述(chǎn)B.角.色(jué) 悦乐.(lè)萦.绕(yínɡ) 珍藏.(cánɡ)C.诞.生(dàn) 绚.丽(xuàn)拙.劣(zhuō) 融.合(rōnɡ)D.凝.聚(nínɡ) 歧.途(qí)愚蠢.(chǔn) 复辟.(pì)2.下列各项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联邦劫难门廊含苞怒放B.严历祈求强健豁然开朗C.分配赋予祥细慷慨热情D.奠定构筑资深郝郝有名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假如我们不愿彻底放弃我们长期所从事的,曾经发誓不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决不放弃的光荣斗争的话,那么,我们________战斗!②古老的赫尔维希亚联邦最高委员会及其尊贵的主席……聚集在这里,为这次盛会________了历史性、公民精神、自然性、青春和艺术性五重声誉。
③________它事关重大,我们的辩论应该允许各抒己见。
A.必需竖立鉴于B.必须树立鉴于C.必须竖立基于D.必需树立基于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句是()A.五年前,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聚会在巴黎——1894年宣布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地方——同我们一起庆祝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20周年。
B.一支精心挑选的朝气蓬勃的体育队伍聚集在这里,为这次盛会树立了历史性,公民精神,自然性,青春和艺术性五重声誉。
C.我要向主张和解的先生请教,这些战争部署究竟意味着什么?D.顾拜旦(1863~1937),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他的演说《奥林匹克精神》收入于《中外名人演讲精粹·欧洲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K12学习】奥林匹克精神教案

奥林匹克精神教案奥林匹克精神教案设计指导思想《奥林匹克精神》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活动体验单元“走进语言现场”“在演讲厅”系列中的一篇经典演讲词。
这个板块的学习方式是活动体验,强调实践性和活动性,它的目标是希望在交流表达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能总结、借鉴典范演讲的经验,在历练中提高演说才能。
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也应该用心听。
相对于前一课《不自由,毋宁死》,《奥林匹克精神》更侧重于培养“倾听”能力。
所以为了充分体现板块教学的目标,本课教学,既不能纯粹文本鉴赏,也不能完全抛开文本组织演讲活动,教师要把握好学习材料和活动的关系,也要把握好“说”与“听”的关系。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并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以及体会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并在体会的基础上进行演讲实践。
教学目标1. 了解并体会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2.通过“倾听”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善于倾听”,筛选提取信息。
3.感受演讲精品的魅力,并组织学生能针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演讲训练,提高演讲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在倾听中抓主要信息2.学生演讲活动的参与,并对其演讲实践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指导,提高其演讲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播放“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
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同学们,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北京XX奥运画面依旧宛若眼前,从这首歌中,你能听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是的,听出梦想,听出呼唤,听出感动,听出温馨,其实都是听出一种精神力量的感召。
这种精神,就是“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倡的“奥林匹克精神”。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瑞士的洛桑金色演讲厅,走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和他的《奥林匹克精神》。
二、学会倾听演讲要应该用心去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的内容。
推选一位同学,以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奥林匹克精神》的第12段,其他同学对照ppt上显示的问题,倾听并作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林匹克精神》导学案【学习目标】1、在交流表达的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
2、倾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感受演讲精品的魅力,并总结、借鉴典范演讲的经验,在历练中提高演说才能。
3、通过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诠释,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和公平竞争的意识。
【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预习】<知识链接>1、演讲稿的格式演讲稿的结构由标题、称呼和正文三部分构成。
⑴标题。
演讲稿的标题无固定格式,一般有四种类型。
①提示主题型,如《人应该有奉献精神》。
②提示内容型,如《在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上的讲话》③提出问题型,如《当代中学生应具备什么素质》④思考问题型,如《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⑵称呼。
第二行顶格写称呼加冒号,根据受听对象和演讲内容需要决定称呼。
常用“同志们:”或“朋友们:”等,也可以加定语渲染气氛,如“年轻的朋友们:”等。
⑶正文。
正文由开头语、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①开头语。
开头语的任务吸引听众、引出下文。
有六种形式:a.由背景和问候语、感谢语开始; b.概括演讲内容或揭示中心论点; c.从演讲题目谈起; d.从演讲缘由引起;e.从另件事引入正题;f.用发人深思的问题开头。
②主体。
主体即中心内容。
一般有三种类型: a.记叙性演讲稿。
以对人物事件的叙述和生活画面描述行文; b.议论性演讲稿。
以典型事例和理论为依据,用逻辑方式行为,用观点说服观众; c.抒情性演讲稿。
用热烈抒情性语言表明观点,以情感人,说服听众,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寓情于物。
③结语。
是演讲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常用总结全文,加深印象;提出希望,给人鼓舞;表示决心,誓言结束;照应题目等方法在激动人心的结语中结束全文。
演讲稿的特点⑴针对性。
演讲稿的内容是听众最关心、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表达方式也因人而易,十分注意效果。
⑵鼓动性。
演讲的目的是感动听众,说服听众,以情感人,激发共鸣,争取最佳宣传说服效果。
⑶有声性。
演讲稿要能将无声文字通过演讲者声情并茂的演讲变为有声语言。
要好说、好听、好懂、好记,写得琅琅上口,讲得悦耳动听,通俗易懂,明白如画,幽默风趣。
<基础知识夯实>1、字音崩溃(kuì)纯粹(cuì)阐(chǒn)述萦(yíng)绕绚(xuòn)丽歧(qí)途束缚(fù)严峻(jùn)黄褐(hè)色沉甸甸(diōn)2.词语解释萦绕:萦回。
崇尚:尊重,推崇。
肤浅:常识浅,理解不深。
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预习反馈】请奇数学习小组分别找人朗读知识小贴士部分内容、请偶数学习小组请代表上黑板展示基础知识部分内容。
【合作探究】(小组分工,协作探讨,积极展示):一、所有小组推选出四位同学,分别以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有关段落1-2、3、4-5、6-7。
二、演讲目的就是说服听众。
本文是如何增强说服力的,请总结几点经验?(提示:可结合演讲词中的关键词、句子、画面感、情感进行讨论)预设:1、顾拜旦对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背景、目前任务有相当深刻的理解,所以能高屋建瓴、言简意赅的加以表述;2、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有独到深刻的见解,所以能够用形象化的优美的语言加以详细阐述。
“当这种悦乐为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为带圆柱行门廊的体育馆所珍藏时,该是何等情景呢?”“我觉得又一次目睹她由含苞而怒放”“即将破晓的黎明是暴风雨过后的那种黎明”“待到日近中天时,阳光会普照大地”“黄褐色的玉米又将沉甸甸地压在收获者的双臂”等语句,形象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人称,我,我们,你们,面对面的真情告白。
4、呼告,排比。
5、真诚的语气,绅士的风度,对奥林匹克的热情。
6、抑扬顿挫的语气、充满激情的语调、和肢体语言。
7、独特的奥运情结,乐观的展望。
8、更重要的是演讲的话题——奥林匹克精神——牵动着听众的心。
(此点如学生答不能注意到,将以补充的形式出现)三、《奥林匹克精神》是在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80多年前对现代奥运精神的展望,是一篇旨在表达见解的演讲。
请就文本分析:文中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提示:1、如果只有少数人关心它的话,我们的事业将一事无成但今天则不然,需要怀有共同兴趣的大众。
2、虽然奥林匹克精神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利,甚至也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是,奥林匹克精神将依然为人类所需要)预设:顾拜旦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奥林匹克精神使人养成镇静和自信的品德,包括并超越了竞技精神,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属于大众的。
四、延伸拓展奥运百年奥林匹克精神增添了哪些更丰富的内涵?预设:参与、竞争、团结、公正、友谊、奋斗等。
五、深入探究豁然开朗的前景证明,一个崭新的重要角色正等待着她。
奥运扮演着怎样“一个崭新的重要角色”?预设:1、在过去几千年里,正是这一迷人的梦想使世界凝聚在一起。
2、面对一个需要整顿的全新世界,人类必须吸收古代留传下来的全部力量构筑未来。
奥林匹克精神是这种力量之一。
3、但待到日近中天时,阳光会普照大地。
黄褐色的玉米又将沉甸甸地压在收获者的双臂上。
4、奥运五环的涵义:包容,共赢。
【当堂检测】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逝世1937年9月2日,皮埃尔•德•顾拜旦逝世。
这位个子矮小、蓄着八字胡的贵族后裔,将他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奥林匹克事业,是当之无愧的“奥林匹克之父”。
顾拜旦1863年出生在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
顾拜旦青年时代正是普法战争之后,法国战败了,全国笼罩在灰暗忧郁的气氛中,各界都在探讨振兴国家之途。
当时英国的体育教育比较先进,顾拜旦多次到英国考察。
他认为:要使法国摆脱色当的阴影,应该走“体育兴国”之路,“让怯懦的、封闭的年轻人进行体育锻炼,学会冒险、懂得超越”。
但是,顾拜旦的主张在保守的教育界无法实施,就在他遇到重重阻力的时候,从北欧国家和英国吹来了一股复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之风,在这些国家,一批以大学教授为主体的知识分子,模仿古代奥运会的形式,组织了一些将体育和文化结合起来的、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运动会或体育联欢节。
1875—1881年,德国考古工作者成功地挖掘了奥林匹亚遗址,这项考古成就轰动欧美,为复兴奥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顾拜旦决定改变方向,从复兴奥运入手,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
1894年6月16日,首次“国际体育教育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大学召开。
顾拜旦起草了开幕词,致词说:“体育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一种必需品。
在友好的竞技中使各民族更加接近,这就是奥林匹克竞赛。
我们将在何时、何地举办我们时代的奥运会呢?”古塞尔的发言一结束,大厅里就奏响《阿波罗颂》,曲子是两年前在希腊德尔斐阿波罗废墟上发现的,神殿的墙上刻有《阿波罗颂》的音符。
开幕词是个试探气球,值得庆幸的是,它没有遭到反对。
6月23日是大会闭幕日,顾拜旦为之顽强奋斗多年、几经挫折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来自欧美13个国家的79名代表一致通过了决议,复兴古代奥运会,每隔4年举办一次奥运会。
大会还选出了由15人组成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希腊人德米特留斯•维凯拉斯任主席,顾拜旦担任秘书长。
大会结束时,顾拜旦作了题目为《世界青年人的典礼》的演讲,他充满激情地说:“让我们输出我们的跑步的、击剑的运动员吧,我相信这就是未来世界的自由贸易”,“和平事业将因此增加一个新的、更强有力支柱”。
1894年6月23日,这一天作为国际奥委会的诞生日和奥运复兴日载入史册。
巴黎大会后,顾拜旦为筹备首届现代奥运会而奔走。
雅典获得主办权后,因财政困难无法开展筹备工作。
顾拜旦赶赴雅典,说服国王乔治一世采取紧急财政措施支持奥运,同时在全国开展捐款活动。
希腊终于克服重重困难,于1896年4月6日在雅典大理石体育场举办了首届现代奥运会。
首届奥运会后,顾拜旦接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初期的奥运会还没有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运动盛会,参赛选手少,成绩平平,新闻界反应冷淡。
这促使顾拜旦对奥林匹克运动进行深入的思考,他的“奥运思想”在这一阶段渐趋成熟。
顾拜旦起草了国际奥委会章程,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哲学基础、教育和美学意义,他从一开始就规定了国际奥委会的独立自主性和中立性。
他奠定的理论基础,使得奥林匹克运动经受住了百年风雨的考验,发展成为一个持久的青年运动与和平运动。
顾拜旦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五环旗是他设计的,运动员誓言是他起草的;他赋予奥运火炬崭新的时代意义,他主张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自由超越的领域”……法国一位神学院院长为本校体育协会写下了“更快、更高、更强”的题辞,顾拜旦极其欣赏这句话,经他传播,这句题辞深入人心,成为奥运格言,而它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体育范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奥林匹克运动陷于停顿,国际奥委会从巴黎迁往洛桑。
战后,顾拜旦卖掉巴黎的旧宅,定居洛桑。
这时,顾拜旦在经济上陷入困境。
他继承的财产有55万金法郎(当时一个金法郎值322毫黄金),这笔钱财,一半无偿地用于奥林匹克事业,另一半在战争中被交易所吞噬。
顾拜旦靠着友人的资助才在洛桑定居下来。
1925年6月4日,在国际奥委会布拉格大会上,62岁的顾拜旦正式宣布辞职。
奥委会授予他终身名誉主席的称号,同时规定,不再把这个称号授给顾拜旦之后的任何人。
史学家们认为,顾拜旦引退的意义,是一个“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高尚举动”。
一战后,奥林匹克走向成熟,几十年的奋斗有了回报,顾拜旦的声誉如日中天,而他却在事业成功之时退出奥运舞台,从绚丽归于平淡,专心著书立说。
在日内瓦美丽的湖光山色之间,顾拜旦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三年,1937年9月2日,他在湖边散步时,因心脏病突发跌倒在地,匆匆离开人世,顾拜旦去世后,遗体安葬在洛桑市郊的公墓里,根据他的遗愿,他的心脏于1938年移葬到奥林匹亚。
在奥林匹亚国际奥委会所属的“奥林匹克学院”里,青青的草坪上,有一块洁白的大理石顾拜旦纪念碑,碑的下半部分是空心的,顾拜旦的那颗永远追求的心,充满博爱的心,而今在那里安详休眠。
1.根据上下文,说出成语“如日中天”在文中的含义。
2.“史学家们认为,顾拜旦引退的意义,是一个“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高尚举动””这句话在文章中的含义。
3.你认为顾拜旦获得成功的原因有那些?8.(1)略(2)顾拜旦引退时,奥林匹克已走向成熟,几十年的奋斗有了回报,他的声誉如日中天,而他却在事业成功之时退出奥运舞台,从绚丽归于平淡,专心著书立说。
(3)永远追求充满博爱适时抓住机会,不断创造机会【课后作业】完成配套的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