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整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整理

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整理一、字音字形冉有(rǎn)颛臾(zhuān yú)社稷(jì)焉用彼相(xiàng)虎兕(sì)出于柙(xiá)毁于椟中(dú)固而近于费(bì)萧墙(xiāo)弃甲曳(yè)兵谷不可胜食(shēng)庠(xiánɡ)序孝悌(tì)数罟(cù gǔ)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饿莩(piǎo)悼词(dào)纷繁芜杂(wú)豁(huò)然开朗拂(fú)去衷心(zhōng)卓有成效(zhuó)嫉恨(jí)诽谤(fěi bàng)诅咒(zǔ)污蔑(miè)枷锁(jiā)束缚(shù fù)蜕变(tuì)义愤填膺(yīng)猖獗(chānɡ jué)白雪皑皑(ái)险巇(xī)踬踣(zhì bó)菁(jīnɡ)华浩气四塞(sāi)蛰居(zhé)沟壑(hè)肇(zhào)造一抔(póu)土湮(yān)没编纂(zuǎn)乞丐(ɡài)杌陧(wù niè)勖(xù)勉汗涔涔(cén)半晌(shǎng)笞(chī)刑垂头耷(dā)脑腋(yè)下蜷(quán)缩抽搐(chù)恫吓(dòng hè)黝(yǒu)黑虫豸(zhì)黯(àn)淡嘶哑(sī yǎ)砌成(qì)缄(jiān)默咆哮(páo xiào)跛(bǒ)脚脸颊(jiá)迸出(bèng)引擎(qínɡ)恻隐(cè)捻(niǎn)子噙(qín)泪缭(liáo)绕瞎掰(bāi)搭讪(shàn)狂吠(fèi)推搡(sǎnɡ)搪(tánɡ)瓷不屑(xiè)鱼凫(fú)石栈(zhàn)猿猱(náo)扪参(mén shēn)巉(chán)岩湍(tuān)急喧豗(huī)砯(pīnɡ)崖崔嵬(cuī wéi)吮血(shǔn)咨嗟(zījiē)峥嵘(zhēng róng)夔(kuí)州铮(zhēng)铮然悯(mǐn)默商贾(gǔ)恬(tián)静迁谪(zhé)浔(xún)阳荻(dí)花萧瑟(sè)霓(ní)裳画舫(fǎnɡ)虾蟆(há má)篦子(bì)钿(diàn)嘲哳(zhāo zhā)呕哑(ōu yā)雕阑(lán)玉砌(qì)槛(jiàn)菊愁烟谙(ān)熟彩笺(jiān)凝噎(yē)暮霭(ǎi)剑戟(jǐ)胜饯(jiàn)翼轸(zhěn)云销雨霁(jì)睇眄(dì miǎn)捧袂(mèi)瓯越(ōu)潦水(lǎo)簪笏(zān hù)桑梓(zǐ)台隍(huáng)舸舰(gě)帝阍(hūn)叨陪鲤对(tāo)懿范(yì)彭蠡(lǐ)遄飞(chuán)筵(yán)席萧飒(sà)毛骨悚(sǒnɡ)然砭(biān)人肌骨栗冽(lì liè)丰草绿褥(rù)烟霏云敛(liǎn)陷阱(xiànjǐng)桎梏(zhìgù)铿锵(kēng qiāng)萦绕(yíng)缴械(xiè)镣铐(liào)缄口不语(jiān)迄今(qì)沉湎(miǎn)轻侮(wǔ)拙劣(zhuō liè)绚丽(xuàn)兢(jīng)兢业业赡养(shàn)遛(liù)鸟融洽(qià)空巢(cháo)行囊(náng)蔓延(màn)轩昂(xuān áng)软肋(ruǎn lèi)来龙去脉(mài)潜规则(qián)薄弱(bó ruò)茕(qióng)茕孑(jié)立命运多舛(chuǎn)荫翳(yì)愧怍(zuò)二、词语部分社稷:“社”指神土,“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苏教版语文高中必修四基础知识梳理

苏教版语文高中必修四基础知识梳理

苏教版语文高中必修四基础知识梳理一、注音社稷( ) 饿莩( ) 庠序( ) 孝悌( ) 数罟( ) 论语( ) 虎兕( ) 畜牧( ) 牲畜( ) 丧事( ) 丧命( ) 嫉恨( ) 邮戳( ) 坠落( ) 堕落( ) 后嗣( ) 墓碣( ) 诽谤( ) 抹杀( ) 抹布( ) 诅咒( ) 咀嚼( ) 磐石( ) 气氛( ) 勖勉( ) 履行( ) 侈谈( ) 削弱( ) 削皮( ) 弯曲( ) 歌曲( ) 曲线( ) 束缚( ) 给予( ) 给以( ) 祈祷( ) 猖獗( ) 兑现( ) 菁华( ) 蛰伏( ) 沟壑( ) 一抔( ) 杌陧( ) 塞责( ) 乘机( ) 传记( ) 踬踣( ) 镣铐( ) 编纂( ) 篡改( ) 湮没( ) 缄默( ) 疏浚( ) 勾当( ) 马厩( ) 规矩( ) 伺候( ) 侍候( ) 亲戚( ) 笞刑( ) 忐忑( ) 菲薄( ) 抽搐( ) 蜷缩( ) 镂刻( ) 牛虻( ) 黝黑( ) 离间( ) 哄笑( ) 虫豸( ) 缜密( ) 炽热( ) 窟窿( ) 迸出( ) 创伤( ) 果脯( ) 耷拉( ) 箴言( ) 恫吓( ) 模糊( ) 遒劲( ) 弹劾( ) 蜷缩( ) 跛脚( ) 噩梦( ) 厄运( ) 恻隐( ) 荷枪( ) 濒临( ) 诀窍( ) 笼络( ) 炮制( ) 挑拨( ) 逮捕( ) 逮老鼠( )一沓( ) 铁镐( ) 引擎( ) 即使( ) 腋下( ) 脊背( ) 似的( ) 怜悯( ) 提供( ) 扫帚( ) 憎恨( ) 犄角( ) 掎角( ) 惩罚( ) 脸颊( ) 捻动( ) 镌刻( ) 噙满( ) 女佣( ) 搭讪( ) 狂吠( ) 颤抖( ) 呵斥( ) 吆喝( ) 濒临( ) 搪瓷( ) 推搡( ) 烟囱( ) 模板( ) 攫取( ) 昏厥( ) 信笺( ) 隐晦( ) 抚恤( ) 累赘( ) 连累( ) 哽噎( ) 暮霭( ) 木槛( ) 猿猱( ) 吮吸( ) 崔嵬( ) 号召( ) 江渚( ) 尽快( ) 鬓角( ) 砧板( ) 塞外( ) 青冢( ) 朔漠( ) 万壑( ) 贾人( ) 悯然( ) 迁谪( ) 幽咽( ) 帛( ) 红绡( ) 呕哑( ) 间隙( )转徙( ) 琵琶( ) 华山( ) 阜盛( ) 和煦( ) 李煜( ) 茶几( ) 似的( ) 似乎( ) 不谙( ) 门槛( ) 尽管( ) 暮霭( ) 和蔼( ) 落枕( ) 罗绮( ) 桑梓( ) 懿范( ) 彭蠡( ) 舸舰( ) 簪笏( ) 联袂( ) 骖騑( ) 针砭( ) 戕害( ) 悚然( ) 栗冽( ) 寂寥( ) 呼号( ) 杀戮( ) 邮戳( ) 槁木( ) 沉湎( ) 铿锵( ) 毋宁( )桎梏( ) 薄荷( ) 筵席( ) 纤细( ) 纤绳( ) 赊欠( ) 弱冠( )缥缈( ) 缄口( ) 缴械( ) 镣铐( ) 侮辱( ) 赋予( ) 蒙骗( )禁受( ) 拙劣( ) 迄今( ) 祈求( ) 束缚( ) 萦绕( ) 盎然( )角色( ) 宝藏( ) 胳臂( ) 臂膀( ) 砥砺( ) 同胞( ) 模式( )模样( ) 思量( ) 不屑( ) 直率( ) 校对( ) 阴霾( ) 奶酪( )肖像( ) 繁衍( ) 泡桐( ) 拮据( ) 联袂( ) 感喟( ) 唠叨( )融洽( ) 累赘( ) 狭隘( ) 眺望( ) 船舶( ) 撩水( ) 嵯峨( )溜达( ) 空白( ) 衷心( ) 点缀( ) 辍学( ) 畏葸( ) 珍馐( )应用( ) 萎缩( ) 半晌( ) 炽热( ) 江堤( ) 间或( ) 吮血( )栈道( ) 咨嗟( ) 怆然( ) 戍边( ) 戊戌( ) 缜密( ) 鞭挞( )媲美( ) 伶俜( ) 潦水( ) 筵席( ) 相称( ) 讥诮( ) 胆怯( )粗犷( ) 剔除( ) 兴奋( ) 壮硕( ) 昭示( ) 处理( ) 拎包( )什刹海( )刽子手( ) 汗涔涔( ) 诲人不倦( ) 弃甲曳兵( )卓有成效( ) 不可估量( ) 义愤填膺( ) 命途多舛( ) 雕阑玉砌( )浅尝辄止( ) 前仆后继( ) 委曲求全( ) 白头偕老( ) 虚与委蛇( )称心如意( ) 销声匿迹( ) 豁然开朗( ) 一笑了之( )二、改正错别字干弋( ) 木渎( ) 粟子( ) 遗撼( ) 震憾( ) 烟蒂( ) 盅惑( )沮咒( ) 肤浅( ) 菲谤( ) 编缉( ) 贤慧( ) 暮蔼( ) 奥悔( )飞弛( ) 测隐( ) 编篡( ) 苍桑( ) 惊愕( ) 苍桑( ) 峥荣( )荟粹( ) 精萃( ) 蛊惑( ) 桎告( ) 铿将( ) 砥厉( ) 鉴名( )祟拜( ) 帐簿( ) 捍然( ) 差峨( ) 颁布( ) 瞻养( ) 厮杀( )威协( ) 溜鸟( ) 淘太( ) 讫今( ) 收迄( ) 验讫( ) 夜霄( )云宵( ) 崔嵬( ) 详和( ) 攀缘( ) 鉴署( ) 辐度( ) 海蛰( )暗然神伤( ) 再接再励( ) 不可思异( ) 再接再厉( ) 相形见拙( )巍峨( ) 磐石( ) 邮戮( ) 渎罪( ) 义愤填赝( ) 针贬时弊( )缔听( ) 菁华( ) 撕打( ) 惊蜇( ) 坐收鱼利( ) 积毁消骨( )鞭苔( ) 昧心( ) 脉博( ) 赌搏( ) 良晨美景( ) 变换莫测( )干躁( ) 急燥( ) 惊愕( ) 幅射( ) 关怀倍至( ) 浅尝则止( )帐篷( ) 煤碳( ) 鬼计( ) 刀诅( ) 弊帚自珍( ) 雷霆万均( )咀咒( ) 和霭( ) 绝窍( ) 葱笼( ) 哀声叹气( ) 震聋发聩( )赊帐( ) 勘探( ) 鞠躬尽粹( ) 好高骛远( )提心掉胆( ) 吊以轻心( ) 冒味( ) 纹身( ) 趋之若骛( ) 金榜提名( )略见一班( ) 兴高彩烈( ) 渲泄( ) 须臾( ) 虚无漂缈( ) 朝气篷勃( )轻歌慢舞( ) 相辅相承( ) 陷井( ) 沉缅( ) 翻云复雨( ) 迫不急待( )世外桃园( ) 人才倍出( ) 缅怀( ) 僚铐( ) 节风沐雨( ) 走头无路( )三、重点成语总结。

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

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

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廉颇蔺相如传记》知识点概括通假字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以得。

“予”通“与”,赐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质”通“锧”,砧板。

3.可予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

“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5.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观察。

7.设九宾礼于廷。

“宾”通“傧”,古代指接引来宾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何尝有坚明拘束者也。

“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商议之。

“孰”通“熟”,认真。

10.为一击缶。

“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 , 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一词多义于①君幸于赵王 ( 介词,被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 连词,同 )见①徒见欺 ( 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 ( 动词,接见 )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 名作动,布置住宿)②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款待来宾的馆舍)负①秦贪,负其强 ( 仰仗,依靠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失期不偿城(违反)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肩负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 )使①秦昭王闻之,令人遗赵王书( 派)②其人猛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使臣 )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介绍,延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 ( 牵,拉 ; 这里引申为调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徒①秦城恐不可以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只,只可是 )幸①大王亦幸赦臣 ( 幸亏,幸亏 )②而君幸于赵王 ( 被 ...宠幸)③则幸得脱矣 ( 侥幸 )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用以,用来 )⑤吾所认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尔后私仇也 ( 由于 ) ⑥传以示佳人及左右 ( 连词,连结“传”与“示” ) 欢①逆强秦之欢 ( 欢心 )②绝秦赵之欢 ( 交情 )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册曰( 回头 )②顾吾念之 ( 不过 )③顾野有麦场 ( 《狼》 )( 周围看 )④念父亲母亲,顾老婆 ( 《报任安书》 )( 顾惜,怜悯 )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为学》 )( 反而 )必①其必定不敢留君( 必定,必定 )②王必无人 ( 假如 )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就 )②因来宾至蔺相如门赔罪(经过)③不如因此厚待之( 趁此,由此 )传①廉颇蔺相如传记( 一种文体 )②舍相如广成传 ( 传舍,旅馆 )③传以示佳人及左右( 传达 )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歌颂)从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随从)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遵从)乃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居然)②乃前曰 ( 于是,就 )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才)孰①唯大王与群臣孰商议之 ( 同“熟”,认真 )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谁,哪一个 )闻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有名 )②寡人窃闻赵王好音( 听闻 )二、古今异义①拜为上卿 ( 拜:古义指授与官职; 委任。

(完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整理

(完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整理

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整理一、字音字形谙(ān)熟彩笺(jiān)画舫(fǎnɡ)叨陪鲤对(tāo)篦子(bì)筵(yán)席愧怍(zuò)砭(biān)人肌骨嫉恨(jí)翼轸(zhěn)踬踣(zhì bó)潜规则(qián)舸舰(gě)胜饯(jiàn)菁(jīnɡ)华浩气四塞(sāi)勖(xù)勉湍(tuān)急杌陧(wù niè)一抔(póu)土剑戟(jǐ)笞(chī)刑黝(yǒu)黑睇眄(dì miǎn)彭蠡(lǐ)脸颊(jiá)捻(niǎn)子呕哑(ōu yā)凝噎(yē)悯(mǐn)默栗冽(lì liè)丰草绿褥(rù)荫翳(yì)桎梏(zhìgù)狗彘(zhì)之畜(xù)虾蟆(há má)推搡(sǎnɡ)台隍(huáng)嘲哳(zhāo zhā)帝阍(hūn)遄飞(chuán)数罟(cù gǔ)云销雨霁(jì)夔(kuí)州编纂(zuǎn)簪笏(hù)险巇(xī)二、词语部分社稷:“社”指神土,“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豁然开朗:指顿时现出宽敞明亮的境界。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义愤填膺(yīnɡ):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

膺,胸。

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

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息,呼吸时进出的气。

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

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复习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复习
阐述(chǎn
qì péng bó) 凯旋(kǎi xuán) 崇拜(chóng bài) 相提并论(xiāng tí bìng lùn) 不屑一顾(bù xiè yī gù) 扬眉吐气(yáng méi tǔ qì) 弘扬(hóng yáng)
朝气蓬勃(zhāo
rèn ér jiě) 支撑(zhī chēng) 执着(zhí zhuó) 兢兢业业 (jīng jīng yè yè) 犹豫(yóu yù) 残酷(cán kù) 赡养(shàn yǎng) 传授(chuán shòu) 天伦之乐(tiān lún zhī lè)
13、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我对于国家,尽心尽力了。
14、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邻国的老百姓没有变少,我的老百姓没有增 多,什么原因呢? 15、王好战,请以战喻。 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用打仗来打个比方。

1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认真地办好学校教育,用孝敬父母、尊敬兄 长的道理反复教导老百姓。 1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背着顶着东西 了。
即使凭善于为游侠作传的司马迁
10、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 权宪法, 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 之者(定语后置) 我在三十年前就倡导的、即先烈们 不惜牺牲生命来争取的 三民主义、 五权宪法,
11、踬踣者屡(定语后置)
遭遇多次挫折
12、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状语后置) 拿他编辑的《黄花岗烈士事略》向我 索求序文。
坚忍不拔(jiān
镣铐(liào
kào) 歧视(qí ) shì 枷锁(jiā suǒ) 压榨(yā zhà)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 缔造(dì zào) 猖獗(chāng jué) 义愤填膺(yì fèn tián yīng) 心急如焚(xīn jí rǘ fén)

苏教版必修四知识点

苏教版必修四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学案复习篇目:《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黄花冈烈士事略序》《秋声赋》复习目标: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背诵、默写文中重点语段、语句能通过积累归纳文言文基本阅读技巧高考热点:近几年高考题目常出现的是对本册文言虚词的考查诵读经典《论语》名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论语•子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基础梳理(一)、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勿” 不要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通“敛”收敛,积蓄4、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道路5、三十年所主唱“唱”通“倡”6、忽奔腾而砰湃“砰”通“澎”(二)、古今异义:1有国有家者(国:古义指诸侯统治的地方、家古义指大夫统治的地方。

今义指国家和家庭)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古义是采取军事行动;今义是有事情)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古义是把...当做;今义是认为)4、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

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5、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

凶,谷物收成不好,今常指人暴躁,心肠狠。

)6、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

今常用于对方。

例如:“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

)7、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

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8、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

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9、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词。

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

)10、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

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11、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今常用义是保养身体。

)12、王无罪岁(无罪,不要归咎;今常用义是没有犯罪)13、满清末造(造:古义时代,今义制造,创造)14、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寿:古义长存,今义活的岁数大)15、是谓天地之义气(义气:古义有天地尊严正义之气,今义为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16、金铁皆鸣(金铁:古义是兵器,今义指金属名)(三)、实词积累:为:①语气词,呢例:何以伐为②动词,担任例: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③动词,成为例:后世必为子孙忧④介词,替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相:①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例:则将焉用彼相矣②动词,辅佐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过:①动词,责备例:无乃尔是过与②形容词,错误例:且尔言过矣③名词,过错例:是谁之过与且:①而且例:且在邦域之中矣②况且例:且尔言过矣安:①形容词,安定例:不患贫而患不安②使动用法,使…… 安定例:既来之,则安之凶:(1)不吉祥,不幸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2)庄稼收成不好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3)凶残、残暴攘除奸凶(《出师表》)(4)恐惧而喧嚷骚动敌入而凶(《国语》)(由于敌人入侵因恐惧而喧嚷骚动)察:(1)观察、仔细看徐而察之(《石钟山记》)(2)考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3)考察后推荐察臣孝廉(《陈情表》)(4)明智、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兵(1)兵器、武器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2)军事、战争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3)军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廉颇蔺相如列传》)(4)士兵可汗大点兵(《木兰诗》)直(1)与“弯”相对木受绳则直(《劝学》)(2)正确的、正直的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指南录〉后序》)(3)面对、遇到与单于相直(《汉书》) (与单于相面对)(4)价值,后写作“值”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5)副词,仅,只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6)副词,径直、一直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信陵君窃符救赵》)(7)副词,竟然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数Shù(1)数目、数量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2)几,几个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3)命运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六国论》)Cù(4)密,与“疏”相对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Shǔ(5)计算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uò(6)屡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王:1、然而不王者(称王wang4;名作动)2、梁惠王曰(君王wang2;名词)食:1、谷不可胜食也(吃;动词)2、狗彘食人食(食物;名词)时:1、不违农时(季节;名词)2、无失其时(机会、时机;名词)(四)虚词积累于: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2、寡人之于国也(对;介词)3、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在;介词)以:1、请以战喻(用;介词)2、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3、以时入山林(按照;介词)4、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5、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认为;动词)之:1、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2、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3、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4、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然:1、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2、填然鼓之(地、…的样子)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然而、但是)4、赵太后曰:“然”(对的、认为…对的)则:1、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2、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却)(五)、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1、填然鼓之鼓:打鼓2、树之以桑树:种植3、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4、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5、王无罪岁罪:归罪6、虽以史迁之善转游侠传:为····立传7、春生秋实实:结果实8、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名作动,找借口动词作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活着的人,死:死去的人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谨:认真从事使动用法1、既来之,则安之来、安:使动用法,使……来,使……安2、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使动用法,使……来,3、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使….迁移4、直可惊天地泣鬼神惊:使···惊动泣:使···哭泣5、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光大:使····光大(六)、特殊句式: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状语后置季氏将于颛臾有事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状语后置虎兕于柙出,龟玉于椟3、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语后置而于邦内谋动干戈5、是谁之过与判断句6、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7、何以伐为宾语前置8、申之以孝悌之义树之以桑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状语后置句9、未之有也宾语前置10、非我也岁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判断句11、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被动句12、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定语后置句13、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定语后置句(七)、固定句式:1、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恐怕……吧2、何以伐为何(以)……为=为什么……呢?(表反问)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罢了,那还是……4、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有的….5、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与……有什么不同呢?能力提升文言文翻译口诀文言翻译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整理【文学体裁知识】1.序:有两种,一是书序,如《<指南录>后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二是古代文人分别各以诗文相赠,是为赠序,如《滕王阁序》。

2.疏:古代大臣向皇帝分条陈述事情、发表观点的文体,相当于“表”,如《谏太宗十思疏》。

3.碑记:刻在死者墓碑上介绍、颂扬死者的文字,相当于“墓志铭”,偏重议论,如《五人墓碑记》4.楚辞体:又称“骚体”,屈原首创,多用“兮”字,句式可长可短,抒情自由,多用“香草美人”比喻明君、贤臣。

5.赋:古代一种介于韵文(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如《赤壁赋》(宋·苏轼)、《阿房宫赋》(唐·杜牧)、《秋声赋》(宋·欧阳修)6.骈文,起于汉魏,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以四字与六字相间定句,故又称“四六文”。

7.中国古代诗歌分古体诗和近体诗。

近体诗格律严格,有绝句和律诗两种,各有五言和七言。

律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标题带有“歌、行、引、吟”等字眼的大多为古体诗,如《琵琶行》《游子吟》。

8.词,产生于隋唐,又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盛行于两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等,豪放派代表: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

词按结构又可分成:小令(只有一阕,没有上下阕,58字以内),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是长调。

9.戏剧,是一种综合多种艺术的舞台艺术,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按照结构繁简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照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矛盾冲突的结局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与课文有关的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外国作家作品】【作者常识整理】1.《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2.屈原, 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楚辞”创立者和代表作家。

高一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整理

高一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整理

高一语文必修四语言基础复习资料编校雍斌一、字音、字形颛臾..zhuān yú社稷.jì粟.sù米狗彘.zhì庠.xiánɡ序孝悌.tì繁芜.wú丛杂嫉.jí恨诬蔑..wū miâ诽谤..fěi bànɡ煎熬.áo 枷.jiā锁萎.wěi缩空.kōnɡ头支票奢侈.chǐ磐.pán石蜕.tuì变弥.mí漫后嗣.sì猖獗..chānɡ juã山洼.wā虎兕.sì白雪皑皑..ái 赎.shú罪险巇.xī踬踣..zhì bï菁.jīnɡ华浩气四塞.sāi俨.然yǎn沟壑.hâ一抔.pïu土湮.yān没编纂.zuǎn 肇.zhào造乞丐.ɡài 炽.chì热杌陧..wù niâ勖.xù勉汗涔.涔cãn笞.chī刑粗糙.cāo镂.lîu刻垂头耷.dā脑腋.yâ下蜷.quán缩抽搐.chù黝.yǒu黑虫豸.zhì黯.àn淡嘶哑..páo xiào 跛.bǒ脚..sī yǎ缄.jiān默咆哮脸颊.jiá引擎.qínɡ捻.niǎn子噙.qín泪叼.diāo着缭.liáo绕瞎掰.bāi搭讪.shàn狂吠.fâi濒.bīn临推搡.sǎnɡ搪.tánɡ瓷栈.zhàn道猿猱.náo巉.chán岩湍.tuān急喧豗.huī砯.pīnɡ崖峥嵘..zhēnɡ rïnɡ崔嵬.wãi吮.shǔn吸鬓.bìn角夔.kuí州悯.mǐn默恬.tián静迁谪.zhã浔.xún阳荻.dí花萧瑟.sâ霓.ní裳嘈.cáo杂金帛.bï画舫.fǎnɡ篦.bì子红绡.xiāo呕哑嘲哳....ōu yā zhāo zhā迷惘.wǎnɡ雕阑.lán玉砌.qì信笺.jiān凝噎.yē谙.ān熟剑戟.jǐ轸.zhěn懿.yì德排闼.tà骖騑..dì miǎn 酌zhuï酒玉簪.zān筵yán席桑梓.zǐ柙.xiá..cān fēi纡.yū回睇眄联袂.mâi 鸾.luán凤铮.zhēnɡ铮铁骨萧飒.sà毛骨悚.sǒnɡ然针砭.biān时弊绿缛.rù戕.qiānɡ害桎梏..zhìɡù陷阱.jǐnɡ机械.xiâ萦.yínɡ绕绚.xuàn丽拙劣.liâ褐.hâ色赡.shàn养蔓.màn延阻梗.ɡěnɡ不可估量.liánɡ畜chù生huō豁口诅.咒zǔ镣.铐liào谛.听dì畜豁狙.击jū燎.原liáo /火急火燎.liǎo 畜养xù huî豁然咀.嚼 jǔ潦.倒liáo /潦.水lǎo 缔.造dì蛆.虫qū撩.liáo拨/撩.人liāo杀戮.lù旋风xuàn拜谒.yâ伺候cì菲薄fěi 黄花岗ɡānɡ旋墓碣.jiã伺菲岗盖戳.chuō 旋转xuán遏.制â伺机而动sì芳菲fēi岗位ɡǎnɡ胸脯pú挣扎zhá哄堂大笑hōnɡ倾轧yà恫吓dînɡ脯扎驻扎zhā哄起哄hînɡ轧轧帐ɡá恫果脯fǔ一扎花zā哄骗hǒnɡ轧钢zhá恫瘝在抱tōnɡ泡桐树pāo 涨潮zhǎnɡ遂心suì铁镐ɡǎo 成沓钱dá泡涨遂镐沓泡沫pào涨得通红zhànɡ半身不遂s uí镐京hào纷至沓来tà赚钱zh uàn露面露丑露脸露马脚lîu 大大咧咧liē颤栗zhàn 赚露咧颤赚人zuàn崭露头脚露骨露水lù咧嘴liě颤抖chàn荷花hã和蔼.ǎi 弹壳kã商贾ɡǔ幽咽yâ荷壳贾咽咽喉yān 荷枪实弹hâ雾霭.ǎi 金蝉脱壳qiào贾雨村jiǎ下咽yàn槛菊愁烟jiàn唠叨dāo 缄.默jiān沉湎.miǎn 溜.达liū槛叨门槛kǎn 叨陪鲤对tāo 箴.言zhēn 缅.怀miǎn 遛.鸟liù蛰.zhã伏哽.咽ɡěnɡ瞻.仰zhān谙.熟ān犄.jī角万马齐喑.yīn 蜇.zhē人如鲠.在喉ɡěnɡ襜.帷暂驻chān黯.淡àn掎.角之势jǐ画舫.fǎnɡ空洞kōnɡ塞子sāi 湍.急tuān峥.嵘zhēnɡ空塞敷衍塞责sâ遄.chuán铁骨铮.铮zhēnɡ教坊.fānɡ/牌坊.作坊.fánɡ空白kînɡ塞外风光sài 惴惴..不安zh uì铮亮zhânɡ揣.测chǎi 挣.扎zhēnɡ弱冠ɡuàn喘.息chuǎn 诤.友zhânɡ冠冠冕堂皇ɡuān二、成俗语1.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整理一、字音字形谙(ān)熟彩笺(jiān)画舫(fǎnɡ)叨陪鲤对(tāo)篦子(bì)筵(yán)席愧怍(zuò)砭(biān)人肌骨嫉恨(jí)翼轸(zhěn)踬踣(zhì bó)潜规则(qián)舸舰(gě)胜饯(jiàn)菁(jīnɡ)华浩气四塞(sāi)勖(xù)勉湍(tuān)急杌陧(wù niè)一抔(póu)土剑戟(jǐ)笞(chī)刑黝(yǒu)黑睇眄(dì miǎn)彭蠡(lǐ)脸颊(jiá)捻(niǎn)子呕哑(ōu yā)凝噎(yē)悯(mǐn)默栗冽(lì liè)丰草绿褥(rù)荫翳(yì)桎梏(zhìgù)狗彘(zhì)之畜(xù)虾蟆(há má)推搡(sǎnɡ)台隍(huáng)嘲哳(zhāo zhā)帝阍(hūn)遄飞(chuán)数罟(cù gǔ)云销雨霁(jì)夔(kuí)州编纂(zuǎn)簪笏(hù)险巇(xī)二、词语部分社稷:“社”指神土,“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豁然开朗:指顿时现出宽敞明亮的境界。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义愤填膺(yīnɡ):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

膺,胸。

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

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息,呼吸时进出的气。

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

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

荒烟蔓草:蔓生的草难于彻底铲除。

比喻恶势力一经滋长,就难于消灭。

蔓草,蔓延生长的草。

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

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

荷枪实弹:扛着枪,上了子弹。

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投入战斗。

荷,扛。

扪参历井:(1)唐李白《蜀道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参、井,皆星宿名,分别为蜀秦分野。

谓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

后因以“扪参历井”形容山势高峻,道路险阻。

(2)形容世路艰难。

呕哑嘲哳:形容声音嘈杂零乱。

雕栏玉砌:形容富丽的建筑物。

雕,雕绘;栏,栏杆;砌,石阶。

物华天宝: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

人杰地灵: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杰,杰出;灵,好。

钟鸣鼎食:击钟列鼎而食。

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

命途多舛(chuǎn):形容在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屡遭磨难。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

穷且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

穷,穷困;益,更加。

东隅:日出之处。

指早晨,引申为青春年少。

桑榆:日落之处。

指傍晚,引申为年老迟暮。

叨陪鲤对:是受人宴请的客气话。

叨,谦词,受到(好处);陪,奉陪。

衔枚疾走:形容夜晚秘密急行军。

衔,用嘴含;枚,像筷子的东西,两头有带,可系于颈上;疾走,快走。

毋宁:不如。

诉诸:告诉给……听,指利用。

缄口不语: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缄,封闭。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充,塞住。

迎刃而解: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

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兢兢业业:形容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有心无力:有愿望和打算,但没有力量付诸实现。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表示做得妥当。

非议,责备,批评。

千锤百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

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优胜劣败:指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力强的保存下来,适应力差的被淘汰。

这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基本论点。

雷霆万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霆,急雨;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四、中心内容及写作技巧11、《琵琶行》:《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大名篇。

诗歌前有小序,交代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背景。

诗歌第一部分写浔阳江头夜送客,遇见琵琶女,欣赏她高超的琵琶演奏艺术,并了解她的身世遭遇。

第二部分诗人由此联想自己被贬谪的遭遇。

末尾再听琵琶的无限感伤。

描写音乐一节,极有层次展现乐章过程(由低到高),又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将抽象的声音具体、形象、生动表达。

12、《锦瑟》:李商隐特定的身世(晚唐动乱昏暗的政治、“牛李党争”夹缝下的“牺牲品”、怀才不遇、身处下层)使他的一些诗歌表达隐晦曲折,有不少的“无题”诗(朦胧诗)。

本诗也属于“无题”诗(一类直接标为“无题”,一类以首句开头两字为题),关于此诗的主旨,自宋以来有几十种说法,课文练习中归纳为主要的两种:“爱情悼亡”与“自伤身世”。

由于我国诗歌有比兴寄托传统,有些诗带有不确定性,理解可以多样,因此,可以作多种理解与分析。

14、《蝶恋花》:晏殊词清新蕴藉,耐人寻味。

由于我国诗歌比兴传统及不确定性,这种深挚执着的情感也可引申出许多含义(如对某一理想的追求等)。

王国维就把它当作“治学三境界”的第一个阶段。

16、《声声慢》:这是李清照后期词的代表作。

李清照因金兵占领山东,避难至南方,国破家亡夫死,晚年生活凄凉。

18、《秋声赋》: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秋声”,刻画肃杀悲凉的秋景,论述秋的象征及意义,表达厌倦仕宦、不愿争名夺利、自然闲适的人生态度。

这也是作者对当时官场争斗、宦海风波的感慨。

文章首先总写“秋声”,与童子对答,引出主体部分,接着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从秋之色、容、气、意等不同角度写秋色,再从秋对万物的摧杀写秋声,并引申到秋的象征意义。

第三部分由此抒发人生感慨。

五、文本选萃1、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点拨:(1)在其位,谋其职;(2)人贵有自知之明。

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点拨:(1)公平、公正方能立国;(2)安定、团结才有国家的兴旺发达。

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点拨:(1)遵循规律——我们别无选择;(2)舍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3)坚持可持续发展。

4、辛亥三月十九日革命党人围攻两广督署,革命党七十二名精英慷慨就义,损失可谓惨重。

但此次战斗唤醒了国人的斗争意识,让国人从沉默中苏醒起来,睁开双眼开始呐喊。

点拨:(1)战斗是打破黑暗的最佳途径;(2)生命的价值因为坚毅不屈而显得壮烈而崇高;(3)时代需要呐喊者的声音。

6、三十年后侍萍意外地遇到当年抛弃自己的周朴园。

对侍萍的突然到来,周朴园始而骇,中而疑,继而“喜”,而后……点拨:(1)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2)异化的爱情缺乏真淳与温暖;(3)伪善的人性常曝光于瞬间。

7、当周朴园质问侍萍是谁指使她来时,侍萍满含悲愤地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点拨:看不到事情的本质,往往无法认识到戕害自己的凶手究竟是谁。

8、三十年来侍萍忍辱负重,带着孩子四处求生,改嫁、劳作填满了她生活的边边角角。

三十年如一日,贫困成为她最忠实的伴侣。

面对周朴园开出的支票,侍萍没有接纳,而是满含悲愤地撕掉。

点拨:(1)“忍”字已经深深地烙在中国百姓的心灵深处;(2)屈辱无法用金钱衡量;(3)尊严无价。

1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点拨:(1)以情观物,物皆著我色彩;(2)大自然的轮回与人生的过往何其相似。

12、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白居易《琵琶行》点拨:(1)青春不可虚掷,人生应当自重;(2)人情冷漠是社会的悲剧。

1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点拨:(1)发自肺腑的情感常常稍纵即逝;(2)情感的脉搏由自己把握。

15、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点拨:(1)自古便有兴亡更替;(2)种因得果,早知现在,何必当初;(3)人总有自己最合适的位置;(4)一味的愁怨无法改变败落的结局;(5)记忆因为刻骨而铭心。

16、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点拨:(1)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2)没有知音的日子,即使有良辰美景,也是寂寞的;(3)狂醉不是正视潦倒生活的最佳方式;(4)志存高远天地宽。

17、(徐孺下陈蕃之榻)据《后汉书·徐稚传》,东汉名士一代儒宗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宾客,唯隐士徐稚来访时,才设一睡榻,徐稚去后又悬置起来。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点拨:(1)知音难觅;(2)人生得一知己足矣;(3)礼贤下士才能人尽其才。

18、(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溟),南冥者,天池也。

”《山海经·神异经》:“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

”点拨:宇宙浩瀚,人生渺小。

19、(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载,贾谊贬谪长沙四年后,汉帝曾召他回长安,在宣室中问以鬼神之事。

而大多数人怀念朝廷却不得召见,效忠皇帝却不得见用。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身历文、景、武帝三朝,一直只做到郎官,至武帝时,有人举荐了他,可是他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多仗,威名远扬,匈奴望风而逃,称之为“飞将军”。

然而李广没有能够裂土封侯,引来史家一片惋惜,民间无数惆怅。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贾谊18岁就以文才著称,20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

汉文帝对贾谊的才能颇为赏识,拟任贾谊为公卿。

然而,朝中的那些公卿王侯对贾生并不宽容,在文帝面前毁谤贾谊“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文帝只得把他贬为长沙王太傅。

后转任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堕马而死,贾谊自恨失职,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汉章帝时,梁鸿因去看望好友高恢,经过京城,作了一首《五噫歌》,大意是:登上高高的北芒山,俯览脚下的帝京城,宫室是多么崔嵬,老百姓的辛勤劳苦,却远远没有尽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