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颂
红旗颂音乐鉴赏

红旗颂音乐鉴赏
红旗颂,又称“红旗歌”,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首抒情歌曲,它的歌词表达出中国人民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精神。
红旗颂的作曲者是李政道,他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大师,他的作品在中国和世界上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红旗颂的旋律、和弦和节奏都很优美,充满动感,整首歌曲以C小调为基调,以6/8拍子为节拍,缓慢而深沉的旋律中带有温暖的氛围,使人不禁流泪。
歌曲用两个主要的和声来表达红旗下勇士们奋斗的精神,歌词充满了对共产主义的热爱,引人深思。
通过音乐和歌词,红旗颂向人们表达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愿景,给人们以力量,给人们以希望。
歌曲所传达的信息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之情、家园之美和国家的力量。
红旗颂的音乐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共产主义的热爱和信念,使人们深刻理解了红旗下勇士们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所奋斗的精神。
红旗颂的音乐鉴赏,给人们以深刻的视觉和情感上的感受。
在音乐鉴赏中,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红旗颂的旋律、和弦、节拍和歌词,以及它所表达的信息。
从细节上看,红旗颂的旋律极具冲击力,和弦也充满动感,而歌词
则丰富多彩,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爱国主义的火热,了解到中国人民的信念和拼搏精神。
红旗颂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首象征中国人民对共产主义热爱和信念的歌曲。
人们可以通过聆听红旗颂来深刻理解中国人民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精神,从中感受到爱国主义的火热,并将这份热爱带入自己的生活。
《红旗颂》作品鉴赏及表达情感

《红旗颂》作品鉴赏及表达情感《红旗颂》是毛泽东同志于1942年6月15日创作的一首诗歌。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表达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崇高,以及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支持。
通过对这首诗的鉴赏和分析,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道路和精神,以及人民对党的深厚感情。
首先,这首诗的整体结构是由若干个韵诗组成。
韵诗是一种既有音韵美感又易于传唱的诗体形式,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这种独特的诗体形式使得《红旗颂》在朗诵和演唱时更加动听激昂,有利于加深人们对其中蕴含的情感的领悟。
其次,这首诗通过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成长壮大的历程。
诗中描绘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时刻高悬在各个重要历史时刻,如描绘了党成立时的破晓、红军长征时的飞驰、红色中国的崛起等,这些场景都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激起人们对革命历史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此外,这首诗还表达了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和无比热爱。
诗中提到了“红旗在颤抖”,表明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支持和热情。
这首诗借助红旗作为象征中国共产党的意象,将人民对党的情感与红旗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了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和热爱。
最后,这首诗还表达了人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追求和信念。
诗中提到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表明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崛起在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统治下的苦难和屈辱中,但党的出现使得人们看到了曙光和希望。
这种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追求和信念一直贯穿整个诗篇,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
总之,《红旗颂》是一首充满豪情和力量的诗歌,以独特的诗体形式、鲜明的意象和抒发人民感情的文字描绘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意义。
通过对这首诗的鉴赏和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道路和精神,以及人民对党的深厚感情。
[课程]民族管弦乐《红旗颂》赏析
![[课程]民族管弦乐《红旗颂》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4b103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d.png)
民族管弦乐《红旗颂》赏析《红旗颂》在艺术形式、曲式结构、和声运用、旋律色彩、节奏把握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独特性,都更加有力地表现了音乐主题,更加深入地展现了音乐的思想内涵,实现了艺术形式与宏大深邃思想主题的完美结合,把中国管弦音乐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思想内涵上,它以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博大的民族主义情怀、火热的革命主义激情。
本文深入分析该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重要启示,这对繁荣和发展中国民族管弦音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引言《红旗颂》系中国著名作曲家吕其明于1965年创作的经典管弦乐曲。
作品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与交响乐曲的表现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展现和服务重大历史题材,取得了巨大成功。
其艺术价值,首先表现在艺术形式创新上,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运用、旋律色彩、节奏把握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独特性,都更加有力地表现了音乐主题,更加深入地展现了音乐的思想内涵。
其次,表现在艺术创作模式上,《红旗颂》第一次成功把重大历史题材运用到管弦乐曲中,不仅开创了中国管弦乐曲创作的新境界,也为音乐艺术表现重大历史题材提供了有益的模式和思考,使交响乐曲、管弦乐曲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音乐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的完美融合,拓展了重大革命历史的音乐表现形式,丰富和发展了管弦乐曲的创作题材。
再次,表现在艺术创作风格上,《红旗颂》把外国交响乐等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乐器结合,挖掘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内涵与精髓,无论是音乐内涵还是表现形式,都充分展示了民族风格、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这些成功之处都显示了《红旗颂》不朽的艺术价值。
二背景与内涵1 时代背景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的重大事件。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独立和解放。
此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全面建设,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和繁荣景象。
红旗颂(管弦乐序曲)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深情无限的赞美 激情澎湃, 峥嵘岁月 气势磅礴, 强劲有力
2、《红旗颂》的曲式结构?
引子 —— 呈示部 —— 连接部 —— 展开部 —— 再现部 —— 尾声
A
B A'
拓展:
根据前面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音乐的分析,同 学们在改变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元素上,自主创作 新的音乐。
问题: 1、这段音乐是由哪个部分的音乐演变而来? 重复了几次? 2、这段音乐发生怎样的变化?
展开部:
号角又响了,中间部分的颂歌主题变成了铿锵有力的进行曲, 人群如潮,红旗似海,仿佛看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自强 不息、战斗不止的雄壮步伐以及高举红旗奋勇前进的豪迈气概。
问题:
1、这段音乐是由哪个部分的音乐演变而来?
然后由圆号加以重复:
由乐队的低音乐器以浑厚的音响从低音区奏出国歌 第一句的旋律,与紧接着的呈示部旋律相衔接:
呈示部:由弦乐器奏出辉煌、抒情的红旗颂歌主题。
问题:1、聆听这段音乐时你的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 2、这一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不同之处?
(两次)
主题重复时提高大二度在D调上奏出, 并加入了木管组乐器,音色更丰润。
重复了几次?
主题音乐 两次
2、这段音乐发生怎样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节奏、速度、 力度方面
内容 音色 节奏 速度
呈示部
弦乐 辉煌、抒情
中速稍慢
展开部
乐队 紧凑 中速,节奏变了,情绪也随之变化了。
再现部:
这是主题的再现部分。音乐又重新回到C大调,木 管与弦乐再一次奏响红旗颂歌主题。气势磅礴的乐 曲表现了亿万人民在这历史性的时刻, 尽情歌颂的情怀,人们尽情歌颂伟大 的祖国,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诗朗诵《红旗颂》六篇

诗朗诵《红旗颂》六篇【篇1】诗朗诵《红旗颂》有一页历史,照亮了黑暗的岁月;有一页历史,在我们心上铭刻。
这一天,镰刀和铁锤,组成图案的旗帜在迎风飘拂;这一天,呻吟在水火中的灵魂,有了太阳的照射。
从此,这一把镰刀呼啸着,要割断旧世界的一切枷锁;从此,这一把铁锤呐喊着,要砸碎一个旧的岁月!于是,南方的甘蔗林,变成刀枪,抵御外敌侵略;于是,北方的青纱帐,变成墓穴,埋葬旧世界的罪孽!中国,有了这面旗帜的指引,从此走出了漫漫长夜;人民,有了这面旗帜的指引,从此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从此,我们的祖国,不再四分五裂;从此,我们的民族,不再任人掳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声音响彻大江南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声音响彻三山五岳……是党的旗帜指引,我们才战胜风浪,驶过漩涡;是党的旗帜指引,我们才走进丽日蓝天、满园春色……在党的旗帜下,我们紧密团结:如钢似铁;在党的旗帜下,我们昂首挺胸:如松似柏。
难忘__那些岁月,中国遭受十年浩劫,是党举起红驿先锋加油站党旗拨乱反正,填平路上沟壑,砍断绊脚藤葛……中国敞开明亮的窗户,让世界走进我们的视野;祖国欢呼一个春天的来临,让拂面的春风吹沸我们的热血。
我们是祖国新的一代,我们有蓬勃的青春和热血。
立于三尺讲台无怨无悔,演绎人生的辉煌伟业。
我们会缅怀过去,牢记先辈沉甸甸的嘱托;我们会面向未来,为党旗续写新的一页。
我们不会浑浑噩噩,在皮转椅上打发岁月;我们会把心的琴键擦得锃亮,把生命的音符弹得更富声色……号角嘹亮,鼓声激越,看!一代新人将在党旗下集结;放心吧,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一代新人在接受您庄严的检阅! 【篇2】诗朗诵《红旗颂》如果不是那一面高举的红旗怎会有今天壮丽锦绣的山河如果不是那一点燎原的星火怎会有今天幸福安康的生活如果不是那一种坚韧的信仰怎会有今天光辉灿烂的中国红色的七月我们用如潮的红旗盛装天地间一片神奇的土地红色的七月我们用如火的激情高唱世纪里一首不朽的赞歌红色的七月我们用深情的笔墨书写100年一段艰辛的历程岁月的风尘掩盖不住你永远青春的容貌历史的长河沉淀不去你奋斗过的业绩开拓者与后来人都抱着一个光辉的信仰——中国共产党艰难岁月里你是一团不灭的火把希望播撒在心灵和平年代中你是一盏长明的灯引导前行的步伐于是这一首赞歌为你唱了100年都没唱够于是被你点亮的心灯要用燃烧的生命照亮红色的中国【篇3】诗朗诵《红旗颂》是你钢铁的意志,是你有力的臂膀举起祖国的彩虹,把幸福的曙光捧到了人民心中。
红旗颂朗诵稿原文《红旗颂》朗诵词

红旗颂朗诵稿原文《红旗颂》朗诵词红旗颂朗诵稿原文《红旗颂》朗诵词透过历史的眼眸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在黄河壶口的惊涛里我们听到一种经久不息的激情在珠穆朗玛峰的雪海中我们凝视一种千年未变的真纯在秦兵马佣的坑道里我们感悟一种雄浑与深沉啊,祖国你就是脚下这片土地曾经是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山河曾经是秦汉雄风大唐屹立的巨人曾经是八国洗劫岗楼林立的疮痍曾经是赤地千里吃糠咽菜的土地你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热土啊你是生我养我的母亲透过历史的眼眸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在南湖荡漾的波光中我们看到一个巨人的诞生一把镰刀呼啸着要割断旧世界的一切枷锁一把铁锤呐喊着要砸出一个新中国的黎明看,井冈山上满山的红杜鹃啊是一个令楚辞离骚惊叹的篇章听,南昌上空清脆的枪声是一种令青铜秦佣凝望的神韵长江,赋予我力量,让我长大黄河,赋予我智慧,让我成熟长城泰山,赋予我伟岸的身躯赋予我无限的力量让我把黑暗的世界一扫光在祖国母亲那温暖的怀抱里我学会了如何面对艰难和艰难是祖国母亲那坚实的臂膀将我托起就像腾飞的蛟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啊,祖国你就是这样伟大你用乳汁养育了千千万万英雄的儿女你用汗水浇灌了这富饶的土地你用勤劳培养了我们坚定的信念你用呐喊宣布了旧时代的灭亡你是我们生命永不停息的动力你是儿女们远航归来的避风港透过历史的眼眸我们站在未来的彼岸回望在妈祖庙袅袅的香火里我们听到了《七子之歌》在吟唱在淡水湾湛蓝的海水中我们闻到了紫荆花的芬芳在世纪坛宏伟的造型里我们感受到了新世纪的脚步正铿锵春天,正迈者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它让乡村披上绿的盛装山绿了,水也绿了空气中都有一丝丝的春意在飘荡它让城市披上了绿的盛装树木葱翠,遍地花香就连我们的歌声中也有许多的青春旋律在回响祖国的春天正在把民族复兴的大门打开祖国的春天正在把唤醒酣睡的号角吹响祖国的春天让乡村披绿,让城市喧闹祖国的春天啊你正敞开胸襟接纳着儿女们驿动的青春和坚定的信念这是一个承前起后的时代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创新,与时俱进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我们肩负沉甸甸的嘱托]我们憧憬夸姣的未来祖国在花海中前行我们吹起号角敲响锣鼓祖国在春风中前行我们把祝福写在脸上把期盼写在心里祖国在新世纪的大道上前行我们用歌声串成一颗颗星星穿过时空的隧道将它挂在天空愿您每时每刻都能听到儿女们的心声祖国啊,我们伟大的母亲您向新世纪走来又大踏步地走向属于您的明天祝福你啊,祖国您的人民祝福您红旗颂朗诵稿原文《红旗颂》朗诵词第一乐章梦幻长夜漫漫,风雨如晦。
红旗颂的评价

红旗颂的评价《红旗颂》是一首描绘中国革命历史的传世佳作,由民间艺人杨洪基演唱。
这首歌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英勇斗争和无私奉献精神,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敬意。
以下将从音乐性、艺术性和历史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评述。
首先,从音乐性上看,《红旗颂》以饱满激昂的旋律和激情四溢的演唱,勾起了人们对革命斗争的热血澎湃之情。
歌曲中运用了大量的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打造出壮阔的氛围,合唱部分的编排使整首歌曲更加庄重肃穆。
曲调婉转动人,旋律优美易记,尤其是那首扣人心弦的主旋律,能够深深打动人们的心灵。
其次,从艺术性的角度考察,《红旗颂》的歌词充满力量和激情,深情而有力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程。
歌词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革命先烈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正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同时,歌词中融入了大量的象征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描绘红旗、红军、艰苦环境等,使得整个歌曲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感。
最后,从历史意义方面来看,《红旗颂》作为一首纪念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丰功伟绩的歌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首歌曲把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和革命历程传递给了后代,激励着人们在追求自由平等、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道路上不懈努力。
它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缩影,代表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和伟大胜利的象征,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总之,《红旗颂》以其激情洋溢的音乐性、卓越的艺术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它不仅让人们回顾起革命斗争的艰辛与伟大,更唤起了大家对前辈们的敬意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歌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并成为了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代表着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更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历史和时代精神的缩影。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首歌曲中蕴含的革命意义和奋斗精神,传承下去,让红旗在中国大地上永远飘扬!。
湘教版音乐九下《红旗颂》PPT教学课件

乐曲结构
4、低音响起,如同黑暗年代的白色恐怖,好似 告别,哀婉而缠绵,最后小号想起,催促革 命者上路。 5、主题一以交响曲风格的再现,描写了一个轰 轰烈烈、前赴后继的战争场面,最后是红旗 插上山顶胜利和夹道欢迎场面,两遍。 6、主题一再现 7、主题一、二,以复调的形式出现,进一步表 现在红旗下复杂的心情。 8、尾声:引子再现,表示新中国的不可动摇。
观看油画《开国大典》,请你谈谈 听后的感受。
பைடு நூலகம்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思是:时间像江河东流入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悲伤、后悔。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2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意思是: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放任自流。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朱熹小简》 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意思是: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领会了。出自《三国志•魏书》。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意思是:读书多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出自(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意思是:没有才,宏伟的志向就不能实现;不学习,就不能成大才。出自6(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 6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不学习便无法增长才于,没有志向就难于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出自《诸葛亮集•诫子书》。 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意思是;下决心学习,连吃饭也忘记了;有所心得便高兴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逼近了。出自《论语•述而》。 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办事果断,没有后患。出自《尚书•周官》。 9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意思是:积累许许多多的财富,不如学习一种小小的技术。出自《颜氏家训•勉学》。 10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意思是:人的立志,语言忠实是它的根本;修养自已的品德,应以行动为先。出自(唐)吴叔达《言行相顾》。 1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只有徒叹奈何了。出自(宋)岳飞《满江红》。 12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 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问,都是由于他有志气;没有志气的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13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比喻知识、业绩都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长期积累、创造而成功的。出自(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14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1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蒿不可放缓。 意思是:作学问就象撑着逆水的船,连一蒿也不能放松。比喻学习不要自满,要坚持有恒。 16 为学须先立志。 意思是:作学问首先应当立志。出自〈朱熹语录〉 17 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意思是: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就怕不能持之以恒;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就怕自己不照着做。出自 〈薛方山记述•上篇〉 18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意思是:学习要树立大志,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学习要有勇气,缺乏勇气,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懂了,没有学到的东西会以为已经学到。出自《近思录集注》卷二。 19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意思是:学识不广博,就不能得其要领;志向不笃诚,就不能努力去做。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20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意思是: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总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出自《格言联壁•学问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旗颂》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红旗颂
科目音乐教学对象初二课时 1
提供者单位
一、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
1)通过欣赏气势宏伟的交响诗巨作《红旗颂》,能根据听乐体验,畅谈自己的听后感。
2)在欣赏的过程中,尝试引导学生发现《红旗颂》这首乐曲的基本结构,了解作曲家吕其明。
3)能认真聆听交响诗《红旗颂》,熟悉作品的音乐主题,能演唱为《红旗颂》音乐主题填词的歌曲。
过程与方法
从讨论音乐标题切入,通过讨论“红旗颂”这一标题,想象音乐的特点导入乐曲,聆听、感受、分析音乐结构,并通过学唱以音乐主题填词的歌曲,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唱以《红旗颂》音乐主题填词的歌曲,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情绪,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湖南湘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华夏乐章(二)》——第2课时《红旗颂》,其主要欣赏内容为交响诗《红旗颂》,并辅助于为《红旗颂》音乐主题填词的歌曲学唱。
《红旗颂》这部作品在中国广为流传,是我国交响音乐中的经典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与民族特色。
是由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交响诗,《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年10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
同样,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三、学情分析
1)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情感易激发,所以对新体裁音乐作品的学习应该蛮有兴趣。
——平时教学中观察和了解2)学生在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学唱环节应该问题不大。
——平时教学中观察和了解3)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初步尝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平时课堂教学活动设计4)对不同体裁乐曲的聆听,能随乐哼唱主题,并能运用适当的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平时教学中观察和了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从讨论音乐标题切入,通过讨论“红旗颂”这一标题,想象音乐的特点导入乐曲,学生进行聆听、感受、分析音乐结构,视唱音乐主题、学唱音乐主题填词的歌曲,进一步感受音乐情绪。
创设以听赏、感受、合作、探究、综合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感受民族的交响音乐,从而走进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欣赏交响诗《红旗颂》,能简单分析音乐的主奏乐器、结构、感受音乐情绪;学唱《红旗颂》音乐主题填词的歌曲。
难点: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情绪,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交谈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红旗颂》,你们从标题上是怎么理解的?
师:歌颂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诗歌、散文、歌曲等等,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用音乐手段歌颂红旗。
当我们仰望五星红旗时,自然就会想起一首庄严的歌,大家能说出是什么歌吗?生:歌颂红旗
生:国歌
通过对国旗国歌
的交流,激发学生的爱
国之情,为之后的欣赏
奠定基础。
二、新课教学
(一)、初听全曲(听辨曲中熟悉的音
调)
(二)、分段赏析
1、引子部分
提问:
a、谈谈听后的内心感受。
b、主奏乐器出自那个乐器组?
c、尾部出现的曲调是那首歌的音调吗?生:听赏、动作示意
生:激动自豪
* 音乐气势恢宏,让人欣赏完内心
情不自禁的激动澎湃,为伟大的祖
国感到自豪!
生:铜管乐器组
生:《国歌》
* 引子部分以国歌为素材,主要表
现了新中国即将成立,全国各族人
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接开国
大典。
完整的聆听音乐作品,
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
能力。
分段赏析,深层次
的感受理解音乐。
2、呈示部分
提问:
a、音乐情绪有了怎样的变化?强弱对比明显吗?
b、有一段宽广的旋律,反复出现在音乐中,大家能哼唱出来吗?
(2)试唱音乐主题I的片段旋律,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3、中间部分【展开部】
提问:
a、音乐的节奏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b、哪一种节奏型让你印象深刻?
c、为什么要出现三连音的急速进行呢?
* 体验三连音的连续急速进行的音乐情绪!
4、再现部分
提问:
a、这段音乐与前面的那个部分的音乐一样?生:讨论作答
* 该乐段在弦乐组的主奏下,加上铜管的配合,使乐段显得光辉明亮,强弱对比鲜明。
生:哼唱
* 这一段旋律就是主题音乐《歌颂红旗》。
生:有感情的跟琴学唱主题I。
生:讨论回答
* 节奏由呈示部的颂歌节奏改变成为进行曲节奏。
生:三连音的连续急速进行
生:三连音的连续急速进行,富于动感的节奏巧妙地模仿了在五星红旗指引下,时代前进的步伐坚定豪迈。
生:师生手敲课桌模拟三连音连续急进
生:聆听作答
* 与呈示部音乐一样
【曲式结构】带再现的三部曲式:a+b+a’
b、你还听到了哪些熟悉的音调出现在音乐中?
* 学唱《红旗颂》音乐主题填词的歌曲生:《东方红》《国际歌》《国歌》
* 在东方红的音调出现后,歌颂祖国、歌颂党让音乐出现高潮。
尾声出现的国歌音调,仿佛让人们奔向共产主义美好的明天!
(1)聆听音乐
(2)教师教唱
(3)学生跟琴慢唱
(4)处理音乐情绪
明朗、自豪的、庄严、宏伟
三、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交响诗《红旗颂》
实习了他的主题音乐,从中体会了相同
的旋律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奏,会产
生不同的效果,歌曲的演唱跟加深了我
们队主题音乐的理解、感受。
今后,当
我们再次听到这首乐曲时,你一定会倍
感亲切。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指标评价要点分值得分学习方式1、能与同学合作分享,乐于表现,合作方式多样。
2、能自信地参与表现,课堂气氛活而不乱,能在学习过程中
对音乐作品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3、能完整地参与表演作品,并能参与自评、互评,有流程性
检测和评价。
6
学习状态“看、唱、听、赏、表”五个要素适时动静转换,课堂呈现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活跃,情绪饱满
2
学习效果1、学生积极参与表现,演唱自如,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2、各环节教学任务完成较好,师生合作愉悦、和谐。
2
八、板书设计
红旗颂
一、课前自主学习,了解交响诗。
二、交响诗《红旗颂》
整体感受——初听全曲
分段聆听——乐曲赏析结构: A + B + A/
完整欣赏——思考总结
学唱音乐主题填词的歌曲——体会音乐的情绪、情感和意境。
三、融入:《东方红》《国际歌》《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