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分子问题
陈寅恪对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

陈寅恪对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刘克敌)| [<<][>>]内容提要陈寅恪终其一生,始终关注中国知识分子问题。
在这方面他最主要的观点是坚持知识分子的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为此他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其一贯擅长的比较方法对一系列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进行了独到的分析研究。
陈寅恪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不仅与一定的社会历史状况有关,也与其所承继的精神资源有关。
为此他十分强调家族渊源、师承关系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并认为陶渊明所以超出“竹林七贤”,就在于他并不满足于消极世,而是力创新自然说,为后世文人提供了据以安身立命的思想基础。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分子遭深重苦难,人格受到空前屈辱,皆由于在新时代中未能好这一问题。
所以王国维只有自杀,而除极少数人外的中国知识分子只有走向悲剧。
关键词陈寅恪知识分子中国文化一1927年王国维自沉后,陈寅恪在撰写的一系列纪念性诗文中多次提及屈原。
也许作如此类比并不恰当,但显然陈寅恪所强调的是他们内在的一致,即都是基于对现实的绝望和信念的破灭,至于导致他们自之具体直接的原因,陈寅恪认为是不必过分看重的。
在希腊神话中也有一个俄底浦斯被放逐的故事,后人据此写成同名悲剧,其直面人生的冷酷与命运的无常使它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以至俄底浦斯在西方文化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母题而被经久不衰的研究。
相比之下,我们对于屈原和王国维又写过什么?不错,曾经有过一部关于屈原的现代话剧,但剧中的屈原却是一个被人为拨高和庸俗实用化的所谓进步文人,那不是历史上的屈原,也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屈原。
相对于俄底浦斯对冷酷命运的一次次反抗,屈原虽然也有过“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态,却并未真正清醒到去追问一切的程度,对于造成其悲剧的,他无法找到正确的答案,忠君思想的深刻烙印妨碍了他对自我独立价值的确认和思考,惟有发几句牢骚而已,屈原始终没有想通和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他是什么人?在那个时代他的位置如果不在宫迁又能在哪里?也即除了忠君之外,一旦不被信任,他还有何中可做?他回答不出,只有自杀。
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第36卷第9期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V o l 36N o 9㊀2020年9月J o u r n a l o f J i l i nE n g i n e e r i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S e p.2020收稿日期:2020G05G21作者简介:付博婷(1996G),女,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通讯作者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付博婷,刘晓霞∗(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118)[摘㊀要]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是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工作.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也是民主党派㊁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相对集中的地方.为建设高水平的大学,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高校在吸引人才㊁创新知识㊁建设学科和传播思想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必须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重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新方法㊁新途径,必将推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取得进步.[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中图分类号]G 641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G9042(2020)09G0004G03㊀㊀我国的党外知识分子是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包括加入各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和没有加入任何党派的无党派知识分子.目前,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国知识分子队伍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党外知识分子为对象开展的一系列统一战线工作.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他们在知识创新㊁人才培养㊁学科建设㊁文化传播和思想交流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及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对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提出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 ,并把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 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和优势,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开始关注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所有制改变导致社会阶层发生了变化.新阶层的思想观念与以往的阶层相比,大不相同.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而且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其特点与非高校党外群体有很大的不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㊁广泛的社会联系㊁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在传播知识㊁维护国家统一㊁促进社会发展和振兴教育事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出了问题,就会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为重要.二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内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㊁思想教育㊁道德教育㊁法律和纪律教育㊁心理教育等.(一)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指导内容是政治教育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政治教育包括党的基本理论㊁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等.教育首先要体现政治的高度,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对象是广大师生,其工作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要传播与国家政治方向一致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见解.这种政治教育必须贯穿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全过程,保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根本内容是思想教育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思想教育包括科第36卷㊀第9期付博婷等: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学的世界观㊁人生观㊁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教育,科学精神教育与创新精神教育等.高校的知识分子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的世界观㊁人生观㊁价值观,这些不仅为他们提供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也会对他们服务的对象产生重要影响.(三)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基础内容是道德教育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道德修养不仅决定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这一群体的整体素质,也影响其服务对象.人如果缺乏社会主义道德修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会使理想信念动摇和思想混乱.道德教育能够让人形成良好的德育素质,这也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重点.(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保障力量是法律和纪律教育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是有法律和纪律保障.无论是政治教育㊁思想教育还是德育教育,都离不开法律㊁纪律的保障.法律和纪律教育能够维护政治原则,实现政治理想,有利于实施道德教育.(五)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前提是心理教育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不仅是政治工作,也涉及心理认同,涉及人的认知㊁情感㊁意志和信念.在其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和统合作用的是人的心理状况,它决定着人是否认同和接受这种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品质会推动统战工作顺利进行.总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内容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共同构成稳定㊁合理的体系,在统战工作的实践中发挥着整体功效.三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一)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成员思想状况更加复杂1.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成员的价值取向呈现 多样性 ,其功利主义倾向更加明显.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 君子不言利 和 重义轻利 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欲望大大增强,承认知识的商品价值和社会价值,希望脑力劳动者取得更高的收益,并从事科研之外的第二㊁第三职业.此外,一些归国留学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知较为模糊.2.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成员的行为规范出现 随意性 .据了解,一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要求更多的 公平 ,并且个人奉献的较少,希望有更多利于自身发展的捷径,而不注重奋斗.他们更多地强调客观性,而不是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制度是统一战线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载体,是促进高校统一战线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重要保证.由于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基础不同,因此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体系与制度也有所不同.高校重大决策通报与意见征求,本应在决策前征求党外人士的意见,但实际上并未很好地落实.在大多数情况下, 征求 这一环节被 通报 和 通气 所取代.另外,高校统战部门在选拔和检查党外行政人员方面参与程度很低.这些既不利于高校统一战线部门履行工作职能,也不利于党外知识分子顺利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三)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缺乏有效监管当前,党和政府机关及高校越来越重视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党外知识分子仍然没有法定的团体,只有一个党外知识分子的自治组织 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以下简称 知联会 ),以及根据其职业或兴趣加入的各种学会㊁协会等社会组织.知联会是在中央的呼吁下成立的,成立的时间较短,所有工作都处于探索阶段,组织的职能相对单一,没有针对性的发展计划,组织建设相对僵化,对党外知识分子缺乏监管.但是,专门负责党外知识分子管理和服务的各级统一战线部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从未制定有操作性及制度性的系统的监管机制与政策.在工作中,存在保守派思想,监管松懈,方式老套,无法应对突发事件和党外知识分子存在的问题等.四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不够不断加强和深入理论学习是思想建设的必然选择,但是党外知识分子在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还远远不够,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习的理论体系不高㊁不够深入等.当前,各种环境相对宽松,党外知识分子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其一般从事着繁重的工作,因此很少有时间学习相关理论,这就导致一些成员对我国的各种政策和制度认识不清,甚至不理解或扭曲了理论,这就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鉴于这种情况,高校必须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机制不健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一战线部门设置不充分,专职人员分配不合理.目前,在高校中独立设置党5㊀㊀㊀㊀㊀㊀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9月委统战部不是很普遍,高校一些统战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合作办公,将统战部门与宣传部㊁组织部合并,成立宣传统战部和组织统战部.在高校统战工作的整个组织体系中,统战部一般为宣传部和组织部的下属部门.此外,统一战线的专职人员装备不足,负责宣传和组织工作的领导监督统一战线的工作,使得统一战线工作不被重视,而且其持续性和持久性也较差,不能保证统一战线工作的效率.(三)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重实利轻奉献1.价值取向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一战线成员的价值观也发生变化,他们都变得更加注重完善自我,但小部分人的功利心明显,缺乏奉献精神.2.政治上存在差异.绝大多数人越来越意识到民主参政议政和热爱国家的重要性.同时,受西方政治思想影响,一些人产生错误的认知,盲目地提倡建立 三权分立㊁议会及多党派 的管理制度.此外,利益分化更加明显.在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背景下,高校呈现出一些趋势:重点高校以技术和实践学科为主,对各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市场热点需求相吻合.但是,普通大学更加注重人文科学,特别是历史㊁哲学等,而这些通常被到用人单位和考生冷落㊁忽视.一些人由于利益原因而使大家的工作干劲或多或少地松懈.五㊁结语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及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参考文献:[1]张东升,祁㊀丽.中国梦视阈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领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6):65G66.[2]陈立思.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㊁统战工作的结合[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4):39G48.[3]韩彩英.论党外代表人士个性化培养的基本举措 以党外高级知识分子为例[J].理论月刊,2017(5):84G89.[4]赵㊀丹.新时代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思考 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J].智库时代,2017(17):88G89.[5]杨㊀霞.新形势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探析[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2):25G28.P r o b l e m s i nU n i t e dF r o n tW o r k f o rN o nGP a r t y M e m b e r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s i n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i n t h eN e wE r a a n d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C a u s e s eF U B oGt i n g,L I U X i a oGx i a∗(J i l i n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C h a n g c h u nJ i l i n130118,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u n i t e df r o n tw o r kf o rn o nGP a r t y m e m b e r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s i saf u n d a m e n t a l p a r to f t h e u n i t e d f r o n tw o r ko fC h i n a i n t h en e we r a.A s a l a r g en u m b e r o f n o n-P a r t y m e m b e r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s, i n c l u d i n g t h o s e f r o m o t h e rd e m o c r a t i c p a r t i e sa n d m a s s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a sw e l l a s p a t r i o t s f r o m a l l w a l k s o rl i f e,i ti so f g r e a tn e c e s s i t y t od oa g o o d j o bi n u n i t e df r o n t w o r kf o rt h e m f o r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h i g h-l e v e l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a n d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u n i v e r s i t i e s'c o r e c o m p e t i t i v e e d g e sb y m a k i n g f u l lu s eo f t h e i ra d v a n t a g e s i nt a l e n t i n t r o d uc t i o n,k n o w l ed ge i n n o v a t i o n,d i s c i p l i n a r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d i de o l o g i c a l p u b l i c i t y.I fm o r e a t t e n t i o n i s t ob e p a i d t o t h e j o b a n d g r e a t ef f o r t s a r e t ob e m a d et oe x p l o r e n e w m e t h o d sa n d p a t h sf o rt h e j o bi nt h e n e w e r a,p r og r e s s w i l lb e u n d o u b t e d l y m a d e i n th e fi e l d.K e y w o r d s:N e wE r a;U n i v e r s i t i e s;N o nGP a r t y M e m b e r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s;U n i t e dF r o n tW o r k[责任编辑㊀欧喜军] 6。
知识分子问题

知识分子问题什么是知识分子《汉语大词典》:“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脑力劳动者。
如教授、工程师、医生、会计、编辑、记者、文艺工作者等。
”《现代汉语词典》:“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如科学工作者、教师、医生、记者、工程师等。
”这代表着一种流行观点。
“知识分子”是从学历与职业界定的,“较高文化水平”和“从事脑力劳动”是其识别标志。
但海外的解释与此不尽相同。
“知识分子”一词有两个来源。
1源自19世纪的俄国。
当时,一些有知识的俄国人接受了西方价值观念,并用以观察俄国现实,因而对俄国专制制度及其后果强烈不满,表现出改变现实的强烈责任感。
这些人被称做“知识阶级”。
根据别尔嘉耶夫在《俄罗斯思想》中的说法,“这个阶级的人们整个地迷恋于理想,并准备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坐牢、服苦役以至于被处死。
”“看看我的周围——我的灵魂由于人类的苦难而受伤”时,俄罗斯知识分子就诞生了。
2源自于法国。
1894年,法国发生了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
在这事件中,左拉等一批具有正义感的人士站出来为遭受诬陷的德雷福斯上尉辩护,并于1898年发表了左拉的《我控诉!》。
这篇文章被称做“知识分子宣言”。
由此可见。
上述“知识分子”并非是从文化水平和从事的职业划分的。
一个人如果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并从事脑力劳动,还不一定算得上是“知识分子”。
根据西方学界的一般理解,“知识分子”除了受过较多教育和献身于专业外,还必须深切地关怀国家、社会以至人类的一切利害。
也就是说,他们还需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社会良知,敢于伸张正义等。
知识分子是指那些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并创造文化知识的人,他们不仅是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应用者,而且是文化的发展者与创造者。
文明发展需不断地批判既有和探索未知,知识分子就是选择并承担了这种职责的人。
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前沿性知识往往产生于某些个别的大脑,因此在其开始常常是异端的、不同于大众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却又往往被社会接受而流行。
但在这时,新东西又在某些头脑中产生了。
知识分子及“公知”的若干问题

知识分子及“公知”的若干问题作者:张闳来源:《上海采风月刊》2013年第01期知识分子问题在当代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有时还是性命攸关的问题。
在当代历史上,“知识分子”这一名称,曾经被打上深刻的政治烙印。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系在一起,成为政治上不可靠的代名词。
鉴于其不佳的政治名声,而被贬称为“臭老九”,为革命群众所不齿。
之后,又获得正名,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尽管如此,在当下语境中,他们与工人阶级之间就算不会相互排斥,但也未见得就能相互认同。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就好像社会肌体上的一段经常发炎的盲肠,虽不至遭遇彻底割除之厄运,但总是让人感到隐隐作痛。
19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作为一个“公共”的独立性的社会群体,已经开始出现雏形。
围绕着一些著名的出版物(如《读书》《青年论坛》《新启蒙》等杂志,《走向未来》《文化:中国与世界》等丛书)和特定的文化教育机构(如中国文化书院),以及一些带有俱乐部性质的学术集会等,形成了若干不同文化观念倾向的松散的知识共同体。
进入1990年代,这些知识分子群落纷纷风流云散,与此同时,作为知识生产空间的学院开始急剧膨胀,成为最大的知识工厂。
学院膨胀以及学院体制健全化的结果是,知识生产不再只是一个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与生产者的利益密切相关,通过职称评定、职务考评、研究项目立项、学术经费的分配等一系列的行政手段,知识分子大多被严格限定在学院体制范围之内活动。
另一方面,现代学院学术因学科专业高度细分,知识的整体性不复存在,学科被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专业,如同一个个生产知识零件的车间,而专业知识分子则就是这些车间里的知识工人,负责根据行政化的学术规划部门制定的研究项目,去生产概念、术语和观点。
公共知识分子问题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概念,诸如市民社会,公共领域,公共性,知识生产,社会共识,等等,本身就是知识分工高度精细化的产物。
毫无疑问,知识分子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当代知识分子思想平台和精神问题

著名的法国思 想家福科分 析了作为 种权 力的知 . 故出理论 竭释酋话语 空间加以审理 ,在这些 学术空间中 ,一大批 虚假的 争论 识, 展示出 现代 社会中人所 受到 的压抑和 对这种 压抑 寿终正寝 ,而真 正的问题却激发 真正的 学者去 着手解 决 。布 迪厄在 《 班代 的反抗, 其是 揭示了来自人心 中的自 我压 力以及经 世界知识分 子的角色》中 认为:知沅分子是 在通过 克服 纯文化和世 俗 fZ 司 尤 / 过社会化而成为 了权力的运作 方式, 继承和 捍卫了知 的对立过程 中出现 甑 。 济对人文和科 学研究的控制 在学科中变得 日益 明显 = 经
种真理 话语的膨胀中 , 在一种 ra a is毫不犹 豫地声称 他 nd r ) n ]的技术 或经济一 一政冶 文化具有超越 传坑文 虚 构的思想理念 中,在 种看 似辉 煌的理 想城堡中 , 化,特韪是 文学和哲 学的优越f 以世俗 化的名义 下,传统文化发现 自 己被 生
知 识分子却被禁锢在 思 想牢狱 ”里 。只有使g 人 的 贬到 无用 、琐碎 、雌伏 的地位 上 。在 大众 传播的控 制下,有的知识分 子运用 U 思 想得到改塑的 同时也使自己的思 想得到 改塑 , 变 其权 威促成 了一种 普墒化 的不 负责任自 态度,使公 民 再 关心公 共事务 M 改 ! 自己的意识的同 时也 改变别人的意 识, 才是知源分 子 而垄 断了公 共领域 。传 统式的 知识分 子的预 言功 能被抛弃 了,知识分 子不必 的 当代 职责 。 在萨特 的 总体知漏分 子 ”和 福科自 特 殊知识分 子”之间. !“ 故出选择 ,M 而 而 当 代 法 国 社 会 思 想 家 皮 壤 尔 布 尔 坦 厄 丧失 了知 分子的 基本功 能 著 名思 想家哈 维尔 说法 更为激进 :当前最大 的问题是 ,知识分子 生活 以重新 阐释 ,认为对知识权 利的反思性关 注,是植根 在道德沦 丧甑环曩 中,我们都 是道德 上的病人 口不匝心 列我 们来说 已习以 于科学 实践 并面向社会 实践 的 。 知识分子 具有 反僵 化 为常 知识 分子 已学会不 信任何 东西, 目 不再 关心另人而只 顾自己 “ J 我们 全 体制性 ,既反对 种知识领 域自恋式 的惟 我主义 ,也 都已经 习惯 了、 B 适应 了这个 极权 制度 , 接受了这个 制度是不 可改变的事 实, M 4 科 学 中 国 人 20 02年第 2 期 ( r e Bo r iu . Pe r u de ) 同样从 新的角度 对知识分子加
导读29《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导读

《报告》还提出了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意的基本原 则。
• 首先,必须要 求所有知识分子站在爱国的立场上,遵守宪法,分清敌 我界限。
• 其次,反对用粗暴的方 法进行思想改造,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建立 在知识分子本人自觉的基础之上。
• 最后,即 使有人在思想上坚持自己的错误,但只要不在言论和行动 上反对人民,甚至还愿意用自 己的知识和精力为人民工作,那么,在 批判他的错误思想的同时,就还要善于耐心等待 和帮助其逐步地 提高觉悟。
4.提出继续帮助知识分子进行自我改造的任务要求及其 途径
《报告》详细分析了知识分子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缺 点,指出 “知识分 子的思想状态同他们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的变化并 不是完全相适应的。许多进步分子也 还有程度不同的资产阶级唯心主 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作风”。主要表现在:不能认清共 产党和国民党、 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区别;留恋资本主义甚至封建主义社会,不 满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反对苏联,不愿意学习苏联;拒绝学习马 列主义并诋毁 马列主义;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不愿意同工人农民和工 农干部接近;不愿意看到新生 力量的成长,认为进步分子是投机;经常在 党和知识分子之间以及知识分子之间制造矛 盾和对立;不能接受任何 人的领导和批评,自以为天下第一,妄自尊大;看一切问题从 个人利益出 发,否认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合乎自己的利益就赞成,不合乎自己 的 利益就反对。“当然,所有这些错误一应俱全的人,在现在的知识分 子中是很少数;但是 有上述一种或者几种错误的人,就不是很少数。不 但落后分子,就是一部分中间分子, 也常有以上所说的某一些错误观点。 胸怀狭窄、高傲自大、看问题从个人的利益出发的 毛病,在进步分子 中也还不少。”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导读
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几个问题

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几个问题汇报人:日期:•引言•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特点与作用•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现状与问题•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对策与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背景新时代下,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面临诸多新形势和新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分子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而党外知识分子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开展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研究意义通过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知识分子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为加强和改进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新时代下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政策法规、学术论文、实证案例等资料的梳理和分析,以及对党外知识分子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新时代下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实际情况,以期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研究结果。
02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特点与作用定义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是指在学术、文化、教育等领域工作的,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
特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活跃在各个领域,且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影响力。
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定义与特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党外知识分子在企业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经济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参与社会治理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党外知识分子在文化传承、文艺创作、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促进文化繁荣。
党外知识分子在社会管理、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参与社会治理。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动态反映机制问题研究

二、 高校 党外知识分 子的思想状况
准确认 识知识分 子 的思想 状况 , 是 正确制定 知识 分 子政 策 、 做 好党 外知 识 分子工 作 的前 提 。 评 价党 外
精神上的满足感 、 荣誉感 、 成就感 比以往更加强烈 ,
极 大 地 激发 了高 校党 外 干 部 、 教 师 希望 通 过 民主党 派、 人大 、 政 协 等 途径 更 多参 与 民主 协 商 、 民主 管理 和 民主监 督 的 热情 和 积极 性 , 希 望 能够 更 多 地发 挥 主 人翁 作用 , 为 学校 和社 会多 作 贡献 。
高校 肩 负着 科教 兴 国 、 实 现 中华 民族 伟 大 复兴 的历 史责任 , 是 培养人 才 、 科 学研 究和服 务社会 的重 要智 力 基地 。同 时 , 也 是 培养 新 一代 党 外代 表 人 士 的“ 源头” 之一 。高校 党外 知识 分 子 作 为教 学 、 科 研 和管 理 等方 面 一支 不可 缺 少 的重 要 力量 , 不 但 在 推 进高 校改 革发 展 、 维 护高校 稳定 中发挥 着重 要作 用 , 而且 在 和谐 校 园建设 以及 民主 政治建设 中也发挥 着 积极 作 用 。 因此 , 掌握 高 校 党外 知识 分 子 的思 想 动 态, 加 强教 育 引导 , 充 分 调动 他们 的积极 性 , 发 挥 其 在人 才培 养 、 服务社会 中的作用 , 关 系到统 一战线 事 业 的兴 旺发达 , 关 系 到 中 国共 产 党领 导 的多党 合 作 和政 治协 商制 度 的长期存 在 和发展 。
山西社 会 主义学 院学报
J OURNAL OF S HANXI I NS TI TUT E OF S OCI AH S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知识分子问题《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一九六二年三月二日)这几年,特别是近两年,从事科学工作和戏剧创作的同志很勤劳,很辛苦。
虽然生活供应差,工作条件受到限制,甚至精神上也有些不愉快,但在科学工作、戏剧创作方面仍然取得了显著成绩,值得庆贺。
我特别要向你们致敬。
今天能有机会和全国高级的优秀的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戏剧写作者聚在一起谈一谈,对我个人来说是很高兴的事。
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谈一个问题:知识分子问题。
这个问题也包括我在内,我也是知识分子出身,谈起来会更亲切些。
一知识分子的定义和地位这个问题在党内部分干部中常常有不同的解释,在知识分子中也有些疑惑。
现在尽我的能力作个初步解释,不能担保今天讲的都是成熟的,如讲得不恰当就改正。
知识分子不是独立的阶级,而是脑力劳动者构成的社会阶层。
一般地说,这个阶层的绝大部分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是附属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并为其服务的。
在奴隶社会为奴隶主服务,在封建社会为地主阶级服务,在资本主义社会为资产阶级服务。
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时,知识分子多数是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出身于劳动人民的很少;只有剥削阶级才有条件求得知识,求得更高的知识。
当时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常常容易接受并传播剥削阶级的旧观点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尽管也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但总是唯心主义占上风。
在旧社会,也会有一小部分知识分子能预见到真理,敢于反抗当时反动阶级的黑暗统治和压迫,为新兴的进步的阶级说话,成为革命的知识分子。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生长在资本主义社会,他们都是知识分子,敢于反抗当时的统治阶级,投入到新的阶级队伍中来,为新的阶级说话。
他们背叛了原来的阶级,投降了进步的阶级。
欧洲文艺复兴〔70〕时期,中国从鸦片战争〔141〕到辛亥革命〔73〕,都有一部分进步知识分子传播新的思想、新的学说。
这些知识分子同样也遭到反动统治阶级的迫害,遭受反动知识分子的歧视和压迫。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已经处在统治地位,知识分子才转变到为广大人民服务。
一方面旧的知识分子得到了改造,一方面又培养出了新的知识分子,两者结成社会主义的知识界。
现在还存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差别。
将来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和党派消灭了,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差别消灭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差别也就不存在了。
以上讲的是一般情况,是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说的。
资本主义后期产生了殖民主义体系和帝国主义的统治。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这个广大地区的知识分子,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知识分子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
他们大多数站在民族立场上,反对外国殖民者和本国的卖国贼、民族叛徒以及帝国主义直接或间接豢养的走狗,成为革命的、爱国的知识分子。
就连受外国欺压的民族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人,也或先或后地站到了反帝爱国的立场上。
所以毛主席再三地说,我们要团结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来反对帝国主义。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具体地说,是指工人、农民、进步的知识分子、进步的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和进步的民主人士(有一些还是封建阶级出身的)。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就属于这种特定范围的社会阶层。
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发展过程中国什么时候有知识分子,讲起来很远,远在奴隶社会就有。
这是属于郭老〔265〕、范文澜〔266〕等历史学家们研究的问题。
我只讲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发展过程。
(一)从旧社会来的知识分子,无疑地都受到帝国主义、反动统治阶级的种种影响。
我也是其中的一个,是封建家庭出身,头上留过辫子。
存在决定意识,怎么能没有影响,(二)我们曾为旧社会服务,纵然不是为北洋军阀〔6〕或国民党直接服务,也是为旧社会服务,不能说没有受旧社会的影响。
(三)我们都受过资产阶级教育,甚至一部分人还受过封建教育,如上塾馆,拜过“天地君亲师”〔267〕,磕过头,手心挨过打,罚过跪,封建教育嘛~不过现在也还有些用处,知道些诗云子曰。
解放后我去天津,回到曾读过书的南开中学,第一句话就说:“我在这里受过资产阶级的教育,但是也要感谢,当时对我有启蒙作用。
”受到资产阶级教育,不能光说不好,它对我也有启发。
这样说才全面一点。
这三条是从旧社会来的知识分子的“根”,这种“根”,不能否认。
还是以我为例。
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说原籍绍兴,生在淮安,江浙人。
为什么这样罗嗦呢,因为我的亲兄弟、堂兄弟都是绍兴人,我不能不说原籍是绍兴,否则就有企图摆脱这种关系的嫌疑。
我生在淮安,祖父当过淮安县知事,外祖父是淮阴县知事,现在还有家属在淮安,如果我不说生在淮安,和他们的历史关系也无法交代清楚。
一个人的历史关系要交代清楚,这样没有坏处。
不管现在情况如何,不能抹掉过去的历史。
我经过革命锻炼,现在当然不再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应该说是革命知识分子了,但写历史不能把过去那一段抹掉。
毛主席很不满意有人写他的传记时,说他从小就懂得很多,什么都知道。
毛主席说他小时候还烧过香。
我小时候也迷信过菩萨,后来还相信过无政府主义〔268〕。
五四运动〔39〕时,我们组织了觉悟社〔269〕。
后来有人问邓颖超〔270〕:那时你们是不是共产主义小组,她回答说:还不能称为共产主义小组,是研究新思潮的一个组织。
我们的社员有研究无政府主义的,有研究基尔特社会主义〔271〕的,也有研究共产主义的。
以后有不少人加入了共青团和共产党。
青年人不了解,以为这样说太谦虚了,其实历史是发展的,个人也是发展的。
一九二?年我到法国,还对费边社会主义〔272〕有过兴趣,但很快就抛弃了。
我感谢刘清扬〔273〕和张申府〔274〕,是他们两人介绍我入党的。
张申府的思想很杂,研究罗素〔275〕哲学着了迷,他想把孔子、罗素、马克思、弗洛依德〔276〕、爱因斯坦〔277〕的思想熔于一炉。
总之,有一点要肯定,大家是从旧社会来的,不管现在如何,过去都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类型。
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应该看到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因而有一部分人参加了革命,一部分人同情革命,多数人开始时对革命观望、中立,以后逐渐靠近革命。
反革命的知识分子是极少数。
直接为清朝、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派服务,真正成为他们的工具压迫人民的只是少数。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是如此,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是如此。
从鸦片战争到现在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事实证明,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产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都是没有前途的。
溥杰〔217〕过去到日本留学过,有什么作为,还是新中国改造了他,才有了用。
他的叔父载涛〔222〕过去做过军谘大臣,不如现在当人大代表,可以为人民服务。
在我们这里有不同等弟的人,沈衡老〔278〕是进士公,黄任老〔79〕是举人公,董老〔279〕是秀才公,还有翰林公〔147〕。
秀才、举人、进士、翰林都有。
过去想做点事业,可是做不成,有什么办法,北洋军阀时代的李根源〔280〕是我的“同行”,当过国务总理,能为国家民族做什么有益的事,国民党时代的行政院长翁文灏〔60〕回来了,也是高级知识分子,当时跟他们走有什么出路,死心塌地为美帝国主义服务的胡适〔281〕,直到了结生命,还是没有出路。
反过来,历史的发展证明,知识分子只有同无产阶级,同劳动人民,同共产党一道前进才有出路。
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证明了这一点。
不论是在解放前还是在解放后,我们历来都把知识分子放在革命联盟内,算在人民的队伍当中。
解放前,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中讲过。
解放后,刘少奇同志在一九五六年党的八大一次会议上也讲过,他说:“无产阶级只有同广大的可以接受社会主义的群众结成联盟,才能形成最大多数人对于反动阶级的专政。
”我们是团结全国的最大多数人,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集中,是最大多数人对少数人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的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剥削阶级对劳动阶级的专政。
他还引用列宁的话:“无产阶级专政是劳动者的先锋队――无产阶级同人数众多的非无产阶级的劳动阶层(小资产阶级、小业主、农民、知识分子等等)或同他们的大多数结成的特种形式的阶级联盟,……是为最终建成并巩固社会主义而成立的联盟。
”〔282〕列宁在对“非无产阶级的劳动阶层”的说明中包括了知识分子。
这是讲的无产阶级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中国又扩大了联盟,一直扩大到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有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要同民族资产阶级保持政治上的联盟。
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是无产阶级同非劳动者的联盟。
坚持这两种联盟是我们的战略方针和长期的历史任务,在我国的统一战线中将长期起作用。
对知识分子的估计要以这个为纲。
这一点,党内不少干部常常不注意,解释不清楚。
无产阶级根据这个既要同其他劳动者结成联盟又要同非劳动者结成联盟的方针,就提出了一个改造的任务。
(一)无产阶级首先要进行自我改造。
天下没有完人,觉悟程度是逐步提高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要经常进行自我改造。
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阶级本性,反抗剥削压迫,思想先进,但要发展成为有高度觉悟性、战斗性、组织性的阶级,也要进行自我改造。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生活在一个社会里,不能不受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和习惯势力的影响,而且还有封建的影响。
所以,无产阶级、共产党要不断消除自己队伍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把旧的东西剔除掉。
只有能自我改造的人,才能改造别人。
在延安整风〔14〕时,毛主席就首先要求党内进行学习和改造。
(二)无产阶级对其他劳动者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这主要是对农民和从旧社会来的知识分子说的。
改造什么呢,改造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习惯势力,使他们接受无产阶级的思想和观点。
要求农民同农村中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影响作斗争,要求知识分子改造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和习惯势力。
这样,才能使他们和无产阶级一道建设社会主义,将来还要建设共产主义。
(三)无产阶级对民族资产阶级又团结又斗争。
在经济上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方针,利用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从加工定货到定股〔283〕定息〔124〕,进而取消定息,消灭其阶级的经济基础。
在政治上思想上则要改变其阶级立场和观点。
这要经过长期的工作。
这种工作的目的是要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新人。
当然,民族资产阶级也是我们的同盟者,但是属于另外一个方面的同盟者。
总起来说,无产阶级对其他劳动者或非劳动者的改造,是为了最后消灭阶级和阶层。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产主义。
到那时,工农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都不存在了。
这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中间要经过许多阶段。
两种联盟的矛盾性质不一样。
无产阶级同其他劳动者之间不存在对抗性的矛盾,同非劳动者之间还存在着对抗性矛盾的一面。
无产阶级要消灭资产阶级,不是对抗性的吗,但我们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采取的是赎买的政策,而不是没收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