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旅游学概论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学概论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新中国旅游业首先经营的是国际旅游业务。 建国后成立的第一家旅行社是厦门的华侨服务社。 侨乡探亲旅游是初创阶段的主要旅游形式。 1954年4月15日,新中国第—家面对外国人的旅行社——中国国
际旅行社在北京诞生。自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特别是 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的数量明显增加。 1954年以后,该社开始接待外国自费旅游者。
1923年8月15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正式宣告成立。经过苦心经营,业务 有了明显发展。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开创了中国旅游发展史上四个第一:办理第一艘旅美学 生专轮,举办国内第一个游览团,组织第—个国外游览团,发行中国第一张旅行 支票。
1927年6月1日,旅行部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独立出来,正式领取了营业执照, 成立了中国旅行社,这是我国第一家旅行社。
农业部落间的产品交换现象便已开始萌发,但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劳 动剩余物甚少,这种交换实际上并不普及,而且这不多的交换也仅限于 在相邻部落间进行。 商朝为中国奴隶社会经济繁荣时期。 旅行与交通是密不可分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陆路交通建设也有很大的发展。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可.波罗旅行线路图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世界近代旅游发展的特征
第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财富的增加扩 大了旅行和旅游的人数。
第二,近代旅游产生于近代交通工具发明之后。陆地旅游除继续 使用以马车为主的交通工具以外,铁路成了主要的旅游交通工具。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奴隶社会时期——人类旅行的发展时期
(原始社会末期——476年)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活动
思考:原始人类为什么要不断的迁徙?这 种迁徙活动能不能算旅行活动?为什么?
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经济特点
生产力低下,缺少剩余食物 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 提高。出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迁徙活动:人们出于谋生的目的,或者出 于自然原因(如气候、天灾等对人类生存 环境的破坏),或者出于人为原因(如战 争)的威胁而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定 居点定居下来,不再回到原来的定居点。 迁徙与旅游的区别:
(一)奴隶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商业旅行是奴隶社会最为普遍的一种旅行方式 腓尼基人——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 古埃及——荷赛普赛特女王访问旁特地区 古希腊——奥林匹亚庆典和竞技会,宗教旅行鼎盛 古罗马——世界古代旅行的全盛时期 古中国——周穆王八骏游昆仑
(二)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黑暗的中世纪和马可ㆍ波罗 15世纪中后期,哥伦布、麦哲伦和地理大发现时代
公元1275年,马可﹒波罗随其父亲、叔叔 经两河流域,越过伊朗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来 到中国,得到元始祖忽必烈的信任,先后任 职长达17年。
在任职期间,他几乎游遍了中国,还作为中国 的使节出使印尼、菲律宾、缅甸、越南等国进 行外交访问。 在《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下,西方的航海 探险家们主动按着游记中指引的方向探索通向 东方的海上航行线,导致了世界大规模的航海 旅行。
宗教朝圣活动、温泉旅行、以教育或求知为目的的旅行
黑暗的中世纪和马可ㆍ波罗
“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崩溃 的历史。由于罗马帝国的崩溃,各种族之间、国家 之间为争夺土地、扩充疆域开始了长达几个世纪的 战乱,战争使得各王族间的疆域不断发生着变化, 社会秩序更加动荡并对社会经济产生着恶劣的影响, 欧洲的旅行和旅游因此而一落千丈。 然而在这个时期,仍然有一些旅行活动值得称颂, 那便是基督徒的朝圣之旅和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二章第二节 近代旅游活动的发展与旅游业的开端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二章第二节 近代旅游活动的发展与旅游业的开端

第二节近代旅游活动的发展与旅游业的开端一、近代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一)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使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

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嘈杂的生活环境,使人们感到身心疲惫,他们渴望摆脱城市生活的压力和束缚,回归自然,让疲惫的身心得到休憩、调整,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旅游的动机。

(二)产业革命发展了机器大工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工业革命以前,往往只有地主和贵族才有金钱和时间从事非经济目的的消遣旅游活动。

新的资产阶级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从事旅游活动。

工人阶级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也获得了工资水平的逐步提高和享受带薪假期的权利,从而使他们也有可能加入到旅游的行列之中。

(三)产业革命带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使旅行活动更为便捷、快速1796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它的改进和应用,解决了当时交通运输的动力问题,形成了陆路,水路运输方式——火车和汽船的运用。

詹姆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蒸汽火车的外观和功用与如今的各种火车相差不远,但是它是世界上第一代的火车,是利用煤为动力,蒸汽机为核心的最初级最古老的火车。

蒸汽火车通过用煤烧水,使水变成蒸汽,从而推动活塞,使火车运行。

蒸汽火车1807年,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轮船之父”)发明了蒸汽轮船,成了内河航行便利的交通工具。

1814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研制了一台蒸汽机车,能以每小时6000多米的速度牵引8辆装的有煤的货车。

经过不断改进,1825年,他驾驶自己设计的机车,运载450名游客,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从达灵顿到斯托克顿。

后来,各界人士请他修建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铁路,64千米铁路修建后,曾举行一次机车比赛,他的新机车“火箭号”,以时速58千米获胜。

英国史蒂芬森父子1826年制造的蒸汽机车“火箭”号。

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运用,使人类有了火车和轮船这些机械动力的运载工具。

这些新式的交通工具不仅速度快、运载量大,而且其票价相对于旧式的交通工具也显得更为低廉。

旅游学概论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古代人类的旅行与旅游活动

旅游学概论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古代人类的旅行与旅游活动

➢结论:在最初的 年代中,主要是 商人开创了旅行 的通道。
2.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旅行 活动发展的物质基础。
3.古代国家的形成为旅游活动 提供了社会保障。
➢四大文明古国:
➢四国前后建立起了统一的奴隶制国 家,国家的统一结束了混战和争夺, 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空间移动的基 本条件越来越完备,为旅行活动的 发展创造了条件。
(2)商代:航海旅行开始出现。
➢夏商时期,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 交通工具是舟、车。舟主要是木 板船,车主要以牛马为动力。主 要是帝王巡游,商务旅行。
(3)西周至战国,我国奴隶社会的旅游 达到鼎盛。
➢西周的道路有水路和陆路之分。
➢战国时,马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到战国末期的时候,原来作为军事、政 治需要的驿站,也可以作为供旅客住宿 的旅社了,这一时期,出现了民间旅 馆——逆旅。
➢旅行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艺术 鉴赏、疗养、徒步行走、参观庙宇、 欣赏建筑、游览古迹以及自然观光 等都可以成为出行的目的。
罗马竞技场
➢罗马斗兽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 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 。这座
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人数的 观众。
➢罗马帝国的货币为各国所接受,拉 丁语成为通用的语言,为旅行的发 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
➢当时,也存在着一
些人类迫于自然因素
或特定的人为因素而
被迫从一个地方到另
一个地方的转移现象,
这种空间的转移只能
被称为迁徙,而非旅
行,更说不上是旅游
了。
原始人迁徙
早期人类历史上有几 次大的社会分工?
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1)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生产 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农业开始从畜牧业 中分离出来,出现社会第一次大分工。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人们在紧张而单调的城市生活中倍感压力越来越多的人期望能借旅游的机会使身心得以放松这就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六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憧憬与期待教育的发展使人们增加了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也使他们克服了对异国他乡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对外出旅游变得更有信心
题 目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手段主要包括教具、多媒体教室等。
主要教
学内容
及过程
【旧课复习】
旅游季节性的成因
【导入新课】
提问: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经历那几个阶段?
【教学过程】
一、古代旅行产生的前提条件
人类的旅游活动究竟始于何时?
是否从人类开始出现之时起,就有了旅游活动?
旅游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举世瞩目,世界各国政府都普遍重视发展旅游业。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各国都纷纷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扶持措施。如政府投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积极组织和参与旅游产品的推广、税收优惠、简化出入境手续等。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世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1、世界现代旅游业发展概况
(六)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教育的发展使人们增加了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也使他们克服了对异国他乡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对外出旅游变得更有信心。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旅游信息的传递变得更为方便快捷,人们可以通过更多的媒体来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
1)商品交换的出现是旅游需求产生的根本前提
(2)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旅行活动发展的物质基础。
(3)古代国家的形成为旅游活动提供了社会保障。

(NEW)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NEW)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 旅游者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旅游资源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 旅游业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 旅游组织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 旅游市场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1 复习笔记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演进。

(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们的社会活动基本上也只限于在自己的氏族部落范围内进行。

(2)截止到新石器时代中期,由于缺乏劳动剩余物,人类还不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当时人类迁移活动所具有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这种活动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或旅游活动。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1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1)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①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游牧部落与农业部落间的产品交换现象开始萌发,但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劳动剩余物甚少,这种交换实际上并不普及,而且这不多的交换也仅限于在相邻部落间进行。

②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家庭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性的行业。

由于社会分工范围的扩大,特别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剩余产品数量增多,从而使产品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

很多产品,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在这种情况下,交换本身也就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职能。

③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到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形成时期,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是一位大旅行家。 3000年前的周穆王是我国最早有记载的帝王旅行 家,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和《列子· 周穆王》记 述了周穆王西游时沿途所见。
《尚书· 禹贡篇》最早记载了全国水道交通网。
陆路交通也有相当发展,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已有邮传制度。
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
2、第一次商业性团体消遣旅游 1845年夏季
时间:一周 人数:350 目的:消遣旅游 特点:
纯粹的商业性目的
在外过夜数天的长途旅游 活动前沿途做了大量的先期考察,以确定沿途要停 留的参观游览地点,了解廉价旅馆的情况 不仅本人担任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而且在沿途一 些地方还聘雇了地方导游
不断扩大。正是由于这一发展,人们需要了解 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需要到其他地区 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物,因而也便产生了外 出旅行的需要。 所以,人类最初的外出旅行实际上并非消闲和 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产品交换或经商的需 要而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
旅游学概论
综观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诸
多著名的古老旅行线路,
•徐霞客
旅游学概论
(二) 西方封建社会
商务旅行——马可· 波罗
宗教旅行——朝觐
p24-25
旅行活动主要发生在后期,主要活动内容:
保健旅行——温泉旅行、海水保健
教育旅行——阿拉伯人前往中国、英国人前 往欧洲大陆 探险旅行——新航线开辟
旅游学概论
五、19世纪以前旅行发展的特点
1、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经 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2、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所发展,但在 规模上居主导地位的始终是商务旅行。 3、就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特别是就消遣性 旅行活动而言,其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 阶层。

(旅游学概论课件)项目二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旅游学概论课件)项目二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经营活动
2、我国近代旅游活动与旅游业 (1840-1949 )
(1)我国近代旅游活动概况 (2)我国近代旅游业的兴起 ①晚清时期旅游业的发展
1923年,中国近代著名银行家陈光甫先生 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上海商业储蓄 银行旅行部,后改称为中国旅行社。 1927年 中国旅行社正式成立
②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 ③近代中国饭店业的发展
商务旅行:“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
(4)士人漫游
士人漫游主要指中国古代文人学士,以消遣 排忧和游览观光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兴盛于 魏晋南北朝,唐、宋又有所发展。
湖与元气运,风波浩难止。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 少妇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李白·《游高淳丹阳湖 》
项目二 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2. 人类旅行活动的产生
人类有意识地外出旅行活动应始于原始社 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 的发展。但这种活动主要不是消遣和度假 活动,而是由产品或商品交换而促发的一 种经济活动。
二、 人类社会早期的旅行活动
(一) 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 在奴隶社会时期,促发人们外出旅行的主
的团体消遣旅游。 开创了旅游业务开展的基本模式。
1855年莱斯特—巴黎参观世博会旅游活动 世界上出国包价旅游开端 。
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正式成立 1872年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旅游 总结:托马斯·库克组织旅游活动的开展标志了近
代旅游业的诞生。
(三) 近代旅游业的表现
(1)旅行社或类似专业机构的建立 (2)交通运输业介入旅游经营活动 (3)为旅游者服务的旅馆业和饮食业的出现 (4)金融界介入了国际旅游业 (5)旅游资源开发、景点建设成为一项投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经济特点
生产力低下,缺少剩余食物 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
提高。出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迁徙活动:人们出于谋生的目的,或者出 于自然原因(如气候、天灾等对人类生存 环境的破坏),或者出于人为原因(如战 争)的威胁而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定 居点定居下来,不再回到原来的定居点。
(四)古代旅行的特点
1、中西方旅行发展不平衡 2、商务旅行居主导地位;其他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
中,又以宗教旅行为主要形式。(如,伊斯兰教规定: 全世界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要作一次长途旅行, 到麦加去朝觐) 3、从参加旅行的人数及其成员看,参加人数较少,主 要是统治阶级、少数富人和一部分文人。因此此时的 旅游活动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迁徙与旅游的区别: 目的是求生存而不是消遣游玩
永久离开原来居住地而不是暂时
二、人类旅行的产生
含义: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可以是经商、学习,也可以 是旅游,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时间: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形成时期
客观条件: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实质: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 交换产品的需要
1、1841年第一次团体火车旅游
禁酒游行集会
2、第一次商业性团体消遣旅游
1845年,莱斯特——利物浦 为期一周 人数为350人 开创组团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如先期考
察、导游陪同等
特点?
3、1855年第一次包价出国游
莱斯特——巴黎参观博览会 停留4天 全程一次性包价,住宿及往返交通费36先令 世界上首例包价出国游
和深度发展以及信息技术 进步的影响
1、各国政府对旅游业采取的 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
2、旅游目的地所作的努力和 投入
3、廉价团体包价旅游的发展
二、现代旅游的特点
普及性或游客的大众性 地理集中性(客源地、目的地),
二、现代旅游的特点
季节性, 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规模发展趋势的持续性
二、现代旅游的特点
二、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近代旅游的产生
产业革命的影响为更多人外出 旅游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创造了一 种社会需要:即人们迫切需要一种 专业性的服务,作为能够联系旅游 者和旅游对象的媒介。英国人托马 斯·库克预见到这种社会需要,因 而设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来满足这 种需要,从而开创了近代旅游及旅 游业的先河。
联合国指定1967年为国际旅游年。 “旅游是人类活动中基本的合乎需要的一项活
动,应受到所有人和所有政府的赞誉和鼓励。” 1980年世界旅游组织发表《马尼拉宣言》旅游
是人类的社会基本需要之一 世界旅游日为9月27日 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一、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然而在这个时期,仍然有一些旅行活动值得称颂, 那便是基督徒的朝圣之旅和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
公元1275年,马可﹒波罗随其父亲、叔叔 经两河流域,越过伊朗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来 到中国,得到元始祖忽必烈的信任,先后任 职长达17年。
在任职期间,他几乎游遍了中国,还作为中国 的使节出使印尼、菲律宾、缅甸、越南等国进 行外交访问。
是最早的旅行支票。
•12/9/2020
•36
6、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资源的开发和 旅游地的建设也不断发展,出现了国家和 私人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兴办各种旅游活 动的情况。
•12/9/2020
•37
四、近代旅游发展的特点
1、交通相当发达:火车和轮船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2、旅游队伍扩大:中产阶级加入到旅游的行列
因消遣目的而外出观光或度假的人数在规模 上超过了传统的商务旅行; 3、为旅游服务的行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而 逐渐发展起来。 4、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得到了迅速发展。
第三节 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
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 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Mass tourism
4、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成立, 是当时英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旅游企业
5、1867年,设计、推行旅馆代金券,这是 现代旅行支票的雏形。
6、1872年组织了首次团体环球旅游,9人 222天
三、近代旅游在欧美的发展
1、旅行社的出现 到20世纪初,在世界上已经形成了旅行
代理业的三大公司: 英国 “托马斯·库克旅游公司” 美国 “运通公司” 比利时 “铁路卧车公司”
(二)近代中国旅游业的诞生和艰难发展
交通 铁路是近代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国从 1876年起铁路建设有胶济铁路、滇越铁路、 广九铁路、中东铁路。 近代中国的内河航运、远洋航运、公路运输 和民用航空对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 定的条件。
(二)近代中国旅游业的诞生和艰难发展
旅游住宿
近代旅馆从清代末期开始发展。有外资经营的西式旅 馆,民族资本经营的中西式旅馆,铁路沿线的招商旅馆 以及公寓等。
(二)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黑暗的中世纪和马可ㆍ波罗 15世纪中后期,哥伦布、麦哲伦和地理大发现时代 宗教朝圣活动、温泉旅行、以教育或求知为目的的旅行
黑暗的中世纪和马可ㆍ波罗
“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崩溃 的历史。由于罗马帝国的崩溃,各种族之间、国家 之间为争夺土地、扩充疆域开始了长达几个世纪的 战乱,战争使得各王族间的疆域不断发生着变化, 社会秩序更加动荡并对社会经济产生着恶劣的影响, 欧洲的旅行和旅游因此而一落千丈。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早期的旅行活动 第二节 近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 第四节 中国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 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 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 发展规律。
重点:中国古代旅游的类型;产业革命对近 代旅游的影响;托马斯·库克被尊为旅游业 先驱的原因;现代旅游的特点。
旅行与旅游的区别
目的不同 离开时间不同 内容不同
有旅游必定有旅行,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 旅游者同时是旅行者,旅行者不一定是旅 游者。
三、古代旅行的发展概况
古代旅行是从原始社会末期到产业革命初期这 一历史时期。
古代旅行的发展水平较低,在形式上表现为偶 然、个别的现象,其旅行目的与其他目的交织 在一起。
第一,国际形势的和平与稳定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前提 具 体 因 素
第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需求方面的因素
促使现代旅游迅速 发展的主要因素
供给方面的因素
1、人口的迅速增长 2、经济迅速发展 3、交通工具的进步★ 4、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 5、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 6、教育事业不断向新的广度
古埃及——荷赛普赛特女王访问旁特地区 古希腊——奥林匹亚庆典和竞技会,宗教旅行鼎盛
古罗马——世界古代旅行的全盛时期 古中国——周穆王八骏游昆仑
腓尼基人是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生活在
今天地中海东岸相当于今天的黎巴嫩和叙利
亚沿海一带,他们曾经建立过一个高度文明 的古代国家,腓尼基人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航
辨别词义: 旅游:“旅”,旅行、离家出行(反义词:居家)。 “游”,游览、游玩。 二者关系:离家出行不一定是旅游;反过来,要去游
览、游玩必须要离家出行。
旅行:travel 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不是游玩, 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
旅游:tour或tourism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是 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
2、导游书籍的出版 1845年,托马斯·库克编印了《利物浦
之行手冊》,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
3、运输业与旅游业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 1822年,英国人罗伯特·斯麦托经办了
轮船旅游业务。
4、商业饭店的诞生和发展
随着近代旅游的发展,过去只为特权 阶层提供服务的豪华饭店和普通的客栈已 不能适应旅客的需要。
海家和商人,他们驾驶着狭长的船只踏遍地 中腓海的每一个角落,地中海沿岸的每个港口 都尼能见到腓尼基商人的踪影。 基 人
据记载,大约在公元前1490年,荷赛普赛特 女王访问旁特(Punt)地区(估计是现在的 索马里),是世界上第一次为了和平和游览的目 的进行的旅游。这次历史上重大的旅游,记载在 拉克瑟(Luxor)的德埃巴哈里(Deit ElBahari)寺庙的墙壁上。墙上的文字 和浮雕是罕见的艺术珍品,它的精美和艺术价值 是无与伦比的。”这段文字见诸十余年前上海文 化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学》一书开篇,作者系美 国著名旅游学教授罗伯特·麦金托什(以下简称 麦氏)和夏希肯特·格波特。
近代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
(二)近代中国旅游业的诞生和艰难发展
1923年8月,陈光甫在上海商业银行成立旅 游部,专门经营旅游业务,为出游者安排行 程及办理各种手续事宜。1927年6月,旅游 部独立出来,更名为中国旅行社。
与此同时,出现了类似的旅游组织,如公路 旅游服务社,但所有这些企业的规模都不大, 实力较弱。
难点: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人类旅游活动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 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旅游发展三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840年-第二次 世界大战前
19世纪40年代 以前
现代旅游 近代旅游 早期的旅行活动
•12/9/2020
•4
第一节 早期的旅行活动
一、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活动
思考:原始人类为什么要不断的迁徙?这 种迁徙活动能不能算旅行活动?为什么?
在《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下,西方的航海 探险家们主动按着游记中指引的方向探索通向 东方的海上航行线,导致了世界大规模的航海 旅行。
(三)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主要形式 帝王巡游 文人漫游 宗教云游 学术考察 官吏宦游 商务旅行 佳节庆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