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与摄影

合集下载

新闻写作与摄影教程

新闻写作与摄影教程
消息的导语,即消息的开头,通常是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它以极简 要的文字写出消息的主要内容,用最新鲜、最重要、最引人的事实,揭 示新闻的主题,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由两个或多个自然段组成的导语,称“复合导语”。
导语写法多样,而且可以按不同标准分类。按消息要素在导语里出现
的多少分类,导语可分为全型导语和微型导语两种。
猫、狗已是有趣的题材,盘子里竟然还有一只老鼠,猫米特和狗托森 正在决定谁先下嘴。金花鼠吉姆万万没有想到,主人刚离开家自己就要 变成这两个“朋友”的晚餐。
行驶在路上的汽车刹车灯好似一张笑脸


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小,背景(和前景)也越虚化。
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和前景)也越虚化。 物距---物距越近,景深越小,背景(和前景)也越虚化。
5.趣味性: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广大读者的感兴趣的。有的新闻事实不一
定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但只要是有健康趣味的,也是有新闻价值的。
第二章 摄影作品欣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洲少雨,连年干旱,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中、在瘟疫中备 受折磨而走向死亡。这幅作品很有代表性,记者前去采访旱情十分严重的乌干达,深深 地为那里经受的苦难而感动。他没有一般化地去拍摄面黄肌瘦的灾民,也没有去拍摄寸
四.消息的主体和结尾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他承接导语,用具体、充实的材料,展开导 语,揭示消息的主题。 消息主体的结构形式一般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和逻辑顺 序结合三种。
五.消息的背景
新闻背景是有关新闻事实的历史和环境资料。用背景材料衬托或说明 新闻事实,可以显示或强调信息的重要意义。 新闻背景材料可分为说明性材料和注释性材料。 说明性材料即对新闻人物或事件的政治背景、地理环境、历史演变及

新闻写作与摄影

新闻写作与摄影

第一部分
①人物通讯
新闻写作
(3)几种常见通讯的写作要点 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 人物通讯可写一人,也可写群相;可写人的一生,也可写一 个阶段或某个侧面;多写正面人物,如先进人物、英雄人物、 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等;也可写反面典型;可写大人物,也可 写凡人百姓。人物通讯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 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
新闻写作与摄影
主讲:杨罗军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达手段,是准确、鲜明,及时 地报道新闻的重要环节。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一、新闻写作的要求 (一)坚持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它是取信于民的所 在。新闻真实性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都要确凿无误。也 就是说,新闻事实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等都 必须真实、准确。这些情况若有出入,将会带来许多不必要 的麻烦。如在写消息、通讯等过程中不注重对地名的核对、 查实,发表后才知道错了一个字,这是写作中应该注意的。 新闻真实性还要求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条件、过程、细 节和人物的语言甚至动作都必须真实。新闻作品中引用的各 种资料,如数字、史料、背景材料等也必须确切无误。总之, 新闻以求真标明自己的价值,就是要坚决杜绝新闻失实现象 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不要为了追求生动感人,凭主观想象 增加许多不真实的细节,更不要进行主观的“合理预言”, 夸大其词,胡编乱造。
第一部分
④述评性消息
新闻写作
它是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反映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一种消息。 它的特点是既叙述事实,又评论分析;事实材料要丰富、典 型,评论、分析要讲究逻辑,言简意赅;叙述和议论要紧密 结合,防止有述无评、只评不述、述评脱离,其“评”在此 种消息中的地位和目的、文章对时间的要求、文章篇幅等方 面均与新闻评论不同,应注意区别。如我采写的《构筑干部 三道拒腐防线》、《正确处理土地紧缩与招商引资的关系》、 《如何挖掘欠发达地区土地潜在价值》。

新闻写作及拍摄注意事项(合集五篇)

新闻写作及拍摄注意事项(合集五篇)

新闻写作及拍摄注意事项(合集五篇)第一篇:新闻写作及拍摄注意事项一、写作注意事项1.文章开头忌写“为了响应xx文件号召”或“应xx要求”等句子。

2.文章内容忌流水账似的记录。

3.文章角度应客观,语言简洁明了,句式平稳,忌用过多形容词,忌词藻华丽,修辞手法过多。

4.文章中忌用带有过多带有感情色彩的标点符号,尤其不能出现省略号,给读者留太多遐想空间。

5.文章中忌突出个人(人物类除外),一般的新闻当以事件本身为主,以报道事件深化内涵。

6.文章中切忌出现太多的套话和口号。

二、拍摄注意事项1.拍摄会议照片,拍摄过程中要注意抓镜头和等镜头,注意在画面中的所有人物的表情、动作自然,杜绝拍摄照片中有闭眼,打哈欠等不雅动作出现,画面中严禁出现鲜花、烟灰缸、抽纸等不应出现的物品和交头接耳、接打电话、抽烟、睡觉等行为。

2.画面主体周围环境不宜过于杂乱。

3.拍摄人物时注意角度,镜头中的拍摄主体要尽量保持正面面对镜头,杜绝背影,逆光等现象发生。

4.拍摄时同一瞬间尽量多拍几张,选择最好的保留,表现主题的大景,表现局部的中景和表现细节的特写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篇:新闻拍摄写作培训电视新闻写作、策划及获奖新闻赏析杨广龙一、什么是电视新闻?所谓电视新闻,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的一种新闻传播形式。

最基本的要求:声音听得清楚、画面看得明白。

声音用什么体现:主要是记者撰写的文稿、解说词;1、怎么让观众听得清楚?记者写的文稿、解说词必须是规范的通俗易懂的书面语言或大众化语言;只适合阅读的语言不能作为电视新闻的文稿和解说词;地域性的非大众化的语言不能写进文稿和解说词;报刊新闻不能直接转换为电视新闻;行业术语、专用词汇、特殊含义的词语不能出现在电视文稿当中;一句话,电视新闻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太多的修饰,需要的是简洁、直白、客观、朴实的文字;文字功底好不一定能当好一个电视新闻记者,根据报道内容能够恰当的、准确的驾驭文字,才是电视新闻记者的必备的功夫。

新闻写作实务与摄影技巧

新闻写作实务与摄影技巧

新闻写作实务与摄影技巧在当今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新闻的影响力日益显著。

无论是通过文字传递的新闻报道,还是以图像展现的新闻瞬间,都在塑造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新闻写作实务和摄影技巧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闻写作实务是一门严谨而富有技巧的学问。

首先,准确是新闻写作的基石。

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都必须清晰无误,任何一点的模糊都可能导致新闻的可信度受损。

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和收集资料时,要做到认真细致,对关键信息进行反复核实。

比如,在报道一起突发事件时,不能仅仅依赖单一的消息来源,而要多方求证,确保所报道的内容真实可靠。

其次,新闻语言要简洁明了。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没有太多时间去阅读冗长复杂的文字。

因此,新闻写作应当避免冗长的句子和晦涩的词汇,用最简洁的语言传递最核心的信息。

例如,在描述一场会议时,无需赘述无关紧要的细节,而是突出会议的主要议题和达成的重要共识。

另外,新闻结构的合理性也至关重要。

常见的新闻结构包括倒金字塔结构、时间顺序结构等。

倒金字塔结构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依次递减重要程度,这样可以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到关键内容;时间顺序结构则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发展脉络。

记者需要根据新闻的特点和受众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结构来组织文章。

除了写作实务,摄影技巧在新闻报道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张好的新闻照片能够瞬间吸引读者的目光,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在新闻摄影中,构图是关键。

合理的构图能够突出主体,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

中心构图法将主体置于画面中心,能够直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三分法构图将画面分为九宫格,将主体放在交叉点上,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美观。

比如拍摄一场抗议活动时,可以运用中心构图法突出抗议者的领袖人物,或者使用三分法构图展现抗议人群的整体规模和气势。

此外,光线的运用也能为新闻照片增色不少。

充分利用自然光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新闻稿件写作及图片拍摄

新闻稿件写作及图片拍摄

现在我们的新闻应该提倡快速直接的特性,直接告诉读者到 底要说什么,因此应该以最简短的方式让读者明了最重要 的内容。所以在新闻写作上,起转承合可以不多作讲究, 直接开门见山就好。
消息写作原则
通讯和消息的区别
标题不同
●一般而言,通讯采用一行标题,即主标题。需要时,通讯也可以加副 标题,即用破折号附加在主标题后面,用以解释或说明标题。 ●通讯不采用三行题形式;消息标题则一行、两行、三行都常用。消息 不仅在引题方面区别于通讯,其副题也与通讯的副题不同,它直接说 明内容,不采用破折号附加的形式。

• •
• •
• ••Βιβλιοθήκη 1959年步入政坛后,李炯才与中国的联系日益紧密。1975年, 他随新加坡外交部长拉惹勒南首次访问中国,周总理当时甚至抱病接见他们 。 后来,他又以官员、游客和商人等身份访华100余次,除见证两国关 系的发展外,也目睹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谈到万隆会议对今天的意义,李炯才说,当今国际事务中应继续提倡和 平共处原则,万隆精神应当继续弘扬下去。 (小标题)“我曾为周总理献花” 梁思谋今年74岁,60年前,还是翩翩少年的他,被选中在印尼万隆 向周恩来总理献花,这一幕,他一生难忘。 “周总理穿着浅灰色中山装,步子迈得不是特别快,但特别稳健,他眉 毛很浓,双眼非常有神,”梁思谋在香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955年4月17日,中国代表团到了。周恩来总理走出飞机舱门, 朝着人群挥手。梁思谋跟随时任印尼总理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上前迎接 。“两位总理握手、拥抱、问候。阿里总理回头来招呼我:孩子、孩子,过 来„„”梁思谋说。 “我把鲜花献给周总理,提前想好的话都忘了,只说了一句‘敬爱的周 总理您好’。周总理握住我的双手,他的手修长而又柔软,”梁思谋回忆说 。摄影师为梁思谋记录下这珍贵一瞬。

新闻写作与摄影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与摄影基础知识

新闻含义?新闻是关于新近发生的对人类生活和社会有影响作用或有人文价值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图片是通过视觉手段来传达信息的新闻报道体裁,是新闻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具有纪实性,证实性,实感性等特点。

3.新闻报道的质量特性归纳为14点:时效性、接近性、反常性、显著性、人情味、冲突性、影响性、有用性、娱乐性、激励性、特殊性、社区问题或难题、趋向性。

简洁一点可归为:有用性和重要性。

4. 新闻的六个要素,5个W 和1个H 。

5、新闻的结构新闻报道的基本构成元素1、标题,往往是报道的核心内容。

2、消息头,指稿件来源。

一些非本地新闻事件应写明记者发稿地名,以强化现场感。

3、导语,旨在告诉读者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硬新闻中,导语通常只有一句话。

一般而言,一条导语的字数不宜超过70个字。

4、主体,事件的具体过程。

5、结尾,预测或预告未来的行动;以陈述句或引语总结全文但不重复前面的内容;补充更多细节。

7、其他部分:补充导语、核心段落、影响、消息来源、新闻背景以及其他详尽的细节。

6、新闻报道的基本构成元素。

动态消息的结构: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7、新闻文体的两种基本形1、消息,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

2、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典型人物或典型经验的新闻体裁。

此外,还有新闻述评、新闻评论等。

8、消息体裁的特征:1、是比较短,多为几百字,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2、是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听众、观众);3、是叙事朴实,实在,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4、是时间性强,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5、是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而且多为概括的叙述,但不能概念化。

6、是结构严密,层次分明。

一般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最前面,然后再写次要的,更次要的;也可以依照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顺序来写,但要突出主要部分。

7、是交代必要的背景。

新闻摄影及简单的写作

新闻摄影及简单的写作
看通常新闻稿件的写法吧!
新闻文稿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即把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概 括地摆在正文之前,便于读者很快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 标题 不求新颖 一定要反映实际 情况
导语 主体 主体 背景 背景 结尾
内容上:5W+1H
when 何时、where 何地、who 何人 、what 何事、 why 何故、 how 如何
• 3、主体
(1)把最重要、最新鲜并引人注目的材料放在前面,然后再写次要 的,更次要的。

(2)按时间顺序写
“首先…接着…再接着…然后…最后”的写法
• 4、背景 •
背景是所写新闻的历史背景、环境条件及其与事件的联系。
便于理解报道中所举事实的现实意义。
• 5、结尾 •
结尾又叫结语,是消息的结束部分。
必拍角度
必拍角度之:近身特写
常见错误: 1.快门速度不够 2.表情抓拍怪异 3.构图不对,造成没手没脚、头重脚轻等问题
解决: 1.适当增加快门速度 2.相机设置成高速连拍,不要抓拍闭 眼的神态 3.构图上,到腰间或膝盖或全身
手没了 白平衡模式不对,人脸暗黄
领导讲话
注意点:领导要抬头、神态正常
选择拍摄角度
五楼活动中心
横幅:交代事件
主讲人: 交代人物
观众: 营造氛围
必拍角度一:正面全景 目的:交代事件 要素:台上人物、观众、 横幅、幕布
对焦点 机位
常见错误: 1.横幅或幕布不全 2.构图不正,缺乏庄严感
必拍角度二
目的:展现会场观众 常见问题:曝光不足
当你拿着相机的时候,请记住你是一名摄影师.你来这里是为了采集新闻 .所以在有必要的时候大胆走到你觉得需要拍摄的位置.当然这一切要以 不影响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进行,另外注意身后的摄像机,不要遮挡.

新闻写作与摄影技巧PPT课件

新闻写作与摄影技巧PPT课件

新闻的语言
❖ 新闻语言的特色概括为: ❖ 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和通俗
新闻图片的摄影
一、新闻图片的定义:《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新闻图片 的阐释是:“以图片的直观形象和简要文字说明结合起来报 道新闻、传播信息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这个阐释表明, “新闻”与“信息”是图片的“内核”,图片只是承载“新 闻”和“信息”的“外壳”。如果图片里没有“新闻含量”, 仅剩图片这种“外壳”,图片也就失去了意义。
6、仔细观察人物动作
7、适当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判断事实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 (1)指导性与思想性 (2)重要性与显著性 (3)普遍性与迫切性 (4)知识性与趣味性
三、新闻写作原则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执行党的宣传纪律 2、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 3、迅速及时、讲求时效
真、新、快、活
四、消息的写作
(一)概念:即狭义的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 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
导语写作中常出现的几种问题
1、不能正确找出新闻的最近点 2、新闻价值判断失误 3、不贴近受众
三、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一般按“时间顺序”先
主要,后次要的写法
四、结尾(背景)
消息的整体结构
1、倒金字塔式:将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即 导语,最不重要的放在篇末,呈现出新闻材 料重要性递减的逻辑顺序。(便于受众、便 于记者、便于编辑)
二、如何拍出好的新闻图片 1、有视觉冲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什么是“新”:一个是纵向比较,“往无今有”是 “新”,“往有今好”也是“新”;另一个是横向比较, “人无我有”是“新”,“人有我优”也是“新”。
这里的“新”,往往是相对的。比如新近的一些监管举 措,放到全国不是最新的,但在省内是首创,这也是“新”。
还有些作为卫生监督工作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你认为是 “旧闻”,老百姓却从来没见过,感到很震撼,“旧闻”也 变成了新闻。
4.题文不符
5.不符合罗辑 一般表现在时间、空间、人物上
• 标点符号的问题 (1)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一个概数不能用顿号,表 示缩略语可以用顿号。
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不正确) (2)分号不能用在普通单句中。 申请人携带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身份证;房产证。
• 标点符号的问题 (1)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一个概数不能用顿号,表 示缩略语可以用顿号。
• 新闻语言表达上的一些问题需注意 1.交待不清 “首个启用移动执法终端的监督机构” 市?省?国家? 2.拖泥带水 “我所今后将不断努力,开拓进取,按照国家......的
要求,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维护群众生 命健康履职尽责……”
• 新闻语言表达上的一些问题需注意 3.空话连篇
“中医、中药、针灸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不正确) (2)分号不能用在普通单句中。 申请人携带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身份证;房产证。
• 采用倒三条结构
这样写的好处是:道先可以快速写作。不为结构苦 思,适合初学者。其次可以快编快删,删去最后段落, 不会影响全文,适合都市报编辑的编辑风格。最后可以 快速阅读,无需从头读到尾,适合选择读者碎片化的阅 读习惯。
• 磨一个好标题
• 标题非常重要,尤其是现在如此信息爆棚的时代,各 种资讯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来挤压我们有限的阅读 时间,如果你的标题制作的好,就能吸引读者阅读下 去,达到我们的宣传目的。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标 题抢眼,不是让我们做“标题党”,把标题做的低俗。 会造成负面影响。
• 力求真实
新闻的生命在于“事实”也就是真实性。一篇 不真实的报道是对新闻的亵渎,不仅误导受众,而 且会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所以我们在做执法工 作新闻报道,一定要本着“事实重于一切”的原则 来采写,坚决杜绝虚假新闻或不准确、过于夸大的 新闻出现,这是一条底线。
• 处处留心皆新闻
为什么有的人会写出很多鲜活的执法新闻,而有的 人却一直觉得无从下笔,觉得都是身边的寻常事,没有 什么可写的,这里面就有个新闻敏感性的问题。
• 磨一个好标题
正标题 ——副标题
• 磨一个好标题
眉题 正题
• 背景和主体
有很多新闻需要介绍其特殊的背景,才能更好地说 明这条新闻的重要性。
新闻在采用时,新闻背景不一定全部能保留,但他 对于编辑判断这篇稿子的价值,并决定是否采用有一定 的导向作用,这一点也请大家注意。
• 正文怎么写
主干突出 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与 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为什么开会?开会研讨什么内容?会议解决什么问题?
领导介绍以关键领导为主,不要把所有人名字都写上。
• 采用倒三条结构
消息的形式结构有多种,“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 用的一种结构方式。是当初电报刚开始运用时,很多驻外记 者为了尽快把消息发回去,又防止发电报机器出故障,就按 照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最 重要的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下 去,从上到下,越来越轻,即使后面没收到或没法出去,新 闻的基本事实已经具备了。这也是新华社电讯稿最常用的写 作方式。
卫监工作是一座新闻富矿,新闻素材十分丰富。大 家要培养强烈的新闻意识,锻炼自己强烈的新闻敏感性, 身在宝山会识宝,处处留心皆新闻。
• 要转换事情,如果我是报社的一 名记者或编辑,我会不会对这件事感兴趣?这件事能不 能写成一篇新闻报道?这篇报道能达到怎样的宣传效果?
• 结尾
正文交代完以后,一般都有一个结尾部分。结尾大多是 总结式的文字,也有用思考式的。有观点,消息如果没有结 尾是不完整的。但从自身实际出发,如果前面正文已经交代 清楚了,加了结尾仅仅是正文的重复,不能“锦上添花”, 倒不如不要结尾。
提醒:一般报纸的篇幅都比较有限,消息的字数在300 到7、800字最好,编辑比较喜欢,最多不要超过1000字。另 外,超过800字要分列出小标题。
二是:如果我是一名读者,我会不会对这篇卫生新 闻报道感兴趣?会不会觉得标题不吸引人,文字干巴巴 的,没有阅读欲望?
• 要做“第三者”
撰写执法新闻并给报社投稿,必须采用第三人 称,也就是要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写,不能出现“我 所”、“我科”。读者无法分辨到底是哪里。
但也有例外情况,比如引语,就是引用别人讲 述的话。
新闻写作与摄影
以敏锐的眼光、 独特的视角,
从繁忙的工作中发现 令人喜悦的亮点
我们习惯常称的5个W ,后又增加了一个因 素,即何果(HOW) 。这六个“何”的首 个英文字母组合起来 ,就是“5W1H”,称 作新闻六要素。
这六个要素,都
• 善于挖“新”
新闻的价值在于“新”,新与旧是相对的,看你如何处 理。
• 要跳出会议写会议
会议稿件是最难写的,领导多,讲话多,程序多,千头万绪 不知如何下手,而这又是大家经常会遇到的良好新闻线索源,很 多政策措施的发布、还有一些新理念的普及等等,都会在这些会 议或发布会上透露出来。新闻报道要从这些程序性流程中跳出来, 寻找这些“新”来写。而那些嘉宾、领导、颁奖、代表发言等, 对于报纸的新闻报道基本都是无用的,除非领导够级别,不然这 些都会被删掉,写了也是白写。
内容充实 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 这样才有说服力。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要恰当地划分段落,有条不紊地展开 叙述,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 排层次;二是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 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 不紊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