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东亚和日本
合集下载
亚洲概述、东亚与日本

15
一个大洲——亚洲 自然地理特征——河流水文
②印度河
源于青 藏高原,先 向西北、后 向南经印度 河平原,注 入阿拉伯海 (印度洋)。
狮泉河
16
一个大洲——亚洲 自然地理特征——河流水文
③叶尼塞河
源于蒙古境内山地,
经贝加尔湖,向北经西
西
中
西
西
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
伯
伯
利
利亚高原交界处,注入
亚
平
利 亚
区域地理分析方法 地理位置 •经纬度、海陆、相对……
自 然 地 理 特 征
地形地势
•地形类型、地势、分布、特 殊……
气候特征 •类型、特点、分布……
河流水文
•补给类型、水文特征、水系
特征……
河流的补给类型
类型 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因素
我国
雨水
一般以 夏秋两 季为主
① ② ③ 大
时 不 水
间连 量集续 变中; 化;① ② 年
⑴人口增长
增长率较高
26
一个大洲——亚洲 人文地理特征——亚洲居民
⑵人口的分布
①分布 ②特点 ③原因
分布不均。
人口稠密区: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沿
海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世界 人口最密集区之一);
人口稀疏区:北部、西部和中部广大 地区。
①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
候湿润、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 发展,人口密集;
为主
40° N
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剖面图 100°E
分布:中部为高原(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 山地,平原在大陆周围。
3.特殊:地表起伏大,高低相差悬殊;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陆地最低点(死海)。 东部 沿海有岛弧链。
一个大洲——亚洲 自然地理特征——河流水文
②印度河
源于青 藏高原,先 向西北、后 向南经印度 河平原,注 入阿拉伯海 (印度洋)。
狮泉河
16
一个大洲——亚洲 自然地理特征——河流水文
③叶尼塞河
源于蒙古境内山地,
经贝加尔湖,向北经西
西
中
西
西
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
伯
伯
利
利亚高原交界处,注入
亚
平
利 亚
区域地理分析方法 地理位置 •经纬度、海陆、相对……
自 然 地 理 特 征
地形地势
•地形类型、地势、分布、特 殊……
气候特征 •类型、特点、分布……
河流水文
•补给类型、水文特征、水系
特征……
河流的补给类型
类型 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因素
我国
雨水
一般以 夏秋两 季为主
① ② ③ 大
时 不 水
间连 量集续 变中; 化;① ② 年
⑴人口增长
增长率较高
26
一个大洲——亚洲 人文地理特征——亚洲居民
⑵人口的分布
①分布 ②特点 ③原因
分布不均。
人口稠密区: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沿
海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世界 人口最密集区之一);
人口稀疏区:北部、西部和中部广大 地区。
①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
候湿润、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 发展,人口密集;
为主
40° N
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剖面图 100°E
分布:中部为高原(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 山地,平原在大陆周围。
3.特殊:地表起伏大,高低相差悬殊;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陆地最低点(死海)。 东部 沿海有岛弧链。
东亚和日本1

1月
北京
东 京
日本
◇自然地理特征 气候
讨论:推断A、B两地的
降水量的季节差异:
夏季A
<
B;
B;
> 冬季A 分析其原因。
A
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水汽来 源于太平洋,受地形影响, B地为迎风坡,降水量多。 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水汽来 源于日本海,受地形影响, A地为迎风坡,降水量多。
B
日本
◇自然地理特征 河流 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 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 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 特征。
①河流短促;②流域面积小 ③水流速度大(快) ④流量季节变化大(明显)
水文特征
流量 流速 季节变化 结冰期 含沙量 水能
影响因素
气候 地形 气候 气候 植被 地形
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 利用方面的价值。
河流短促且湍急 不利航运 水能资源丰富
日本
◇自然地理特征 河流 试描述温州楠溪江的水文特征。 ①流量较大 ②上游流速较快,下游流速较慢 ③水位季节变化明显,有夏汛 ④无结冰期 ⑤含沙量小 ⑥水能蕴藏量小
东亚的主要地理特征
日本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
1.练习:作业本P15-16 2.预习:填图册P11
2.日本的主要领土。
日本
◇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地质
1.描述日本的地形特 征。
以山地丘陵为主 沿海地区有狭窄平原
2.简析日本多火山、 地震多发的原因。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 板块的消亡边界; 地壳运动活跃
日本
◇自然地理特征 气候
1.比较日本群岛南北的气 候差异。
2.两种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是什么?
北
日本
东亚的地理环境特征
国家东亚

湖泊
矿产
资源
经济地理特征
工业
农业
城市、
交通
其他
三、巩固练习
1、填出亚洲的气候类型。
2、分析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特点?
3、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及特点?
地理学案
第一节东亚
[考纲要求]
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日本、
一、填图要求:1、画出主要经线和纬线。2、填出东亚主要地形区及河流、湖泊等。
二、读日本区域图,填下面表格:
国家、范围
各要素相互联系图
地理位置
海陆
位置
经纬度位置ຫໍສະໝຸດ 其他位置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
气候
河流、
矿产
资源
经济地理特征
工业
农业
城市、
交通
其他
三、巩固练习
1、填出亚洲的气候类型。
2、分析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特点?
3、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及特点?
地理学案
第一节东亚
[考纲要求]
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日本、
一、填图要求:1、画出主要经线和纬线。2、填出东亚主要地形区及河流、湖泊等。
二、读日本区域图,填下面表格:
国家、范围
各要素相互联系图
地理位置
海陆
位置
经纬度位置ຫໍສະໝຸດ 其他位置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
气候
河流、
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东亚及日本

(3)、民族: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2、经济:东部沿海 地区条件优越,人口稠密, 农业、工业发达。 西部内陆 地区条件 较差,人口稀少,畜牧业为主。
朝鲜: 韩国: 蒙古: 日本: 中国:
地图册P121
以汽车、电子、服装为主 进出口贸易发达 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进
出
原料 口 加工 口 产品出口
工业主要原料来源
石油来自:西亚、东南亚
煤炭来自:中国、澳大利亚 铁矿石来自: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棉花来自:中国、美国
进口原材料
读图分析 (1)日本资源自给度最高的是什么?试分析原因。 (2)从图中分析日本的进、出口商品分别以什么为主? (3)日本工业比重变化图中,比例明显变小的是什么部门?
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东亚及日本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东亚及日本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3、农业单产高
日本农业多采用小型机械,精耕细作,注意发展水利,实行集 约化生产,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
日本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2%
第二产业:37%
地图册P120
在“东亚的地形”图上,找出朝鲜半岛(东亚最大半 岛),日本群岛(东亚最大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 海南岛,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地图册P120页读 图:东亚的岛屿 分布有什么特点? 说明这些岛屿是 怎么形成?
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 亚欧、非洲、美洲、南极洲、印度洋和太平洋板块。
夏 方向的风?夏季和冬季降水 分布有区别吗?为什么?
夏季吹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
夏季降水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冬季降水主要集 中在日本海沿岸。受地形影响,迎风坡降水较多。
2、经济:东部沿海 地区条件优越,人口稠密, 农业、工业发达。 西部内陆 地区条件 较差,人口稀少,畜牧业为主。
朝鲜: 韩国: 蒙古: 日本: 中国:
地图册P121
以汽车、电子、服装为主 进出口贸易发达 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进
出
原料 口 加工 口 产品出口
工业主要原料来源
石油来自:西亚、东南亚
煤炭来自:中国、澳大利亚 铁矿石来自: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棉花来自:中国、美国
进口原材料
读图分析 (1)日本资源自给度最高的是什么?试分析原因。 (2)从图中分析日本的进、出口商品分别以什么为主? (3)日本工业比重变化图中,比例明显变小的是什么部门?
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东亚及日本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东亚及日本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3、农业单产高
日本农业多采用小型机械,精耕细作,注意发展水利,实行集 约化生产,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
日本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2%
第二产业:37%
地图册P120
在“东亚的地形”图上,找出朝鲜半岛(东亚最大半 岛),日本群岛(东亚最大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 海南岛,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地图册P120页读 图:东亚的岛屿 分布有什么特点? 说明这些岛屿是 怎么形成?
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 亚欧、非洲、美洲、南极洲、印度洋和太平洋板块。
夏 方向的风?夏季和冬季降水 分布有区别吗?为什么?
夏季吹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
夏季降水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冬季降水主要集 中在日本海沿岸。受地形影响,迎风坡降水较多。
亚洲分区1《东亚和日本》

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降水 丰富,年降水量达1000-2000毫米。 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区相比,冬季较 为 温和 ,夏季较 凉爽 。
哈尔滨
海洋性显著的表现与原因:
东京
1.年降水量偏多且季节分布较均匀;
2.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夏季较凉爽、
冬季较温和);
3.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
原因:受海洋和日本暖流影响
传统工业区:五大工业区,多为临海型
发展途径:大力发展海上 航运,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 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日本工业分布
日本工业分布过度密集
会带来许多弊端,新兴
工业向哪里发展?
日
本
太
海
平
洋
新兴工业区(高
濑户内海
新技术):向南
北扩展,九州
主要工业区 岛(硅岛),为
日本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区
临空型,
思考:日本工业布局向国土南北两端发展的原因是?
科学城:筑波
硅谷:北九州
筑波 北九州
太平洋、濑户内海沿岸的老工业区已呈现“饱和状态”, 地价昂贵,工业成本高(根本原因); 工业污染影响严重; 国土南北两端环境较好; 有现代飞机场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支撑
现代化的农业和渔业
(1)农业单产高
1、农业地域类型:
2、农业单产高
水稻种植业
耕地少,精耕细作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课堂小结
日本地理特征
➢ 地狭人稠多港湾 ➢ 山地丘陵多火山 ➢ 季风气候海洋性 ➢ 林水丰富少矿产 ➢ 工业集中在沿海 ➢ 太平洋与濑户内 ➢ 农业进口渔业一 ➢ 加工贸易经济达
作业
1.整理本节课笔记; 2.完成《考点》中本节习题。
今日的辛苦成就明日的辉煌!
哈尔滨
海洋性显著的表现与原因:
东京
1.年降水量偏多且季节分布较均匀;
2.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夏季较凉爽、
冬季较温和);
3.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
原因:受海洋和日本暖流影响
传统工业区:五大工业区,多为临海型
发展途径:大力发展海上 航运,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 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日本工业分布
日本工业分布过度密集
会带来许多弊端,新兴
工业向哪里发展?
日
本
太
海
平
洋
新兴工业区(高
濑户内海
新技术):向南
北扩展,九州
主要工业区 岛(硅岛),为
日本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区
临空型,
思考:日本工业布局向国土南北两端发展的原因是?
科学城:筑波
硅谷:北九州
筑波 北九州
太平洋、濑户内海沿岸的老工业区已呈现“饱和状态”, 地价昂贵,工业成本高(根本原因); 工业污染影响严重; 国土南北两端环境较好; 有现代飞机场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支撑
现代化的农业和渔业
(1)农业单产高
1、农业地域类型:
2、农业单产高
水稻种植业
耕地少,精耕细作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课堂小结
日本地理特征
➢ 地狭人稠多港湾 ➢ 山地丘陵多火山 ➢ 季风气候海洋性 ➢ 林水丰富少矿产 ➢ 工业集中在沿海 ➢ 太平洋与濑户内 ➢ 农业进口渔业一 ➢ 加工贸易经济达
作业
1.整理本节课笔记; 2.完成《考点》中本节习题。
今日的辛苦成就明日的辉煌!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讲 东亚和日本

为均匀。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气温年较差较小
原因:a.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 大 b.沿岸又有强大的日本暖流。
大陆性强
海洋性强
(1)最高温出现在8月,最低温出现在2月; (2)年平均气温较高,无霜期较长; (3)北海道东部沿海一带多雾,日照少,阻碍
农作物生长; 寒暖流交汇
(4)夏秋季台风,既带来降水又造成灾害。
高原高山气候
东亚气候类型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哈尔滨
上海
分布: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日本北部一、月气韩温国:北0部℃、以下朝(鲜寒及冷)我0国℃秦以岭上淮(河温暖 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日本南部雨韩季:国南部)及短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长区 为亚热带带季风气候。
北海道
国
经纬度位置: 130°E—145°E
旗
徽
太
本州
平 洋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九州
濑户内海 四国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1)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2)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起伏大; (3)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4)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⑴ 地形多种多样 ⑵ 主要地形及分布:
• 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 • 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
• 东部半岛和岛屿:多山地和丘陵 ,平原狭小
⑶ 地西高东低 ⑷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 岛屿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东亚和日本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①气温何时高何时低、气温年较差大小; ②降水量大小、降水季节变化)等
水文水系
水文:流量及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含沙量、凌汛、流速、水能 水系:流向、流程,水系形状,流域面积,河道宽窄深浅,水网密度
东亚
东亚思维导图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1.绝对位置
① 半球位置 • 北半球,东半温 带
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西临日本海,西隔日本海 和朝鲜海峡与俄罗斯、朝 鲜、韩国相望,西南隔东 海与中国相望
日本
130 ° 135 °
组成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 州四个大岛和附近的多个 小岛屿组成
北海道岛
濑户内海 九州岛
千岛群岛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曲折的海岸线对经济会有 什么影响?
岛国曲折的海岸线,多优 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 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 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等地质灾害
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80座;每年有感地震1500 多次,平均一天4~5次
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多火山、地震。
欧亚板块
富士山 3776m 陆 地
日本最高峰,是一座活火山
太平洋板块
边缘海
(日本海)
岛弧
(日本)
海沟 洋盆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说出图中数字所在区 域的气候类型
1 4
5
2 3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气候特征
西部内陆地区大陆 性气候显著。
西部地区深居大陆 内部,距离海洋远, 加之地形阻挡。
东部沿海地 区 季风 气候 显著
濑户内海冬夏降水少的原因: 地处冬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区域地理 第三章 亚非拉地区 第一节 东亚和日本(共31张PPT)

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信息可知,日本水能资 源比较丰富,落差大,利于发电,D正确。第(2)题,“硅岛”即电子工业比 较发达的地区,影响电子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是技术、交通运输条件 和环境,故①③⑤正确,④错误;电子产品不适合海运,故②错误。 答案:(1)D (2)B
教材图解
4.“三湾一海”工业带 (1)分布: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 和濑户内海沿岸。 (2)原因: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且多港湾,适合建设大港口;在海边, 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节省了陆上运输和储存的时间和费用, 降低成本;且日本所需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 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即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4.东亚的季风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季节 风向 源地
东亚季风 冬季
西北风 亚洲内陆
夏季 东南风 太平洋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性质
比较
分布
气候类型
对农业生 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寒冷、干燥
炎热、湿润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低温、旱涝等灾害
要点整合 1.东亚范围、位置
范围
临海国:中国 半岛国:朝鲜、韩国
内陆国:蒙古 岛国:日本
经纬度位置 4°N~53°N,73°E~145°E
海陆位置 地理位置
相对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北部邻北亚、西部邻中亚、南部邻东南亚,西 南部邻南亚
2.东亚地区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自然和经济差异
范围
自 然 海陆位置
探究二 日本 情景导学 下面左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 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经济
中国 读图分析: 东亚地区国家西 部内陆和东部沿海地 区经济发展的特点? • • • • • •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朝鲜
中国: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蒙古: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朝鲜半岛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朝鲜: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韩国:汽车、电子、服装等工业发达; 日本:现代工业发达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
在“东亚的地 形”图上,找 看图回答:海岸 出日本群岛、 线比较曲折,沿 琉球群岛、台 海都有哪些群岛、 湾岛、海南岛、 半岛和岛屿? 朝鲜半岛、日 (本海、黄海、 1)日本群岛 东海、南海、 东亚最大的群岛 朝鲜海峡。 (2)朝鲜半岛 东亚最大的半岛 (3)台湾岛
哈尔滨
上海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日本北部、朝鲜、韩国北部、及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日本南部(九州、 四国、本州南部)韩国南部及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为亚热带带季风
两地亚热带季风气候 的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大陆性
海洋性
上海
东京
气温年较大, 气温年较差小, 降水季节变化大 降水丰沛、均匀
研究区域地理的思路
1.位置 2.自然地理特征 3.人文地理特征 4.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一、自然特征:
1、位置范围:
日 本 的 位 置
一、自然特征:
1、位置范围:
位于30°N~45°N,130°E~145°E,东亚岛国, 多优良港湾
下列字母和数 字代号所表示的地 理事物名称:
邻国: 中国 A. ___________
来源 冬季风
性质
风向
势力 影响范围 气候特点
强劲
东亚大部分
蒙古、西伯 寒冷干燥 西北风 利亚一带 陆→海
低温少雨
东部沿海地 区季风气候 显著
来源
夏季风 太平洋、
印度洋
性质
温暖湿润
风向 势力 影响范围
偏南风 海→陆
气候特点 高温多雨
较弱
东部近海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 季风气候的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形地质:
多山地、平原少、多火山、多地震
3、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海洋性显著(有梅雨),南北差异 明显(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4、河流:短、急 5 、自然资源:森林、水力、渔业资源丰富,矿
产资源贫乏
二、日本的经济
1、经济特征
(1)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现代 化程度高。 (2)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进口-加工-出 口) ,对外依赖性强(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 的原料和燃料,产品销售也依赖国际市场)。
4、工业部门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5、农业特征
农业比重小,渔业发达,种植水稻
三、居民【识记】:
人口稠密, 大和民族,
黄种人,
国家重视教育
有利条件:
(1)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2)科技发达
(3)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
不利条件: 国内矿产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
二、日本的经济
1、经济特征
(1)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高。 (2)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进口-加工-出 口) ,对外依赖性强(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 的原料和燃料,产品销售也依赖国际市场)。
中国第一大岛屿
2.河流
读图回答:东亚主要大河是什么 流向?为什么会出现此流向?
三、东亚的气候
西部内陆地区大陆性 气候显著。 东部沿海地区 季风气候显著
西部地区深 居大陆内部, 距离海洋远。
成因:面临世界 最大的太平洋,背 靠世界最大的亚欧 大陆,海陆冬夏温 差大,气压差大, 海陆热力差异大。
东部沿海地区 季风气候显著
2、经济发展条件 有利和不利条件 3、工业分布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
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为什么日本工业分 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
日 本 海
太 平 洋
濑户内海 主要工业区
户内海沿岸?
自然原因:地形平坦;海岸线曲折, 多优良港湾 。 社会经济因素:海运便利,日本资源 短缺,沿海利于进口原料、燃料,出 口工业产品。
二、日本的经济
1、经济特征
(1)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高。 (2)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进口-加工-出 口) ,对外依赖性强(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 的原料和燃料,产品销售也依赖国际市场)。
2、经济发展条件 有利和不利条件 3、工业分布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的狭长地带
3、气候特征:
亚 洲 气 候 图
日 本
一、自然特征:
1、位置范围: 2、地形地质:
位于30°N~45°N,130°E~145°E,东亚岛国, 多优良港湾 多山地、平原少、多火山、多地震
3、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海洋性显著(有梅雨),南北差异 明显(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 ——季风气候,海洋性显著
第一节 东亚和日本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经纬度: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读图查阅: 1.东亚地区有哪 些国家? 2.临海国,内陆 国,半岛国,岛 国分别是?
中国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朝鲜
平壤
韩国
首尔
日本
东京
二、地形、河流 1、地形特征:
活动:找出有 哪些高原、平 原、盆地
俄罗斯 B. ___________ 朝鲜 C. ___________ 韩国 D. ___________
① ②
③
下列字母和 数字代号所表示 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 日本海 ①. ___________ 太平洋 ②. ___________ 濑户内海 ③. ___________
① ②
③
下列字母和 数字代号所表示 的地理事物名称: 岛屿: 北海道 a. ___________ 本州 b. ___________ 四国 c. ___________ 九州 d. ___________
③
① ②
一、自然特征:
1、位置范围:
位于30°N~45°N,130°E~145°E,东亚岛国, 多优良港湾
2、地形地质:
日 本 地 形
日本
太平洋 板块 亚欧板块 和_________ 震中位于___________ 交界地带。
一、自然特征:
1、位置范围: 2、地形地质:
位于30°N~45°N,130°E~145°E,东亚岛国, 多优良港湾 多山地、平原少、多火山、多地震
平壤
韩国
首尔
日本
东京
西部内陆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差异
沿海 范围
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朝 鲜、韩国、日本 临海、海岸线长 以平原、丘陵为主,日本多山
内陆
中国西北和青 藏地区、蒙古 位于内陆 以山地、高原、 盆地为主
位置
地形 气候 经济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多港口、交通便利,工农业 发达,人口城市众多 以畜牧业为主, 经济落后
工业主要原料来源
工业主要原料来源
工业主要原料来源
二、日本的经济
1、经济特征
(1)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现代 化程度高。 (2)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进口-加工-出 口) ,对外依赖性强(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 的原料和燃料,产品销售也依赖国际市场)。
2、经济发展条件 有利和不利条件
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试根据日本的自然 和人文特征进行分析)
冬
日本海
太 平 洋
夏
温度 (0C) 20 0 1月
7月
年 7月
降水 (mm) 2000 1000 1月 0
年
北京
东京
夏季较凉爽,冬季较温暖,全年降水量较多。 (与亚洲同纬度相比)
思考: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冬
日本海
富 士 山
太平洋
一、自然特征:
1、位置范围:
位于30°N~45°N,130°E~145°E,东亚岛国, 多优良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