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题分类练习

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题分类练习
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题分类练习

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题练习

一.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1.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军队前进的速度

2.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3.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二.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1.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行驶20秒,接着又以7.5米/秒的速度行驶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2.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3.某人以5米/秒的速度走了全程的1/2,又以3米/秒的速度走完剩下的一半路,求此人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4.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江水的水流速度是V2(V1>V2),现该船在A、B两地行驶,求该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5.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三.回声问题

1.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问: (1)鸣笛处距山崖离多远(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2.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5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2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速度(15℃)

3.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后汽车直线向前行驶一段路程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有多远. (15℃)

四.声速问题

1.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听到爆炸的声音,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某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甲同学先后听到两次响声,其时间差,试计算铁管有多长(声音在铁中速度为5100m/s,空气的速度为340m/s)

五.声速测距问题

1.已知超声波在海水找能够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想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第一章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项训练

1、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

(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

2、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

(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标志处到南

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是72km/h, 司机在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

的回声,求:(v空=340m/s)

(1)火车速度是多少m/s(写出运算过程)

(2)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前行多远

(3)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4、汽车出厂前要进行安全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6、图中为“捷马”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参数:

(1)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充电一次可正常行驶多长时间

(2)小李骑电动车以正常速度到工厂至少需要30min,则小李到工厂的距离大约是多少km

最大速度20km/h

正常速度15km/h

持续里程50km

额定载重90kg

7、一学生以4m/s的速度用50s跑过一座桥,一列以队伍以2m/s的速度急行走过这座桥用了130s,则该队伍有多长

8、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

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9、(列车运行时刻表对于合理安排旅行非常重要,学生应该学会使用。下表是

由青岛开往北京的T2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通过分析此运行时刻表,请你计算:

车次自青岛起公里

0183283393514743890

T26到站青岛潍坊淄博济南德州天津北京到站时间——11:5913:1314:4616:2218:3319:54开车时间9:5912:0213:1614:5616:2418:35——

⑴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距离为多少

⑵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时间为多少

⑶该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计算题

1.

2.

3、(1)

(2)

(3)

4、(1)

(2)

5、解:(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火车过桥时,由得

6、(1)t1=s1/v=50km/15 km/h= (2)t2=30 min s2=vt2=15 km/h*=7.5km

7、60m

8、(1)5min(2)6.0Km(3)20m/s

9、497km 4h58min 100km/h

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 .一江春水向东流

B .星光闪闪

C .海水奔腾

D .春风拂面 2.如图所示,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

B .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其中有一人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C .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都正确

D .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读数是;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 .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C .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 .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4.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全新的2B 铅笔长约18cm

C .课桌的高度约为 m

D .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

5.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D. 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6.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

A .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B .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C .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D .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7.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t

s

v

可知,物体的( )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对 8.一短跑运动员在5s 内跑完了50m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 ,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 ,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运动员、汽车、羚羊

B .汽车、羚羊、运动员

C .羚羊、汽车、运动员

D .运动员、羚羊、汽车 9.如图所示为A 、B 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 、B 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车A 做变速运动,小车

B 做匀速运动 B .小车A 做匀速运动,小车B 做变速运动

C .小车A 、B 都做匀速运动

D .小车A 、B 都做变速运动

10.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1D2D3D4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末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7 分)

1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

1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表示。

13.完成下列单位转换:

(1)50m=__________km ;(2)36km/h=_________ m/s;(3)=_______h。

14.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

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

约为m。

15.测量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右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不同方向在毫米刻度尺

的不同部位测得球的直径D的示数如下:

则球的直径应取______cm。

16.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

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为参照物;小红说“车

真快”是选定了为参照物。

1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内通过了300 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

___________m/s,这个物体在前10 s内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

18.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19.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km/h。

三、实验题(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 6 分,第22小题8 分,第23小题9 分,共29 分)

20.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cm;速度计读数为;停表示数为。

21.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

(1);

(2);

(3)。

22.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还缺少的步骤是:F. _______。(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

2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 AB=____cm ;t BC= s; v AB=_ m/s; v BC=___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是在做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 偏(选填“大”或“小”)。

四、计算题(第24小题8 分,第25小题10分,共18 分)

24.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

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

则:(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

南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25.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 800 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 600 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 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 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 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五、综合能力题( 6 分)

26. 2012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图所示。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在的(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3)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是km。

8.一列队伍长40m,经过全长为80m的桥,队伍过桥共用了1min,若队伍前进可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则这支队伍行进速度为( )

A.2m/s B.1.3m/s D. 0.67m/s D.2.3m/s

9.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8cm=18cm÷100=0.18m =18cmx1

m=18m

100

C.18cm=18÷(100m)=0.18m =18x1

m=0·18m

100

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11.米m 12.秒s 13. 10 汽车地面17. 18.甲、丙乙

三、实验题30km/h 1min5s

21. (1)使用了磨损的零刻度线2)刻度尺没有放正

(3)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4)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

22.(1)A C 铜丝的直径是d= l2l)v=s/t (2)小(3) 1 (4)大变速直线(5)大

四、计算题24.(1)从图可知v车=60km/h (2)t=s/ v车=9km/60km/h=

25.(1)v1=s1/t1=1800m/(5×60s)=6 m/s (2) v2=s2/t2=(1800m+3600m)/ [(5min+1min+12min)×60s]=5 m/s

五、综合能力题

26.(1)运动(2)最大速度(3)1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