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经济发展26页PPT

合集下载

城市化ppt课件

城市化ppt课件

城市化对人口的影响
人口迁移和流动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 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和建设更加注重居 民的生活需求和便利性。
人口结构变化
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 发生变化,老龄化、少子化趋势加剧。
城市社区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 扩大,社区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社会因素
人口迁移、教育水平、医疗保 障等也会影响城市化进程。
政策因素
政府对城市化的政策导向、土 地制度、户籍制度等都会对城
市化进程产生影响。
技术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交通通讯条件 等也会影响城市化进程。
03
城市化的影响
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增长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聚集 ,消费需求增加,促进产业集 聚和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和交通排放的污 染物增加,导致空气、水质等环境质 量下降。
资源消耗增加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增加导致对水、 土地等资源的需求增加,加剧了资源 紧张。
生态破坏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 建设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生 物多样性减少。
环境治理投入增加
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提高, 政府和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逐渐增 加。
城市化发展将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城 市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 小城乡差距。

第九章城市化与城乡发展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第九章城市化与城乡发展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农村发展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起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开启之前都有一个农业革命时期。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没有经历农业革命、农业基础薄弱时就仓促发动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结果导致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放弃了对农业剩余的榨取,开始转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支持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三篇 结 构 转 变
第六章 二元经济发展 第七章 工业化与信息化 第八章 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 第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城乡关系 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
三、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各种表现
(一)城乡生产要素交换不平等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城乡生产要素交换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在改革开放之前城乡生产要素不平等交换主要体现在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上;现阶段则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不平等交换上
第三节 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
尽管近几年城乡差距在缩小,但仍然比较大,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
(二)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
而我国长期以来实施城市偏向战略,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偏向城市居民。
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
(三)城乡基础设施投入不平等
虽然我国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显著提高,但是各级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明显高于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16年,城镇投资额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98.4%,农村投资额只占到全社会投资总额的1.7%。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PPT课件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PPT课件
中國: 城市化與城市發展
主要内容
1. 前言: 城市化的理論視角 2. 中國城市發展相關概念 3. 近期發展 4. 案例分析 5. 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全球化生產與競爭
1.前言
城市化的理論視角

西方理論(人口、經濟和社會) 城市 城市化進程(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城市化水準(the urbanization level) 人口轉化理論(theory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城-鄉轉化(urban-rural transition) 城市作為經濟節點存在
相關概念解析
城市化:




社會學家認為城市化是一個城市型生活方式的發展過程,它意味 著人們不斷被吸引到城鎮中,並被納入城鎮的生活組織中去,而 且還意味著隨著城鎮的發展而出現的城鎮生活方式的不斷強化. 人口學家認為城市性生活方式的擴大是人口向城鎮集中的結果. 因此,城市化的過程可能有兩種方式,一是人口集中場所即城鎮 地區數量的增加,二是每個城鎮地區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 經濟學家認為,城市性的生活方式是一種以非農業生產為基礎的 生活方式,人口向城鎮集中是為了滿足第二\第三產業對勞動力 的需要而出現的. 地理學家認為,第二\第三產業向城鎮集中就是非農業部門的經 濟區位向城鎮集中,人口向城鎮的集中也是勞動力和消費區位向 城鎮集中.
城市化的理論視角

城市化伴隨著經濟增長和職業結構的轉化 聯繫著經濟增長的空間過程 人口流動的“推--拉模型”(push-pull model) 社會變革過程:新的社會形態產生
城市化的理論視角

亞洲的經驗 城市和區域經濟增長 經濟結構的二元屬性 跨國界資本和城市化 跨國企業和全球勞動力分工 全球化 拓展的城鎮密集區: desakota

城市化(公开课)ppt课件

城市化(公开课)ppt课件

人口迁移方向 城市人口变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乡村向城市
市区向郊区 城市向乡村小城镇
增加
减少
29
逆城市化现象
30
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
发展中城国市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人,口(中万小)
1.东京(日本)
2880
2.墨城西哥市城发(展墨缓西哥慢),人聚集于少数大城17市80。
3.圣保罗(巴西) 4.孟买(印度) 5.纽约(美国)
45
4、噪声污染
项目
噪声污染
来源 危害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人体健康
46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
47
讨论:说明城市的什么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香港的笼屋
48
下列图文说明什么问题: 南京市就业获得巨大成就,每年有28万人多获得就
业,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每年失业率虽不断下降,但失业 人口却在不断增加。
2、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等级升级 城市数量不断增多
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重 ? 上升
城市用地 规模
? 扩大
城市化标志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10
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观点,你赞成哪一个?
• 小明:我们中国的城市人口有5亿多,城 市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很高。城市人口增加
• 小王: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但城市的土 地面积较少,占国土总面积比例小,所以 澳大利亚的城市化水平很低。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 经济 发展
农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劳动力 城
工业发展
市 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化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PPT课件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PPT课件
第16页/共44页
(三)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
• 两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阶段 来考虑增长问题,两者实际上是互相补充、相 辅相成的。
•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宜于采取不平衡增长 战略 ;当经济发展进入高级阶段,平衡增长战 略又势在必行。
• 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手段。
第17页/共44页
四、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一)平衡增长理论
• 所谓平衡增长,是指在整个工业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 中,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同时、全面地进行大规模投 资,通过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全面发展, 来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
• 平衡增长可分为三种类型: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温和 的平衡增长理论和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各个方面。
3 .工业化,既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
第1页/共44页
(二)工业化的衡量指标
霍夫曼比例 =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
“霍夫曼定理”: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霍夫曼比例是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 值的比。
全面地衡量工业化程度,需要综合考察以下互相联系的六个方面:
• 城市化也反过来给工业化以极大的刺激。
• 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出现城市化;同样,如果没有 城市化,工业化也难以实现。
第20页/共44页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起步晚、水平低
发展中国家 世界平均 发达国家
1950 16.2 28.4 51.8
1980 30.6 40.0 75.0
1997 39.0 46.0 78.0
• 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希曼。 • 主要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城市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又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包括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下面,我们从不同角度来论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城市化带动经济发展城市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的经济规模逐渐扩大,城市经济结构逐渐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高度开放化,城市对于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强。

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不仅为地区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金,而且引导了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城市化促进人口的流动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流动随之而来。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城市中去居住和工作,这样的流动不仅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还有利于人口流动的多元化,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促进人口结构的变化城市化的发展会对人口的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将面临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因此城市对于知识、人才和技能的需求也会愈发强烈,这样就会促进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城市中的知识和技能需求量不断增加,就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增强人类活力和智慧城市是一种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创新和创业等领域的活力和智慧的发生地。

随着人口向城市的集聚,城市将不断吸收更多的人才,因此可以促进城市创新和发展,推动城市向更加智慧、可持续、高效和安全方向转型。

城市化使城市更加宜居城市化的过程不仅会带来经济发展,还会使城市更加宜居。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得到保障,这样就可以为市民提供更为舒适、安全和方便的生活条件,进一步优化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增强市场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总之,城市化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替代的。

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将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也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形象。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一个无可避免的趋势。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是指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聚居的过程。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首先,城市化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为各类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城市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扩大,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用工人员。

同时,城市规模的扩大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和消费需求。

这种规模效应对于促进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其次,经济的发展也会推动城市化进程。

经济的快速发展意味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从而希望在城市中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

因此,经济的发展会促进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

总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

城市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口和市场的基础,而经济发展又为城市化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二、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化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在城市化过程中,新建和扩建的城市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例如,交通运输设施的完善可以加快商品和人员的流动,促进经济活动的开展。

同时,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开发也为各类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其次,城市化对就业的带动作用非常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中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农业和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这种转型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进入城市。

就业的增加不仅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另外,城市化还促进了人力资源的集聚。

城市是人才的集中地,人力资源的集聚可以促进创新和创业。

在城市中,不同领域的人才可以更好地交流合作,形成创新的驱动力量,推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城市化也存在一些问题。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一直被认为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一、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关系。

首先,城市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口基础。

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规模日益壮大,人口密度提高,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和劳动力,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城市化带动了产业的集聚和转移。

城市作为一个集中的经济体,拥有更多的企业总部、生产基地以及创新研发中心,吸引了更多的产业要素和投资,使经济更具竞争力。

此外,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促进了消费升级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化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加速了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城市化过程中,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和利用,生产活动更便捷高效,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其次,城市化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城市中更多的人才聚集,创新能力增强,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生,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

再次,城市化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扩大。

城市化的进程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如交通、水电、通信等,这些投资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生活品质,也促进了经济发展。

同时,城市化扩大了市场规模,提供了更大的消费市场,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

三、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城市化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城市化提高了人力资源的集中度和活跃度。

城市作为人才集聚的地方,吸引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源得到更加集中的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城市化促进了城市职能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城市在产业结构和经济职能上愈加多样化,从而提高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

再次,城市化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这些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Hale Waihona Puke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