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大学生暑期调查实践报告——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之产生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也日趋明显。
那么,当今长春市民对环境生态问题的感知度和关注度如何呢?此次,我以“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为主题,自制了一份简单的问卷。
由于能力有限,仅对本小区部分居民进行了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60份。
由于使用的是非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只能反映这60名被调查者的环境生态意识。
样本结构如下:性别:男性49%,女性51%;年龄:15-19岁13%,20-29岁8%,30-39岁17%,40-49岁23%,50-59岁17%,60-69岁12%,70-75岁10%;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初中17%,中专或高中52%,大专13%,大学本科及以上15%。
一、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一)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定义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构成之一。
包括该国公民对于污染、公共卫生等的环保意识,对于动物保护的意识程度,对于环保、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的认知程度等。
(二)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状况1.在第六题中,人们大都表示了当今世界上存在环境污染现象。
其中有58人表示“存在”,占总体的96.7%;有2人表示“不了解”,占3.3%。
被调查者中没有人认为污染“不存在”。
2.在第七题中,他们对待存在环境污染的态度是:调查显示共有56人认为环境问题应该治理,其中有17人认为“急切需要治理”,有39人认为“需要治理”;仅有4人认为“无所谓”;没有人选择“不需要治理”。
以上两道题调查结果表明,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对于当今世界上的环境污染应及时、尽早治理。
更为可喜的是,被调查者中没有人认为环境污染不存在或污染毋须治理。
尽管如此,在第五题中,只有28.3%的人总能够把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
可见,他们的环保行为与环保意识不相匹配,虽然多数受调查者认为我国环境污染状况严重,而一但把环境问题与实际行动相比较,则显出他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偏低。
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调查报告字

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调查报告字(一)从居民自身着手,这是改善环保现状的前提条件。
第一,加强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素养,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风气,加强居民环保意识,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素养。
环保事业是集文化素养与公共道德于一体的事业,是人们对国家集体关注的表现。
只有素养上去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才会相应地加强。
篇三:公民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进展,社会生产力大力进展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同时大量的各种废弃物也被制造出来,它们严峻破坏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危及我们的生存。
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环境状况的不断重视,环境的爱护与可持续进展问题已日益受到不断地重视和加强。
人们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患病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尽管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整治力度,但是由于其他人为缘由,我国的环境问题还不容乐观。
为此,我和同班同学王刚利用暑假时间在家乡绽开了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于环境爱护问题的看法,同时对我们的周边生活环境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针对性的对家乡居民宣扬环保学问。
本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随机调查的形式对汝州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以及周边环境状况绽开了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又想问卷100份,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发觉汝州市的环境现状以及攻门的环保意识依旧堪忧。
一、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有83%的人表示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很严峻,家乡街道上常常有废纸废物、四周的河流湖泊浑浊不清;有17%的人表示还可以,但是不是很好,有肯定的差距,人需不断改进。
说明本地的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仍旧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
有73%的居民认为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大的问题,非常担忧后代人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差,并且想为环保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看来环境问题已经为广阔人们所关注,已经成为了一个众人瞩目的重大问题。
有52%的人认为当个人利益与环境爱护发生冲突时,会优先选择环保;另有48%的人选择会优先维护自己的利益或者迟疑不决。
公民环保意识调研报告范文2篇(仅供学习)

公民环保意识调研报告范文2篇(仅供学习)一、正文人类的发展是伴随着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而发展起来的,所以我国强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对我国的经济健康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然而调研显示,有83.3%的人表示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很严重;有16.7%的人表示还可以,但是不是很好,有一定的差距,仍需不断改进。
二、公民环保意识的特点1.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对环境的满意度成负相关,从调研中可发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对环境判断有重要影响,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越高,对生活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得就越清醒,从而造成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的下降。
在我们的调研对象中有45%的人群是大学或以上的文化程度,虽然他们在环保意识上仍有欠缺,但是他们在一些环保的政策和措施上都给予肯定的、积极地态度。
4.居民的年龄也是影响环保意识的一个因素。
从调研中发现,老年人环保行为强于年轻人,他们通常会自备环保袋或竹篮购物,他们的环保意识较强。
这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有利途径,我们的宣传行动可以从老年人带头做起。
三、调研后的看法和建议(一)针对市民1.从居民自身着手,这是改善某某市环保现状的前提条件。
第一,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风气,增强居民环保意识,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素质。
环保事业是集文化素质与公共道德于一体的事业,是人们对国家集体关注的表现。
只有素质上去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才会相应地加强。
同时,居民还要关心并支持政府的环保工作,留意关于环保的各种宣传,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进一步了解和丰富自身环保知识,牢固自己的环保观念。
第二,应从行动上切实支持政府的环保工作,响应政府号召,使自己良好的环保意愿能付诸行动,起到良好的环保效果,为某某市的环保工作尽一份力。
另外,市民还应尽力用自己良好的环保行为去影响和带动周边的人,对于那些污染环境的行为应加以批评并即使制止,用积极的实际行动去带动更多人加入环保队伍。
2.加强政府的环保工作,这是改善各乡镇环保现状的重要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公民环境生态意识调研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公民环境生态意识调研【摘要】本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探讨了公民环境生态意识的现状和提升策略。
首先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环境生态意识的影响,然后进行了公民环境生态意识现状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在教育实践与效果评估部分,提出了相关策略和措施。
结论部分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公民环境生态意识的重要性,同时总结了研究的启示和展望,希望能为提升公民环境生态意识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公民、环境生态意识、调研、现状、提升策略、影响因素、教育实践、效果评估、重要性、启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视也在逐渐增强。
作为国家的基本单位和主体,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不仅关乎个人的生活质量,更是关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普遍不够高涨,存在着浪费资源、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等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公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提升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公民环境生态意识的调研,探讨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升公民的环境意识,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在公民环境生态意识方面的作用及影响机制,分析当前公民环境生态意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提升公民环境生态意识的策略与措施。
通过对影响公民环境生态意识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公民环境生态意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本研究旨在评估教育实践的效果,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公民环境生态意识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公民全面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思想政治教育对环境生态意识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环境生态意识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公民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提高公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调查报告字

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调查报告字(一)从居民自身着手,这是改善环保现状的前提条件。
第一,加强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素质,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风气,加强居民环保意识,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素质。
环保事业是集文化素质与公共道德于一体的事业,是人们对国家集体关注的表现。
只有素质上去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才会相应地加强。
篇三:公民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同时大量的各种废弃物也被制造出来,它们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危及我们的生存。
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环境状况的不断重视,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日益受到不断地重视和加强。
人们改造自然的同时也遭受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尽管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整治力度,但是由于其他人为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还不容乐观。
为此,我和同班同学王刚利用暑假时间在家乡展开了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看法,同时对我们的周边生活环境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针对性的对家乡居民宣传环保知识。
本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随机调查的形式对汝州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以及周边环境状况展开了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又想问卷100份,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汝州市的环境现状以及攻门的环保意识依然堪忧。
一、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有83%的人表示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很严重,家乡街道上常常有废纸废物、附近的河流湖泊浑浊不清;有17%的人表示还可以,但是不是很好,有一定的差距,人需不断改良。
说明本地的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仍然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
有73%的居民认为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大的问题,非常担忧后代人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差,并且想为环保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看来环境问题已经为广大人们所关注,已经成为了一个众人瞩目的重大问题。
有52%的人认为当个人利益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会优先选择环保;另有48%的人选择会优先维护自己的利益或者犹豫不决。
居民生态环保意识调查报告(范文5篇)

居民生态环保意识调查报告(范文5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居民生态环保意识调查报告(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居民生态环保意识调查报告(范文5篇)》。
第一篇: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报告在21世纪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再只关心自己的衣食冷暖了。
而是把更多的目光放到了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周边环境。
比如生态环保等问题。
环保突然成为了一个普遍人们关心的热门的问题,也更成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
而作为当代青年当中佼佼者的大学生们的环保意识的强弱也是人们关注并逐渐给予重视的社会问题!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了广泛动员和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列中,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做为这社会的一员,为了纪念和宣传世界环境日,更深的了解和研究掌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做了这次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
这次我们向大学生发出去调查问卷50份,收回50份。
有效率100%.调查的覆盖面为北方民族大学大一到大四的各系大学生。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了在大学生中间存在的关于环保意识的很多问题。
由于我们的能力有限。
我们的调查问卷可能不是很全面,不可能完全客观的反映出我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强弱。
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概况。
从调查问卷反映出来的问题来看,我们发现我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总体来说不是很强。
造成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
1.大学生自身的环保素养不够,很多环保知识非常匮乏。
2.尽管我们学校绿树成阴,但在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方面力度还是不够。
组织大学生环保的活动缺乏。
3.社会媒体对环保的宣传不透彻。
存在很多问题。
通过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总结了几个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建议。
1.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要大力支持,高度重视,做宣传教育活动。
并增加相关关于环保的选修课程等手段来增加大学生的环保知识。
为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打下坚实基础。
公民环保意识调研报告

公民环保意识调研报告调研目的环保意识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通过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和态度,探索公民在环保方面的意识和行动,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提供依据。
调研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方式,针对多个城市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研。
问卷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环保知识、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
调研结果受访者基本情况共有1000名受访者,其中男性占52.3%,女性占47.7%。
年龄分布在18岁至60岁之间,其中25-34岁占比最高,为34.2%。
受访者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43.5%,专科/高中占比为28.1%,初中及以下占比为28.4%。
环保知识受访者对环保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为普遍,其中有67.5%的人了解到过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而了解到O3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人只占29.7%。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65.6%的受访者知道什么是“绿色生活”,而15.2%的受访者认为“绿色生活”是指“穿绿色衣服”。
环保态度在对环保问题的态度方面,大部分受访者表现出了非常积极的态度。
89.7%的受访者认为环境保护是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95.6%的受访者认为环境保护需要集体力量参与,政府和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环保行为在环保行为方面,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受访者对环保问题的态度比较积极,但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环保行为。
75.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垃圾分类做得不够好,44.1%的受访者在购物时不会优先选择环保产品,41.9%的受访者不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公民对环保问题的认知程度普遍比较高,但在一些细节方面的知识仍然需要提高。
2.大部分受访者对环保问题的态度比较积极,认为环境保护是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需要集体力量参与。
3.虽然大多数人对环保问题持积极态度,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环保行为,需要引导和改进。
综上所述,政府和企业需要更多地承担起环保责任,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引导公民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共同为打造美好的环境而努力。
社会实践报告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调查研究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调查研究报告篇一:大学生调查实践报告——大学生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XX——XX学年第二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作业题目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研究学院:软件学院专业:软件技术姓名:韩瑞霞祁容容张灿闫浩李敏杰王天红许维雅翟景慧智亚敏胡彩芳龙李珍赵俊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未来社会的支柱,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他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将决定未来环境的走向,所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至关重要。
在高校的发展中,校园的建设,生员扩招,一方面提升了学院的实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愈来愈多的问题,其中包括环境问题,为什么会造成这些环境问题?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寝室的地面上经常丢有垃圾,垃圾袋经常是装到无法装了才带出寝室倒掉,洗衣服时,还是有同学习惯“长流水”,阳台上的灯只知随手开,却不知随手关掉。
这些现象反映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是非常薄弱的。
这不仅对校园的生态环境建设造成影响,也浪费了国家的资源,甚至对自身的健康不利。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寻求更有效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我们做了一项调查。
由于能力有限,仅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30份。
由于使用的是非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只能反映这30名被调查者的环境生态意识。
样本结构如下:性别:男性39%,女性61%;年龄:15-19岁45%,20-29岁55%,一、环境生态意识(一)环境生态意识的定义包括该国公民对于污染、公共卫生等的环保意识,对于动物保护的意识程度,对于环保、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的认知程度等。
(二)环境生态意识的状况1.在第六题中,人们大都表示了当今世界上存在环境污染现象。
其中有28人表示“存在”,占总体的%;有2人表示“不了解”,占%。
被调查者中没有人认为污染“不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集宁师范学院
石昊妮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随之产生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也日趋明显。
那么,当今公民对环境生态问题的感知度和关注度如何呢?
关键词:环境生态意识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此次,调查研究以“保护环境”为主题,自制了一份生活区生态环境调查表,并对我市市民发放500份调查问卷进行了深入调研。
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20份。
由于使用的是非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只能反映这420名被调查者的环境生态意识。
样本结构如下:
性别:男性38%,女性62%;
年龄:15-19岁13%,20-29岁30%,30-39岁15%,40-49岁21%,50-59岁10%,60-69岁6%,70-75岁5%;
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初中17%,中专或高中32%,大专13%,大学本科及以上35%。
1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
1.1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定义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构成之一。
包括我国公民对于污染、公共卫生等的环保意识,对于动物保护的意识程度,对于环保、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的认知程度等。
1.2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状况
1.3.1在第六题中,人们大都表示了周边生态环境存在的污染现象。
其中
有237人表示“存在”,占总体的72.9%;有184人表示“不了解”,占27.1%
1.3.2在第七题中,他们对待存在环境污染的态度是:调查显示共有102
人认为环境问题应该治理,其中有284人认为“急切需要治理”,有34人认为“无所谓”;
1.3.3
生态环境污染应及时、尽早治理。
1.3.4更为可喜的是,被调查者中没有人认为环境污染不存在或污染毋须
治理。
尽管如此,在第五题中,只有28.3%的人总能够把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
可见,他们的环保行为与环保意识不相匹配,虽然多数受调查者认为周边环境污染状况严重,而就环境问题与实际行动相比较,
1.3.5
有190人认为应该节约能源治污减排,有120人认为政府应加强灾害
1.3.6
调查反映出人们对政府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宣传活动的支持力度还不是很足。
十三题中,399人对市政府的环保宣传活动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十四题中,只有115名受访者“非常支持”为了保护环境引起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提高。
可见,仍然任重而道远。
1.3.7调查还反映出民众在环境生态意识上呈现出比较强的政府依赖心
理。
在回答第十六题,认为哪些措施对改善生态环境有较大帮助时,对于此题的回答,有40%的人认为应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宣传教育,35%的人认为应健全环境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21.7%的人认为应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这说明人们更希望通过政府制定规章制度推动新乡市环保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3环保意识的特点
1.3.1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对环境的满意度成负相关。
从调查中可发现,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对环境判断的重要变量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越高,对环境生态的严峻形势越清醒,从而造成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的下降。
如果用不同群体中“高满意群体”和“低满意群体”比例来体现各群体的总体满意度,则学历在小学及小学程度以下人群的满意度最高(1:1),大学本科及以上人群的满意度最低(1:5),即低学历与高学历满意度比为5:1。
1.3.2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与环保意识成正相关,因为他们对相关问题的认
识程度更清晰。
年龄是受访者对某些环境生态问题的看法的影响因素。
在回答十二题“‘限塑令’是否减少了您对塑料袋的使用频率?”时,有198人选择“没减少”,而选择“现在几乎不用塑料袋”的占12人大都属于50-79岁年龄层。
然而,在回答“是否愿意参加小区环保活动”的第十五题时,选择“愿意”或“很愿意”的受访者中50岁以上的共有20人,占87%。
可见,在选择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有利途径时,年龄因素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2看法和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使我们对我市市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有了一定了解,就调查结果来看,乌兰察布市市民有着比较强的环境生态意识,但是其行为却远远落后于他们的环境生态意识,良好的环保意愿也难以付诸实际行动,再加上市有关部门的工作未做到位,执法力度不够,对环保工作的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的存在。
就当前的情况,在此提出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我们认为,加强政府的环保工作,这是改善新乡市环保现状的重要条件。
2.1广泛深入的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各级决策者和广大市民
的环保意识。
要提高市民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新的环境观和
价值观,使市民自觉的按照环保要求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使环境保护意识成为一种心理,并转化为一种环境责任,尽力使其
实际行动与环保意识配套。
2.2坚决贯彻和执行各项环保法律和法规,继续作好城市环境综合
整治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对不保护环境的个人或企业要依法处理,从严处理。
严格执行环保责任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执
法人员有法可依。
以上便是我们此次实践活动的成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这次调查可以反映出随着乌兰察布市飞快的发展,我市市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当然,在我们憧憬美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