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优秀4篇)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优秀6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优秀6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优秀6篇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学会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理解7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成语故事,知道成语的比喻含义。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运用读书记号。

教学难点:理解更羸为什么能不用箭把大雁“射”下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从成语故事中概括出比喻意义。

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能运用读书记号预习课文。

2、通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新词。

3、讲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学习“学习提示”。

二、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理解“之”。

2、故事中的“鸟”是哪一种鸟?三、检查预习情况。

1、比较“羸”与“赢”,“嘣”与“崩”。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四、学习课文。

1、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射箭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因而很多人都知道他。

2、默读第一段,做读书记号,讨论思考题。

(1)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边飞边鸣。

这只大雁有什么特点?与平时你们知道的大雁有什么不同?(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忙往上飞,拍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为什么一听到“嘣”的声响,忙往上飞?为什么飞了两下就直掉下来?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段。

(1)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2)带着问题自学第二段,做好读书记号。

(3)要求学生用上“因为……所以……”展开讨论。

(4)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他不但箭术炉火纯青,更是熟悉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规律。

他能从大雁的飞行速度推断它的健康状况;从大雁的声声鸣叫推断它的快乐忧伤,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不愧是有名的。

射箭能手。

第2课时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结合课文,看图想象,复述《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1、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出更羸、魏王的不同语气。

四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8篇)

四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8篇)

四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8篇〕四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8篇〕四年级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3、联络生活,组织学生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感受最深、记忆深化的片段。

4、自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老师已准备好的卡片上,作为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

教学难点:通过练笔歌颂母亲,激发情感,训练语言文字的表达才能。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投影片,带花边的卡片。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

一、导入1、同学们,听着熟悉的歌曲,我们的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

每一个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放不下自己的母亲。

歌颂母亲是永久的话题。

我们以前就学过有关歌颂母亲的课文,还记的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次抱母亲》。

请大家齐读课题。

(设计思路:通过歌曲激情,通过谈话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为进入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心理根底)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换床单,母亲不能下床,便有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

可作者没想到母亲这么轻,差点摔倒。

如今,请同学们翻开书,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找出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二、合作探究,体悟情感(一)体悟难过1、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找画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2、学生交流。

师投影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很难过。

”(师板书“难过”)3、激疑:儿子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竟然不理解母亲,是因为他的心中没有母亲?是这样的吗?(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再次进入课文,深化理解母亲的形象)4、学生交流。

体会儿子的难过与母爱的伟大。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抓住住手拉,背背,肩挑,翻山越岭等词体会母亲的坚强与伟大。

指名学生朗读欣赏令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5、师总结指导说话:读到这里,我们已经被母亲的坚强而感动了,如今理解了儿子为什么会感到难受了吗?生自由交谈自己的感受。

《火烧云》教学设计(优秀4篇)

《火烧云》教学设计(优秀4篇)

《火烧云》教学设计(优秀4篇)火烧云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4、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同学默写的词语,这位同学是个马大哈!写字总是缺胳膊少腿的。

1、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语。

师:你们这些小老师们谁来帮帮他?2、指名到前面来修改。

(设计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乐趣中记住了词语的写法。

)3、齐读。

二、复习第一段。

1、回忆第一段讲了什么?(板书:上来了)2、齐读。

三、教学第二段。

过渡:火烧上来了,地面上的一切都变了,真神奇呀!那火烧云又是如何变化的呢?(板书:变化)1、默读第二段。

思考: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板书:颜色形状)2、教学第二自然段。

(1)听录音。

(观察图片)(2)听了这一自然段,火烧云的变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多快)(3)从哪儿看出多,你能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吗?(指名圈出)出示:照样子,找出其他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通通____________________茄子紫____________________(讲练结合,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习课文的。

同时,能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

)(4)又从哪儿看出颜色变化快呢?(一会儿(5)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烧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换呢?那作者为什么不用?,而用烧呢?(烧写出了动态,表示了颜色,点明了课题。

)(让学生反复推敲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体会精确的语言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6)指导朗读(喜悦语气)3、教学第35自然段。

过渡:火烧云的颜色是如此的色彩斑斓,瞬息万变,那么它的形状又是如何变化的呢?(1)指名读思考:这3年自然段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那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呢?(板书:狗、马、狮子)(2)齐读第3自然段,思考:a、马出现时是什么样子的?b、马是怎样变化,又是如何消失的?(3)自学第4、5自然段。

部编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案例(4篇)

部编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案例(4篇)

部编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案例(4篇)部编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案例篇一1.正确读写新单词,理解个别单词。

(关键)2、熟练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3、设计有关基础知识的练习题。

4、初步了解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

(尝试)2.简单介绍一下你对伽利略的理解。

我对他的了解很有限。

哪位同学详细说说他的成绩?(1)小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检查课文的阅读。

(正确流畅)(2)小老师用卡片展示单词,并按名称朗读和解释单词。

(针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3)小老师听写典型的词语。

(1)课文主要内容写了什么?(2)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教师边听课边做记录,检查工作完后作补充、指导、评价)1、分组交流设计的题目。

(教师巡视指导。

)2、评选设计题目优秀的学生并给予鼓励。

(特别是学困生)3、教师用小黑板出示练习题。

(重点是学困生)4.反馈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黑板展示了课文主要内容的练习。

)教师做好记录,以待下节课解决。

板书设计: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伽利略)部编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案例篇二-->今天的语文课,杨老师给我们变了一个有趣的魔术。

瞧,只见杨老师左手缓缓拿起一本五颜六色的小本子,上面写着一大堆歪歪扭扭的字样。

他神秘地对大家说:“大家想不想看丰富多彩的漫画呀?”“想,当然想!”课堂上一阵欢呼声。

杨老师先把小本子打开,给大家展示了一下:小本子里面全是空白的。

只见杨老师弹了一个响指,又让大家倒数5个数。

“五、四、三、二、一”,到“三”的时候,杨老师对着小本子轻轻一吹气,再一翻,哇,居然是彩色的啦!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惊奇,咦?这是怎么做的呢?同学们有的吃惊地瞪大了眼睛,有的则用手挠着头,认真思考着杨老师前面的动作,想要从中发现秘密。

但是,没有一个人搞清楚其中的奥秘。

杨老师神气地说:“我不仅可以让这些漫画变成彩色,还可以把它们变没呢!”台下一片议论:“变没?不可能吧。

”看大家一脸不相信的样子,杨老师连忙举手示意,让大家安静。

他把本子高高举起,在空中晃了晃,然后又鼓起腮帮子对着本子用力吹了吹。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推荐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精选2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情景。

2.理解“这里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桂花。

”一句话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童年是美好,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回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文章。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自由提出疑问)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提出自己不懂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2)画出“我”摇桂花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雨”?(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摇花乐’,还有那摇落阵阵桂花雨”。

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回忆一下自己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的教案优秀4篇

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的教案优秀4篇

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的教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的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大全七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大全七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大全七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大全七篇语文,慢慢积累,总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书生原来是这么容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大全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大全(精选篇1)《蝴蝶的家》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10个生字,会认字4个,会写字6个,理解“喧嚷、震撼”等生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4、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应用。

积累优美的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策略与方法:1、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幻灯片出示蝴蝶图片。

师:同学们看,图片上是什么呀看到这些蝴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生说。

2、师:同学们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吗二、初读感知1、教师配乐示范读课文。

师:在老师范读课文的时候,你可以打开书,从字里行间去感知课文,也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一下作者所描写的情景,你们准备好了吗2、生谈听完后的初步感受。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此语和同桌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理解。

4、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本课生字,找找生字的形近字,也可以说句子。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嚷盈”等字。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通用8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通用8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通用8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通用8篇)】,供你选择借鉴。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1知识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词语。

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力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情感目标:1、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读文讨论,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激起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理解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长城录像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0__年,我国航空飞天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中国首次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从而我们认识了一位英雄,他是谁?那你们知道杨利伟叔叔在太空中看到的唯一的人工工程是什么吗?对,是长城!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长城,去领略长城的风采!二、整体感知,心生赞叹播放录像,谁来说说长城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过渡:文中又是怎么评价长城的呢?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画出那句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教案(优秀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四年级语文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篇一《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盘踞、治理、归宿、如臂如股、劲挺、荡漾、领悟、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风雨同舟”等词语的意思,并读读记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位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特别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从重点句段中,领受老人以老弱之躯在这穷山恶沟里创造奇迹的不易,感受老人改造穷山沟信念之真、决心之大、意志之坚、品格之高。

教学准备:教学PPT课前学生预_:1、按课文前面的“连接语”预_课文,思考问题。

2、查找资料,搜集图片:“晋西北”、“晋西北老人”、“晋西北风沙防治”、“晋西北绿色生态治理工程”。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_课文一、教学引入,初读课文1、教师导语:同学们,我们刚刚学_了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美国的印第安人对他们美丽的故土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今天我们要学_的16课《青山不老》,要去看一看我们中国晋西北的一位老人对自己的故土——家乡的大山的热爱。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谁,什么地方,什么事?(1)分组读词语:△肆虐、盘踞、险恶、△绿洲、治理、劲挺、荡漾、领悟、如臂如股、宏伟、△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说说老师为什么如此分类出示本课词语?(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再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用“()”找句子,并用“• ”打出重点词语。

(1)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2)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3)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三、读课文,找找如此瘦弱的老人却创造了什么奇迹。

用“【】”找句子,并用“△ ”打出重点词语。

(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四、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1、“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根据第二自然段,想象老人在这样大环境中种树造林的艰难情景。

_先感受老人在家乡的大山上植树造林的大背景(1)晋西北在我国的什么地方?这里的环境有什么特点?交流资料、图片。

(2)课文哪个自然段对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作了生动的描写?(3)学生自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找出这里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重点句子,并有“△”打出句子内的重点词语,旁注自己的感受。

交流:A、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B、“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4)、出示句子:“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我句话有哪几个明显对比的地方?(如此险恶的地方——瘦小老头)(如此险恶的地方——创造绿洲)(瘦小老头——创造绿洲)_再根据第二自然段,想象老人在这样大环境中种树造林的艰难情景,说一说。

2、“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根据第三自然段,想象:说说老人在这样小环境中植树了一天疲惫不堪回到这个院子里时的事情。

五、寻找老人创造奇迹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力量驱使着、支撑着老人以自己的老弱之躯,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日日耕耘在荒山野岭中,选择青山作为生命的归宿呢?用“~”划出重点句子,用“△”打出重点词语,旁注自己的感受。

1、“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2、“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1)对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预设:△“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另一种东西”指什么?△“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老家是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插入“晋西北风沙防治”、“晋西北绿色生态治理工程”情况的资料。

(2)从这位普通老人身上我领悟到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第二课时:领悟写作风格,进行小练笔一、写作特色领悟1、与《詹天佑》一课作比较,领悟本课的叙述风格你如果是作者,从这位普通的老人身上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想象:作者此时此刻走在归去的山路上,看着这满山的绿树,想起“晋西北风沙防治”、“晋西北绿色生态治理工程”,你心潮腾涌,你有一种冲动,很想也给这位老人在这青山之际留下像詹天佑一样的铜像。

说起詹天佑,我们我们不由得想到,作者的这篇文章如果变换一下写作风格,比如学_《詹天佑》作者的叙述风格,再写为铜像写一篇文章呢?你还得搜集哪些材料呢?而这些材料你目前的手头上有吗?你现在手头上只有什么材料?于是你放弃了学_《詹天佑》一课作者叙述风格,改用自己的风格。

什么风格?(借景抒情,夹叙夹议,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融为一体)四年级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3个生字;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4、感受初夏的忙碌,体会富有情趣的村居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3个生字,理解古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初夏农村的忙碌,体会富有情趣的村居生活,从而激起热爱生活的情感。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板书课题),作者是宋朝的范成大,齐读课题,释题: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的题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军事情报一组大型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和季节的景色和农民,同时也反映了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一首。

2、有人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到底农村的迷人在哪里呢?请大家看图。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想想这首诗描写了哪个季节?3、那么诗里是怎样来写这幅画的?请大家读这首诗,要求把字读准,把诗句读通。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结合下面的注意把诗读通。

2、检查朗读。

供耕织,也傍,绩麻、桑阴,昼出指名读古诗。

(边读边正音)3、齐读古诗。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的意思。

1、学习古诗不但要会读,还要清楚诗的意思,你觉得要读懂诗的意思,有哪些方法?结合注释、查字典或资料、与同桌交流等。

2、运用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些方法来理解这首古诗。

(师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3、集体交流。

白天去田里耕地除草,晚上回来把收割的麻搓成线,初夏,农村的青年男女各忙各的,谁也没有闲着。

小孩子们不懂得怎样种田,但也在桑阴下学着种瓜。

4、理解了诗的意思,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四、三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情感。

1、指名读第一句,齐读,边读边想一想,人们在田里干活,都做了些什么?边做活人们还边说了些什么?2、想象长着农作物的田地,带着愉悦的感受读这一句。

3、指名读,齐读。

4、指名读第二句,你在第二句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5、你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这些孩子?6、用赞扬和喜欢的语气来读这一句。

五、回归整体。

1、学习了古诗我们对诗的意思都了解了,你觉得初夏的农村给了你什么印象?(忙碌、热闹。

)2、用朗读来体现你对诗的理解。

3、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听的一方注意,可以根据我们刚才的理解给对方一些建议。

4、引导背诵。

(1)记住诗的描写顺序:男人——女人——小孩子(2)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

5、小结。

这是农村最常见的情景,却非常有特色,诗人用清新的句子,写出了农村初夏时紧张劳动的情景,尤其是写小孩子的一句,让我读起来觉得很有意思。

多吸收,多想象,多观察,我们也能成为诗人哟。

四年级语文教案篇三《我的菜园》△、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了解曼德拉在监狱中的生活,感悟其为争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分段。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朗读感悟曼德拉为争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媒体:投影小黑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释题,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我的菜园。

2、释题。

“我”即“曼德拉”(1893—1981),是南非人民民主运动的杰出,是南非历第一位黑人总统,1993年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在曼德拉的人生经历中,曾经有过27年的监狱岁月。

菜园:种蔬菜的园子3、激发兴趣:对于我们许多同学来说,菜园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地方。

在城市的郊区和农村,许多人家都有种菜的土地,那就是他们的菜园。

简单的说,菜园就是种蔬菜的地方。

即使是自小生活在城市的同学也知道,每天从菜场买回来的蔬菜,都是从菜园运过来的。

种菜的人一般都是最普通、最平常的人,他们种菜,是为了生活;菜园,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块土地。

曼德拉并非寻常之人,为什么他也有自己的菜园,还要亲自种菜呢?我们读了课文,就能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不寻常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1)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二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3)三读课文,划分段落。

课前布置预习查字(词)典:情有独钟苦役呵护戏谑慰藉2、检查自读效果。

(1)认读下列词语:_苦役垃圾呵护争取允许情有独钟监狱辣椒慰藉(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课件范文iè)收获宽敞意义放弃拒绝戏谑(xuè)纠正生字读音(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结合课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见上述预习内容)3、认真朗读全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默读课文,练习分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