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地形图练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 专项练习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精选题29道

初中地理 专项练习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精选题29道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精选题29道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D.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2.下列四幅图(单位:米)中,点P分别表示( )A.山峰、山谷、山脊、鞍部B.鞍部、山峰、山脊、山谷C.山峰、山脊、山谷、鞍部D.山谷、山脊、鞍部、山峰3.如图序号与山体部位名称相符的是( )A.①鞍部B.②山谷C.③山脊D.④陡崖4.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谷 ②鞍部 ③山脊 ④山顶B.①山谷 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D.①山脊 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5.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A.B.C.D.6.“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如图Ⅰ所示。

图Ⅱ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若图Ⅱ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在①②③④四条虚线所表示的位置中,你认为古长城所在的位置最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7.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米D.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8.读图,四幅图为同一山地的等高线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B.C.D.9.2020年5月,中国测量登山队对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进行了第三次测量。

如图为珠穆朗玛峰测量攀登部分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攀登线路叙述正确的是( )A.一直沿山谷方向前进B.测量队从珠穆朗玛峰西坡登山C.一号营地与二号营地相对高度超过400米D.三号营地位于一号营地的东北方向10.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A.B.C.D.11.图中A地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B.山地C.丘陵D.高原12.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其中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正确的是( )A.甲——山谷B.乙——山谷C.丙——山脊D.丁——陡崖13.以下等高线图中③部位表示的地形名称是( )A.盆地B.山脊C.鞍部D.陡崖14.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15.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A.B.C.D.1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表示( )A.海拔就越高B.海拔就越低C.地形的坡度就越缓D.地形的坡度就越陡17.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正确的是( )A.①—山脊B.②—山顶C.③—陡崖D.④—山谷18.在山区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 )A.山脊B.山谷C.山峰D.陡崖二.填空题(共1小题)19.读某区域地形图和该区域开发形成的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初一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试题

初一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试题

G
2
H
.

111
1.图中等高距为
米;
2.G地海拔为
米,H地海拔为 米,GH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3.写出图中山体部位:B
C
D
E
F
4.小河流向大体是 5.A山峰的海拔高度范围是
。 。
6.HG图上距离为4厘米,HG之间实地距离约为
千米
米。 。


甲 丁
6 .
7-8
7 .
8 .
9 .
下题
1 0. 1 1.
1.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地所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 (2)甲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3)B地位于“地球上的五带”中的____________带;若测得B地气温为18℃, 此时A地的气温则是__________。 (4)甲、乙两聚落,最可能形成城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条即可)
(2013·济宁学业考) 读甲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
A.山峰
B.鞍部 C.山脊 D.山谷
13.小清河的流向大致是 ( ) A.自西向东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北向南 D.自东北向西南

(完整)初一地理等高线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初一地理等高线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下图为某地等值线图,数值关系为a>b>c,完成1~3小题:1、若三条线为等高线,则甲、乙两地代表的地形为[ ] A.甲山脊,乙山谷B.甲山谷,乙山脊C.甲山脊,乙山脊D.甲山谷,乙山谷2、若三条线为等温线,则该地位于[ ] A.南半球B.西半球C.东半球 D.北半球3、若三条线为等降水量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纬度高,乙的纬度低 B.甲位于沿海,乙位于内陆C.降水量关系为甲<乙 D.甲位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B __________ C __________ E__________(2)在这幅图中,周庄位于李庄的________方向。

(3)图中小河向_____方流。

(4)如果需要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_____处最合适。

(5)若A、F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_______米。

(6)该地为发展旅游业,拟开辟DA、FA两条登山线路。

修筑这两条线路各有什么优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7)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_______地。

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与B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海拔较高的是_____,其海拔高度为______~_____米.(2)写出图中不同地形部位的名称:C______;D______;E______.(3)M处的等高线间距较N处的______(疏或密),因此M处的坡度较N处的坡度______(大或小)读我军侦察员绘制的敌军军事部署简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敌军阵地在我军阵地的______方向.(2)敌军指挥部与我军指挥部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3)假如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为20千米,敌军阵地是否在我军炮火的射程之内?为什么?__ __________(4)、如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应选择哪条进攻路线?为什么?____________.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图三大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C______,D______.(3)B、C两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的是______处.(4)①②之间的河流流向是______.(5)该图所示地区海拔不足500米,其地形类型为______.这是一个村庄的地形图,请回答:(1)填出ABC三处的地形.A______,B______,C______.(2)图中P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米,P点与山峰的相对高度大约是______米;若要上山,走哪一条路线省力______(AP还是AN);理由是______.(3)河流的主干河道的流向应该是自______向______流.(4)从X点到O点图上直线距离大约3.5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______米.读图回答:在①②③三条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__;A、B两条线中为山谷的是______;画出图中河流的支流.读“等高线图”,回答:(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形态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2)EF、FG两个山坡,坡度较缓的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D和BF是小溪流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2)C处地形部位表示______,E处地形部位表示______.(3)沿AD爬到海拔420米的山顶比AD的坡对面爬到山顶较______ (在吃力或省力中选择正确答案)(4)若DG间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则DG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米,该地区表示的面积比湖南省的______ (在大或小中选择正确答案),湖南省地图表示的内容比该地区______(在简略和详细中选择正确答案)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类型名称:A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2)从C到B和从D到A,上山较容易的是______;在ABCDEF六处中,可能有河流的是______处.(3)从图上量得A、B两地的直线距离是2.6厘米,那么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 __.答案1、B 2 A 3 C.2(1)B 山脊 C 鞍部 E陡崖(2)东北(3)北(4)D(5)1500(6)“略” (7)G3. 读图可知,(1)A与B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峰,海拔较高的是B,其海拔高度为1050~1100米.(2)图中不同地形部位的名称是:C陡崖; D山脊; E山谷.(3)M 处的等高线间距较N处的密,因此M处的坡度较N处的坡度大.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山峰;B;1050;1100;(2)陡崖;山脊;山谷;(3)密;大.4. (1)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判断,可知敌军阵地位于我军阵地的西北方向;(2)读图可知,敌军指挥部的海拔为400米,我军指挥部的海拔为400米,故敌军指挥部与我军指挥部的相对高度是0米;(3)我军阵地与敌军指挥部的图上距离超过3厘米,比例尺为1:1000000,即两地间的实地距离超过30千米,已超出了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20千米;(4)如果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选择C进攻线路较好,理由是坡度小,利于行进.故答案为:(1)西北;(2)0;(3)否;我军阵地与敌军指挥部之间的距离超过30千米,超过了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20千米;(4)C;坡度小,利于行进.5. (1)地图三大基本要素为: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A处是山顶,C处是山脊,D处是陡崖.(3)B、C两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的是B处.(4)①②之间的河流流向是由西北向东南.(5)该图所示地区海拔不足500米,地面起伏不平,其地形类型为丘陵.故答案为:(1)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山顶;山脊;陡崖;(3)B;(4)由西北向东南;(5)丘陵.6. (1)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B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C处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2)读图可知,图中P点的海拔高度是100米,山峰的海拔是180米,P点与山峰的相对高度是180米-100米=80米,AP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登山比较省力;(3)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判断,河流的主干河道的流向应该是自西南向东北流;(4)根据图中比例尺图中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计算可知,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3.5×40米=140米.故答案为:(1)山顶;山谷;陡崖;(2)100;80;AP;因为AP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3)西南;东北;(4)140.7. 图中画了河流及河流以北的部分等高线,根据水往低处流的道理,离河流越近的等高线海拔越低,离河流越远的等高线海拔越高,读图可得,在①②③三条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是③;A、B两条线中为山谷的是A;图中河流的支流位于A部位.故答案为:③;A;8. 等高线地形图中两山顶之间比较低洼的地方是鞍部,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等高线向小数弯曲凸出的是山脊,相反,则是山谷.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相反,则较陡.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A鞍部;B陡崖;C山谷;D山脊(2)FG;等高线稀疏9. (1)图中AD和BF是小溪流的是BF,理由是该处是山谷部位;(2)C处地形部位表示陡崖,E处地形部位表示鞍部;(3)沿AD爬到海拔420米的山顶比AD的坡对面爬到山顶较省力,因为该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4)图中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500米,若DG间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则DG间的实际距离是1750米,该地区表示的面积比湖南省的小,湖南省地图表示的内容比该地区简单.故答案为:(1)BF;该处是山谷部位;(2)陡崖;鞍部;(3)省力;(4)1750;小;简单.10.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A为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C为陡崖(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D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E为鞍部(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F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2)从C到B和从D到A,上山较容易的是从D到A,因此D到A坡度更缓,因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表明坡度越缓和;在山谷中(F处)才有可能孕育河流;(3)量得A、B两地的直线距离是2.6厘米,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出,实地距离=2.6×200000=520000厘米=5200米.故答案为:(1)山顶;陡崖;山脊;鞍部;山谷;(2)从D到A;F;(3)5200米.。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 )A.600米B.650米C.700米D.800米2.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A.方案1 B.方案2C.方案3 D.方案4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图示等高距为1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是左下角山峰,海拔为700~800米。

根据等高线递变规律可知,最低处在右上角,海拔为0~100米,则高差为600~800米,故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800米。

第2题,山区修建公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

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方案3,该方案穿越的等高线条数较少,坡度较小。

注意:方案2在甲处基本垂直于等高线,坡度太大而不合适。

方案1在乙处附近穿越等高线条数较多且密集,因此不合适。

方案4沿线高差太大,且穿越等高线密集的陡坡,因此不合适。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

读图,完成3~4题。

3.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4.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

在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山羊和水鹿,请问他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这两种动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 3.C 4.B图a是“某区域等高线略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 m。

图b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

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瀑布的落差可能是( )A.15 m B.17 m C.35 m D.37 m6.图中阴影区域的坡度大小,由东南向西北(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7.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5.C 6.B 7.B解析第5题,图中等高距为10 m,瀑布处有320 m、330 m、340 m三条等高线相交,则瀑布落差大于20 m;图示瀑布上部最大海拔接近350 m,因桥梁处河流水位为314 m,则瀑布下部海拔高于314 m,故瀑布落差小于36 m;由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

(完整word版)初一地理等高线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word版)初一地理等高线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下图为某地等值线图,数值关系为a>b>c,完成 1~ 3 小题:1、若三条线为等高线,则甲、乙两地代表的地形为[] A.甲山脊,乙山谷B.甲山谷,乙山脊C.甲山脊,乙山脊D.甲山谷,乙山谷2、若三条线为等温线,则该地位于[] A.南半球B.西半球C.东半球D .北半球3、若三条线为等降水量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纬度高,乙的纬度低B.甲位于沿海,乙位于内陆C.降水量关系为甲 <乙D.甲位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 B __________ C __________ E__________( 2)在这幅图中,周庄位于李庄的________方向。

(3)图中小河向 _____方流。

(4)如果需要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 _____处最合适。

(5)若 A、F 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 3 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_______米。

(6)该地为发展旅游业,拟开辟 DA、FA两条登山线路。

修筑这两条线路各有什么优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判断在 E、F、 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 _______地。

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 与 B 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_____,海拔较高的是 _____,其海拔高度为 ______~ _____米.(2)写出图中不同地形部位的名称: C______;D______; E______.(3)M处的等高线间距较 N 处的 ______(疏或密),因此 M处的坡度较 N 处的坡度 ______(大或小)读我军侦察员绘制的敌军军事部署简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敌军阵地在我军阵地的 ______方向.(2)敌军指挥部与我军指挥部的相对高度是 ______米.(3)假如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为 20 千米,敌军阵地是否在我军炮火的射程之内?为什么? __ __________(4)、如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应选择哪条进攻路线?为什么?____________.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图三大基本要素为: 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C______,D______.(3) B、 C两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的是 ______处.(4)①②之间的河流流向是 ______.(5)该图所示地区海拔不足 500 米,其地形类型为 ______.这是一个村庄的地形图,请回答:(1)填出 ABC三处的地形. A______, B______, C______.(2)图中 P 点的海拔高度是 ______米,P 点与山峰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______米;若要上山,走哪一条路线省力 ______(AP还是 AN);理由是 ______.(3)河流的主干河道的流向应该是自 ______向______流.(4)从 X 点到 O点图上直线距离大约 3.5 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______米.读图回答:在①②③三条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__;A、B 两条线中为山谷的是 ______;画出图中河流的支流.读“等高线图”,回答:(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形态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 ______.(2)EF、FG两个山坡,坡度较缓的是______,判断理由是 ______.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D和 BF是小溪流的是 ______,理由是 ______.(2)C 处地形部位表示 ______, E 处地形部位表示 ______.(3)沿 AD爬到海拔 420 米的山顶比 AD的坡对面爬到山顶较 ______ (在吃力或省力中选择正确答案)(4)若 DG间的图上距离是 3.5 厘米,则 DG间的实际距离是 ______米,该地区表示的面积比湖南省的 ______(在大或小中选择正确答案),湖南省地图表示的内容比该地区 ______(在简略和详细中选择正确答案)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类型名称:A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2)从 C到 B 和从 D到 A,上山较容易的是 ______;在 ABCDEF六处中,可能有河流的是 ______处.(3)从图上量得 A、B 两地的直线距离是 2.6 厘米,那么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 __.答案1、B2A3C.2(1)B 山脊 C 鞍部 E 陡崖( 2)东北( 3)北( 4) D(5)1500(6)“略”(7)G 3.读图可知,(1)A与B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峰,海拔较高的是B,其海拔高度为1050~1100 米.( 2)图中不同地形部位的名称是:C陡崖; D 山脊; E 山谷.( 3) M 处的等高线间距较N处的密,因此 M处的坡度较 N处的坡度大.根据题意.故答案为:( 1)山峰; B; 1050; 1100;( 2)陡崖;山脊;山谷;(3)密;大.4.(1)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判断,可知敌军阵地位于我军阵地的西北方向;(2)读图可知,敌军指挥部的海拔为 400 米,我军指挥部的海拔为 400 米,故敌军指挥部与我军指挥部的相对高度是 0 米;(3)我军阵地与敌军指挥部的图上距离超过3 厘米,比例尺为 1:1000000,即两地间的实地距离超过30 千米,已超出了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20 千米;(4)如果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选择C进攻线路较好,理由是坡度小,利于行进.故答案为:( 1)西北;( 2)0;( 3)否;我军阵地与敌军指挥部之间的距离超过 30 千米,超过了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 20 千米;( 4)C;坡度小,利于行进.5.(1)地图三大基本要素为: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A 处是山顶, C处是山脊, D 处是陡崖.(3)B、C 两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的是 B处.(4)①②之间的河流流向是由西北向东南.(5)该图所示地区海拔不足500 米,地面起伏不平,其地形类型为丘陵.故答案为:( 1)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山顶;山脊;陡崖;( 3)B;( 4)由西北向东南;( 5)丘陵.6.(1)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 A 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B 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C处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2)读图可知,图中 P 点的海拔高度是 100 米,山峰的海拔是 180 米, P 点与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180 米 -100 米 =80 米, AP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登山比较省力;(3)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判断,河流的主干河道的流向应该是自西南向东北流;(4)根据图中比例尺图中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40 米、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计算可知,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3.5 ×40 米 =140米.故答案为:(1)山顶;山谷;陡崖;( 2)100;80;AP;因为 AP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3)西南;东北;( 4)140.7.图中画了河流及河流以北的部分等高线,根据水往低处流的道理,离河流越近的等高线海拔越低,离河流越远的等高线海拔越高,读图可得,在①②③三条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是③; A、B 两条线中为山谷的是 A;图中河流的支流位于 A 部位.故答案为:③; A;8.等高线地形图中两山顶之间比较低洼的地方是鞍部,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等高线向小数弯曲凸出的是山脊,相反,则是山谷.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相反,则较陡.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A 鞍部; B 陡崖; C 山谷;D山脊(2)FG;等高线稀疏9.(1)图中 AD和 BF是小溪流的是 BF,理由是该处是山谷部位;(2)C 处地形部位表示陡崖, E 处地形部位表示鞍部;(3)沿 AD爬到海拔 420 米的山顶比 AD的坡对面爬到山顶较省力,因为该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4)图中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 1 厘米等于实地距离 500 米,若 DG间的图上距离是 3.5 厘米,则DG间的实际距离是1750 米,该地区表示的面积比湖南省的小,湖南省地图表示的内容比该地区简单.故答案为:(1)BF;该处是山谷部位;( 2)陡崖;鞍部;( 3)省力;( 4)1750;小;简单.10.(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A 为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 C 为陡崖(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D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E 为鞍部(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F 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2)从 C到 B 和从 D到 A,上山较容易的是从 D到 A,因此 D到 A 坡度更缓,因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表明坡度越缓和;在山谷中( F 处)才有可能孕育河流;(3)量得 A、B 两地的直线距离是 2.6 厘米,根据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出,实地距离 =2.6 ×200000=520000厘米 =5200米.故答案为:( 1)山顶;陡崖;山脊;鞍部;山谷;(2)从 D到 A;F;( 3)5200 米.。

(完整)初一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练习题320份.docx

(完整)初一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练习题320份.docx

右图是某区域及其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图完成7 题。

[ 改编 ] 7. 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 米,该地区① ② ③ ④四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A .①B.②C.③D.④读上图,完成下列问题:(7 分 )(1) A 处地形为 ________, E 地形部位是 ________。

( 2)图中 a、b、 c 中,不属于河流的支流的是________;属于支流的两条河流中,水流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

( 3)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线路,①、②线路中合理的是________。

( 4)拟从甲处向乙处修一条公路,③、④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

( 5)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库,用“□ ”标出最佳坝址。

(1) 图中 A 点的海拔高度是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2)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

( 3)该地拟修建一座水库,请选出大坝坝址,用“▌”为图例在图中画出。

简述理由。

(4)开车从甲村到乙村,丙、丁两条路线你更愿意走哪条路线?。

米。

,理由是(5)如果量得甲村到乙村之间的图上距离是 3 厘米,那么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29.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 分 )(1)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_ 板块。

(2)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______________ 。

( 3)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_______ (扩张、缩小)。

(4)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________板块和 ________板块相撞挤压形成的。

(5)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28 四川汶川发生8.0 级特大地震,主要原因是_______板块和_______ 板块碰撞挤压引起。

27、读北半球图 1-2 ,完成下列问题。

( 14)图1-2(1) A 点位于 _____________ (东或西)半球; B 点位于 _____________ 半球(南或北)。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 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等高线地形图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 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等高线地形图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一、选择题(共15题)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老师让同学们制作半个“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A. B. C. D.1.那么,在白纸上绘出的“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应是A,B,C,D中的()A.AB.BC.CD.D2.在上图A,B,C,D四种地形中,最可能看到瀑布的是()A.AB.BC.CD.D喜爱户外运动的同学需要学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从出发地到宿营地有甲、乙两条路线,户外运动的同学选择甲路线的理由是()A.坡度陡B.坡度缓C.路途短D.高度小4.图中地形部位为山峰的是()A.①B.①C.①D.①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山体部位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①是陡崖B.①是山脊C.①是山峰D.①是鞍部6.据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A.甲处为该地区最高峰B.盘龙村位于鹿王镇的东南方C.丁处比丙处坡度缓D.甲乙两处相对高度为300米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崇礼场馆区,现代化的冬奥场馆和古老的长城不期而遇。

其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因外观造型与中国传统玉如意相似,被称为“雪如意”。

下图为崇礼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7—8题。

7.“雪如意”赛道最低点的海拔可能是()A.1 600米B.1 635米C.1 650米D.1 750米8.图示冬奥场馆中()A.①冬奥村在①“雪如意”的正南方B.从①“雪如意”可看到远处的长城C.①越野滑雪中心位于山顶上D.①冬季两项中心位于山脊处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题。

9.某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从甲村出发的a、b、c三条考察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路线主要沿山谷前进,可以攀登山峰B.b路线主要沿山脊前进,可以观赏瀑布C.体力欠佳的同学可以选择c路线,体验民俗文化D.到达山顶①的同学看到甲村的炊烟向自己飘来,则可判定当时吹西北风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2022年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初中地理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附答案)

初中地理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附答案)

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附答案)一、单选题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A. 海拔高B. 坡度陡C. 坡度缓D. 海拔低2.能—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是( )A. 等高线地形图B. 分层设色地形图C. 地形剖面图D. 政区图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①等高距全图是一致的②等高线是可以相交的③等高线是可以重叠的④等高线是不可以闭合的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代表( )A. 海洋B. 平原C. 冰川D. 高原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可以判定为( )A. 山谷B. 盆地C. 陡崖D. 山脊6.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A. aB. bC. cD. d7.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干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 )A. 盆地B. 陡崖C. 鞍部D. 山顶8.下列关于等高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 等高线上面标的数据是相对高度B. 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C. 等高线上面也可以不标数据D.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能表示出平原9.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主要表示山脊的是( )A. B. C. D.10.有关地图知识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是()A. 等高线闭合的地区,数值由内向外变小的为盆地B.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比黄色代表的高度要高C.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D. 任何地图的上方总是北方二、综合题1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

()(2)河流丙的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

()(3)B点的海拔是600米,A点和B点的相对高度大于200米、小于400米。

()(4)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100米。

()(5)如果C D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该小河应位于C处。

()(6)甲地比较适合建自来水厂。

()12.读图12“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