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读的好书———《时尚与身体美学》
关于服装的书单

关于服装的书单一、时尚与服装搭配1.《时尚心理学》——了解时尚的背后心理因素,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尚搭配的原则。
2.《穿搭的艺术》——教你如何根据不同场合和身材特点来搭配服装,展现个人魅力。
二、服装设计与创意1.《服装设计导论》——介绍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帮助你了解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和创意表达。
2.《时尚插画与服装设计》——结合插画和服装设计的创作,探讨如何通过绘画来表达服装设计的灵感和构思。
三、历史与文化1.《服装与文化》——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服装演变和象征意义,让你更加了解服装与文化的紧密关系。
2.《时尚史话》——回顾时尚发展的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了解各个时期的服装流行趋势。
四、可持续时尚1.《时尚与可持续发展》——介绍时尚行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引导人们选择可持续的时尚消费方式。
2.《可持续时尚实践指南》——提供了一系列可持续时尚的实践方法和案例,鼓励人们以环保的方式购买、穿着和处理服装。
五、服装与身份认同1.《服装与身份认同》——探讨服装对于个体和群体身份认同的影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服装与自我表达的关系。
2.《服装与社会》——研究服装在社会中的角色和意义,剖析服装与社会关系的互动和影响。
六、服装与心理学1.《服装心理学》——揭示服装对个人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影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服装与心理的内在联系。
2.《服装与情绪管理》——探讨服装对情绪管理的作用,教你如何通过服装来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七、服装与性别1.《性别与服装》——研究服装在性别建构中的作用,分析服装对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影响。
2.《性别、服装与身体》——探讨服装、性别和身体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服装与性别的多重交织。
总结:本书单涵盖了服装的多个方面,包括时尚搭配、服装设计与创意、历史与文化、可持续时尚、服装与身份认同、服装与心理学、服装与性别等。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你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服装的背后故事,探索服装与个人、社会、文化的关系。
知性女人必读的30本书

1.《第二性》(呵呵,我不是女权主义者,但我追求平等与自由)此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
她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
一部人类文明史实际上也是一部性别征战史,这条文明之路上撒下了女性过多的鲜血和泪水,写满了女性过多的辛酸和屈辱。
女人是什么?是红颜祸水还是天使圣女?是男人的附庸还是独立的性别?《第二性》实可堪称为一部俯瞰整个女性世界的百科全书,她揭开了妇女文化运动向久远的性别歧视开战的序幕。
一个女人号召妇女们争取自由,西蒙娜德;波伏娃无疑是出现在历史中的第一位妇女哲学家。
2.《写给女人》这是卡耐基的妻子陶乐丝根据卡耐基的人际关系学理念,结合自身的聪慧、敏感、才华写成的一部女性日常生活教科书。
《写给女人》的作者不愧为是一位有思想、有智慧、有风范的杰出女性,她用质朴流畅的文字,以知识女性特有的视角,告诉你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女性力量的重要作用与影响,以及女性提升心智、发展自我的要素,从细微处入手,从宏观上思考,字里行间闪烁着卡耐基哲学的智慧和光芒。
妻子的态度能影响丈夫看问题的方法。
客观公正地看待周围的人有助于丈夫对周围事态的了解。
一个对所有人嗤之以鼻的女人会使丈夫也变得越来越狭隘,而正确地评价他人会使丈夫更清醒地认识自己。
一个好的妻子应该帮助丈夫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也帮助他认识周围人的优缺点。
3.《红楼梦》几千年女性的价值,几千年女性的悲剧。
正所谓:红楼一梦成千古,谁能了却此中情!《红楼梦》则把女性写得伟大写得成功了。
曹雪芹塑造的贾宝玉就坚信;“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坚信“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渣滓浊沫而已”。
中国几千年的黑沉沉的囚禁和虐杀女性的牢狱中,竟然第一次听到“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样的呼声,者是多么了不起!……《红楼梦》让我们真正看到女人的精彩,领略什么叫做"水做的骨肉"。
舒斯特曼 身体美学研究

3.在舒斯特曼那里,身体是一个身心相融,并与外在环境互动共生的生命 有机体,是一个体现人性之根本含混性的活生生的、感觉着的、有意识的身体, 它不仅是我们达成目的的重要工具,而且它自身也构成目的的一部分。
三、身体美学的学科构想
(一)舒斯特曼学术历程的两次转变
时间
人生、学术经历
1949年 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中产阶级的犹太家庭
1965年 16岁 返回故土以色列
1979年
赴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分析哲学大师厄姆森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文 学批评的客体》
1985年
36岁 以以色列人的身份返回美国,在美国天普大学哲学系从事哲学教育,研究方向由分析 哲学转向实用主义
(二)身体美学的学科提议与研究维度
舒斯特曼认为由古至今的理论当中已经存在诸多的身体理论,但缺少了两个 重要特征:其一、这些理论散乱而不成系统,因而需要一个结构上的整体性的体 系构造,从而将各种各样的身体话语整合在一个更富建设性的系统化的领域之中。 其二、这些理论缺少一个清晰的实用主义方向,也即缺少可以使个体直接转化为 改善身体实践的操作性的东西。
主义者流亡美国。欧洲学术传统流入美国,以精细严密的逻辑论证著称的分析哲 学迅即取代主张学术非职业化的实用主义,然而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美国 的西方文化之中心地位的确立,实用主义于20世纪60年代再度起,进入了所谓的 新实用主义发展时期。
·其中新实用主义立场最为坚定的是罗蒂。他指出传统哲学对知识确定性和 普遍性的追求,是一种虚妄的幻想,他以复兴实用主义为己任,要求彻底改造哲 学,建立新哲学,它的功能不在于发现真理而是让人幸福。
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

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在你明白如何发展身体的至美和力量之前,你就在疏忽中虚度了一生,这是令人可耻的;而且,如果你疏忽,你就不能得到这种体验,因为这些事情都不会自动发生。
――苏格拉底,摘自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身体从第一次“认识你自己”开始,苏格拉底的哲学探索和灵感由此发端。
身体作为体验这个世界的敏感主体,作为这个世界中被感知到的客体,都表达出了人类的不确定性。
Soma(身体)这一术语源自于希腊表示“工具”的词汇,由于贵族化的倾向,身体被视为体力劳动的必需品。
但随着柏拉图及其后学的出现,身体被视为激情、桃色和扰乱心灵的牢笼。
身体成了灵魂的奴隶和工具,更被人鄙视为受控的服务阶级。
为了寻求真理,随之而来的推测:身体必须完全与使用它的自我不同,真正的自我必然是心灵或灵魂。
心灵的思考给灵魂带来了希冀、期盼、祈祷、抉择、磨练的德行,致使身体成了单纯的外在器械。
“身体”这个术语是一种活的生命和具有情感、灵敏感觉的身体,而不是被看做缺乏生命和感知的、单一的物质的肉体。
“传统哲学崇拜、专注心灵而贬低身体;而今,身体意识难以抑制的汹涌巨浪甚至正在感染着哲学这个领域。
”[1]双重审美性的身体美学强调知觉能力与自我欣赏和事物审美特性,身体的审美感觉由皮肤感知到的,它关心的身体部位互相关联定位感受身体的审美感觉。
探索锤炼或提高身体意识水平的方法是身体美学这一课题的目标,其目的为了更好的使用我们的身体,获得知识,认识自己,追求德行、幸福和正义。
“感知”是指感觉与知觉,德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明确的区分了两个定义,“在感知的语义因素内部,明显可见一个更进一步的区分。
因为感知可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感觉,另一方面为知觉。
感觉与快乐相联系,属情感性质;另一方面知觉与客体相联系,属认知性质。
主观的估量构成感觉的焦点,客观的确证构成知觉的范围。
”[2]经验的身体美学的目的是,“通过培育对身体功能和经验的集中注意,通过把我们从身体习惯和妨碍我们感觉执行能力的缺陷中解放出来”,[3]改善我们的执行力和感觉敏锐度。
值得一看的十本服装书籍

值得一看的十本服装书籍值得一看的十本服装书籍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值得一看的十本服装书籍,希望您喜欢!值得一看的十本服装书籍1. The Battle of Versaille(《凡尔赛之战》)这本由2006年普利策奖获奖人,"时装与政治"系列作者,华盛顿邮报时装编辑Robin Givahn完成。
该书讲述了1973年,美国以”慈善募捐“为名义,实际上是为了打破当时以巴黎为中心的时装体系,与法国所做的一场“对抗赛”。
美国派出5个设计师, Oscar de la Renta、Bill Blass、Anne Klein、Halston和Stephen Burrows,对抗当时最如日中天的5个法籍设计师:Yves Saint Laurent, Hubert de Givenchy、Pierre Cardin、Emanuel Ungaro和Marc Bohan of Christian Dior。
在数百位来自于政界,时装界及社会名流见证下,美国设计师以简洁,务实的设计取得巨大成功。
世界级的时装媒体,商人终于将视觉焦点转向美国时尚。
说“终于”,是因为美国从20世纪初就试图打破以法国时装为中心的世界体系,终于在二战期间取得成功。
美国设计师开始展露头角,是因为法国此时正被战争扰得如火如荼。
不过直到1973年凡尔赛之战,American fashion才真正得到世界的承认! 所以,中国设计师也不必着急,终有一天,你们会成为世界的主角。
2. Power Dressing (《时尚的力量》),由BoF时装商业评论的全球主编Robb Young所著。
介绍、分析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数十位女性政客的穿衣经。
包括奥巴马夫人、希拉里、杰奎琳•肯尼迪等。
无论是中国的女性政客及企业家,还有中国的设计师,都应该阅读此书。
3. Fashion(《时尚》),由英国著名的服装史学家Chris Breward 所著。
时尚中的裸露——服装表现身体的历程、形式及意义

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时尚中的裸露——服装表现身体的历程、形式及意义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教师:***20070301北京服装学院2004级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学位论文特别是对希腊、罗马的雕塑和建筑的兴趣,此后持续发展并成为一场规模宏大、涉及广泛的文化艺术运动。
入文主义者,即思想超前具有世俗情怀的意大利思想家,重新发掘出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政治、哲学、数学和艺术等方面的著作,并与当代基督教教义融合在一起。
在这场运动中,人和人的身体也成为目标之一。
他们认为人是有尊严、有理性的个体,因此,那个时候的人们与以前相比更具自我意识。
同时,对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崇拜和继承也使他们改变了中世纪身体是罪的场所的观点。
人的身体重新成为文化和艺术表现的主体。
在艺术中,这一时期的绘画主要表现的是裸体形象,“绘画艺术的重点在于好好画出一个裸体的男人和女人”,@人们如此总结绘画。
而且这种裸体形象是像古希腊罗马时代一样的理想人体形象:“他们所要表现给人看的,首先是天然的人体,就是健康,活泼,强壮的人体,角力竞技的本领,动物的禀赋,无不具备。
并且这也是理想的人体,近于希腊典型:各部分比例的均匀与发展的平衡,经过挑选而描绘下来的姿势的美妙,衣褶与周围的人体布置的恰当,形成一个和谐的总体。
”@然而,艺术中的着装形象既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经过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它是由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服装以及艺术家理想中的形象组合而成。
因此艺术中的服装又可以看作是现实服装的升华、理想化。
虽然在文艺复兴时期,在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的旗帜下,人们开始在服装上表现人体的造型之美和曲线之美,使服装的意义得到又一次更新,人们仿佛是为了自我的解放而装扮,但事实上,身体摆脱了“神”的压制,却套上了“理”的枷锁,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解放。
反应在服装上的是:不是直接和自然地表达身体生动的曲线和人体真实的美感,而是在有意识地借助于外界的辅助物来间接地、人为地、理性地表现身体。
服装设计与身体美学如何通过服装设计展现身体曲线之美

服装设计与身体美学如何通过服装设计展现身体曲线之美服装设计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与身体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精准的剪裁,服装能够展现出身体曲线的优美和魅力,使人焕发出自信和魅力。
本文将探究服装设计如何通过设计与身体美学相结合,展现身体曲线之美。
一、服装设计与身体美学的关系1.1 服装设计与身体美学的定义服装设计是指根据服装穿着者的身体特点、审美需求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运用设计原理和技巧创作出适合穿戴的服装的过程。
而身体美学是指对人体形态、曲线和比例的审美认知和理解。
服装设计与身体美学密切相关,服装设计师通过熟练运用身体美学原理,将设计灵感转化为实际的服装作品。
1.2 服装设计与身体曲线之美的关系身体曲线之美是指人体形态中各部位的曲线线条带来的美感。
服装设计师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精准的剪裁,能够突出身体的优美曲线,使穿着者在穿上服装后显得更加迷人和自信。
服装设计与身体曲线之美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合理的服装设计能够展现出身体曲线的优势,同时也能够掩饰缺点,使穿着者在穿上服装后得到改善。
二、展现身体曲线之美的服装设计原则2.1 选择合适的面料和质地面料和质地对服装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柔软、具有垂感的面料能够更好地贴合身体曲线,展现出身体的魅力;而结构性较强的面料可以用于突出身体的线条和曲线。
服装设计师应根据设计的风格和效果,选择适合的面料和质地,从而更好地展现身体曲线之美。
2.2 合理的剪裁和线条设计剪裁和线条设计是展现身体曲线之美的关键。
合理的剪裁能够体现出服装的线条,使身体曲线更加突出和流畅。
同时,线条的设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使用垂直线条可以延长身材比例,水平线条可以增加身体的宽度。
服装设计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身体部位和曲线,运用适合的剪裁和线条设计,达到展现身体曲线之美的效果。
2.3 考虑穿着者的体型特点每个人的身体曲线和体型都不尽相同,因此,服装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穿着者的体型特点。
服装类书籍读后感模板(3篇)

服装类书籍读后感模板书籍名称:《时尚与美学:服装与身体之间的关系探究》作者:玛丽亚·达尔哈维玛出版时间:2018年《时尚与美学:服装与身体之间的关系探究》是我最近阅读的一本关于服装与美学的书籍。
这本书以探索时尚与美学之间的联系为主题,通过对服装与身体的关系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时尚与美学对于个人身份认同、社会文化意义和艺术创意表达的重要性。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地被书中所呈现的思想和观点所触动,并对时尚与美学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首先,本书通过对时尚与美学的概念进行挖掘,以及对它们在历史和文化中的演变和发展进行分析,构建了一个对时尚与美学的全面认知。
作者通过详实的案例和文化背景的分析,清晰地展示了时尚与美学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书中提到,时尚是一种趋势,注重的是流行和变化;而美学则强调的是个人审美和永恒的美。
两者相互交融,在服装和身体之间形成了一种复杂而独特的关系。
通过对时尚与美学的深入研究,我意识到时尚并不仅仅是对流行趋势的追逐,而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其次,本书阐述了时尚与美学对于个人身份认同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通过选择不同的服装风格和穿着方式,个人能够表达自己的独特个性和身份认同。
书中引用了许多实际的案例,从艺术家到时尚ICON,从街头潮流到高级定制,展示了人们通过服装来展示自我和塑造形象的实际情况。
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我发现个人的服装选择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更是一种对自我的认同和承认。
这让我意识到,时尚与美学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衣着,而是一种深层次的人文价值。
另外,本书还将时尚与美学与社会文化意义和艺术创意表达联系在一起。
作者认为,时尚与美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艺术形式,不仅仅在个人层面上具有重要意义,更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分析时尚与美学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书中展现了时尚如何成为社会繁荣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标志。
同时,本书还探讨了时尚在艺术创意表达中的作用,以及时尚设计师如何通过服装来传达自己的艺术观念和创新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志家博士的著作《时尚与身体美学研究》(图1)将时尚与身体的关系形成了专门化的课题,并从身体出发探讨了时尚的奥秘。
这可以说把握了时尚的关键之所在。
时尚是对于英语Fashion一词的翻译。
从汉语而言,时尚的语义就是一时之风尚。
它特别指人们在某一时期的审美趣味、经验和理念等。
虽然时尚包括的范围很广,但它最主要体现在服饰上,尤其是衣服上。
因此,人们可以简单地说,时尚就是衣服或服装的时尚。
什么是衣服?虽然衣服有多种多样,但它万变不离其宗,亦即它始终穿在人身上。
因此,衣服是人的身体的衣服。
正是基于如此的原因,当人研究衣服的本性的时候,他就必须分析衣服和身体的关系。
在根本上说,衣服就是为了满足身体的基本欲望。
因为人的身体的皮肤并非如动物一样为浓密的毛发所遮盖,因此它就需要衣服的保护。
衣服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给人的身体提供一个非天生的保护层。
这使人在严冬能够避寒,在酷暑能够防热。
唯有如此,人们才能顺应春夏秋冬的变化,而维系自身的生命。
在保护身体的同时,衣服也起到了遮羞的作用。
遮羞就是遮住身体的羞处。
羞处是可羞之处,主要是人的性器官部位。
它区分了性别,标明了男人和女人的差异。
遮羞就是遮住性的诱惑,防止性的冲动。
这样就能阻碍在公共场所里随意和混乱的男女性行为,保证生殖血统的纯洁。
在保护身体和遮羞的同时,衣服当然还具有审美的意义。
它美化了人的身体。
一方面,衣服的材料、色彩和样式就具有审美的意味;另一方面,衣服通过显现和遮蔽身体的部位而让身体的审美特性展现出来。
既然衣服是保护、遮蔽和美化身体的,那么制作衣服的技术就是要充分实现这一目的。
衣服不是自然而成的,而是制作而成的。
制作衣服的技术包括了面料的生产、设计和缝制等过程。
首先是面料的生产。
人最早直接用树皮和兽皮作为简单的衣服。
在此之后,人学会纺织桑麻棉毛等,并染以颜色。
现代工业革命的转变之一就是将手工纺织变成机器纺织。
在当代新技术的帮助下,人们制作了许多新的化纤面料,同时也改进了过去的天然面料,使它
们富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值得一读的好书——
—《时尚与身体美学》
文/
彭富春
图1:《时尚与身体美学》的封面
服饰与传播:新著推介
主持:张贤根95
更加合于身体的需求,如柔软、透气等。
有了面料,就需要设计。
设计的根本在于最大限度地吻合身体的特性,展现身体的美。
衣服的设计一方面是技术,它要研究人的身体的构造、比例等;另一方面是艺术,它要合理地将线条、色彩和构件等和谐地组合在一起。
正是因为如此,一件好的衣服不仅是一个好的产品,而且是一个美的艺术品。
衣服的设计是在其缝制的过程中完成的。
精细、完美的制作是一件衣服成功的最后保证。
在衣服的整体当中,除了考虑到身体的欲望和技术之外,还要考虑到智慧。
智慧就是关于真理的知识,特别是关于人的生活和命运的知识。
智慧当然包括了关于人如何穿衣的知识。
正是智慧确定了人的身体穿衣的边界。
众所周知,穿衣有其季节性。
这就是说,人要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用不同的衣服保护自己的身体,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同时,智慧也划分了身体显现和遮蔽的边界。
中西传统智慧(如儒家和基督教的智慧)比较强调身体的遮蔽,但现代与后现代的思想则比较主张身体的显露。
这也关联于智慧所说的美的真理。
在中国智慧的指引下,中国的衣服形成了自己的美。
在西方智慧的指引下,西方的衣服也形成了自己的美。
中西各有自己的美。
智慧不仅确定了人的身体穿衣的边界,而且也确定了人制作衣服的边界。
这具体地说,智慧告诉人们,哪些材料是可以制作衣物的,哪些材料是不可制作衣服的。
目前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动物的皮革是否可以用来保护人的皮肤,而成为人的第二皮肤?一般的服装业都会使用动物皮革制作皮衣皮裤。
皮制服装甚至被看成是权力、富贵和荣耀的象征。
但是这种观点正遇到越来越强大的冲击。
这是因为人穿着动物皮革是建立在屠杀动物生命的基础上的。
如果人们如同尊重自己的生命一样来尊重动物的生命的话,那么人们就不能把动物的皮革覆盖在自己的皮肤之上。
根据上面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衣服建基于身体,并包括了欲望、技术和智慧等方面。
当然,时尚的衣服并非是一般的衣服,而是特别的衣服。
其特别之处在于,它是服装变化与生成的游戏(自由活动)。
在此游戏中,旧的衣服消失了,新的衣服产生了。
但也许旧的衣服也会死灰复燃,重新粉墨登场。
无论如何,这些衣物都围绕着人的身体。
特别是时装模特的表演更加使死的衣服变成了活的衣服。
衣物对于身体的遮蔽和显现的样式的变化使身体本身成为了美的游戏场所。
齐志家博士的《时尚与身体美学研究》是目前该领域为数不多的著作。
该著作将激发人们进一步思考:人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身体?人要穿一件什么样的衣服?人如何用服装美化自己的身体?这既是时尚的问题,也是生活的问题。
(收稿日期:2015年4月29日)
服饰导刊2015年9月第3期
FASHION GUIDE服饰与传播:新著推介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