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肺和呼吸》作业设计方案

《肺和呼吸》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肺和呼吸是生物学课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生命体的呼吸系统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通过学习肺和呼吸,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人类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肺和呼吸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了解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
3. 掌握呼吸系统的相关疾病和预防方法。
4. 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健康意识。
三、教学内容1. 肺和呼吸的基本解剖结构。
2. 呼吸系统的功能及作用。
3. 呼吸过程的生理原理。
4. 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和预防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通过PPT讲解肺和呼吸的基本知识,辅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动画。
2. 实验教学:设计呼吸系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理解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
3. 讨论交流: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呼吸系统相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五、作业设计1. 制作肺和呼吸系统的模型,附上解说稿。
2. 搜索一篇关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科普文章,并撰写读后感。
3. 观看一段相关视频,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
4. 设计一个小实验,观察呼吸系统的运作过程,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论。
5. 协助老师进行肺和呼吸系统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
六、评价方式1. 作业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 学生对于呼吸系统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生物学》。
2. PPT课件。
3. 实验器材:吸管、瓶子等。
4. 互联网资源:科普文章、视频等。
八、时间安排第一周:讲解肺和呼吸的基本知识。
第二周:设计呼吸系统实验,进行实验操作。
第三周:组织小组讨论,撰写作业。
第四周:评价作业,进行知识总结。
九、总结通过本次《肺和呼吸》作业设计方案,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提高对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预防意识,加强对健康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科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_共10篇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_共10篇范文一:肺和呼吸教学设计《肺和呼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呼吸器,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2、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的不同;3、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演示:模型、课件。
分组:澄清石灰水、塑料袋或集气瓶(2个)、水槽、吸管、火柴、小木棒等。
教学过程:一、体验导入师:在上课之前我师:今天老师想了解一下,有哪些同学会游泳请举手。
(学生纷纷举手)师:哦,大家都会游泳,同学们真了不起!学游泳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憋气,我们今天再来体验一下,好吗们先来体验一个小游戏,好吗生:好。
师:捂住鼻子和嘴,屏住呼吸,看谁憋的时间长。
(学生体验活动)师:能一直这样憋下去吗在刚才的憋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生:透不过气.生:有点难受。
生:胸闷。
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感觉,其实是和我们的一种活动有关,知道是什么吗(呼吸)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的呼吸。
板书:呼吸二、认识呼吸器及其作用师: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怎样才算呼吸一次生:一呼一吸师:像老师一样,伸出双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次。
有什么感觉生:胸部鼓起来了,吸气是鼓起来,呼气时有瘪下去。
师:知道胸腔内帮助我们呼吸的器叫什么吗(肺)(板书:肺)师:你们认识肺是什么样的吗谁来说说师:出示模型,肺到底在胸部的什么位子,一以来看看。
并指着肺说:“这就是肺,自己在胸前指指,说说你看到的肺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肺有两叶)师:想想,除了肺,还有哪些器也参与了的呼吸小组讨论:呼吸器还有哪些为什么它们的位置又在哪里呢把讨论结果画一画。
(出示侧面轮廓图并:深呼吸一口气,自我感觉一下)小组交流:生:我们小组认为,的呼吸器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生:我们小组认为,空气首先从口腔到咽喉、气管、支气管,最后到达肺.师:同意A的举手,同意B的举手,两组不同在哪里(出示呼吸器分解图片)师:为什么不把口腔作为呼吸器这样吧让我们分别来体验一下,用鼻呼吸和用口腔呼吸有什么不同(学生体验)师:有怎样的感觉生:我发现用口腔呼吸,感觉空气是凉凉的。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肺和呼吸【教学目标】1.认识鼻、气管、支气管、肺等人体呼吸器官。
2.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3.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4.能用一定的方法测自己的肺活量。
5.知道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2.难点:准确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教学准备】澄清的石灰水、食品保鲜袋,人体半身模型,气球、软尺、自制肺活量测量瓶、水槽,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测量研究,你知道了些什么?2.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肺和呼吸。
(板书课题。
)二、了解学生对呼吸器官的认识1.提问:你认为,空气是怎样进入我们身体的各部分的?2.学生画图表示呼吸的过程。
3.汇报交流。
三、探究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1.谈话:(1)人为什么要不停地呼吸?(2)人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一样吗?2.学生讨论并交流意见。
3.提问: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分别是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证明?4.学生设计实验,选用材料开展实验。
5.实验活动:先用打气筒朝一杯清石灰水中注入空气,观察实验现象;再用嘴对着塑料管向水里吹气,观察实验现象有什么变化。
6.交流实验现象,讨论并做好实验记录。
7.大组交流实验方法和过程,并小结:实验现象告诉我们,吸进和吸出的气体是不同的,吸进的是氧气多,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多。
8.讲解:杯子里的水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就会产生白色的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使水变浑浊。
9.谈话: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里面还是有一小部分氧气的,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吗?(在一个比较封闭、狭窄的空间内人仍然可以坚持呼吸,短时间内不会有窒息的危险;对休克病人的人工呼吸抢救等。
)四、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作用出示人体半身模型,介绍呼吸器官名称、作用。
肺与呼吸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指导学生认识人的呼吸器官及其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系列。
本课的思路是:先突破难点,指导学生认识呼吸的意义,然后指导学生认识担负呼吸任务的器官,接着测一下肺活量,最后向学生进行呼吸卫生教育,并设计一份戒烟小报。
【教学目标】1、会做有关实验,会选择一定的方法测定自己的肺活量;2、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氧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3、认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认识呼吸器官1.师:我们人体不停地进行着呼吸。
这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很多器官协调工作。
我们身体有哪些器官属于呼吸器官呢?它们是怎样进行呼吸活动的呢?学生讨论。
(人体的器官有鼻子、喉、肺、气管、支气管等)2、组织学生看教材中插图,进一步认识呼吸器官。
注意:嘴不是呼吸器官。
3、师:大家通过观看插图,对自己的呼吸器官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能在自己身体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吗?分组活动,指名演示。
4、师:你们通过刚才的了解,认为哪个呼吸器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汇报。
5、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肺和呼吸的关系。
(板书:肺和呼吸)设计意图:活动从平常司空见惯的呼吸行为引入新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难点“呼吸的意义”。
二、研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气体”1、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我们呼出的是什么气体?(二氧化碳气体)2、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种与我们人息息相关的二氧化碳气体。
(1)实验1:先收集一塑料袋空气,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观察有没有变化?(2)实验2:收集呼出的气体,同样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后观察有什么变化?(3)实验3:用一集气瓶装满一瓶水,倒扣在水槽中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住移出水面。
呼吸道和肺的功能教案

一、呼吸道和肺的功能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呼吸道各个器官的结构特 点和功能。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的图文 资料,使学生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并通过对图中文字的仔细阅读和 思考,进一步认识呼吸道各个器官结构特点以及呼吸道具有的保证气体顺 畅地出入肺,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之变得温暖、湿润、清洁的功能。 最后通过体会呼吸与吞咽关系的实验是学生了解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位置关 系及会厌软骨的的作用。 二、媒体设计思路 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展示“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使学生对人体呼吸系 统的组成、位置及特点形成形象直观地认识;通过多媒体演示“人体的吞 咽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呼吸与吞咽的关系及会厌软骨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说明人体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尝试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 (三)情感目标 养成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难点:理解吞咽和呼吸时会厌软骨的作用
大家谈
(课下完成)
1、用鼻呼吸,鼻腔可以 温暖、 清洁、 润湿吸入的 空气, 使呼吸道和肺得到 保护,有利于身体健康。 1、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好? 而用口呼吸, 会使干、 冷、 含有灰尘颗粒和细菌的 空气不经鼻腔的处理, 直 接进入呼吸道和肺, 易患 各种疾病, 尤其是呼吸系 统疾病。 2、呼吸道既能保证呼吸畅通,又能 2、呼吸道畅通能保证人 体每时每刻不中断呼吸, 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这对呼吸有 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 使进入肺的气体清洁、 温 什么意义? 暖、 湿润。 这样就保证了 人体能正常进行呼吸。 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能力 是有限的,长期吸入不清洁或有毒的 气体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如 咽炎、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因此 注意保持环境中空气清新十分重要。 1、请同学们说一说怎样才能保持我 们生活的环境空气清新。 出示思考和练习题
五年级科学《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肺和呼吸》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肺和呼吸》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科学《肺和呼吸》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肺和呼吸》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认识人的呼吸器官以及知道肺的重要作用,会简单的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此外,《肺和呼吸》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空气、消化系统、对身体器官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通过课外书知道人需要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为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
2、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
3、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大。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问题能力,使学生学会使用对比,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并且使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一定提高。
情感目标:1、认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
2、知道吸烟有害呼吸器官的健康,能逐步养成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行为习惯。
4、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难点:准确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5、教材处理及重难点突破对于教材我先从常见的呼吸现象入手,引出课题。
从问题入手,设计实验;对于简单的概念、名词放手让学生自学,最后总结学习所得,保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知道吸烟对人的危害,制作戒烟小报。
初中生物呼吸道和肺教案

初中生物呼吸道和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道和肺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人体呼吸的过程和原理。
3. 认识呼吸系统的重要性,并学会保护呼吸系统。
二、教学重点1. 呼吸道和肺的结构和功能。
2. 人体呼吸的过程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1. 了解呼吸系统的复杂结构。
2. 理解呼吸的原理和气体交换过程。
四、教学内容1. 呼吸道和肺的结构和功能。
2. 呼吸的过程和原理。
3. 呼吸系统的保护和保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呼吸系统的动画视频或呈现呼吸系统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呼吸道和肺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重要性。
3. 实验:通过实验演示人体呼吸的过程和原理,让学生亲身体验呼吸的重要性。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呼吸系统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让学生总结并交流所学内容,加深对呼吸系统的理解。
6.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手段1. 多媒体展示: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人体呼吸的过程和原理。
3.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互动:通过讨论和互动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呼吸系统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馈1.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对呼吸系统的理解。
以上就是初中生物呼吸道和肺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教学顺利!。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肺和呼吸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肺和呼吸2、肺和呼吸一、设计理念记录研究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仅仅是停留在现象层面上的收集事实;而“我们是怎样进行呼吸的”“呼吸有什么作用”这样的本质问题,必须深入到人体内部去寻找答案。
相信我们的学生在上一节课的研究中已经提出或者产生了类似的疑问,这就为本课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本课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把知识的研究融入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之中,并借助直观、形象的模型来解释抽象、不易观察的事物,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理解、掌握必要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认识鼻、气管、支气管、肺等人体呼吸器官。
2、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3、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4、能用一定的方法测自己的肺活量。
5、知道哪些良好的行为惯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
三、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难点:准确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体验导入1、体验活动: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你估计你能支持多久?尝试一下。
学生活动体验。
这个活动告诉我们什么?(呼吸的重要)2、揭示并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肺和呼吸”的有关问题。
(二)发现并提出问题1、体验呼吸:感受一下自己和旁边同学的呼吸。
2、前概念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
关于呼吸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你还想探究呼吸的哪些问题呢?3、选择课堂上有能力解决的和有价值的科学探究问题。
A、用什么器官呼吸?B、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一样吗?C、吸进去的气体到什么地方去了,有什么作用?三)探讨验证和结论。
1、探究问题A:用什么器官呼吸?学生说,然后师板画。
学生对照图指出自己的呼吸器官。
教师说出名称然后学生指出相应的部位。
2、引入并探究问题B: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一样?(1)谁在这些器官里面来来去去?(气体)有几种气体呢?(一种、两种……)我们呼出的气体各吸进的气体一样吗?怎么证明你的想法或者得到的知识是正确的?(师提供知识援助: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且还能灭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执教:江阴市祝塘中心小学颜敏
指导: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曾宝俊
教学目标
1、认识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2、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3、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演示:人体模型、课件。
分组:澄清石灰水、塑料袋或集气瓶(2个)、水槽、吸管、火柴、小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体验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师:今天老师想了解一下,有哪些同学会游泳?请举手。
(学生纷纷举手)
师:哦,大家都会游泳,同学们真了不起!学游泳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憋气,我们今天再来体验一下,好吗?
们先来体验一个小游戏,好吗?
生:好。
师:捂住鼻子和嘴,屏住呼吸,看谁憋的时间长。
(学生体验活动)
师:能一直这样憋下去吗?在刚才的憋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透不过气。
生:有点难受。
生:胸闷。
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感觉,其实是和我们人体的一种活动有关,知道是什么吗?(呼吸)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体的呼吸。
板书:呼吸
二、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师: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怎样才算呼吸一次?
生:一呼一吸
师:像老师一样,伸出双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次。
有什么感觉?
生:胸部鼓起来了,吸气是鼓起来,呼气时有瘪下去。
师:知道胸腔内帮助我们呼吸的器官叫什么吗?(肺)(板书:肺)
师:你们认识肺是什么样的吗?谁来说说?
师:出示人体模型,肺到底在胸部的什么位子,一以来看看。
并指着肺说:“这就是肺,自己在胸前指指,说说你看到的肺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肺有两叶)
师:想想,除了肺,还有哪些器官也参与了人体的呼吸?
小组讨论:人体呼吸器官还有哪些?为什么?它们的位置又在哪里呢?把讨论结果画一画。
(出示人体侧面轮廓图并提示:深呼吸一口气,自我感觉一下)
小组交流:
生:我们小组认为,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生:我们小组认为,空气首先从口腔到咽喉、气管、支气管,最后到达肺。
师:同意A的举手,同意B的举手,两组不同在哪里?
(出示人体呼吸器官分解图片)
师:为什么不把口腔作为呼吸器官这样吧?让我们分别来体验一下,用鼻呼吸和用口腔呼吸有什么不同?
(学生体验)
师:有怎样的感觉?
生:我发现用口腔呼吸,感觉空气是凉凉的。
生:我发现用鼻呼吸,比较舒服。
师:尽管口腔也能呼吸,但口腔还有其它作用,所以不属于呼吸器官。
好,每个人指一指、摸一摸这些器官。
(生边说边进一步感知人体呼吸器官的位置)
师:那么,空气是怎样吸如人体,又是怎样呼出来的呢?
生:由鼻子呼入通过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再由肺、支气管、气管、鼻出来……
三、探究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师:刚才一起认识了呼吸器官,还知道呼吸是一个吸气再呼出的过程,
师:(出示模型演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吸进的是什么气体?
生:氧气
生: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板书:吸进空气)
师:呼出的又是什么气体呢?
生:二氧化碳。
(板书:呼出二氧化碳)师:其它同学也是这样认为的吗?也就是说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师:怎样收集这两种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
生:吸进的气体只要拿袋子或瓶子在教室里装;
生:同样的方法把人体呼出的气体装好。
师:介绍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二氧化碳)
师:好,现在收集好了,(师举高)看看不是差不多吗?怎样证明我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呢?哪位同学有好的方法,来说一说?
生:……
师:回想一下,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做过哪些空气的试验?小组讨论一下。
(生开始讨论,师辅导)
生:空气占据空间;
生:空气有质量;
生:压缩空气有弹性;
生:空气中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许多种气体;
生: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生: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便混浊;
……
师:这几个实验中哪个能验证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生:点燃物体,分别放入收集的两种气体中;
师:放进去后呢?
生:继续燃烧说明瓶子里装的是氧气,火焰熄灭(不能继续燃烧)说明是二氧化碳。
生:还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是不是二氧化碳。
师:怎么做呢?
生:往收集好的空气和二氧化碳瓶子里倒入石灰水,摇晃一下,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变混浊的那瓶肯定就是二氧化碳。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做这组对比实验前,同学们需要注意两点什么?
生:收集好的气体要防止跑掉;
生:及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生:……
师:下面我们利用桌上的材料,先收集吸进和呼出的两种不同气体,完成的组由小组长到前面来领取澄清石灰水,听清了吗,开始。
(学生分组实验,然后组长领取……,教师巡视。
)
师:好,哪个组来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是怎样的?说明什么?
生:澄清石灰水倒入装二氧化碳气体的瓶子中摇晃后变浑浊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空气的气体中摇晃后没有变浑浊了。
生:燃烧的小棒放入装空气的瓶子中还在燃烧,燃烧的小棒放装二氧化碳气体的瓶子中火焰灭了。
生:我们认为使燃烧的小棒熄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师:这瓶二氧化碳是哪来的?
生:(齐)呼出的气体
师:那这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怎么没有变混浊?
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少。
师:由此你们证明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比……
生: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一样,吸进的气体氧气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变多了。
师:肺在人体呼吸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生:气体交换
师:交换的是什么气体?
生:氧气和二氧化碳
师:是不是这样,下面我门来看一段人体呼吸的视频。
(视频结束)由此我们发现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肺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板书:气体交换肺)师:(出示吸进和呼出空气成分百分比表格)同学们从这张表中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呼出的氧气减少了。
生:我们发现氮气的含量在吸进和呼出时,没有多少变化,只有0.5%的差异。
生:我们发现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
师:从0.04%增加到4.1%,增加了大约多少倍?
生:大约100倍。
师:多的二氧化碳从哪里来?
生:人的体内产生的。
师: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里面还是有一小部分氧气的。
所以在一个比较封闭、狭窄的空间内,短时间内是不会窒息的。
但如果人不能从空气中吸进氧气,会怎样?
生:会窒息、死亡。
师:你们能不能举例说明?人为什么要不停地呼吸呢?看来人体呼吸时会产生二氧化碳。
生:火灾时会消耗大量氧气,产生很多二氧化碳,所以人容易窒息;
生:煤气中毒
生:……
四、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师:看来我们的呼吸器官真的是非常重要,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参照教材51页中的图示,小组讨论:说说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呼吸器官,不要让它生病呢?
(小组交流)
师:谁能说一说,怎样做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呼吸器官呢?
生:注意呼吸卫生,如不随地吐痰,扫地前先洒水,用湿布擦黑板。
这样可以保持空气的清洁,预防肺结核等传染病。
生: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加肺活量,预防感冒和气管炎。
生:不要吸烟。
烟不仅刺激气管,使气管发炎,还能使人得肺癌。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录像中是如何教我们保护呼吸器官的?
(观看保护呼吸器官的录像)
师:(出示两幅图)请看两幅投影片,这是吸烟者的肺,这是健康的肺。
对比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吸烟者的肺变黑了。
师:(出示变黑的肺)说说为什么肺变黑了?
生:因为烟里面有一种叫尼古丁的物质,它能附在肺上,使肺变黑。
师:我们的肺看似强大,但其实也很脆弱。
老师这里有一则新闻,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谁愿意?
师:看到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生:平均每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吸烟有关疾病,这太可怕了。
生:以前我总听大人们说,吸烟有害健康,现在我知道了,真的是这样,吸烟还会危害生命。
生:应该全面戒烟。
师:作为小学生,你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生:长大不吸烟。
生:课后收集资料,设计并制作一份戒烟小报,张贴在公告栏内。
师:你周围有吸烟的人吗?你准备怎样去劝解他们呢?
生:我要把这段新闻回家讲给吸烟的爸爸听。
生:我准备将吸烟的危害,请有关专家作成一个电视公益广告,来劝解吸烟的人,请他们早些戒烟。
五、结尾拓展
师:关于呼吸的问题还有很多,下节课继续研究。
(2008-11-28 第一稿)
(2008-12-15 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