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第四章南朝和北朝PPT

合集下载

南北朝政治历史PPT课件

南北朝政治历史PPT课件
本为南阳次门,安北将军赵伦之镇襄阳,襄阳多杂姓, 伦之使长史范觊之条次氏族,辨其高卑,觊之点〔宗〕 越为役门。……为扬武将军(官品四品),领台队。元 嘉二十四年(447),启太祖(宋文帝)求复次门,移 户属冠军县,许之。
——《宋书》卷八三《宗越传》
门阀政治与门阀制度
鼎盛时期 :东晋、南北朝前期
特点3:社会风气上,士庶界限森严。 《宋书》卷四二《王弘传》所谓“士庶之际,实自天隔”。
南朝灰陶牛车
南北政治大势

《廿二史札记》卷八《南朝多以 寒人掌机要》
武 帝
“至宋、齐、梁、陈诸君,则无
论贤否,皆威福自己,不肯假权
于大臣。而其时高门大族,门户
已成,令仆三司,可安流平进,
不屑竭智尽心,以邀恩宠,且风
流相尚,罕以物务关怀。人主遂
不能藉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
人。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便
南北政治大势
汉族建立的冉魏和鲜卑族建立 的西燕、代不在十六国之列。
南前北秦政(治35大1-势394)之统一
淝水之战后,姚苌回关陇,羌族反 秦。“慕容垂擅兵河北,泓、冲寇 逼京师,丁零杂虏,跋扈关、洛, 州郡奸豪,所在风扇,王纲弛绝, 人怀利己”。
——《晋书》卷一一五《符觉倚之为心膂”。
南北政治大势
前秦的统一(376) 淝水之战(383) 北魏的统一(439) 瓜步之战(450) 北周的统一(577) 平陈之战(589)
十六国 304-439
北魏 386-534 西东 魏魏
北北 周齐
隋 581-618
南北政治大势
十六国
匈奴 羯
鲜卑
氐 羌賨 汉
汉北夏后前后南南西前后后成前北西 ·凉 赵燕燕燕凉秦秦凉秦汉凉燕凉 前 赵

历史课件--南北朝

历史课件--南北朝

途所隔。…少年不得从师,长者不得游宦,独为匪人,言

之流涕……
北史·元深传
边塞六镇之鲜卑及胡化之汉族,则仍保留其本来之胡
化,而不为洛都汉化之所浸染。故中央政权所在之洛阳其
汉化愈深,则边塞六镇胡化民族对于汉化之反动亦愈甚,
卒酿成六镇之叛乱!
——陈寅恪
一、北朝一:北魏
一、北朝一:北魏
二、南朝:宋齐梁陈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二、南朝:宋齐梁陈
二、南朝:宋齐梁陈
二、南朝:宋齐梁陈
三、北朝二:北齐与北周
535~556年
534~550年

三、北朝二:北齐与北周
三、北朝二:北齐与北周
三、北朝二:北齐与北周
三、北朝二:北齐与北周
三、北朝二:北齐与北周
三、北朝二:北齐与北周
三、北朝二:北齐与北周
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清河崔氏无远近,及 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浩之姻亲, 尽夷其族。其秘书郎以下尽死…… 北史崔浩传
周一良先生的考证: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的祖父为代王什翼犍, 父拓跋寔,母贺氏。拓跋寔早死,其后什翼犍纳儿媳贺氏为妃,故南朝 史书皆称道武帝为什翼犍之子。崔浩修史“直笔”,“备而不典”,当 是披露了这一类事实,引起鲜卑贵族的“忿毒”,故遭灭门惨祸。
南北朝
一、北朝一:北魏 二、南朝:宋齐梁陈 三、北朝二:北齐与北周
一、北朝一:北魏
拓 跋 鲜 卑 早 期 世 系
一、北朝一:北魏
一、北朝一:北魏
1980年7月30日,考古工作者在 嘎仙洞内的石壁上发现了北魏太 武帝太平真君四年(443)祭祖 时镌刻的祝文,确定此处为拓跋 鲜卑早期祖庙。
嘎仙洞,位于大兴 安岭北段东麓,在 今内蒙古呼伦贝尔 市鄂伦春自治旗阿 里河镇4公里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复习课教学课件共1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复习课教学课件共15张PPT
(3)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了 什么影响? 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措施:①迁都洛阳。 ②推行汉化政策。说汉语、 改汉姓、穿汉服、与汉通婚 习汉礼、用汉制。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 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材料一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
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二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表
鲜卑姓 拓跋 丘穆陵 步六孤
汉姓 元 穆 陆
鲜卑姓 贺赖 独孤 贺楼
祖冲之 贾思勰 王羲之 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
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
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7位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 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 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这种 变化的根本原因?
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汉姓 贺 刘 楼
材料三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用“孝” 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1)孝文帝改革是在什么样背景下进行的?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孝文帝改革的什么
内容?材料三与孝文帝改革哪一内容有关? (3)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
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4)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如何?
根据图示,将魏、蜀、吴、西晋、 东晋、南朝、北朝等 对号入座

全国成考历史辅导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PPT课件

全国成考历史辅导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PPT课件

现 影响 促进各族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为隋唐统一创造
条件
14
四、魏孝文帝改革:
15
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的主要内容485年
其一,整顿吏治 其二,颁均田令(租庸调) 其三,迁都洛阳 其四,实行汉化政策
仿照汉典章制度 说汉话 改汉姓 穿汉服 与汉人通婚
16
魏孝文帝拓跨宏改革的意义:
(1)均田制实行以后,北方农民可以安定的生活 与生产,我国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起来。
三国 两晋
1
魏晋 南北 朝时 期的 特点
长期分裂对峙,战乱频繁,社 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
出现民族融合的高潮
2
特点: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三国
两晋
魏(220—265)
蜀(221—263) 吴(222—280)
建立(266—316)
西晋
统一(280—316)
十六国
(304—439)
东晋
(317—420)
(2)祖冲之的数学专著《缀术》,唐校课本。
21
B、农书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农书,世界 农学史上的优秀农学著作之一。
22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5.内迁---融合? 彼此攻战使北方经济、文化遭到破坏, 但彼此攻战中各族贵族势力被削弱,民 族布局被打乱,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
13
少数民族内迁
频繁战争
途径 改革

友好交往

蜀汉诸葛亮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关系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魏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魏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北朝
北魏
十六国 ( 439年,
三 西晋 (前秦) 统一黄
国 (266年、
河流域)
鼎 司马炎、 立 洛阳)
东晋
280年
(317年, 司马睿,


灭吴,
建康)
统一
东魏 西魏
梁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北齐 北周
南朝
三国鼎立的形成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220年 曹丕
都城
洛阳
三政 国治 两
晋 南 北
经 济
朝民
时族
期文

政权分立 (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 战争不止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
南方经济发展
民族交融(迁徙杂居、友好交往、 战争冲突、政治改革)
数学.农学.地理学.书法.绘画.雕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它是中国
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中原汉族南迁
政权分立


战争频繁
文 化
北方民族大交融
的 繁
民族迁徙

江南经济发展
1、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
数学家、 天文学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PPT课件(3篇)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PPT课件(3篇)

二、能力目标:
结合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 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目标:
认识六朝是东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 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讲授新课
东汉
西晋
北朝 南朝
宋、齐、梁、陈
魏 蜀吴
十六国 东晋
隋朝
300
一、南方政权的更替
1.全国政局特点: 政权分立、 南北对峙、 分裂混战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南方经济的发展
1、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 陈均建都于建康(南京)
2、江南发展
东汉
(25——220)

(220)
蜀吴
(221) (229)
西晋
(265——316)
北朝
十六国

南朝
东晋
宋、齐、梁、陈
二、人口的南迁
原因:逃避战乱
特点:时间最长,规模最大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手工业:丝织业重心由北往南移,丝织业成为上升中
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造船、冶铸、 造纸、制漆、制瓷等都比较发达。
商业:建康、京口、吴郡、余杭等商业城市;
广州、鄮县新崛起的海外贸易港口城市。
海贸:东:高句丽、百济、新罗、日本及南 洋诸国
西:天竺、波斯、大秦

魏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

长期战乱
均田制、租调制
吏治好转, 缓和矛盾
恢复经济, 增加收入
阶级矛盾激化
宗主督护制
三长制
对人民有效控制
民族矛盾激化
民族歧视、压迫政策 移风易俗,汉化 促进民族融合
平城不能适应 发展的需要
保守势力强大,经济 落后,柔然威胁
迁都洛阳
加强对中原控制
.
34
平城僻处塞上,虽不断地移民塞上,给耕牛,计口 授田,也只能供应六镇的军粮。……其后高车(北方少 数民族)攻柔然,取柔然故地,柔然南徙,逼近平城, 孝文帝遣数十万骑北拒柔然,“大寒雪,人马死者众”。
1、背景:①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
19
北魏统一北方
东晋时,鲜卑族拓跋 部首领建立代国,但不久 被前秦吞并。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 解。386年,拓拔部的首 领拓拔珪乘机复国,改国 号魏,后来定都平城(今 山西大同),历史上称为 北魏。
北魏建立者魏道武帝拓跋珪像
.
20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一)总体特征:长期分裂,政权更替频繁 (二)重要制度——三省体制和九品中正制 (三)重要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
58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一)农业:耕耙耱技术形成 曹魏时翻车用于灌溉
(二)手工业:南北朝出现灌钢法
.
59
南北朝的灌钢法
生铁 熟铁
把生铁和熟铁按一 定的比例配合,加 热后再锻打,成为 质地优良的钢。
1、背景:①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②阶级矛盾尖锐— 宗主督护制
.
21
宗主督护制
北魏初期,无力消灭遍及大河南北的地主豪强, 只得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由豪强地主出任宗主, 督护农民纳税服役,但他们趁机隐瞒人口,逃避赋税、 徭役。同时,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 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单元课件)-【大单元】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课件(部编版2024)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单元课件)-【大单元】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课件(部编版2024)

单元整体内感容知梳理 课时安排
(四)知识建构
东汉末年 官渡之战 州牧割据 赤壁之战
科技
民族交融
北方各族内迁
孝文帝改革
魏国 蜀国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吴国
东晋 宋→齐→梁→陈
八王之乱 人口南迁
江南地区开发
文化
数学—祖冲之 农学—贾思勰《齐民要术》
书法—王羲之 绘画—顾恺之 石窟—云冈、龙门石窟 文学—陶渊明、民歌
时间: 220年
建立者:曹丕
都城: 洛阳

时间:221年 建立者:刘备 都城: 成都
蜀吴
时间:229年 建立者:孙权 都城: 建业
【时空观念】阅读教材并 绘制“三国鼎立” 简图: ①明确三国方位。 ②注明国家建立者、建立 时间和都城。
【时空观念】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有何影响?
实现了局部统一
一、三国鼎立趋统一 6.三国时期经济的发展
(2)曹魏中期,司马懿逐渐 掌控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 师和司马昭相继专权
(3)西晋建立 时间:266年 开国皇帝:司马炎(晋武帝) 都城:洛阳
(4)280年,西晋灭吴,统一 全国
223年,刘备驾 崩。刘禅继位, 诸葛亮扶助朝 政。234年,诸 葛亮病逝,蜀 汉开始衰落。
二、西晋东晋谋统一
1.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目录
CONTENTS
一、三国鼎立趋统一 二、西晋东晋谋统一 三、南朝北朝蕴统一 四、科技文化促统一
八王之乱
一、三国鼎立趋统一 1.东汉末年的形势:
材料1: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 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第二节 南方经济的发展
• 一、农业的发展 • 二、手工业的进步 • 三、商业的繁荣
11
一、农业的发展
南朝时期的农具有了解 改进,耕作技术有所发 展,水利事业呈现出前 所未有的景象,单位面 积产量也有了明显的提 高,有些地方甚至亩产 高达 20 斛。已经完全 改变了东晋以前“火耕 水耨”的落后状态。
北朝人面双狮纹金牌饰
北朝玻璃瓶
19
三、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北朝牛头鹿角形金步摇
鲜卑铁刀
20
三、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洛阳的繁荣
21
第四节 北齐和北周的对峙
• 一、北魏的分裂 • 二、北齐和北周的对峙
22
一、北魏的分裂
宇文泰
高欢
23
一、北魏的分裂
24
二、北齐和北周的对峙
25
二、北齐和北周的对峙
2
一、刘宋政局与元嘉之战
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石刻
3
一、刘宋政局与元嘉之战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 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 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 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 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 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 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 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 能饭否?—辛弃疾《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南朝鸡首壶
14
三、商业的繁荣
在南朝,长江是东西交 通的大动脉,江陵、夏 口、建康、京口(镇江) 既是长江中下游的大城 市,也是重要的货物集 散地。番禺(广州)则 是与海外诸国通商贸易 的重要港口。
建康台城遗址
15
第三节 北魏对北方的统治
• 一、北魏的建立
• 二、孝文帝改革
• 三、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四章 南朝和北朝
• 第一节 南朝政权的更迭 • 第二节 南方经济的发展 • 第三节 北魏对北方的统治 • 第四节 北齐和北周的对峙 • 第五节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
第一节 南朝政权的更迭
• 一、刘宋政局与元嘉之战 • 二、萧齐的内争与检籍 • 三、梁武帝与侯景之乱 • 四、陈时南方的衰落
南朝建康城平面图
26
第五节 南北Βιβλιοθήκη 时期的文化• 一、佛教的流行和道教的改革 • 二、文学、艺术、史学、地理学的发展 • 三、数学、农学、医学上的成就
27
一、佛教的盛行和道教的改革
开凿于北魏时期的云岗石窟
28
一、佛教的盛行和道教的改革
云岗石窟大佛造像
29
一、佛教的盛行和道教的改革
陶弘景
道教的炼丹法
30
二、文学、艺术、史学、地理学的发展
刘宋与北魏的对峙
4
二、萧齐的内争与检籍
萧道成
齐和北魏的并立
5
二、萧齐的内争与检籍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
6
三、梁武帝佞佛与侯景之乱
梁武帝
梁与东魏西魏的并立
7
三、梁武帝佞佛与侯景之乱
梁武帝舍身之同泰寺
梁武帝修陵石刻
8
四、陈时南方的衰落
陈霸先
陈与北周北齐的并立
9
四、陈时南方的衰落
陈武帝故宫
陈武帝万安陵石刻
贾思勰
《齐民要术》
37
三、数学、农学、医学上的成就
陶弘景采药图
《本草经集注》
38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北魏莫高窟壁画
16
一、北魏的建立
拓跋珪
北魏统一北方图
17
二、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
1、整顿吏治。 2、颁布均田令。 3、实行三长制。 4、实行定额租调制。 5、迁都洛阳。 6、禁胡服。 7、断北语。 8、改籍贯。 9、改姓氏。 10、定姓族。 11、提倡胡汉通婚。
孝文帝改革内容
18
三、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刘勰
《文心雕龙》
31
二、文学、艺术、史学、地理学的发展
萧统
《文选》
32
二、文学、艺术、史学、地理学的发展
云岗石窟彩壁
33
二、文学、艺术、史学、地理学的发展
34
二、文学、艺术、史学、地理学的发展
郦道元
《水经注》
35
三、数学、农学、医学上的成就
祖冲之
圆周率的计算
36
三、数学、农学、医学上的成就
“荆城跨南楚之富,扬 部有全吴之沃。鱼 盐杞梓之利,充韧 八方;丝绵布帛之 饶,覆衣天下” ——《宋书》
12
一、农业的发展
建于梁天监四年的水利工程通济堰
13
二、手工业的进步
手工业领域,治铁技 术焕然一新,许多冶 炼场所都使用了水排, 不仅能炼铁,而且还 能炼出质量较好的钢 来。养蚕业的规模大 大超过了前代。造纸 业明显进步,发明了 藤皮造纸法。青瓷的 产量和质量都达到了 新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