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要点
arcgis三维可视化步骤

arcgis三维可视化步骤ArcGIS是一种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用于创建三维可视化效果。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ArcGIS三维可视化步骤:1.数据准备:首先,您需要准备三维可视化所需的地理数据。
这可能涉及到收集空间数据、获取高程数据、摄影测量以及其他必要的数据收集活动。
2. 数据导入:将收集到的数据导入到ArcGIS软件中。
可以使用各种文件格式导入,如Shapefile、KML、CAD等。
确保数据的空间参考信息和投影设置正确无误。
3.数据整理:对导入的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
这可能包括删除重复或无效数据、合并数据集、修复数据拓扑关系等操作。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 地理处理:使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地理处理。
这可能涉及到空间缓冲、叠加、插值等操作。
这些地理处理操作有助于提取有关地形、地貌、地形等方面的信息。
5. 三维可视化设置:在ArcGIS软件中,打开三维场景视图并创建一个新的三维场景。
选择适当的底图和地图模板,并调整视角和缩放级别以显示感兴趣的地理区域。
6. 数据显示:将整理过的数据添加到三维场景中。
可以使用ArcGIS 的“添加数据”功能导入先前准备的地理数据,如点、线、面、栅格、模型等。
8.相关操作:根据需求,可以进行一些额外的操作。
例如,添加动画效果、设置时间轴、进行实时监测、创建查询和过滤、生成报告等。
9.渲染设置:调整场景的渲染设置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可以调整光照、阴影、反射、透明度等参数。
使用渐变和纹理增强地形和地貌的可见度。
10. 交互和导航:使用ArcGIS的导航工具进行交互和浏览。
可以缩放、平移和旋转场景,以及调整视角、镜头和视觉效果。
添加交互式控件和工具栏以增强用户体验。
11. 输出和分享:将三维可视化结果输出为图像、视频或交互式应用程序。
可以选择适当的输出格式,并调整分辨率和质量设置。
可以通过打印、发布到Web或分享到社交媒体等方式与他人分享。
在ArcGIS中进行三维可视化需要较多的地理信息处理技术和数据处理技巧。
第五章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讲课讲稿

1.1、单一符号
采用大小、形状、颜色都统一的点状,线状或者面状符号 来表达制图要素。
特点:单一符号设置方法忽略了要素在数量,大小等方面 的差异,只能反映制图要素的地理位置而不能反映要素的 定量差异。
改变符号类型、 大小、颜色
注意:这里只保存显示效果,下次打开文件 时仍然是默认显示(将文件移除后重新添加 查看效果),所以在作图时要将文件作为 ArcMap文档的一部分保存;
1.5、比率符号
比率符号表示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比率关系, 来确定与制图要素属性数值对应的符号大小, 一个属性数值就对应了一个符号大小,这种 一一对应的关系使得符号设置表现得更细致, 不仅反应不同级别的差异,也能反映同级别 之间微小的差异。
如果属性数值过大,则不适合采用此种方法, 因为比率符号过大会严重影响地图的整体视 觉效果。
1.2、分类符号
根据数据层要素属性值来设置地图符号的方式;属性值相同 的采用相同的符号,属性值不同的采用不同的符号。
利用不同形状,大小,颜色,不仅能反映空间位置,还能反 映出地图要素的数量或者质量的差异,对地理信息的决策作 用提供了支持。
。
分类表示方法常用于表示分类地图,如土地 利用图、行政区划图和城镇类型图等。可见这种 表示方法有利于反映地图要素的数量或质量差异, 尤其是不同的类别。所以当需要完成某项行动计 划时,分类地图有助于提供决策支持信息。
50,100,200,400, 700,1500,9500 查看符号化后 的地图。
美国各州人口密度分布图
1.4、分级符号
类似于分级色彩设置方法,设置分级符号是 将要素属性数值按照一定的分级方法分成若 干级别,然后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级别。
符号的形状往往是根据制图要素的特征来确 定的,而符号的大小取决于分级数值的大小 或是级别的高低。分级符号表示方法一般用 于表示点状和线状要素,诸如城镇人口分级 图、商业销售分级图以及道路等级图分布图 等。
如何进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可视化

如何进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可视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城市地理信息系统(Urba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UGIS)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UGIS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对空间数据的可视化,通过可视化呈现,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城市的空间特征,为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可视化。
一、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在进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可视化时,我们需要使用多样的技术工具。
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地图和图表。
地图可以展示城市的空间分布和特征,通过色彩、符号和标签等形式,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形式。
而图表则可以通过各种统计图表和图形,直观地展示城市的数据变化和趋势。
另外,还有一些新兴的可视化技术,如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建立虚拟的城市场景,让用户沉浸其中,直观地感受城市的空间特征。
而增强现实技术则可以将数据和图像叠加在真实的城市环境中,使用户能够在现实世界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二、数据的选择和处理在进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可视化时,数据的选择和处理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数据源。
这些数据源可以来自于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业界研究机构等。
其次,我们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
这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统计等过程。
只有经过处理后的数据,才能更好地被可视化工具所使用。
另外,还需要注意数据的时效性和更新频率。
城市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数据的更新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最新的数据,并且将其及时反映在可视化结果中。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得到准确和有用的可视化结果。
三、可视化设计原则在进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可视化时,需要遵循一些设计原则,以保证可视化结果的可理解性和易用性。
空间数据可视化表达

不选择
3.4 注释类
3.4.1 不连接要素注释类——注释的输入、编辑
• Editor->Start Editing
• Editor->More Editor Tools->Annotation
3.4 注释类
3.4.1 不连接要素注释类
——参照曲线定位注记
• 字符排列成曲线状: 选择注记右键->Curvature->Curved
3.4.2 连接要素注释类
连接要素注释类与Geoda-
tabase中的一个要素类的特定
选择
要素相关联,当要素被移动或
者删除时,与之相关的注释也
会同时被移动或删除。
3.4 注释类
3.4.2 连接要素注释类——产生连接要素注释
• 选中要产生注释的要素->右键要产生要素注释的数据层 ->Selection->Annotate Selected Features
第四讲
空间数据可视化表达
主要内容
➢可视化简介
➢数据符号化 ➢地图注记 ➢ 专题地图编制
1.可视化简介
• 概念
• 内容表现
1)地图数据的可视化
2)地理信息的可视化
3)空间分析结果的可视化
2.数据符号化
• 含义
• 分类
单一符号
矢
分类符号 分级符号
量 数 据
分级色彩符 号来自比率符号化点值符号
方 法
统计符号 ——饼状图、柱状图、累计柱状图等
• 字符排列成倾斜
选择注记右键->Curvature->Straight • 字符排列成水平
选择注记右键->Curvature->Horizontal
arcgis三维可视化步骤

arcgis三维可视化步骤ArcGIS三维可视化是一种将地理数据以三维形式显示和分析的方法。
通过将数据以立体方式展示,用户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间关系和现象。
以下是ArcGIS三维可视化的步骤:1. 收集和整理数据: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地理数据,例如地形数据、影像数据、矢量数据等。
然后,使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处理,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清理、数据投影等操作。
2. 创建三维地理数据库:在ArcGIS中,可以创建一个三维地理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三维数据。
通过创建三维数据库,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数据,并且方便后续的可视化和分析操作。
3.导入数据:将收集和整理好的数据导入到三维地理数据库中。
根据数据的类型和格式,可以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例如直接导入文件、通过数据连接导入等。
4.设置坐标系统和投影: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需要设置坐标系统和投影信息。
首先,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例如地理坐标系或投影坐标系。
然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式,例如高斯克吕格投影、UTM投影等。
5. 创建三维场景:ArcGIS提供了创建三维场景的工具和功能。
使用这些工具和功能,可以根据地理数据的特点和需求创建三维场景。
例如,可以设置地形、添加影像、插入三维对象等。
6. 设置可视化效果:通过设置可视化效果,可以使三维场景更加真实和生动。
ArcGIS提供了一系列的可视化效果工具和选项,例如光照效果、阴影效果、水面效果、纹理效果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可视化效果进行设置。
7.创建视图和视角:通过设置视图和视角,可以改变三维场景的观察角度和显示方式。
可以选择不同的视图模式,例如透视视图、正交视图等。
同时,可以调整视角的高度、角度和方向,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8. 进行三维分析:在创建好三维场景之后,可以进行各种三维分析操作。
ArcGIS提供了一系列的三维分析工具和功能,例如视域分析、可视性分析、3D缓冲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工具,可以对三维场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和符号化表现

1.1、单一符号
采用大小、形状、颜色都统一的点状,线状或者 面状符号来表达制图要素。
特点:单一符号设置方法忽略了要素在数量,大 小等方面的差异,只能反映制图要素的地理位置 而不能反映要素的定量差异。
改变符号类型、 大小、颜色
注意:这里只保存显示效果,下次打开文件 时仍然是默认显示(将文件移除后重新添加 查看效果),所以在作图时要将文件作为 ArcMap文档的一部分保存;
5
符号化有两个含义:在地图设计中,地图 数据的符号化是指利用符号将连续的数据 进行分类分级、概括化、抽象化的过程。 在数字地图转换为模拟地图过程中,地图 的符号化指的是将已处理好的地图数据恢 复成连续图形,并附之以不同符号表示的 过程。
6
点状要素
通过点状符号的形状、色彩、
大小等表示不同的类型或不同的等级;
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和符号化表现
可视化,也称作科学计算可视化,它将符号或 数据转换为直观的几何图形,便于研究人员观 察其模拟和计算过程。可视化包括了图像综合, 这就是说,可视化是用来解释输入到计算机中 的图像数据,并从复杂的多维数据中生成图像 的一种工具。是地图数据的屏幕显示。
1
1)地图数据的可视化表示 可以根据数字地图数据分类、分级特
点,选择相应的视觉变量(如形状、尺寸、 颜色等),制作全要素或分要素表示的可 阅读的地图,如屏幕地图、纸质地图或 印刷胶片等等。
2
2)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示 是利用各种数学模型,把各类统计数
据、实验数据、观察数据、地理调查资 料等进行分级处理,然后选择适当的视 觉变量以专题地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如 分级统计图、分区统计图、直方图等。 这种类型的可视化体现了科学计算可视 化的初始含义。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可视化与动态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可视化与动态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不仅可以用于地图制作和空间数据管理,还可以进行空间可视化和动态分析。
本文将介绍使用GIS进行空间可视化和动态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空间可视化是GIS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使用GIS软件,我们可以将各种空间数据以地图或图表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这样,人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和空间分布规律。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GIS将人口密度数据绘制成热力图,直观展示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又如利用GIS可以将地震数据以散点图的形式表示在地图上,直观地显示出地震的发生地点和强度信息。
通过空间可视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数据,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动态分析是GIS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动态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地理现象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在GIS中,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空间数据库和时序数据,对不同时期的地理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交通网络数据库,记录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流量和拥堵情况。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我们可以研究交通状况的变化趋势,并提出交通规划和管理的建议。
又如我们可以使用GIS进行遥感影像分析,对不同时间段的遥感影像进行对比,以了解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情况。
通过动态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研究地理现象的演变过程,从而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等领域提供支持。
在进行空间可视化和动态分析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首先,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是空间可视化和动态分析的关键。
因此,在进行GIS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其次,选择适当的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也是很重要的。
不同的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对空间数据的展示和分析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GIS分析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
此外,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工具和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地理信息科学中的空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

地理信息科学中的空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简称GIS)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涵盖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
它将地理空间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以构建空间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可视化和应用平台,为决策制定、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支持。
空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是GIS的核心内容,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一、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空间数据分析技术是GIS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空间关系分析、空间模型构建、空间数据挖掘等多个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可用于资源、环境、灾害、经济等多个领域。
1. 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空间数据分析的第一步,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集成等几个方面。
其中,数据清洗是指对采集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纠错,以减少分析中的误差和偏差;数据转换是指将不同格式的空间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数据模型,以方便分析和可视化;数据集成是指将多源数据集成到一起,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空间关系分析空间关系分析是GIS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空间接近度分析、点线面关系分析、路径分析等几个方面。
其中,空间接近度分析用于确定地理空间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和方向关系,以评估空间接近度的程度;点线面关系分析用于确定点、线、面对象之间的拓扑关系和覆盖关系,以帮助用户了解空间实体的位置和分布;路径分析用于确定两个地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最优路径、多路径等,以计算出行距离和时间。
3. 空间模型构建空间模型构建是GIS的另一个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空间数据模型、空间分析模型、空间决策模型等几个方面。
其中,空间数据模型用于描述和管理地理空间实体和属性关系的数据结构,以进行数据的查询和更新;空间分析模型用于描述和计算地理空间实体之间的拓扑关系和度量关系,以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空间决策模型用于描述和辅助空间决策的过程,以进行决策的评估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理论与实践讲义四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目的●掌握ArcMap的数据符号化方法●掌握对ArcMap进行数据层标注●掌握ArcMap的地图制作和输出内容●学会ArcMap中的四种数据符号化方法:单一符号、分类符号、分级符号和组合符号●学会对ArcMap进行数据层标注的两种方法:交互式标注和自动标注操作●学会ArcMap的地图制作和输出,包括地图模板的操作、版面设置、制图数据操作、地理坐标格网设置及各种地图整饰的操作一、ArcMap数据符号化1. 单一符号标示数据➢在上海行政区划图的内容表上,右击要标示的层,点取Properties命令。
➢点取Symbology标签。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进行一系列的设置。
➢完成后单击OK。
2. 分类符号标示数据➢在上海行政区划图的道路图层上点右键打开图层属性对话框。
➢点取Symbology标签,在显示列表框中选择Categories中的Unique Value。
➢在Value Field中选择CLASS,即街道的分级。
➢单击Add All Values按扭,将所有街道级别添加进来。
如图:➢若对系统默认的符号样式不满意,还可以双击相应的Symbol符号,进行一系列设置。
➢完成设置后返回图层属性对话框,结果如图所示:➢另外,系统还提供了另外的两种表示方法:➢其一是同时按照多个属性值的组合进行分类来确定符号类型(Unique Value、Many Fields)。
➢其二是按照事先确定的符号类型通过自动匹配来表示属性分类(Match to Symbols in Style)。
3. 分级符号标示数据(1)分级色彩设置➢在内容表上右击river图层,点取Properties命令。
➢点取Symbology标签。
➢点击Quantities,选中Graduated Colors。
➢在Field复选框的Value下拉菜单中选择Length,表示按照河流的长度分级。
默认的分级方法是按自然分类法,通过聚类分析将相似性最大的数据分在同一级别上。
➢也可以选择手动分级自行修改分级方法。
如图:➢确认分级方法后,点击OK。
得到的分级结果如图:(2)分级符号设置➢在内容表上右击Province图层,点取Properties命令。
➢点取Symbology标签。
➢点击Quantities,选中Graduated Symbols。
➢在Field复选框的Value下拉菜单中选择Area,表示按照面积进行分级。
➢设置分级数目和分级符号。
如将Classification设为7,点击Template 按扭,设置分级符号的大小、颜色等。
如图:➢完成设置后,点确定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另外,比率符号、点值符号的设置过程同分级符号化相似,在此不再叙述。
4. 组合符号来标示地图上面介绍的符号设置方法都只是针对单个要素的一项属性数据来进行表达的。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仅针对单个要素属性进行符号设置是不够的,比如道路数据层中既包含了道路的等级,又包含了道路的运输量;城镇数据层中既有城镇的人口数量,又包含了城镇的行政等级、绿化面积等。
此情况下就需要使用组合符号表示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在内容表上右击Province图层,点取Properties命令。
➢点取Symbology标签。
➢点击Multiple Attributes下面的Quantity by category,在Value Field中选择Area,将全部Area值加进来,这里将其分为3种类型,分别设置3种类型的符号颜色。
这是组合符号设置中的分类设置。
➢单击Variation by选项中的Symbol Size按扭。
➢在Value字段中选择Peremeter,将这些数值划为5级,并选择表示符号的大小、样式和划级方法。
这里选择系统默认形式下的自然划分。
➢确定后得到能同时表示各省面积和周长大小的组合符号图,如下:二、 ArcMap数据层标注地图注记是一幅完整地图的组成部分,用于说明符号无法表达的定性或定量特征,通常包括文字注记、数字注记、符号注记3种类型。
地图注记的形成过程就是地图的标注(Label),根据标注对象的类型及标注内容的来源,可分为3种:交互标注操作、自动标注操作、链接标注操作。
1. 交互标注操作如果需要标注的图形要素较少,或者需要标注的内容没有包含在数据层的属性表中,或者需要对部分图形要素进行特别说明,就可以使用此种方式。
其主要借助绘图工具栏(Draw Toolbar)中的注记工具(Text Tools)来完成。
注意:ArcMap窗口包括数据视图和版面视图两种状态,放置在数据视图中的注记可以在版面视图中按比例输出。
但只能在数据视图中编辑;而直接放置在版面视图中的注记可以输出打印,并可以在版面视图在中编辑,但无法出现在数据视图。
2. 自动标注操作如果需要标注的内容布满真个数据层、甚至分布在若干个数据层,而且注记的内容包含在属性表中,应用此方式。
本注记参数的设置也是借助绘图工具栏中的6项注记设置工具。
➢在需要放置注记的数据层上右键打开Properties对话框,进入Labels 注选项卡。
选中Label features in this layer复选框,确定在本数据层上进行标注。
➢选择方法:Label all the features the same way。
➢在Label Field字段中选择Name。
还可以点击符号设置按扭对标注字体做进一步设置。
➢点击确定按扭完成全部要素的标注,结果如下:➢如果只要标注一部分要素,可以在图层属性对话框的标注方法下选择Define classes of features and label each class differently,以对每一类要素使用不同的标注方法,然后点击SQLQuery输入条件表达式即可。
三、 ArcMap图形制作和输出1. ArcMap地图模板操作ArcMap系统不仅为用户编制地图提供丰富的功能和途径,还可以将常用的地图输出样式制作成现成的地图模版,方便用户直接调用,减少了很多复杂的程序。
➢在ArcMap窗口主菜单栏中,单击File下的New,打开New对话框。
➢选中Template复选按钮,确定建立地图模板。
➢单击OK按钮创建空地图模板,返回ArcMap窗口。
➢单击File下的Save As命令,保存经过设置的模板为User.mxt。
如果用户希望自己制作的地图模板能够像系统给定的模板文件一样出现在New对话框中,只需要在系统默认的模板文件夹路径下新建一个文件夹User,将设置的模板文件保存在新建文件夹即可。
2. ArcMap制图版面设置⏹图面尺寸设置➢ ArcMap窗口包括数据视图和版面视图。
正式输出地图之前,应该首先进入版面视图,按照地图的用途、比例尺、打印机的型号等来设置版面的尺寸。
➢切换到Layerout View方式,进入版面视图。
➢在版面视图窗口默认纸张边沿以外,右键打开版面设置快捷菜单Page and Print Setup,选择页面和打印设置,打开对话框,如图:➢在此对话框中进行一系列的设置。
➢注意:如果选中了Use Printer Paper Setting复选框,我们的设置是按照打印机或绘图机的纸张来设置地图的图名尺寸。
如果不选,就是按照标准图纸尺寸或用户要求进行自由设置。
⏹图框与底色的设置➢在需要设置图框的数据组上单击右键,单击Properties。
➢打开数据框属性对话框,如下:➢在其中可以对图框、底色等进行一系列设置。
⏹辅助要素设置➢在版面视图(Layout View)中,Rulers(尺子)、Guides(辅助线)和Grids(格网)为制图辅助要素。
➢Rulers(尺子)显示了页面的尺寸和最后要打印的地图元素;Guides(辅助线)用来对齐地图元素的直线;Grids(格网)用来测定位置的参考点。
➢打开他们的操作是:将鼠标指针放在版面视图窗口默认纸张额外沿以外,右击。
➢通过点击上图中的Options或者点击主菜单中的Tool→Options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设置。
3. ArcMap制图数据操作⏹增加和复制地图数据组➢窗口主菜单,单击Insert菜单,打开。
➢单击Data Frame命令。
➢地图输出窗口增加一个新的制图数据组。
➢向新的数据组中增加地图数据,可以通过复制操作。
➢单击需要复制的原有制图数据组。
➢单击右键,单击Copy命令,快捷键Ctrl+C。
➢在选择制图组以外的地方,单击右键,然后单击Paste命令,快捷键Ctrl +V。
4. 地理坐标格网设置➢鼠标放在需要格网的数据组上点击右键,选择Properties,打开Data Frame Properties对话框。
➢选择Grids。
➢点击新建格网,出现如下对话框。
➢选择经纬网,点击下一步,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对经纬网间隔、格网标注线样式等进行设置。
完成后,经纬网出现在版面视图中。
5. 地图整饰操作➢地图整饰操作主要包括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北针等。
具体操作如下:➢在窗口主菜单,单击Insert命令,打开下拉菜单。
➢分别点取需要加入的要素,进行具体的设置操作。
➢如果需要对它们进行修改,在需要修改的要素上双击左键,弹出对话框,进行修改。
6. ArcMap地图输出操作打印地图➢在ArcMap窗口标准工具条中点取File,在下拉菜单点取Print Preview。
可以进行打印预览。
➢点取Print,打开Print对话框,进行打印及其设置。
地图转换输出ArcMap提供了多种输出文件格式,如EMF、BMP、EPS、PDF和JPEG等。
点击File→Export Map➢EMF(Enhanced Windows Metafiles)是Windows的本地的矢量、栅格或矢量和栅格文件。
➢BMP(Windows Bitamp)是 Windows本地的栅格影像。
➢EPS(Encapsulated Postscript)主要用于矢量图。
➢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是为跨不同的平台而设计的,特别适合在Web上发布。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压缩比最大的影像文件。
四、作业制作上海市行政区划图,要求如下:1) 数据的符号化显示➢地图中共有6个区,将这6个区按照ID字段,用分类色彩表示。
➢将道路按CLASS字段分类;分为一级道路、二级道路、三级道路、四级道路,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2) 注记标注➢对地图中6个区的NAME字段使用自动标注,标注统一使用Country2样式,大小为16。
➢手动标注黄浦江(双线河),使用楷体、黑体、18号字,字体方向为横向。
➢道路中,对道路的CLASS字段为GL05的道路进行标注,字体为楷体,大小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