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形式法则

合集下载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如果说美学的内涵中心是和谐,那么由此派生的对称律则是形式美法则的核心。

艺术设计中平面构成的诸多法则如重复与发射,条理与反复,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等,都离不开一个核心问题,即“对称律”。

对称狭义上是指同形、同量、同结构的均衡形态,广义上则应理解为均衡的变化统一,和由此产生的连续、统觉等视觉形态和规律。

一、和谐与对称对称的形态,一般是会形成和谐的,但和谐的感觉未必都是由和谐引起的。

为了对艺术设计形式美法则的核心——对称,做进一步的论述,有必要先对和谐这个美学内涵中心做讨论。

1、和谐和谐即协调,是事物在矛盾对立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实现的统一。

人的和谐感觉是与自然的和谐规律相统一的,它是一个合理的自然的运作规律。

艺术设计者正是提取了自然和谐形成的要素,运用点、线、面组织成各种形式法则来实现设计意图的,因此和谐之美不仅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而且是可以运用它去创造我们心目中的美。

公元前6世纪,由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创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用数学研究乐律,指出了弦长与音色的比例美。

他们注意到了很多自然物如植物,动物乃至人体上均有着一种协调的规律,并总结出形成这种和谐状态的比例,即“黄金律”,其比值为1:1.618,也称“黄金分割”。

在欧洲最典型的有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和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其建筑整体与局部都符合此比律。

这个比律虽然不是中国人总结出来的,但我们的祖先不论是在建筑方面或者其它的设计方面,均不自觉的体现出“黄金律”这个形式法则。

应当讲,自古希腊一直到今天,这个比例充分显示了它在造型艺术中的价值。

这究竟为什么呢,据研究,人们看到以这种比例构成的物体时,心理的节律是和谐的,心情是愉快的。

因为他找到了两个事物之间恰到好处的距离。

这种比例作为人们的一种审美尺度,便很自然的与心理感觉联系在一起了。

与物如此,对人也是这样,所谓“中庸之道”即是“恰到好处”,而非简单的不偏不倚。

《论语•雍也》有云:“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是指在平面设计中,通过对线条、形状、色彩、纹理以及空间的运用,来构建出具有艺术感和美感的设计作品的一系列规则和原则。

这些规则和原则是一种指导,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有组织、有层次、有节奏的设计方式,帮助设计师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和协调。

1.简洁性:简洁性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之一、在设计中,要尽量避免过多的冗余和繁琐的元素,追求简明扼要,保持设计的清晰性和整洁性。

2.对称性:对称性是指设计中元素在水平、垂直或径向上的平衡和对称。

对称性可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形式。

轴对称是指元素两侧关于一个中心线对称,中心对称是指元素关于中心点对称。

3.平衡性:平衡性是指设计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均衡和协调。

平衡可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两种形式。

对称平衡是指各元素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重量相等,不对称平衡是指各元素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重量不等,但能通过其他元素来达到平衡。

4.重复与统一:重复与统一是指在设计中运用相同或相似的元素进行重复,以达到统一和协调的效果。

重复与统一可以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的重复来实现。

5.节奏与动态:节奏与动态是指通过设计元素的有序排列和各个元素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变化,打造出视觉上的动感和节奏感。

6.明暗与层次:明暗与层次是指设计中通过黑白的明暗对比和多层次的排列,来创造出形式感和空间感。

7.线条和形状的运用:线条和形状的运用是平面构成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线条可以用来界定和分隔元素,形状可以用来表达物体的结构和轮廓。

8.色彩的运用:色彩是平面构成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可以用来传达情感、呈现氛围和产生对比。

色彩的明暗、亮度、纯度等方面的变化,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9.纹理的运用:纹理是平面构成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纹理的运用可以增加设计作品的质感和趣味性。

10.空间的运用:空间是平面构成中的重要因素,通过巧妙地运用正、负空间的关系,可以提升设计作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可编辑全文】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可编辑全文】

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 比例分割 是决定画面
视觉效果最重要的科学 原理之一。但在我国的 设计行业中,比例分割 原理的理论体系还不够 完善。人们对这一基本 原理的运用,并对实施 这一理论的重要 性并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1.3 统一与变化的相互关系
• 变化与统一是构成形式美诸多法则中最基本、也是 最重要的一条法则.变化是指相异的各种要素组合在 一起时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对比和差异的感觉,变化具 有多样性和运动感的特征,而差异和变化通过相互关 联、呼应、衬托达到整体关系的协调,使相互间的对 立从属于有秩序的关系之中,从而形成了统一,具有同 一性和秩序感.
2.3.1 节奏
• 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 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 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 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节奏变化为事物发展本原, 艺术美之灵魂。相对论变化的结果。
2.3.2 韵律
• 建筑被誉为“石头的史诗”、“凝固的音乐”等等。 建筑的韵律美表现在重复上:可以是间距不同、形状 相同的重复;也可以是形状不同、间距相同的重复; 还可能是别的方式的单元重复。这种重复的首要条件 是单元的相似性,或间距的规律性;其次是节奏的合 逻辑性。歌德对于斯特拉斯堡的吟叹,雨果对于巴黎 圣母院的讴歌以及黑格尔、谢林、施莱格尔等美学大 师都对建筑的韵味赞美有加。现代建筑中依然保持着 这种特性。如悉尼歌剧院,那种宛如群帆归步的韵致, 堪称绝妙。无怪乎她不到“而立之年”就有了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遗产”地位!
2.2对称与均衡
• 对称与均 是形式美法则之一。对称是指事物(自然、社会及艺
术作品)中相同或相似的 • 形式要素之间, • 相称的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绝对平衡,对称是均衡法则

7平面构成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7平面构成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二、渐变构成的形式 1. 方向渐变 对基本形进行排列方向的渐变,可增加画面的变化和空间感。如点的排列方向由正 面渐次转向侧面,将逐渐产生倾斜反转,还会产生较强的空间感。
2. 位置渐变 位置渐变是指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律在骨格中发生位置变动(作上下、左右或对 角线移动),从而给人以平面的移动感。例如将一组渐变曲线群进行反向的错位连接, 并且按同一方式渐变曲线群,可使图形活泼自然、强烈,造成一种有节奏的起伏。由 这种方法构成的图形是很难由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图6-35、图6-36)。
图6-81 发射构成作品
图6-82 发射构成作品
以下两幅作品中复杂的结构,旋转的线条,使人沉浸在幻觉的空间中(图683、图6-84)。
图6-83 发射构成作品
图6-84 发射构成作品
以下两幅作品的画面不但充分表现出发散构成的特点,同时也在构成中体现 出一种图案美(图6-85、图6-86)。
图6-85 发射构成作品
三、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形式 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基本形的对称式或旋转放射式排列这种构成形式可以选用两个、三个或 数个基本形进行交错或放射排列,形成一种环形旋转或放射对称的图形。
(2)基本形的平行对称排列 这种排列可在方向和位置上采取反射、移动或回转的形式,构成一种对称的 图形。有时也可重叠、透叠或交错,形式灵活多变。
以下作品利用基础形、排列形式、色彩的有机统一,使整个画面稳定、流畅的感觉。
在整个画面的统一中,加入了一些变化元素,例如点绘的局部表现、基础形方向 的改变等,使得画面效果生动活泼。
近似构成
一、近似构成的概念 近似构成指有相似之处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 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在标志和其他设计中,应用了特异的 手法,既可在统一的形态中形成变化,也 可惜此特异的元素表现对象的内容和特 性。
3 、构图上的整齐和统一,加上局 部的变化,画面既可以控制稳妥, 也不会沉闷单调。
第二章 基础构成
第三节 视平衡构成
视平衡构成
利用视平衡原理组织编排构成即视觉平 衡构成,可称为视平衡构成。
1、骨骼不变,单元形微变,单元形的应 用形式变化,这有时也叫近似构成。
这三张图使用了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 文字作近似构成。
(四).渐变构成
一、渐变构成的形式和构成方法 形态产生连续的有规律的变
化,这就是渐变。渐变着重表现 变化的过程,还有其中包含着的 节奏和韵律。像钢琴上划过的音 阶,渐变给人流畅生动的感受。
•面集结
单元形趋向某一形状聚集,其形状可以是任何 形。
•自由集结
自由安排单元形,没有任何形态的引力目标。要善于 控制流动性的画面。
1 、特异构成中的变化部分会成为视觉的中心焦 点,视觉传达上经常用这种方法引起人们的注意 和重视。
视觉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几个事物具有 相同的特征,人们的视觉倾向于将它们归 入一类,只注意总体而不注意单个,而其 中不同的一个会突现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就是特异的心理基础。
2、特异的方式多种多样,为创 意和想像留下了空间。在寻常的 视觉中,假如一些荒诞的、反常 规的元素出现。势必带来观者心 理的强烈变化,达到四两拨千斤 的功效。
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 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 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 自由性。
单元形 非规则骨架
(二). 重复重复是一种非常见的视觉 形式,也是很多自然物、人造物 的存在方式。从自然物讲,鱼鳞、 树叶、花瓣、动植物内部的组织 结构都存在重复的现象,矿石等 无机物内部分子结构也表现为重 复的形式。

平面构成第三章 平面构成基本法则

平面构成第三章 平面构成基本法则

第三节
对称与均衡
对称包括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两种形式。绝对对称是对称线两侧元素完全相同的 形式。相对对称是指在对称形式下,构成对称中的元素或元素的组合规律存在一定 的 差异,但在视觉上基本相称的对称形式。对称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轴对称:以对称轴为中心,左右、上下或成一定角度的对称图形。
(2)中心对称:以对称点为中心,360°全对称的图形。 (3)旋转对称:按照相同的角度旋转成为放射状的图形。 (4)移动对称:按照一定的距离或按某种规则平行移动所得到的图形。 (5)扩大对称: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所得到的图形。
是变化的统一,是变化的各个元素有机的组合,使其从整体上得到统一的效果;变化是统一的变化,是统一中
各组成元素或元素规律的区别。
第节
统一与变化
第一节
统一与变化
第二节
一、调和
调和与对比
调和就是指和谐,在平面构成中指的是各个元素、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
内在联系性、相似性。 二、对比 对比是指性质不同的元素同时存在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视觉差异现象, 这种存在形式会使得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对比形式包括大小 对比、曲直对比、疏密对比、方向对比、虚实对比、肌理对比等。
第四节
节奏与韵律
第五节
一、比例
比例与分割
比例与分割两者相辅相成,比例是分割的规则,分割则是比例实现的手段。
比例是指事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比例包括以下几种。 (1)等比数列:数列后一位数字与前一位的比值始终相等的数列。 (2)等差数列:数列的后一位减去前一位所得到的差值相等的数列。 (3)黄金比例:1:1.618,这是最基本的美的比例。 (4)调和数列:1,1/2,1/3,1/4,1/5,…,2/n,这种比例的变化先快后慢有减速感。 (5)斐波那契数列:1,2,3,5,8,13,…,a,b,(a+b), 后一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之和 具有加速感。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对比、密集构成共73页文档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对比、密集构成共73页文档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发射、特异、对比、密集构成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

构成的形式法则:
三、变化:


பைடு நூலகம்
在构成中强调突出各元素的特点,使画面 具有丰富多彩的不同差异性,即为变化。
1、变化的形式多种多样,



(1)形体的变化,如大小、高低、粗细、曲 直; (2)方向的变化,如正反、旋转、内外;空 间的变化,如前后、上下、左右; (3)色彩的变化,如深浅、浓淡等都可产生 多样化的视觉表现。


1、主题因素(灵魂) 2、形式因素:(重点)形态的排列、组合的 秩序、节奏、层次、动感等方面表现。 3、创意因素:增加形态的表现力。 4、表现因素:好的表现(表现到位)。
作业:
1、选择两个几何图形,根据构成的形式法则——变化中的6 种方法,分别变现出6种的形态变化方法。 要求:选用形简单两个几何图形,其中分割法可以选用一 个几何图形。 2、运用构成的形式法则——对称,根据综合构成步骤,完成 一张对称式的平面构成作业。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
形式法则——对称、平衡、变化、统一
构成的形式法则:
一、对称: 是指将中心两侧或多侧的形态,在位置、方 向上作互为相对形式的构成。
平面构成中的对称,以画面的横向或纵向中心 线为对称,让左右、上下图形对等、对应获得的。 思考:对称,带来的视觉感受? 生活中哪些是采用对称法则的?
对称形式带来的视觉感受,趋于安定和端 庄,显示出规范、严谨有序、安静、平和的 形式特征。 如:我国民间结婚用的双“喜”字、新年时家 家大门上贴的门对以及一些奖章、标徽的设计 等都采用了对称的形式。 在自然界中,对称美的形式也随处可见,如 人的身体构造,从五官的位置到人的躯干四肢 都是对称的、蝴蝶的双翅、各种树木、果实、 花卉的生长结构都呈现出对称的形式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